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论文:论城市社区管理
论《城市社区管理》
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层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创建安定团结,环境整洁,方便生活,服务四化的文明社区。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
城市社区管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内在力量而受到普遍重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仅英、美等发达国家,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予以重视。我国从1983年八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以后才开始兴起。近二十年来,虽然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已取得很大成绩,显示出传统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首先,在职能上,社区不能只限于贯彻上级政府的指意,对居民实施行政管理,而应该作为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社会治安,并向上级组织反映民众意愿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次,在体制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口大移动,户藉与居住人员的分类现象日益显现,给社区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也使原有的居委会数量增多,功能不全,不能真正成为居住地人群的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再次,在管理能力上,社区居委会干部由老、弱、妇组成的状况,已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文化层次较高,经过专业培训,懂得现代社区管理,熟悉市场经济的管理人才来充实社区的管理。社区干部经过调整、招聘、选举充实了一批文化程度 1
较高,经过培训的优秀年轻人。基本完成了社区体制改革的要求。城市社区真正成为现代城市的基础组织。
二、加强城市社区管理的探索
加强城市社区管理,要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现状为出发点,从建立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和与世界接轨的高度来考察。在加强和改善城市社区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指导思想,推行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职能,理顺关系,完善社区的组织体系着手,逐步建立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1、树立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这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人是社区的主体。社区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因此,在社区管理上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重视与社区成员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安全保障,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这是体现了社区管理的指导思想问题。只有在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才能最终实现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心理归属,真正做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明确指导思想,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提高人的素质,一手抓改善人的居住环境。人的素质,是个综合概念,它通常包含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文化与思想)素质两个方面。开展社区健身工程,设置健身场所,组织健身活动,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群众参加健身锻炼,打击邪教巫说的毒害,以提高居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群楼文化、老年文化、节庆文化等社区文化活动,组建业余文娱队伍,少年宣传队,不定期的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针对社区居民老龄化现
象,建设老年活动室,成为老年居民的活动中心。寓教于乐,融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群众的心理素质。提高了人的素质,就提高了社会管理的品位,打下了社区管理的坚实基础。所以,要把它作为加强和改善社区管理的首要任务来抓。
居住环境的优化,同样是刻不容缓的。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生态环境和可持继发展问题。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创造一个优美、清新、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十分必要。社区治安环境和治安秩序好坏,也直接影响居民居住质量。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就保证了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提高居民法制观念的同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治安队伍,是社区稳定和安全的保障。
2、推行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职能,城市社区行政职能应以管理为中心还是以服务为中心,一直在理论界存在着争论。社区建设起步较早的英美各国,行政模式普遍从管理行政转向服务行政,现在,社区行政职能只是管理的观点已不合时宜。强调服务行政,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都是十分必要的。它对居民福利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可持继发展,都起到关键作用。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城市社区处在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总体而言,有纵向的关系和横向的关系两个方面。
纵向关系,主要是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三者的关系。区政府对社区实施全面领导,街道接受区政府的委托,对辖区内的社区
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对社区办的事务,放权由社区居委会依法行使。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而言,它并不是一级行政性单位,它开展工作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方法,而只能依靠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和群众自觉参与。因此,民政部提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从而做到职责与权利的统一。
4、建立与完善社区的组织关系,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是加强社区管理的组织保证。社区的组织体系一般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决策层)、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议事层)、社区居民委员会(执行层)和社区党组织等组成。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最高的民主权力机构,由社区居民经过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凡是社区的重大事项,诸如社区居委会的组成、社区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总结,社区财政收支的预算与决算等等均需由代表大会选举或审议,形成决议方能生效。充分发挥代表大会的决策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居民关心社区,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与参与精神,把社区真正看作是自己的家园,爱好家,管好家,建设好家。
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是社区的议事协调机构,其成员由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单位代表、知名人士等组成,经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聘请产生,主要职责是:
(1)讨论社区内的重大事件,并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授权下,对其进行解决。(2)协助和监督社区居委会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对社区居委会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3)对事关社区公共利
益的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并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制度。(4)代表社区居民提出搞好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5)对不称职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提出罢免、撤换的建议。
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社区各级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通过组织下派、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吸收到社区工作队伍中,增强社区管理和建设的生机和活力。社区管理得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社区居委会成员素质的高低,因此,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工作队伍,是加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真正发挥“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的领导核心”的作用。只有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的健康发展。社区党组织应由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组成,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凝聚力。同时,也要研究解决好扩大覆盖面的问题,如何发挥在职(即生活在社区,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党员的作用。目前,有些社区已开始重视,但尚停留在建立档案的工作阶段。
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已照遍大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思想的指引下已取得丰硕成果,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随着改革和建设的发
展,城市建设更处于领先的地位。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建设好城市社区,就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保障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篇:毕业论文: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
xxx社区的文化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从各个方面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社区作为我们社会最最基层的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逾越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社区文化
建设
精神文明 【正 文】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特征及功能
1、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什么?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社区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基层单位,同时是城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居民群众生活、学习、参与城市管理,享受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实现养老、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终身教育等各种切身利益的最基层的管理组织。
2、社区文化的含义
目前,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因而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各执其词。社区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社区居民通过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结合以上两点,我认为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当前实践“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系列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
3、社区文化的特征
一般而言,社区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区域性。社区文化是一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带有本社区的特征。
第二,继承性。社区文化既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特殊产物,又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发展、不但积累起来的。
第三、普遍性。社区文化是社区生活历史进程中的衍生物,它以极其普遍的方式存在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对社区成员的生活产生影响。
第四、共享性。社区文化是全体社区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也是社区文化活动成果的维护者,受益者。社区文化为全体社区成员所共有,并为所有成员普遍接受。
第五、渗透性。这种渗透性表现在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内部主流社区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二是不同社区之间通过各种传播,沟通方式产生文化交流。
4、社区文化的功能
社区的文化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积极的): 第一、提高社区人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通过社区文化等一系列的活动和手段,起到陶冶人、锤炼人的作用。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特色社区文化活动越丰富,居民参与越广泛,与一般社区相比较,整体的文明水准就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程度就越高。人的素质提高,综合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学艺术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诸多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都同社区文化相关。
第二、优化社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使人与人相处、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的境界的外在表现。社区人际关系最主要的表现为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社区人际关系的缩影响。社区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往往可以改变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
第三、培育社区的团队凝聚力。社区文化的组织形态通常是各种团休。由于这些团体主要是靠类似的经历、境遇、思想、心理、爱好等而自发组成的,它对相互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产生特殊的团队氛围。通过群众文化工作者组织的各种文艺团队,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从而培养了社区群众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发挥了社区的团队作用,树立时代社区的新风貌,社区居民在这些团队中自觉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和关心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社区文化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1、社区文化的类型:
社区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社区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根据文化性质的分类。以文化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社区文化划分为公益性群众文化、娱乐性营利文化、休闲文化、艺术教育及表演等团体的专业性文化等。通常公益性的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形式更容易为社区居民所接受。
第二,依据文化活动主体的分类。以文化活动主体为标准,可以将社区文化划分为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不同的文化主体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社区文化,体现了不同文化活动主体的生活。
第三,依据文化活动的内容分类。以文化活动的内容标准,可以将社区文化划分为文艺体育表演、文艺体育锻炼、信息交流、宣传教育等。
2、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
通过我对xxxxxxxxx各社区的走访以及与工作人员的交谈,我了解到当前我国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还是以文体活动为主。如我xxxxxx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场所设置有,乒乓球桌、图书室和老年之家,其社区内文体场所设有:篮球场、报刊栏、幼儿园、小学学校和体育休闲小广场。并定期在公共服务中心播放电影,并设置有居家养老项目。该社区还有由老年人组成的文艺活动团队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文艺团体。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机制
我国社区开展的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在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由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自主开展的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活动。根据有关的要求和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一是社区文化娱乐;二是社区体育;三是社区教育;四是社区科学普及;五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
1、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集体智慧,挖掘社区的潜在资源,依靠社区成员共同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构想。
第二,系统性原则。坚持统一规划,法定社区各方面力量同创共建,形成整体效应,从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第三,多元性原则。首先是要坚持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其次要坚持社区文化形态的多元性,最后坚持社区文化体制的多元性,才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文化。
第四,开放性原则。即要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博采众长。
2、社区文化建设的机制
社区文化可分为非正式的、准正式的和正式的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依靠不同的机制。
非正式的社区文化主要以个人和家庭的文化活动为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准正式的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和企业组织的文化服务活动,以及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各种文化服务项目;正式的社区文化一般指以政府供给为主的社区文化服务项目,是政府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文化服务,这项职能是政府有关部门经常性的任务。
四、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在前面已经提到了,所以相对而言无论是我们的政府还是社区对社区的文化建设都是高度重视。但是分析社区文化发展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社区文化建设一直在我们的社区中开展着,我们广大的居民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
第二、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第四、活动经费难筹措。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加剧了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难度。
结合xxx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探索,我认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就要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导,以创建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为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骨干为
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和谐文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社区文化才能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如何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是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问题的存在就会制约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阻碍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要确立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不断推进城市社区的各项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培养社区居民的友爱、平等、和谐、参与、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社区文化建设要兼容并举。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因此,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与经济、政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融合性原则。对于我国社区文化的融合性原则而言,就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以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并在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不断推进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文化。
第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文化生活的特点,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将社区文化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社区文化力”意识。这里的“社区文化力”特指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二是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格局上,即: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三是强化社区文化的特色意识。强调特色意识就是要充分尊重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和组织团体的意愿、利益,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赋予远见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题。
第四、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实行和不断完善民主自治,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历史、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推行的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制度本身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社区文化应该履行培养公民意识的职责。以社区为根据地,鼓励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把看得见的和自己生活直接相关的社区作为提升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以此作为提升全民素质的第一步。
第五、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应及时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和待遇问题,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队伍;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内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壮大文化建设队伍。
第六、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图书馆、报刊、俱乐部等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开发中的商住房、物业、生活小区文化功能的管理。目前就是要加快社区文化的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区设施、卫生、美化等硬件的建设,集中力量防止重点污染源,扩大绿化面积,建立有效的管理程序,使生态环境和社区发展的综合决策科学化。
六、总结
总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繁荣基层文化生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社区文化建设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手段。同时,加强建设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第三篇:毕业论文: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
浅谈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毕业论文
班级:行政(2)班 学号:1014001402057 姓名:王爱花
浅谈我国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
——以长治市西街街道长轴社区为例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从各个方面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社区作为我们社会最最基层的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逾越的重要作用。本文就以南通市新城桥街道城南西区社区的参观学习,粗略谈谈我国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
【关键字】社区文化
建设
精神文明
【正 文】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特征及功能
1、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什么?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社区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基层单位,同时是城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居民群众生活、学习、参与城市管理,享受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实现养老、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终身教育等各种切身利益的最基层的管理组织。
2、社区文化的含义
目前,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因而对社区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各执其词。社区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而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社区居民通过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结合以上两点,我认为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当前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举措。
3、社区文化的特征
一般而言,社区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区域性。社区文化是一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形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带有本社区的特征。
第二,继承性。社区文化既是一定时代、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特殊产物,又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不断发展、不但积累起来的。
第三、普遍性。社区文化是社区生活历史进程中的衍生物,它以极其普遍的方式存在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对社区成员的生活产生影响。
第四、共享性。社区文化是全体社区成员在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也是社区文化活动成果的维护者,受益者。社区文化为全体社区成员所共有,并为所有成员普遍接受。
第五、渗透性。这种渗透性表现在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内部主流社区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二是不同社区之间通过各种传播,沟通方式产生文化交流。
4、社区文化的功能
社区的文化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积极的): 第一、提高社区人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通过社区文化等一系列的活动和手段,起到陶冶人、锤炼人的作用。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特色社区文化活动越丰富,居民参与越广泛,与一般社区相比较,整体的文明水准就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全面发展程度就越高。人的素质提高,综合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文学艺术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诸多方面,而所有这些方面都同社区文化相关。
第二、优化社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使人与人相处、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达到的境界的外在表现。社区人际关系最主要的表现为邻里关系,邻里关系是社区人际关系的缩影响。社区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往往可以改变社区居民的精神面貌。
第三、培育社区的团队凝聚力。社区文化的组织形态通常是各种团休。由于这些团体主要是靠类似的经历、境遇、思想、心理、爱好等而自发组成的,它对相互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产生特殊的团队氛围。通过群众文化工作者组织的各种文艺团队,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从而培养了社区群众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发挥了社区的团队作用,树立时代社区的新风貌,社区居民在这些团队中自觉形成了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和关心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社区文化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1、社区文化的类型:
社区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社区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根据文化性质的分类。以文化的性质为标准,可以把社区文化划分为公益性群众文化、娱乐性营利文化、休闲文化、艺术教育及表演等团体的专业性
文化等。通常公益性的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形式更容易为社区居民所接受。
第二,依据文化活动主体的分类。以文化活动主体为标准,可以将社区文化划分为企业文化、商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不同的文化主体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社区文化,体现了不同文化活动主体的生活。
第三,依据文化活动的内容分类。以文化活动的内容标准,可以将社区文化划分为文艺体育表演、文艺体育锻炼、信息交流、宣传教育等。
2、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
通过我对长治市西街街道长轴社区的参观以及与工作人员的交谈,我了解到当前我国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还是以文体活动为主,就以长轴社区为例。该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设置有:市民学校、乒乓球室、图书室、棋牌室和老年之家,其社区内文体场所设有:门球场、篮球场、报刊杂志售点、幼儿园、小学学校和体育休闲小广场。并定期在公共服务中心播放电影,在暑期时更是将电影搬到户外。在我们参观期间正值“长轴社区首届‘孝星杯’和谐家庭评选活动”,我们还从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该社区还有由老年人组成的文艺活动团队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文艺团体。
三、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机制
我国社区开展的社区文化建设是指在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由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自主开展的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事业的建设活动。根据有关的要求和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一是社区文化娱乐;二是社区体育;三是社区教育;四是社区科学普及;五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
1、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集体智慧,挖掘社区的潜在资源,依靠社区成员共同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构想。
第二,系统性原则。坚持统一规划,法定社区各方面力量同创共建,形成整体效应,从而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第三,多元性原则。首先是要坚持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对象及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其次要坚持社区文化形态的多元性,最后坚持社区文化体制的多元性,才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文化。
第四,开放性原则。即要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博采众长。
2、社区文化建设的机制
社区文化可分为非正式的、准正式的和正式的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依靠不同的机制。
非正式的社区文化主要以个人和家庭的文化活动为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准正式的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和企业组织的文化服务活动,以及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各种文化服务项目;正式的社区文化一般指以政府供给为主的社区文化服务项目,是政府为社区居民提供的文化服务,这项职能是政府有关部门经常性的任务。
四、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区文化的功能作用在前面已经提到了,所以相对而言无论是我们的政府还是社区对社区的文化建设都是高度重视。但是分析社区文化发展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社区文化建设一直在我们的社区中开展着,我们广大的居民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
第二、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第四、活动经费难筹措。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加剧了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难度。
结合城南西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探索,我认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就要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导,以创建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为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骨干为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和谐文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社区文化才能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如何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成绩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是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问题的存在就会制约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步伐,阻碍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主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要确立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不断推进城市社区的各项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培养社区居民的友爱、平等、和谐、参与、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社区文化建设要兼容并举。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因此,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与经济、政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融合性原则。对于我国社区文化的融合性原则而言,就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以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并在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不断推进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文化。
第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文化生活的特点,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将社区文化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社区文化力”意识。这里的“社区文化力”特指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二是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格局上,即: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三是强化社区文化的特色意识。强调特色意识就是要充分尊重社区绝大部分居民群众和组织团体的意愿、利益,制定一个符合本社区长远发展的赋予远见的
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题。
第四、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实行和不断完善民主自治,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历史、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推行的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制度本身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社区文化应该履行培养公民意识的职责。以社区为根据地,鼓励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把看得见的和自己生活直接相关的社区作为提升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以此作为提升全民素质的第一步。
第五、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应及时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和待遇问题,向社会招聘高素质人才充实队伍;在业余队伍建设方面,要以社区内文化工作积极分子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加强培训,壮大文化建设队伍。
第六、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图书馆、报刊、俱乐部等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强对开发中的商住房、物业、生活小区文化功能的管理。目前就是要加快社区文化的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大对社区设施、卫生、美化等硬件的建设,集中力量防止重点污染源,扩大绿化面积,建立有效的管理程序,使生态环境和社区发展的综合决策科学化。
六、总结
总之,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繁荣基层文化生活,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社区文化建设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手段。同时,加强建设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参考文献:
1、徐长江 赵萍萍 《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发展》 ;
2、何凤文 高
昊 《浅谈文化在社区中的功能和作用》 综艺论坛第63页;
3、蓝光喜 陈
钰 《构建社区文化 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求实 2006,2
4、黄伟荣 《试论我国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角》
5、陈新义 《试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第四篇: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管理》 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社区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工作。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存在着设施建设滞后、专业队伍建设薄弱、活动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要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不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提高居民文化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提升社区的整体实力。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 问题
基础建设 正文:
目前我国开展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工程,是丰富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的事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然而,作为改革开放后产生的一个新兴事物,由于其发展历程短,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到位,因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此进行对策性分析。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特征
社区文化作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日益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1、社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
社区群众是社区文化的主要对象,从而决定了社区文化本身就是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况且,社区文化的教育性、娱乐性、知识性、艺术性、群众性,使社区群众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培育和谐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因此.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基础中的基础。
2、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模式、社区建设目的的客观需要。
社区建设的模式是“共居、共管、共建、共享”,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满足人们的需要,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民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文化作为与社区群众、成员单位联系最为紧密的文化体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反映时代进步特征,能提高社区人的素质,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
3、社区文化是群众性、多样性、开放性的产物。
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有三层基本意思:—是依靠社区居民、成员单位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社区文化面向基层,重点服务于本社区的居民和成员单位:三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劣,由社区居民和成员单位来检验,以他们的评判为标准。社区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社区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多样的,例如,在一个社区内,有教师、工人、学生、军人、经营者、离退休人员等等,因此,社区文化要尽量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社区文化的形态是多样的,例如,文艺广场、健身广场、露天电影、居民运动会、居民才艺展示、家庭文化展示、青春广场等等;社区文化的设施是多样的,有文化宫(站、室)、青少年活动中心、休闲广场、老年活动中心、俱乐邪、各类协会组织等等。社区文化的多样性表明,社区文化要尽量适合各种人群的需要,尽量丰富多彩,要充分发挥社区内人力、物力、财力、设施的整体优势。社区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社区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融合着各种类型的文化,诸如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公益文化与消费文化、行业文化与市井文化等等。
二、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
1、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设施是基础,起着文化载体的作用,包括图书阅览场所、健康活动场所、娱乐休闲场所和交流沟通的场所。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利用得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但在现实中,社区文化设施普遍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文化设施的普及率与利用律不高。一方面,社区资源严重不足,设施总量不能满足居民要求。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场所面积狭小,设施种类贫乏。有的社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居委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在面积狭窄的小区过道摆放台球桌供居民有偿娱乐,私自收取费用;另一方面,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有些社区为在社区间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存在着盲目投入的现象。这种搞形象工程的做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的知名度,但其有名无实的做法并没有给群众带来实惠。
2、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
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有的社区将负责文卫的部门与负责计划生育的部门合并,使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相混淆。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和文化工作没有分开细化,各项事业都无法有效开展。同时,其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及能力素质都很难适应繁杂的实际工作,导致开展的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单一,不合居民的口味。
3、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社会接触面的狭小、人情味淡薄等因素使邻里“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增多。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薄弱。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产生随大流与消极被动的应付心态。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政府要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力度。创建文明社区,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就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数量。政府应提高划拨专门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比例,拓展有偿的社区文化服务活动项目。通过主动与当地文化馆、图书馆联系,在社区中建立阅览室、文化站;开辟“社区文化围墙”等阵地”。
其次,汇同社会力量共建社区文化。依靠社会力量,与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实现“共建”,企业通过对社区各种活动、比赛的赞助,既解决了社区办活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自身的美誉度,同时还与社区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2、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
繁荣社区文化,不仅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还必须对“软件”建设——建立支高水平的社区文化服务队伍加以重视。首先,应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以及职称评定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稳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通过考试选聘、民主选举等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挑选出专职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另外,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素质。社区可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合作,聘请技工、学者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专业技能培训。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开辟社区文化论坛,有条件的可以尝试申报社区文化类的研究项目,及时总结社区文化创新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定期与其他社区进行沟通,加强学习,不断显露本社区的文化特色,并向纵深发展。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增强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各类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在建立专业社区文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同时,还要组织社区文化工作积极分子,联系愿为社区做义工的高校学生,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实到社区文化的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与完善文化活动。
3、完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城市政府、城市社区组织、城市社区成员。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文化体制,就要处理好以上三者关系,使政府的行政主导转向社区的民主自治。
首先,加强城市社区文化的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社区作为居民的共同生活场所,传统的道德规范与行政管理在各项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现实中,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将社区文化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上来,实行依法治区。尽快制定与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相关的管理条例,健全居民委员会规章制度,保证建设有法可依,充分保障居民的基本文化权利。
其次,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能力。要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直接行政要求而给予居委会宏观上的指导。同时,要加强社区居委会自身的建设,就要加大民主决议、民主监督的力度。
4、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则是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另一方面则是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与此同时,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经常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
5、提高居民的文化活动参与意识
要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认同感既是从社区活动中培养出来的,又对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应当加大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使居民群体对整个社区工作有全方位的认识。居民增强了社区意识,就会把自己当作社区的主人,关心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从而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随着文化需求的不断上升,居民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愿望在不断增强,应注意保护和发展群众文体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有意识的培育与引导,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来。同时,还应当组织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促成此类群众性社团广泛交流,让群众感受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完善社区文化设施、文化队伍与社区法律法规建设,丰富社区文化内容,才能提升社区、社会的整体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理想才能实现。参考文献:
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李慧.我国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探析.消费导刊,2008,(8).参考文献书目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06年5月发布)《社区工作基础知识1000答》
傅忠道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企业文化与现代管理方式》梁绍川著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第五篇:浅析城市社区管理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
姓名:学号:专业:
摘要: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管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分析城市社区的特点,总结城市社区管理与改革的经验,认识加强和改善城市社区工作的意义,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社区管理实际情况,从观念、职能、体制等方面深刻分析了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社区; 社区管理;
绪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管理模式的合法性和权威性日趋衰竭。与此同时,社会层面的不断发育,社区组织体系与结构的功能性分化,居民对社区需求度和依赖性不断增强,致使社区管理的内涵在质变的基础上迅速丰富化,变政府全权管理为政府主导型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社区,必须进行全新的管理,才能够建立起井然有序、充满活力、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社区。现阶段,城市社区管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城市社区是国家结构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会的基础。加强城市社区管理,搞好社区工作,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生活素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社区管理的目标,是创建安定团结,环境整洁,方便生活,服务四化的文明社区。而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具有归属感的人群结成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
我国城市社区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由大多数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人口组成的,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成员归属感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1986年国家民政部首次引入“社区”概念,提出在城市中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之后的二十几年里,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社区服务硬件不断健全;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日益提高;社区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不能够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针 对这个问题我国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治理。
一、城市社区与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1.城市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的条件下,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群众基层机构,在为广大居民群众做着一些日常生活中所需与社会团体旋节沟通连贯的作用。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维护社会稳定,社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区。
2.城市社区管理的含义 所谓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动员和依靠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对社区内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 益事业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的这样一个过程。
二、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社区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事务职责,但社区的管理权力却未得到相应调整 各条线在社区各设一套班子,对社区服务建设总量不少,但因是“小而全”,相互之间没有实现充分整合。如民政部门重视对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服务,卫生部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康复治疗服务;文化部门提倡社区文化设施的充分使用,教育部门要求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卫生部门促进卫生保健的开展,计划生育部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等等。这些社区服务具有很大的共通性和重复性,这其实是旧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矛盾在社区管理体制未得到充分完善时期的表现。对社区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将是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的关键问题。
2、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中存在经常性的“越位”问题 有些政府部门仍在行使本应由社区企业行使的职能,有些政府部门承揽和包办了许多本应由社会自治组织办理的事物,街道办事处直接领导和管理居民委员会工作的现象还较为普遍的存在,街道办事处还时常干预社会中介组织行使社会职能。
3、社区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薄弱,整体专业化程度偏低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人员队年龄结构的不适应,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再是非专业化现象严重。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居委会作为单位体制的补充,只管理单位体制以外的社会人员,它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还相对较少,工作比较简单,因而在居委会人员的任职资格方面,条件比较宽松,只要有热心,有时间和精力就基本上能够胜任居委会的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居委会成员的非专业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
4、城市社区管理缺乏经济基础 由于政府投入不够,基层社区缺乏有效经济来源,导致目前社区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社区发展。许多地方的基层社区组织办公场所仅有几十平方米,办公条件简陋,更不用说兴建居民活动场所。硬件设施的落后影响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导致了“有项目缺硬件,想服务缺场所”的局面。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价值观、利益观发生了扭曲,居民公益事业参与度大大降低。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外,对居民缺乏教育、社区与居民关系疏远、缺乏科学参与机制以及缺少社区公共物品等都是其重要因素。
5、对社区管理不重视,认识上有误区
目前,一些领导和基层工作者对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变化和社区建设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无非就是多了两个字,工作性质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在原来居委会的摊子上换了形式和说法。因此,社区建设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既无班子(领导班子),也没法子和房子。也有人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所需要做的事,于是以本地经济尚不发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差等理由为借口,工作始终务“虚”不务实,社区调整力度不大,社区建设投入小,各项工作迟迟无法落实。
三、解决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明确居委会职能定位,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区自治组织
社区居委会定位不清直接影响着自治能力的提高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区自治工作的组织者。其主要职能应该是办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相关的工作。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定位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居委会应该逐渐理清自己同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关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办好社区自己的事物上。我国的社区往往规模巨大,影响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居委会应该支持和鼓励社区内诸如业主委员会、各种自治团体的发展,也可以鼓励以楼为单位加强沟通,建立自治组织。社区自治中重要的问题就是居民自治状况的问题,居委会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种种如利益、地缘、志趣等方面的关联性,鼓励居民自己组织起来,能够较好地解决社区的组织状况问题。此外,居委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可以吸引居民的关注,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完善城市社区自治,促进社区居民的参与
解决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问题的建议。要规范政府和居委会双方的职能,政府依法行政自觉收回对居委会的行政摊派任务,政府工作进驻社区要做到权责相称、费随事转。下派或聘任专门行政工作人员到社区,建立专门工作站,拨付经费,开展工作,而不应变成向居委会的任务下派;居委会应该是真正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成性群众组织。
3、完善城市社区服务,创新社区服务体制 完善社区工作方法专业化的建议。社区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是说职业社区工作者要学习掌握专业化的工作方法,更好的去和居民建立联系、动员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成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程序及技巧,继承我国好的传统和做法,开展专业培训,鼓励广大青年投身到社区工作当中来,确保社区工作方法专业化水平。
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初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界定和开展社区经济活动的建议。加大政府对投资性发展性社会政策的拨款、担保贷款和税收减免,支持、鼓励低下阶层居民的生产性创业;区分不同的社会环境,提出不同层次的社会环境和市容建设标准,给居民的社区经济活动提供宽松的环境;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引导居民组织社区经济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5、完善相关法律,确保社区自治有法可依 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在继续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的基础上尽快修订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尽早出台《城市社区自治法》,明确、具体地规定社区的载体、社区自治的性质和地位、社区居民的权利与义务、社区自治组织的权利与义务、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等项内容。通过法律使社区载体明晰,使社区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都能够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与职能,防止政府职能部门或街道将其职责转嫁给社区,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的真正落实,使社区居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在法律的保障下行使其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确保社区自治有法可依。
6、预防和疏导社区内各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发挥基层社区的预警与“安全阀”功能
社会矛盾与冲突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社会事实。基层社区既是了解民情、民意和民生的窗口,也是社会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社会冲突起到预防、疏导和化解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当矛盾和冲突产生时,社区组织又可以充当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以避免局部矛盾扩大化,起到减轻冲突影响的作用。以往,社区较多采用行政干预的方式处理社区中的矛盾和冲突,而社区社会工作在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上是“自下而上”的,包括组织群众表达意见、协调各方利益、协助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倡导改革等等,其目的不仅限于问题的解决,还在于社区居民与社区行动能力的增强和福祉的增加。
结论: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很多相关制度不是很成熟,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只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坚持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为主导和中心,调动居民的参与意识,建设一个良好有序、文明祥和的和谐新型社区。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建设好城市社区,就能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保障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常铁威.新社区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郭塞玉.论转型期社区自治组织建设[J].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41-44.3.王义.中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特点[J].攀登, 2003(3): 38-41.4.熊琴.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研究综述[J].社区管理,2006.8.5.陈新颜:《社区服务: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6.赵妍霞:《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7.邹晓燕:《济南市城市社区类型划分与管理模式研究》,中国优秀硕博论文网,2004。8.韦克难:《社区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9.任远:《城市社区服务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1。10.马军涛,周剑:《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4。11.陆德佳:《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于完善》,苏州,苏州大学,2008。12.杨峻:《中小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社会报》,2003。13.黄富维:《银海区政协建言和谐社区建设》,《广西政协报》,2008.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本文研究及论文写作是在我的导师 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老师对我的工作以及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也非常关心,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使我能够以正确务实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以及其他人生发展历程当中的问题。在此谨向赵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此,我还要感谢经管系所有为培养我而付出辛勤汗水的老师。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学习生活的各位同学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