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燃油税的政策与改革
燃油税政策
由于现行的养路费一般是按吨位和运营收入两种计费方法收取,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定额费。而对于用油大户尤其是汽车来说,道路使用率存在较大差距。因为无法测算每台车的道路使用率,燃油税通过将养路费捆绑进油价,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
燃油税是指政府对燃油在零售环节征收的专项性质的税收。通过征税的办法从油价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养路等费用。其基本原理是:车辆类型及行驶里程长短,载货量大小是与耗油量的多少紧密相连的,耗油越多证明其享有使用公路的权力越多,因此,包含在油价中上交的燃油税就随之增多,对公路养护所尽的义务也就越多。
改革方案
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和水运客货运附加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其它成品油单位税额相应提高。汽、柴油等成品油消费税价内征收,单位税额提高后,现行汽、柴油价格水平不提高。
调整税额形成的税收收入一律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替代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后的支出,补助各地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种粮农民、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给予必要扶持。
第二篇: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燃油税改革的意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燃油税改革的意义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燃油税改革的意义
摘 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是靠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基础上形成的快速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要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节约能源。因此,国家出台了燃油税政策。体现了公正与公平的原则,达到了节约然油资源的客观效果,健全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燃油税改革;意义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132-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大发展。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高消耗、高消费、高污染基础上形成的快速经济发展模式。在今天世界倡导“向新能源进军,用高科技、新能源来代替地球上固定的数量有限的能源”的大环境下,又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了能源枯竭、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在此情况下,党中央明确提出经济发展的形式要实行绿色“GDP”,经济要可持续的发展。要节约我们的每一份资源,“向新能源进军,用高科技、新能源来代替地球上固定的数量有限的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我们当下从政府到民间普遍认同的并开展切实有效的行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从大的宏观方面来说,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形式在中国的部分地方并未得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类型之转变,一些地方和政府依然没有改变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地面上有限的资源去发展当地的经济,其结果换来的是可怕的生存空间。
现今中国的一个发展模式是扩大城镇化的规模。而且城镇化是将来中国发展的发动机和引擎,所以,随着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随着城镇化而离开原来的乡土的农民的进城,又带动了城市消费力量。有专家和学者进行的研究表明:现今一个城镇人口的消费大致相当于三个农民的消耗量。而扩大城镇化又是我们党中央提高民生、关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注民生的基本国策,据专家和学者以及有关人员的测算,将来十年之内将会有2亿多农民进入城市定居生活。那么,可以想象,随着城镇化的大规模发展,确实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的能源消耗大造成了中国的能源短缺、人民的生活发展空间在急剧缩小、到处可以看到的城市的交通拥堵、以及大量出现的城市的社会治安等问题。
现今中国13亿多人口还在不断的增长,如果中国依然靠高消耗、损害环境的代价换来经济的快速增长的话,我们将来将不堪设想,我们的后代将会在什么样的生存空间中生存。
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为了对子孙后代负责,对人民负责,同时也是对世界负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进行各种燃油税改革,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方面它就是对各种车辆使用燃油(包括汽油、柴油)等所征收的税。用现在的燃油税代替过去征收的公路费,即费改税。一方面取消水运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和航道养护费。这些一系列燃油税改革费措施,这是经历过靠高消耗、损害环境的代价换来经济的快速增长阵痛后,就此有了最后的结论!
纵观这次改革的的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各种积极的意义:
第一,体现了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中国的百姓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一向对社会的倚强凌弱、权势思想极为痛恨。燃油税改革后,按道路使用程度制定收税的标准;使用程度高则税收多收,使用程度低则少缴税,即让少用路者少掏钱、多用路者多掏钱,确实能够让社会各群体理解、承认、认同,并按照这项措施去实行。
第二,在本次改革中,缩小了对零售基准价格的浮动标准,取消了成品油向下浮动的最低限制,也就是说成油价格的下降是可以无下限的。这样的改革政策为炼油企业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在政府的相关改革的框架下,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对于整个市场达到平衡状态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本次改革对原油链上的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企业将不能再单一依靠原油来盈利,这迫使有能力的一些大的炼油企业积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开发新的可代替原油的能源,从而在市场中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更使中国不再依赖进口油。当今由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奥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长时期高速发展,可以用他们手中握有的资金从世界范围内进口石油、天然气,燃油消耗大,是地球能源枯竭的首要原因。这也是使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一系列新兴工业国的崛起,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经济快速的大力发展,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美丽的环境,还有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除了俄罗斯外,中国、巴西、印度等国还更需要从世界范围内进口石油、天然气,燃油消耗大,是地球能源枯竭的重要原因。这样就使国际原油市场的基础价格起伏很大,国际市场秩序非常混乱,因此中国燃油税的改革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燃油税的征收可以迫使消费者转向消费其他的石油的可替代资源,这样消费的转变会对国内的石化产品的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促使石化企业将注重可替代资源产品的开发。
第四,人们生活方式上的积极变化。在2009年以来正在积极进行的、尚在探索之中的中国燃油税改革给中国的经济、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各地区、各级政府纷纷想尽各种办法和措施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科学有效地进行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比如全国实行的燃油税政策。而中国实行的燃油税政策是在成品油价格的基础上的额外再加税,社会上个利益主体会纷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燃油税的改革。因为在燃油税改革后,各利益主体(从政府、厂矿、企业、单位、个人)都要承担在成品油价格的基础上的燃油负担,即要付出由个体消耗所带来的外部成本的代价,它会时刻鞭策各群体,特别是与燃油消耗息息相关的企业、个人会厉行节约,从事低碳生活。能坐公交的坐公交,能步行的步行,能省油的则省,能不用则不用,像今天有的人驾驶新能源电池汽车,像有的家庭取暖设备不用电力取暖、燃油取暖、煤炭取暖,而改用太阳能发电取暖生活等生活方式盛行,这样的话也就控制国人对燃油的过度依赖和过度消耗,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道路的不堵塞、不拥挤,也就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利国利民。所以实施燃油税费改革,能改善社会的总福利,因此进行燃油税改革是必要的。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第五,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不断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其中就有在2009年开始实行的燃油税政策,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能源、保护初级农产品的发展与革新,保护道路交通、鼓励减少燃油消耗的低碳生活。燃油税改革后,首先促使各级政府从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中走出来,依照“绿色GDP”的发展理念,有效地科学地制定地方长远发展规划,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因此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向扩展我们的发展空间生活空间进军,和平利用核能、发展电子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生物上的克隆技术;进入到今天,中国航空载人的多次成功,蛟龙号的成功进入太平洋海底去探测和实验、所有这一切,表明了中国正在向“高、精、尖”技术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已跨入先进行列。同时也表明中国正在向能替代传统发展模式,即靠高能源消耗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向海洋进军、向生物工程领域进军、向航空领域进军,以拓展我们的发展和生活空间。这样的结果是,资源得到了有效地利用,生态环境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韩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 李晓龙,王保平.燃油税费改革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J].税务研究,2009,(1).[3] 刘蕾,梁佩韵.节能减排背景下中国开征燃油税的经济分析[G]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
(一).2010.[责任编辑 吴明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新农村政策与农村税费改革
新农村政策与农村税费改革
一、什么是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是指对现行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进行完善,取消面向农民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费,用税收形式取代体现政府职能、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综合性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二、正确认识建设新农村。
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 — 1 —
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因此,建设新农村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目标而非一个短期目标,是一场革命而非一场运动。
三、农村税费改革的有效执行
农村税费改革本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政策,是为农民谋求福利的,必然会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可是当上级政策对自己不利时,作为政策执行者的下级政府,就会违背上级的政策精神,使政策名存实亡,目标落空,从而损害广大农民的利益。长此下去,这种危害是十分巨大的,政府在政治上会失去信任,导致政治体系中公信力的丧失,政府在以后的改革中将会不得不求助于强制性措施来继续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的执行效果将因此而大打折扣。
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性缺陷还表现在其缺乏相关的配套性改革,农村税费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问题的配套改革,如建立包括金融、价格、收入、就业、教育、保险、保障等体制在内的公正的城乡宏观政策环境、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以现代科技和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等。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上述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关的配套改革,对税费改革所产生的问题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解决,只能是出现问题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的制度设计明显滞后,缺乏系
统性,事实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这样势必影响政策执行的力度。
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税费体制规范,农民负担减轻,农民对税费改革的关注会越来越少,将转移到自身的发展问题上来。在缺乏相关政策制度配合协调的条件下,农村税费改革的政度上也策执行力度有可能不断地降低,执行的效果也会下降。
四、如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当前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全面推进,分类指导;巩固改革成果,防止负担反弹。
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有关农业税收政策。试点地区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制度,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要加强和规范农业税及其附加征收工作。试点地区要实行农业税征收机关负责征税、聘请协税员协税的农业税收征管制度。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应积极协助征收机关做好农业税及其附加征管工作,但不得代行执法权。非农业税征收人员不得直接收取税款。农业税征收机关要坚持依法征收,规范农业税收征管程序,建立健全纳税登记、纳税申报、纳税通知制度,逐步实现农业税征收方式由上门征收向定点常年征收转变。要加强税收宣传工作,引导农民积极依法纳税,履行应尽义务。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由农业税征收机关与正税同步征收,实行乡管村用,由乡镇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只能用于村级组织正常运转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平调。
要妥善处理农民公平负担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由于农业税及其附加按照土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计税,客观上会造成一部分种地多的农民负担增加。因此,各地区在试点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把因种地多出现农业税收负担高于改革前的负担部分切实减下来,以调动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资料:
1、上官莉娜.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全局意义
2、云南日报网,社会主义论坛.2004年1月,第1-2期
3、史运开.走出农村税费改革的认识误区.天津政务网,2007年08月01日
4、马晓河.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与对策选择基点
第四篇:YL101205A 燃油税改革对公路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燃油税改革对公路资金管理的几点思考
摘要:结合我国公路燃油税改革对公路资金管理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与公路建设融资管理的影响,提出了做好公路资金管理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公路;燃油税改革;思考;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取消了包括养路费在内的交通行业6项规费。就这次改革对公路财务管理的影响,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我国公路燃油税改革的的几点想法。1公路养护财务管理的思考分析
公路燃油税改革改革之后,应不断加强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1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保证养护资金渠道顺畅
燃油税改革后,公路养护资金原由地方交通部门征收的规费改为中央通过税务部门征收税费,通过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分配给地方,纳入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由于改革初期许多新政策还未出台,怎样与现行法规衔接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现在有交通资金的“四个不变”(改革后形成的交通资金属性不变、资金用途不变、地方预算不变、地方事权不变)的要求,但是如何保证公路养护资金顺畅,及时落实到公路养护单位,还需主动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商,争取财政政策支持。尤其在中央资金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可争取财政部门在市级预算科目下预付一部分,特别是针对水毁抢修等紧急情况。
1.2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筹措公路养护资金
随着燃油税改革,养路费及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短缺矛盾将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
首先,应该围绕成品油消费税返还资金及“四个不变”的主线,多渠道融资。在争取财政政策支持的同时,利用好当前国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有利时机,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国债转贷资金及地方债券对公路建设的支持。
其次,可采取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公路的方式,可采取“国家投一点、地方政府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模式,这样不仅缓解公路建设资金矛盾,而且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最好,对公路养护专业队伍按市场化进行运作。成立公路养护专业队伍,对其按市场化进行运作。在规范自身操作的同时,不仅能够做到养活自己、节约成本,而且还能通过对外承接业务,为公路养护筹集资金。
1.3加强资金监管
公路养护任务繁重,资金投入数额十分巨大,必须关注重点领域,把握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资金监管工作。
首先,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督力度。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养护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公路养护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也必然是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的重点,因而必须正确认识并认真对待。这就要求各级公路养护财务部门在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好外部监督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对公路养护资金的日常监管工作,把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列入自身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立足自身,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以财务、内审为主的内部监管体系,确保资金高效、安全使用。继续加大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工作的检查力度,严格预算管理,控制一般性支出,促进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建设资金管理规范安全。
其次,做好落实好公路养护财务管理与审计工作。为促进公路养护财会部门和审计机关共同规范公路养护行业财会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建立和落实领导沟通机制、整改提高机制、财审互动机制、信息通报机制、政策宣传和培训机制,优化内审环境,实现审计功能的延伸,变事后审计为事前监督,规范公路养护财务工作,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公路融资结构的影响对策思考
2.1 国家投入将稳中有升
燃油费税改革以后,交通发展资金从交通费变为税收,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强化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特征,体现了公共财政在交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具体通过中央财政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分配给地方,纳入部门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这将形成公路尤其是普通公路即二级以下公路的主要资金来源,并形成产业资本金,有效改善在“养路费时代”由于公路资本金不足而对债务融资方式的过分依赖。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挪用公路资金的行为,借鉴世界银行有关专家的建议,由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等构成的公路资金应独立预算,形成公路基金,比照世界有关国家的公路建设与养护经验以及我国对车辆购置税分配使用管理的成功经验,将由成品油消费税分配形成的公路资金在财政预算中单列,不作为经常性财政收入,以保障公路建设资金。
2.2 银行贷款将稳中有降
银行贷款属于典型的间接融资方式,从1984年起,我国实施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推动了公路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在全国公路网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靠贷款收费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使公路建设资金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积累了较高的产业风险。根据现实情况,今后一段时期,收费公路政策仍是我国筹建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但是税费改革后银行出于对二级收费公路逐步取消的预期,从自身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对公路建设项目的贷款条件将更加严格,以避免放贷愈多,风险越大,所以可以预见在公路融资结构比例中银行贷款会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
2.3 自筹与其他资金比例将稳中有升
实施税费改革后,公路资金将来自各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分配,这就需要进一步规范、开拓地方政府用于普通公路建设的资金渠道与来源,具体可以通过加大省财政一般预算对交通建设的扶持力度,用于支持农村公路、山区县公路的建设;按照“取之于路,用之于路”的原则,可以研究出台经营性收费公路营运过程中产生的营业税、所得税及上缴利润,用于反哺普通公路建设,以及解决取消公路收费站而遗留的债务的政策;设立省公路建设基金,用于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较差的规划项目;探索发行地方交通债券,用于交通建设。
参考文献:
[1]徐海成.公路经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2]李泊溪.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的思考[J].交通财会,2009,(1).[3]秦海生.燃油税补偿办法之我见[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5;5
[4]王学森.试析公路交通费改税难以实施的原因[J].中国西部科技,2005;2
第五篇:国企薪酬改革政策与方向
国企薪酬改革政策与方向
课程前言
按照论坛的要求,我想就经济新常态下的国企薪酬的问题跟大家共同地作一些交流。就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们如何评价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的现状和以往成效;第二个问题,目前国企的薪酬分配面临的新形势,因为这一次讲新形势、新状态,还有是下一步的改革思路。就这两个问题。
一、国企薪酬分配的现状和成效
刚才翁教授和贺主任都讲到了一个问题,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国务院国资和地方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国企的薪酬改革多年来,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近几年社会各界也普通关注。那企业职工也非常地关心。多年来,遵循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按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紧紧围绕着企业的改革发展,积极稳妥分阶段地推进这项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的创新。努力地构建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薪酬分配的一个机制,这一点还是肯定的。
那总体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有这么几个成效和大家分享。
第一,初步形成了与经济效益联动的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效益导向的收入分配的决定机制在国有企业,特别是一部分竞争性的中央企业初步形成。那这个分配机制是确保分配的调控,既满足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上是趋于合理的,收入分配的差距得到的一定的控制。那三中全会提出来,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相融合的同时,薪酬分配改革初步地解决了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问题,基本建立了按贡献进行分配的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成效。
第二,构建起了与业绩紧密联系的高管薪酬管理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经过管理体制的有效规范和薪酬水平的合理确定,国有企业,特别是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在薪酬管理上逐步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确立了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管理理念,促进了国有企业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那在这些年的探索中,特 1
别是近几年,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还积极地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规范的董事会建设。那在董事会建设的过程当中,探索建立董事会依法决定高管人员薪酬的机制,这是第二个成效。
第三,建立了依法规范、注重和谐的用工的制度。在这一方面国有企业还是一直按照《劳动合同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规范企业的各类用工,企业的用工制度,因为它是薪酬分配的一个基础和前提,所以国有企业不断地完善用工管理,通过依法签订合同,明确企业与各类用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按照合同的约定,加强企业各类用工管理,劳动关系一直还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所以,综上,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内容,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一直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来不断地推进,那在企业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其实它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作用。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与企业内部的薪酬制度改革,与增强企业的活力,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以企业逐步地构建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是分不开的,那第一块的情况就把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的一个总现状、状况,特别是它怎么评价以前过往的一些做法、工作,跟大家作一个交流。
二、国企薪酬分配面临的新形势和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一)国企薪酬分配面临的新形势
重点谈一下第二个问题,现在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面临的形势和下一步的改革思路。今年中央也确定,特别是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阶段。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现在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现在多数企业都处在关键的战略转型期,面临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那昨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那我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更加强调,明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的需要。那在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的要求下,我们过去建立在企业高速发展,因为不是光企业高速发展,我们整个经济在前几年都是在高速的发展。那企业在高速发展基础上原来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变化和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也有一些新的机遇。
1、国企自身的问题
从中央企业的薪酬分配工作来看,自身也有一些问题,主要是几个大的方面。第一个问题,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还不到位,包括三项制度改革,三中全会专门提出来,国有企业以后要深化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那就说明这个机制目前在国有企业还没有改革,尚不到位。第二个问题,企业的约束激励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第三个问 2
题,一些行业和企业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过高或偏高收入的现象。那这些问题,有些解决起来需要过程,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化来逐步解决。
2、国企新形势下要处理的关系
现在国有企业除了面临这些问题,我们更多的是面临一些新形势下要处理的关系,有四个关系要关注一下。
第一个关系,经济由高速转入中高速发展给企业带来的薪酬增量的来源减少和企业薪酬需求增加的关系。那经济原来在高速发展的时候,企业的薪酬与它相适应、相匹配,那调控空间的余地就大一些,那现在到了中高速,到了平稳发展及其,工资的增量来源就少了,可是企业,包括前期也有一些国家有要求,包括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的关系,那在薪酬的需求增长上还是有一些要求的。那这个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第一个关系。
第二个关系,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管、调节收入分配的关系和企业改革发展需要适度地增强激励力度的关系。分配作为增强企业活力的手段,在改革发展中,一直需要有一个激励约束的力度,但现在在改革发展30多年以后,我们要对于一些不合理的关系进行调整。要对企业的薪酬分配有一定的规范,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怎么样和企业改革发展,它又需要适度增强激励力度,这个关系如何处理?
第三个关系,化解产能过剩、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用工结构、承担就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进入到三期叠加,其中有一个是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那在结构调整当中,化解产能过剩必然要涉及到对人员的调整。国有企业又要承担很多除了经济责任的社会责任,那促进再就业,很多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而言也是要承担的。那这个关系如何处理?
第四个关系,规范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那下一步与高管逐步职业化、市场化的关系如何处理?现在国有企业的薪酬改革,不仅面临新形势,挑战也是非常大的。自身的问题要解决,要去调整,同时还面临这些新的问题、新的关系需要处理好。
(二)国企薪酬分配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1、改革思路
那下一步的改革思路。中央国务院非常地重视这项工作,去年初,2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那今年在9月份、10月份、11月份,相继先后对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又下发了文件,提出了要求。那下一步的改革思路,刚才两位人大领导都讲了,我也有同感。改革思路是从这四个方面去进行关注:
第一个改革思路,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健全中央企业薪酬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这是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要构建一个激励约束机制,这对于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第二个改革思路,要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和其本质属性,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原来我们对企业的管理,因为企业融入市场的程度还不够,分级分类的管理还不够。现在地方国有企业,有的已经进行了分类,下一步国家还要从国家国务院的层面来提出分类的标准。那在下一步的分类管理当中,根据分级分类的管理来提高薪酬分配调控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思路。
第三个改革思路,坚持效益导向与注重公平相结合,引导企业在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处理好企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关键的业务干部,如销售这些关键人才,还有一线职工、企业的离退休人员,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企业应按照在提高效益、效率的基础上,怎么样更兼顾公平来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第四个改革思路,要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强薪酬分配的规范管理,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的薪酬分配的薪级制度,这也是三中全会对于监管机构提出的要求。
2、具体改革
那具体的从三个方面去推进这项改革。
(1)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精神,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
第一,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精神,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这一次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中央下发了文件,也是经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全体会议讨论通过文件的。这个文件的通过,它不仅仅是一个要将偏高过高的收入进行限定,不仅仅是“限高”,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重点是科学设定薪酬结构,完善确定办法,健全考评机制,同时这次对统筹薪酬福利待遇、加强监督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它也是一个统领,也是薪酬改革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
下一步改革,应是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益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的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质的薪酬分配机制。同时,还要按照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建立与中央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的功能、性质相适应的薪酬分层分类管理的制度和差异化的薪酬管理办法。
那在这里面强调四点。
第一,我们现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对中央和国资委,或对监管机构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或是对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要严格地规范薪酬水平和薪酬的管理。同时,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经营业绩考核和履行政治社会责任这些情况,合理地确定他们的水平,这是一个层级。对这些人员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严格规范薪酬水平,同时要合理地确定他们的薪酬水平。
第二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要逐步地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那下一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要按照职业特点、能力水平和契约化管理,实行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这是现在大家都谈到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那职业经理人,我们下一步也是一个企业走向市场的方法、手段和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职业经理人绝不是说一个翻牌,职业经理人,不仅仅要看其产生渠道,也许是市场来的,也许是企业产生的,不仅仅看产生渠道,主要要看其任用方式、管理模式,是否有一个契约化管理,有退出机制,是不是着眼于机制方面的建立,对真正的实行职业经理人的,那下一步要按照市场化的薪酬分配制度。
第三点,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逐步落实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权。国务院国资委和地方国资委一直在推进董事会的试点建设工作,董事会建设也是强调一定要有健全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那只有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就应该落实董事会依法按照市场机制来选聘和考核经理人员,来合理地确定经理人员的薪酬和水平,还是要加快市场化的建设,加快董事会的建设,由董事会来对它聘任的经理人员来合理地确定其薪酬水平。
第四点,要合理地确定并严格地规范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这些方面都提出了原则要求、具体规定,特别是有一些量化的规定,下一步中央企业负责人的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将有所遵循,逐步地更加规范。这是第一个,下一步改革要从这方面去做。
(2)完善职工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二个,关于职工的收入分配,要完善制度,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下一步在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上,在薪酬分配管理上,我们应该是按照以管资本为主,加强监管的要求,在功能定位和分类的基础上,从薪酬水平的定位、薪酬增长的机制、管理模式这些战略的角度合理地确定与国有资本功能目标相适应的职工收入分配管理的政策,完善监管的方式,明确政策导向。
具体来说,下一步对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实行更加市场化的薪酬分配机制,要与劳动力的市场价位去接轨。对其他类型的企业,我们参照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要对它进行有针对性的收入分配的调控机制。要通过对标,通过一些调控管理,对不合理的过高、偏高的收入,要强化预算管理和调控,要严格地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管理。下一步还是要对竞争性行业的企业,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按照劳动力市场价位对标去放开,或是把自主权 5
交给企业,这个责任主体,或它有董事会的,由董事会来确认。那对于其他的企业,还是要根据其功能特点来进行一些管理与调控。那在企业这个层面,要进一步地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调整好内部收入分配关系,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发挥好分配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对企业在内部分配管理的时候,企业要对改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科技、管理等关键的人才和业务骨干,要创新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要更好地激励和留住人才,这是第二个方面的具体想法。
(3)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第三个方面,下一步要深化国有企业的内部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前面我谈到了,三中全会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专门谈到了一个机制问题,现代国有企业下一步要深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要能上能下、职工要能进能出、收入要能增能减的机制。那这一项改革是三中全会对国有企业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任务,国务院国资委下一步对企业有一些指导,因为这是企业内部的改革,但国务院国资委要下发文件,有一些指导。这一项改革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的目标要求。
30多年来,这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在竞争性行业的企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国有企业当中,特别是中央企业,一些建筑行业的企业、商贸企业,在三项制度改革方面,第一是积累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另外,一些改革确实比较到位。但这个改革在整体层面上,有的企业还未到位。
“三能”的改革,这三个方面不仅仅涉及到分配,还涉及到用工管理、用人制度改革,这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的改革,促进“三能”改革到位,应重点聚焦在企业怎么做上,企业应该怎么做,要着眼于机制的建立,改革要在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下一步在“三能”上,不仅要在能进、能上、工资能增的方面推进改革,如进,要全面地推行公开招聘制度,保证人员进得要公平公开。在上,要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职业发展通道,做到上有发展通道。要建立工资水平的市场对标机制,确保工资增得合情合理,我们要在这些方面,要在进、上、增方面进行改革。
下一步,还要在下、出、减这些方面取得一些改革成效。如要构建员工的正常流动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出的渠道通畅,我们不是要让职工来回频繁地进出,但要有这个渠道(通道),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用人权应该在企业。另外,如果职工严重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也要跟职工能够解聘得了这个关系,这个渠道要流畅,退出机制要有。在能下方面,要建立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选拔任用机制,做到下有考核依据。要让人下来,为什么让他下来?考核评价体系的机制要健全。再有,加大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强调企 6
业员工的薪酬结构优化,那是不是要建立一定的浮动的薪酬的比例,把浮动薪酬与企业的效益、个人的绩效紧密挂钩,这样就能够确保收入能增能减、企业的薪酬结构方面要有基本的一块是保其基本生活的,那这一块不一定要随着效益的波动,要有一个保基本的基本保障。那要有浮动的部分,浮动的部分应与企业的效益密切地挂钩,这样就能使企业的收入在减的方面能够减得明明白白。下一步的改革,不但要巩固以往的改革成果,还要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有所突破。
那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是企业内部的改革,它是一个构建机制和活力的问题,要着重企业内部的市场化用工分配的机制建设,下一步我们要指导中央企业从构建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市场化机制出发,严格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努力使企业的薪酬分配的制度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各位领导、来宾,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人员,也关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所以,我们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的部署,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地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为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与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以上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