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防治对策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防治对策
摘 要:阐述了安康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时间、项目及结果,依据监测结果,对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说清安康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针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采取相对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安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对策,在安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
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推进突破发展、构建和谐安康奋斗目标,紧扣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结构、工程、管理三项减排措施,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一条工作主线,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有所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平均为 2.12,与上年持平;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天数354天,居全省第一。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概况
(一)安康市中心城区基本概况。安康中心城市位于安康市境内中心地带,已建成城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江南18平方公里,江北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5万人,其中江南16万人,江北9万人。安康中心城市是安康市政府所在地,属安康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按照“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市重心北移,提升江南的发展思路,目前已形成“一江两岸,南北互动”的布局。江北突出现代工业气息,以工业园区为基地,把重污染企业陆续迁入工业园区内,建设江北工业经济区。江南城区则形成以商业、居住、文教、办公和服务产业为主的区域。城市燃料结构得到改善,逐步形成以石油液化气为主的燃烧方式,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安康市环境监测站对安康市城区江南(市监测站)和江北(望江小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自动监测,同时在江南城区设手工对照监测点,共布设监测点位3个。其中自动监测点位2个,手工监测点位1个,详见表1。
表1 环境空气常规监测布点
编号
采样地点
所属功能区
采样类型
备注
1望江小区
交通稠密区
自动
省控点
2安康市监测站
混合区
自动
省控点
3香溪洞
江南(对照点)
手工
省控点
(三)、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1,大气自动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手工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和自然降尘等四项。
各监测项目均按照相应《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4hj/t193-和《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5hj/t194-执行,具体方法详见表2。
表2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方法代号
备注
二氧化硫
紫外荧光法
--
自动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
gb/t15262—9
4手工
二氧化氮
化学发光法
--
自动
saltzman法
gb/t15435—199
5手工
可吸入颗粒物
β射线法
--
自动
总悬浮颗粒物
重量法
gb/t15432—1995
手工
自然降尘
重量法
gb/t15265--94
手工
(四)监测频次与数据获得情况
1、监测频次。,大气自动监测频次为365天,每天24小时;手工监测频次为每月1次,每次5天。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手工监测每天采样4次,每次45分钟,总悬浮颗粒物每次采样1小时30分钟,每张滤膜采两次样,一天两张滤膜。
自然降尘每月监测一次,每次连续采样一个月,全年共监测12次。、监测数据获得情况。全年大气常规监测共获原始数据53196个,其中自动监测数据52560个,手工监测数据636个,以及有关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数据资料。
(五)评价标准及方法
1、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 3(gb3095—1996)二级年均值标准,自然降尘采用陕西省暂定标准,详见表3。
表3 评价标准
监测项目
浓度限值(毫克/立方米)
日平均
年平均
二氧化硫
0.1
50.06
二 氧化氮
0.1
20.08
可吸入颗粒物
0.15
0.10
总悬浮颗粒物
0.30
0.20
自然降尘
18吨/平方公里·月
2、评价方法
(1)对比法。将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与
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年均值标准对比,大于该项目标准值时,按超标计。以此来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的达标情况。
(2)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是各项空气污染物的单项指数的加和,可用于评价城市空气质量的总体状况和年际变化及季节变化情况。
其数学表达式为:
n ci
p= ∑ pi 其中pi=
i=1 c0i
式中:p—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pi —i项空气污染物的分指数
ci —i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年均值
c0i —i项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年平均标准值
n—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本报告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参数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手工监测总悬浮颗粒物换算为可吸入颗粒物)和自然降尘。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数值越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空气质量越差。
(3)污染负荷系数法。用以反映各项污染物的分指数在综合指数中的构成比例,确定各污染物的分指数对综合指数的贡献大小以及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影响大小,其数学表达式为:
pi
fi= 100%
p
式中:fi —i项空气污染物的负荷系数
二、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二氧化硫。,安康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3~0.210毫克/立方米,年均值为0.054毫克/立方米(手工监测为对照点,不参与统计计算,下同),符合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6毫克/立方米)。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2.2%。日平均最高值0.210毫克/立方米出现在江南城区的第一季度。
不同功能区二氧化硫均值浓度比较:混合区大于交通稠密区。混合区年均值超标0.17倍,交通稠密区和手工监测对照点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
从季度变化来看,全市二氧化硫浓度表现为第一季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说明二氧化硫浓度升高与冬季采暖期燃煤量增加有关。以上结果比较见图1。
(二)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4~0.077毫克/立方米,年均值为0.020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年均值(0.08毫克/立方米)标准。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零。日平均最高值0.077毫克/立方米出现在江南城区的第四季度。
不同功能区二氧化氮浓度比较:混合区大于交通稠密区。各区域年均值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
从季节变化看,全市二氧化氮浓度整体水平较低,季节变化幅度较小,第一、第四季度浓度略高于其它两个季度,第二、第三季度浓度基本持平。以上结果比较见图2。
(三)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12~0.287毫克/立方米,年均值为0.063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10毫克/立方米)。全年日均值超标率为6.3%。日平均最高值0.287毫克/立方米出现在江南城区的第一季度。
不同功能区浓度比较:交通稠密区大于混合区。各区域年均值均未超过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
从季节变化看,全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表现为第二季度最高,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可吸入颗粒物偏高主要与第二季度气候干燥少雨、扬沙浮尘等因素有关,同时也与第四季度部分月份处于采暖期,燃煤量大幅度增加,烟尘排放量增大有关。以上结果比较见图3。
(四)自然降尘。全年自然降尘月平均浓度范围为2.14~16.57吨/平方公里·月, 全年平均降尘量为6.00吨/平方公里·月,符合陕西省暂定标准(18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相比,浓度降低30.8%。最高值出现在江北城区的第二季度。
不同区域自然降尘浓度比较:交通稠密区大于混合区。各区域年均值均未超标。
从季节变化来看,全市降尘浓度表现为第二季度最高,第一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低。造成降尘浓度偏高的原因除二次扬尘外,还与第一、第二季度气候干燥及扬沙浮尘天气影响有关。以上结果比较见图4。
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年际变化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由表4可知,全市四项监测指标平均分指数均小于1,各项指标符合标准。四项污染物分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二氧化氮。
四项指标综合分析,江南混合区污染综合指数为2.24,大于江北交通稠密区污染综合指数1.99,说明混合区的污染相对重于交通稠密区。
表4 空气污染指数统计
所属功能区
pso
2pn02
ppm10
p降尘
p综
交通稠密区
0.6
30.20
0.7
40.42
1.99
混合区
1.17
0.30
0.52
0.2
52.24
全市平均
0.90
0.25
0.63
0.34
2.122、环境空气质量季节变化。由表5可知:安康市环境空气污染第一季度最重,综合指数为2.70;第二、四季度次之,综合指数分别为2.19和2.24;第三季度污染较轻,综合指数为1.34,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表5 各季度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及年际变化
所属功能区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
交通稠密区
2.17
2.421.30
2.10
1.99
2.53混合区
3.23
1.96
1.37
2.38
2.24
1.70
全市平均
2.70
2.19
1.34
2.24
2.12
2.123、污染负荷系数统计。由表6可以看出,四项污染物的平均污染负荷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氧化硫41.9%、可吸入颗粒物30.2%、降尘16.2%、二氧化氮11.7%。污染负荷系数最大的是二氧化硫,是安康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负荷系数最小的是二氧化氮。由此说明,影响安康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是煤烟型污染。
表6 空气污染负荷系数统计表
所属功能区
fso
2fn02
fpm10
f降尘
交通稠密区
31.7%
10.0%
37.2%
21.1%
混合区
52.2%
13.4%
23.2%
11.2%
全市平均
41.9%
11.7%
30.2%
16.2%
(二)、环境空气质量年际变化。根据表7和表8两年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可知,与各项指标比较,除二氧化硫上升46.3%外,其它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下降27.6%、二氧化氮下降9.1%、自然降尘下降30.8%。,全市空气自动常规监测结果表明:全市平均污染综合指数(2.12)与持平。其中交通稠密区污染综合指数(1.99)低于上年(2.53);混合区污染综合指数(2.24)高于上年(1.70),详见图6。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优良天数为354天,比上年增加53天,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日均值分别为每立方米0.054、0.020、0.063毫克。污染物的污染指数与上半年比较,二氧化硫下降8.2%,二氧化氮下降7.4%,可吸入颗粒物下降28.4 %。三项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6、0.08、0.10)。全市城市空气污染仍属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
表7 年与年环境空气监测结果比较
所属功能区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年均值(mg/m3)
年均值(mg/m3)
年均值(mg/m3)
交通稠密区(自动)
0.038
0.03
30.016
0.030
0.07
40.099
混合区(自动)
0.070
0.02
50.024
0.013
0.05
20.076
江南(手工对照点)
0.036
0.022
0.017
0.01
10.055
0.069
全市平均
0.054
0.029
0.020
0.022
0.063
0.087
表8 年与年环境空气自然降尘监测结果比较
所属功能区
交通稠密区(手工)(吨/平方公里·月)
混合区(手工)
(吨/平方公里·月)
香溪洞(手工对照点)(吨/平方公里·月)
全市平均
(吨/平方公里·月)
7.51
4.48
5.02
6.00
10.99
6.35
5.40
8.67
四、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本年度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是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产生原因除主要来源于燃煤和工业粉尘,其次来源于地面灰尘和沙尘、扬沙污染。由于地面裸露原因,加之冬、春季干燥少雨天气,特别是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兴起,各小区、城区道路等相继破土动工,使很多机动车辆带土进城,还有环卫工人使用传统的扫地工具,致使二次扬尘尤为突出。为此建议:
1、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大力发展天然气供应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生产、方便人民生活、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快建设安康中心城市天然气供应工程,将会给安康市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代替和改变了安康市城区居民和第三饮食服务行业以煤为主的燃煤结构和燃煤方式,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安康市城区燃煤量,从源头上减少了燃煤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的排放量,对于提高安康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做好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例如天然气、甲醇或乙醇)的宣传工作,以进一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3、合理规划,优化环境功能分区,实行集中供热,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围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污染源结构、工程、管理三项减排措施,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4、环卫部门除尽量利用夜间清扫街道外,还应定时增加每天向市区主要交通干道、街道的洒水次数;更新传统的扫地工具;推广使用袋装垃圾;在市区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设立垃圾箱,并分类进行回收;公安、交警部门应在市区内控制机动车车流量,以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
5、大力进行植树造林,严禁滥砍乱伐,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从而避免和减轻沙尘和扬沙天气带来的危害。
(6)加强对市区的绿化工作,提高市区绿色覆盖面积。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不断提高每个公民的环保意识,把市委市政府提出营造“绿色安康”的战略部署真正落实到实处。
五、结论
1、安康中心城市环境空气污染负荷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氧化硫41.9%、可吸入颗粒物30.2%、降尘16.2%、二氧化氮11.7%。安康市环境空气污染整体表现为煤烟型污染,污染负荷系数最大的是二氧化硫,是本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因子,其次是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污染负荷系数最小的是二氧化氮。
2、不同区域环境空气污染表现为江南大于江北。
3、各季度环境空气污染变化规律是第一季度最重,第二、第四季度次之,第三季度最轻。
4、,环境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与持平。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优良天数为354天,比上年增加53天,环境空气质量略有好转。
5、使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是改善安康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围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污染源结构、工程、管理三项减排措施,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9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的通知.环发1号,.0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
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作者简介:丁义志(1963年--),男,汉族,1983年在安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从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现任业务管理室主任,技术职称工程师,于1988年4月18日在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重大科技项目中荣获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三等奖。
第二篇: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及对策
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及对策
去年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开始显效,市区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直观感受,就是在城区看到蓝天白云的天数明显增多。尤其是进入冬季采暖期,城区直冒黑烟的烟囱少了,市民普遍感到“空气清新了,嗓子不呛了”。但目前市区空气质量仍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实现
根本好转的目标,还需继续付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本文拟在分析市区空气主要污染物监测值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对策。
一、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趋于好转,但污染依然严重
我国衡量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指标为三项五级。三项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级别为优(一级)、良(二级)、轻度污染(三级)、中度污染(四级)和重度污染(五级)。国家规定,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环保重点城市内应有80%以上的天数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标准。三项指标的二级标准分别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日平均值0.100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年日平均值0.060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年日平均值0.080毫克/标立方米。
据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资料,今年1~10月,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28天,占同期总天数的74.76%,而去年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仅为175天,尤其是通过大规模拆改小型燃煤锅炉、治理汽车尾气和整治餐饮洗浴业烟尘油烟污染,今年1~10月份,市区空气中二氧公硫、二氧化氮两项污染物浓度分别为0.018毫克/标立方米和0.015毫克/标立方米,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5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指标规定浓度值;市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0.131毫克/标立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但目前市区空气污染依然较为严重。一是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虽总体达标,但工业区等局部区域在冬季采暖期二氧化硫还不能稳定达标;市区主要交通干线,二氧化氮普遍超标。二是市区pm10还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31%,仍是市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
市区局部地区和冬季二氧化硫超标,其主要原因是1314台1蒸吨以上的供暖燃煤锅炉仍在运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还需进一步控制。市区道路不畅,车辆经常处于怠速、慢速和启动状态,相当一部分车辆车况较差,25%左右的汽车尾气超标,则是市区主要交通干线二氧化氮超标的主要原因。
二、可吸入颗粒物超标,扬尘、煤烟尘是主要元凶
可吸入颗粒物是市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据市环境监测站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所做的pm10源解析结果,市区空气中pm10主要来自土壤尘和煤烟尘,其次为建筑尘和冶炼尘。四种污染物占pm10总组份的年均比例分别为,土壤尘43%、煤烟尘28%,建筑尘和冶炼尘在10%以下。采暖期煤烟尘比重较非采暖期上升13%左右,而非采暖土壤尘占pm10总组份的比例则高达55%以上。
市区土壤尘的88%来自于人为活动所形成的二次扬尘。,市区月降尘达到29.38吨/平方公里,是的1.22倍。黄土松散易成细末的物理特性,市区一些建筑和市政施工工地防尘降尘措施不力,市区环卫保洁的“扬尘式”清扫方式,市区和近郊区部分新建住宅区通往城市主干道的道路长期未能硬化等,使降尘在风力和汽车行驶等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多次被扬起进入空气,成为市区土壤污染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三、加大力度控制二次扬尘,继续治理煤烟尘,努力实现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
作为特大城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治理市区空气污染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打好总体战、持久战、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第一,齐抓共管,打一场集中整治市区二次扬尘污染的攻坚战。二次扬尘是目前市区空气污染的一号元凶。建议市政府组织协调各区政府和建设、环保、市政、园林绿化、林业、水务等市级部门,强化对市区建筑工地、市政工地、环卫清扫和垃圾清运的环境管理。市区所有建筑工地和市政施工工地都必须采取有效的、符合环保要求的防尘降尘措施,减少黄土裸露,硬化工地车辆出入道路,封闭清运建筑垃圾,车辆驶出工地必须冲洗轮胎,环保不达标工地一律停工整顿。加快城市市容保洁方式的机械化步伐,市区主要道路尽快实行机械吸尘式清扫,增加市区主干道洒水次数,密闭清运生活垃圾。全面硬化市区和近郊区道路,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扎实推进城市大水大绿工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第二,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力度,巩固发展燃煤污染治理成果。市区现仍有1314台1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治理煤烟尘污染任务依然较重。加快发展集中供热,凡集中供热管网到位地区的分散采暖锅炉一律限期拆除;天然气和集中供热管网暂未覆盖地区的分散采暖燃煤锅炉,1蒸吨以下的要全部拆
除,10蒸吨以下的必须全部燃用清洁型煤,并采取消烟除尘措施,达标排放污染物;10蒸吨以上的必须燃用含硫量低于0.8%、灰分低于15%的优质煤,并采取消烟除尘措施,确保达
标排放。严把新建餐饮洗浴业环保审批关,现有餐饮洗浴单位烟尘油烟排放不达标的一律停业整改。
第三,认真贯彻实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
办法》,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严格路检、抽检和年检相结合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制度,严禁冒黑烟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加大市区公交车和出租车“气”代“油”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机动车绿色环保标志。
第四,加强市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建设,在市政府防治大气污染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制规范和长效机制。
第三篇: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与健康
实况报道 第313号
2011年9月更新
重要事实
空气污染是影响健康的一个主要环境风险。通过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我们可以帮助各国减轻由呼吸系统感染、心脏病和肺癌带来的全球疾病负担。
城市空气污染的程度越低,人们的呼吸系统(长、短期)和心血管健康状况就会越好。
估计室内空气污染会造成约200万人过早死亡,这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这类死亡中,约有一半因五岁以下的儿童发生肺炎而死。
估计室外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130万人死亡。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的人们面临的这一负担更大。
接触空气污染物大都在个人的可控范围之外,要求国家、区域、甚至是国际层面的公共当局采取行动。
《世卫组织空气质量准则》就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作出了最新评估,并获得了最广泛的认可,对大大降低健康风险的空气质量目标提出了建议。该准则指明,将颗粒物(PM10)从每立方米70微克减少到20微克,则与空气质量有关的死亡就可减少大约15%。
背景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空气污染,都是影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每一个人的主要环境卫生问题。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旨在就减少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提供全球性指导。1987年的首发版[1]和1997年的更新版[2]涵盖了欧洲。新准则(2005年)应用于全球并以目前具有科学证据的专家评价为基础。它们为下述选定的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提出了修订:可吸入颗粒物(PM)、臭氧(O3)、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适用于世卫组织所有区域。
2005年空气质量准则的主要结论:
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很多城市中存在着暴露于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的严重健康风险。在污染水平和特定卫生成果之间有可能得出一个量化关系(死亡率或发病率的增长)。这就可能在减少空气污染的情况下对预期在健康方面的改善作出宝贵的探讨。
即便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相对偏低,它也与一系列的健康副效应相关。
室内空气质量恶劣可对全球一半以上人口健康构成风险。在使用生物燃料和煤进行烹调和取暖的家庭中,可吸入颗粒的水平可能是指导值的10-50倍。
通过降低燃烧矿物燃料期间释放的几种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能够大量减少对空气污染的暴露。这类措施也将有益于减少温室气体,并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
除了指导值之外,空气质量准则也为有关室外空气污染的每项空气污染物提出了过渡目
标,以便促进逐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过渡。如果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可望大量减少空气污染对健康带来的急性和慢性影响。然而,实现指导值方面的进展应成为最终目标。
可吸入颗粒物
指导值
PM2.5μg/m3 年平均μg/m3 24小时平均
PM10μg/m3 年平均
μg/m3 24小时平均
2005年空气质量准则第一次为可吸入颗粒物(PM)确定了一项指导值。目的是实现尽可能低的浓度。由于没有发现更低的对健康不造成危害可吸入颗粒物的阈值,建议的标准应是一个可接受和可实现的目标,这在当地存有各类限制、能力有所不同和公共卫生需要确定重点的背景下将对健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定义和主要来源
可吸入颗粒物对人的影响要大于其他任何污染物。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硫酸盐、硝酸盐、氨、氯化钠、碳、矿物粉尘和水。它包括悬浮在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物的固体和液体复杂混合物。这些颗粒根据它们的气动直径加以界定,例如PM10(气动直径小于10 µm的颗粒)或PM2.5(气动直径小于2.5 µm)。后者更具危险性,因为当吸入之后,它们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
健康影响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暴露所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对颗粒的长期暴露可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的危险。在发展中国家,暴露于室内明火或传统炉灶固体燃料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可增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并与幼儿的死亡率相关;来自使用固体燃料的室内空气污染也是成人中罹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肺癌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过观察到的相对清洁城市的15-20%。即便在欧盟国家中,由于暴露于人类活动产生的PM2.5,人均期望寿命也减少8.6个月。
臭氧(O3)
指导值
O3
μg/m3 8小时平均
根据最近对臭氧浓度低于120µg/m3发生的日死亡率与臭氧水平之间的确凿的关联,将原先建议的8小时平均120µg/m3的限值降低为100µg/m3。
定义和主要来源
与高层大气臭氧层不同的是,地面的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由诸如车辆和工业释放出的氧化氮(NOx)等污染物以及由机动车、溶剂和工业释放的挥发
性有机化合物(VOCs)与阳光反应而形成。阳光灿烂时,臭氧污染最为严重。健康影响
空气中过多的臭氧对人类健康造成显著影响。它可导致呼吸问题、引发哮喘、降低肺功能并引起肺部疾病。目前它是欧洲最为令人关切的空气污染物之一。若干项欧洲研究报告称,对臭氧的暴露每增加10µg/m3,日死亡率上升0.3%,心脏病增加0.4%。二氧化氮(NO2)
指导值
NO2
μg/m3 年平均
200 μg/m3 1小时平均
目前世卫组织为保护公众避免NO2气体造成的健康影响所确定的指导值,即40µg/m3(年平均)与过去的空气质量准则中建议的水平相比没有变化。
定义和主要来源
作为一种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具有几个相关联的活动:
短期浓度超过200µg/m3时,它是一种引起呼吸道严重发炎的有毒气体。
二氧化氮是硝酸盐气溶胶的主要来源,构成PM2.5和在紫外线下臭氧的主要部分。人为释放二氧化氮的主要来源是燃烧过程(供热、发电以及机动车和船舶的发动机)。健康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儿童发生支气管炎症状的增多与长期接触二氧化氮有关。目前在欧洲和北美一些城市中肺功能减弱现象的增加也与目前测量(或观察到)的二氧化氮的浓度有关。
二氧化硫(SO2)
指导值
SO2μg/m3 24小时平均
500 μg/m3 10分钟平均
500µg/m3浓度的二氧化硫持续时间平均不应超过10分钟。研究显示,一部分哮喘病人在暴露于二氧化硫10分钟之后肺功能和呼吸系统即发生变化。
将二氧化硫24小时的指导值从125µg/m3修订为20µg/m3是基于下述考虑:
目前已知的二氧化硫对健康影响的数值较过去所认为的要低。
需要进行更高程度的保护。
尽管二氧化硫低浓度效应的因果关系尚不确定,但是,降低二氧化硫浓度很可能减少对混合污染物的暴露。
定义和主要来源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带有刺鼻的气味。它源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对含有硫磺的矿物的冶炼。人为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是为家庭取暖、发电和机动车而燃烧含有硫磺的矿物燃料。
健康影响
二氧化硫可影响呼吸系统和肺功能,并刺激眼睛。呼吸道的炎症导致咳嗽、粘液分泌、加重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并使人们更易患呼吸道感染。在空气中二氧化硫水平较高的日子里,因心脏病去医院就诊的人增多,死亡率增长。当二氧化硫与水结合时形成硫酸;这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是造成树木死亡的一个原因。
世卫组织将协助各会员国共享有关成功的做法、暴露评估方法以及监测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方面的信息。
应对全球清洁空气挑战
新闻稿
2011年9月26日 | 日内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今天公布的史无前例的空气质量数据汇总情况,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已达到威胁人们健康的程度。这些信息所含数据来自91个国家的近1100座城市,包括首都所在城市和超过10万居民的城市。200多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死亡
世卫组织估计,每年有200多万人因吸入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中的细小微粒而死亡。PM10微粒属于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微粒,能够渗入到肺部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心脏病、肺癌、哮喘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在《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指南》中,PM10的年平均值为每立方米20微克(µg/m3),但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某些城市的PM10已达到300 µg/m3。主要的调查发现
新的情况汇编中的主要调查发现包括:
在许多城市区域,常常出现细小颗粒污染程度呈持续性增高情况。细小颗粒污染通常来自发电厂和机动车等燃烧源。
绝大部分城市人口平均每年接触到的PM10微粒超过了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指南》
3所建议的20 µg/m这一最高水平。平均而言,仅有少数城市达到世卫组织指南规定的数值。
2008年,估计城市室外空气污染共造成134万人出现过早死亡。如果普遍达到世卫组织指南的标准,估计2008年可避免109万人死亡。与先前在2004年估计的115万死亡相比,城市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数已有所上升。城市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估计数上升情况与近期空气污染浓度不断升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及数据可用性和
采用方法的改进有关。
“空气污染是一个主要环境卫生问题,加紧做出努力,降低其所造成的健康负担至关重要,”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司长Maria Neira博士说道。“如果我们对环境进行适当监测和管理,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及肺癌的人数将能够大幅降低。在全世界,废气烟尘、工厂烟雾或发电厂烧煤而产生的煤烟往往使城市空气变得污浊。许多国家没有空气质量规制,而即便有的话,国家标准和执行情况也大有不同。”
提高健康风险认识
世卫组织呼吁,要提高对城市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认识,要实施有效政策并密切监测城市里的这一情况。如果PM10从平均70 µg/m3降至年平均值20 µg/m3,预计将减少15%的死亡——这被认为是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成果。在污染程度更高时,类似的降幅对减少死亡的影响会变小,但即便如此,也仍然能够带来重要健康收益。
“城市解决室外空气污染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这取决于污染源的相对贡献比例、所处发展阶段和当地地理环境,”世卫组织公共卫生和环境司环境卫生干预处长Carlos Dora博士说。“就城市而言,利用世卫组织数据库信息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监测空气污染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此来确定和改进有效干预措施并逐步扩大其规模。”
室外空气污染的最主要贡献因素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室外空气污染的最主要贡献因素包括:机动交通,小型制造商和其他产业,通过燃烧生物燃料和煤炭进行烹饪和取暖,以及燃煤发电厂。通过烧柴和燃煤为住宅供暖也是空气污染的一项重要贡献因素,尤其是在较冷月份时的农村地区。
“遏制污染并减少其带来的广泛健康影响都需要地方行动、国家政策和国际协议”,设在德国波恩的世卫组织欧洲环境和卫生中心主任Michal Krzyzanowski博士说。“今天公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明确了最需要采取行动的区域,并使我们能够评估所执行的政策和行动的有效性。”
对编辑的说明
空气质量数据是利用国家或特定城市公开可用的资料来源汇编而成的,这些资料以各城市开展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基础。数据库采用的测量数来自城市监测点,包括路边监测,但为避免出现高估情况,对许多人的暴露不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和其他公认“热点”区域(如:高速公路路口)被排除在外。
包括报告的PM10水平在内,数据库中采用的测量数代表平均值。PM10是城市空气污染以及在城市中通常发现的与污染物的复杂混合物相关健康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较小的PM10微粒能够渗入到双肺深部,并能够进入血液,对多个脏器系统造成损害。某些城市的测量甚至包括PM2.5等更小的微粒,这些也被收入数据库之内。
数据以2003至2010年的测量为基础,绝大部分数据报告涉及2008至2009年这个阶段。数据按各个城市、国家城市人口(如可用)和世卫组织各区域加以表述。
空气质量的这类成套数据连同相关疾病负担的最新情况以及相应的常见问题可在线获得。
如欲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世卫组织
通讯联络官
Nada Osseiran
电话:+41 22 791 4475 手机:+41 79 445 1624
电子邮件:osseirann@who.int 世卫组织
通讯联络顾问
Gregory Hartl
电话:+4122 791 4458
电子邮件:hartlg@who.int
第四篇:空气质量
专家研究认为,人们在经历了“煤烟污染”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危害之后,目前正在遭受着以“室内空气污染”为主的第三次污染。据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5-10倍。美国专家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二至五倍,在特殊情况下可达到一百倍。室内空气中可检出五百多种挥发性有机物,某些有害气体浓度可高出户外十倍乃至几十倍,其中二十多种是致癌物。
加拿大环卫组织研究发现,人类68%的疾病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包括办公室、房民现代住宅、大型百货商店、学校教室等在内的室内空气质量近日成了环境专家们研讨的焦点。综合调查结果显示,通风空调系统、建筑及装饰材料、办公设备和家用电器等是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的“隐性杀手”。
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建筑、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可达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可达430万人次。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在给人们健康造成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1995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健康危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即高达107亿美元。
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污染,几乎所有新装修办公室、居室、新购买的车辆都有空气污染问题,有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几倍几十倍!另外,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对200辆汽车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若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有近九成的汽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苯含量超标问题,而且大部分车辆甲醛超标都在五六倍以上。
第五篇: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提升污染防治水平,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一、乌海市大气污染现状
乌海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蒙宁交界地段,位于乌兰布和、毛乌素、库布齐三大沙漠交汇处,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是通连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3个盟市的区域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枢纽城市和桥头堡,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乌海市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全市分布工业企业401家,2013年全市GDP完成600亿元。根据2013年环境统计二氧化硫排放量95537.3吨;氮氧化物排放量76983.5吨;烟粉尘排放量99125.9吨(不包括骆驼山自燃扬尘)。
以乌海市为中心的自治区西部三角区域(包括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阿拉善盟阿左旗的乌斯太镇)行政区划面积9155平方公里,工业聚集区面积1952.84平方公里。其中蒙西工业园区、乌斯太工业园区、巴音敖包工业园区、棋盘井工业园区和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宁夏精细化工基地紧邻我市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三角区域”共9片较集中的工业聚集地,涉及到电力、焦化、建材、化工、冶金、采掘等9个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行业为主导产业。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给乌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压力,面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自“十一五”以来乌海市委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出真招、打重拳、下狠手,生态环境取得一定改善,进入“十二五”,对环境污染 采取“零容忍”态度,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美丽乌海的奋斗目标。
二、主要工作做法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乌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从健全环保目标考核、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构建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全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委、市政府经常专题研究部署环境保护工作,人大、政协经常深入一线调研了解环境保护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成立了以毕力夫市长为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今年初,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工业经济暨环境保护大会,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定今年我市以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焦化行业提标改造工程、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区烟尘扬尘粉尘综合整治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与此同时,市政府又召开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市政府与各区政府、滨河新区管委会和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签订了《201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毕力夫市长对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政协在今年对骆驼山矿区生态恢复和治理情况提案进行了重点督办和组织委员进行视察。
2、完善政策措施。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双12条”减排措施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的意见》、《关于设立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的通知》等环境保护政策性文件。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自治区《关于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以及自治区政府与我市签订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了《乌海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印发了《乌海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乌海市2014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进一步明确减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乌海市2014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乌海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部门职责及任务分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经过5年努力,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10%以上”的工作目标。在自治区率先制定了《乌海市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形成了环保、发改、经济等多部门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的工作局面。
3、落实目标责任。一是率先在全区推行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环境保护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二是把环境保护目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列入各区及有关部门实绩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三是市政府将考核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下达各区、重点企业和市直相关部门,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了责任明 3 确、分工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4、认真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加强总量审批、环评审批、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工作。实现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从开工建设到验收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5、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社会各界环保意识。在市级各新闻媒体开设了环保专栏,创建了环保网页,开通了“环保微博”,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企业污染治理进展、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等各类环保动态信息,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成立了环境形势宣讲团,深入到企业、学校、社区进行环保法律法规为主题的宣讲;经常邀请环保部专家、院校教授来我市为企业负责人、副县以上领导干部、环保系统干部职工举办环境形势报告会、环保法律法规等专题讲座。拍摄了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沙画和焦化行业提标改造环保公益广告宣传片,通过电视台,全市各广场、商场大屏幕等媒介向社会公众展示。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
2014年全市计划组织实施70个脱硫脱硝减排项目,预计削减二氧化硫31354吨,氮氧化物12579吨。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入炉煤管理,从今年5月份起将入炉煤硫份从严限定在1%以下。对7月1日起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或脱硫设施发生故障时要求入炉煤硫份必须控制在0.5%以内。环保部门对电力企业入炉煤硫 份每月不少于两次突击抽查监测,对未使用规定煤种、超标排放的企业定期予以通报,并进行处罚。近期将组织开展电力企业入炉煤硫份管理环保专项检查。
(三)工业污染、燃煤污染、扬尘污染和机动车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市工业企业产业层次和环保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以来,我市投入污染源治理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3亿元。坚持“关小上大、扶优汰劣”,高于国家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关停各类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资源浪费大的企业1560多户,100万吨以下焦化、60万吨以下洗煤、30万吨以下煤矿企业全部关停。2014年计划淘汰落后电石产能29.4万吨、铁合金26.4万吨。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基地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焦炭产能达到1800万吨,PVC产能达到120万吨;焦炭和PVC产能占全区比重分别达到60%和40%。东源科技1,4丁二醇项目、恒业成30万吨有机硅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乌海传统优势产业在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产业规模、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同行业较先进水平。2011年,乌海市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
2、以组织实施焦化行业提标改造工程为重点,不断深化废气污染源治理。今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重点用于焦化企业脱硫提标改造工程和脱硫废液提盐改造工程。2014年追缴各焦化企业历年拖欠排污费,70%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支持全市焦化企业提标改造。根据完成时间,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在2014 年10月15日前完成脱硫、除尘提标改造工程的焦化企业,市政府给予400万元、所在区政府给予100万元奖励。焦化提标改造工程完成后,预计削减二氧化硫1.4万吨。目前,投产的13家焦化企业提标改造正在进行。
积极推进电力、水泥等重点行业除尘改造。目前,有10台242万千瓦机组已达到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有5台55.5万千瓦机组除尘改造正在组织实施。
3、组织实施骆驼山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切实改善骆驼山区域环境质量。加大对骆驼山矿区沿线露天开采企业综合治理力度。对进矿道路实行硬化,规范企业储煤场、排土场和采剥爆破、挖掘、装卸、运输管理。凡矸石、渣山着火未治理的企业、进矿道路没有硬化的企业不得继续开采。今年计划完成骆驼山矿区12.6公里公共道路硬化、100万平方米以上浮土固化和80%以上煤矸石自燃压覆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骆驼山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规划,从根本上改善骆驼山矿区生态环境。
4、组织实施城区粉尘烟尘扬尘综合整治工程,切实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
一是持续推进跨世纪蓝天计划。将全市建成区全部纳入“烟控区”范围,加强清洁燃料供应点煤质监管。各区政府每年3月底前制定禁烧烟煤实施方案和具体的燃煤补贴政策,细化明确部门职责,努力实现全市禁烧烟煤的目标。全市设立清洁燃料销售点65个,要求各清洁燃料销售点出售的煤炭硫分低于0.5%,灰分低于10%。
二是加强城区粉尘烟尘扬尘综合整治。严格执行《乌海市防治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对全市建筑、拆迁、市政施工工地和道路施工工地加强监管,有效控制扬尘污染。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全市所有建筑工地要求建设全封闭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所有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场地一律硬化,所有渣土堆及裸露地面喷洒抑尘剂或覆盖密目抑尘网,进出渣土运输车辆必须采取密闭措施;建筑施工工地出口设置冲洗平台,及时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所有房屋拆迁项目必须采取湿式作业,购置高压喷淋抑尘车。加强道路施工及运输过程扬尘监管,施工堆土要覆盖密目抑尘网,裸露地面必须随时洒水降尘;施工拌合站及其物料输送工段必须采取封闭施工或采取其它有效防尘措施,倾倒土方必须实施喷淋作业。所有散装物料车辆必须全部苫盖。到2015年底,渣土运输车辆全部密闭运行,逐步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各种煤堆、料堆全部实现封闭存储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城区和工业园区内主要道路推行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购置道路机械化清扫车,增加清扫频次,到2017年底,全市主要交通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2014年开始,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征信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对不符合控尘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三是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建成区和工业园区热力与燃气管网建设,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到2014年底,基本关停建成区和工业园区管网辐射范围内所有燃煤锅炉、茶浴炉;管网外燃煤锅炉必须改电、改气或使用其它清洁能源。今年要完成对99台燃煤锅炉、茶浴炉的整治淘汰和 7 改电、改气工作。建成区和工业园区外的其它燃煤锅炉限期在2014年9月底前完成脱硫除尘整治,茶浴炉必须改电、改气或使用其它清洁能源。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60台燃煤锅炉整治工作。
四是加强治理餐饮业、露天烧烤油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今年要完成全市63家大型餐饮服务经营场所高效油烟净化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规范中心城区所有露天烧烤经营摊位。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禁止随意焚烧秸秆、落叶,严禁垃圾随意倾倒和焚烧。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市2个油库、78座加油站(中石化10座,中石油48座,宝塔石化3座,其它17座)和136辆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目前,已有25家餐饮业按规定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有10座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治理。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2009年-2013年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用于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达32亿元以上,完成造林30.6万亩。特别是2013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23亿元,重点实施了甘德尔山、城际快速通道等25项绿化工程。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4平方米,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被誉为“沙地绿洲”。目前,正围绕“二环、三带、四山、多点、大园林”的发展规划,争创全国园林城市,今年将完成绿化面积7万亩。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海勃湾北部生态涵养区保护和管理的决定》,将海勃湾区北部42平方公里确定为生态涵养区,正在 8 建设11平方公里黄河湿地公园和8平方公里高山草原景区,开工建设了乌海市绕城水系,甘德尔河二期、机场路两侧8个人工湖全部蓄水,三区城区水系建设进展顺利,乌海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努力将乌海建设成为城在水中、水中城中的滨水宜居城市。
5、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今年计划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4452辆以上,到2017年基本淘汰全市范围内的黄标车和老旧车。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率和环保标志发放率。加快公交车油改气进程,启动了公交、出租车改气工程,目前已完成295辆公交车和953辆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分别达到公交车和出租车总数的76.8%和100%。
(四)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生产情况 一是促进产业延伸、产业多元、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乌海市被确定为国家级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千里山、乌达、西来峰三个工业园区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2家企业成为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乌达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海南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精细化工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将积极申报源通、华资、天宇为新的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
二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广环保和节能技术。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规划、煤矸石综合利用发展自备电规划和焦化、聚氯乙烯两大基地发展规划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成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污染防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城市环境承载负荷。2011年以来,按照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共完成18家(2014年5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截止目前,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住宅9.3万套695.4万平方米,基本建成6.7万套,分配安置5.3万户。下一步我市力争用3年时间,投资190亿元,改造各类棚户区3.2万户。其中,煤矿棚户区二期改造1.27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27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7500户。加快建成区及工业园区热力与燃气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供气及天燃气供给覆盖面,全市建成区及所有工业园区均建成天然气管网,具备满足用气需求。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所有新建建筑都要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项目及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加快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2014年计划实现供热计量收费面积270万平方米,完成75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五)大气污染监测、监察等监管能力建设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加强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市区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环境监察能力建设都达到了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建设完善大气污染监测制度,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购置各类仪器200多台(套),建成了1个黄河省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全市建立5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年底前完成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六)重点打击违法排污
采取分片划区、责任到人,日查、夜查、抽查、巡查、环境监察员驻厂、自动监控等方式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2013年,市、区环保部门累计出动环保执法人员5268人次,检查企业2144家次,下达行政处罚30件、限期整改507件。今年组织开展了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883人次,现场检查园区企业381家次,下达限期整改76份,行政处罚4家,取缔“十五小”违法企业45家。
(七)大气污染区域控制与联防联控情况
积极协调配合自治区西部环保督查中心开展乌海及周边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协调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西北督查中心加快推进宁夏石嘴山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环保部西北督查中心已选定石嘴山市作为宁夏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督查重点城市,下一步将加大督查力度,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自治区环保厅高度重视乌海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今年3月1日至15日,自治区环保厅在我市及周边工业园区共布设38个监测点位,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PM2.5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开展污染源解析现场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将提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的问题。乌海市的大气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区域性污染问题。区域面积小、企业密度高,排放强度大。而我市的主导风向又为东南风,根据近十年的气象数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市东南风频率高达26.4%,偏南风(东南风、南风、西南风)频率高达31.7%,所以每遇不利气象天气时,11 就极易形成污染较重天气,特别在小风或静风天气时,就形成南至石嘴山(有时为银川)北至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区域性环境污染。
建议进一步强化蒙西三角区域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工作,能建立跨自治区之间的蒙宁区域(蒙西三角区域、宁夏石嘴山区域)的大气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有效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加快区域矿山环境综合整治。乌海及周边矿山和非煤矿山开采、运输扬尘及矸石山自燃是造成乌海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协调周边地区加快治理,明确标准要求和完成时限。例如乌海市2013年初对境内46家白灰竖窑生产企业全部关停,而鄂托克旗境内白灰竖窑仍在生产,环境污染较重。二是协调周边盟市调整产业布局,禁止在乌海周边工业园区特别是上风向新建重化工项目,并且将周边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纳入自治区考核各盟市空气质量权重指标体系,加快治理步伐。三是对该区域重点行业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控制标准。国家对重点行业制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区域内有的企业做到了达标排放,有的企业没有实现达标排放,有的企业污染物排放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乌海市为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一些企业积极主动减排,比如京海电厂的氮氧化物排放每立方米低于100毫克(国家排放标准为200毫克/立方米)、乌海热电厂烟尘排放每立方米在10毫克左右(国家排放标准30毫克/立方米),乌海市各电力企业都在通过加强管理等多种方式争取年内达到上述排放标准。希望自治区能针对技术成熟、通过加强管理而又不大幅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就可降低主要污染物 12 排放的实际情况,对该区域重点行业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控制标准,通过提高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二)治理资金问题。在取得攻坚战胜利的同时,乌海市空气质量仍没有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我们很清醒的认识到乌海大气污染防治将是一场持久战,希望自治区相关部门给予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保证各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治污项目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