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滁州市国家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
滁州市国家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税务稽查管理,明确检查权限,避免重复检查,整合稽查资源,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加大涉税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稽查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稽工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分级分类稽查,是指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根据管辖纳税人的规模、类型和案件性质及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市、县(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分级确定稽查范围,组织优势稽查力量对稽查对象实施税务检查的一种组织方式。
第三条 实施分级分类稽查,坚持分级管理与属地检查结合、分级分类稽查与联合检查结合、分级分类稽查与规范执法、提高征管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滁州市国税系统各级税务稽查局所实施的税务检查工作。
第五条分级分类稽查的具体检查形式包括日常检查、专案检查、专项检查,以及日常发票协查以外的重大案件协查。
第六条 稽查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市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范围:
(一)以前年度缴纳国税征管各税总额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未列入省局稽查局稽查范围的重点税源企业;
(二)实行市级或市级以上企业所得税集中汇缴的企业;
(三)市局确定的由市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检查的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整顿的重点企业;
(四)市局批办的由省局督办、转办的重大涉税案件;
(五)经初查发现对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涉税案件;
(六)市局领导交办的由市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检查的涉税案件。
第七条各级稽查局于每年年初制定本年度分级分类稽查计划,确定稽查对象名单和检查方式,对未列入市局稽查局年度稽查计划的企业,下级稽查局可作为稽查对象,列入稽查计划,实施检查。
第八条市局稽查局制定的稽查计划要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下级稽查局可根据市局稽查局稽查计划,制定本级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并报市局稽查局备案。下级稽查局制定的年度分级分类稽查计划与市局稽查局的分级分类稽查计划有冲
突的,下一级稽查局应及时调整;不调整的,市局稽查局根据《稽查案件复查办法》可以在稽查计划外对下级稽查局已稽查案件进行复查,也有权直接派员介入检查,发现问题的,按规定予以责任追究。稽查管理办法授权对查过的企业进行复查。
第九条 对纳入分级分类稽查计划的纳税人,各级稽查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及时调整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和稽查对象名单。
遇有省局、市局临时下达检查任务等特殊情况,可能影响当年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完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但要将计划调整情况报市局稽查局;市局稽查局对分级分类稽查计划进行调整的,也要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
第十条市、县(区)局稽查局直接受理的群众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协查等涉税案件,由受理单位或承办单位负责检查。
下级稽查局在对前款所列案件检查时,如发现属于市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对象涉嫌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应及时上报市局稽查局,市局稽查局可根据案情决定是否由本级进行检查或继续由下级稽查局完成检查工作。
以上所称“重大税收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达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大要案报告制度》(国税发〔2000〕156号)中规定的标准。
第十一条分级分类稽查案件查补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按属地原则入库。市局稽查局查处案件的执行工作,由纳税人所在地稽查局负责督促落实,并向市局稽查局反馈执行结果。
第十二条 市局稽查局定期向下级稽查局通报检查情况;下级稽查局要及时向市局稽查局反映检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级稽查局要将检查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征管问题,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征管部门反馈,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第十三条 对纳税人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应征求同级嵇查部门意见。对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单位的纳税人,除举报,专项、专案检查以及金税协查等检查外,原则上两年内可以免除税收检查。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滁州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负责解释。市稽查局应将本办法执行情况列入岗责考核。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信息来源:滁州市国家税务局
[打印][关闭]
第二篇: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
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
作者:发布时间:2009-03-30选择字号(大 中 小)发布时间:2009-03-30选择字号(大 中 小)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税务稽查管理,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加大对涉税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级分类稽查,是指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根据管辖纳税人的规模、类型和案件性质及标准进行分类,按照省、市、县(区)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分级确定稽查范围,对稽查对象实施税务检查的一种方式。
第三条 实施分级分类稽查,坚持分级管理与属地检查结合、分级分类稽查与联合检查结合、分级分类稽查与规范执法、提高征管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分级分类稽查的推行,应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稳步实施、注重实效。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河北省国税系统各级税务稽查局所实施的税务检查工作。
第六条 分级分类稽查工作的实施分为三个层级:
(一)列入省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范围的稽查对象,可由省局稽查局直接检查,或由市局稽查局检查;
(二)列入市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范围的稽查对象,可由市局稽查局直接检查,或由县(区)局稽查局检查;
(三)列入县(区)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范围的稽查对象,由县(区)局稽查局直接检查。
第七条 分级分类稽查的具体检查形式包括日常检查、专案检查、专项检查,以及日常发票协查以外的重大案件协查。
第八条 稽查对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省局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范围:
(一)缴纳国税征管各税总额1亿元(含1亿元)以上重点税源企业;
(二)实行省级或省级以上企业所得税集中汇缴的企业;
(三)省局确定的由省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检查的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治理整顿的重点企业;
(四)总局督办、转办的重大涉税案件;
(五)省委、省政府领导交办的重大涉税案件;
(六)经初查发现对全省具有重大影响的涉税案件;
(七)省局领导交办的由省局稽查局直接组织检查的涉税案件。
第九条 各级稽查局于每年年初制定本分级分类稽查计划,确定稽查对象名单和检查方式,对未列入上级稽查局稽查计划的企业,下级稽查局可作为稽查对象,列入稽查计划,实施检查。
第十条 上级稽查局制定的稽查计划要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下级稽查局可根据上级稽查计划,制定本级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并报上级稽查局备案。
下级稽查局制定的分级分类稽查计划与上级稽查局的分级分类稽查计划有冲突的,上级稽查局应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 对纳入分级分类稽查计划的纳税人,各级稽查局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及时调整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和稽查对象名单。
遇有总局临时下达专项检查计划、全国或全省大案要案的查处或发生地区有影响的涉税案件等特殊情况,可能影响当年分级分类稽查计划完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但要将计划调整情况报上级稽查局;上级稽查局对分级分类稽查计划进行调整的,也要及时通知下级稽查局。
第十二条 市、县(区)局稽查局直接受理的群众举报、上级交办、转办、协查等涉税案件,由受理单位或承办单位负责检查。
下级稽查局在对前款所列案件检查时,如发现属于上级稽查局分级分类稽查对象涉嫌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应及时上报上级稽查局,上级稽查局可根据案情决定是否由本级进行检查或继续由下级稽查局完成检查工作。
以上所称“重大税收违法行为”,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达到了《河北省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大要案报告制度(试行)〉的通知》(冀国税发[2000]195号)文件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标准。
第十三条 分级分类稽查案件查补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按属地原则入库。
省局稽查局查处案件的执行工作,由纳税人所在地市局稽查局负责督促落实,并向省局稽查局反馈执行结果。
第十四条 上级稽查局定期向下级稽查局通报检查情况;下级稽查局要及时向上级稽查局反映检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级稽查局要将检查实施过程中发现的征管问题,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征管部门反馈,达到以查促管的目的。
第十五条 各市国家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局备案。
各市局分级分类稽查对象中的重点税源企业上限为缴纳国税征管各税总额1亿元(不含1亿元),下限在缴纳国税征管各税总额100万元至500万元以内确定,其他稽查对象确定可参考省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结合各市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国家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实施。
相关附件如下:
第三篇:洛阳市国家税务局税务稽查案卷管理办法
洛阳市国家税务局税务稽查案卷管理办法
为加强税务稽查案卷管理,保证税务案件资料的安全与完整,便于日常稽查管理,工作的查考与检查工作的借鉴,根据《河南省国家税务局税务稽查案卷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一、案卷资料的传递
(一)稽查实施环节在案件查结2日内,在微机上将案件移送审理环节的同时,纸制案卷也应移送审理环节;
(二)稽查执行人员,在接到纳税人的入库证据和调帐证据2日内将上述资料和税务文书回证,执行报告移送审理环节。
(三)具体要求:
1、“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的送达人微机自动生成后,送达人还应签名(两人以上)。
2、立案审批表局长签名后还应加盖局长的印章;
3、“询问笔录”询问人应当两人(包括两人)以上;
4、税务稽查底稿应当一事一稿;
5、凡提取的证据,都应加盖企业公章并由经办人签上“与原件相符”字样以及年、月、日;提取的证据小于A4纸的,应当把附件粘贴在A4纸上。
二、案卷归档
(一)审理环节相关岗位在接到执行环节转来执行完毕资料30日纳立卷归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分散保存。
(二)审理环节相关岗位应按照稽查对象分别装订立卷,一案一卷,统一封面,统一编号,统一目录,做到资料齐全,顺序规范,目录清晰,装订整齐牢固。
(三)案卷及卷内资料装订前,要去掉金属物,对破损文件、资料及裱糊完整,装订区域过窄的要贴边加宽,字迹已扩散的要复制与原件一并立卷,案卷采用三孔一线办法,沾文书左边装订成册(每册不超过200页为宜)。
案卷以下列顺序进行组卷、装订。(加“*”的文书应附送达回证)
1、案件目录;
2、立案审批表;
*
3、税务处理决定书;
*
4、税务稽查结论;
*
5、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
6、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
7、账务调整通知书;
8、执行报告;
9、税收缴款书(复印件);
10、调帐凭证复印件;
11、税务检查案件提请审理书;
12、审理报告;
*
13、税务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
14、听证笔录及其他书证;
*
15、违法事实不成立通知书;
16、税务稽查报告;
17、举报资料;
*
18、税务检查通知书;
*
19、询问通知书;
20、询问(调查)笔录;
*
21、调取账簿资料通知书;
22、调取账簿资料清单;
23、稽查结果明细表;
24、税务稽查底稿;
25、税务稽查原始记录及其他底稿附件;
26、提取证据专用收据;
27、协查函;
28、协查回函;
*
29、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30、纳税人陈述申辩资料;
31、税务保全、强制执行措施相关文书;
(1)保全类:(组卷顺序)
* 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
* 提供纳税担保通知书
纳税担保财产清单或纳税担保书
* 冻结存款通知书
* 查封(扣押)证
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
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
* 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
* 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
阻止欠税人出境布控申请表
* 边控对象通知书
阻止欠税人出境撤控申请表
* 阻止欠税人出境撤控通知书
(2)强制类:(组卷顺序)
* 催缴税款通知书
* 扣缴税款通知书
* 查封(扣押)证
扣押商品、货物、财产专用收据
查封商品、货物、财产清单
拍卖(查封、扣押)物品申请审批表
* 拍卖商品、货物、财产决定书
拍卖商品、货物、财产清单
税务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
* 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
* 解除查封(扣押)通知书
32、其它;
33、稽查资料传递卡
三、案卷保管
(一)凡定性为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伪造、倒卖、虚开、非法代开发票、私印、伪造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等并进行了行政处罚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永久;
其他案件,案卷保管期限为短期(其中:一般性税务行政处罚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十五年;只补税未进行税务行政处罚的案件,或者经查实给予退税的案件,其案卷保管期限为十年)。
未查出问题的案件,其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与案件有关的录音、录像、照片及计算机软盘等其他有关资料,在适宜的环境下与案卷同期保管。
(三)本的案卷应在次年3月底前向办公室(档案室)移交。
四、案卷借阅
(一)税务稽查案卷年内查阅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本机关工作人员查阅税务稽查案卷,须征得主管局长同意后方可进行;
2、本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查阅税务稽查案卷,须持单位介绍信,经本级税务局长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
3、查阅税务稽查案卷须在资料办公室进行;
4、需要抄录、复制税务稽查案卷的,须经主管局长批准,稽查档案管理人员审查同意,办理有关手续后进行;
5、查阅人要为纳税人及其他当事人和税务机关保密。
(二)税务稽查案卷年内外借按照以下规定办理:
1、税务稽查案卷不得向本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借出;
2、本机关人员借阅税务稽查案卷,须经主管局长签字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
3、对逾期未还的借出案卷,应向借阅部门或个人催还或索还;
4、对需续借的案卷,应经双方共同核对后,按规定办理借阅手续;
5、借出的税务稽查案卷收回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当面清点、检查案卷,并办理收回税务稽查案卷的有关手续。
(二)已移交局档案室的税务稽查案卷的查阅和外借,按照档案室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
第四篇: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地税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苏地税发[2007]41号 2007年4月4日)
各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常熟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遏制重大涉税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大对涉税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级分类稽查是指在日常稽查工作中,根据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纳税规模对被查对象进行合理分类,由不同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按照突出重点、高效稽查的原则,开展税务稽查活动的一种稽查工作组织方式。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地税系统各级税务稽查机构所实施的各类税收检查。
第四条 分级稽查包括三个层级:
一、省级稽查机构督办,省辖市级稽查机构查处,必要时,省级稽查机构可直接查处;
二、省辖市级稽查机构直接组织力量查处或委派县(市、区)级稽查机构查处;
三、县(市、区)级稽查机构查处。
第五条 被检查对象分为三类:
A类:省内各级重点税源户;
具体标准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苏州工业园区年地税纳税额1000万以上的纳税人;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年地税纳税额600万以上的纳税人;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宿迁年地税纳税额400万以上的纳税人。
B类:省辖市内各级重点税源户;
C类:县(市、区)内各级重点税源户。
B、C类检查对象的具体标准由各省辖市自行制定,并报省局稽查局备案。
第六条 对纳入分级分类稽查管理的纳税人,各级稽查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及时调整分级分类稽查的标准和名单。
第七条 分级分类的基本原则:
对A类被查对象的查处工作一般由第一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负责;对B类被查对象的查处工作一般由第二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负责;对C类被查对象的查处工作一般由第三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负责。
对年纳税额虽未达到分类标准,但确需由上一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查处的纳税人,下一层级的税务稽查机构应及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第八条 对符合规定标准的案件和其它确需上级税务稽查机构组织查处的案件,上级稽查机构如决定由其直接组织查处,在执法主体变更的情况下,应在办理案件移交手续后依法进行;在执法主体不变和上级稽查稽查机构决定列为督办案件的情况下,则由案件现承办机构依法完成查处工作。
第九条 各级稽查机构纳入分级分类稽查的检查户数应与稽查机构人员力量相匹配,要确保在五年内将纳入分级分类稽查管理范围的纳税人检查一遍。
第十条 分级分类稽查选案要综合考虑纳税人纳税总额、纳税排名、分税种纳税情况、企业规模、所处行业、纳税负担率以及税务稽查频率等因素,并兼顾被查对象中市、县纳税人的比例。
第十一条 对重点税源户的检查应突出重点,尤其要突出对其中存在较多涉税问题的纳税人的检查。每检查的纳入分级分类稽查范围的纳税人上年入库税款总额占上年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7%。
第十二条 在分级分类稽查工作中,对不同的被查对象可采取异地交叉稽查、省市联动稽查、市县联动稽查等组织方法。
第十三条 上级稽查机构应加强对下级稽查机构分级分类稽查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实现对分级分类稽查从计划制定、检查实施到成果实现的全过程监控,并及时通报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开展情况。
第十四条 在分级分类稽查工作中,各级稽查机构应建立案件解剖制度,认真总结查处经验,研究发案规律,形成工作指南,并有意识地收集、制作和保存典型案例素材,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第十五条 省辖市局稽查局应于每年一月份上报上分级分类稽查开展情况和本分级分类稽查计划以及符合A类标准的纳税人名单,七月份上报上半分级分类稽查开展情况和下半分级分类稽查计划。
各级稽查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整理、汇总和上报分级分类稽查信息、资料。
第十六条 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果作为税务稽查工作绩效考核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
分级分类稽查考核内容包括:分级分类稽查检查户数、分级分类稽查监控面、处罚率、入库率以及资料报送、档案管理等。
分级分类稽查监控面=分级分类稽查对象上年入库税款总额/同期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第十七条 各省辖市级稽查机构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并报省局稽查局备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各地在实施本办法过程中,遇到问题及建议要及时向省局稽查局报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二00七年四月一日起试行。
第五篇:稽查案例-北京国家税务局
稽查案例二
一、案件背景情况
(一)案件来源
2005年2月至4月,某市地税局税收违法举报中心先后三次收到举报信,举报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咨询公司”)采取“大头小尾”手段开具发票、设立两套账的手段偷税,并列举了咨询公司的一些财务数据。市地税局稽查局对此案十分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检查。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某咨询公司1999年4月1日办理税务登记,注册类型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认证咨询、企业管理咨询、投资咨询、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会议服务。
该公司2003年自行申报营业收入73万元,应纳税所得额-13万元;申报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4万元,申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0.2万元。2004年自行申报营业收入26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2万元;申报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费1.4万元,申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0.9万元。
二、违法事实及定性处理
(一)违法事实 1.营业税方面
某咨询公司2003年开具发票112张,发票金额421万元。某管理咨询公司虚假申报偷税案 已申报纳税的营业收入73万元,少申报营业收入348万元,少缴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税费19.1万元;2004年开具发票60张,发票金额469万元,已申报纳税的营业收入26万元,少申报营业收入443万元,少缴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税费24.3万元。该公司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两年共少缴营业税、城建税及附加税费43.4万元。
2.企业所得税方面
因某咨询公司未提供任何会计核算资料,税务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按15%应税所得率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核定2003年应纳税所得额为52万元,应补企业所得税17万元;核定2004年应纳税所得额为66万元,应补企业所得税22万元。该公司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合计少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39万元。
3.个人所得税方面
某咨询公司2003年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82万元,2004年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78万元。两年共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60万元,已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万元,未扣缴个人所得税259万元。
(二)处理结果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二、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二、三、四条、《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三条及《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紧急通知》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追缴该公司少缴的营业税39.54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2.7万元,教育费附加1.16万元,企业所得税39万元。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从滞纳之日起至实际缴纳入库之日止,对滞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二、三、八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第二条规定,责成该单位补扣个人所得税259万元。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虚假申报造成少缴营业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定性为偷税,处一倍罚款,合计81.24万元。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处以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款一倍的罚款259万元。
鉴于该单位的偷税行为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和国务院《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第三条及有关规定,将该单位偷税案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