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共5篇)

时间:2019-05-14 17:5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第一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上)

陈寿宇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灾难是无时不在的。从远古到现时,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遭受灾难冲击而又不断战胜灾难、走向成熟完善的发展史。饱经沧桑的中华文明也是遵循着如此的轨迹一路走来,正向世人展示着辉煌的现在。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几千年来,我们国家都是灾难和文明进步伴随在一起的。”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规模、频率和影响持续增强,无论政府还是民众的危机认识都在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不断研究、总结和把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般规律,积极应对和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与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一、贵阳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对突发事件的现状

(一)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

我市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较为频繁,总量较大,每年都在数百起以上。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的发生的、与我国南方地区共同遭受的特大凝冻灾害,其影响与应对处置最为典型。面对持续时间之长、凝冻范围之广、受灾面积之大的特大凝冻灾害。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应对失策、处置不当,必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后果及损失。随着国家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逐步重视和加强,贵阳市的突发事件管理工作也不断得到强化和改进,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和处置透明度不断增强。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贵阳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对突发事件没有冷眼旁观,尤其对于影响较大、涉及范围广、损失严重的突发事件,都把它作为当时本行政区域的大事和人大工作的重点来对待和处理,按照中央、省的要求以及市委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和应对,做好相关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在立法权、监督权的行使以及信访工作等方面关注和解决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问题。1998年,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决定》,将“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列为应当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的事项加以规范;2005年又制定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把“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处理情况”规定为应当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的重大事项,由此为重大突发事件处理情况的规范定性与纳入人大工作职责范畴提供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所制定的消防、城市供水、大气污染防治、防雷减灾、家畜家禽防疫检疫管理、公共餐饮具卫生管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等地方性法规,涉及了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等相关内容,为各类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对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保障。2004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检查组深入开展了为期半个多月的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依法开展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和执法检查组的报告。2008年凝冻灾害发生后,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市委部署要求,坚持“把争取时间放在首位”,迅速成立应急指挥组织,常委会领导率先垂范,带领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按照市委及人大党组分工深入区县、乡镇、机关、企业、居民、农户,了解受灾情况和救灾工作,了解水、电、煤、气、路、通讯保障情况,农贸市场、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情况,以及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情况,督促检查,调研指导,慰问安抚,广泛动员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救灾抢险、捐赠助困,积极承担起“抗凝冻、保民生”任务,并以“人大代表关注灾后重建”为题推出首期“人大网议日”活动,邀请市长与市人大代表、网民共话灾后重建,取得良好效果。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党委分工,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恢复等各个环节,从检查督促到指挥救援,分片负责到慰问指导,现场视察到救灾捐赠,动员代表到发动群众,政策法律宣传到稳定群众化解矛盾等各个方面和不同角度,发挥了作为国家机关尤其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为其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做了大量的监督、支持和服务工作。在抗击雪凝灾害工作中,我市各级人大涌现出一大批工作突出、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突发事件应对后,市、区(县、市)人大常委会的依法突发事件应对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受社会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工作滞后的影响,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虽有较强的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意识和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但对突发事件的依法应对缺乏应有的重视、研究和思考,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规定尤其是人大常委会的职责权限不甚了解,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人大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与目标尚未确立,群体的力量整合、智慧凝聚和积极性调动不够,整体上对突发事件反应的及时性、主动性较差,所蕴藏的“能量”未能很好释放,所具有的作用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具体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分工不规范,且规范化水平从上到下呈现层层递减趋势,存在国家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领导人员同样“受命”接受分配突发事件应对任务,代行行政机关突发事件应对职权,直接指挥处置突发事件等现象。

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常态化程度低,未纳入常规性工作来安排和实施。由于群体危机意识的参差不齐,加之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较少,反映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突发事件应对的预防工作关注不够,在年复一年的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以及代表视察活动等工作中,未在系统思考基础上把突发事件应对执法检查、专项报告等作为常规性工作列入计划安排实施,无专门的突发事件应对立法活动,现有法规的相关条款内容零散,对突发事件应对的规范化推动工作也做得不够,贯彻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应对原则和增强同级政府的依法应急管理能力的工作尚有差距。

3、获取信息的渠道不畅、及时性差,内容不全面。除了原有信息公开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的历史原因,以及体制上的缘由外,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也未对政府的突发事件应对信息报送作出规定、明确要求,政府在此方面的自觉性约束也较薄弱,致使人大及其常委会获得突发事件应对信息的渠道、效率、质量等都受到影响,也制约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突发事件全貌的把握、应对的判断和工作的效果。

4、按照法律规定听取审议同级人民政府专项报告情况差,地方性法规有待修改完善,法律规定本身也存在一定不可操作性。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

项工作报告,但对于诸如2008年初凝冻灾害的应对处置,只有少数区、县政府依法作了报告,未作报告的人大常委会也未责成政府作出报告,部分县级人大常委会认为其已经参与其中而觉得无需报告。而且,《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第六条第四项将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的处理情况作为应当备案的重大事项,虽然提升了规范的层次与效力,但由“报告”事项变为了“备案”事项,降低了讨论决定的“规格”,并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不一致,亟待研究修改,以维护法制统一。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专项工作报告未作区分限定,有待细化,否则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据此陷于大量的具体审议事务当中,既不利于法律的有效实施,也不利于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有序开展工作。

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基于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和公共秩序维护者的地位,对各类突发事件实施应急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尽可能地减轻和避免突发事件可能形成的危害与损失,即当然成为现代社会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制定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考虑了权力集中行使可能存在的滥用权力问题,在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二条对政府行使处置权利作出了必要的限制和规范,并对行政机关如何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受到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约的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

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不仅是新时期我党面临新情况、新任务、新挑战所应当担负的执政使命,而且是各级政府的一项战略任务和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刻检验着政府的组织管理能力、依法行政水平和公共治理效率,也是对包括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内的国家机关施政水平的全面考察和综合衡量。而且,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及社会法治观念的增强,势必涉及检讨地方立法和问责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立法权、任免权等具体问题。因此,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适应突发事件应对客观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根据自身地位、作用与职责,重视和研究突发事件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影响,依法、有效地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好作用,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完善和加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是依法履行职责、担负历史使命的当然之举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使具体的突发事件出现后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内容变得明确实在;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更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日常工作职责。因此,依法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不仅是各级政府的工作责任,同样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尽职责。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选举任免权等,无论是常规状态下按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推进工作,还是非常规状态下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及管理,都可能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由人大及常委会接受备案、听取审议或者讨论决定,都应当成为国家权力机关及其每一个人大代表关心、注意的事情。强化人大职能作用,推进人大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从源头上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促进政府构建开放规范、有机合理、协同运作的应急管理系统,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把非常规状态的突发事件预防、控制、处置好,把事后恢复重建抓紧抓落实,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一个方面。

(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是保证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即使是非常规状态的突发事件的应对行为也不例外。突发事件应对过程,既是对负责应对工作的相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对行为合法性的具体检验和衡量,也是对行政机关常规状态下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的全面考察和综合鉴定,因为较强的依法行政自觉性和较高的依法行政水平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本保障。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首要职责。从确保法律的全面贯彻执行和依法行政全面实施的角度审视,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不能成为其应对工作

随意性的任何借口,合法性恰恰是其基本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社会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也才能使处置结果更加有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积极重视和依法应对突发事件,可以有效地推进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不断促进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防止执法“死角”的出现。

(三)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是促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具体行动

在各类突发事件中,无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都与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义、核心、任务要求、方法原则等涉及的内容密切相关。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正是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发展是否科学、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因素。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使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处置,实现良好的恢复重建,是坚持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投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具体体现。

(四)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是创新人大工作、树立自身形象的实际表现

创新永无止境,人大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不僵化、不停滞,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就可以拓宽人大工作的思路和人大事业发展的道路,树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良好形象,提升人大机关的应有地位,更好地肩负起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内容、原则、重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是一项新课题、新任务,如何认识与把握,如何介入与应对,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也可以借此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强化素质,提升水平,树立为民负责、积极有为、务实创新、恪尽职守的形象。

第二篇: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二、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考试没合格”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形势新阶段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对策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以对党忠诚和极端负责的态度,聚精会神地分析各种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以一种责任心态,理性心态,机遇心态处置突发事件,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对策二,现场指挥要到位。应对好处置好突发事件,是最大的政治,是覆盖全方位的工作。应对突发事件,一分一秒都显得异常宝贵,严密高效的组织指挥是实现最佳境界的决定因素。面对突发事件,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快速反应,在基本判明事发地点和类型之后,立即部署处置力量,做好先期的稳控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地控制事态发展,有效防范影响的深化,另一方面要特别善于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力争主动。

对策三,政策规定要到位。政策是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保证。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政策。掌握政策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认真学好政策,其次要维护政策的严肃性、法规性、原则性。在应对某个突发事件中,要牢牢把握住政策“底线”不被突破,力戒随意性。同时要在坚守基本原则的同时善于灵活运用,在情况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在请示上级同意并授权,可以对“底线”适当进行调整,不能死抠教条以致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

对策四,疏导工作要到位。疏导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至关重要。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会有大量群众聚集,而聚集的群众又往往情绪激动,甚至有时会发生失控。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晓之以真理、实理,从思想深处帮助群众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辨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同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由于平时处置不当,要敢于向群众检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得到群众的谅解,从而掌握处置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对策五,披露信息要到位。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透明和发布技巧在危机应对中占有重要位置。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对那些涉及重大公益的灾难性信息,就更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级领导和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或失实和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从而引发公众集体恐慌和社会骚乱,影响社会稳定。

对策六,善后工作要到位。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也很重要。收尾不好,就可能再次引发事端,甚至形成社会更强烈的反应。要防止和克服个别领导干部,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放马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的问题。应当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好调研,寻求解决问题之道。要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心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营造安定有序、团结友爱、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

对策七,学习实践要到位。一些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束手无策、应对失策,思想缺乏灵气,讲话缺乏底气,行动缺乏朝气,工作缺乏锐气,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素质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因此,一是要注重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善于从大局上把握方向,同时要注重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二是要积极参加社会突发事件处理知识培训,明确自身在突发事件处理整体方案以及本人具体职责任务、基本要求、处置方法等,确保自己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能够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第三篇:应对突发事件

1.()是人们对出乎意料事件的总称。通常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严重事故、恐怖主义行为及重大群众性骚乱、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单选)

A突发事件

B应急处理

C应急事件

D突发处理

2.()是流行过程的组成部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时彻底地消除疫源地,流行过程即告中断。(单选)

A疫源

B疫源地

C疫区

D安全区

3.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使环境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为()。(单选)

A环境破坏

B环境变化

C环境污染

D环境恶化

4.危机事件具有的特点是:高度确定性、事件演变迅速、事件的独特性以及信息全面,小道消息流行。(判断)

正确

错误

5.社会组织只有高度协调统一,才能保证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由组织的高层决策者来统一、协调和指挥,即组织的高层决策者必须有权威。(判断)

正确

错误

6.由于人们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会有所不同,专业技术人员在关注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大小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人们对突发事件风险心理承受能力,把人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纳入到风险评估之中。(判断)

正确

错误

7.()是指一国政府在其国民中和国际上所享有的公众信任度,它的高低,除其他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国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单选)

A政府公信力

B个人信誉

C国家信誉

D国家权力

8.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多选)

A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及时、准确、全面、公正地传播信息的责任

B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更为关键的舆论监督与引导责任

C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发动民众履行公民职责、配合政府正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责任

D大众传播媒介担负着全面解读突发公共事件、引导深层次思考,从而推动社会运行机制有效、科学、合规律运转的社会责任。

9.在突发事件中,将要面对的询问主要来自()。(多选)

A受害者家属

B媒介

C其他公众

D上级主管领导

10.在危机的救治中,通过全球合作可以()。(多选)

A获得更多的谅解,有效消除危机,恢复社会秩序,重建文明的世界

B减缓危机的蔓延,为世界作出贡献

C为其他各国提供经验和教训

D提高危机救治的效率、降低危机成本

11.由于高校突发事件主体的特殊性,处理的时候要宜解不宜结,宜散不宜聚,不能随便采取高压政策,一切都应该在理智和法律的范围内处理。(判断)

正确

错误

12.控制、处理、传播、沟通、恢复及总结教训等活动进行科学策划和部署。(填空)

13.(填空)

14.对危机现场的隔离,首先要发出隔离报警的信号;其次,的范围。(填空)

15.控制突发事件的一般原则有哪些?(简答)

第四篇: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所谓突发事件,即指突然发生的事件。有的有征兆,有的没有征兆。可以说每天都在发生,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如突然引发的口角之争;大到灾难战争危及生命的大事,如5。12汶川地震。能否处理好这一类事件,取决于你的能力和素质,如果处理的很妥当而且很轻松,说明你是个常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如果处理不当,轻者使你常常处于烦恼郁闷之中,重者,会使你的生命很脆弱。

心理状态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主导。

很多人在做事情时,行为是仅仅通过肌肉来表达的,头脑完全空白,并且声称:想那么多没用,有你想的工夫事情早就办完了。其实这很明显是个错误,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动用自己的头脑,是靠脑子来生活的。

还有的人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所表露出来的情绪也很可笑,比如下列几种情绪:焦躁,沮丧,不知所措,惶惶不可终日。。。为什么说可笑?这些情绪在行动上都可以体现出来,在事情发生的时候需要你拿出办法来解决问题,但是你在这个时候却在着急发火、摔东西发泄自己的不满、哭哭啼啼怨天怨地、干脆破罐子破摔甘从天命,尤其是个男性的话就更可笑了,这一切所造成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不光事情没有得到解决,相反耽误了解决事情的宝贵时间和时机,而且会使你受到额外的损失,这里就不一一列举。能否持有好的心态决定着突发事件被解决的程度,首先要明确一点,人是靠大脑来控制的,而不是靠肌肉来控制的,这是人类和准人类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不管办任何事一定要动脑思考该怎么办?几种合理的心态:

(1)、冷静:这个是必须的,很多电视剧中都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主角面对着麻烦事就跟热锅上的蚂蚁,有朋友一个劲的劝他冷静,而他整个:事情都这样了,我怎么冷静?这句话似乎成了流行性语言,与其说是流行性语言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不冷静而把事情搞砸而找的借口,如果有人偏偏喜欢学,那只能说明他是白痴,是准人类。为什么要冷静?从事情发生的慌乱到冷静的思考问题,这段时间越短,你就越容易占据主动,因为事情是死的,人是活的,比如吉林市中百商厦起火,确实没有任何征兆,可是火灾的目的就摆在那里,就是要把能烧的按照先后顺序都烧掉,这是死的,可是人是活的,这里绝大多数人的表现就是极度的不冷静,比如坐地上哭闹的,乱骂人的,到处乱跑的,开窗户就往下飞的。。。等等,但是还是有人表现出来了冷静,被困四楼,不慌不忙的把窗帘系到一起,作为工具用来逃生。事实证明,只有冷静下来,你才能有条不紊的思考对策,这是你占据主动所要做的的第一步!

(2)、乐观:这个同样是必须的,相信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事情办妥而不是搞砸,但是同样要有个好的心态,除了冷静还不够,为什么呢?创设出一种环境:比如突然发生灾难,你没有在第一时间死去,而是被困在某一地区,很“幸运”的是,你可能长时间得不救援,你需要和自然和既成事实以及命运去抗争,如果你胜利了,你可以活下来,但是很多人却认为,自己肯定要完蛋了,如果真这样去考虑,那么恭喜你,你真的要完蛋了!英国皇家特种部队(SAS第二十二特别空勤团)的训练手册中写到:人能否在灾难中生存下来,首先就取决于他的心态,而这个心态就是乐观。如果是个能够乐观的面对事物的人,那么这个人活下来的几率就很大,反之,即使给了他再精良的装备,教给他再丰富的知识,他也很难战胜困难坚持到最后。要知道,胜利往往就属于那种坚持到最后的人,事情发生了,要往好的地方去考虑,你越认为要完蛋,那么麻烦就越容易找上你,你就越容易完蛋!持有乐观的心态的人的最糟糕的结果:当你不可避免的要丧失生命的时候,可以叫你死的不是很惨(胆小鬼和英雄的结局是没什么区别的,胆小鬼在临死前饱尝着死亡给他带来的恐惧之后死掉,而英雄仅仅是在临死之前的一刹那才感觉到那么一点点痛苦之后就一切都完结了)。

(3)、勇敢:人的一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这一切需要你去面对的,去解决的,假如你没有这个胆量去面对,去解决,那么恭喜,你这个懦夫就注定了要失败,从事情发生的那一刻起,你就不要把自己当成是孩子,不要把自己当成是懦弱的女人,甚至不要把自己当成是活人,所谓置于死地而后生。曾经有一名在二战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与日军战斗过的美海兵战士说过:如果你越害怕,那么你就越容易挨枪子,反之,你勇敢的把敌人消灭了,那么你就安全了。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由于胆怯,会造成肢体的僵硬而不灵活,如果你不怕困难,勇敢的去面对,你的身体会比以往更加自如,更加灵活,从而增加了你存活的机会!

(4)、思维转移:突发事件被困的时候,有的人会祈祷上帝的照顾,有人会回忆以前曾经有过的战胜困难的经历,有的人还会想事情过去之后去哪里去吃喝享受。。。等等,这一切都是有用的,因为事件发生了,人的生存受到了挑战,无形中要有很大的压力,而你一味的去考虑这种压力,你会更容易被事件所压倒,你的意志会被摧垮,那样的话你很容易就坚持不到最后,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思维转移,通过考虑别的乐观的事情,来减轻事件对你的神经所造成的压力,只要你意志不垮,你就有希望笑到最后。

(5)、团队协作:如果你很幸运,有几个同伴,那么好,大家就要联合起来,共同度过难关,毕竟人多力量大,这里就要你有团队协作的意识,有团队精神,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孤单英雄几乎没有了市场。上述所讲的各种心态可以说都不是等到事情降临再去考虑就好使的,而是应该从日积月累中去实践,并且形成自己的反应,成为自己的处事原则,如果你做到了,可以使你的人格更进一步,达到更多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在关键时刻,可以使你立于不败之地!在危险降临的时候,可以挽救你那可爱的生命!

第五篇: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特点

试论国家权力机关的特点和规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这一制度的核心是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这一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它的工作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和规律。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于我们更好地维护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落实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本质和核心是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家权力机关,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主权在民”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人民通常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由选民或选举单位选出的人大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来代表人民间接地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的作用就是把深入群众、听取和收集到的民情民意反映到权力机关,并通过权力机关的工作和活动上升为国家意志,最终形成决议、决定,有的要形成法律、法规,以此来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基本形式是开会议事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个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的权力集体。权力集体的工作和活动只有通过会议的形式才能依法行使职权,因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如人民代表大会研究、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法律、法规,审议各项报告和议案,表决通过各项决议、决定,都必须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实现。因此,开会议事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人大代表的发言、表决则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

(三)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和活动程序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宪法确定的一项根本组织原则,各级国家机关都必须按照这种原则开展工作。权力机关的民主集中制与其他机关的民主集中制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容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行政、审判、检察机关都是国家机关,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产生的;第二,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立法以及对重大事项的决定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来决定的;第三,这种体制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是在宪法和法律指导下的民主,是在广泛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权力集体中的人大代表个人的意志只有通过集体程序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任何代表个人都没有人大这个权力集体决定问题的权力。

(四)国家权力机关的使命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民主与法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民主是法治原则确定的前提,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是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人大的重要职权之一就是立法。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五)国家权力机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机关,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和执行者,因此,人大的所有工作和活动都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为核心内容和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即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地方人大要履行好职责,更确切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各方面的人民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联系,把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问题,提练成具有决策价值的参考意见,反映到决策机关,才能使党和国家的决策行为更好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使党和政府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切实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六)国家权力机关的绝对优势是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和发展起来的,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绝对优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并被全国人民所公认,我们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自己任何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的这种历史地位和品格决定了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是最大的,能够动员起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人大在行使职权时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真正实现。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是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进行的,其权力的行使是通过人大的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来实现的。这就要求人大在履职过程中要善于学习、领会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及时地把党的主张带到人民群众中去,动员人民群众把党的号召通过人大权力机关的工作和活动上升为国家意志进而变成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是根本一致的,这是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的一大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势。当前,发挥党对人大工作的绝对优势,就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下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与能力

    地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与能力2010-12-16根据中央党校教学安排,我们于11月10日至18日前往广东省及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就应急管理进行了社会调查。从广东省及三市......

    浅谈当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浅谈当前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这几年,我国在快速发展中,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有人为制造的问题,也有自然灾害。当问题突然出现,灾难发生,作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应该怎样面......

    公务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公务员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最佳答案 第一,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的重点,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中最简便、成本最低的方法。各监测......

    怎样应对突发事件

    怎样应对突发事件——主题班会一、德育主题日前,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某校两名学生家长先后接到自称为学校老师的陌生人的电话,称其孩子在学校突发重病,已急送医院,要求家长立即......

    如何应对校园突发事件

    校园突发事件 校园突发事件(Campus emergencies), 是指在校园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影响着学生的安全和正常生活、学习!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

    应对突发事件题解

    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 (其他机构所拟,仅供参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征有: (1)有一定数量和规模; (2)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 (3)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

    怎样应对突发事件

    怎样应对突发事件 绵阳二中金家林邓时勇 一、如何应对突发意外伤害事件 突发意外伤害是指非故意、无预期、突发的身体伤害。比如:意外交通事故、突发性疾病、突发火灾等。在......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

    2011年龙里县文化市场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一、2011年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 (一)基本概况: 2011年,我县文化相关企业共35家,涉及从业人员360余人,根据统计要求,全年全县文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