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好离退休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做好离退休工作促进 建设
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从大处着眼,把做好新形势下离退休工作,发挥老同志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作为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学校实际,从细微处着手,把关爱老人的工作做实做细,尊老、敬老、爱老成为全校的共识,有力地维护了校园稳定,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一、党委重视,理顺机制,健全制度,保证离退休工作有效开展。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认为,离退休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既是对老同志在学校各个发展阶段所作贡献的尊重和肯定,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学校发展的需要。具体做法是:第一、建立有效的离退休工作管理机制。学校成立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学校还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分管副校长具体协调方方面面的工作。离退休干部处为离退休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了使离退休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实行两级管理,各单位都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各单位离退休工作的有关事宜。第二、健全工作制度。校党委把离退休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做到年初有布置,年终有检查、总结。为了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和校领导联系老同志制度,加强与老同志的交流和沟通。学校还聘请部分老同志为特邀代表,发挥老同志在学校双代会的作用。第三、加强离退休党组织建设,发挥离退休支部在学校党的建设中的作用。学校成立了离退休党总支,下设十个支部。2009年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开展学习、讨论、参观等活动,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较好地发挥了联系党员和广大离退休职工的纽带桥梁作用。
二、从细微处着手,精心管理,把离退休工作落到实处。
江西农业大学党委认为,做好离退休工作不仅要从大处着眼,更应从细微处着手,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把离退休工作做好。他们的做法是:第一、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处和校属单位的两级管理服务作用。根据学校离退休人员多(校部离退休人员约占在职职工1/2)的特点,学校下发了《江西农业大学离退休人员两级管理实施方案》,离退休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人人关怀”,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相互补充,把管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大多数单位对离退休职工做到了:平日上门走访,节日、生日慰问祝贺,大病有人探视、照顾,重大困难能得到及时解决,因而得到了离退休职工的好评。近几年来,学校每年重阳节期间都要为当年80岁和90岁及以上的离退休职工集体祝寿。2009年学校举办了“庆新中国60华诞,贺百对老人金婚”活动,当近百对金婚老人手挽手走上红地毯,接受数千名师生祝福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这
次大型活动省市电视台都及时进行了报道,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第二、发挥职能部门和青年志愿者的作用,为老同志做实事、办好事。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特别是空巢老人因种种原因日常生活有不少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校后勤集团、保卫处给80岁以上及空巢老人发放“亲情服务卡”和“校园110温馨服务卡”,主动送服务上门,为不少老同志解决了水电维修、购物、看病难等问题,得到了老年人的称赞。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辅导老同志学习电脑知识,帮助做好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维护和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得到了老同志的好评。
三、加大投入,增添设施,不断改善老同志文体活动场所。
近两年多来,学校筹资300余万元,新建、改建老干部活动中心达2198平方米,人均活动面积达2.6平方米。活动内容有棋牌、乒乓球、台球等,还有健身房、多功能厅、聊天室、阅文室、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此外,还建有2000多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所。为了给老同志提供方便,活动室除做到全天开放外,每逢重大节日还组织开展棋牌、飞镖、麻将和乒乓球等比赛。与此同时,还结合老年人的特点,举办了“科学饮奶”、“健康饮水”、“老年人营养与膳食”等专题讲座,还邀请部分老同志就“养生保健”展开了座谈和交流,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充分发挥老年群众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丰富老年人文化体育生活。
学校在做好管理和服务的同时,注意发挥老年群众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学校现有老科协和老体协两个老年群众性协会,老体协下设老干部钓鱼协会、门球协会和夕阳红健身协会,共有会员450多人。这些协会根据自己的章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起到了增进友谊、丰富文体生活和促进健康的作用。有些老同志结合自己的特点,继续发挥余热,取得了较好社会效应。老科协1999年成立,创办了《三实农技》,至今出刊了42期,发送8万余册,深受基层农技工作者和农民朋友的欢迎,一些老同志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普活动,杨子琦教授荣获2006年“中国老科协十大突出贡献奖”,江西农业大学老科协被授予省市科技教育基地。夕阳红健身协会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她们的身影已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江西省第六届老年人健身体育运动会上,夺得了木兰拳、木兰剑两项金奖,钓鱼比赛也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门球协会多次参加省市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
退管会副主任俞锦禄同志通报了春节慰问退休职工等情况。2011年春节期间,学院对离退休职工进行了全面的走访慰问,慰问了学院的离休干部、离休干部的遗孀、退休患病及家庭困难职工总计50多人。通过全面的走访慰问,学院退管会对退休职工的家庭、困难、病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目前,退休职工患重大疾病的8位,长年住院治疗的4位,长年治疗的6位,因历史原因家庭困难的退休职工较多。针对这些困难职工,学院采取了特种基金补助、上门看望、定期电话联系等多种措施,及时送上农林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
对3名信访的退休职工,大家一致认为,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帮助其解决遗留问题和实际困难,为他们的晚年幸福生活提供支持。
最后,卓丽环同志作了工作部署。她强调,退管会要进一步在丰富退休职工的精神生活上创新工作,进一步发挥离退休支部及退休联络组长的作用,组织到位,管理到位,耐心细致的为退休职工排忧解难,促进退休职工的稳定,促进学院的发展。
新的一年,学院退管会将根据将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以“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原则,拓展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退休工作,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星火俱乐部开展了以“关爱老人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懂感恩、有爱心、愿奉献,以实际行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星火俱乐部将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在重阳节前后,深入敬老院、托老所、干休所,广泛开展文体艺术展演、卫生保健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人建立和习惯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解决思想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在健康积极、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安度晚年。
18日晚上,俱乐部成员在会议室以开座谈会的形式,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围绕“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重要思想,联系各自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谈体会、话收获、明方向、议发展。大家纷纷表示,要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奉献青春和力量。
在上海浦东第二福利院再一次开展服务老人活动。在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带领下,共有30多位同学携手一起给老人共创温暖。此次的活动主旨是以“关爱老人、融入老人 ”为主题。并为老人带去了水果也同样准备了节目。来到福利院社会实践部的同学分工有序,安排部分同学去洗水果,部分同学为老人打扫房间做准备„„使老人们都面带笑容,有了他们的帮助,老人们不觉得心里充实了很多。他们耐心为老人服务,与他们围坐在一起品尝橙子和柚子,陪老人们聊天,积极主动地为老人捶背、揉肩。不仅如此,还带去很多精彩的节目,有《感恩的心》,《沪剧》、《小品》、《礼品》赠送等,这些节目和物品给现场的老人在这里的生活带去了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带去了来自家庭以外的温暖。
这次共建福利院活动,使同学们与老人亲密接触,继承和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和“敬老爱老”这一中华传统美德。让同学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感知关爱他们、服务他人,用实际行动促进了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1月18日,体育学院“关爱老人 促社会和谐”寒假社会实践小分队离开了平潮敬老院,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关爱老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周内,队员们与老人一起生活,帮助老人们洗衣服、晒被子,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活动过程中,队员们还对敬老院的老人们作了关于‘是否愿意和子女居住’的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近半的老人不愿意跟子女住在一起。“这一点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本以为老人年纪大了,会很愿意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享天伦之乐,乘膝下之欢”队长马丽接着说道,“可得到这样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呢?是老人们的想法变了?还是子女的孝心使人怀疑?虽说老人们愿意自己住,但一半以上的老人还是表示时常惦记着子女,替儿女操心。俗话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终究还是老人为子女想得更多。”
聊天中发现,大半的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很满意,老人们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看看书、读读报纸,有空下一盘棋,再没事时就去游游泳,早晨的时候还可以打打太极,逛逛公园,闲着的时候可以练练书法、绘画等,养一些花鸟虫鱼也是多数老人的爱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我们这些新时代的老人既在生活上感到富实满足,又使我们在精神上绽放出新时代的光彩。”敬老院张大爷激动的说道。离开敬老院时,看着老人们那一双双留恋与不舍的眼睛,队员们的内心喜滋滋的。
第二篇: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党的十七大会议主题之
一、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奋斗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世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美好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高校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和推动力量。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党建保证发展,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据统计,全国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本专科生中党员占本专科生的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约7%增加到目前的8.16%,研究生中党员占研究生总数的41.82%。全国高校专任教师中党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21%。全国民办高校中建立党组织的已占到民办高校总数的近90%
创建和谐校园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等。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机构,是孕育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造就更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可靠基础和生力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使学生专心向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全体教职工安心工作,心情舒畅地投身于教学、科研和行政、后勤管理工作中;促进依法办学,公平公正,形成文明整洁、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更好地尊重人、依靠人、提高人,帮助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使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软实力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自身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成良性互动。由此使学校成为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典型和中心”,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创建和谐校园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创建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关怀;就是把学校建成一个能实现师生和谐相处,学校和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理想、稳定、融洽的团队;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均衡发展。创建和谐校园体系庞大,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人,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用美好的前景鼓舞人,用真挚的感情感染人,用良好的环境熏陶人。
建设和谐校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明确目标 增强建设和谐校园的自觉性
大学校园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播、文明示范、社区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不同学科、不同职责、不同年龄段的教职工及其家属于一炉,使之达到和谐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要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各地各高校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明确工作目标,使党组织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以党内和谐推进校园和谐。
江苏省坚持宏观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把握方向、制订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能动性,针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实际,提出同中有异、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共建和谐的党建工作思路。该省高校连续17年保持稳定局面,各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也进一步提升,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高校优秀率100%。
吉林大学提出构建和谐吉大需要建立和完善四种机制,即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构建和谐吉大的讨论活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2005年年底,学校党委把构建和谐吉大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一正式写入党代会上通过的《吉林大学章程》里,明确了党委的核心任务是构建和谐吉大,各级党组织都承担着构建和谐吉大的责任。
清华大学把“构建人尽其才、利益协调,安定团结、紧张有序,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确定为学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党内民主的健全带动学校民主管理的完善,在一届党委任期内试行了进一步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的一些做法,如每年召开党代会代表会议,汇报学校的工作,把学校的重大决策交给他们审议,并把提拔干部公示的范围扩大到了每一位党代会代表。
青岛滨海学院教育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努力培养合格人才,为构建平安和谐的民办大学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有近万名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000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全院涌现出了148个学雷锋小组,102个学雷锋基地。二 着眼基层 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建设和谐校园,重心在基层。各地各高校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基层党委的领导能力、政治核心能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北京市为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提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享受同级行政领导干部待遇、学校党委每年对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培训等要求。市委也加大了对高校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和重点培训的力度,形成了市委示范培训、教育工委重点培训、各高校普遍培训的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体制。
陕西省明确了高等学校院(系)级党组织的职责,确定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院(系)级单位的基本决策形式,这样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了职能分工,协调了党政关系,保证了院(系)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职能的发挥,克服了工作中“两张皮”的现象。
北京大学党委提出,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不断强化北大党建的工作重心,各院系也都根据自身教学科研的需要来强化党建工作,增强了院系党组织的活力,很多院系在优秀党员评比等一系列党务评比标准中,强化了教学科研含量,既使得被选人让大家心服口服,同时又明确了党委工作的一种价值导向。
山东大学开展了基层党组织共建和党员互动活动,促进了相互交流与共同提高。仅机关各部门就与36个学生党支部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文理工医不同学院、不同学科党组织通过结对共建,定期进行交流,联合开展活动,促进了学科交叉和融合,与企业、社区开展的校内外党组织共建活动,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媒介。
三 创新形式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是基层党建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各地各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努力使基层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党的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党支部逐渐成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师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坚强堡垒。
兰州大学广泛开展了“党员风采展示”和“争先创优”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帮扶捐赠、承诺服务,增强了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高了党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建设和谐学院的组织基础。
上海大学改变支部生活单一读报、学文件、讨论党员发展的形式,支部活动由班级向课堂、社区、社团、学科团队、社会实践等方面延伸,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的工作新模式,通过在课堂内建立“党员核心小组”,社区中搭建“党员红卡工作室”,理论学习型社团中建立党章学习小组,社会实践过程成立临时党支部等多种活动形式,不断强化党员意识,让党员时刻牢记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石河子大学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育人中的作用,针对贫困生较多的校情,建立了党支部扶贫帮困机制,每个党员捐出7月1日的工资作为贫困学生帮困基金,每个教工党支部还通过多交党费的形式长期资助1到2名贫困生。截至2006年6月底,学校在校生中90%以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建校以来,无一名学生参与民族分裂活动。
中南大学把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把党员培养成学术骨干,把学术骨干培养成党员,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支部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科建设,为学科支部建设提供载体,形成学科支部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建双赢的良好局面,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总之,创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壮丽工程和美好事业,需要一代代师生员工同心共创,谱写新章
第三篇:做好工资管理,促进校园和谐
做好工资管理,促进校园和谐
上海农场学校
陈 华
学校工资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如何进行分配则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做好工资管理工作,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因而,公开、公平、公正地做好教工工资管理就成为学校和谐发展的推进剂。
工资管理内容繁多,主要包括:做好新进人员的工资确定;新近大学生转正定级;新评职称工资标准确定;岗位津贴调整;教龄调整;工资标准调整;社会保险缴纳基数调整;养老金、公积金、失业保险的调整;节假日奖金发放和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发放等;课时结构工资的统计,核定和发放等。由于学校类别多样、人员众多、情况复杂,工工资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教工的不满进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所以,作为学校人事干部,做好学校工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人事干部要做好工资管理,必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创造性地做好各项人事工作。
2、协助校长做好教职工的定编测算、机构设置、定员定编和人员配置工作;做好教职工的考核工作。
3、学习宣传《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法》,做好学校全员聘用合同制工作,及时处理聘用、续聘、终止合同、解除工作关系等手续;做好教师分流工作;做好待退、待岗人员工作。
4、加强人事管理,做好人员调配、招聘、流动、辞职、辞退、出国等有关手续;加强对外来劳动力、退休返聘人员的管理工作,及时办理好退休人员的审批手续。
5、做好干部、教师、职工的人事档案的管理。人事信息进行采集、输入、整理、使用;做好一年一度的人事报表;档案材料及时归档。
6、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评定工作,保证职称评聘工作圆满完成。
7、做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办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增加、离退休人员增资额和共享费、节日慰问费的发放。
8、做好教职工的有关福利和劳动保护工作。做好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险、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保险、家庭医保等手续;教师子女医疗证办理;为死亡人员办理丧葬费、抚恤金、办理养老终止等手续。
9、认真参加人事工作会议,积极参加人事干部的培训,按时完成各种表格的填写
总之,人事干部要关注各个工作层面的每一位教师的切身利益,使之成为激励广大教师关心学校发展,共同推动事业改革的有效杠杆,成为凝聚教师人心、调整上下关系、打造和谐教工之家的看家法宝。
第四篇: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建设
文章标题: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促进和谐建设
信访稳定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一、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构建和谐**意义重大
在区委领导和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快速成长期”,伴随这一成绩而来的也有许多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问题,并通过大量的信访渠道反映出来,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协调解决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仅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而且还会导致党群关系的恶化。
从一个地区信访工作的形势,就可以判断这个地区社会和谐的程度。应该承认,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失误和遗憾。这些失误和遗憾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会导致大量的矛盾积累,形成各式各样的信访问题,引发作为利益受到侵害的个人或群体,走进信访部门诉说自身困境、求得问题解决、寻找公平正义乃至争取正常的生存权利。如果一个地区信访问题多,群众利益矛盾突出,有大量的群众不断信访,那只能说明该地区群众情绪不顺,而群众的情绪不顺则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由此可见,信访稳定问题是一个地区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对构建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区信访稳定形势及主要问题和原因
根据有关信访信息分析,当前全区信访形势可以概括为“总体稳定、压力很大”。总体稳定,主要体现在“四个下降”,即群众信访总量下降、群众到区集访下降、到市非正常上访下降、到北京上访下降;压力很大,主要表现为“一个突出”即因信访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较为突出。上访群众时有围堵冲击党政机关、聚众阻碍交通等行为,组织性、对抗性、群体性、激烈性的倾向明显。
目前我区群众信访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破产与重组、环境保护及涉法涉诉,另外还有涉军群体、乡镇原解聘人员要求解决待遇问题,原企业大集体等职工群体要求享受有关生活补贴等问题。
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中的矛盾。**与全国一样,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其中大量的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二是政策的因素积累了矛盾。有些信访事项是受政策层面的影响而造成的,如我区历年农转非人员要求解决16岁以下小孩安置费、生活困难的问题、涉军群体、乡镇原解聘人员要求解决待遇问题等,将可能成为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三是人为因素加剧了矛盾。一些部门和单位工作不到位、一些干部作风不扎实、一些群众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使信访问题进一步凸显,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及时化解矛盾,促进和谐**建设
及时化解矛盾,就是要积极妥善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理顺群众情绪,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营造团结和睦的社会氛围。全区各单位各部门要从稳定大局和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政治责任感。
第一,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信访问题多种多样,群众诉求千差万别。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的原则,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利益的协调一致,筑牢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一是制定政策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解决信访问题创造必要的条件。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决策参谋助手作用,认真研究信访问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要依法按政策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对群众信访反映合理合法的问题,要依法按政策抓紧解决;对群众要求合理但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或因客观条件不具备难以解决的,要向群众说明解释清楚;对群众不合理的要求,要做好说服、教育和引导工作。
三是要高度重视解决突出信访问题。把解决信访突出
第五篇: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加强思想宣传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刘士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决策。创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营造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校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适应创建和谐校园的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中充分发挥理论武装、舆论引导、精神激励、道德锤炼、文化熏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宣传工作机制,为构件和谐校园营造浓厚气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宣传舆论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思和责任意识,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氛围。要进一步明确宣传思想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的重要职责,坚持用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
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和谐校园建设,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学校上下各方面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强有力地加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要强化组织协调功能,形成方方面面倾力而为,学校上下联动的宣传工作格局。要充分发挥广播站、校报、校刊、校园网等各种宣传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宣传普及工作。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主题教育,组织专家教师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辅导,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兴趣和政治素养,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加强对课堂、网站等舆论阵地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潮、观点和言论提供宣传渠道;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引导舆论,形成有利于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舆论作用对促进社会和谐、校园和谐的积极作用、引导的作用。
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增添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作活力的社会,是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原自精神动力。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继承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丰富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师生员工的精神力量,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尊重师生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要把广大师生的民主权益、发展权益、学习权益等得到统筹兼顾和切实保障,各类群体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筑牢和谐校园建设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荣辱观和道德观,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精心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模式,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感染力。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立对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研究机构,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完善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学校领导干部要带头为学生作报告。在继续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的同时,根据学生组织形态的变化,不断拓展网络、学生社团等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3、坚持以学生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把教育人与关心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结合起来。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长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的。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深、做细。要紧密结合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学生认清政治与业务、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最需要的地方的,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4、要切实为师生办实事。着力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引导师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针对政策,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引导师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切实解决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医保、帮困等问题,重点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提倡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培育良好风尚
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要围绕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要摒弃陈旧的“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的教育观念,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按照“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资队伍”的目标,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建树建设,新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教书语言、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教师在自身建设上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育过程中使自己的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积极作适度地进行着。
2、教师要全面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传统教育目标是注重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起到教育规范的作用。而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新理念强条学生具有自身尊严和严格,重视感情因素的作用。教师要由老师向学友转变,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从而不仅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
四、倡导文明和谐文化,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文化支撑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和谐校园良好氛围。要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努力建设体现正确办学方向、具有浓郁学校特色、人与环境相处的和谐文化。
1、培育和传承学校精神。把学生精神作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充分利用学校校史等资源,运用校训、校歌、校庆和开学毕业典礼等载体,弘扬办学传统,凝练学校精神,形成师生爱国荣校的共同价值。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校园讲座、研讨会及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节的科学文化含量,推进学生实践基础建设,深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进一步完善集体赏析、研讨、培训和实践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更加重视新校区和校园的文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确保文化教育丰富多彩。
3、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制度,建立完善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提升体育育人的内涵和功能,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营造健康洁净的校园。
4、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做到绿化、美化、净化,营造高雅、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校园景观陶冶师生。进一步加强学校报纸、校刊、校内广播、校园网、宣传栏等文化阵地建设,优化学校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