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纠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纠风工作是反腐败三项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县纠风工作的情况,更好地推进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开展了走访调查活动。通过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效能监察特邀监督员、乡村干部、乡镇纪委书记和多年从事纠风工作同志的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一、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全县纠风工作的发展态势良好,各级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责任落实到位,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群众参与纠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变相摊派时有发生。一是有的部门利用办证、年检的机会要求购买指定商品或接受有偿服务。二是一些挂靠执法部门的行业协会,入会不体现自愿原则,要求行业人员入会,只收费,不服务。三是有的管理部门变相强制相对人参加不必要的培训进行收费,有的以拉“ 赞助”等为名向企业变相摊派等。
2、教育收费和医疗服务收费问题仍是群众反映的热点。极个别学校至今仍在收取已明令取消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自立项目收取试卷费、桌椅磨损费、捐资助学费、办班补课费,或以“自愿”的名义代收校服款、保险费、辅导教材费、爱国主义教育影视费等。如:有的小学以关心留守孩的名义组织补习功课收取费用,有的以办少儿艺术团的名义收取费用。部分医疗机构仍然存在重复检查、分解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和提高标准收费等,个别医务人员变相收受患者的“红包”或接受吃请。
3、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重视不够。个别乡镇和部门没有把纠风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工作不主动,推一推,动一动,工作不落实,说的多,做的少,应付了事,对存在问题强调客观理由多,该查处的不查处,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上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
1、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有的乡镇和部门对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不正之风是一些芝麻小事;有的领导对“三乱”行为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不正之风问题表现形式是直接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际上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严重破坏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2、纪律观念、法制意识淡薄。有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而是遇事先替部门、小团体乃至个人的利益打算,认为“不收费是白干活”,“不收费就无钱支付办公费”,不收费就没有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部门有法不依,有规定不执行。如:按规定,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无权审批设立收费项目,无权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但在执法中常会走样,部门出点子,领导开口子,越权审批收费或自立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纪的情形时有发生。
3、部门利益驱动。现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虽然在形式上把收费资金纳入财政统管的轨道,但并未改变收支挂钩的实质。收费资金实行部分返还,是部门和单位收费积极性的动因。收得越多返还越多,个人奖金福利相应就多。这种收费行为与收费单位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收费体制,是导致长期清理整顿乱收费行为未收到应有效果的根本原因。
4、责任追究制落实不够,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够大。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中,存在着监督刚性不足,工作手段不够有力,对搞“三乱”者没有动真,要么下不为例,要么把款清退了之。这样必然导致一些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大,众多“准后来人” 敢于步后尘,出现边纠边犯、屡纠屡犯的现象。
二、应采取的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纠风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纠风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就如何进一步抓好纠风工作,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纠风责任。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主抓,纠风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条块紧密结合,群众积极参与的纠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政府领导要不定期听取纠风工作汇报,帮助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纠风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以适应纠风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健全纠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各部门各行业要把政风行风建设和纠风专项治理融入行业管理各个环节,同部署、同落实。发改委、经贸委、财政、教育、卫生、农业、交通、药监、人事、建设、国土资源、劳动社会保障等专项治理牵头单位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要求,对所牵头负责的专项治理工作,制
第二篇:全县纠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监管,强化措施,形成纠风合力
——全县纠风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纠风工作是反腐败三项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前我县纠风工作的情况,更好地推进纠风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开展了走访调查活动。通过走访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效能监察特邀监督员、乡村干部、乡镇纪委书记和多年从事纠风工作同志的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广泛收集意见和建议。
一、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全县纠风工作的发展态势良好,各级领导重视,部门密切配合,责任落实到位,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群众参与纠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发展蔓延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
1、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变相摊派时有发生。一是有的部门利用办证、年检的机会要求购买指定商品或接受有偿服务。二是一些挂靠执法部门的行业协会,入会不体现自愿原则,要求行业人员入会,只收费,不服务。三是有的管理部门变相强制相对人参加不必要的培训进行收费,有的以拉“ 赞助”等为名向企业变相摊派等。
2、教育收费和医疗服务收费问题仍是群众反映的热点。极个别学校至今仍在收取已明令取消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自立项目收取试卷费、桌椅磨损费、捐资助学费、办班补课费,或以“自愿”的名义代收校服款、保险费、辅导教材费、爱国主义教育影视费等。如:有的小学以关心留守孩的名义组织补习功课收取费用,有的以办少儿艺术团的名义收取费用。部分医疗机构仍然存在重复检查、分解收费、自立项目收费和提高标准收费等,个别医务人员变相收受患者的“红包”或接受吃请。
3、个别乡镇和部门对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重视不够。个别乡镇和部门没有把纠风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工作不主动,推一推,动一动,工作不落实,说的多,做的少,应付了事,对存在问题强调客观理由多,该查处的不查处,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以上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
1、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有的乡镇和部门对纠正不正之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不正之风是一些芝麻小事;有的领导对“三乱”行为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不正之风问题表现形式是直接损害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际上是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严重破坏了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2、纪律观念、法制意识淡薄。有的行政部门及其公务人员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而是遇事先替部门、小团体乃至个人的利益打算,认为“不收费是白干活”,“不收费就无钱支付办公费”,不收费就没有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部门有法不依,有规定不执行。如:按规定,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无权审批设立收费项目,无权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但在执法中常会走样,部门出点子,领导开口子,越权审批收费或自立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违法违纪的情形时有发生。
3、部门利益驱动。现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虽然在形式上把收费资金纳入财政统管的轨道,但并未改变收支挂钩的实质。收费资金实行部分返还,是部门和单位收费积极性的动因。收得越多返还越多,个人奖金福利相应就多。这种收费行为与收费单位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收费体制,是导致长期清理整顿乱收费行为未收到应有效果的根本原因。
4、责任追究制落实不够,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够大。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中,存在着监督刚性不足,工作手段不够有力,对搞“三乱”者没有动真,要么下不为例,要么把款清退了之。这样必然导致一些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搞不正之风成本不大,众多“准后来人” 敢于步后尘,出现边纠边犯、屡纠屡犯的现象。
二、应采取的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纠风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纠风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就如何进一步抓好纠风工作,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纠风责任。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主抓,纠风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条块紧密结合,群众积极参与的纠风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政府领导要不定期听取纠风工作汇报,帮助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纠风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以适应纠风新形势的需要。建立健全纠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及时沟通信息,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各部门各行业要把政风行风建设和纠风专项治理融入行业管理各个环节,同部署、同落实。发改委、经贸委、财政、教育、卫生、农业、交通、药监、人事、建设、国土资源、劳动社会保障等专项治理牵头单位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要求,对所牵头负责的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半年、年末有总结;其他责任部门要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2、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从教育入手是推进源头治理的基础和前提。一是要引导公务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来自于人民,要把一切为着人民的利益作为行使权力的唯一价值取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想问题、办事情、出决策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最高层次,作为第一考虑,摒弃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至上的狭隘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与民争利。三是要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使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四是要注重加强正反两个方面典型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先进典型,对搞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的进行曝光,使宣传教育真正起到打“预防针”的作用。
3、强化源头预防,防止不正之风反弹。温总理在今年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上强调,必须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的深层次问题。围绕群众关注,反映强烈,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着力从源头上加强预防是增强纠风工作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纠风工作的顽症,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必须从深层次解决这一问题,以取信于人民群众。因此,要继续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监管,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实行收支脱钩管理,并纳入预算,割断收费部门与收费行为的利益关系,使行政权力与利益脱钩,减少部门因利益驱动导致“三乱”问题发生。
4、强化社会监督,确保监督到位。依靠群众开展纠风是党的群众路线对纠风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做好纠风工作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惟有广泛动员组织群众参与,才能有效防范和治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拓展依靠群众纠风的新途径。一是坚持和完善涉农收费监测点、行风联络员联系制度、效能监察特邀监督员制度,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应抓紧抓细抓实,并逐步建立起联系、督查、整改、跟踪、反馈等制度,使其达到形式、内容和效果的统一。二是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办事公开、收费公示等制度,为群众知情有效监督创造条件。三是设置行风意见箱、投诉电话、网上举报等,认真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多种途径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四是开通“政风行风热线”,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政府部门、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始终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五是继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切实落实群众在行风建设中的评议权,真正体现行风评议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行风建设。
5、强化督查追究,确保取得实效。督促检查是纠风工作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在完善检查工作流程,督促整改,跟踪问效上下功夫。要建立督查整改反馈机制和后查机制,特别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应紧盯不放,并及时处理反馈,整改到位,确保实效。对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在及时查处的同时坚决向群众清退,不能以上缴财政一交了之,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政府纠风治乱、维护群众利益的决心。对责令纠正拒不纠正或屡纠屡犯的,要严格按照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决不姑息纵容,不搞下不为例,以维护政策和纪律的严肃性。
第三篇: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调查与思考
对靖州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关系农村的安全稳定。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消防安全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消防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环节。从近年来发生的火灾事故情况来看,农村火灾事故频繁发生,农村消防安全形势愈来愈加严峻,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显得更加紧迫和刻不容缓。
一、靖州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
1、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落实了乡镇(管委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在年初召开的全县消防安全工作会,与乡镇(管委会)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状》,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形成了目标具体、责任明确、奖罚有据,层层抓落实的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基本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2、农村消防工作进一步加强。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在平茶镇开展了农村防火试点工作,并召开了农村防火工作现场会,在全县推广试点单位工作经验。下发了《靖州县开展创建消防安全示范村活动的通知》及工作方案和消防安全示范村标准。目前,全县已有15个村达到了“消防安全示范村”标准,共组建了98个农村义务消防队。
3、防控火灾能力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强重大节日、火灾多发季节消防安全检查,出色地完成了以防火、灭火为中心,突发事件为重点的各项工作任务。2009年前8月,全县共接警出动70次,灭火57起,社会救援13起,疏散抢救被困人员65余人,抢救财产价值580万元,为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靖州县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农村普遍存在没有消防安全意识或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部分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大部分老弱病残留守家中,他们中能了解消防,做好防火措施的微乎其微,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报警电话都不知道。在火灾事故发生后能够正确组织扑救的就更少,致使防火灭火能力降低,难以有效的防范和抵御火灾事故的发生。
2、火灾隐患比较突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部分村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村民,仍以六七十年代的土木泥瓦房为主要建筑居住,且屋与屋之间的间距较小,一旦发生火灾,连片的土木屋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可怕局势;另外,房屋低矮、拥挤,大多屋檐下堆满生活用的干燥柴草,有的柴草间与住房相邻,也易引发火灾。电线老化现象严重,虽然大部分村庄实施了电网改造,但改造不尽完善,进户线以后的电线很少有更新,绝大多数农民家里的电线自用上电以后就没有进行过改造,加上农民安全用电知识缺乏,线路老化、线
2芯裸露,电线接头多、接触电阻较大,接头松动,电线接触不良等线路火灾隐患严重。如2008年12月10日,三锹乡菜地村黄柏寨发生一起因线路老化,电线短路引发的火灾,造成35户147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5万元。2009年1月25日,坳上镇戈盈村1组发生一起火灾,造成24间房屋被烧毁,2人轻度烧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5万元。
3、消防基础设施不全。有些乡村,尤其是自然村只有崎岖的村级机耕路,消防车无法通行,这些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也派不上场,只能隔山、隔村观火,望火兴叹。目前,大多数的村寨也没有可供消防车起水的码头或消防池,造成水源严重不足。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要进一步全面落实乡镇(管委会)、村民委员会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乡镇(管委会)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消防工作网络,村委会主任是本村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管理、检查等,发动和组织群众,做到责任到位、到人,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通过推行乡镇(管委会)、村防火安全责任制,做到防火工作常抓不懈。有条件的村委会可成立村消防工作组,扎扎实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村镇规划和新村建设时,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好消防设施的规划和设计,3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道路不畅等状况。重点要针对房屋连片集中、火灾荷载大、房屋建设设计不合理不规范的乡村,有计划地实施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标本兼治,牢牢把握住火灾发生的源头关。充分结合农村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工程、乡村道路、沼气工程、水电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与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同步实施。发挥农业灌溉水渠、机械在灭火方面的作用,实现资源整合。缺水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或充分利用人畜粪便池,确保消防用水,逐步实现团寨有消火栓、院落有消防池、家家有灭火器,切实提高农村消防安全防范水平。
3、提高农村火灾防控水平。一要配齐消防器材装备。每个村要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应设臵l至2个30吨消防水池或消防取水平台。二要改造好电气线路。电力部门迅速折除“蜘蛛网”式电线,帮助村民规范电气线路设臵,创造安全文明用电环境,督促村民用好电,管好电,做到整齐规范,杜绝乱拉乱接现象。三要加强火源管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对防火分区进行合理设臵,每个农户家庭柴灶必须全部加装或砌防火槽,液化气灶、沼气灶与柴灶要分开设臵。生火做饭、取暖时,炉灶周围不要堆放柴草等可燃物,点燃的蜡烛不要靠近蚊帐等可燃物,睡觉或人离开时熄灭灯火,烟头及时灭掉,大风天气不要在野外生火,火柴、打火机等火种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四要统筹规划柴垛堆放位臵。农村群众房前、屋后柴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合理堆垛,确保不占用防火间距和防火通道。五要加强火灾隐患整改。发挥农村综治 4
第四篇:社区共青团工作调查与思考
按照科学发展要求 创新组织设置模式
不断增强社区共青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最基层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居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的展示平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社区越来越成为广大青少年居留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越
来越成为社会稳定的一个基础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区已成为城市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的基础,是新时期共青团的根本职能;也是共青团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的战略举措。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要求,围绕如何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专题,我以楚雄市东兴社区为例,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对东兴社区发展和社区共青团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对新形势进一步加强社区团建工作作了一些思考。
一、社区基本情况
东兴社区地处楚雄市鹿城镇东郊城郊结合部,辖区行政面积2.08平方公里(含花果山片区),现有居民小组6个,省、州、市属单位112个,其中,改制企业6家;总户数6486户,其中,直管居民661户;总人口14356人,其中,直管居民2286人(农业人口1437人,非农业人口849人);辖区单位人口12098人,其中,在职人员8434人,离退休人员2622人,下岗人员662人,无业人员380人。辖区内有单位党委15个,党总支8个,党支部84个,党小组16个,党员2208名。社区居委会有干部、职工、社区干警18人,团(总支)支部47个,兼职团干部40人,35岁以下青年1234人,团员639人,团青比例51.7%。多年来,东兴社区党团组织始终高度重视社区共青团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社区党的建设,发挥社区团组织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网络,探索和创新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不断加强社区团组织能力建设,增强社区团组织内在活力,构筑共青团团结、教育、服务社区青少年的工作体系,全面推动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社区共青团工作状况
近年来,东兴社区团总支坚持立足社区,以切实服务于青年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活动为依托,动员和带领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着眼社区服务功能的改善,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东兴社区团组织始终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增强主动参与意识,自觉地将青年志愿者活动纳入到本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之中,纳入到本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社区与“青年文明号”集体通过牵线搭桥,积极开展结对志愿服务活动,“青年文明号”集体中的青年按照“一对一”方式参与共建和谐社区(单位),或资助贫困学生,或帮教未成年犯,或温暖孤寡老人,或帮助残疾人,或结对零就业家庭,或关爱孤儿,或倡议青年企业家投身爱心传递接对活动中,共建和谐社区(单位)。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主动地向所隶属的团组织汇报创建工作,各青年志愿者对关爱对象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特别是对社区中弱势青少年的帮扶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要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询问他们最需要关心帮助解决的困难,另一方面从结对社区的实际出发,力所能及地开展切实有效的结对关爱活动。组织百名“爱心教员”为百户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施教。2007年以来,在团州委,楚雄师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组织百名大学生“爱心教员”为社区百户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义务施教活动。100名来自楚雄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两年的服务期限内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为东兴社区的100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不定期、经常性的义务家教服务,并在日常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为这些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慰问活动。每年春节期间,重点面向社区启动“真情助困进万家,爱心奉献促和谐”活动,在州、市、镇、社区四级团组织的广泛动员下,一批批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看望慰问戒毒人员、贫困孤残青年及流浪未成年人,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在全社会营造“真心关爱,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为社区广大困难青少年群体做事实、办好事、解难事,把团组织的关心与帮助送到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心坎上。
(二)着眼社区文明程度的提升,着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新世纪青少年读书计划”,通过开展“爱心传递·万本图书漂流活动”,动员和组织社区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学科学、学知识、学文化的积极氛围。积极在社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领青年养成现代文明意识,做移风易俗的先锋,做开社区文明新风的主力军。积极引导广
大青少年投身社区文化建设,以社区各种文化资源为基础,以青少年文化节为契机,形成系列,面向社区内全体居民,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例如:东兴社区团总支采取资源联通共享、项目联合开发、活动联合开展、阵地联合使用、队伍联合培育的社区团组织联动机制组织辖区内成员单位开展“双喜之约”社区青年户外活动,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篮球、足球(五人制)、拔河、跳大绳、60米迎面接力、飞镖、一分钟跳绳等体育项目。通过活动的组织,一方面,充分整合利用区域内社区、团组织现有的资源,实现教育、活动场地共用,积极探索区域内社会化运作机制;另一方面,动员区域内团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与区域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通过联合主办和冠名赞助的方式开展活动,达到“成本降低、效益增大、覆盖扩展、共建共赢”的城青工作发展效果。
(三)着眼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深入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围绕青年的学习、成才、就业等多方面需求,利用社区范围内的各类教育培训设施,为下岗青工、待业青年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青年掌握就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和领域。大力开展创业精神教育和创业典型的宣传,引导青年转变择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把再就业变成再创业。围绕青少年在学习、生活、成长中团结互助、爱心帮困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面向社区进城务工子女开展“手拉手”互助教育活动。例如:东兴社区团队组织积极参与由团州委组织的“共享阳光—千名少先队员牵手千名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活动。这项活动以“共享阳光、共享成长”为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城市儿童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赠送1本自己喜欢的书、赠送1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互赠1份相互激励的纪念卡、共同写1篇牵手的体会作文、共同开展1次联欢活动、城市儿童带着家长到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进行1次家访。楚雄城区100名城市少年儿童和50名农村留守儿童、50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结对,成为新伙伴,他们一起参观博物馆,游览公园。在社区辖区内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少先队员和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手牵手、心连心,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架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四)着眼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优化,深入开展维权服务工作。依托社区,突出抓好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努力优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批评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在全区内形成关心、支持、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特别关注未成年人、外来务工青年、下岗青工等青少年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法律服务、劳动就业等各项服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组织动员与青少年事务有关的单位,自觉履行法律和政策赋予的职能,承担起维护和服务青少年权益的责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作用为青少年服务,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年是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社区的建设离不开青年的参与,同时社区的发展与青年的成长密不可分,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青年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对社区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社区的建设成就对青年的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青年参与社区建设是主体改造客体活动中的双向互动。但是,在社区的团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团干部力量不足,社区团建工作的核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团建抓活跃,关键要靠团干部。目前的社区团建工作主要还是依托社区居委会,但社区居委会自身也存在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繁重的现象,要派出专人负责团工作很难。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东兴社区居委会成员中35岁以下的只占35%,28岁以下青年只占18%,年龄层次整体偏大,社区居委会成员中没有专人负责青少年工作。东兴社区团的组织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团组织负责人较少,且有九成以上的团组织负责人既是团干部又身兼数职,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中。很多部门往往把团组织当成是“替补队”、“抽调团”,常年协助其它部门工作,最终的情形是“干了别人的活,荒了自己的地”,团干部的工作现状变成“无为难求位,有位难作为”。其次,面对共青团的开放性、社会化发展对团的传统工作模式和资源获取方式带来的新冲击,社区团组织仍以不变应万变,习惯于条块分立,垂直领导,就地管辖,工作仍然停留于开会发文件,工作靠应付,走过场、重形式,团织组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弱化,作用发挥不明显。加之,社区对辖区内各单位的管理权是有限的,致使社区团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是很强,在争取辖区各单位团组织主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上存在一定困难,社区团组织与辖区内其它团组织之间只是一种协调、联络关系,导致了社区团组织难以在辖区共青团工作中形成主导地位。
(二)社区团组织覆盖面窄,团员意识淡化。东兴社区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辖区单位虽都建有团组织,但由于团组织对社区内的团员青年不能有效的进行组织和管理,致使团员流失较严重。特别是随着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给团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出现一些“空白点”,甚至是“断档”。大部分待业、下岗、进城务工青年中的团员,团组织关系没有转入所在的社区,长期留存在学校、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成为“档案团员”,不能过上正常的团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团费、很少参加团的活动,团员意识逐渐淡化。再者,在社区注册的团员青年人数不多,能够联系上的团员大部分都是组织人事关系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常住的团员,由于团员数量有限,限制了团组织开展活动的规模和水平。目前,社区组织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很多进城务工青年、下岗青年、待业青年以及闲散青年仍游离在团的组织架构之外,大量“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同时,组织关系没有配套转入社区,这些人与社区不存在任何行政隶属关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比较差,怎样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建设,是目前社区团工作要亟待破解的一个难题。
(三)辖区单位对社区团组织的认同感弱,缺乏有力支持。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社区成员不知道自己居住在什么社区,更谈不上参与社区活动,往往使社区处于尴尬境地,对社区的认同感较差。一些单位的社区共建意识不强,对社区工作支持不够,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共青团工作的开展。由于长期固守于“州管市,市管镇,社区管居民”这样一种传统隶属关系,使得辖区内各团组织之间缺乏工作合作理念,资源整合意识,导致辖区单位团组织对社区团总支的认同感不强,工作上配合不够积极,联合开展活动难组织,团组织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联系,各自为正的工作状态制约了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例如:社区黄泥坝团支部成立不久,团支部一行几人曾走访辖区内一些单位,联系到其团组织负责人,欲与其建立共建机制,但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四)团员职业分布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难以统一管理。社区大多数青年团员都是在校学生或有固定工作不由社区直接管理的。经调查统计,登记在册的团员一些是社区常住人口,一些是辖区单位公务员和企事业人员,还有一些是待业青年和务工流动青年等,团员职业分布范围很广,涉及社会体系的诸多层次,他们的个人素质、社会层次、思想觉悟各有不同,良莠不齐。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挑战,青年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青年中没有形成“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各种思想都有自己的追随群体,青年的思想呈现分化、多元化格局,从而使社区团的活动难以形成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阵地建设不完善,利用率有待提高。虽然社区团工作一直把加强青少年的活动阵地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但社区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辖区单位活动阵地不够完善,有的甚至没有建立青少年活动阵地。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到社区内有没有青少年活动设施和场所时,70%的辖区单位填写没有。活动阵地的利用率也还比较低,这次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州图书馆离社区虽然很近,但来看书的人很少;社区培训室建立起来了,但举办培训班的次数不多,青少年自愿前来听课的人数少。社区共青团在想方设法整合资源、筹集资金建立各种青少年活动设施的同时,还要切实用好这些服务设施,要从有效服务的角度,大力开展深受青少年欢迎的活动,提高活动阵地的利用率。
(六)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在社区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中,青少年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十分突出,但社区团建工作组织形式单调、手段缺乏、力度不足,没有依据青年需求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来开展工作。在工作手段上,存在着学习与实践不结合,活动与工作不结合等一些矛盾。社区团建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团费、义务劳动等一些基础性工作,没有把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社区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工作力度上,团员的权利与义务不一致,团员先进与不先进一个样,团组织没有权威性。
四、建议与对策
针对东兴社区团组织的现状,我认为,必须以区域化的理念来推动社区团的工作,打破条块分割和系统隔离,尝试灵活建团、流动建团、社区建团,推动系统(行业)共建、上下(左右)联建,促进一定区域内团队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具体的是:“明晰三条主轴,突出三个重点,发挥“四个作用””。明晰三条主轴。第一,坚持“党建带团建”,将社区和“两新”组织团建纳入党建,做到有党组织、又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就有团组织。第二,创新团建模式,以区域为对象,以社区为中心,采取联合式、散发式、开放式的团建思路,以“地毯式”登记造册为基础,做到对外来务工青年和新兴领域青年的全覆盖。第三,加强建设兴趣式社团,实现对周边青年全吸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锁定重点区域。以社区为基础平台,将社区打造成为项目积聚的平台、队伍发展的平台、资源整合的平台,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的区域性高地。第二,指向重点人群。通过开展“一体化”的活动,覆盖区域内所有青年和单位,尤其是外来青年和“两新”组织青年,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第三,采用重点途径。用社会化手段积聚社会资源,确立争取党政资源、整合团内资源、吸纳社会资源、挖掘区域资源等资源整合方式,形成区域化推进的资源合力。构筑三条保障线,强调区域化评价,推动整体性发展。发挥“四个作用”。第一,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考核,以青少年满意度和社会公认度为导向,评价体系的制定要基于区域化整体推进的大背景;激励,向区域评价、单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模式转变,做到统筹兼顾。第二,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整,强调吸纳,以社会需求兴奋点为导向,促进社会资源转化为公共产品,流向公共服务;合,强调共享,对吸纳到的社会资源做到既不是简单索取又不是独占式收编,以共享为导向,实现资源利用的社会边际效用最大化。第三,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长效,就是对实践过的项目进行甄别,对零散的项目进行整合,对有实效但不太受关注的项目进行包装,促进项目效应的长期性;发展,就是注重在摸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适宜推广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有鲜明特色的“楚雄模式”。
(一)以团建工作为落脚点,大胆创新,构建以基层团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共青团工作组织体系。社区是城市青年的生活领域,社区团工作作为城市共青团的基础作用日益显著,我们要始终坚持把社区青年组织的建设作为基础来抓。一是抓好社区团建工作。紧紧依托社区党支部,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进一步加大社区团支部建设和发展兴趣社团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居民区团的组织多样化实现方式,倡导培育各类服务型、志愿型、公益型、兴趣型、学习型的青年组织,最大限度地覆盖社区青年;探索在社区建立流动团员工作委员会,凝聚无团组织单位的青年以及城市流动青年、下岗青年、失业青年、待业青年以及外来务工青年,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有效的服务。二是大胆创新团建模式。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青年群体多元性、自主性、流动性不断增强的实际,扩大基层团的有效覆盖,激发基层团的整体活力,更好地服务党的建设,按照团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共青团工作意见》及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可采取试点先行的模式,以楚雄城区共青团工作资源较为丰富的社区作为城市共青团工作区域化管理的试点,推进城青工作,按照“区域一体、有效覆盖、合作共赢、促进活跃”的总体要求,突出两大群体,依托三大平台,实现四项目标,(即:突出片区内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两大群体,依托建立东片区青年工作委员会、青年社团组织、青年信息网络三大平台,实现工作组织区域化、工作载体整体化、工作机制长效化、工作项目品牌化四项目标),加大团建创新力度,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扩大基层团的有效覆盖,激发基层团的整体活力,进一步提高各级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活跃。可按照结合实际、先易后难、试点先行、加快完善、分步推进的原则,以有一个组织网络、有一批骨干力量、有一支团员队伍、有一批物质依托、有一批工作项目、有一套工作制度为工作目标,促进区域化社区工作的整体活跃。三是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不断优化团的工作环境。不断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按照“关键在带,根本在建”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切实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格局。注重组织配套建设。按照社区党建重点,同步推进基层团的建设,尤其要积极探索区域范围内“两新”组织“党建带团建”和“团建服务党建”的基本途径。加大队伍选配力度。深化“推优入党”工作,创新推优入党机制,使“推优”成为社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健全“推干荐才”机制,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担任社区团干部。充分整合阵地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办公场所和党员活动阵地,加强社区团组织的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尤其是充分利用基层党员远程教育阵地和设施,开展团的教育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努力实现同步考核。以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为导向,进一步把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党团组织建设同步、双轨考核。
(二)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聚众合力,构建以“区域化”整体推进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新格局。社区资源丰富,如何网络好区域内有效资源为我所有,关系到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长远发展。第一,整合社区资源,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社区团的组织是做好社区共青团工作的前提和保证。社区团组织坚持以党带团建,以联合促团建,以共建强团建的大团建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团建基础工程,为社区青少年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以党建带团建。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原则,把社区团建和社区党建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在辖区单位内建立联合团支部,成立青年议事委员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各类兴趣小组等组织。二是结对共建。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并让青工委各成员单位与社区非公经济团组织结成互帮共建对子。在社区推行团员双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团员社区注册和团员社区评议机制。通过努力,使社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社区组织网络,为社区各项资源的整合及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整体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第二,整合人力资源,人人参与。人力资源是社区最活跃的因素。社区团组织因势利导,积极在社区开展社区理念和传统美德教育,使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区培育青少年,青少年服务社区”等现代社区理念深深植根于社区青少年心中。其主要作法: 一是抓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充分挖掘驻区单位、辖区单位居民中有专业特长的各类人才资源。除大力吸纳辖区团员青人才外,还可积极与民政局、老干局、关工委等部门联系,深入社区,挖掘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又热衷于青少年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聘任他们担任社区青少年工作顾问。邀请驻区单位的法官、检察官及特派员担任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法律顾问,全方位,多渠道为青少年提供服务。二是通过团的品牌活动吸纳人才资源。如:社区可通过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岗位能手活动,吸纳各类人才,并将这些整合来的人才分类编队,组建文体服务、医疗服务、法律咨询等各类专业服务队伍。如:在社区文体活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经过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协作、努力,整合聘请在校艺术老师、驻区单位文化骨干担任社区的青少年文体活动辅导员。三是抓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整合和招募等多种形式建立红领巾社区小队、巾帼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民兵预备役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加大志愿者注册力度。这些服务队伍每到节假日,可深入社区、楼院,开展为民、富民、利民、安民、便民、乐民服务,让志愿服务活动足迹遍及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第三,整合公共资源,共享共用。为解决活动阵地问题,可重点对以下两类资源进行整合:一是整合教育阵地资源。通过整合,建立青少年法律学校,家长学校,集家教、绘画、书法、音乐等综合培训基地的“社区学堂”。如:东兴社区的教育小区是一家单位型小区,各类资源丰富,但只对成年人开放,不对青少年开放,社区团支部可与小区物业联系,在原来培训室的基础上,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律学校,并利用这一阵地在社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引导青年团员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社区团组织可以“四进社区”为契机,积极与公安和司法部门结合,充分利用社区警务室、民调室这一重要资源,成立社区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创建青少年维权服务岗,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二是整合文体阵地资源。东兴社区共有驻企业和事业单位近百家,这些单位大都拥有比较好的内部服务设施,针对这些资源,社区团支部对其可进行有效整合,促使其免费向全体青少年开放。第四,整合活动项目,促进活跃。按照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原则,社区团总支或青年工作委员会可整合梳理诸如:青年志愿者行动、健康快车、法律在线、青少年社区健康行、“青年文明号”优质服务等服务项目走进社区,并按照“在精不在多、服务出特色”的工作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特色服务活动,为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一是通过各类兴趣小组和活动协会促活动。在社区团组织的指导下,成立青少年乒乓球、书画小组、足球队、舞蹈队等兴趣小组。这些青少年组织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在社区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等活动,不断丰富社区青少年文化生活,陶冶社区青少年的情操。二是积极举办社区文化节。在州、市团委的牵头下,与辖区内省州属单位联合,以社区为阵地、以青少年为主体,积极举办社区文化节。三是充分利用楼院、庭院空间,开展楼院文化、庭院文化。引导楼院青少年自发组织起来,开展青年文明社区大家乐活动。在楼院,大力开展青少年大家跳、大家唱、大家画、大家读、大家写等自娱自乐活动,活跃楼院气氛,增进邻里之间关系。
社区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全新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上分析只是对社区共青团工作的一点初探,要想真正做好社区共青团工作,还需立足社区,大胆探索,真正作好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篇文章,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怀和支持,以及广大团员青年和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不断推动社区工作的蓬勃发展。
第五篇:扶贫帮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扶贫帮困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李华强
近几年来,湖南永兴县洋塘乡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部分村已基本实现小康。但是,受区域、地理位置、交通环境的影响和因灾、因病、因残的部分村民处于贫困状态。该乡党委、政府一直将这一群体的脱贫致富工作作为重点,列为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在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活动中着力将扶贫帮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为贫困群众想办法、出注意。近期我们对全乡的扶贫帮困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全乡共有各类贫困户264户,78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4%,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概况与现状
几年来,洋塘乡的扶贫帮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救济与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针,在全乡实行结对帮扶、资金物质帮扶、科技信息帮扶、党员干部联系户帮扶。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活动,使部分贫困户逐步脱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该乡的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健全各种扶贫帮困的规章制度。合符扶贫帮困条件的对象,我们积极到相关部门争取,帮助解决特困定救,送科技信息到家,安排灾害救助,对全乡解决特困定救人员200余人,160户安排灾害救助对象,并实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解决临时性救济,对因大灾、大病、意外事故造成的特殊困难户,我们想办法从民政部门争取救济金和实行募捐的办法解决,并予以一次性救济,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三)关心支持五保老人,我乡的贫困人口中五保、孤寡老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5%,现有五保老人205人(孤儿除外),为使五保孤寡老人的生活进一步得到保障,我们争取民政部门支助,所辖区村民捐助,实行定期定量发给五保孤老供养金的形式,解决这批弱势人群的生活之忧。
(四)实施扶贫工作。几年来洋塘乡大力探索救济和扶贫相结合的扶贫帮困机制,改原有的物质、金钱扶贫帮困模式,实施和开展多方参与多种形式的扶贫帮困活动。
1、结对扶贫帮困。发动家庭条件较好的村组干部、党员结对帮困扶贫,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子女上学就业就医等困难。
2、科技、信息扶贫帮困。洋塘地处永兴的边远,交通信息不畅的地区,大部分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不高,信息不灵。因此,我们采取为贫困户提供科技、信息服务,对他们实行实用技术培训、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方法,使这些贫困人口种养有技术,务工有技能,经商有信息,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洋塘乡的扶贫帮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民政等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其他乡镇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扶贫帮困的工作力度不大,停留在过去的老路子上,没有很好地发挥全社会的积极作用和贫困人口自身的作用。
2、扶贫帮困工作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得力。
3、只重“钱助”,不重“扶助”。大部分人认为,扶贫帮困是向贫困人口多给点钱,而轻视其他方面的扶贫,实际上贫困群众的救助工作是全方位的,救助不单纯是金钱救济,而重要的是在如何在“扶”字上下功夫,是靠我们通过牵线搭桥,出谋划策,帮他们想办法出主意,使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贫困,逐步富裕起来。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乡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由于乡级财力困难,用于扶贫帮困的资金投入很少,像临时救济救灾款、五保供养金、敬老院补助,只能通过民政部门要一点,才能解决,这远远不够解决贫困人口所需救济的经费。
2、法规不配套,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方面提供的法律保障很少。
3、政府对扶贫帮困工作重视不够,纸上写得多,实际措施少。
思考与措施建议
通过扶贫帮困工作的回顾,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洋塘乡特困人口现
状,我们认为政府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扶持,进行保障,进而脱贫:
1、基本生活保障。应对各类贫困对象均实行基本生活保障。
2、医疗保障。由于政府对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投入不足,导致因病致贫的困难户不断增多,又无法有效的加以遏制。
3、加强教育保障。主要是对各类贫困户中的未成年人实施教育保障,特别是孤儿,急需教育扶贫,只有通过义务教育扶贫,这些贫困人口才有脱贫的希望。
4、加强就业创收保障,政府要引导那些缺技术、因灾及下岗失业的贫困户,去努力寻找就业创业机会,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来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建议和措施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保障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作为政府部门,要有责任和义务保障贫困人口应有的权力,赋予贫困对象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保护贫困人口的合法权益和给的优惠政策,促使他们早日脱贫。
2、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民政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以更多的财力为扶贫济困工作提供坚强后盾,对脱贫有潜力的贫困户,政府部门要协调金融部门,予以借、贷款,来扶持他们进行种养殖业和加工业。
3、建立机构,明确职责。建立以民政部门为主,其它各部门、单位各施其职的扶贫帮困的责任机制,确定扶贫项目、扶贫对象、扶贫内容、脱贫目标。教
育部门负责未成年教育扶贫,残联负责残疾人就业扶贫,劳动、工会负责下岗、失业特困人口就业培训扶贫,银行负责资金信贷扶贫,科委提供科技信息扶贫,并建立年终考评责任制,把扶持状况脱贫状况作为考核各部门、单位是否合格的依据,对不负责的部门、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4、加大结对帮扶力度,使扶贫帮困社会化。各级党委政府、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继续确定帮困联系户,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的积极作用,动员个体私营户、农村富裕户与贫困户结对,营造全社会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湖南永兴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