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天的图画说课
《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浓艳的笔墨为读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丰收、喜庆和热闹。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段儿童的朗读训练。特别是中间四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进行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1、秋天是美丽的、可爱的、喜悦的,为了孩子们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尽兴地、愉悦地学习课文,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⑴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文的过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浓郁的秋色,针对富阳的气候特点,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将第一单元的课文后置到了十月份,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边学文一边带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颂秋天,真正达成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同步发展的目的。
⑵ 适量的从课外引进一些学生喜爱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儿歌和散文,在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的同时,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
⑶ 与音乐老师商量是否能与此同时教一些赞美秋天的歌曲,让孩子们多维的感受秋天美丽与喜悦。
2、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⑴ 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 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⑶ 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 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⑸ 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秋天。为了突破重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了课题,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词语,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三课时带学生走进春秋公园观察秋天、欣赏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秋天:如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预设要帮助学生达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个目标。为了能较好的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我采用今天这样一个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这个设计来谈谈我的设计理念和课堂教学的反思。整个课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① 第一步:以诗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李吉林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对秋天的美丽和喜悦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让这种感受进一步升华,让他们不仅有对秋天美景的喜爱,更有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喜爱。课后我反复地研读了课文,读着读着,我发现这篇散文读起来更像一首优美的诗歌,于是我以中间四句为主基调对其他的几句进行了修改,果然读来更朗朗上口了,而且这样的修改也突出了重点句式,便于学生的朗诵和仿写。后来我便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当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响起时,教师开始动情地朗诵小诗,将学生带入那幅诗意的秋天的图画中,如果孩子们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们会情不自禁地为老师鼓掌,当老师问:“想读吗?”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像老师一样去朗诵诗歌,这时学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发,因为他们朗诵时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诗人的。在让学生反复地动情地朗诵之后,再让学生来谈读后的感受就比较到位了。
② 第二步:赏读重点句,发挥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说前面的教学是朗读指导的第一步,学生通过仿读对课文的朗读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那么朗读教学的第二步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一些朗读技巧,来品味经典语句,体味文本意境。所以在前一环节让学生动情朗读和谈感受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了这份快乐?”将学生的思维从感性逐渐带入理性,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找到四个重点句。这时问题出现了,孩子们整首诗都已经读得很有感情了,接下来我又该如何指导朗读这四个句子,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呢?这时我想到了爱因斯但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对,动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眼中的文字活起来,不仅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丽的图画,而且还能潜移默化渗透比喻句的教学,为学生奠定写的基础。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再读读这四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今天的课堂教学看来,这一环节确实还是挺出彩的,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后面读这四句的时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爱。
③ 第三步:发现规律,欣赏文外景,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把握好语言训练的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篇课文中的四个重点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写载体。在第二环节想象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四个重点句的句式规律。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秋天的美丽图景,让学生在感叹之余,用手中的笔,模仿课文的句式尽情书写一番,可谓水到渠成。针对一些中下学生即兴访写难度教大的特点,我采用了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幅或几幅写一写,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知识。
④ 第四步:拓展阅读,走出课堂,丰富积累:
语文专家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孩子仅仅学会课本上的几篇文章,这些文章再怎样经典,它也不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摹本,要真正的学好语文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指导他们做个细心观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所以我在课的最后一环节,将学习语文的触角伸向了课外,不仅插入了课后的选读课文学习,让学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较中,感受语言表达的多样性,秋天景物的神奇有趣。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寻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秋天。这一活动将安排在第三课时,希望到时孩子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秋天的图画》说课稿
上传:更新时间:2011-11-22 17:20:20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第一课《秋天的图画》,这是一篇描写秋天丰收美景的散文。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和色彩浓艳的笔墨,寥寥数笔,便把秋天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油然而生赞美之情。整篇课文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朗读训练。特别是中间四行:“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不仅读来有滋有味,它整齐对仗的句式,更是孩子们模仿说话写话极好的训练点。
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①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3.喜爱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秋天。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难点是朗读感悟。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升华情感,我用powerpoint制作了《秋天的图画》的课件,课件分为四个页面,分别是生字、课文、欣赏、写字。下面我来具体介绍每一版块的用意。
一:激发兴趣乐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我在导入新课,让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后,及时用课件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幻灯片依次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摘水果认字。读带生字的词语,特别提醒学生“笼、粱”在词中要读轻声。这样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让学生真正尝到识字的乐趣。二:细读课文感悟秋景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于是我播放秋天山野美景的课件,并配上录音朗读,让学生边听边看,情不自禁地进入秋天的美好意境。再让学生练读课文,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课文的第二句话一定会是学生的首选,为了品读好这个重点句子。我出示课件,并把它写成了一首小诗的形式,然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如教师动情的范读,学生找出动作词表演读,找出颜色词着重读,教师引读,同桌对读等)。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秋天的山野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我想到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对,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课件打出学生熟知的几种水果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首首果园小诗。,我顺势说:“你们这些小小的诗人,课后可以和同学或者爸爸妈妈,写写菜园里,田野里的小诗,孩子们一定会激动不已,跃跃欲试。
当我提出“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很快的说出是“勤劳的人们”。如果我再问:“勤劳的人们是如何是秋天这样美丽的呢?”学生一定回答不清。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梨树、苹果,稻海、高粱会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呢?”我先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让学生进入角色,自己当梨树、苹果、稻海、高粱来对勤劳的人们说话。教师
相机指点,使学生体会到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再让学生读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三 :欣赏秋景升华情感
为了让学生知道;秋天的美不止在山野,秋天的美无处不在。我播放一组秋天风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老师在一旁解说。欣赏后,让学生说说心中的感想,那一定会是情真意切的。趁势课件出示预先设计的一个课外作业: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可以做一做、写一写、画一画、拍一拍、唱一唱„„)让孩子们随着父母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寻找秋天。设计这一作业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做个留心观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也是课文情感的延伸。
四.写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进行写字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让学生认真写好字,我首先用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说:“秋姑娘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美好的礼物,我们该送点什么礼物给她呢?老师知道秋姑娘最喜欢认真学习的孩子,我们就把最美观,最工整的字送给秋姑娘吧。”然后,我利用课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灯片上显示了生字的读音、结构、部首、田字格、笔顺,老师指导学生认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顺规则。再让写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点学生的写字姿势,关键笔的注意点。这样,孩子们一定会送上自己最漂亮的礼物。
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二篇:水彩画说课
第六课 教学设计
王世举
课题:《水彩画——水色交融 酣畅淋漓》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2、通过对比能发现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和区别;
3、水彩画使用的工具与材料的认知;
4、水彩画技法的了解和学习;
5、水彩画中静物和风景写生的方法与程序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对水彩画中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的程序分步学习和对风景画过程的视频观看实现学生对水彩画一般技法的接受和理解;
3、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西方水彩画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艺术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
要点:
1、水彩画特点的描述引入;
2、水彩画发展的简况介绍; 教学活动二:水彩画的特点
1、(思考练习)方法:设置的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和国画中选择出水彩画。
2、(作品欣赏)水彩画作品的欣赏,强化水彩画的视觉特征。
3、(适时小结)学生提炼文字、教师出示结果,理解水彩画的特点。教学活动三: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与区别
1、(思考与讨论)方法:作品《葡萄》与《墨葡萄图》的对比,让学生思考感受,并引导讨论。目的:认知西方水彩画与中国画的联系和区别。
2、(适时小结)以表格的形式直观的呈现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对比结果。教学活动四:如何画水彩画
1、水彩画工具和材料的介绍;文字和图示结合,认识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
2、水彩画一般技法的分析;干画法和湿画法的学习。不同技法对应的不同作品,直观体验和理论程序结合。
3、水彩画特殊技法的了解(课件展示不同技法的作品效果图)留白法、刀刮法、蜡笔法、吸洗法、喷水法、撒盐法等 教学活动五:水彩静物画和水彩风景画的方法和程序
1、水彩静物画写生
教师分步展示过程图,并用文字描述一般的过程;
2、水彩风景画写生
观看水彩风景画的创作实际视频(5分钟左右),视觉感受水彩画的特点。教学活动六:课堂小结
第六课教学设计
课题:《水彩画——水色交融 酣畅淋漓》 教师:同官高级中学 杨小刚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水彩画的特点;
2、通过对比能发现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和区别;
3、水彩画使用的工具与材料的认知;
4、水彩画技法的了解和学习;
5、水彩画中静物和风景写生的方法与程序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
1、对水彩画分类作品进行对比、欣赏、讨论的过程,实现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换;
2、对水彩画中静物写生和风景写生的程序分步学习和对风景画过程的视频观看实现学生对水彩画一般技法的接受和理解;
3、结合关于水彩画学习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练习,主动获得和水彩画有关的知识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西方水彩画系的学习,在个人情感上同步获得中西方绘画艺术对比融合的概念,增强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艺术观念;
2、水彩画艺术的发展和时代性的体现,促进学生个体创新精神的萌发,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盈艺术创作中的现代意识、多元状态,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和美的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
要点:
1、水彩画特点的描述引入;
2、水彩画发展的简况介绍; 教学活动二:水彩画的特点
1、(思考练习)
目的:衔接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水彩画形成感性的认识。方法:设置的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和国画中选择出水彩画。
2、(作品欣赏)
两幅水彩画作品的欣赏,强化水彩画的视觉特征。
3、(适时小结)
学生提炼文字、教师出示结果,理解水彩画的特点。教学活动三:水彩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联系与区别
1、(思考与讨论)方法:作品《葡萄》与《墨葡萄图》的对比,让学生思考感受,并引导讨论。目的:认知西方水彩画与中国画的联系和区别。
2、(适时小结)
以表格的形式直观的呈现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对比结果。教学活动四:如何画水彩画
1、水彩画工具和材料的介绍;
文字和图示结合,认识水彩画的工具和材料。
2、水彩画一般技法的分析; 干画法和湿画法的学习。
不同技法对应的不同作品,直观体验和理论程序结合。
3、水彩画特殊技法的了解
留白法、刀刮法、蜡笔法、吸洗法、喷水法、撒盐法等(思考练习)
结合水彩画与中国画的对比,从技法上做联系,设置2个选择题,让学生把中国画的“用墨方法”和“水彩画的技法”做对比。
教学活动五:水彩静物画和水彩风景画的方法和程序
一、水彩静物画写生
1、主要程序:构图——着色
2、教师分步幻灯图示过程图,并用文字描述一般的过程;
二、水彩风景画写生
1、风景画写生的目的
2、文字提示:A确定“视平线”的高、中、低;B远景、中景、近景的划分;
3、教师分步幻灯图示过程图,并用文字描述一般的过程;
4、观看水彩风景画的创作实际视频(5分钟左右),视觉感受水彩画的特点。
课后练习
1、教师设置三个题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和延展。
2、课后寄语:对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第三篇:花鸟画说课教案
花鸟画 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世界画坛。本课教学内容体现学生“造型与表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体验、教师示范、学生创作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以及水的性能,尝试侧锋、中锋、浓墨、淡墨的用笔方法,初步了解我国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花鸟画艺术形式,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中国写意画的笔墨基础,对于中国画独特的作画工具和技法充满着浓厚的兴趣。
二、设计流程
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回忆体验,感受生活——教师示范,直观体验——学生创作 巡回辅导——作业讲评 促进交流——拓展提升 升华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欣赏写意花鸟画作品,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特点和笔墨技法,感受笔墨的情趣。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探究笔墨技法,体验笔墨的情趣,尝试绘制一幅花鸟画作品,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学习中国花鸟画,感受中国画独有的魅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法。
难点:用笔墨造型的方法,绘制一幅花鸟画作品。
五、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绘画工具有什么不同?学生会马上回答,今天所用的工具是毛笔、墨、宣纸„„是国画课需要的材料,我会接着提问,你了解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国画知识?学生会说我们学过中锋、侧锋。(板书)这是我们学过的笔法。有的学生还会说我们还知道墨色变化。(板书)这是墨法——焦浓重淡清。
课件出示墨色图片,同学们,这焦浓重淡清五色究竟是怎样才能表现出来?在你们的宣纸上试一试?让学生在笔墨体验的过程中,复习四年级所学习的国画知识。
随后,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用中锋、侧锋,用不同的墨色变化来创作一幅写意花鸟画。——出示课题。
我认为这个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温习中国画笔墨基本技法,将学生带入花鸟画的艺术殿堂。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前,我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于中国花鸟画大师的绘画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请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一起研究确立了本组内的探究主题,并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位同学都有任务。各小组将他们收集的资料融合在我的课件中,在学生小组汇报交流的时候,我会播放相应小组收集的资料予以配合。学生的资料介绍始终围绕大师作品的用笔用墨技法。例如:第一小组查阅的是齐白石大师,通过他们的资料分析,使所有同学了解到齐白石老人的绘画特点。
我认为小组合作教学,能够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了解许多有关于国画大师的绘画特色,而且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回忆交流,感受生活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国画大师之所以能画出这些传神的花鸟画作品,除了他们拥有纯熟的笔墨技法之外,还因为他们都善于观察生活,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过生活中花鸟的美呢?你是在哪里观察到的呢?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吧。在交流过程中,我的课件中会播放一些生活中花鸟的图片,给学生启发。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美术教学中感受生活的美,使他们明白美始终来源于生活。拓展学生创作空间。
(四)教师示范,直观体验
刚刚我们同学说的都不错,看来大家都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也发现了生活中花鸟的美丽,而且我还要用中国画的工具将它表现在扇面中。
画之前,我想让同学们帮帮我,我这里有两张扇面图,你觉得哪种构图方式更理想一些?学生会做出判断。我们之前都学习过黄金分割,所以构图布局上,我们要注意,合理的构图,会使我们的画面更生动!好,下面就请大家仔细看我是怎么表现的? 同学们,我表现的是什么?
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我的画面中都用哪些笔法?学生会发现中锋、侧锋。我是怎样运用的?中锋画的柳枝、鸟的羽毛;侧锋表现的鸟的头、身体、翅膀。看,虽然都是中锋画出的线有的干、有的润。有的行笔快有的行笔慢,有的流畅有的顿挫。这样可以使画面变化丰富。画面中的墨色有什么不同?墨色变化丰富是写意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随着我们笔上墨和水的比例不同,画面效果也是会千变万化的。
大家看,寥寥数笔、落墨不多,却可以把生活中的花鸟表现的这么形象生动,这就是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魅力所在。而且中国画还讲究诗书画印于一体,所以我们还可以像图片中这样,(出示课件)给画面题上字,落上款,这样一幅完整的花鸟画作品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教师的直观示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在引导学生分析教师示范作品的同时,解决了本课重难点。直观、明确。
同学们,我看到大家脸上都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表情,让我们一起来体验笔墨带给我们的情趣吧!课件出——一起来体验笔墨带给我们的情趣吧。
布置作业要求: 作业小超市:
1请你尝试用笔墨的变化来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让画面尽可能完整一些。2.请你临摹一幅花鸟画作品,感受大师的笔墨技法。课件出——友情提示
请大家在绘画过程中,注意室内卫生的保持。
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而且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学生创作 巡回辅导(随机播放情趣花鸟画作品和音乐)
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回辅导,对优秀的作业及时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而在此同时,我的课件会播放许多有情趣的花鸟画作品和悠扬的背景音乐,为学生打造一个和谐的绘画空间。
我认为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课件巡回播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启发,优美的音乐能够更好地给学生营造一种创作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作品的呈现。
(六)作业讲评 促进交流
同学们在欣赏了一场视觉盛宴后,我们也来举办一个小画展。
学生们将作品悬挂在黑板上,进行欣赏、评价。引导学生从绘画的情趣,用笔用墨等方面进行评价。
通过交流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花鸟画独特的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拓展提升 升华体验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体验了中国花鸟画笔墨的神奇,你们心情怎么样?课后回家,向你的爸爸妈妈分享一下你们的收获吧,相信他们一定会向我一样,为你们感到骄傲!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所有的父母一定非常愿意分享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看到孩子 的收获,他们一定会很开心,以此也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四篇:蔬菜印画说课
小班艺术活动《蔬菜印画一一美丽的花衣服》说课稿
一、说教材:
《蔬菜印画》是选自华东师大建构教材中班的一个活动,但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制定目标和过程中做了相应改动。孩子的天性就喜欢写写画画,他们在写写画画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表达了自己的天真想法;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提供给孩子充分的表现空间,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我觉得在制定目标时要遵循“紧凑、精练、突出教育性”的原则,依据教材内容与幼儿情况的剖析,吸取人本主义的理念,从满足幼儿“认知、情感、能力”的角度出发,结合《纲要》精神以及科学、艺术领域的总目标,我制定了以下几点目标: 1.学会用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拓印,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2.通过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对色彩的兴趣并体验蔬菜印画的乐趣。
重点:用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拓印。难点::要求均匀蘸色,不混色,并找对蔬菜和颜色的“家”。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活动目标服务的,幼儿通过对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为此,我提供了以下准备:
1.材料准备:藕、胡萝卜、红椒等蔬菜的横截面和红、黄、蓝三种水粉颜料。2.教具准备: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娃娃和话有衣服图形的画纸。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用了情节的导入,利用“娃娃”没有漂亮的衣服穿,让小朋友萌发帮助“娃娃”的情感。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教授示范、幼儿操作、作品展示四个环节组成。最后的评价作品也让“娃娃”来挑选评价,和开头导入部分起相互呼应的作用。
1.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让小朋友想一想,“娃娃”为什么会哭?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萌发帮助“娃娃”的情感,为下面的拓印衣服做铺垫。2.教师讲述并示范拓印方法
这环节是重点,教师在讲述的时候需要把拓印的方法和一些在印画时的常规教授下去,但又不能用生硬死板的语言来讲解,所以我用了一首儿歌让幼儿来了解拓印的方法和不混色的要求。“藕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3.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在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拓印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大胆操作,并处理一些突发的事情,如幼儿手上沾到颜料时应该怎么处理?蔬菜颜料蘸不到时应该想上面办法等?
4.作品的展示和评价
“娃娃”很高兴,因为小朋友为她做了这么多件漂亮的衣服,她都不知道该穿
哪一件。利用“娃娃”挑选最漂亮的衣服,让大家都来评价一下幼儿的作品。和第一环节的导入起了首尾相呼应的作用,让整个活动有“头”有“尾”。
第五篇:漫画说课教案
说
课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漫画》出自九年级第四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五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漫画的特点和类型,学会怎样
去欣赏漫画,从而达到自己创作漫画。
2. 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它不仅有画面的可视形象,而且有诙谐机警和隽永的语言,妙趣横生,发人深省,在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学习漫画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培养创造的能力。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漫
画的艺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作不同类型的漫画。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
生对漫画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漫画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
4. 教学重点:学习漫画的欣赏和了解它的特点等 5. 教学难点:根据社会生活创造漫画 6. 教具准备:课件
教材
多媒体等 7. 课时:1 课时 8. 授课对象:初中生
二. 教学对象分析:
漫画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出现在这里,虽然对初中三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能还比较的陌生,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因此能够很好的去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以及类型等艺术魅力。因此通过图文并茂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漫画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漫画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创作思维。
三.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等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教法分析:遵循“教法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我将
学法分析: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的紧密结合。本
节课是一堂理论性的课题,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节中学习.四.
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0分钟,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通过播放动画视频来增强本课的感染力,从而通过提问引出新课,所用时间为3分钟.在教学本课内容中,由于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使学生对漫画有更深的了解,所用时间为30分钟.对知识点的回顾2分钟.总结本课和作业布置,所用时间为5分钟.五.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通过图片的放映,引入课题。在此同时让学生欣赏一些漫画图片,先感受下漫画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漫画发展史。
环节二:以提问的方式(问:看了这么多的漫画了,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引出“漫画的的概念、漫画的特点“的这一知识点。并以放映图片的形式对漫画的每个特点进行阐述。
环节三:通过提问(问:看了以上的漫画以及它的特点,那么你们猜测或者想象一下漫画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实生活中呢?)从而引出漫画所具有的类型,并通过放映图片的形式对漫画的类型进行讲解。环节四:通过对漫画的类型和特点的总结并提出欣赏漫画作品。
父亲的帮忙
三毛从军
减肥的动力
古代的大炮
作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画一幅发生在校园里的漫画。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安排.教学过程设计五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