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福利院建设提高五保供养服务水平
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巩固“福星工程”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水平,根据省厅《关于认真开展提升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工作的通知》(鄂民政发[2008]16号)文件精神,**市对所辖10个镇处11所农村福利院开展了“以管理为重点,加强福利院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提升活动,通过“六抓”,稳步推进农村福利院建设,提升了五保供养服务水平。
一、抓争创、强基础,提升福利院档次
**市以争创全省模范福利院和合格福利院为契机,狠抓基础工作。一是完善了基础设施。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市民政局从2006年起,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10个镇处的农村福利院改扩建工程,采取多方筹资、重点投入、各个击破的方法,每年完成2个镇处的农村福利院的提档升级任务。两年来,当
阳市、镇(处)两级共投资300多万元已完成了庙前、坝陵、河溶、玉阳四个镇处农村福利院的改扩建工程。改(扩)建了老人住宿楼、综合楼、食堂,统一添置了老人房间生活日用品。配制安装了健身娱乐场所,增设了洗澡房,落实了改水改厕。硬化了院内路面,建起了花坛、草坪,栽上了树苗,筑起了绿化带,使生产区与生活区分设,美化了院内环境。老人生活舒适,晚年生活幸福。二是按照湖北省农村合格、模范福利院标准,认真逐条对照检查,逐条落实完善,狠抓整改,2007年底,全市11所农村福利院9所创合格,其中4所农村福利院达省模范福利院标准。三是狠抓内部管理及软件建设。先后建立了各类台帐、老人信息健康档案、完善了安全值班记录、谈心活动记录、会议记录、卫生检查记录等,做到资料齐全、档案规范。
二、抓制度、促规范,完善福利院运行机制
**市农村福利院狠抓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是完善了院委会制度,由院长任主任,工作人员、院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组成院委会,院委会每月召开一次全委会,请老人参与管理院内事务,院内大事均由院委会讨论决定。院内分设服务组、生产经营组、后勤组等,推选责任性强,有正义感、热心服务的老人为组长或监督员。二是建立了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每月定期请财政所专业会计到院审计扎帐,生活费每月对老人进行公布,接受老人监督。三是建立和完善了院委会议事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20多项制度,并有关制度上墙。所有工作人员的职责与经济待遇挂钩,每月进行责任考评,年终实行奖惩兑现。同时,明确了五好院民标准,每月进行五好老人检查评比活动并张榜公布。
三、抓经营、谋发展,加大福利院创收力度
**市农村福利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改善院容院貌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狠抓经营创收,谋求发展之路。福利院平均拥有生产基地30亩,最多的庙前福利院达67亩,为院内创收奠定了基础。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市农村福利院利用生产基地充足的优越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业,去年牲猪出栏达百头的福利院就有4家,仅牲猪一项年创利润30 万元。二是发展种植业。除各类蔬菜、食油自给有余外,还大力发展特种种植,引进、嫁接各种优良水果品种。2007年全市实现院办经济经营收入过50万元。
四、抓娱乐、搞活动,不断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所有福利院兴建了图书室、活动室,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每天组织老人看电视、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每周组织老人学习文件、读报,开展工作人员和五保老人结对谈心活动,规定每星期工作人员与老人谈心达2次以上,在谈心中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做好疏导工作。市民政局每年还与文体局联系,定期在春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请来市文化馆、民间文艺团体到院演出和放映电影。春节期间,市、镇(处)主要领导到院陪同老人过节团年、送压岁钱,使老人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
五、抓培训、重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一是分期分批安排福利院院长到省组织的福利院长培训班学习。二是市民政局每年召开农村福利院长培训班,采取实地参观与经验介绍相结合、业务培训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全市农村福利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三是分期分批带领福利院院长到外地参观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管理办法以及好的经验做法。
六、抓服务、求质量,实现人性化管理
为使五保供养老人有在院如家的感觉,工作人员尽量把服务做到精细化、人性化。一是在保证老人一日三餐的前提下,尽量使饭菜多样化,荤素搭配,干稀搭配,软硬结合,面食与米饭结合。二是设置特护区,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明确专人服务护理,实行送水上门、送饭上门、送医上门。三是医疗上确保老人有病必医,农村福利院按规定均设有小诊所,小病及时在小诊所就医,对患大病和危重病人,院里请专车送到定点医院检查治疗,派专人陪护。市民政局每年给每位老人补发100元门诊费,并为其办理农村合作医疗,院方仍支付有困难的,民政部门再次给予
医疗救助。四是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市民政局每年组织安全责任小组对生产、生活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定期开展排查,做到农村福利院无一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五保对象1512人,其中集中供养1200人,分散供养312 人,集中供养率达79%。集中供养实际水平达1800元/年,分散1200元/年。全市11所农村福利
院除王店一所拟撤迁合并外,其余10所全部完成了提档升级。
第二篇:强化行业作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强化行业作风建设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行业是全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卫生行业的作风是这个窗口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关系到百姓就医的大事,是当前社会反应强烈而突出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卫生系统各个单位十分重视卫生行业的作风建设。近几年来,在卫生行业各级领导和广大卫生职工的努力下,行业作风的确有了明显的改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医疗卫生行业的作风建设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
一、医院行业作风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部分病人单独交谈,医院综合满意率为95%,这证实了我们医院的行业作风得到了广大患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但其中也还存在一些行业不正之风的行为和现象:一是吃请受礼。极少数医生给病人治好了病,或者给病人动手术成功后,以不同方式接受病人或家属的请客吃饭,或收受病人或家属的东西。二是私收报酬。有的医生开医院处方,让病人到他指定的私人药店买药,定期或不定期到药店索取报酬。三是个别医务人员违反财经纪律。私收、乱收和贪污病人治疗费用,或私自扣拿病人的药品。四是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欠佳,对病人态度冷漠、言语不恭、漠不关心、甚至不闻不问。五是对行业作风认识不足,即少数医务人员把行业不正之风归结于社会影响,根源不在医院等。
上述现象虽是极个别医务人员所为,但严重损害了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阻碍了医院的自身发展。
二、医院不正之风产生的原因
行业不正之风在医院的具体表现有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共同性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因素。“唯利是图”的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一部分人的观念,使某些医务人员动摇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导致精神空虚,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为满足个人欲望不择手段。
2、社会因素。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党内存在一些腐败分子的言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医院,腐蚀了一部分医务人员,促使他们产生了为患者治病是赐恩的思想,因而施恩图报,对吃请收礼受之无愧。
3、经济因素。医务人员在分配上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付出的辛劳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有的医务人员就以不正确的途径增加收入;而现在的医院又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过分注重经济指标,起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4、心理因素。因舆论倾斜,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和服务效果得不到社会公正的评价与尊重,心理产生不平衡,从而对额外收入来者不拒,甚至暗示索取,以平衡扭曲的病态心理。
5、教育因素。医院领导重视业务建设,忽视了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教育工作抓得不紧,不经常或形式不活、效果不好,或对行业不正之风纠而不力,导致多年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三、纠正医院行业不正之风的对策
加强医院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卫生系统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工作,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卫生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
1、领导带头,切实加强班子成员自身作风建设。医院领导要以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指导思想为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要以此作为搞好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同志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管好自己的一张嘴,管好自己的一双手,管好周围的一班人,求真务实,把人民给予的权利用于为人民服务,使自己在群众中具有良好的形象和威望。
2、健全机构,不断完善和认真落实医院行业作风建设的各项制度。
医院应成立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和完善行业作风建设工作办事机构,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不同情况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投诉箱,成立行业作风稽查组,对投诉、举报事件做出快捷反映,不定期到医疗第一线明察暗访,对查出的问题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明奖罚,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集思广益,努力形成全员抓行业作风建设的良好氛围。
医院行业作风点多、面广,只有把全院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发动起来,实行全员参与,全员监督,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社会各界对医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是要以各种方式公布医院的“承诺”,使广大群众手中掌握监督行风的标尺。二是调整充实社会各界人士,并与之保持经常联系,定期召开座谈会,请他们提出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推行行风建设。三是积极发挥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定期召开医院职代会,认真分析、讨论行风监督员、社会群众提出意见的缘由,充分听取不同层次不同职工的意见,一方面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使制定的整改方案更加具有群众基础和可操作性。四是建立行风建设平台(如电子信箱、宣传栏等),增加行风建设透明度,同时还可展示行风建设成果,形成医院与社会各界监督员的良性互动。
4、加强教育,注重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
医院要坚持对新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新选配到中层管理岗位的干部进行廉政建设岗前培训,组织职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服务明星”等评比活动,开展优质服务竞赛,共产党员挂牌上岗等活动,以点带面,促进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医疗行业作风建设上新的台阶。
5、以人为本,积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承诺。医院领导要把行业作风建设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结合起来,一是要在服务理念上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如:开展星级医务人员评选。让病人根据医务人员各方面工作表现,评出星级医务人员,树立典型,推出模范。二是实行投诉无申辩制度。向冷漠宣战,不论医务人员有理无理,只要病人投诉,一律严肃查处,让医务人员自己明白至少自己对病人解释不到位。三是采取对患者回访等方式,了解病人住院的感受和康复情况,以及对医院的看法、意见和建议,为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四是推行送医送药上门制度。医院不定期深入农村、贫困地区进行义诊,实行医务工作者与患者之需接轨,营造现代人间真情,主动为患者服务的良好氛围。
加强医院行业作风建设,主要是从医院医疗工作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从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方面切实做到一切为了病人,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使之适应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不断提高的客观要求。
第三篇: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管理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物资供应部选择重要节点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松藻煤电报》第1136期陈 刚
今年来,物资供应部按照“确定工作节点,推进职能转变,促进整体工作”的思路,扎实开展“三基”工作,促进了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为了使工作由物资供应部本身真正延伸、覆盖到全公司物资供应系统,该部以“三基”工作为平台,以物资计划管理、物资储备控制、大型材料监控、物资回收复用和库存物资清理等五方面工作为重要节点,全面推进公司物资供应基础建设。
为了提高物资计划准确率,该部坚持经营分析、计划审查会和供应科长例会制度,对上月经营工作、物资计划报送和落实、库存物资储备等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控制。在建立了分级下达储备指标考核、计划管理与物流管理部门相互制衡、共性共用物资集中统管、分散物资基层自管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同时,落实当月降储指标,加大降储指标的考核和奖惩,对每个计划人员上月降储工作实行动态考核、奖惩。针对储备波动情况,该部还绘制储备资金月趋势跟踪分析图,对异常情况进行控制。
为了加强大型材料投入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该部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把大型材料投入由以前的各二级单位的“松散管理”,统一由公司专业部门联合集中管理。在推行物资消耗定额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公司大型材料会审制度,按期对各矿大型材料投入,由公司机电部、安监部、生产部、通风部和供应部等专业部门会审,使公司在大型材料的投入上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松藻煤电公司废旧材料回收复用管理办法》和回收、复用及销售管理评分标准,该部加大了公司各二级单位废旧材料、物资管理力度,重点对基层队月度物资回收复用计划、大型材料回收、采掘头面物资使用、基层月度回收复用、旧品复用领用和销售处理等进行检查和考核,促进了公司生产成本、物资消耗的降低。与此同时,该部牵头对公司12个基层单位库存一年以上未发出的积压物资进行全面清查,并进行妥善的处理。
根据工作需要,该部还编制了供应管理资料手册,每月按时对公司19个单位的生产、材料消耗、库存储备、废旧物资
回收及单项指标完成、计划报送等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时报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使公司高层能全面掌握全公司物资供应基础工作和材料消耗情况。
借助“三基”工作,选择重要工作节点,全力打造管理平台,该部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1-9月,发放物资17689.46万元,同比增加60.32万元;库存储备下降明显,9月末储备金额为2270.01万元,比去年末降低424.29万元,比公司下达指标降低了539.99万元;共报重煤物资公司月计划3371笔,计划准确率达96.87%。
第四篇:强化三资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三资”监管提高服务水平
近几年来,我镇把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从源头上消除农村基层滋生腐败的土壤,“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被省农委命名为“农村财务管理示范镇”、农经站被省农委授予“农经系统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荣誉称号,许多经验被国家和省、市报刊进行推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运作,强化“三资”管理力度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文件精神,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利益,我镇于2010年初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副镇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党政办、农经站、财政所、国土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经站,明确专人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和指导。“三资”管理办公室与各村签订“三资”委托代理协议,明确代理范围,规范代理程序,理顺代理事项。同时,建立村级管理监督小组,对村级“三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三资”管理安全有序运行。
(二)全面清核,摸清家底。加强“三资”管理,资产清核是前提和基础。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发证工作精神,按照“范围全面覆盖、数据真实准确”的要求,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确权发证工作,对村所有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了解现状。同时对“三资”数据及时进行电脑录入,建立健全资产台帐和资源登记簿,为“三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制度,民主监督。在“三资”清核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各项制度建设,年初,我镇制定与发《陈集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施意见》,完善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财务预决算、结账报账、开支审批及责任追究等10多项制度,并公布上墙。同时,强化民主监督,深化村务公开,坚持民主理财,加强审计监督,确保“三资”管理有章可循。
(四)构建平台,信息监管。去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大力推广建立农村“三资”信息化监管系统,投资配置更新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照相机、触摸屏等必要的硬件设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统一开放村级资产信息化系统,实行市、县、镇、村四级联网,实现了农村 “三资”管理全方位、控制全过程、运作全透明、监管一体化。今年8月,我镇制定出台了《陈集镇廉情监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在农经站设立农村廉情监督点,及时了解掌握“三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进一步增强了“三资”管理工作的预见性。
二、创新举措,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一)规范“村账镇管”。年初,由镇农经站与各村签定规范的代理协议,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村财务由农经站代理与监管,保证村级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三权”不变,做到互相监督,互报财务信息资料。村级财务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取消村级所有银行帐户,由农经站统一在银行分别开设收入专户和基本支出户两个账户,收入户不提现,支出户款项必须从收入户划入。做到村一切收入先入专户,一切支出通过支出户核算。
(二)管理重心前移。实现“三资”管理由支出管理向收入管理转变。一是强化收入票据管理。村级所有票据统一由农经站收入会计保管,村限人、限量、分类领用,并按月报送“村票据使
用情况月报表”,收入会计按“月报表”和收据存根及收入帐单监管收入,并做好各类票据的领、发、核、销工作,村领用实行以旧换新,确保从财务源头上促规范;二是村级相关收入一律实行“年初入帐”制,特别是村组发包收入,农户合同上缴等一律凭合同(表)通过“应收款”或“内部往来”核算,严防收入体外循环或流失;三是定期核查村级收入执行情况,督促村级收入序时收缴,严格收入考核,否则一律停止相应的支出,并适时实行收入专项审计;四是严格支出管理。村级所有支出实行预算管理,执行“收入与支出配比、以收定支”、定项、定额、配比的原则。同时做到“三个不支”,即无预算(审批)的项目不支、手续不规范的票据不支、收入专户无余额的不支。
(三)优化便民措施。“三资”管理工作中,为进一步提高便民服务水平,我镇在农经站设立为农综合服务大厅,大厅设置财务结算、新农合、新农保报销、政策性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10多个服务窗口,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同时,大厅分设四个岗位,村级财务收支结报审核岗位,由主任把关;收入专户会计兼票据管理岗位,负责村级收入的收缴、划拨和核算工作;支出会计岗位,负责全镇各村的支出结算、凭证编审工作;电算化会计岗位,负责全镇村级财务电脑记账工作。通过岗位设置,保证了财务制度的有力执行,使财务操作流程一气呵成,促进了财务操作的规范化,使老百姓进一个门就能办结所有的事,不需要再进第二个门。
(四)实行分级管理。为使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镇按照农村“三资”管理实施意见的要求,对村级“三资”实行分级管理,即标的资金在1万元以下的由村申请,报镇“三资”管理办公室审核后,由村自行实施;标的资金在1万元至5万元由镇“三资”管理办公室核批后,明确专人全程参与监督,村级
实施;标的资金在5万元以上的报镇“三资”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批后,由镇“三资”管理办公室统一实行招标方可实施。通过“三资”的分级管理,明确了管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健全机制,巩固“三资”管理成果
(一)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为了推进民利监督,强化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我镇经过充分的调研考察,于2006年在全镇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派制,对14个行政村村会计实行统一招聘,任期3年。截止目前,我镇已经实行两轮会计委派,调换农村会计8名。通过委派,提高了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了财务人员的年龄结构,稳固了农村财务工作的会计基础。
(二)强化内部审计制度。我镇坚持把开展财务内部审计、强化监管工作作为关键来抓。一是积极开展村级财务日常审计,规定除一些专项性、突击性审计外,做到每两年对村财务实行专项轮审一次,并按规范要求,及时出具书面审计报告。二是推行送(回)审制度,实行村账镇管后,每半年将村级财务帐册、原始凭证等送回村,由村组织村干部、民主理财人员和群众代表再进行逐一回审,并填报书面材料,记录回审意见及整改情况。三是开展村组财务“单月查”和“推磨”式互查活动。每月由农经站监审会计对其所分工片上的村组财务进行全面检查,填报当月检查记录表,镇农经站长定期进行检查。每年由农经站牵头两次,组织村会计分片进行 “推磨”式财务检查,将检查结果量化打分,年终作为村会计工作考核和村目标考核依据,与工资挂钩。四是建好用好村级民主理财组织,做到村级财务公开监督小组不少于7人,民主理财小组不少于5人,成员姓名、照片等信息资料在村务公开栏上常年公布,与村委会换届同时进行推选,产生过程记录在册。
(三)完善项目管理制度。近年来,上级部门不断加大对农
村基础实施的投入,村级固定资产标的额逐步增大,为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我镇强化对农村重大项目的管理,制定完善有关招投标管理制度,并张贴上墙,对交易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一律实行招投标,由镇纪委、监察室及“三资”管理办公室人员全程参与管理与监督,同时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做到一项一档的管理标准。
通过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全面公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推进了全镇农村基层 党风廉政建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农民群众普遍满意。通过这些措施,保证 了群众对村级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心里有了一本明白帐,真正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和带来的便利。
二是镇村干部清白了。强化“三资”监管,按规则办事议事决事,村中大小事务由群众 集体决定,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猜忌和疑虑,还干部一个清白。
三是促进了农村稳定。进一步理顺和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矛盾,减少了不稳定因素。2012年我镇农村信访量大幅减少,没有到市(县)以上集体上访案件,绝大多数村实现了零上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是基层党员干 部作风进一步转变,违法违纪问题明显减少。通过健全决策、服务、公开等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基层 党员干部的行为,违纪违法和腐败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基层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风气越来越浓,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
(作者单位:仪征市陈集镇农经站)
第五篇:加强社区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以建设“平安、便利、美丽、和谐”社区为抓手,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寓管理于服务……2015年以来,雁塔区鱼化寨街道扎实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丰富的社区服务。
多措并举 建设平安社区
社区安定是居民安居、乐居的基本要求。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该街道以强化社区综合治理为抓手,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维护社区治安稳定。
加强人防技防建设,以社区为单位组建红袖章专业巡逻队,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切实发挥社区综合指挥平台的作用,技防设施配备到位,运转正常,实现主干道、重要部位监控全覆盖。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社区管理对象台账,建立社区基本群体,特殊群体,流动群体信息库,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管理模式,一岗多责,一员多能,延伸服务,实现“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推进“三官一律”进社区工作,多方联动,及时化解矛盾。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以及聘用律师兼任社区法制副主任工作已到位,配合做好千名干警下社区活动,社区综治力量得到进一步夯实。以提高群众法律意识为重点,先后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读本2万余册,开展普法宣传50余次,在社区居民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
强化服务 打造便利社区
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社区服务也面临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日常化到个性化的转变。
按照社区服务“10+ⅹ”建设标准,该街道在为居民提供购物、卫生、养老、计生、劳动保障、法律援助、文体娱乐等基本服务的同时,增开特色服务,如3507社区的居民邮政绿色通道、妇女儿童温馨咨询小屋以及3511社区的红白理事会等创新服务,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同时,在资源整合上下功夫,将辖区商业网点和服务队伍进行整合,印发《鱼化寨街道社区“十五分钟”生活便利服务圈服务指南》4000册,各社区也结合实际编印了《社区便民服务指南》,为居民提供全面、详细的服务信息;为新建小区商业布局提供科学指导,做到业态布局合理,全年新增商业网点20余家,为居民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极大便利。以重阳节为契机,积极开展鱼化寨街道敬老月系列活动,在社区开设居家养老便民餐厅,为老年人提供质优价廉的餐饮服务,300余名社区老人享受到全区“幸福天天游”惠民政策,在辖区掀起敬老、惠老、助老的热潮。
精细管理 建设美丽社区
建设美丽社区是一项系统化、长效化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该街道以创文和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契机,开展社区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坚持日常保洁与突击整治相结合,重点清理卫生死角,清洗公共设施,并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写乱画、乱停车辆、乱设摊点等“九乱”现象进行整治,营造宜居、乐居的社区环境。结合森林城市和园林式社区创建工作,加大社区绿化、美化力度,确保绿化覆盖率,定期对社区树木、花坛进行专业管护,打造美丽社区。在做好社区创森宣传和铭城社区创建园林式社区的同时,联系区级有关部门,从2015年11月初开始,共同对3507社区办公楼旁边3000余平方米的花坛进行整修。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向居民传播绿色环保理念,提高广大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使“美丽型社区”创建工作成为社区成员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活动。
抓好结合 建设和谐社区
对老旧社区,该街道以和谐社区创建为抓手,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建活动。目前,已经有3507社区、3511社区、西钞社区等5个社区创建为省级和谐社区,创建率达71%。化工坊社区、日化社区等5个社区创建为市级和谐社区,创建率达71%。
该街道还在新建小区大力推行代理服务制度,先后对昆明花园、恒大城、天朗蓝湖树、左岸春天等11个商住小区进行代理服务,制作居民事务代办点标牌和上墙制度,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以金域牟家(牟家村回迁社区)社区为试点,对回迁社区高起点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标准管理,坚持“五更六有”(更富裕、更方便、更安全、更丰富、更幸福,学有优教、劳有丰获、病有良医、居有佳境、老有颐养、暇有美乐)理念,全面实施“两委”(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七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警务监控室、民事调解室、残疾人康复训练室、财务室、档案室)、“八站”(党员远程教育工作站、劳保工作站、文体活动指导站、计生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公共服务应急站、信息工作站)、“一场”(室外活动广场)、“两校”(社区市民学校、人口学校)、“三墙”(市民教育、科普宣传、廉政建设文化墙)建设模式,配足配齐岗位和工作人员,全面管理服务社区居民,形成具有鱼化特色的回迁社区品牌。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评选命名的、目前城市综合性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反映一个地方发展实力、文明程度、整体形象的最大品牌。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城市多元化主体的协同参与,各主体参不参与、参与程度、参与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创建活动的过程与效果。
荆州市创文指挥部第二次会议决定,将通过实施“三大工程”、“五大项目”,全力打好迎检百日攻坚战。市委副书记、创文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周静强调,要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深化“创文为民、创文惠民、创文靠民”理念。
通过上一阶段第三方测评,中心城区街道社区2000多个问题暴露出来,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提升群众参与热情,就是要解决群众身边的事、关心的事、最急切的事,加强社区建设,就是最好的举措之一。根据市创文指挥部实施重点项目提升工程的“五个要求”,强力推进道德惠民、文化惠民、服务惠民、城市惠民和推进公益宣传项目,从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创建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此我提出相关的措施与想法。
一、创建文明城市要扩大群众参与度
让群众唱主角,提高群众参与创文的积极性。广大市民的参与度与知晓率在整个创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情况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广泛征集方方面面关于社区建设的意见,让市民最难、最急、最烦的问题凸显出来。全体市民要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自觉维护环境整洁,提高道德风尚。但是,这种泛泛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很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参与性,还要靠政府制定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法,从群众那里集思广益采纳好的管理和奖惩办法。让文明的行为得到奖励,让不文明的行为得到惩处,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参与创建和享受成果的主角。这样群众才能真正行动起来,实现群建群享。
二、社区建设提档升级“335行动计划”
我市中心城区共有335个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街道社区建设,“335行动计划”是指将这335个社区进行新一轮的提档升级,不断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服务,以扩大基层社区民主自治为手段,以基层社区为工作推进单元,着力建设组织健全、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发展,探索出一条以社区建设为总抓手,为全面推荐荆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夯实基础,首创首成。
首先多方联动扎实推进。一是,制定社区任务、重点工作以及验收标准,逐个社区地进行规划分解,并用一表一图反映出来,便于指导落实。一表即任务工作表,在工作任务表上反映出推进“335行动计划”要做的工作项目,比如绿化多少面积、维修多少条道路、整修多少房屋等,所需投入来源,由谁去完成,什么时候完成等;一图是指各社区提供一张社区建设的规划图,图上反映出本社区的辖区范围,“335行动计划”实施的项目地点等,并在社区内公示,听取居民的建议,接受居民的监督。二是,可采取“蹲点、挂线、带面”联点共建的方法,深入实施“335行动计划”。
其次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市直相关责任部门,在12个专项工作组的指导下,按照自身的职责对照整改落实任务清单,推进“335行动计划”有效进行。如城管、水务、园林、房产、供电、电信、民政等部门作为环境整治专班成员,着手治理社区破损道路的改造,还路于民,水务部门实施下水管网的改造,环保部门开展社区油烟、噪音扰民的治理,房产部门对社区房屋的立面开展整治,建委、城管、供电等部门想办法解决所有第三方测评数据的整改与落实,财政部门应支持解决“335行动计划”的资金保障问题,要切实让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工作满意度平均达到90%以上,也是更好的呼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标准。
其三“四到社区”惠及民生。第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到社区的工作积极推进。各社区普遍建立下岗失业人员的联系记录本,将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的性别、年龄、特长以及就业意愿等都详细记录在案,社区将每个下岗人员的档案制作成卡片的形式,随时向用人单位推荐就业。第二,城市管理到社区的工作。可以采取根据社区内的环卫作业量按照一定的价格进行发包的办法,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招聘环卫作业队伍,来做好社区的环卫清扫工作,凡是工作不到位的,社区居委会有权解聘清扫作业队伍。可以探索城管队员进社区,责任公示到社区,仿照公安部门责任区民警的模式来管理社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方法。第三,社会治安防控到社区。应加强物防和人防工作,在物防方面各社区逐渐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可以在进入社区的路口建立起社区治安室和铁门,由社区安保队员负责昼夜值班,在人防方面,进一步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作用,提升居民安全感。第四,民政、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结合各自的职能,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到社区的工作,指导社区建设服务设施,深入开展各种服务活动。社区养老、家政、帮困、扶贫、助残、优抚、救助等福利服务、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社会化服务形成氛围。
推进“335行动计划”,社区组织进一步健全,社区居民自治功能进一步强化,社区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充实,社区环境面貌得到根本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让老百姓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最大的受益者。
如果让“335行动计划”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途径,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变成耳熟能详的名词,成为一个牵动全城市民喜怒哀乐的共同话题,成为一场共建家园的持续行动,成为一个现代城市管理的民本理念。作为一项构筑社会和谐的民心工程,我相信“335”足以唤醒起荆州市民最美好、最感人的那份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