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时间:2019-05-14 15:0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第一篇: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为什么中国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道理很简单,中国目前的社会中间力量过小、过弱,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失衡状态,社会稳定缺少社会基础。培植和扶持中间力量就是要追求社会的平衡发展,为社会创造一个自主稳定基础。这一点也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到,包括决策者。这表现在人们对中国的“包容性”发展模式和建设“橄榄型”社会的诸多讨论中。

把建设社会中间力量放置于目前中国的“维稳”困局中显得更有意义。因为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的“维稳”任务显得格外重要。但无论政府的“维稳”努力有多大,技术手段有多高超,这些都是“外科手术”,只能产生一种机械的外在稳定。并且,正如人们在历史上观察到的,“维稳”很有可能走到自己的反面,即“维稳”的努力越大、投入越大,社会越不稳定。这也不难理解。对政府来说,目前的“维稳”不管其内涵如何,其主要表现为经济和暴力两种形式。

用经济力量来“维稳”,比较具有软性,但不可持续。“维稳”的经济学逻辑就是会鼓励和激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通过“不稳定”状态而获得经济利益。政府作为掌握国家暴力唯一合法的组织,暴力在“维稳”过程中也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经济手段不能发挥作用时,暴力就变得不可避免。但历史经验说明,使用暴力会导致更多的暴力。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针对政府的社会暴力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维稳”的这个困局对维稳者本身也是一样的。对中央政府来说,稳定当然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但对维稳者或者维稳政策的执行者就不见得了。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庞大的、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维稳体系,并且被赋予了超出想象的政治重要性和与之相适应的公权力使用权。但是人们看不到这套体系本身如何可能被监督。这套体系本身就有可能滥用权力,从而导致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再者,这套体系本身的利益就是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一旦社会趋于一个稳定状态,那么这套体系的利益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就是说,对这套体系来说,“不稳定”状态是符合本身的利益的。“维稳”因此有可能演变成维持不稳定状态。

在任何社会,“维稳”或者说人们常说的“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是这里必须明确在“法律和秩序”过程中,社会能够做什么,政府能够做什么的问题。社会本身秩序的存在是稳定的基础,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稳定。政府的“维稳”如果破坏了社会的内在稳定,那么就会导致社会更大的不稳定。政府在“法律和秩序”过程中主要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为社会的自主稳定提供社会基础,二是防止社会内部的极端因素破坏社会的自主稳定。

在任何社会,不能过分夸大政治在社会稳定过程的作用。如果社会本身不能产生一种基于自身的秩序,那么政治往往是分化社会的力量,从而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力量。无论在民主社会和非民主社会,这都是一样的。西方民主,尽管也不时会有极端的力量出现,但总体上是稳定的。西方社会的稳定主要并不是因为民主政治,而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中产阶级。因为中产阶级庞大,无论哪一个政党执政,或左或右,都要照顾到中产阶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社会自身,而非政治,稳定自身。中产阶级之所以是稳定的基础,不仅仅是因为财产问题需要稳定,更是因为遇到新的局面和问题,中产阶级会理性地思考,不走极端路线。这也就是中国传统上所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道理之所在。

外部力量无法持续稳定社会

相反,在中间力量弱小的社会,无论是民主政体还是权威政体,社会稳定没有任何基础。在中

间力量弱小的社会,一般的情形是,各社会群体,经济上(收入和财富)高度分化,思想意识上高度对立,少有妥协的空间。如果存在民主政体,那么各派政治力量不仅没有能力整合社会,反而使得社会更为分化,它们各自动员自己的支持力量和其它反对自身的社会力量进行斗争。无政府而非秩序往往是这些社会的常态。如果存在权威政体,那么社会秩序往往是通过强权甚至暴力来维系的,就是说,社会秩序依赖的不是社会自身,而是外在于社会的政治权力。这样一个社会秩序的可持续性随时都可以成为问题。

目前的中国社会表现形式比较特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间力量如果从收入和财富来看在成长,但还没有成为主流社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成长中的中间阶层在思想意识上没有能够确立自身的话语。同时,中国社会的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在收入和财富方面高度分化,在思想意识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对立。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稳定就是一个大问题。社会本身没有整合自身的能力,只有依靠政治力量。这样就出现了上面所说的“维稳”局面。

如果这样的“维稳”局面不可持续,那么就要寻找另外的方法。怎么办?从长远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来建设中间力量,从而为社会的自觉的秩序创造条件。一旦社会出现自觉秩序的条件,那么政府维稳的任务只是“法律和秩序”的问题,而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的“维稳”困局了。在这方面,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不少很宝贵的经验。

改革之初,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政策目标。之后,很快就形成了“小康社会”的概念。199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人首先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执政党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和政策。“全面小康社会”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执政党的中产阶级观。人们目前所看到的中间力量就是这些连续政策目标的产物。

尽管政策方向很明确,但诸多原因使得中国离一个“全面小康社会”还很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政策改革进步缓慢,缺少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改革开放政策培养出了一个中产阶层,也使得数亿人口脱离贫穷,但很显然,国家既没有保护中产阶级的有效机制,也不存在防止已经脱贫人口重返贫穷的有效机制。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创造财富的最有效的机制。市场机制可以产生一个中产阶级,但市场机制不能保护这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中产阶级。在欧洲社会,保护中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公共住房等等公共政策是欧洲社会主义的产物。从马克思所分析的原始资本主义过渡,到现在人们所看到比较符合人性的资本主义,不是资本本身的逻辑,而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社会主义保护了资本主义。不难发现,在西方,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往往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得好的社会。市场经济为社会创造财富,而社会主义保护社会。

一句话,一个被保护的中产阶级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实际上,保护中产阶级始终是市场经济社会政府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任务。如上所说,因为选举政治的存在,所有政府也必须采取有效的举措来保护中产阶级。同样重要的是,资本者也认同这一点,因为一旦社会失衡,社会秩序遭破坏,资本的正常活动就会成为问题。

中国的情况又怎样呢?没有市场经济的引入,很难想象人们所看到的财富。一些人现在看到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就开始怀疑市场经济,这并不公平。中国的问题并不处在市场机制的引入,而是在于缺乏社会保护机制。市场经济发展了,但诸多社会政策包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教育、房地

产等等要不建设力度不够,要不没有建立起来。更为严重的是,因为GDP主义的盛行,中国各级政府往往和资本结合,通过破坏社会来完成GDP增长的任务或获取暴利。诸多社会领域例如医疗、教育和房地产,需要政府大量投入,但在中国往往成为暴富领域。

因为缺少社会保护,中间力量不仅不能像经济增长本身那样得到成长,而且没有任何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轻易使得今天的中产阶级在明天就演变成为贫穷阶层。同样,已经脱贫的阶层也容易重新沦落为贫穷。实际上,除了体系内部占据重大战略地位的少数阶层之外,任何阶层都随时可以演变为贫穷阶层。正是因为对自己前途的不确定性,中国中产阶级的中上层开始选择“退出”,即移民海外,寻求保护。不过,可以确定地说,无论是基于知识的中产阶层还是基于财富的中产阶层,他们的“退出”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社会稳定。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他们在内部不能得到保护机制,不能得到确定感和安全感,他们的“退出”很难阻止。

也就是说,要对目前的“维稳大局”进行政策反思。如上面所讨论的,这种“维稳大局”思路不仅无能推进改革进程,反而阻止和破坏社会产生一个自主秩序的可能性,从长远看,反而会导致更大程度和范围的不稳定。如果认识到中间力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那么中国的改革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也不难回答诸如改什么、为什么而改革、怎样改革等问题。要培养中间力量就必须继续创造财富;要创造财富就必须深化市场化改革。但同时必须加快社会改革,确立社会政策,保护社会。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会进步,发展出一个可以持续的自主社会秩序,为政府的“法律和秩序”创造一个有机的社会基础。当然,这样一个自主的社会秩序,也是执政党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

第二篇: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郑永年

为什么中国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

道理很简单,中国目前的社会中间力量过小、过弱,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失衡状态,社会稳定缺少社会基础。培植和扶持中间力量就是要追求社会的平衡发展,为社会创造一个自主稳定基础。这一点也已经为越来越多人所认识到,包括决策者。这表现在人们对中国的“包容性”发展模式和建设“橄榄型”社会的诸多讨论中。

把建设社会中间力量放置于目前中国的“维稳”困局中显得更有意义。因为社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的“维稳”任务显得格外重要。但无论政府的“维稳”努力有多大,技术手段有多高超,这些都是“外科手术”,只能产生一种机械的外在稳定。并且,正如人们在历史上观察到的,“维稳”很有可能走到自己的反面,即“维稳”的努力越大、投入越大,社会越不稳定。这也不难理解。对政府来说,目前的“维稳”不管其内涵如何,其主要表现为经济和暴力两种形式。

用经济力量来“维稳”,比较具有软性,但不可持续。“维稳”的经济学逻辑就是会鼓励和激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通过“不稳定”状态而获得经济利益。政府作为掌握国家暴力唯一合法的组织,暴力在“维稳”过程中也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经济手段不能发挥作用时,暴力就变得不可避免。但历史经验说明,使用暴力会导致更多的暴力。当今中国社会存在着的形形色色的、针对政府的社会暴力行为,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

“维稳”的这个困局对维稳者本身也是一样的。对中央政府来说,稳定当然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但对维稳者或者维稳政策的执行者就不见得了。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庞大的、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维稳体系,并且被赋予了超出想象的政治重要性和与之相适应的公权力使用权。但是人们看不到这套体系本身如何可能被监督。这套体系本身就有可能滥用权力,从而导致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再者,这套体系本身的利益就是社会的“不稳定”状态。一旦社会趋于一个稳定状态,那么这套体系的利益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就是说,对这套体系来说,“不稳定”状态是符合本身的利益的。“ 维稳”因此有可能演变成维持不稳定状态。

在任何社会,“维稳”或者说人们常说的“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是这里必须明确在“法律和秩序”过程中,社会能够做什么,政府能够做什么的问题。社会本身秩序的存在是稳定的基础,因为这是一种内在的稳定。政府的“维稳”如果破坏了社会的内在稳定,那么就会导致社会更大的不稳定。政府在“法律和秩序”过程中主要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为社会的自主稳定提供社会基础,二是防止社会内部的极端因素破坏社会的自主稳定。

在任何社会,不能过分夸大政治在社会稳定过程的作用。如果社会本身不能产生一种基于自身的秩序,那么政治往往是分化社会的力量,从而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力量。无论在民主社会和非民主社会,这都是一样的。西方民主,尽管也不时会有极端的力量出现,但总体上是稳定的。西方社会的稳定主要并不是因为民主政治,而是因为存在着庞大的中产阶级。因为中产阶级庞大,无论哪一个政党执政,或左或右,都要照顾到中产阶级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社会自身,而非政治,稳定自身。中产阶级之所以是稳定的基础,不仅仅是因为财产问题需要稳定,更是因为遇到新的局面和问题,中产阶级会理性地思考,不走极端路线。这也就是中国传统上所说的“有恒产者有恒心”的道理之所在。

外部力量无法持续稳定社会

相反,在中间力量弱小的社会,无论是民主政体还是权威政体,社会稳定没有任何基础。在中间力量弱小的社会,一般的情形是,各社会群体,经济上(收入和财富)高度分化,思想意识上高度 对立,少有妥协的空间。如果存在民主政体,那么各派政治力量不仅没有能力整合社会,反而使得社会更为分化,它们各自动员自己的支持力量和其它反对自身的社会力量进行斗争。无政府而非秩序往往是这些社会的常态。如果存在权威政体,那么社会秩序往往是通过强权甚至暴力来维系的,就是说,社会秩序依赖的不是社会自身,而是外在于社会的政治权力。这样一个社会秩序的可持续性随时都可以成为问题。

目前的中国社会表现形式比较特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间力量如果从收入和财富来看在成长,但还没有成为主流社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成长中的中间阶层在思想意识上没有能够确立自 身的话语。同时,中国社会的富裕阶层和贫穷阶层在收入和财富方面高度分化,在思想意识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对立。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稳定就是一个大问题。社会本身没有整合自身的能力,只有 依靠政治力量。这样就出现了上面所说的“维稳”局面。

如果这样的“维稳”局面不可持续,那么就要寻找另外的方法。怎么办?从长远来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来建设中间力量,从而为社会的自觉的秩序创造条件。一旦社会 出现自觉秩序的条件,那么政府维稳的任务只是“法律和秩序”的问题,而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的“维稳”困局了。在这方面,中国过去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已经为人们提供了不少很宝贵的经验。

改革之初,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政策目标。之后,很快就形成了“小康社会”的概念。1990年代以来,在一部分人首先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执政党又提出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和政策。“全面小康社会”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执政党的中产阶级观。人们目前所看到的中间力量就是这些连续政策目标的产物。

尽管政策方向很明确,但诸多原因使得中国离一个“全面小康社会”还很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政策改革进步缓慢,缺少有效的社会保护机制。改革开放政策培养出了一个中产阶层,也使 得数亿人口脱离贫穷,但很显然,国家既没有保护中产阶级的有效机制,也不存在防止已经脱贫人口重返贫穷的有效机制。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创造财富的最有效的机制。市场机制可以产生一个中产阶级,但市场机制不能保护这个自己培养出来的中产阶级。在欧洲社会,保护中产阶级是社会主义的任务。社 会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公共住房等等公共政策是欧洲社会主义的产物。从马克思所分析的原始资本主义过渡,到现在人们所看到比较符合人性的资本主义,不是资本本身的逻辑,而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社会主义保护了资本主义。不难发现,在西方,一个比较理想的社会,往往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结合得好的社会。市场经济为社会创造财富,而社会主义保护社会。

一句话,一个被保护的中产阶级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础。实际上,保护中产阶级始终是市场经济社会政府的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任务。如上所说,因为选举政治的存在,所有政 府也必须采取有效的举措来保护中产阶级。同样重要的是,资本者也认同这一点,因为一旦社会失衡,社会秩序遭破坏,资本的正常活动就会成为问题。

中国的情况又怎样呢?没有市场经济的引入,很难想象人们所看到的财富。一些人现在看到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就开始怀疑市场经济,这并不公平。中国的问题并不处在市场机制的引入,而是在 于缺乏社会保护机制。市场经济发展了,但诸多社会政策包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教育、房地产等等要不建设力度不够,要不没有建立起来。更为严重的是,因为GDP主义的盛行,中国各级政府往 往和资本结合,通过破坏社会来完成GDP增长的任务或获取暴利。诸多社会领域例如医疗、教育和房地产,需要政府大量投入,但在中国往往成为暴富领域。

因为缺少社会保护,中间力量不仅不能像经济增长本身那样得到成长,而且没有任何生存和发展的制度保障。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轻易使得今天的中产阶级在明天就演变成为贫穷阶层。同 样,已经脱贫的阶层也容易重新沦落为贫穷。实际上,除了体系内部占据重大战略地位的少数阶层之外,任何阶层都随时可以演变为贫穷阶层。正是因为对自己前途的不确定性,中国中产阶级的中上 层开始选择“退出”,即移民海外,寻求保护。不过,可以确定地说,无论是基于知识的中产阶层还是基于财富的中产阶层,他们的“退出”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社会稳定。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他 们在内部不能得到保护机制,不能得到确定感和安全感,他们的“退出”很难阻止。

也就是说,要对目前的“维稳大局”进行政策反思。如上面所讨论的,这种“维稳大局”思路不仅无能推进改革进程,反而阻止和破坏社会产生一个自主秩序的可能性,从长远看,反而会导致更 大程度和范围的不稳定。如果认识到中间力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那么中国的改革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也不难回答诸如改什么、为什么而改革、怎样改革等问题。要培养中间力量就必须继续创造财 富;要创造财富就必须深化市场化改革。但同时必须加快社会改革,确立社会政策,保护社会。只有这样,中国社会才会进步,发展出一个可以持续的自主社会秩序,为政府的“法律和秩序”创造一 个有机的社会基础。当然,这样一个自主的社会秩序,也是执政党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

第三篇:中国,需要核心的力量

中国,需要核心的力量

作者

宗德伟 2017年六月

中国足球,让人爱,又让人恨,多少年了,在爱与恨中度日子。里皮,也不是可以让中国足球起死回生的活神仙,于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努力,我们最后还是保持沉默的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还是一个高中生,那时候我的化学老师就是一个特别关注中国足球的先生。由于先生在文革期间被凶残的“红小兵”摧残,双耳失聪,你想跟他说话的声音必须是不舒服的高音,由于我是先生的化学课代表,所以跟先生的接触较多,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没有谁会比我更高的了。

先生的双耳失聪,可是先生的目光犀利,大脑可以与我们今天的云计算机相比,他做化学习题的速度快的令我目瞪口呆。我的化学成绩还过得去,我不会做的化学题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就是这样的题目,往先生的眼前一放,先生几乎对题目扫描一遍,不用任何的等待,化学方程式已经跃然纸上,数据也对应的写在方程式下,一个运算的式子出来,先生计算的速度之快,他不用列竖式计算,也不用任何的思维过程,小数点后几位数也已经准确地写出来,什么化合物质也就跃然纸上了。先生对化学题目如此熟练对中国足球的看法也已经再清晰不过了。

先生说中国足球“泪洒吉隆坡”,中国足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靠那样的一部分人就是五十年也完成不了这个目标。我那时候才十七岁的样子,如果加上五十年,我已经六十七岁了,先生可能就判断到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难以看到中国足球象欧罗巴足球那样可以扬眉吐气在世界杯、奥运会赛场上疯狂进球了,所以将遗憾和热情留给了我这样的热血青年一代。我可能没有那样的悲观,也时时对中国足球怀着信心和希望。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由当时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今天不惑了的中年人,我的化学老师的那一天,可能就是我的今天,我要对谁说起,里皮不是神仙,他也挽救不了中国的足球。

最让人兴奋的是汉城奥运会,中国足球队有了一次同巴西、西班牙这样的强队交手的机会,遗憾的是一些人只看到中国足球的进步,并没有看到中国足球存在的根本问题,也就是中国足球水平不能提高到该有的水平的原因。

中国足球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我们的中超联赛每年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恒大队的小伙子也可以让国人扬眉吐气,他们的俱乐部在世界俱乐部联赛上战绩显著,是世界足球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于是恒大骄傲,我们也跟着骄傲。

今年的亚冠联赛中国足球表现的不错,有三支球队小组出线,再一次让我们欣喜,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

在一条战线上的辉煌,掩盖不了另一条战线上的黯淡,甚至是凄凉。

不管是以恒大为班底组成的国家队,还是由里皮相马组成的国家队,他们都延续着中国足球的历史传统,在世界赛场上一胜难求,汉城奥运会中国队失八球,一球未进,从那时候起直到今天,中国足球还在努力挣扎,为了那个能够实现却无法实现的愿望而付出忧伤。

里皮恼了,中国人也失去了该有的耐心。

外援让中超看上去很美,而本土球员则实力不济。里皮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不能不说人家的建议是中肯的,中国足球需要培养自己的核心力量,中国也需要自己的核心力量。

中国国家队出战世界杯预选赛,七战过后只进了三个球,这只是对阵亚洲球队,这样的战绩与亚冠赛中的表现相比不能不让人感到沮丧。

中国的联赛同日本、韩国的联赛相比,水平上不差上下,但是在国内球员的表现上却大相径庭。日本和韩国不缺乏技术细腻的球员,就连朝鲜的球队也可以一鸣惊人,在欧洲赛场上不乏日本和韩国球员的身影,可是中国的球员,却被世界足球深藏起来,在关键赛场和关键位置上没有一个中国人的身影。韩国足球比我们自信,他们即使失败一次也觉得中国队纯属侥幸,下一次易地再战,失败的一定还是中国队。

为什么我们缺乏自信,缺乏对胜利的把握呢?原因是中国足球没有自己的核心力量。

几个外援组成了中国足球的核心,他们的年薪远远高出任何一个国内球员的收入,于是按照收入和付出成正比的原则,中国球员在球场上只有散步的份了。国外球迷嘲笑中国球员训练不用功,体能储备不够,无论在对阵何种水准的队伍上,中国队都会出现体能下降,防守出现漏洞的时候,只要那么短暂的体能下降,中国队就可以饮下失利的苦酒。对阵叙利亚我们败了,对阵乌兹别克我们还是败了,韩国队让我们侥幸了一次,但接下来我们还是感觉到无望,因为中国队破门无方,即使在球场上表现非常出色,到了门前一脚也是慌了神,自己把球踢飞了,丢球更是不在话下。

因为无论是传球还是抢点,中国队员总是缺乏默契,原因吗?联赛中球员就不习惯在这个点上出现,传球队员的力度也把握不了,最终的结果总是抢错了位,再好的边区起球都不会变成进球。

你能够看到国内球员在赛场上散步,看不到国内球员严密的盯防和对传球路线的正确判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对方舒服的传球和从容的临门一脚,看不到中国球员在门前的优秀表现和赛场上的默契配合。

为了追求成绩,中国足球俱乐部不惜花重金聘请外援,一个优秀的外援俱乐部可以出资数亿元,算下来外援在赛场上每挪动一步中国足球俱乐部就愿意挥洒千金以求,而国内的球员,在关键位置上只能望而兴叹,无可奈何。进球榜上没有中国本土球员,中国的球员在联赛赛场上是散步的,他们的薪酬低,他们不会有那样的担当。

中国足球是这样的,中国的篮球好像也是这样的,CBA联赛越来越没有看头了,姚明退役了,王治郅也成了中国篮球的历史记载,易建联无论再努力,在这样一个外援主导的联赛中,他也对季后赛总冠军望洋兴叹。八一的时代结束了,下一个被结束的王朝就是广东队,四川队组队那么晚,凭借三外援的力量拿到了季后赛的总冠军。今年的新疆队夺冠,周琦、李根也没有起到人们期盼的那种效果,赛场上出尽风头的依然是那些外援。一个外援可以在联赛赛场上狂飙六七十分,而国内的球员绝大多数都是出苦力的,谁要是乱来,我想除了被教练换下场的处分之外,还要接受俱乐部的处罚。一个国内球员研究的不是怎样在合适的位置出手,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将球传给外援,用他们的准星赢取球队的胜利。易建联在NBA赛场上只能干脏活累活,周琦连进NBA集训都那样的艰难,这样的中国篮球水平,在国际赛场上一胜难求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了吧!

先生当时感到沮丧,今天的我也同样感到沮丧。那时候先生眼前的学生,一个个虽然求知若渴,每天埋在书堆里,可是他们缺乏运动的激情,每天看上去脸色苍白。几个脸色黝黑,被学校体育队吸收训练的学生一上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打呼噜,有的人体育没有练出成就,学业也一事无成,普通考试的成绩几乎为零,高考过后落榜,几年以后也失去了最佳的比赛年龄,于是退学和退役同时发生了。

中国的运动员如此,球员也是运动员,你不要看他们的水平一般,可是脾气和牌子都很大,在训练中他们的表现你可能比我熟悉,在赛场上攻不进去,防守不了,失败不丢人,丢人的是他们还要发脾气,对对手大打出手。中国足球、篮球成绩最差,但是打仗的记录却不断增加。

现在,中国的校园运动会因为安全问题几乎全部叫停了,中国的学生也因此成了书呆子、学混子,有点特长的也是以牺牲文化课的能力为代价的,而且学到的都是倚强凌弱,吸烟喝酒的坏习惯,训练水平没有提高,坏习惯已经超出了你我的承受范围。

在我的眼前,运动能力强的文化课弱爆了,文化课好的却几乎是运动盲,他们不会打篮球,也不会踢足球,因为他们觉得比赛是野蛮人的游戏,上等的中国人是不用出苦力来挣钱的,于是乎,考大学,找一份舒适的工作成了绝大多数家长给孩子的最好建议。

中国的今天出现了一个怪怪的现象,聪明的人挣着最辛苦的钱,他们甚至靠出卖肉体、健康和生命去给那些管理水平低的人去打工,卖苦力。

小三破坏了别人的家庭,可是她期望得到的是别人不能替代的财富和爱情;贪官使用的是权利的魔杖,他掠取的除了财富就是女色;财富大亨都要包养明星、甚至是身材姣好的模特;一个成名的运动员要是不想退役后一无所有,只好嫁给富豪;明星过的也不容易,有的女明星被当做足球踢来踢去,男明星也陷入了出轨**,明星婚内出轨成了常态;媒体关注的也不是如何净化文化领域,如何树立文化领域的良好风气,使得国民去追求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而是不断将萎靡的文化推向社会的常态,拜金主义在文化领域占据上风,纯真的感情变得一钱不值。许多大学生不安心读书,而是靠出卖青春获取别人奋斗一生也得不到的财富;社会青年也被这样的风气带坏了,于是贪图享受成了这一代青年的特色;女大学生可以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涉足网络信贷,男生悲催一点,也不得不放弃学业在网上搞所谓的创业,于是各种骗子,电信诈骗也看中了这样的大学生创业市场,就连传销也死灰复燃,屡禁不止,各行各业都有涉嫌传销的可能,采用微信平台在圈内兜售产品,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人尽财空,小小年纪上当受骗了。

中国缺乏的是自己核心的力量,中国的大学生也陷入了没有核心思想的漩涡,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不能不让人担心。

我们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大脑的智慧去创业,创造财富,这是核心的精神,可是太多的人迷恋网络平台,网上的欺骗行为太多了,给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带来了灾难性的伤害,甚而出现了买卖肉体欺骗未成年人的丑恶人群。

写到这里我有点心痛,为什么我们处于的这个时代变得这样浑浊不堪,我们的主流文化变得那样脆弱,如果不给中国足球找到自己的核心力量,不给中国的篮球注射一支强心剂,中国力量将会在世界上消失,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将被一次次伤害,最终让所有的人失去了希望。

如何培养中国足球的核心力量?首先要中国足协要做出大胆的改革,要提高中国足球的智商,让更多优秀的人都能够喜爱足球,愿意在赛场上一显身手。每个球队在关键位置上不能只使用高薪聘来的外援,特别是在锋线位置上要培养和使用国内的球员,要让国内球员在关键位置上锻炼成长;中国的教育也需要改革,要鼓励学校成立正规的球队,要让青少年得到系统的足球、篮球训练,以县市为单位开展足球、篮球比赛活动,从而挖掘出优秀的球员苗子,当然足球和篮球作为一种文化,一个集体性的项目,中国教育不能只推崇竞争文化,不能让“学而优则仕”再次腐蚀青少年的心灵。我们的教育要为人类未来的生存服务,中国教育应该尽快实现基础教育的能力等级制,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于锻炼和提高生存的技能。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学生学得辛苦,老师教的更加的辛苦,校园伤害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儿童在学校生活单调,很多他们感兴趣的学科都形同虚设。

由于孩子们得不到系统的训练,参加一些集体性的项目,所以中国的学生独来独往的多了,网络世界一下子成了孩子生活的必须,唯一的感兴趣的领域。中国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普及最广的国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集体性的活动项目太少,孩子们之间缺乏协作意识,久而久之,中国的教育也成了培养懒人的教育。很多考上大学,考上公务员,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的人,他们都有可能变质,变成对社会有害的人群,我们看到的反腐斗争结果,都是让人痛苦无奈地,中国的教育如此,怎能不培养这些在人民面前耀武扬威,在背地里虚伪贪婪、利用职务之便捞取好处的人呢?

中国的教育要做深度的反思,要让更多的人走上理想中的岗位,让更多的人为了自己理想的岗位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中国的教育不能是门槛,而是为了人类的进步服务的机构,要能够开启人类生存的专题研究。教育要为以后的五十年,一百年的生存服务,只有中国的教育实现了深度的改革,中国的儿童才能够有一个值得终生回忆的美好童年。

中国的足球需要中国教育的支持,中国的儿童需要更多的解放,当然中国人的观念需要彻底的扭转,不要因为怕,怕出现各类的危险而让孩子被禁锢起来。今天的学校恨不能给每个孩子,为他们打造一身金钟罩,让他们百毒不侵,原因是一句话,一个小小的挫折都有可能让孩子付出生命的代价。

中国军人都懂得一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教育也是一样,如果平时让孩子们多经历,长大以后也一定更加的有责任心,对社会有担当。

教育的内因是孩子的需求,而不是教师的灌输,学生的成绩不是教师晋升职务、评定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而是学生自我能力的评定。一个教师成功的标志应该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而不是对学生一生的伤害,更不是现在这样的禁锢和压制。师生本来是学习的统一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他们之间是协作,而不是对立。现在好了,一个小学生为了作业,可能被老师逼得做噩梦、晚上睡不着觉;一个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断层而葬送一生的学习。

我们今天的教育让人感到无奈,中国教育再也培养不出来周处这样的三十而立的人才来了,接受教育的人除了一部分人庆幸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抱恨终生,去验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箴言了。

中国的教育必须引领社会观念向着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道路前进。中国年轻一代人的世界不应该是被这样阉割了的不完整的世界,青少年应该乘着教育改革的东风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发展。

中国教育的核心力量是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在校的学生享受到在学校学习的快乐。

中国教育应该尽快结束学年制,尽快实行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等级制教育。这种制度由国家制定合理的能力等级标准,地方学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学生进行学分制管理,只有满足一定的学分要求,青少年才可以升入更高一级继续学习,这个标准应该是终身取得有效的,即使六十岁的年龄也是有效的,教师可以就某一个学科进行研究,直到具有很深的造诣,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教育专家的出现,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默契和最佳的结合,这才是教育的核心力量。

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足球一样,由于不注重自己核心力量的储备,结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个留学国外的人员不一定比我们国内的职员工作更卖力,更有能力,可是有人在国外工作、受教育有成就感,原因是教育体制和工作管理机制的问题。

屠呦呦因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被国内埋没了成就,没能成为国家院士,而因为一个诺贝尔奖,破格成为国家院士,她的遭遇与那些靠投机取巧、剽窃别人的研究成果上位晋升为高级职称的人相比,屠呦呦是一杆不倒的旗帜,是中国管理体制失当的有力佐证。

中国足球需要培养核心的力量,尤其是关键位置上我们要允许国内球员百花盛开,不能让九十分钟的比赛变成外援进球的表演。国内俱乐部不仅要培养无数的绿叶,更要养护更多的蓓蕾,而且让那些蓓蕾有绽放的机会。中国的篮球也要培养自己的核心力量,让每一个位置上都有中国优秀球员的出现和上场机会,否则一个外援支撑的联赛会因为国家队的拙劣表现而失去魅力。

中国的教育需要核心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力量,我们呼吁专家型教师的出现,更要为专家型教师建立一个发展的平台,教育要让更多的人快乐而不是遗憾,所以实现基础教育阶段的能力等级制,实行中小学学分制管理是最紧迫的任务和最需要改革的方向。

中国的管理体制也需要这样核心的力量,要让更多的人有优秀的表现和宽广的提高个人能力的空间。教育要为人类的生存服务,管理体制要为社会就业理念的转变疏导出更加明确的方向。我们不希望第二个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才被人重视,我们希望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都能得到体制的认可和制度的支持,否则中国将继续培养不作为的人,将继续在反腐战线上为自己的牢狱增加负荷,将继续出现上起部长下到科员都有可能成为巨贪,成为国家制度的蛀虫的现象。

中国足球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球坛上赢得一席之地,中国的足球俱乐部必须注重培养国内球员,特别是吸纳一些智力和体力都优秀的球员,在关键位置上培养核心力量,中国的教育也应该为中国足球的腾飞助力,允许更多的青少年参加集体性的比赛项目,而且中国教育要能够实现能力等级制,让孩子们的体能和智能得到共同的进步和提高。中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应该更加适合培养各种技能的学生和教师群体,中国的管理体制也应该更加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出现和被及时的认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核心的东西,那就是靠勤劳和智慧去赢取人生。中国,需要核心的力量,这不只是中国足球、篮球的需要,而是整个国家的必然追求。

第四篇:中国贫富悬殊撼动社会稳定

中国贫富悬殊撼动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也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向。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报告,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15,而国内有关专家测算,这个数字现已超过0.5。据对北京、广州、南京、哈尔滨、兰州五城市300户穷人和富人家庭的调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城市家庭的贫富分化

”课题组于2003年完成),中国城市家庭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从收入和消费两方面分析,近年来城市贫富分化呈现结构性特征。结构性、制度性的因素和缺陷对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特征一:收入水平悬殊,两极分化显现

在西方发达国家,最富裕的20人口的财富一般是最贫困的20人口的6-7倍,在美国,这个比例为10倍。国家统计局2002年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最高收入家庭与20最低收入家庭的差距是15倍。城镇收入最高的20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是收入最低20家庭的5.08倍;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为收入最低10家庭的7.9倍,比1992年扩大了4.6倍。

现实生活中可感受到的贫富差距远远高于平均数字,且低于平均收入水平的困难群体正在扩大。接受本次调查的富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为8127.40元,穷人家庭年人均收入为351.74元,两者相差23倍左右。按月人均收入计算,穷人家庭是42元,而富人家庭最高为5万元,后者是前者的1000倍以上。由于受样本和其它因素的限制,以上数字还远不是贫富差距的极端反映。

从收入差距的形成和变化来看,贫富差距在近10年中越拉越大,社会已出现两极分化的特征。1988年城镇居民货币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23,1995年达到0.33,2000年又比1995年上升了10-15,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甚至已超过了农村。

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赠与等内容构成,富人与穷人的收入结构在近年中出现了反方向变化。

富人的收入来源呈现出多样化和增值速度快的特点。表现在:第一,工资外收入和资本收入,如商业利润、投资分红、股票收益、兼职收入、讲课费、稿费等等在总收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重。与此同时,由于存在一些不公平的“逆向调节”政策—收入地位较高的群体常常得到更高的福利分配,而较低的群体相反—许多在“体制内”就业的“新富人”仍保持着对社会稀缺性福利资源的占有,继续享有体制内的福利和实物补贴,享有住房、公费医疗、养老、加薪等等福利性、实物性收益。第二,富人通常拥有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具有收益率高、增值速度快的特点。在市场规律支配下,货币资本收益按几何级数增长与工薪收入按算术级数增长,资本收益在社会总财富增量中的比重愈益上升,财富迅速向富人手里集中的趋势不可避免。此外,许多富人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如高学历、丰富的管理经验,或者其它与市场经济要求相一致的要素,如敢于冒险、勇于创新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等,更容易占据高回报的职业位置,获取高额收益。

穷人的收入来源则呈现出相反的倾向,近年来逐步萎缩,价值递减。表现在:第一,构成穷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工资性收入以及福利和补贴出现萎缩,甚至丧失。在1990年代中期企业制度改革后,下岗失业、内退退休,或企业不景气使得一大批城市人的工资性收入下降或丧失。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99年,20低收入户中,实际收入较上年降低的比例均超过70,一些城市则超过90。此外,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使得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大宗消费负担更多地从社会向个人转移,原有的福利性、实物性收入渠道萎缩,一些项目被取消。调查显示,低收入者需要承担的医疗、住房等负担极其沉重,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必要的、基本的消费性支出的问题日渐突出,这进一步加重了穷人经济状况的恶化程度。第二,非技术性劳动力的市场价值下降,收入回报递减。许多穷人正在从事的非正规职业,如小商小贩等,由于劳动力过剩,已经出现收益率逐年递减的状况。此外,与高学历、高技术的人力资本相比,非技术性劳动力的收入增长率有越来越低的趋向,这部分劳动力的相对收入地位因此而日益降低。穷人的状况是,不仅相对收入地位愈益下降,而且出现了绝对收入下降的情况。与富裕阶层的出现和财富迅速向其集中相对应的是,近年又出现了一批以失业、下岗人员,停产半停产企业工人和内退、退休者为主体的“新穷人”群体,城市社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态势。

特征二:消费能力悬殊,消费需求出现断裂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也是收入的物化形式。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贫富群体无论在消费总量还是在消费结构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富人的消费结构主要侧重于对享受性、时尚性生活品质的追求,而穷人的消费结构则主要倾向于对基本生存和温饱的维持。

据测算,本次调查的富人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0.33,

第五篇:2018年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资金扶持资金申报指引

2018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

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提升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的办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申报指南》,并对2018年有关申报事项说明如下:

一、支持范围

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对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举办的博物馆、美术馆或者具有美术馆性质的艺术馆等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在免费开放、优秀原创展览、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数字博物馆等方面的优秀项目予以扶持。

(一)免费开放:自主免费开放和对特殊群体免费开放达到有关标准。

(二)优秀原创展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重大战略的原创展览。

(三)优秀社会教育活动:利用自身馆藏资源对青少年、老年人和其他特殊社会群体开展延伸教育、成效明显的活动或项目。

(四)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常设展厅数字展示,符 合一定条件的场馆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馆藏藏品信息数字化。

二、支持方式

扶持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方式。

(一)支持额度

1.免费开放: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6全国博物馆名录》中的博物馆场馆实施自主免费开放,且场馆展厅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含1000平方米)的,给予一次性扶持10万元;展厅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的,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对特殊群体免费开放的,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对参与文化部2016“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或文化部2017“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申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美术馆,实施自主免费开放的,给予一次性扶持10万元;实施特殊群体免费开放的,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

2.优秀原创展览:对申报项目将依据“主题富有创意”、“学术含量较高”、“展品组织科学合理”、“方案前期论证”、“形式含有互动体验”、“相关文创”、“相关配套活动”、“数字化虚拟展示”、“媒体报道”、“交流输出情况”、“展览展期”、“获奖情况”12个指标项进行综合评估,对评估分值90分以上(含90分)的申报项目予以一次性扶持70万元,对评估分值80分(含80分)-90分的申报项目予以一次性扶持50万元,对评估分值60分(含60分)-80分的申报项目予以一次性扶持30万元。如项目实际投入金额少于拟定扶持金额,实际补助金额以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准。3.优秀社会教育活动:对申报项目将依据“活动主题与博物馆宗旨、目的、陈列展览相契合”、“与中小学教学课程相衔接或适应特定群体学习需求”、“配有专门的辅导人员和教学设施”、“与中小学形成共建”、“教育活动成系列、菜单化”、“形成特色教育品牌”、“实现远程教育”、“获奖情况”8个指标项进行综合评估,对评估分值90分以上(含90分)的申报项目予以一次性扶持70万元,对评估分值80分(含80分)-90分的申报项目予以一次性扶持50万元,对评估分值60分(含60分)-80分的申报项目予以一次性扶持30万元。如项目实际投入金额少于拟定扶持金额,实际补助金额以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准。

4.数字博物馆:有虚拟博物馆常设展厅数字展示项目的,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有官方微信公众号,且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累计发布至少20条微信原创文章,且其中有5条单条阅读量达到500人次的,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有官方微博且粉丝数量达到1万人次的,且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累计发布至少20条微博原创文章,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开展馆藏藏品信息数字化,完成馆藏藏品1000件以上的(包含1000件),给予一次性扶持5万元,馆藏藏品300件以上的(包含300件),给予一次性扶持2万元。

(二)不予支持情况

同一个展览项目、社会教育项目或数字博物馆中的虚拟博物馆常设展厅数字展示项目已获得本资金上一扶持 的,本不再予以扶持。同一项目获得其他市级财政同类支持的,原则上本扶持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三、工作流程

扶持资金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

(一)网上申报时间

1.登录市文广影视局、市文物局资金项目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http://zxzj.wgj.sh.gov.cn),进行在线填报并提交相关电子材料。

2.申报时间:即日起至2018年3月22日(3月22日17:00申报系统关闭)。

3.友情提示:对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受理人员将在收到受理材料后的3个工作日内以电话形式通知申报人。需要重新申报的申请主体,如在截止时间前(3月22日17:00)未能重新提交符合要求材料的,受理窗口将不予受理。

(二)评审流程

市文广影视局按照规定程序组织专家对申报单位和申报项目进行评审,优秀原创展览项目和优秀社会教育项目的初评实行差额制,根据好中择优的原则,末位淘汰20%以上申报项目,经过初评和定评,确定扶持名单并予以资金扶持。申报指南及评审结果将通过市文广影视局网站和本市主要媒体公示。经专家集体审议,项目扶持金额可视当资金总额和项目申报情况作适当调整。如符合扶持条件的项目总额超过1000万元,优秀原创展览项目和优秀社会教育项目则按照评估分数高低择优扶持。

(三)拨付流程

资金经审核批准后,采取一次性拨付的方式。

四、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或者申报单位的上级主管单位应在本市登记注册、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2.申报单位应是本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举办的博物馆、美术馆或者具有美术馆性质的艺术馆等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其中申报坚持免费开放项目的博物馆必须已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6全国博物馆名录》(相关信息可在国家文物局官网查询

http://);

3.具有固定的馆址,陈列展示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且具备开放条件;

4.有一定数量的展品,并有较成体系的基本展示; 5.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年开放时间不少于240天; 6.具有健全财务制度

(二)申报项目条件

1.申报项目应符合本申报指南确定的支持范围。2.申报项目应是在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的项目。

3.除免费开放项目外,每个申请单位限报两个项目。“优秀原创展览项目”与“优秀社会教育项目”申报内容不得相 同。

五、申报材料

(一)《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扶持资金项目资助申请表》;

(二)民办非企业博物馆需递交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非民办非企业博物馆需递交主管单位的法人登记证书;

(三)场馆所有权证明或租赁证明(民办非企业博物馆不需提供);

(四)如获得2017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扶持资金扶持的,需递交上一所获资金使用情况、扶持项目执行情况及单位业务发展情况报告;

(五)其他材料

1.申请免费开放资助的,应提交自主免费开放或者对特殊人群免费开放的证明材料以及场馆展厅面积证明材料;

2.申请优秀原创展览资助的,应提交展品清单(必交)、展览策划及实施方案(必交)、配套辅助推广活动、有关获奖证明、媒体报道材料,若项目为出入境展览,需提交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展览证明文件(必交)等材料;

3.申请优秀社会教育活动资助的,应提交活动方案(必交)、辅助推广活动、媒体报道材料、有关获奖证明等材料;

4.申请数字博物馆资助的,应提交虚拟博物馆常设展厅数字展示的网址和相关截图(不少于20张);官方微信公众号、20条微信原创文章以及5条阅读量达到500人次的截图;官方微博账号和粉丝数量达到1万人次的截图以及20 条微博原创文章截图;至少包括藏品名称、编号、年代、类别、数量、来源等基本信息和影像信息的馆藏藏品信息清单;

5.盖有公章的申报表和承诺书。

(六)材料格式

网上申报提交的附件须为PDF格式,图文清晰可辨,单个文件不超过20M,可提交多个文件。

六、评估监管

申报单位须统一填写《诚信承诺书》,市文广影视局将对申报单位诚信情况进行核实。凡有申报主体利用虚假项目不如实申报或已获得其他市级财政同类支持又重复申报的,经调查情况属实的,将不予拨付资金,并暂停该申报主体申报资格3年。

市文广影视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专项资金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项目单位应予以积极配合。

七、咨询方式

电话咨询:受理事项:陈默耘 33394073

政策咨询:赵恬君 23128184 本“申报指南”由市文广影视局负责解释。

下载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稳定需要大力扶持社会中间力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