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7:2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

第一篇: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

作者:王子朴

来源:《体育教学》2012年第10期

社会转型问题是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领域经常谈论的一个重大命题。其实何止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一直都处在几个不同的转型期内,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变迁过程。虽然社会变迁是一个持续不断缓慢发展的过程,但社会转型却是这个过程中相对剧烈一些的阶段性体现,社会学曾形象地比喻为“惊险一跳”。当前中国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转型期中,而且愈发临近这“惊险一跳”阶段,所以这个转型期是当下我们要高度重视的。

当前我们体育科研领域似乎也到了某种意义上的转型阶段,从小到大的科研队伍和力量,从点到面的科研主体和对象,从曾经高寒到满园春色的科研现状,体育科研今天从繁华程度来讲达到了鼎盛时期。只是繁华表面下掩盖不住那些躁动:成果似海,但有实际价值的不多;研者如云,真正学术自觉者难觅。浮夸、虚假之风大有当年大跃进之势。这种现状正说明了当前体育科研领域中的社会转型特征。

任何时期的社会转型都有一些共性特征,比如社会躁动不安,不稳定因素增加;比如社会成员格外关注自身利益,引发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纷争等等。当前体育科研领域中的繁荣以及之下掩盖不住的那些浮夸之风,与转型期社会中的这些共性特征是何其相似,甚至就是一回事。当前社会转型期内的体育科研,如果说能够真正承担着为体育强国服务的使命,应当需要对复杂的内在问题解决,更面临着体育科研体制转轨的使命,而且这两种任务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或制约。

这一个时期,体育科研呈现出的内在问题世人皆知:从研究的内容和价值上,体现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结果脱离实际,体现不出任何科研意义;从研究群体的学术道德水准而言,也没有看出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踏实作风和科学素养,甚至学术不端行为越演愈烈,查新查伪俨然成为了跨入学术殿堂的第一道门槛。解决此类问题,体育科研体制改革成为必然。也就是说,现阶段这种体育科研考评体制得不到很好转轨的话,当前体育科研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惊险一跳”,其后果将是既惊又险。

当年为了激发体育工作者的科研态度,促进曾经一穷二白的科研水平,我们采用了一些今天看来还十分有效的激励措施。比如和职称挂钩,和奖励挂钩等,这原本没错,错的是在到了转型期时,这种科研考评体制未能很好转轨,没有及时地适应转型期这些问题的出现。量的程度上来了,质的问题没有跟上来,而且这种体制已经制约了本该源自内在动力方面的学术自觉出现。

第二篇: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文章标题: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本文具体分析社会转型的内涵、转型期社会综合候症及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以便从历史的社会的变迁中分析和把握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社会转型”(socialtransformation)一

词来源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对生物学“Transformation”概念的转用[1],西方社会学家借此概念来描述社会结构具有进化意义的转变。西方社会学家大卫·哈利生最早在《现代化与发展社会学》一书中[2],运用“社会转型”来论述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台湾社会学家蔡明哲在《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中首次把“socialtransformation”译为“社会转型”,并提出了“发展就是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一种社会转型与成长过程”的思想[3]。

社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社会学家始终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西方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社会如何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程展开,“传统”与“现代”成为研究的基本视点。如英国的H·斯宾赛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E·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认为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本质上看首先是法律与道德的变迁;德国的F·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认为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从社区转向社会,包括了由血缘关系转变为业缘关系、由乡村转向城镇、维系社会整合的基础----由习俗转向法律、社会价值观由靠信仰的力量形成转向靠舆论的力量维持、生存依赖由靠农业为转向靠工业为主;德国的M·韦伯将社会划分为“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认为现代社会的特质是现代性;美国的C·E·梅花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美国的H·贝克将社会划分为“宗教社会”与“世俗社会”;哈贝马斯则用交往行为理论阐述了规范和重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问题,等等。从这些大家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军事社会”、“机械联系社会”、“礼俗社会”、“身份社会”及“宗教社会”都是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反映了传统社会落后的、静止的、封闭的和陈旧的社会状态和观念,“工业社会”、“有机联系社会”、“法理社会”、“契约社会”、“世俗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则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反映了现代社会先进的、流动的、开放的和创新的社会状态和观念。

我国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主要围绕现代化过程展开,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4]: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5]。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变迁,主要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和社会现代化是重合的,几乎是同义的[6]。

第三种观点是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包括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和整体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三个方面[7]。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结构性变动和整体性转化。主要包括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化、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分化不明显的社会向高度分化的社会转化、宗教准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化等五个方面的内容[8]。

第五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对其含义的理解又不完全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例如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9]。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广义的社会转型可用于说明社会各层面的变化,如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意识形态转型等;狭义的社会转型则是指文明类型的转变,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10]。有的还认为狭义的社会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11]。

第六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发展,即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秩序等方面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其中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内容。

第七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性变动,既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也意味着其他社会结构层面的转换,因此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

第八种观点认为应把社会转型提升到哲学层面来思考,即认为社会

转型是代表着历史发展趋势的实践主体自觉推进社会变革的历史创造性活动,具体来说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社会转型的主体不是社会结构,而是从事现实历史活动的实践的人;二是应当从历史的积极能动因素――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方面和主体的“能动生活过程”去思考揭示社会转型的本质;三是寻求社会转型的意义应着眼于人的价值取向与目的,把历史发展的渐进性中

断与历史的上升运动和生活发展观念联系起来[12]。

第九种观点认为从广义文化学的角度看社会转型就是文化转型,指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它具有高于政治、经济结构转型的超前性和独立性[13]。

第十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样化的过程[14]。

综上所述,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运动过程,是一切社会形态的质变、飞跃,社会革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改革和变迁等都可视为社会转型的形式。社会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制转轨,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即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所以,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既包括经济基础的变革,也包括上层建筑的调整,通过确定新的社会经济秩序,整合社会资源,推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整体性变迁。

二、转型期社会综合候症

所谓社会综合候症,即社会发展中的非常态社会现象。在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都经历过社会转型期。转型期社会一般都存在社会结构的不平衡性、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和社会内容的创新性。

1、社会分化的急剧加快。美国当代结构主义理论大师彼特·布劳的结构变迁理论认为:社会结构(socialconstruction)的组成实际上是指由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或阶层在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表现出来的交往关系。社会结构可以由一定的结构参数加以定量描述,包括从水平方向对社会位置进行区分的类别参数,如性别、宗教、种族、职业等,以及从垂直方向对社会位置进行区分的等级参数,如收入、财富、教育、权力等。结构参数就是人们的属性。这两类参数之间可以相互交叉,也可以相互合并,从而使社会结构的类型显得更加复杂多样。而社会分化(Thesocialdifferentiation)就是指社会结构系统不断分解成新的社会要素,各种社会关系分割重组最终形成新的结构及功能专门化(TheProfessionalization)的过程。与社会结构的构成相适应,社会分化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社会异质性增加,即群体的类别增多;二是社会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即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拉大。而社会整合是针对社会分化产生的异质性超越原有的规范而提出来的,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高整个人类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社会结构愈复杂,社会异质性程度愈高,社会分化与整合就愈频繁。社会转型实际上就是在分化——整合——再分化——再整合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得以进步和发展的,所不同的是,在加速转型期,社会分化的烈度、速度、深度和广度比任何时期都要深刻,以致社会整合常常难以适应它的变化而使社会出现“断裂和失衡”现象,而这正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社会问题大量涌现的根本性原因。所以,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与整合是转型期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根本动力。

2、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凸显。所谓社会价值观,就是指在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价值关系的取向性、评价性的观念形式,集中体现了社会行为的态度、准则。社会转型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旧的社会价值体系消解、失效,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生成、发展的过程。就本质上讲,社会转型是同人的终极关怀、人的完整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紧密联系的,客观上需要以人的价值实现和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为最大担负。但是,社会转型造成了主体利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格局,不同利益主体形成不同的群体或阶层,在这些特殊利益主体之间必然形成不同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人生价值并由此发生冲突和对立,致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被更现实的生存斗争、生命发展观念所淡化,个体主体本位意识凸显,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滋长蔓延。经济主体的角色,使功利性与实用性成为衡量价值的重要尺度,经济的增长、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和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等成为许多经济主体行动的基本价值取向,只讲局部和个人利益,不讲全局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他人利益;只顾个人满足,不顾他人需要;只求当前自身利益的实现,不记长远后代的发展。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对立、个人主体本位与社会主体本位的价值观冲突、道德取向和利益取向的价值冲突,成为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建构与解构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

3、经济体制的重新建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反映,主要表现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转型的要素之一。西方理论界对转型期社会的经济研究主要借用新古典经济理论和产权理论,共同的结论是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私有产权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马其顿经济学家K·博戈耶夫在《经济转型》中提出,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进行的转型的最终目标是从中央计划管理的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转变或变成市场经济的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制度”。捷克的克劳斯认为捷克已进入后转型时期,即“自由进入政坛、建立私人所有制基础和政治权限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从供给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从地区经济向独立的国家经济、从以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向以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的转变进程。克罗地亚经济学家D·沃伊尼奇在其论文集《转型的经济与政治》中提出,“转型”是与“改革”有着本质差别的概念,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主要是期望通过加强某些市场因素来完善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而转型的结果则是建立市民社会、民主和多元化的社会。1996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把转型的长期目标说成是“建立一种能使生活水平长期得到提高的繁荣的市场经济”,并指出这是“深入到规范行为和指导管理的体制转型,既是社会转型,也是经济转型”,认为只有当“转型中的问题逐步退化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的正常问题”时,转型进程才算完成。实际上,转型期社会就是旧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被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代替的过程,是社会从较低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向较高层次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从不完全竞争的经济制度安排向充分竞争的经济制度安排的转变过程,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在资源配置中的资源取向的根本性变化,市场成为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经济形态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跟进式调整。所以,转型期社会既表现为体制转型(InstitutionalTransformation),又表现为结构转型(StructuralTransformation)[15],前者主要指社会主义国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者遍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体制转型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制度创新,而结构转型则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6]。

三、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

社会转型是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变迁,或者说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认识,在时间节点、内容、特征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是转型的时间起点上,有的认为总体上中国社会转型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正式开始,其中1840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1949到1978年为第二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开始于追求民主、自由的“五四”运动。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核心是从匮乏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化,只有新中国的成立才具备了这种力量,所以中国社会转型应开始于新中国的成立。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应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因为从这以时期起,中国才真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步伐[17]。

二是转型的内容包涵上,有的从社会的角度把社会转型的内容具体概括为四个层次:一是在社会的生产和生产力层次上,集中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形态、经济体制层次上,集中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在上层建筑层次上,集中表现为高度集权的传统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四是在思想文化的层次上,集中表现为反映自然半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精神文化,向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精神文化转变。有的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把社会转型的过程理解为人的现代化过程,或者说由传统半传统的人向现代人的转变过程,包括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全面变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重塑[18]。

三是转型的特点概括上,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具有高度的复杂艰巨性和长期性、自觉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配套性、全方位的大开放性和赶超跳跃性的特点[19]。有的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最基本的特点是二元结构转换(即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转换)和新旧体制转轨(即从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并存。有的认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显著特点是复合性、非规范性、不确定性和弱防护性,因为中国社会转型正处于秩序重构的关键时期,原有的生活结构体系被打破,新的生活结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原有的生活机制难以继续存在,新的运行秩序的产生又需要一个过程[20]。有的认为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大矛盾:一是世界潮流与中国特色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三是调控主体之间的矛盾,矛盾解决了,就说明社会转型成功了[21]。

实际上,中国社会转型具有“多重转型”的特征,现代意义上中国社会转型虽然起始于鸦片战争,但最显著的社会变革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着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从1840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社会转型的漫长历程。到20世纪上半叶,社会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这种社会转型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打压之下进行的:一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而畸型化;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畸型化;三是开放的进行但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四是社会分化呈现出一种十分不规则的状态。这种社会转型是一种典型的“低度发展”的状态。在建国后的30年,中国初步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大众化教育,为以后中国社会的转型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但长时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不规则、停滞甚至落后的局面,经济长期低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缓慢,开放低限度进行,阶层分化停滞甚至倒退,社会转型几乎都表现出一种缓慢、停滞或是走样的情形[22]。

第二、中国社会转型是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看,我们可以把从1840年开始至今的转型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1840年~1949年为第一阶段,是慢速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为第二阶段,是中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阶段的目标是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但受苏联模式影响,在路径选择上出现的偏差。进入第三阶段,中国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所以,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变,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等[23],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同步进行、相互交织,涉及社会所有构成要素系统的相应变化与调整,是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是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性的社会变革。

第三、改革成为社会转型的最大推动力量。中国改革开放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的全面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结构转型同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着社会结构转型。也就是说,中国社会转型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推进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改革推动了经济发展,奠定了社会转型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是,转型过程中市民社会的兴起,西方完全由民间兴起,具有自发性;中国则是官方性和民间性、分离性与结合性并存[24]。在这个过程中,强势政党主导下的强势政府,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权力经济在相当领域影响着改革的价值取向,加速了社会的阶层分化。

第四、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超常态分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不但表现为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变迁,同时催生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市场开始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资源配置方式和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的改变导致了利益格局的变化。由于社会各个成员在经济体制转化过程中的地位不同,社会角色不同,能力不同,利益分化速度加快,形成了新的利益主体和利益矛盾。特别是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结合,使社会财富分配在多个层面失衡,社会的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强势集团越来越强,弱势群体进一步“底层化”。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主导下的社会阶层分化,必然隐埋社会矛盾和冲突。

第五、个体价值多元化特征明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意识、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发生的变化,个人利益重新为社会所承认、尊重和保护,每个经济活动主体都从个人经济利益出发,按照市场活动的规则和规律进行商品生产、分配和交换。这样,社会结构中单一利益格局(个体与国家)被利益的多元格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国家)所取代,利益格局多元化要求不同个体在面临选择时承担各自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取向,导致个体之间价值的多元化。这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勤奋与懒惰、积极与消极、“拜金”与“厌金”、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等等不同的价值取向共存共生,甚至不同的价值取向能在同一个体中存在。这种个体价值多元化的直接影响就是整体社会价值取向没有目标性和方向性,无法呈现出一个条理清晰的树形结构,而是一个交叉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这个“价值网”里面,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被迅速分散和消耗,无法形成集中的规模性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随着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基调的逐渐确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正常、快速和健康的推进时期。可持续发展问题,既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又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相当长时期,国家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地方为回应这一战略也采取了有重点的发展策略,其基本目标就是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对于随着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的回应,比如环境问题、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公平公正问题、贫富悬殊问题、地区差距问题等等,常常被忽视,导致中国在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时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的居民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彼此之间的利益界限分明、利益要求明确,使得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的利益矛盾突显出来,影响整个国家的进一步转型,这都是中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1]在生物学中,“transformation”为生物演化论,特指一物种变为另一物种。“转型”作为一个生物学范畴,原意指“微生物细胞之间以‘裸露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形式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参见《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544页。

[2]ThesociologyofmodernationandDevelopment,DavidHarrison著,AcademicDivisionofUnwimHymanLtd1988出版,第56页。

[3]《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蔡明哲著,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7月出版,第66、189页。

[4]这是郭德宏200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学术报告,载《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5]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郑杭生、李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

[8]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未刊稿。

[9]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

[10]安东霆:《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11]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2]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3]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14]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15]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结构性变化的主要过程包括4个方面:劳动者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比例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工业自身尤其是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化;服务业部门的结构转变。

[16]李培林著:《中国改革中期的制度创新与面临的挑战》,《社会学研究》1997年1月。

[17]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18]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19]王晓明:《'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20]范燕宁:《当前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21]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22]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未刊稿。

[23]《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贺善侃著,学林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27页。

[24]朱志萍:《首届“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0年第5期。

《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社会转型和转型期社会综合现象。

第三篇: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

社会转型中的近代中国经济

(1840——1956)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近代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2)识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实践;理解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对洋务运动的评价。(3)识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创办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影响。(4)梳理近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线索和脉络,特别是要掌握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与近代化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1)结合新教材,使学生掌握自然经济的相关特征。(2)通过课件和学生一起梳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阶段以及基本知识点,达到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目标。(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掌握高考出题的特征和具体做题的相关技巧。(4)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历史学习中小专题知识的归纳和整理的思路,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但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近代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为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华提供了物质基础。(3)了解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立志为和谐社会努力奉献。

重点: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化的历程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和困境阶段

课时安排与方法:两课时问题式和讲解讨论结合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本课。(中国近代史的主干知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

授课:

一、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

1、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2、法制取代人治

3、公民取代臣民

二、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经济近代化

1、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形式

2、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表现、原因、影响)

三、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

经济近代化的前奏: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19c40、50年代)

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的诱导(19c60、70年代—19c90年代)(复习)经济近代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c60、70年代)(复习)经济近代化的扩大: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c末—20c初)(复习)

经济近代化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复习)经济近代化的曲折: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艰难跋涉(1919—1937)经济近代化的困境:战火中民族资本主义的挣扎(1937—1949)

经济近代化的新生:建国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过渡与改造(1949—1956)

经济近代化的新天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

四、例题选编(略)

答案:出现短暂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华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去。/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五、启示和明智(小结):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近代化,必须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推翻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并结合本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六、反思:

专题复习中构建知识网络固然重要,但同时针对高考全面撒网的多点分布要求,还是需要牢固的掌握三基。夯实基础,才能从点、线、面等角度全面掌握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第四篇: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

社会转型中的老年婚姻问题

徐勤

原载:中国社会工作,1998,3中国正在处在社会经济转型阶段,改革开放政策引起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变化。与此同时,人口形势也在发生深刻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即将进入老年型。家庭结构由多代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的演变,代际分离。生育率的下降与寿命的延长,夫妻两人共同生活的时间不断伸展,空巢期日益成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研究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

一、老年婚姻的现状

1、婚姻对老年人家庭生活及对社会的意义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收入来源、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仅在城市中建立。对于一些没有退休金的城市老人和广大农村老人来说,尤其是老年妇女,配偶的收入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

配偶是老年人生活上的主要依靠对象。成年子女的工作忙,又有第三代需要照料,老年父母很难依靠他们照顾,因此,多数老年人生病时,配偶往往扮演了照料者的角色,其中,大多数情况下是低龄老年妇女照料较高龄男性老人。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进入老年期,家庭的经济收入、环境、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均发生了变化,影响夫妻之间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夫妻两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创造温馨的家庭小环境。在空巢阶段,老年夫妻间的感情变得具有特殊的价值。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相互勉励,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代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大,流动频繁,子女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料老年父母。老年夫妻之间的相互照料提高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自立程度,减轻了子女养老的负担,使年轻一代以更饱满的精力与充裕的时间投入紧张的社会工作之中,无疑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2、老年婚姻具有丧偶多、关系稳定的特点

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从未结过婚的人占1.7%,有配偶的占67.3%,丧偶者占30.4%,离婚者占0.7%。与成年人相比,老年人婚姻特点是:从未结过婚的人少,离婚者比率低,丧偶率高。

进入老年期,人口的死亡率升高,造成许多老年人由此失去配偶。老年人中,终身未婚的人很少,离婚者的人数也寥寥无几,表明中国老年人在年轻时普遍结婚,婚后夫妻关系稳定,这具有传统文化的特点。多数老年夫妻的关系比较好,夫妻恩爱,生活幸福。1988年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调查表明,有配偶的老年妇女中,夫妻关系一直很好的占84%,没有很好时期的尽占2%。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性别差异。由于男性老年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因此,女性老年人口的丧偶率(41.7%)高于男性老年人口(18.5%)。结果,男性老年人的有配偶率(77.4%)明显高于女性(57.8%)。丧偶对老年妇女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老年妇女问题伴随着配偶的离去而突出。一般来说,配偶的收入是女性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当配偶去世,她们就不得不依靠子女。然而,子女对她们的帮助往往不同与配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的觉悟。在感情方面,配偶的作用也是子女无法替代的。

3、老年再婚的崛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老年人再婚增多,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人们称老年人再婚为“黄昏恋”。老年人再婚在西方社会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而在中国,考虑到老年人婚姻的背景,就不能理解这却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中国这一代老年人出生在旧社会,不少人是包办婚姻。据中国五城市调查,1937以前结婚的妇女,由父母包办婚姻的高达54.7%,而1977年-1982年结婚的年轻妇女的这一比例只有0.9%。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观念转变的结果,是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如今再婚使老年人真正享受婚姻自由,可称得上是第二次解放。再婚是许多单身老人的理想。老年人再婚后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不少老年人感觉精力倍增,心情舒畅,有“返老还童”之感。通过重建家庭,再婚夫妇可以解决双方的某些实际困难,满足生活需要。老年再婚于社会也有益,它不仅可以减轻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负担,同时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孤寡老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再婚对家庭与社会的特殊作用使得这一问题受到社会的积极肯定与支持。

二、老年婚姻生活中的问题

老一代人的生育率高,平均有四、五个孩子,甚至更多。如今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父母的寿命日益延长,以亲子为重心的家庭生活模式正在向夫妻重心转移。然而多数老年人对不断延长的夫妻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婚姻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束手无策,难以应付,产生了许多烦恼。

1、夫妻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尽管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比较稳定,但是,是否属于高质量的生活就很难说了。在老年期,夫妻各自的性格、心理、生理、爱好、以及生活习惯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夫妻关系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对夫妻关系产生离心力的作用。

(1)男女不平等

目前,许多大城市的年轻夫妇的夫妻关系趋于民主型。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很普遍,从买菜、做饭、到给孩子洗尿布、喂牛奶、抱孩子等传统上认为是女性的事务,如今男士们也承担起来。夫妻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体贴,有事共同商量,彼此自由、平等。老一代的夫妻关系则多数还是属于服从型。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走来的一些男性老人头脑中“大男子主义”思想还很强,他们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女性老人处于服从地位。家庭大事多由男性老人一个人说了算,很少与妻子商量。在“男主内、女主外”传统思想指导下,认为家务劳动都是妇女干的。担负过重家务劳动的老年妇女失去了大量的休闲活动时间,有的甚至操劳过度。还有男性老年人认为自己过去赚钱养家有功,家庭生活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顾妻子的利益和要求,经济上对自己大手大脚,而妻子用钱则斤斤计较。他们要求妻子完全服从自己的意志,稍不如意或有不同意见就大喊大叫。这种男尊女卑的封建主

义思想残余严重影响了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往往是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或矛盾的根源。

(2)婚外恋扩展到老年人领域

一提到婚外恋,人们总把眼光投向年轻一代,如今,婚外恋也闯入了老年人的生活领域。尽管为数不多,但很值得注意。大量事实表明,婚外恋对家庭生活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家庭一旦出现婚外恋,夫妻关系受到威胁,严重的导致夫妻离异。婚外恋往往有家庭内部原因。

·由于工作环境、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的不同,夫妻两个人在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差距不断扩大,相互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使人们对婚姻的期望值升高,满意度下降。

·夫妻双方的闲暇生活没有什么内容,夫妻生活单调,家庭生活缺乏活力。

·大多数老年婚姻稳定,这就导致人们对老年婚姻关系产生误区,以为老夫老妻了,一切无所谓,忽视爱情的继续培育,因某些小事出现裂痕,发展成危机。

·夫妻之间缺少感情交流,心理上逐渐疏远,产生隔阂,使双方都感到压抑,致使一方到外面寻找精神寄托。

·夫妻的性生活失调。许多老年妇女认为性生活是年轻人的事,往往忽视丈夫的需要,引起丈夫的不满。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所谓的“婚外恋”纯属无中生有。现代化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人与人的交往频繁,异性接触也随之增多。个别老人出于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严格限制配偶与异性的正常交往,动不动将怀疑对方有婚外恋,结果影响了夫妻感情。

(3)离婚现象初露弥端

近几年,伴随着青年离婚的增多,老年离婚案件也出现增多趋势。离婚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的家务事处理不好,夫妻双方不能协调合作,矛盾发展下去,最后破裂,分道扬镳。

·有的人因为退休、疾病等原因心理没有调整好,与对方发生冲突,为摆脱烦恼而要离婚。

·有的婚姻基础薄弱,属于维持婚姻。由于外来各种诱惑,爱情转移,夫妻感情恶化。·有些人赶时髦,后悔当初思想太保守,想趁有生之年,尽快弥补年轻时没有浪漫情调的缺憾。他们在家中无事生非,制造事端,迫使对方离婚。

·夫妻性生活不和谐。有的老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性功能,过量服用性兴奋剂,引起夫妻性欲差异扩大。因男方要求过高,女方难以接受,导致感情破裂。

·再婚老人婚后的夫妻感情不错,但由于双方子女的利益发生冲突,老人解决有困难,协调无效,夫妻生活受到子女的严重影响,难以为继,不得不分手。

2、老年人再婚

(1)再婚阻力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是多少丧偶老人所盼望的生活。但是,当无配偶老年人迈向再婚道路时,普遍感到这一步障碍多,难度大,以至于单身老人实际寻找伴侣的不多,而犹豫徘徊的不少。千百年来“从一而终”、“女不嫁二”的封建传统思想,对老年人再婚形成巨大精神压力。在农村,老年人再婚的阻力更大。如果老人提出再婚,便会遭到各种议论,评头评足,甚至流言蜚语,压得老人抬不起头来。老年人再婚不仅遇到来自社会的阻力,也还遇到来自自身的阻力。许多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认识不到婚姻自由是他们的权利,对自己的再婚举动是否会得到家人和周围邻居的理解与支持而忧心忡忡。他们有慑于外界舆论的压力,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公开自己的想法。目前,子女反对构成老人再婚的最大障碍,其中既包括认识问题,也包括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例如,有的人怀念已故的父亲或母亲,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有的人认为父亲或母亲再婚外人会笑话,丢自己的脸面;有人担心家庭财产外流,失去或减少遗产继承;有人不愿意失去一个廉价劳动力或可观的收入来源,甚至再增加一份供养负担。

(2)“短、平、快”现象

人们发现,在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老年人出现再婚热之后,随即在老年再婚中出现了“短、平、快”现象,即:认识时间短、婚后感情平淡,离婚快。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婚前双方了解不够,感情基础不深。

·老年人再婚比青年人新婚难度大得多。老年人长期形成的性格成为定势,难以调适。·双方结婚目的不一,也是造成离婚快的原因之一。丧偶老年妇女再婚会更多考虑对方的经济状况,如收入、住房等。男性老年人中,以“找个老伴照顾我”为婚姻目的的大有人在。由于双方的目没有实现,引起矛盾和冲突。

·再婚老人的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导致离婚。

·作为爱情基础的性爱问题常常被忽视,老年人本身也难于启齿。结婚后,当一方对方性爱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不再愿意将婚姻再维持下去。

·还有一些因素干扰老年人的再婚后的婚姻生活,如有的人不能正确处理对方子女关系等。

三、建立新型的婚姻生活

1、转变夫妻关系模式

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追求的目标,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新型的夫妻关系强调自由、平等、民主。这一特征由现代化生活方式所决定。婚姻和家庭的道德强调爱情和婚姻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强调男女平等原则。夫妻两人在家庭生活中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应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相互尊重,相互体贴,相互协调。提高对夫妻关系不良因素的认识和心理承受力。对婚外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调整双方的关系,努力消除产生婚外恋的原因。

2、家庭的重建

再婚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的一个现实需要,但是,老年人再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究竟是再婚好,还是不再婚好,不能一概而论。社会对老年人再婚应采取的态度是,一切取决于老年人自己。老年人愿意寻找新的伴侣,家庭和社会都应给予老年人再婚以支持,创造条件

为单身老年人牵线搭桥,消除对老人再婚中阻力。老年人不想再次结婚,社会也不勉强。对待老年人再婚,基本原则是:积极、谨慎、稳妥。

中国老年父母的婚姻受到来自子女的巨大影响,源于中国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独特的代际关系。中国老年人对子女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子女对父母再婚的高度相关性。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老年人的经济自立程度逐步提高,下个世纪的老年人解决再婚问题要比现在的老年人容易得多。

3、正确对待婚外恋和离婚

毫无疑问,婚姻要讲道德,反对那些喜新厌旧,另找新欢的婚外恋。然而,婚外恋是一个感情问题,对此只能因势利导和软处理,简单地进行道德评判是不适当的。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把离婚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离婚难造成了大量低质量、高稳定、凑合型的婚姻模式。改革开放促使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变化,人们要求通过离婚的方式尽快结束“凑合型”婚姻,寻找有真正爱情的婚姻生活。1980年9月,中国新《婚姻法》公布为离婚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不容忽视的是,离婚中存在不道德现象。有些人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将生活的困难和感情的痛苦留给他人。这种离婚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定都是不利的。因此,离婚现象具有两重性,任何简单肯定或否定的论断都是偏颇的。

4、迎接挑战

社会急剧转型期间,老年婚姻生活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良成份,又要接受当代的新思想、新观念。一方面,老年人要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道德水平,提高家庭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要用新的价值观对待夫妻关系,建立新型的夫妻关系。现代的婚姻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道德观念来维系,需要通过爱情、性爱和文化修养增加夫妻之间的向心力。老年人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会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处理再婚中的问题。夫妻之间的有些冲突或矛盾是由老年期生理及心理变化引起的,因此,老年人应掌握一些老年学的知识,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当代中国老年人经历了传统与现代不同的社会模式,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给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带来种种问题。时代向老年人的婚姻生活提出新挑战,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对社会转型的适应能力,这不仅是老年人的课题,也是社会的课题。探索新型的老年婚姻生活有待于个人、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展望21世纪,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生活将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第五篇:体育科研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系统学科群。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人们为了科学的认识和揭示体育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采用的手段、途径、工具和方式的总称。3体育课题:体育领域尚未被认识的问题。4选题:是指在确定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选择与决定研究课题。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问卷调查法:又称为问卷法,是以书面形式提出经过周密设计的若干固定问题,询问调查对象,或让其填写,然后对所得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7 资料整理:就是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分类和简化,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为进一步分析提供条件。学士学位论文:是指大学本科毕业再申请学士学位时所提交的论文,论文大多是作者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 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而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10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11开题报告:是学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举行的报告论证会,他是监督和保证学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使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帮助学生的有关科研工作。专家调查法:也叫特尔非法,指调查针对某些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调查,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创造性、智慧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和匿名问卷的形式背靠背的分别对事物进行评估与分析、预测与判断从而获得客观、可靠的意见与信息地方法。实验法:是人们利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按特定设计的条件和程序人为的对研究对象进行控制、模拟或 变革,以观察其变化和结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14 调查法: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有意识的通过直接接触去询问研究对象或现场观察等手段来获得研究对象事实材料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5研究设计: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特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

16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是以发现和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基本规律,发展体育科学理论,揭示各种体育现象之间的联系为主要目标的研究。

17体育科学研究:是人们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研究活动的组成部分。18研究方向:是指课题所归属的学科领域和研究范围。

19选题的方法:是研究者在选择研究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

20选题原则:是指在选择课题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和法则。

研究假设:是制定研究计划的依据,是研究过程中获取材料事实的导向标,是探索客观真理,形成科学理论的桥梁。

21:研究设计:是指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制定出探索制定社会现象或事物的具体策略,确定研究的最佳途径,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同时,他还包含着制定详细的操作步骤及研究方案等方面的内容。22学位论文:是指为申请硕士、博士等学位而提交的学术论文。二 填空题

●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选题、提出研究假设、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科研成果的发表。1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

2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3选题的基本程序:提出研究问题;明确研究问题;搜集文献资料;论证评价 4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存在的问题?

⑴选题大而全,缺少聚焦点 ⑵选题重复,缺少新意 ⑶选题应用性、时代性不强 5体育科研选题的意义:⑴选题是科研的起点。⑵选题是科研的目标。⑶选题是科研的关键。⑷选题是研究者综合素质的体现。6 体育科学研究选题的方法:移植与借鉴、创新思维、科学群体活动 7文献的特点:数量庞大、增长迅速、学科渗透内容交叉、重复出现,质量下降、形式多样、分布分散。

8文献检索的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选择检索工具(3)明确检索策略(4)实施检索(5)获取原文(6)检索效率

9文献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著者途径、序号及其他途径。●文献信息检索的方式(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10文献的阅读原则:计划性原则、顺序性原则、批判性原则、同步性原则。11 文献的积累:复印式、簿册式、卡片式。12文献的类型:⑴文献的载体类型(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机读型、)⑵文献的出版类型(图书、期刊、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文论文文献、产品技术资料、档案、政府出版物)⑶文献的加工程序和使用价值类型(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13调查法分为问卷调查法、专家调查法(特尔菲法)、访谈法

● 调查问卷的构成: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

问卷调查的类型:自填问卷和代填问卷。●专家调查法的基本程序:根据调查主题设计调查、选择专家实施调查、及时整理反馈调查表的结果、信息的汇总和统计

●访谈法的基本程序:(1)访问前的准备(2)接近被访问者(3)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4)听取回答(5)引导追询 访谈计划的制定:明确主题、深化主题、确定问题、形成提纲

14●实验法的基本要素:施加因素、实验对象、实验结果●实验法的特点: 实践性、动态性、人为性、控制性、重复性、可测性●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立题、实验设计、试验和观察、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研究结论、论文撰写

15观察法遵循的要求:客观性、全面性、典型性、针对性 资料定性分析的方法:⑴比较、分类和类比⑵归纳和演绎⑶分析与综合●特点:①定性分析注重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分析②定性分析的对象③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的弹性④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一定的逻辑分析⑤定性分析对主观因素与背景的敏感性 资料整理的原则:真实性、准确性、简明性、新颖性、完整性、统一性

18体育科学研究论文的特点:⑴成果的创新性⑵内容的科学性⑶结构的规范性⑷论理的逻辑性⑸表达的简洁性。

19体育科研论文的类型:①按写作目的的分类(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②按学科分类(体育自然科学类论文、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

●学位论文的基本结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

20论文的修改方法:增、删、换、调 21体育科学研究者应具备的科研素质:科学素养、科学态度、科研道德修养、学术规范、科研道德规范。

三、简答题 科学研究的特点:

⑴科学研究的继承性 ⑵科学研究的探索性⑶科学研究的创造性⑷科学研究的一次性和连续性 ⑸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复杂性⑹科学研究的集体性 2 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2)体育科学研究中知识运用的高度综合性(3)体育科学研究的应用性 3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1)体育科学研究的合作化与综合化(2)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多样化(3)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仪器的精确化(4)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与多元化(5)体育科学研究奖励的制度化(6)体育科学研究队伍的专业化与多样化(7)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4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从体育实践中寻找课题(2)从科学文献中寻找课题(3)从学术活动中寻找课题(4)从兴趣爱好中寻找课题(5)在教师指导下寻找课题(6)从相关研究指南中寻找课题

5参考文献注意事项: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引用过的;必须有标准完整的出处,以便读者查找;它的著录格式是我国国家标准都有明确规定。

6研究(设计)计划的内容:⑴说明研究课题及其目的和价值⑵说明课题研究的内容⑶确定研究类型的方法⑷确定研究的分析单位和抽样方案⑸说明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⑹说明研究人员、组织情况以及进度计划⑺确定研究需要的物质手段、计划安排和研究经费。四 论述题 1 体育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要求与基本结构?

答:基本结构:标题、署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

写作要求:⑴标题一般不用完整句子,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除外,其余都小写。

⑵署名等列于题目下方居中,其顺序和格式为:第1作者名字,其他作者只写姓名、单位名,分行依序排列。⑶摘要应多用简单句型,慎用长句,多用陈述句和判断句。慎用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准确简明扼要。⑷关键词:数目要求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关键词书写时应使用能覆盖全文主要内容的规范法的主题词。每个关键词之间应空一格,或用逗号隔开,最末不用任何符号。⑸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章的注释。引言对前人的研究状况准确择其主要综合概述,对前人成果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既不夸张也不贬低。⑹在叙述研究对象和方法时,要特注意其完整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可论性。⑺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力求间接通顺准确,用词恰当,语言正确,合乎逻辑,没有语病。⑻结论要抓住最本质的内容,与研究的目的相结合,必须回答科研构思或科学假设提出的问题,突出重点、观点鲜明,讲求写作技巧。⑼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并应征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致谢一项多置于正文与参考文献之间,或单独成段,有时放在论文的最后一页,但亦可作为文首的脚注,致谢段可以列出标题并冠以序号。⑽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与引用过的;必须有准确完整的出处;著录格式应按国家标

2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的格式:“三段式”论文(绪论、本论、结论)和“多项式”论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以及参考文献、附录等)

●体育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基本结构:

引言、本论、标题、署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研究结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部分。3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与答辩 ●报告答辩前的准备:a 撰写报告提纲b 掌握报告时间,撰写讲稿c 图表的设计与制作d 模拟报告e 答辩提纲的撰写●报告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a 仪表仪态b 语言表达c 时间掌握d 板书、幻灯片、投影、多媒体的使用●答辩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基本要求:(1)听清和理解提问者的原意(2)对事先有准备的问题,回答时简短扼要,不展开回答(3)对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理解发问者的目的和问题要点

注意事项:⑴答辩时要充分做好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⑵回答问题时,要严肃、冷静、大方、从容、礼貌 ⑶结束后礼貌退场,认真思考委员们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总结经验教训

●报告与答辩的意义:⑴是对大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次综合考核。⑵是一般学术论文研讨会、报告会的基本形式与要求⑶是对论文作者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检测⑷是作者的一次再学习,在提高的过程。4开题报告形式结构、和程序? ●形式结构:⑴封面⑵内容①选题依据②研究内容③研究方法④完成期限与主要措施⑤参考文献⑥领导意见(指导教师意见、教研室、系领导)●程序:①撰写报告书②修改③签字④做pp幻灯片⑤模拟开题报告⑥具体开题报告⑦心理准备、服装准备、拷碟、自我介绍⑧后续工作 5文献综述的结构形式、基本要求、步骤? ●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为5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按格式分为: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⑴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⑵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⑶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⑷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⑸适当使用统计图表 ⑹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观点合个人的思想●文献综述的步骤:①确定综述的选题,②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③整理文献④撰写综述初稿⑤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文献综述

下载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体育科研中的社会转型现象(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

    文章标题:浅谈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感性选择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不断深入,理性选择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纷纷扬扬的关于理性选择的议论,笔者却感到一种与理性......

    谨防体育教学中的“过度”现象范文合集

    谨防体育教学中的“过度”现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场全方位的教育改革,对教育的冲击振聋发聩,其声势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不但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

    美国高校科研竞争中“马太效应”现象研究张慧玲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堪称世界最成功的高等教育之一,推动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表现在诸多方面,最明显的是各大高校在科研方面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

    科研论文:小班幼儿的“撒谎”现象

    科研论文:小班幼儿的“撒谎”现象 科研论文:小班幼儿的“撒谎”现象【摘要】儿童说谎的行为是近些年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焦点,说谎行为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且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体育科研方法[5篇范例]

    体育学院04级《体育科研方法》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科学 2、体育科学研究 3、基础研究 4、应用研究 5、开发推广研究 6、科学研究论文 7、科学假说 8、研究变量......

    体育科研网络教学论文

    方向迈进 本报记者述评(记者施嘉奇)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的体育事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谈不上体育科研。时 间过去了10年,我国体育科研开始起步,但那时仅有20余人,设备简陋,条件艰苦;......

    体育科研报告会网络材料

    关于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论文报告会暨体质研究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利用第三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成果加大群众体育科研力度,通过加......

    体育科研方法考试作业

    姓名: 班级:学号: 一、题目 二、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介评以及研究的相关背景材料) 三、研究目的(本项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想要达到的目的) 四、研究内容(撰写论文研究的框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