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与思考
为全面摸清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掌握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绩效,为上级科协和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科协科普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河南省科协的统一部署,**市科协按照省科协《关于开展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及工作绩效测评活动的通知》精神的要求,认真安排,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所辖6个县市区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总结工作。
一、实事求是,不走过场,认真开展测评工作
**市科协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秦保安任组长,抽调科学普及部等部室人员任成员,统一印制了测评表,提前下发到各县(市、区)科协,先由各县(市、区)进行自查。自查结束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秦保安亲自带队,带领市测评工作领导小组,逐个深入到全市各县(市、区)科协,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检查等方法,认真细致地开展测评工作。在测评中,要求各县(市、区)科协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条件和工作成绩,正视问题和不足,大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各县(市、区)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绩效当场打分,然后根据各县(市、区)科协自查情况,进行汇综后统一排名。通过测评,基本摸清了全市县级科协科普工作的底数,掌握了县级科协的科普工作条件及工作绩效等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基层科协科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的政策、经济环境良好
**市辖两市三县一区(禹州市、长葛市、**县、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今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民创业试点市,基层科协科普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测评中了解到,近五年来,全市各县(市、区)委、政府对科协科普工作比较重视,普遍发布了有关科普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各县级科协也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有关科普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文件中都相应设定了科普工作任务和指标。科协领导普遍在人大或政协任职,各县级科协均能做到定期向县级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各级领导均及时对科普工作作出批示,赢得了各级领导及各级部门对科普工作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的开展。
(二)县级科协科普组织及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县级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并按制度开展活动,县级学会、农技协、乡镇科普协会、企业科普协会等基层科普组织数量逐年增长,并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除魏都区科协与科技局合署办公,工作人员由科技局工作人员兼职外,其余各县(市、区)科协及直属单位均组织健全,人员定编定岗,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有序开展。科普志愿者队伍不断开展壮大。
(三)县级科普工作经费能够落实
各县(市、区)财政均落实了科普经费,县级财政投入科普专项经费均比上年有所增长,但各县(市、区)财政投入科普专项的人均使用经费不均衡,普遍投入不足,财政支出中科普专项经费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各县(市、区)人均科普经费均低于0.2元,襄城县为0。上级科协科普项目补助不足。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普遍不足。资金经费不足问题成为县级科协科普工作发展的瓶颈。
(四)基础设施及示范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各县(市、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及示范体系建设,完善科普活动场所及科普活动设施,积极建设村级科普画廊和宣传栏,全市各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科普活动站,使群众有方便充足的科普活动空间,得到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创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户(家庭)”创建活动,收到较好效果。由于财政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各县(市、区)均无科普工作宣传专用车,无法配置和新增科普工作设备。
(五)基层科普活动扎实有效
尽管面临经费不足,人员少等诸多困难,各县(市、区)科协各级组织不等不靠,均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千方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年全国科普日、科技周期间,各县(市、区)均大张旗鼓地组织大型科普活动,邀请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积极主办科普讲座、报告会,定期在固定场所组织科普展览,不定期组织巡回展览,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营造了科普宣传的浓厚氛围,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各县(市、区)还努力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开设科普专栏,印发各种科普资料向社会交流发放,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科协科普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抓手,积极开展科协科普工作
近年来,**市各级科协组织在上级科协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
握“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方针,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密围绕地方工作大局,为促进地方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新型和谐社会的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科技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经济社
会建设服务
**市各级科协组织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人才、智力和组织优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促进了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五年来,市科协组织各学会围绕“四城同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学术交流,为**经济发展服务。加大农村科普工作力度,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收入,积极开展科技培训、科技下乡、专家现场咨询服务等活动。参与组织了万名专家服务“三农”活动,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宣传推广,大量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得到运用,增加了农业科技含量,提高了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认真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自2002年以来全市科协系统共完成各类培训3864期,受训人数达47.6万人次。其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16.5万人次,五年来,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对农村科普工作富有成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县级科协通过不同的形式,在创建过程中通过政策扶持、强化服务、培植典型、服务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周边群众科技致富的进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二)发挥人民团体作用,促进实施创新强市战略
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全面贯彻创新强市战略,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以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根本任务,宣传、表彰和举荐科技工作者,使科协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同时及时传达党和政府有关科技工作和科技工作者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诉求,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科技工作者调查研究,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企业科协“讲比”活动扎实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市各企业科协和有关学会紧紧围绕技术创新这一主题,认真开展“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指导各区县科协和市直各学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各街道和乡镇已逐步成立了科协组织,各级科协积极促进非公企业成立科协组织,使基层科协组织及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围绕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不断提高学术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市属各学会组织开展学术报告会197场,参加人数近2万人次,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172期,接受培训人数12万人次,撰写学术论文1500多篇,开展研讨活动70次,760人参加省内外学术访问、交流考察,出版发行各类宣传期刊4500期(册)。
(三)深入开展科学普及,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
1.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认真学习贯彻《科普法》,发挥科学普及主力军作用,坚持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五年来,全市通过科普日、科技周、科教进社区等活动,举办科普报告会、讲座65场,听众达1万人次;举行科普展览90次,观众16万人次;科普集市及科普咨询活动1020次、服务公众105万多人;科普竞赛20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000万份,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4次,对进一步提高我市公众的科学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2.科普创建示范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以来,**市先后命名科普示范社区4个,科普示范区县1个、科普示范乡镇、街道29个,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2006年2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后,我市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3月召开了贯彻我市《科学素质纲要》动员大会,市委副书记刘洪涛作了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作出了重要指示。市科协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积极指导区县按照科学素质纲要的要求开展工作。
4.青少年科普活动丰富多彩。五年来,市科协会同市教育局,组织参加全国、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活动;每年近1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科技知识竞赛、科普展览、参观科普教育基地及航模、车模、风筝、智力七巧板等各类科普活动,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积极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自2003年反邪教协会办公室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维护社会稳定和反邪教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民间反邪教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展出科普展板1300块次,观众达10万人次,组织参加了省反邪教协会年会。2006年,组织参加省科协举办的“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的科普知识竞赛以及在平顶山召开的城市社区“普及科学知识、抵制邪教污染”现场经验交流会。2007年举办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弘扬正气、共建和谐”科普宣传,参与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和创建示范单位等活动,增强群众识别邪教和防范邪教的能力。
三、加强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通过以上调查、测评和总结,我们认为:基层科协科普组织是地方党委、政府实现科学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的参谋助手和主力据,已经并将继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依靠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配合,是做好科协工作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是发挥科协作用的根本途径;认真履行桥梁纽带职能,努力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搞好服务,是开展科协工作的基本职责;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发展实力,是推动科协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们还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整体优势的发挥还不够充分;科协组织覆盖面还不够广泛,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科协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会的改革与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基层科协组织发展不平衡,支撑条件、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还有待于不断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更好地加以解决。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各级基层科协组织应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认真贯彻科技发展方针,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推进产学结合,促进科学成果转化,切实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才智。
1.充分发挥科协学科齐全、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在“创业富民,就业惠民”城乡一体化推进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组织专家开展课题研究和研讨论证,提出全局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和依据,为科协工作打开新局面。进一步探索决策咨询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学会,承接政府职能,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开展咨询论证。
2.切实加强学术建设,大力推动原始创新,以科技论坛、青年科技评选、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科技进步奖和人才工程建设等平台,继续加强学术交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举办有影响、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活动,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质量,活跃学术思想,启迪创新思维,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开拓科协对民间科技交流渠道,推动民间科技交流向前发展。
3.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依托现有的科普示范区县、科普示范基地,组织农民科技协会,大力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加强“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参与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提高科技致富能力,培育、扶持农技协发展。加大科技下乡力度,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利用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等形式,大力普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高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发展生产的能力。
(二)把履行科协职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各级基层科协组织应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根本标准,努力实现好、维护好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搭建平台,切实增强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意识。各级科协和学会要学会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全面深入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工作者的特色和规律,积极为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培训深造、信息咨询、工作交流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要努力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2.动员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做好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及推广,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在工作和活动中建立和完善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宣传表彰力度,及时发现和大力宣传在自主创新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着力营造出有利于科技人员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和支持创新、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三)全面深入实施《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认真贯彻“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公务员和领导干部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科普活动,以重点人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深入开展“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科技创新大赛及各类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营造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精心组织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和反邪教科普宣传等大型科普活动为载体,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品牌,不断提升科普活动的质量及水平。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加强科普资源开发和共享建设,以快捷的方式向公众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科技动态和科技成果。
(四)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
基层各级科协组织应按照加强能力建设的要求,激发自身活力,培育工作特色,不断创新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科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1.按照只要是科技人员密集的地方,科协就要争取建立组织的要求,不断加大基层组织尤其是企业、街道、社区科协组建工作力度。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和有关方面的支持,优化学会发展环境,稳妥推进学会改革。加强对学会的支持,鼓励学会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引导科协基层组织和广大干部自觉加强学习、勇于实践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能力,夯实科协基层组织和学会工作长远发展的基础。
2.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科技诚信和科学道德建设,倡导“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和“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民主讨论、平等待人、合作共事的学术氛围,自觉抵制学术上的不正之风,维护科学尊严,树立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3.教育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入基层,将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普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头倡导科学态度,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用创新文化引领和谐文化,用和谐文化促进创新文化发展。
4.进一步加强自觉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努力争取政府对科协工作的支持,不断拓展优化发展环境。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建立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努力为基层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开创科协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与思考
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与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
公文网
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与思考2010-06-29 18:28:3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与思考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与思考(2)
为全面摸清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掌握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绩效,为上级科协和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科协科普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河南省科协的统一部署,**市科协按照省科协《关于开展县级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及工作绩效测评活动的通知》精神的要求,认真安排,扎实推进,较好地完成了所辖6个县市区科协科普
工作条件和工作绩效的调查、测评、总结工作。
一、实事求是,不走过场,认真开展测评工作
**市科协专门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秦保安任组长,抽调科学普及部等部室人员任成员,统一印制了测评表,提前下发到各县(市、区)科协,先由各县(市、区)进行自查。自查结束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秦保安亲自带队,带领市测评工作领导小组,逐个深入到全市各县(市、区)科协,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资料、实地检查等方法,认真细致地开展测评工作。在测评中,要求各县(市、区)科协实事求是地汇报工作条件和工作成绩,正视问题和不足,大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各县(市、区)科协科普工作条件和绩效当场打分,然后根据各县(市、区)科协自查情况,进行汇综后统一排名。通过测评,基本摸清了全市
县级科协科普工作的底数,掌握了县级科协的科普工作条件及工作绩效等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基层科协科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的政策、经济环境良好
**市辖两市三县一区(禹州市、长葛市、**县、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今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民创业试点市,基层科协科普工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测评中了解到,近五年来,全市各县(市、区)委、政府对科协科普工作比较重视,普遍发布了有关科普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各县级科协也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有关科普工作的政策性文件,文件中都相应设定了科普工作任务和指标。科协领导普遍在人大或政协任职,各县级科协均能做到定期向县级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汇报工作,各级领导均及时对科普工
作作出批示,赢得了各级领导及各级部门对科普工作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科协科普工作的开展。
(二)县级科协科普组织及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各县(市、区)均建立了县级科普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并按制度开展活动,县级学会、农技协、乡镇科普协会、企业科普协会等基层科普组织数量逐年增长,并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除魏都区科协与科技局合署办公,工作人员由科技局工作人员兼职外,其余各县(市、区)科协及直属单位均组织健全,人员定编定岗,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有序开展。科普志愿者队伍不断开展壮大。
(三)县级科普工作经费能够落实
各县(市、区)财政均落实了科普经费,县级财政投入科普专项经费均比上年有所增长,但各县(市、区)财政投入科普专项的人均使用经费不均
衡,普遍投入不足,财政支出中科普专项经费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各县(市、区)人均科普经费均低于元,襄城县为0。上级科协科普项目补助不足。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普遍不足。资金经费不足问题成为县级科协科普工作发展的瓶颈。
(四)基础设施及示范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各县(市、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及示范体系建设,完善科普活动场所及科普活动设施,积极建设村级科普画廊和宣传栏,全市各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科普活动站,使群众有方便充足的科普活动空间,得到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创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户(家庭)”创建活动,收到较好效果。由于财政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各县(市、区)均无科普工作宣传专用车,无法配置和新增科普工作设备。
(五)基层科普活动扎实有效
尽管面临经费不足,人员少等诸多困难,各县(市、区)科协各级组织不等不靠,均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千方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年全国科普日、科技周期间,各县(市、区)均大张旗鼓地组织大型科普活动,邀请各级领导、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群众参与。积极主办科普讲座、报告会,定期在固定场所组织科普展览,不定期组织巡回展览,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营造了科普宣传的浓厚氛围,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各县(市、区)还努力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开设科普专栏,印发各种科普资料向社会交流发放,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科协科普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抓手,积极开展科协科普工作
近年来,**市各级科协组织在上
级科协的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
第三篇:关于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杨建江陈建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科协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怎样发挥作用,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镇、村就如何加强农村科普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我区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全区农村科普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宣传在全区广泛开展,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的积极性不断增长,科学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氛围已初步形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1、科普示范区、示范镇、示范基地创建取得丰硕成果。2001年武进在创建成江苏省科普示范市的基础上,2002年3月,区委、区政府又提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目标,按照“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我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四大体系”,即农村科普工作的示范体系、服务体系、教育体系和传播体系。2004年10月,我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与此同时,全区各类科普示范基地和示范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自2001年开展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镇创建活动以来,目前,全区已创建成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常州市级12个;创建成湖塘镇等8个区级科普示范镇,科普示范带动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2002年8月,常州市厚余观赏植物科技示范园被中国科协命名为首批“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05年,该基地又在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2、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科普大篷车”、“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教进社区”等科普活动广泛开展。这些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参与热情很高。特别是每年一届的“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我区已连续举办了十七届,每届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区科协每年组织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100多名科技人员到2——3个镇开展大型科普集市等十多项活动,把科技知识送到农民手中,深受农民欢迎。“科普宣传周”已成为全区农村科普的品牌活动,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区委组织部、区科协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培训,依托区农学会等涉农学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以区农干校、镇农林站、成校等为阵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上万人次;并相继建成武进名贵水产品科技示范园等19个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培训示范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3、农村科普队伍、设施、资源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农村科普队伍不断发展。2004年,区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区科协成立了科普志愿者分会,拥有150多位科普志愿者,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林和医卫系统,志愿者义务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到今年3月区科协召开“七大”前夕,各镇科协全部按时换届,不少基层农技人员成为镇科协会员,开通了“农技110”,及时就近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农村科普设施和资源建设不断加强。结合文明镇、文明村等创建活动,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区农村科普设施和资源建设不断加强,科普画廊、科普橱窗、文体活动中心、科普图书室等在镇、村逐步建立,农村科普服务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情况表明,农村科普工作任务艰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农村科普工作的观念有待转变。虽然近年来农村科普工作的观念和机制随着形势发展不断更新,但仍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社会大动员、大合作的观念还需进一步强化;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公益性事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村科普服务体系还需进
一步完善;调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科普活动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多;动员科技工作者服务农村科普的政策和措施尚不健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程度还不高。
2、农村科普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农村科普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较慢,科普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建立的科普画廊、橱窗大多还不能实现定期更换内容,图书室等科普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根据农民和青少年需求策划的互动型活动在科普活动总量中比例不高,科普活动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有些地方科普设施还相当缺乏,农村科普队伍能力亟待提高。
3、农村科普投入的力度有待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二十三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但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尽管我区人均科普经费为1.0元/年(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已列入区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但有些镇还没有将科普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由于镇科普经费总量有限,投入农村科普方面显得不足,对开展科普活动也带来了难度。
三、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当前,我区正处在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民群众对科普需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多元化趋势,也对农村科普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科普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1、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各级政府要按照《科普法》的要求,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规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要将科普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目标管理,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特别是农村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级科普经费要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各镇也要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科普工作,通过财政、社会、个人等多渠道加大对农村科普的投入。要以“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为重点,即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完善科普组织网络,扩大科普服务队伍,健全各类科普设施,提供充足科普资源,建立反馈广大农民和基层科普工作者需求的信息网络,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村科普服务能力。
2、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培育农村科普品牌。要彻底丢弃那些不适应时代要求和农民需求的传统观念和方式方法,创新农村科普的内容和方式,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强化科普宣传活动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培育科普工作品牌。如继续开展好“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科普大篷车”等品牌科普活动;深化科普示范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活动,把科普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全社会的科普资源,以点带面,形成科普工作的生动局面;强化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开办科普类栏目和节目,扩大科普宣传的受众面,强化科技传播力度。要创新农村科普工作机制,大胆探索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农村科普积极性的机制,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积极性的机制,有利于科普设施、资源开发与共享的机制,通过机制创新,使农村科普工作取得更好的效益,在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开展好“百会千户兴农致富工程”,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人员、农户连接起来,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
3、突出重点,提高能力,注重农村科普实效。各级、各部门要积极贯彻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和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使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有明显提高,使农村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由于农村人口现状复杂,农村科普工作的力量和资源有限,农村科普必须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一线农民。近阶段,我区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仍然是农村科普工作的首要对象,他们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对解决“三农”问题十分重要。二是面向农村青少年。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对未来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必须将农村青少年作为农村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三是面向集镇社区居民。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区居民已经形成群体,广泛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必须引起各级的重视。要通过有效措施,使广大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途径明显增多,使农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人人享有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当前,要着重提高他们四方面的能力,即:提高农民获取知识和依靠科技致富、保护环境、卫生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倡导移风易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
(杨建江 武进区科协主席、陈建东 武进区科协科普部部长)
第四篇:关于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核心是抓好“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民整体科学素质不高,思想观念陈旧,缺少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对此,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切实抓好农村科普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为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撑。
一、当前农村科普工作现状
现在,科学致富、科技兴农在农民中已经形成共识,学科学、用科学逐步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许多农村适用技术已被一些农民所掌握。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农村科普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亟待加强改进的问题。笔者认为农村科普工作存在基础较弱、普及率较低、农民整体科学素质较低、科技贡献率较低等问题。表现为普及科学知识面窄,生产方面的知识多,生活、生态方面的知识少;方式方法上停滞在常规的科技下乡和流于形式的科普活动上,与农民的联系不紧密;科学普及率以及农村人口参与率不够,农民整体科学素质不高;先进的农村适用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总体效益不理想,科技贡献率比较低;科普工作组织载体和科普带头人的培育力度不够等。
二、对做好农村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1、要组织实施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旨在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和谐发展” 的良好风尚。科普工作要突出五个重点人群:“坚持面向未来,强化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立足强基固本,强化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围绕城镇发展,强化城镇人口科学素质教育;实行机关先行,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育;针对女 1
性特点,强化妇女科学素质教育”,而农民又是重中之重。要结合《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各责任单位都要细化量化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把《纲要》实施好。
2、要创新科普工作内容和找准科普对象定位。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态势,都对农村科普工作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顺势而为。笔者认为,科普工作内容要解决好两大问题。
一是要注重对广大农民传输科学思想和理念。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农业适用新技术在农村推广应用得不够好,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产业链、许多农户家庭经营效益低下,除了工作上缺位或不到位的原因,一个最根本最直接的问题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致富的思想理念在一些农民中没有真正入脑入心,不懂科学种田、不会科学经营。一些农民还没有从旧的传统的“粗放型”种植观念中走出来,“技术型”“集约型”“效益型”的科学种田思想和模式尚没有在农村农户农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也表明,在农村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必须思想引领、理念先行。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效益,这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一个道理。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抓好此项工作。
二是科学普及工作要生产、生活、生态并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达到和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从现在起,在继续着力普及推广农村适用科学技术,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和加大对农民在科学生活、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和谐共荣方面的科学知识普及和应用。以培养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为切入点,切实做好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农村文化阵地,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大力革除农村中的封建思想和陈规陋习,深化新时期农村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推广文明和谐村规民约等工作,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培养一代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建设好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要加大农村科普组织、阵地和人才等基础建设
要精心培育和大力扶持包括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经纪人队伍,真正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农村出现了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科普带头人,做了一定的工作,深受农民的欢迎,但规模小,带动性不强,没有统一的管理和引导,科技经纪人数量更少,影响力不大,这也是农民走自身发展、共同富裕的一个薄弱环节。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尽快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注意发现和扶持各类经纪人人才。在政策、培训和工作开展等方面,给他们提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建议每年在适当时机召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经纪人表彰奖励大会,广泛宣传他们的业绩,扩大影响面和吸引力,让更多更强的专业技术协会和各类经纪人涌现出来,为做强农业产业化贡献他们的聪敏才智。
要充分发挥科普示范基地(户)的作用。要建设科普示范乡镇,在每个乡(镇)建设科普示范村,在村建设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从政策导向、技术引进、资金扶持以及生产经营产供销全过程给予支持,强化科普示范基地(户)的带动辐射功能,4、要整合科普工作资源,发挥整体效能。
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对科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做好新时期的农村科普工作,重要一点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各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改变过去单位和部门 “分散作业”的做法,可以由科协部门牵头,科学整合科普工作资源,在活动安排、规划编制、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等方面,资源共享、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促进科普工作取得实效。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注意发掘科普工作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力量的资源作用,改善用人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调动其科普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同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重视和充分发挥各类学会的科普作用。要鼓励和支持学会和会员,深入农村,服务“三农”,结合建设新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实际需求,以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有的放矢地开展技术研究和普及新知识、推广新技术活动,真正把科技送到农民手里。
5、要强化领导,加大投入。
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的领导,真正把提高农民整体科学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纳入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具体实施工作内容中,并贯穿于全过程。乡(镇)、村都要有专人负责科普工作。要尽快建立和逐步完善科普工作检测指标体系、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建议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农村科普工作进行视察和督查;建议政府逐年增加对科普工作的支出预算,加大对科普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把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做好做大做强,为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机关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机关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推动机关行使领导职能、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更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当前,县直机关党建总体运行态势是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说,目前机关党建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严、抓而不活等问题。因此,必须顺应新形势发展需要,乘势而上,对机关党建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
一、县直机关党建工作现状
机关工委所属党总支9个,党支部74个(其中,公有制企业党支部6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4个),党员总数1278名,其中,离退休党员240名,女党员391名,少数民族党员431名。
就2007年情况来看,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县直机关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内容虚而乏实。机关党建工作不外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处于为党的经济建设大局,为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和服从的地位,任务繁杂而难以直接体现成效,是一项务虚的无形的工作,目前,很多方面存在抓而不实的问题。
(二)机制单一而乏严谨。上级党组织部门下达任务多,具体指导少、检查督促少;党支部应付多,讲求实效少,等等,工作中存在着抓而不严的问题。
(三)形式传统而乏活力。机关党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严肃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体现内容,实践中存在着抓而不活的问题。
(四)对党务干部要求高,说起来重要,但在提拔任用干部时,却不能得到优先考虑,不能落实待遇,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存在留不住人,更难吸引人的问题。就近两三年在党支部换届或改补中,有个别单位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都以行政业务工作忙、应多培养轻人等为理由不愿担任党支部书记,而由他的副手或一般党员干部担任,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机关党建工作力度。
(五)机关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但做起来却很难。对机关工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支持不够,工委管辖的单位多、党员多,单位之间也比较分散,而工委实有编制只有4个,且经费少,也无车辆,下单位检查工作难度大。
(六)一些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力,党员先进性不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个别党支部软弱涣散、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有的工
作漂浮,作风不实,对抓机关党建不感兴趣;有的部门对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特别是一些机关党支部书记身在其位,不抓党建,主动放弃支部书记职责;
(七)机关党员干部作风还有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不遵守党纪,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机关党务干部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机关必须建设一支思想解放、思路创新、工作务实、服务高效、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要适应上述要求,需要我们严肃对待,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发展的观念去认真研究解决,扎扎实实地功立业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思路
思路的创新源于观念的创新,没有超前的观念不可能有全新的思路。机关党建工作要有超前的意识,要明确围绕中心抓党建、党建和业务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要消除党建工作认识上的误区,树立新的党建理念,突破就机关党建抓党建的旧模式,要根据全县中心工作任务确定机关党的工作内容,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安排机关党的活动,把中心工作的难点作为党的工作的重点,摆正位置,找准路子,帮忙而不添乱,促进而不干扰,把机关党的工作自觉放到全县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放到单位部门决策部署和业务工作中去安排,去落实,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加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
一是实现就党建抓党建到“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工作思路的转变。这一转变,要紧密结合各单位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干部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批准机关党建活动和单位中心工作的结合点,拓展机关党建工作新领域,抓党建从单位业务工作着眼,抓业务工作从党建工作入手,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协调、保证和监督作用,从而,做到机关党建工作与单位业务工作相互融合,协同推进。
二是实现从眉毛胡子一把抓到“攻坚”带全局思路的转变。在每年年初,要认真总结上年不足,吸取经验,并认真梳理全年需要开展的各项党建活动,理清工作思路,分清主次轻重,精心谋划一项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党建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分步实施,抓重点带一般,改变过去那种主次不分、多头布置的工作状况,就我县目前机关党建情况来看,我认为要以创建群众满意的“五好”县直部门和企业“五好”党支部活动为主线,结合“天山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党建活动,以不断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
三是从走形式到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参与思路的转变。党员是开展党建活动的主体,党建活动是否有实效关键在党员。机关党组织在做出工作部署前,首先应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要搞清楚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要求什么,然后再把党组织的活动要求与党员队伍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从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赋予活动群众基础、使活动有特色,更有效果。
(二)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内容
近年来,机关党建活动在内容上存在因循守旧、空泛无味,且与部门业务工作相脱节等问题,致使相当一部分党员对党的活动漠不关心、认为都是支部委员的事,敬而远之,最终的结果就是机关党建失去活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机关党组织缺乏开拓创新的的工作思路。对此,认为机关党建应从下面两个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素质。当前,有些干部由于不重视学习或不善于学习,导致观念陈旧、知识老化、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差。学习是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机关党组织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引导机关干部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增强党的政策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树立学则进,不学则退和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的观念,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方法,增强新本领,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通过开展紧贴中心工作的主题实践活动,来赋予机关党建工作新内容,把机关党建工作推向更高境界,使机关党建工作在为中心工作服务上体现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不断改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干部作风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机关干部宗旨意识、履职态度和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因此,深化“两个务必”教育和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党性修养,树立机关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让机关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防止把国家权力机关化,机关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私有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成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联系群众的模范。
(三)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的创新要着力于党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健全。目前,县直各单位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基本建立了机关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抓好党的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打牢机关党建工作的基础。要重点对党章、《条例》和中央、省、县委明确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党务干部的工作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发展党员、机关党支部工作制度和考核评比办法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找准差距,及时纠正和完善。从制度上保证党的建设的经常化、规范化,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激励人、以制度约束人”。
一是完善党建责任制。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机关工委直接领导,部门党组指导,机关党支部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做到权责明确,各司其责。要明确部门党组与本级党(总)支部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明确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在其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多维激励机制。要突破单一的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的模式,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近期激励与长远激励、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调动各部门抓机关党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议可否建立党务干部待遇激励机制,提高党务干部的地位,如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在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以解决党务干部后顾之忧。
三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要通过创新机关党建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关绩效考核体系,切实增强机关党建工作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是创新督查机制。要将定期督查与不定期督查、抽样督查与全面督查、专项督查与重点督查结合起来,强化督查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部门把机关党建工作作为“软任务”,随便应付了事的状况。
五是规范和完善管理体制。一是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机关工委所规定的职责不能完全履行,特别是机关工委管理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关系理不顺,主要表现在机关工委现在的级别是与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的级别是一样的,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总认为是平级的,对工委安排的工作务虚多,务实少,引不起足够重视,工委无人事任免等一些可以管得住、并使其“听话”的权限。建议提高机关工委的级别,以便于更好地管理机关各级党组织。二是建议建立或完善专门的企业党(工)委(建议可将机关工委现所管辖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转入县经贸委),管理全县所有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理顺关系,便于管理,而且可以减轻组织部、机关工委等部门的工作压力。三是建议可否增加机关工委编制,给予经费保障,配备公务用车,解决工委后顾之忧。
(四)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方式
要针对机关工作性质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与文化业务素质等不同情况,把着眼点放在激发机关党组织的活力上。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确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和活动方式,用新思路推动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要注重发现、挖掘、培养、宣传机关党建工作中拥现出的先进典型集体和人物,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以点上的经验促面上的工作。
二是要立足单位业务工作的需要,从干部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入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查找问题的根源,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途径,以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机关党组织的活动载体,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三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机关党支部独立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党支部独立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杜绝党支部在开展活动中 “等、靠”思想。在保证做好机关工委安排的活动的同时,要立足党的活动与工作实际,改变传统组织生活的方式,独立开展一些与党员的要求贴得更紧更实,更具有时代特色,更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活动,注重实际效果,为开创机关党建新局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