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17: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第一篇: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10日语刘位龙学号:2010194121

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

科学离不开想象力,科幻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一国当前科研能力和制作技能的一种折射。科幻电影在创造了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喜爱科幻电影的影迷,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由维基百科中数据可见,比较中美14年(1995-2008)的科幻电影数量,中国(大陆)占总数的百分率仅只有 0.5%,仅为美国科幻电影数量的 1/200。这是一 个巨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这也反映着中美对待科幻的不同态度。

那么,如何看待科幻呢?进而言之,如何看待科幻与科普之间的关系呢? 让我们从科技创新与想象力的关系谈起。在科技创新中,除了逻辑思维外,也存在着非 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的一种突出表现方式就 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观具 体形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 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想象力对于科技创新来说常常是一个突破性的关键因素。爱因斯坦更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 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 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正是借助想象力,使科学家的思想纵横驰骋,促使科学的真正进步。

想象也可以使人们突破已有经验材料的局限,去探求事物的底蕴,开辟新视野,拓 展新境界,探索科学的新领域,从而引发科学技术的新突破。在这样的意义上,也可将科幻电影看作是基于一定科学基础上的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力的结果,对于培养人们的科学想象力 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而且,科幻电影的制作水平及其使用的科技手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国当下的科技能 力和制作技能。没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和制作技 能作支撑,是很难拍出一部精美的、栩栩如生 的科幻电影的。

当年,卢卡斯为拍摄 《星球大战 》成了电脑特效技术的开山鼻祖。《 星球大战》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制作 出摄影机无法拍出的令观众叹为观止的场面。当代制作的科幻电影如《地 心 冒 险》和《 阿凡达 》中都使用了3D 技术,后者的 3D 视觉效果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而中国却望尘莫及。

发展科幻电影,利于培养人们的科学想象力,促进有关科技能力和制作技能的提高,从而对科技创新、创意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一面。

事实上,科幻电影中的一些预期产品不断对科技创新进行启发,最终在科幻电影发表后的未来一段时间里创造出了类似的实际产品或在现实世界里得到了应用。但这也只是在外国的天才手中诞生,中国出现的却是少之又少。

“科学离不开幻想,艺 术离不开真实”(纳布可夫)。科幻电影中的科技,有些是根据当时的科技基础推测而来,有些则是新奇的想法、构思激发了相关科研人员的兴趣,从而最终有了这种创新的科技产品。

中国科幻电影现状的原因和未来我国科幻电影发展现状是难以令人满意的,除了科技和制作技能方面的原因,更需要从社会文化方面进行考虑。传统文化的影响科技创新本身就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打上了它所处的特有文化的时空烙印。

10日语刘位龙学号:2010194121

每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都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总是反映了该国的文化特点。我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四类原因:长期农业社会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倾向; 科举制度压抑创新精神;封建君主制度的桎梏。在种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的文人学者大都埋首于纸堆中不断考证,无视现实,忽视未来。

这就导致中国人不同于没有多少历史包袱的美国人那样勇于开创未来,而是热衷于回忆过去。这种文化氛围表现在电影艺术界中,就是我们的大量影视剧都是不断地从历史中找题材,一直循 规蹈矩地拍历史片,古装剧等,还喜欢把祖宗的老古董、名人的小说不断地拿来翻拍再翻拍。如此,畅想未来的影视剧,包括科幻理论探索类影视剧也就少得可怜了。

加上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主要是一种应试教育,主要是对一些 已经存在的东西、知识的反复灌输,而对想象力、创新能力关注不够。长此以往,社会大众 更加关注于现实中瞧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未未来的前瞻性思考普遍不足。

科幻电影毕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基础的,大众观看并发展为爱好也是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憧憬。我国的科技真正发展也只有短暂的 100 年左右时间。而对于西方来说,他们的科技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年,整个社会大众的科学素养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

当前,发达国家 仍然在高度重视科学素质的提高,我国也在奋起直追,并逐步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和创新精神培 养的新时期,这些使得我们有理由期待,我们将会逐步克服我国的科幻作品包括科幻电影缺位的这样一种状态。

科幻中的科学和幻想尽管科学与想象力之间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但是,没有科学基础的幻想,难以发挥科普功能;没有想象力的科普,当然也谈不上科幻问题。

事实上,国内一些科幻作品缺乏想象力,没有经过细致的艺术再加工。这种科幻作品对大众的吸引力是不够的,也是导致国内科幻作品普及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要想让我国科幻电影技术得到发展,首先,需要大力提高科幻电影创造者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幻电影编剧的队伍、提高创作者的相关科技基础知识。从而间接地对提升科幻电影广大观众的科学素质起到积极的、有效的推动作用。

其次,从教育的角度着手最一般地讲,学校教育应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鼓励未来一代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发散自己的思维,加强对他们 的想象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除了加大对国产科幻电影的资金投入外,还要逐步发展完善整个科幻电影产业链,更好的推动电影产业发展。

我们相信,科普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链的成长和完善,我国也会有类似好莱坞科幻电影一样的传奇。

第二篇:创新与思考

我对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感悟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中心小学习辉

电话:***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完善。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完成。因此高效课堂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位核心,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需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有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应因地制宜适时改进,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实验设计

创新思考

实践活动

科学探究

培养技能

改进教法

科学高效课堂要通过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活动,开展大量的科学探究活动,“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句名言道出了亲自动手的重要意义。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的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学生配套实验包括先天不足不可操作;实验设计复杂难以实施;实验抽象难以直观等等。对于这些现象,一线教师就需因地制宜适时改进。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对科学教学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改进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科学课高效课堂教学要在实践中完善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积极性。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里就有这样的一句话——“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把握上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过学生的积极学习配合老师的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有二个活动: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热是怎样传递的,明白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课文中的实验要求在一端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烛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课文的要求是用蜡粘,课前我让学生进行尝试,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可一上课学生向我抱怨的却都是说粘不牢,成功地寥寥无几,上来展示时颤颤抖抖的又掉了几根。那么简单的实验为什么会不成功呢?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找问题:通过了解又自己亲身实验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蜡烛燃烧时留下的蜡会在桌上凝固,由于蜡先要熔化成液体,然后滴在铁丝上,在往上粘火柴,但蜡的凝固时间快(指冬天,夏天正好相反),且熔化后粘性不大,所以很难粘上去,因此成功的不多。

改进:该蜡为修自行车的轴承——“黄油”。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想了一想,什么东西的粘性大呢?平时自行车经常修,只见修车师傅往轴承里抹“黄油”,有时自己也尝试过,这“黄油”能把钢珠粘住。对,这东西可能行!就赶忙跑到校门口修自行车的摊上要了一些交给学生去尝试,经过一番忙碌,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还是动手实验操作好。

又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空气的热胀冷缩》中,观察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学生配套实验包中只有一个已粘连的小气球,根本没有课文插图中的锥形烧瓶,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只有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分析课文得知,气球的胀与瘪能反映出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导致气球胀与瘪的是温度的不同,因此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分组实验都需要准备热水、常温下的水、冰水,很复杂。

找问题: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按课文的实验设计,需要一大堆的瓶瓶罐罐,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三种水,同时还有保证气球与锥形烧瓶接口的密封性,实验效果还不具有震撼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深。总而言之,复杂有余,效果不足。

改进:实际上关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历史上就已有成熟的经典实验,从早先的《自然》到近几年前的《常识》采用的都是平底烧瓶、橡胶塞、90度直角玻璃导管。实验时用手掌捂、放烧瓶使烧瓶内的空气热胀冷缩来移动玻璃导管中的一段红水。此实验效果明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教学中可利用教师的演示实验来设计“比一比谁的热量大的教学活动”,吸引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达到教学的目的,克服可分组实验需大量时间组装的缺点。

作为一个教师,高效课堂应做好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制合理的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教学中要适时指导、监控、激励,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科学课高效课堂要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应具有教研能力,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一次上科学课时,一名学生好奇的说:“老师,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看了一点电脑上的资料,然后明白,蚂蚁从洞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做了一个实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它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便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实际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带学生来到操场上做了个实验让学生们来看。先找来一根长木棍,在上面撒了一些米粒,放在蚁穴周围。我在蚁穴周围隐蔽着,不一会儿,蚂蚁四下张望,迅速从蚁穴里钻了出来。它们爬上木棍,飞快地到达可放米粒的地方,趁它们搬米粒的时候,我悄悄地把木棍的后端折断了一点,立刻躲到了一边,蚂蚁搬着“收获”兴高采烈的走回家,到了那折断的地方时,立刻站住不动了,在原地转圈,用“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而这高兴也是短暂的,又怕这只是偶然性,参考中说过,科学避免不了偶然性嘛!于是,我让学生把刚才的实验又重复了几次,这才放心了。终于解了这个谜!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因为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经过我的努力,这个答案才获得了证实。学生们带着好奇,带着求知的欲望在科学课中寻找答案,我暗自为他们高兴,进而帮助他们克服自卑,产生自信。体会到友谊和合作的美妙,从而获得宝贵的自信与成功。课堂上的问题是验出来的,只要有探索合作的精神,学生们也学得开心。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的用层层深入地的问题保持学生探究的乐趣。

三、科学课实施高效实验教学中的收获

大家都知道,一堂课的效率怎样,关系到学生学到了什么,明白可什么,应该怎么做?针对这些问题,我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出答案。科学实验中强调协作精神,亦允许学生的独特见解。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想方设法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各类的见解”展开讨论,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时拓宽思路,延伸探究。科学实验是科学学习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学习活动、以实验中重点的观察活动,在激辩中去求知,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实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之目标,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总之,在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理论素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好的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以自然、亲切的微笑面对学生,交给每个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评价,肯定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包容学生的所有失误。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好的科学老师,不应该单单只是一名向导,学生的朋友和伙伴,他更应该成为一片肥沃的科学土壤,让每一颗形态各异、长法不同的树木或小草吸取足够的、新鲜的科学营养,让学生为科学所陶醉,为科学所受的教育终生受益。让学生学到技能,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通过学、练、观察、实验,培养学生情感及素养,才能提高课堂实验和探究活动效率。从而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三篇: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

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

自从萨尔曼∙汗在TED作了《用视频再造教育》的精彩演讲之后,有关“翻转课堂”的各种模式及其反响的译文,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教育类网站和报刊杂志上。有意思的是,当国内外兴起“翻转课堂”热之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界已经出现过类似今天“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将今昔、中美“翻转课堂”教改实验做一个比照分析,对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美国“翻转课堂”实验

㈠萨尔曼∙汗“翻转课堂”实验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最初因为帮助表亲纳迪亚学习数学,开始在YouTube上传视频。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里看不到他本人,只有虚拟黑板、彩笔、光标和同步会话配音。纳迪亚说,更喜欢“自动版的表亲”,因为可以随意地让“萨尔曼∙汗”暂停、重复和快进,而不必担心浪费他的时间。透过调侃的表象,萨尔曼∙汗发现其中的意义深远。首先,网络视频让学习者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按照自己的节奏、速度或方式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习绩效。其次,上传的教学视频“将一直保持活力”,适用于网络上所有的学习者。

于是,新的学习方式浮出水面:学习者在家里通过教学视频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在课堂里做作业、交流、讨论、做实验。教师依托技术支持,在学习管理平台上或课堂里,密切关注学生学习情况,需要的时候会及时介入,针对性给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不用“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地讲课。萨尔曼∙汗的探索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使“翻转课堂”的价值凸显出来。

在传统教学模式环境中,学生反复经历听课、家庭作业、听课、家庭作业„„考试,无论得70分还是80分,得90分还是95分,课程都将进入下一个主题。即使得到95分的学生,也还有5分的困惑没解决。在原有的困惑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建立下一个概念将增加学生的困惑。那种只管要学生快速向前,而不管他们面临的“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Swiss cheese gaps that kept building throughout their foundation)”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效果适得其反。

“翻转课堂”创造了人性化学习方式,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如果忘记了较长时间之前学习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获得重温,有效解决了忽视“瑞士奶酪式”的间隙、“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对象讲课造成的问题。萨尔曼∙汗发现,那些在某个或某些概念上多用一点点额外时间的孩子,一旦理解了概念,就会很快进步。因此,“翻转课堂”广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其次,“翻转课堂”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先教后练的基本格局改造成先学后练,把知识的传递安排在课前,把知识的内化安排到课内,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参见“教学结构变化比较图”),其结果发展了学生安排学习的能力、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

其三,“翻转课堂”凸显教育技术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萨尔曼∙汗制作教学视频供学生在线学习,学生的作业也是在线的。教师通过学习管理平台(a live dashboard)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介入指导。因此,整个教学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离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根本谈不上个性化指导。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翻转课堂”把学生掌握知识的作业过程转变为课堂上交流学习成果、从事科学实验、项目协作探究、完成课堂作业的过程。从教学目标分类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关联来看,实现了从低级思维学习到高智慧学习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

㈡美国林地高中“翻转课堂”实验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科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也从制作教学视频开始“翻转课堂”实验。他们发现学生真正需要教师的时候,是他们在做功课遇到困惑,需要单个帮助的时候。学生并不需要教师在教室里传递信息,完全可以自己学习课程内容。

于是,他们预先录制教学视频,让学生把观看视频作为家庭作业的一部分,在学习课程之前的晚上,在家里通过网络、U盘或者DVD观看教学视频,称为“预点播(Pre-Vodcasting)模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和PPT,可以多次暂停,倒带,做笔记或阅读。然后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深入的科学实验或完成原本的家庭作业,教师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个性化互动式指导,帮助学生弄清楚他们不懂的概念。实验对比显示,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反馈非常肯定。尽管他们没有提出“翻转课堂”的术语,但被媒体冠以“翻转课堂”报道之后,很快遍及美国和全球。

二、中国“翻转课堂”实验

㈠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实验

重庆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问卷调查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1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100%的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加项目实验。

㈡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实验

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创造了一种今天叫做“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教改模式,具有“翻转课堂”的意义。这项实验要求教师在备上一节课时,设计下一节课学生自学的任务,预习任务必须明确,即今天所谓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在下一节课上课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还要设计拓展教学深度的问题或案例。在上课的时候,需要控制学习进度,确保时间集中在深度拓展方面。如下图所示:

实验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学会结构化思考,自主解决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今天所说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分配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任务,既使之享受成就,又有利于互相启发、触类旁通。教师聆听学生发言,把握其思维脉络,学会智慧指导。尤其是把时间集中在深度拓展上,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不愁得不到提高。

三、中美“翻转课堂”比较

不难看出,当年木渎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与今天发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试作比较:

㈠教学结构比较

中美“翻转课堂”在教学结构上基本一致。重庆聚奎中学效法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也把知识学习前移到课堂教学之前;课堂上,学生汇报自学成果,师生深度发掘教学内涵。详见下图:

可见,即使处在没有网络的20世纪80年代,中小学教改创新照样启动。只要基于“学生为中心”理念,勇于实践,创新就成为必然成果,无论提“翻转”还是不提“翻转”。

㈡教学方式比较

美国“翻转课堂”采取建构式教学方式,萨尔曼∙汗制作的教学视频牢牢抓住视觉反射与思维关联的特性,以点、线移动配合声音引导思维,先观察后发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同时渗透着趣味、学科思维方法和哲学思考。课前让学生在网上观看视频,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暂停、重复和快进,有利于填平“瑞士式奶酪”鸿沟,夯实知识基础。然后到课堂上做实验、做作业、相互交流,还有教师在一旁适时给予一对一的个性化帮助,是一种“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重庆江津聚奎中学在实施“翻转课堂”中把教师讲授时间从45分钟降到15分钟,保证把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教师在作业平台上布置的作业仅限于选择、填空和判断三种题型,离深度学习的要求还相去甚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认识水平和操作水平。

木渎高中的实验采取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的方式,课堂交流采用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深度发掘则采用讲授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范畴,但是萌发了“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方式幼芽,面临着在改造与创新中重生的抉择。

㈢教学环境比较 美国的“翻转课堂”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萨尔曼∙汗和林地公园高中的“翻转课堂”范本都采用了上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方式,借助于移动通讯和平板电脑技术,可以在家里、课堂里随时随地地“泛在”展开。萨尔曼∙汗把课程制作,学生在家学习和到教室作业,以及让教师通过学习管理平台监控学生学习进度,根据需要介入学生学习,予以个性化的帮助指导等等,统统纳入技术范畴,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智能化的技术色彩。林地公园高中则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自带数字化学习设备,以便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基础上可以随时开始个性化学习,并且把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学生(tech-savvy students)视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

我国重庆江津聚奎中学“翻转课堂”,基于网络和移动技术,采取制作教学视频的办法,试图将源于美国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的变革与本校实际相结合。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的实验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早于美国20多年,当时没有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完全处于传统教学环境之中。但是,类似“翻转课堂”的教改实验偏偏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这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发掘其现实意义。

㈣教学理念比较

美国“翻转课堂”技术表征下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理念有二:一是“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这是提升学习绩效的最根本保证,揭示出网络环境下课堂学习的一般本质。二是互动的个性化指导。教师通过在教室里巡查或者学习管理平台监控,适时地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当两个核心理念相互配套转化为方法论时,就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课堂。由于“翻转课堂”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又得到创新无限的技术支持,一旦问世便风行全美乃至全球。

中国的“翻转课堂”,无论是重庆江津聚奎中学还是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都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当年木渎高级中学的类似“翻转课堂”的教改实验,其直接目的也是为了高考,只是采取了重视培养能力的教学策略,并没有产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实验的自觉行为,更没有上升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认识高度。随着时过境迁,几乎销声匿迹。

四、创新适合学校实验的“翻转课堂”模式

中美“翻转课堂”实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则与方法。根据中小学校现状,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究两种渐次提升的“翻转课堂”实验模式值得提倡。

㈠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模式

该模式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要求学生根据预习任务学会结构化思考,由浅入深逐步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学会制作和上传教学视频,善于运用专题学习网站,善于组织交流学习成果,善于在聆听中发现学生思维脉络,学会智慧指导学生,并且在课堂上对需要帮助的学生作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该模式容易上手,使初涉“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的师生快速发现其优越性。

㈡协作探究“翻转课堂”模式

该模式同样强调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要求学生能选择探究课题和研究方式,或根据课题或情境选择研究方式;通过小组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手段从事意义建构;学会平等讨论问题,发展交往能力;在思想碰撞、迁移、联想中激发智慧;形成解决问题的信念、方法和毅力;并通过展示,深化学习成果,享受成就。要求教师善于策划协作探究的主题;善于指导而不是直接要学生怎么做;善于观察、总结、组织交流讨论;善于激励学生探究热情。

这种模式尤其适合小学科学和中学理、化、生等学科的学习,但是需要专家指导。

五、比较引发思考

㈠重视“翻转课堂”实验中的教师影响力

“翻转课堂”实验成功与教师影响力有关。观察教学视频可以发现,萨尔曼∙汗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讲师,通晓可视化教学技巧,他的教学简明易懂,渗透着趣味、方法和哲理。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只有他一个讲师,制作的教学视频超过3000个,吸引了全美乃至全球超过1亿6千万人次观看。查询其学习背景,发现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理学士、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理学士,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硕士,以及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等多个名校学位。可以说,萨尔曼∙汗开启了最聪明的人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时代。

另一位“翻转课堂”先驱者乔纳森∙伯格曼也是一位优秀教师,曾获得2002年美国总统数学和科学教学卓越奖(Presidential Award for Excellence for Math and Science Teaching),2010年入围科罗拉多州教师半决赛(Semi-Finalist for Colorado Teacher of the Year),还担任伊利诺伊州约瑟夫∙西尔斯学校的领先技术负责人(Lead Technology Facilitator)。他和亚伦∙萨姆斯的“翻转课堂”实验的成功恐怕与此不无相关。

我国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必然考验教师影响力。将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与我国的黄冈名师公开课视频作比较,可以看到黄冈名师视频中有许多干扰观看者学习的因素。全国各地学校不乏黄冈名师公开课中的教师,如果不能通晓网络环境下可视化教学特点,依样画瓢匆匆上场,“翻转课堂”很有可能翻不出多好的效果。

因此,“翻转课堂”实验需要遴选教学基本功好、有心理学悟性、通晓网络环境下可视化教学特点、善于运用教育技术的教师担纲,同时迫切需要加快“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㈡电教系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萨尔曼∙汗“翻转课堂”实验和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实验都采用视频作为课前学习资源,一个“用视频再造教育”的新时代转瞬之间就来到了,这给电教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认真研究微课程制作规律,各尽所能,百花齐放,积极开发以视频为主要格式的教学资源,就能壮大事业,站立信息化教育潮头,引领教育现代化。反之,将被课程改革实践抛在后面,丧失引领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地位。

第四篇:《中美两国大学教育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精选)

讲说人:欧俊轩 资料查找:孙静钰 欧安宁 :资料编辑:粟桂丽 彭豆豆《中美两国大学教育教学方法之比较与思考》

教育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教育方法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体 现,正确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完成 教育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课堂教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具体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各国又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在这里我们最主要是比较中美的教学教育方式方法。

一、教学观的异同

中国:

第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直提倡“尊师重道”、“为人师表”,甚至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思想。因此,我们国内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都比较严肃、认真,不容许学生进行挑战。

第二,教师忽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 素的培养。

第三,教师直观主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 “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

美国:

第一,老师们认为教学就是“在做中学,在学中教”,喜欢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第二,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进 行集体讨论,大家交流意见,相互启发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最终 达到弄懂问题、明辨是非的方法。

第三,美国教育中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育方法是美国孩子能够迅速学习的主要方法。课堂上讲的时间远远比不 过实际操作的时间,学生通过独立的智力、体力和情感活动,运用已 有的知识、观念解决有关问题,或反复多次完成某些动作和行为,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已有的知识、观念,并培养相应的技能技巧和形成 良好会,通过国际间、地区间、公私立之间的竞争和社会及市场的 检验,使大学得到锻炼和激励,并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融合。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比较

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但实际上,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

中国:最主要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习惯于老师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方法。具体就表现在:老师说的能做到,老师没有提及的自己也不管不问,久而久之,一切创新就无法谈起。

美国:鼓励师生间多交流与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尊重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和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条件在探索中学习,教学过程又是师生互动过程。在互动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总结,所以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勤于动手的习惯,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也具有了独立自主品质,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往往比较深刻。

三、中美大学课堂教学的比较

(一)、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1、系统地讲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思路比较清晰、完整。在高校中,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详细地讲解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概念。学生不用看书就可以获得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一本记录详尽的学生课堂笔记本身就像一本教科书的纲要。但这种讲解方式使学生不用自己思考便对所学知识全盘地被动接受。尽管学生接受这些知识的过程显得相对轻松,容易理解,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活用,在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时显得无所适从。

2、严格的课堂教学规范,便于衡量教师上课质量。我国高校以及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以及指标内涵)中,往往非常严格地对一堂课如何上,以及应该具有哪些课堂教学文件,甚至对文件的格式等做出规定。其好处是规范了课堂教学的形式质量,但同时抹杀了创造性的教学质量,阻碍了教师适时地柔性调整课堂教学这一能动过程的发挥,也影响了课堂上的教学互动。由此可知,追求教学的个性化和柔性化将会迫使教学放弃严格归一化的管理模式。

3、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驱动力,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严格按计划进行。这与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规定相吻合。但这必然导致无视学生的个性需求,从而使

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其结果必然使学生被动地应对教师的讲授,完全放弃了学习的主动性,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4、课堂教学的低绩效。由于忽视学生的需求,从学生的知识吸收绩效角度分析,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对学生不产生绩效的活动中。例如,教师书写工整,但却在繁琐的板书时消耗了时间。又如,“满堂灌”的非针对性教学所产生的时间浪费等等。我们一直以为,整齐、美观的板书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尺度。然而,章节分明、条例清晰的板书虽然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复习,但是,它却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又弱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教材的作用被过分强化。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编写,而教学又受教材的引导,以保证教学的归一化模式。长期以来,教材的字数与授课时数严格挂钩,由此可以看出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但由此所产生的问题是:扼杀了教师授课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教材在学生课后的作用,也造成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过于迷信,由此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性思考。

综上所述,中国高校教学的方式的课堂教学特点可以归纳为:在课堂上,中国大学课堂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教师“一言堂”,照本宣科,力争在四十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将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要点向学生灌输,力求面面俱到。尽管其存在一些合理性,但最可惜的是扼杀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相比中国大学,美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显得非常宽松。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需要哪些帮助,以便及时调整讲授内容。

1、互动。互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课堂互动包括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案例分析,游戏合作等。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给了这种互动,而往往教师的讲解却变得相对次要。正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互动,提供宽松的课堂环境是必要的。教师边回答边讨论,谁都可以插话。当然,由此也导致了美国课堂的纪律松懈,气氛随意,甚至经常出现迟到,课堂期间随意进出,学生在课堂上吃东西等我们认为有违课堂纪律的现象。

2、追求授课的有效性。教师为了提高绩效,需要向学生提供讲义,以减少板书所消耗的时间和学生抄写板书的时间。而在讲解的内容上,只讲授那些学生

疑惑的部分,而把更多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因此,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自行解惑,而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场所。也正是如此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机会。

3、讲解方式粗放。美国大学教师讲课,他们讲得很快,并不细讲,只是提纲携领地介绍。因此,学生真的要系统掌握知识必须自己看书。而在课堂上主要是用于交流,组织学生理解知识,即学习过程是学生的主动行为,教师只是协助完成这个过程。例如,作者听课时注意到,教师对于某些知识要点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看书,下次上课教师提问,并组织课堂讨论。

4、充分利用网络。在美国大学的校园网上可以查到全部课程的课程安排、教学大纲以及课程的具体计划。学校的网站已经成为学校师生非常重要的教学信息获取的工具。通过校园网,教师课前很容易获得选课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照片等信息。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也非常依赖于网络,如解答问题,布置作业,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背景材料等。

5、课后的学习任务。在美国,学生课后作业任务很重。完成每门课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就需要花上1天的时间,且布置作业的频率很高。作业的完成情况会被记人成绩。因此,学生要获得“A”不容易。另外,由于有些作业的完成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因此,有些教师会在上课前检查作业的完成的情况,那些偷懒的学生则会被请到专门的区域完成作业。

6、教室的布置。在美国大学中,教室布置尽可能地满足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使用的需要。教室里有上网的接口(或者采用无线上网),在一些课上,学生带上笔记本电脑,教师的讲义、大纲和课件都能直接接收。

(三)、美国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借鉴

从美国大学课堂独特的教学方式中,我们有必要反思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应借鉴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教学方法进行认真的反思,并由此做出相应的改革。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学校应制定长期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组织教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进修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采取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

教师进修学习,以及参加科学研究实践,使他们不断地钻研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其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鼓励教师开发自己的优势课程,力求课程内容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师资的优化达到课程内容的优化。

2、将课堂教学的驱动因素由教师转移到学生。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他们不懂的知识,启发他们创造新的知识。因此,学生的课堂驱动能保证教师将全部课堂时间花费在学生所需之上。其中,师生互动是最有效的办法。这种互动无论是在小班课还是大班课都同样适用,尽管方法上有所差异。通过互动,真正讲解那些学生不明白的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绩效。使我们的课堂时间全部无时无刻地让学生开动脑筋。为此,我们的课堂讲解不需要过于追求完整,课堂上的板书力求简明,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思考和兴奋状态。

4、创造更好的学生自学环境。完善我们的校园网,将它从主要为行政管理服务转移至为学生学习服务。我们的教室和图书馆应能为学生提供宽松自学、互动的环境。我们的教材应更便于学生自学,而不是便于教师的讲解。

5、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采用CAI多媒体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促进了教育改革和教学现代化。同时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三点只是对于两国大学教育差异的浅谈,凤毛麟角。发展高等教育与普及高等教育,不仅有提升国民基本素质的重要作用,也是调整社会结构、促进社会民主的重要手段。确立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高等教育的规划,不仅要有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还必须顾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诸多相关问题,如今,大学的功能与作用在发生着改变,大学的发展目标在走向多元,大学在适应社会和保持独立的同时通过其不断的创新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但是,大学仍然是社会改造、人的发展、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服务到位等的先觉者和促进者,因而其重要性有增无减。

其实,两国大学教育差异是由于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的历史渊源、社会条件、经济水平差异是决不可忽视的。一国的教育适合一国的国情,由于我国发展

水平的限制,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在师资条件、硬件设施、财力投入方面远远不足。美国建国已早,社会各种体制比较健全,社会各界对大学的关注程度很高,在他们看来,高等教育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最终才会形成高等教育与社会相辅相成的发展态势。所以,我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的教育一定会随之发展的更好,培养出更多栋梁之才。

注:“填鸭式” 教育是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

第五篇:创新与发展,思考与展望(范文)

创新与发展,思考与展望

5月22日~25日,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 2014)暨中美医院信息化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举行。该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和美国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协会主办,大连市中心医院承办。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傅征,国家卫计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侯岩,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王羽,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洪山,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副巡视员徐玲等出席会议。来自海外的专家包括美国HIMSS协会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BIDMC中心首席信息官John.D.Halamka,美国范登堡大学医学信息学教授、首席信息官Blackford Middleton,美国国际医学图书馆国家生物医学通信信息中心Clement Joseph McDonald和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信息研究所教授徐健业等。

5月22日的拓导课开设有临床决策支持、网络及数据中心建设、集成技术与CDR、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四个专题,并开设了以“HIT管理”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正式大会开设有标准化与信息安全、护理信息化、患者服务和CRM随访、中外卫生信息技术差异与差距、电子病历、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以及院长论坛等7个分论坛。

来自国内外的3000名左右医院代表、专家学者、HIT从业人员参加了大会,近百位中外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登台演讲,会议就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新医改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探讨。来自国内外的多家知名医疗IT厂商参加了展览。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在大会开幕式致辞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均提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傅征在开幕式致辞中说:“我国社会和经济面临重大转型,国家和民族正在爬坡闯关,几百年难得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并存,实现中国梦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考验,医改成败事关民生福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应该做得认真踏实,还是草率不周;是干得优质高效,还是劳民伤财;是通过医院信息化确实做到保改革、促发展、利国利民,还是与此相反,就不仅仅是一项具体业务事项而已了。让我们立足本职、胸怀全局,把医院信息化工作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了中国的亿万老百姓和子孙后代,把医院信息化的事情做的更好、更快、更省、更扎实有效。”

侯岩首先对人口健康信息化规划的源起和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并重点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因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前互联互通难度很大,但是互联互通是一个趋势,国家卫计委规信司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做相关的工作,“从委管医院做起,逐步扩展。”对于在实现互通时应注意的问题,侯岩说:“我觉得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要强化标准的制定和应用,首先是要制定,一定要统一标准,按照国家的标准去构建,要规范;其次是要抓应用,卫计委正在推广标准的组合性测试。第二是要强化安全措施,互联互通是一个双刃剑,因此要从管理、法规、技术等的层面综合实施,确保安全落实到位。”

对于医院信息化是重中之重的看法,孟群表示认同。他在发言中说,和医教研、服务质量一样,信息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无论是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还是经济化管理,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医院信息化的建设重点自然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要实现电子病历结构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数据要实现标准化、交换和整合,信息标准、信息安全平台建设自然成了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随着采集数据的增多,就涉及到数据安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利用的问题。孟群说,远程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的重要手段,远程医疗所涉及的设备、数据传输和标准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孟群最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希望引发大家的思考: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可穿戴设备以及互联网技术如何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北大人民医院获颁HIMSS 7级证书

“经过对北大人民医院上报信息系统的分析、电话访谈以及我带队的3个评审专家的现场评审,我们认证北大人民医院在电子病历采纳模式上达到了7级水平,我代表HIMSS总部正式宣布,北大人民医院成功进入了HIMSS 7级的行列!祝贺王杉院长,祝贺北大人民医院的朋友们!”HIMSS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监刘继兰话音刚落,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六楼一间狭小的会议室里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北大人民医院获评HIMSS 7级可能是本届会议最受关注的事件。5月23日中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获得HIMSS 7级认证结果新闻发布会”现场,原本只是为媒体和合作伙伴准备的小会议室被参会者挤得爆满。

刘继兰在发言中称,取得HIMSS 7级认证的医院,不仅被认为是建立了先进的信息系统,更是能够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临床决策和先进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她还特别提到,北大人民医院和企业之间的成功合作模式,也是医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医院能够把临床、管理经验,以及和企业合作的经验与国内其他医院和IT界分享。

王杉在发言中对北大人民医院的同事包括医院信息中心的同事,以及多家企业合作伙伴表示了感谢。他称自己的团队为“梦之队”,他说:“这个团队不可复制,这个成就的取得是八年时间磨出来的。”

方正信产集团CEO方中华表示,信息系统最终是为了做更好的医院管理支撑。通过HIMSS评级能够给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提供参照,促进医院提升效率,而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模式同样可以个性化地复制到其他医院。

支付宝、会议APP首次亮相

在一楼展台的一角,一个展台正在热热闹闹地进行抽奖活动,吸引了很多参会者驻足围观。展台的门楣处是三个大字:支付宝。这是支付宝第一次参加CHINC会议。

近两年来,马云一直在呼吁,希望第三方可以在医疗方面有所作为,解决目前看病难的问题。此次在大会的亮相,可谓其向业界的一次正式宣告。展位提供的资料只有一张单页和一个小册子,册子封面写着:协助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智能就医平台。在内页“医疗流程O2O”栏下显示:除了问诊、检验、诊断、取药治疗,其他中间流程均通过手机终端完成,彻底解决病人在挂号、缴费窗口反复排队现状,大大缓解医院服务窗口压力。

几天前,马云12亿入股恒大,自称是足球的外行,进来搅局。支付宝此次进军医疗,显然也是一次搅局,结果会是怎样,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本次大会的另一个亮点是会议APP的亮相,下载会议APP后,会议日程等信息均可在客户端上浏览。此外,大会还实现了无线网覆盖,方便了参会人员。

作为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一次业内人士聚会的好机会,由chisc.net和《e医疗》共同发起的网友足球赛在5月23日举行。

下载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美科幻电影创新比较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档案宣传工作创新与思考

    档案宣传工作创新与思考 摘要:档案宣传工作是增强社会意识、发展档案事业的重要措施,是档案工作做好的关键,加强档案宣传尤为重要。本文从档案宣传工作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档案宣......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破疑解难、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的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当前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发扬传统,与时俱进,研究、......

    中美电子书市场分析与比较

    中美电子书市场分析与比较在电子图书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传统出版行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国内图书出版行业已经跨入数字出版时代,而对传统出版人提出的挑战是:市场上缺......

    商业银行存款创新现状与思考

    以中国银行为例,在对商业银行创新存款类型的研究中,结合课本上所学的西方国家创新存款类型,不难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在存款创新方面有诸多的问题 (一)我国银行存款产品的现状 1)......

    创新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动力的调查与思考 东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清浩当前,农村党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淡薄、创新动力不强是普遍存在的现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明显不适......

    关于农村信用社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关于农村信用社创新与发展的思考全国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8月拉开新一轮改革序幕至今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以后很长时间内农村信用社仍将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发展,朝着更好更......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大全)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主题。纪念馆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创新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理念,更好地......

    干部管理工作创新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新任务给干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干部管理工作,必须在干部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形成一套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干部管理体系。一、必须创新干部管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