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一道作文题的整体审思
·对一道作文题的整体审思文题:2020·中国西部 要求:文体(诗歌除外)不限,字数不少于800。
这是一道非常好的想象类作文题。它既体现了贴近现实、关注时政的命题特点,又能很好地检验学生作文水平(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但阅卷后,笔者却发现学生中存在着诸如审题不准、立意不深、构思不新、表现不力等较为严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想象类作文的通病。
在此,笔者尝试着借助对“2020·中国西部”的整体审思来传达一下自己对想象类作文的一些思考。
一、审题要准确。
审题,是文章写作的第一步。它的任务是界定写作范围,着重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如果审题关过不好,就会产生如下棋时“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结局。这道作文题目的审题,应该包括两个层面。
1、审文题。该题目包括两部分:一为2020,一为中国西部。这就应该分别思考,2020是什么?中国西部又怎样?先看:2020是一个年份,未来的年份,距离现在的2000年,还有20年。再看:中国西部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泛指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现状是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基础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是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年,国家制定了宠伟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最后,两者结合起来,则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文章的主题应该写2020年时中国西部情况,即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0年后的中国西部的情况。就是在这一关,有的学生不注意,而写成了论述西部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文章,虽然文笔不错,但分数还是很难高上去。
2、审要求。该要求也包括两部分:一为文体不限,一为字数不少于800。虽说文体不限,但也并非意味着写什么文体都行,怎么写都行。一定的题目适合一定的文体,这就要求仔细审题。就此题目来看,比较适合的文体就是记叙文——想象类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也是相当重要的要求,在写作时一定要认真落实。因为在考试时总有一部分学生凭着感觉作文,致使因字数不够而减分,实在令人惋惜。
二、立意要深刻。
立意,是文章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定表达的主题,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想象类作文,特别强调立意的深刻,如果没有了深刻的立意,就会流于一般,甚至显得幼稚。就这个文题,大致有两个方向的立意:
1、通过写2020年中国西部的经济发达、各项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2000年形成鲜明的对比,来赞颂为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的人民,进而赞颂祖国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2、写2020年中国西部经济虽然大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但是却使得环境更加恶化,表现只顾经济、不重环保的危害。这两个立意,正好相反。一个赞颂美好前景,一个为前途而忧。给人的感觉似乎后者更深刻,其实不然。深入思考后就可以看出,西部开发的战略是在东部开发20余年后开始的,它必然会借鉴东部的经验和教训。所以,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有的学生就忽视了对其具体情况的思考,得出了貌似深刻的立意,而使得自己的作文走向了失败。
三、构思要精巧,这一步是向读者展示思维的条理性、创新性的关键步骤。它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取怎样的方式表现文章的内容。想象类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又着重体现在构思的精巧上。
1、整文构思:怎样体现深刻的立意呢?大致有如下方式:(1)立足2000,展望2020。(2)置身2020,写所见所闻。这两种方式,第一种好写,但不容易说深、说透,流于空想,会形成“到那时,哪个方面会怎样”的简单化模式。而第二种则显得更加真实、生动。
2、具体构思:运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美好的前景呢?学生考场作文中有如下构思:(1)故地重游式。在其中很自然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今昔纵向对比来表现变化之大。(2)聚会谈感受式。由多名在西部工作的朋友在聚会时,分别谈自己在西部开发中亲身经历的变化,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述说,来体现西部蒸蒸日上的情形。(3)寻贫不遇式。联合国一笔扶贫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地区。在2020年基金发放时,我作为在其中工作的一员,为了给国家争来这笔钱,自告奋勇,和另一位官员共同走遍了中国西部,但却没有发现这样的地方。虽然为国家作贡献的希望在现实中落空了,但并不失落,因为我们祖国的西部已经得到了大发展。可以说,每一种构思,都能向读者展示自己的理性思考,但是前两种属于中规中矩的类型,而最后者则体现了《高考说明》中的发展等级——有创新。只有有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四、表现要得力。有了材料,有了菜谱,并不等于就有了桌子上丰盛的菜肴。它还要得力的厨师去很好地选配。作文的选配就是表现,它着重解决的就是怎样表现的问题。可以说,一般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记叙文,问题集中体现在句式单
一、修辞缺乏、无情无我。而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应该有情有景,重在以情感人,以事动人。
就这篇文章来说,就应该充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些最能体现西部特点的事物(如生态环境、能源开发、生活水平等)的变化,中间加入一定的情与景,再加入自己的活动,来展示西部大开发的巨大变化。
如果真正这样做了,一篇审题准、立意深刻、构思精巧、表现得力的优秀考场作文就会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篇:该作文题采用整体印象评分法
该作文题采用整体印象评分法。
第一档次13-15分:条理清楚,意思连贯,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第二档次10-12分:条理较清楚,意思连贯,语句通顺,标点及语法有少数错误。
第三档次 7-9分:条理不甚清晰,语句还连贯,语法标点有一些错误。
第四档次 4-6分:语句凌乱,条理不很清晰,能明白作者大致的意思,语言不规范,有较多语法错误。
第五档次 3分或3分以下:语句凌乱,条理很不清晰,不能明白作者大致的意思,语言不规范,语法错误多。
第三篇:对班子整体评价
对党委班子的整体评价
一、团结民主方面:班子成员能够树立大局意识,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政正职之间能够精诚团结,其他班子成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补台,民主意识较强。工作中能拧成一股劲,能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班子有上进心,能带领各村干部一道工作,群众较为满意。
二、政治素质方面:能够重视加强班子自身思想政治建设,加强理论学习,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平安稳定大局。强化学习制度,定期调阅干部学习笔记,撰写学习心得,提高了干部理论素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自觉运用于农村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工作表现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县经济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思路,工作认真负责,务实高效。在全镇遭受严重旱灾,农业减产的严峻情况下,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常规工作常抓不懈、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创新工作突出特色,努力争项目、拓路子、抓落实,确保群众减产不减收,维护了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责任。
四、形象作风方面: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不急功近利,不弄虚作假,作风务实,深入开展了党员大走访活动,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变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注重廉洁自律,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责任制。
第四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审思及实践探索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审思及实践探索
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经常会存在着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厌学、嫉妒、孤独、自卑、忧郁、说谎等一些不健康的心理。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经常伴随学习效率低下、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困惑等问题。程度严重者则会形成心理疾病或发生越轨行为,对家庭、学校、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提到了较高的层次,但相对于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升学压力,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科学的、睿智的价值引导。价值引导的无意迷失,不禁让我们警觉地审思:如何有效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透视
1、自身的因素。与童年期相比,初中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逐步产生了社会独立性要求,这种社会独立性要求使初中生的自尊心、好胜心增强起来。随着初中生知识经验的增加,认知方式的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和书本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独立地用自己的知识观点来衡量是非,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来判断曲折。
2、家庭的因素。当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比皆是,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也司空见惯,这必然使孩子们常常成为家庭的中心,而家长过分的溺爱娇惯或期望值过高、达不到目标即简单粗暴的打骂等严重违背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常常造成孩子自我意识过强或心理扭曲等后果。
3、学校的因素。学校教育不当,引发初中生心理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学校课程与学生兴趣爱好的矛盾,脱离了初中生原有的个人需要;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4、社会的因素。社会的影响因素广泛复杂,形态、渠道也多种多样,但影响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如升学就业竞争的压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复杂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健康的媒体信息的泛滥等等情况,容易诱使思想比较脆弱、识别能力较差的初中生产生心理障碍。
二、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智力、品德、身体诸方面的开发与养成。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
和教育实践所证明。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一生成长的重要性,切实有效的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还处在建立、形成和发展之中,具有很大的模仿性、盲从性和易变性。正因为这样,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教育实践中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学校可以以继续教育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建设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3、创设有利环境,形成积极心态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各种宣传橱窗以及优美的校园自然景观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中国教育大辞典》中把课堂心理气氛解释为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氛围,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心理效应的总体反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氛围,遵守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参与度,将每一个学生纳入到课堂体系中,形成学生自我探索、理解、感悟、反馈的情感体验,造就学生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从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及情感体验,最终形成良好的循环,让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心理体验。
4、开辟多种渠道,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
(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
理论知识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通过心理知识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去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矛盾。另一种为活动课,可以结合班会课开展,这是在初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可包含小品表演、角色模拟等形式。在活动中,初中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等技能,还可以掌握许多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加强学科渗透。实际上各学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元素;体育课、研究性学习课则可以安排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3)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人的心理活动有其隐蔽性的一面,学生还希望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解决心中藏而不露的一些心理问题。专业的心理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较好的方法如:让他们尽情倾诉;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4)拓展学校和家庭间的合作。初中生心理健康除了取决于课堂教学和专业心理教育外,还取决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学校可以充分运用家长学校的功能,做好家长的宣传指导工作。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定期向家长做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普及,使家长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共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5)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心理行为进行动态管理。发现心理问题较轻的学生,可以在校进行咨询疏导;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则配合家长找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解决,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教育工作者树立全新的育人观,有责任、有计划地分步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能够适应快节奏、强竞争的环境,使之成为心理健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五篇:《比尾巴》文本解读与教学审思
《比尾巴》文本解读与教学审思
《比尾巴》不是一篇新课文,“课标本”人教版教材曾选编过,其他版本,如沪教版也选编过。统编版教材又将它选作课文。对此,有知名学者对它否定过,也有文艺评论家为它辩护过,作者也对它进行修改并作了说明。这些都为《比尾巴》这首本来并不复杂的儿歌赋予了复杂的内涵,加之有教师对其多有误读以致教学走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研讨。
一、内容理解
《比尾巴》编排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是一首三问三答句式的儿歌。儿歌介绍了六种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物尾巴的特点。
全诗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童趣。《比尾巴》以动物尾巴为话题,采用一连串的问答形式,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特征呈现出来。低年级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朗读中,自然地接受了关于动物的一些知识,获得了对儿歌语言艺术形式的初步认识。全诗突出了一个动词“比”,对六种小动物的尾巴特点进行比较、鉴别和欣赏。
儿歌是以儿童的思维和眼光去观察世界的,用儿童的语言和情感描述儿童所认知的自然世界、生活情状和想象世界的特殊艺术形式。它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不求深刻的哲理,只是充溢着情趣和童趣,给人以亲切感和欢乐心。儿童在日常的观察中会不自觉地发现事物的差别,喜欢问“谁呀”“什么样子”等问题,因此,《比尾巴》这首儿歌的提问方式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首儿歌介绍了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并进行了比较。当然,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地介绍的,而是运用诗歌特有的艺术技巧进行表达,让低年级学生观察、比较六种较为熟悉的动物,了解它们的尾巴特点,这便具有了审美功能,同时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化处理,促使儿童进一步思考:这些动物尾巴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些动物除了尾巴不同,还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动物的尾巴为什么各不相同呢?引发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借助课文引导儿童对常见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将《比尾巴》选入教材,有着丰富多样的教育意义。
二、形式理解与儿歌教学
如果仅仅理解儿歌的内容,顶多只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中的一小部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学习其中的语言形式。虽然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但教学时应该各有侧重地分项落实,分项落实后还要整合、循环。
《比尾巴》的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这样的特点是通过独特的句式表现出来的。作者先以一连串的叠加式提问开头,类似于猜谜游戏。“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连续的提问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用一连串的三个应答句来解释疑问,连问连答形成了悬疑的张力和释疑的满足。
这首儿歌共有四个小节,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二节是第一部分,三、四节是第二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都是以一连串的提问引起相关的回答。儿歌呈现出对应性、整齐美的特点,富有节奏感,加上以“ ”韵结尾,朗读起来明朗欢快。这样的儿歌适合儿童诵读,也便于教师教学。儿歌提问时所用的疑问代词“谁”,一般是指向某个人的,但在这首儿歌里,指向的是动物,这就增加了惊异感和趣味性。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在问句中,让人读起来感觉一股童稚气扑面而来。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教学中也可这样处理:如果不是三个连问连答,而是一问一答呢?
“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谁的尾巴弯?/公鸡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鸭子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这样似乎也不错,但品味一下,却不如原文呈现的艺术效果。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一问一答,疑问立刻得到解答,学生的思考时间会缩短,思维的张弛幅度较小,审美体验相对就会下降。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变换朗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诗歌节奏、情趣、美感的体验。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感,也可由此促进其深入思考。
三、课文研读与讨论
虽然《比尾巴》浅白如话,但是其中有些地方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这首儿歌的第一、二段写得好,不仅对动物尾巴进行了比较,而且一长一短的对比很鲜明。猴子、兔子尾巴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趣可爱。在写公鸡、鸭子尾巴的特点时,承接前文,作者抓住了两种家禽尾巴的形态特征,一“弯”一“扁”相映成趣。但是,在写到孔雀时,作者的思路发生了变化,不再对应“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也不再形象地展现动物尾巴的特征,而是转到了对动物尾巴“好看”与否的价值判断上——“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读到这里,读者会觉得味道不对了,本来写家禽尾巴的形象特征,怎么从家禽跳到飞鸟(这姑且可以接受),最为奇怪的是,怎么不再对应写出尾巴的特点,而是判断它好看不好看。显然,这里值得商榷。理由有三。
第一,最后直接、笃定地表明“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远离儿童的认知经验与情感体验。严谨地说,是开屏的孔雀“最好看”,但这也是大人们的价值判断,也可以说是成人世界崇尚“华丽”的审美趋向,孩子们未必认同。在孩子的经验世界里,可能是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也可能是公鸡的尾巴或鸭子的尾巴最好看,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公鸡和鸭子是孩子们熟悉的动物,而孔雀则难得一见。在孩子的经验世界中没有得到体认的东西,如何又能笃定地让他们认同呢?
第二,“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最”字有武断之嫌,亦有突出孔雀尾巴而贬低其他动物尾巴的意味。《比尾巴》本来是比较动物尾巴不同的形态特征,不同动物的尾巴造型不同,各有特色,都非常可爱,但“孔雀的尾巴最好看”一句,显然把诗意转换了——不再是比较特点,而是对比优劣。诗意若转换得好,可以为文本创造一个新的境界,但这里的转换显然是差强人意的,它不仅背离了原文的思路,还直接变成了说教。好的作品应该展现美,而不是代替读者判断美。
第三,在动物的世界里,尾巴是其身体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美丽与价值。《比尾巴》本来是欣赏大千世界生命多样性的作品,但因直接指定“孔雀的尾巴最好看”而变了味,也破坏了作品本该有的童趣。在自然界中,动物的尾巴本身没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它们不为好看而生长,有其自身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至于对动物及其尾巴的评判只是人类单方面的价值取舍,而这种取舍常常是出于人类功利、世俗的视角。因此,“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的断语实际上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反映,这对孩子形成理解世界多样性以及平等对待各类生命体的世界观是不利的。
事实上,作者已意识到这样的结尾不妥,他在《百改不厌为求精——谈〈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画家〉创作中的修改》一文中写道:“上述两首儿歌,均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人教社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多年来一直作为传统课文,也经常出现在其他省市编写的教科书中。一般说来,可以算是‘精品’了。但是,经过岁月的磨炼、课堂教学的检验,我觉得这两首儿歌还有值得改进之处。”[1]接着,他以《比尾巴》为例说明有必要进行的修改:“‘谁的尾巴最好看’诗句,‘最’字显得太绝对化,‘好看’显得太抽象化,而且与前面诗节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也不对称。所以,我建议改成‘谁的尾巴好像大花扇’。这样,一方面可以客观、形象、准确地表意;一方面也能显示出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用儿童的心灵体会的特点来。”[2]应该说,作者修改得好,弥补了原稿的缺陷。作者还强调:“即使是编入教材多年的课文,也并非是金科玉律,不可更改的。”[3]遗憾的是,统编教材没有采纳作者的建议,仍用了修改前的版本。教师在教学时不妨把两种版本都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判断、选择,并说明理由,也许能教出别样的新意。
如果进一步研读,这首儿歌还是有探究价值的,如兽类的尾巴和禽类的尾巴不仅仅形状不同,特性和功能也不同。通过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动物尾巴”的奇妙世界,以获得对动物形象特征、生活习性等诸多方面更加丰富的认识。
四、教学误区与辨正
看上去很简单的一首儿歌却需要教师细细品味,好好揣摩,否则,不仅不能教到位,反而会误导学生。《比尾巴》的教学状况就很有代表性。这里节选某个教学案例略作说明和讨论。
1.营造氛围,走进比赛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比赛,你们想知道这是一场怎样的比赛吗?让我们一起读课文题目。
师:同学们,读了题目,大家知道这是一场什么比赛了吗?
生:“比尾巴”比赛。
2.读词语,比识字
师:有哪些动物参加“比尾巴”比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比尾巴”比赛吧!
师:你们知道参加“比尾巴”比赛的都有哪些选手吗?
…………
3.比朗读
(1)比赛读好问句
师:比赛的项目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去找找答案吧。
师:谁的尾巴长?(板书“长”)
师:谁想来露一手读读这个问句?
师:谁的尾巴短?
师: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一把伞”)
师:比一比谁是最佳小播音员,把这三个问句读好。
(2)比赛读好答句
师:比赛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
…………
4.比写话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就让我们也来比比谁是我们班的小作家。
5.比背诵
同桌比,男女生比,小组比。
6.唱歌曲《比尾巴》
师:领略了同学们朗读比赛的精彩,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比尾巴”比赛,感受比赛的快乐吧![4]
从教学程序和活动安排来看,这位教师是有经验的。如果文本解读得对,完全可以上成一堂好课,问题是这位教师把文本解读错了,且一路错下去。
一堂课六个环节,全是围绕一个“比”字展开,这是抓住了课文的关键词。但是,这位教师把“比”字理解错了,这里的“比”是比较的比,不是比赛的比。“比较”与“比赛”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差别巨大。什么是比赛?比赛就是一比高下,赛出名次,比出输赢。两种理解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大相径庭,导致教学目标完全不同。
课文中的“比尾巴”,是把六种小动物分成两类(兽类、禽类)进行尾巴比较,比较出它们不同的特征,也正如作者所言:“全诗都在突出一个动词‘比’字(标题—明比,内容—暗比),把两组小动物(兽类—猴子、兔子、松鼠;禽类—公鸡、鸭子、孔雀)的尾巴特点进行比较和鉴别。”[5]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更能鉴别出它们各自的特征,从而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能力。当然,它还有阅读审美价值。学生在朗读或诵读时,“对不同于人类世界的动物尾巴的多样和丰富产生惊奇感,而这一惊奇感的激发本身也是充满趣味性的。以一连串的叠加式提问开头,类似猜谜游戏。当关于动物尾巴的描述与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韵律协同起来,念诵或者背诵这样的童诗就给儿童带来了身心上的审美愉悦”。[6]如果把这里的“比”理解成比赛,那就变成了小动物们凭着尾巴来争名次、论输赢、评优劣。因为教师把比尾巴的“比”理解成比赛的“比”,使得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比赛,学生的学习也自始至终都在紧张的比赛中度过。
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把“比”字理解成比赛,就把教学引到另一个方向去了。本来可以轻松活泼地诵读、吟唱,却变成了竞争和争胜;本来是培养学生的体验、感受、观察的能力,却变成了输赢和优劣的较量,这样的教学无论是从学习效果上说还是从学习心理上说,都是不恰当的。
“比”字不难理解,但为什么教师会误读、误教呢?这恐怕不单单是教师解读素养的问题,还有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的影响。我们总是把学习看成是竞争的过程,把成绩看作学习成败的标志,从社会到学校都充斥着优劣观和成败观。教师一看到“比”字,自然就想到“比赛”,但是,这样一根筋地做下去,课堂上的诗意没有了,教育的本真也丢失了。
以上课例不是个例,相似的教学设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值得广大教师反省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