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

时间:2019-05-14 17:0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

第一篇: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

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

时间:2005-11-21 10:46:59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曾经听北大物理系的赵凯华教授说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名牌大学的一个尖子学生留学美国,刚到的时候,指导教授和他见了一面,问了问情况就让他回去了,之后两三个星期也没有再理会他。正在他心感不解时,他的导师已经通知学校将其除名、退回,原因是这位学生没有自主进行科研的意识,不知研究从何入手,应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等老师布置。

这虽是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个别现象,以致美国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王芳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等教授布置题目,虽然也能完成得很好,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

虽然能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大赛上获得佳绩,但中国学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识、不善于提问题、研究能力薄弱,这大概已经得到了公认。

对此结论我国的教育界也颇为赞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结果,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科技的发展。但有学者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端是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埋下了,问题只是到大学、研究生时才反映出来。我们的创新教育应从幼儿园抓起!”

学龄前是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

“一个人的智能发展不是一条平稳的直线,而是先快后慢的曲线。有研究表明,人脑中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也就是形成神经网络的状况,是从出生后逐渐增多,到6岁时网络密度最大,而后又逐渐减少。这是人类大脑关键期存在的重要组织学依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尹文刚博士长期从事人类大脑功能的研究,特别关注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曾参与和主持了多项国际性大脑科研项目,他向记者解释了有关人的智能发展关键期的问题。

尹文刚告诉记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总结了有关的研究资源,得出结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能作为100%%的话,那么,1岁时的智能发展完成了20%%,4岁时就达到了智能的一半,即50%%,8岁时则完成了80%%,13岁时,已经到了92%%。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智能的发展主要是在学龄前完成的。因此,就发展而言,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的智能发展最快,是人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开发智力,其效果是事半功倍的,错过这个时期则会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缺陷。“狼孩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错过了关键期,就无法挽回人类应该具有的正常智力。”

尹文刚博士认为,创新能力教育也是如此。“其实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的萌芽很小就会有所表现,这需要特殊的关注和培养。如果不能在关键期抓住培养环节,这种能力就会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退化掉。”尹文刚说,有研究表明,创新能力是与人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和宽阔的知识面分不开的,而这些能力都应从小就注意培养。

“别太在意我们的脏衣服!”给孩子的好奇探究一份宽容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布鲁斯·阿尔伯兹认为:探究创造部分地是一种思维状态,即一种好奇心驱使的心理倾向。大多数的儿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他们总喜欢问这是为什么,那又是如何啦?然而,如果成人对他们不厌其烦提出的问题置之不理,认为那不过是一些幼稚可笑或无聊的问题,儿童就会丧失这种好奇心。

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勒德曼说,科学家是有好奇心的人。另一位科学家哥培尼克博士说,科学家只是长大了的孩子。由此可见,保有儿时的好奇心是保持创新能力的一个诀窍。布鲁斯·阿尔伯兹在记述他自己的成长时说:“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所获得的最有意义的教育经历全都与我致力于应对那些激起我兴趣和主动投入的挑战有关。”

而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又做得如何呢?

“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太过于限制孩子的好奇探索,总是拘泥于所谓的行为‘得体’、衣着干净整洁这些小节,而将孩童那份宝贵的好奇心扼杀了!”以“妈妈办幼儿园”而享有很大名气的北京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王甘博士,经过6年的办园实践后,对现时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有了很深的体会。“在我们幼儿园给家长的说明手册上明确注明,我们会有很多的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对自然的好奇探索,希望家长配合,不要对孩子玩沙子、玩水、玩虫子加以限制,对孩子的脏衣服持宽容态度。”

“那家长的态度怎样呢?”

“开始时,有些家长不赞同我们的做法,他们愿意孩子学琴学画,有教养,不能容忍孩子脏兮兮的。我们就向他们解释,这是在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保护那份难得的好奇心。逐渐地家长也能理解了。”

“这个过程很困难吗?”

“不太容易。”王老师苦笑了一下:“毕竟这种教育不像琴棋书画那样‘成果显著’,让家长脸上增光。我们的社会还是很功利的。”

“让我们多一些童言无忌!”给孩子的想像力一个飞翔的空间

老师给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看基本构图一样的两幅图画。一幅是在阳光下,彩色的;一幅是在月光下,黑白的。老师问孩子两幅画的不同,一个孩子说:“一个是醒着的,一个是睡着的。”多么有创意的答案!然而,老师则纠正:“应该说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

“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框框!而这些框框又有太多成人的、不科学的限定,但恰恰缺少培养孩子如何从天马行空的想象变为科学严谨研究的能力。”邢立达,一个从幼儿园起就痴迷于恐龙,并一直保有这种“狂热”,最终在高一时建起了中国目前最大最全的恐龙专题网站的商学院毕业生,在网上回答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种观点。

今年从大学毕业的邢立达,现在已经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科普工作者了,他的中国恐龙网也在创办7年后整合了数个兄弟网站,改组为中国古生物网,终究成为古生物类别的门户网站,今年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的称号。这一切都源自儿时读到的一本科普读物《恐龙的故事》。

邢立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孩子来说特别重要,可以培养一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因为这是他一生对事物评判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接受了错误的训练,会是很大的不幸,长大后会很容易被一些蛊惑人心的言论、千奇百怪的伪科学所虏获。”

至于具体的做法应如何,邢立达认为国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方说一个简单的科学原理,并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们结论,而是组织大家一起想办法,让他们自己找出这个结论,孩子们天马行空随便想象,老师最后给出一个判断正确性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找出哪个想法更正确。”

他举了一个例子:“2004年我应邀去美国犹他州古生物博物馆(MuseumofAncientLife)考察。在博物馆大厅就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动手区,博物馆用扁条箱围起一个个沙坑,坑边摆放着一具具恐龙模型,有剑龙,角鼻龙等,与这些恐龙对应的沙坑中都‘埋藏’着相关骨骼,一大群小朋友戴着黄色安全帽,拿着地质锤、小毛刷,实实在在过了一把古生物学家的瘾!旁边有指导老师在演示正确的挖掘方法,这就是科学训练,在游戏中得到正确的知识,至少,他们以后看到中国辽宁一窝蜂的盗挖,就知道这是错误的,是令人心痛的破坏性的挖掘。”

创新能力差与我们的学习方式有关

朱时清教授在谈到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时认为,中国的教育追求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这样导致学生要上的课程越来越多,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本不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谈不上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正是我国学科教育上的‘系统’的分科学习,让我们的孩子缺少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训练,导致了创新能力的薄弱。而能够打通各学科界限,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科学课在我国并没有受到重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学与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素告诉记者:“国外都非常重视科学课教育,是与母语、数学并列的三大核心课程,不仅列有专门的学时,也有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专门师资。与此对照,我国的科学课只是副科中的副科,学时少不说,师资也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课的,而理工科背景的只占40%%。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学生重视动脑、轻视动手、不知如何做研究的后果。”

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受注重知识的文化传统和前苏联科学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高度强调所渭“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但这种注重“双基”的科学课程观是很不全面的,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当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科学知识的获得。

这种做法的后果造成,尽管我国中小学用于科学教育的时间投入比许多发达国家学校多,而在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了解方面,从整体来说我国公众却比发达国家公众少,而且具备科学素养的中国公众比美国公众少得多。

王素老师也认为我国科学教育基本上仍然属分科教学的形式,缺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缺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在面对生活实际时表现为缺乏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而我国的科技活动往往只有少数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著名科学专家赵红州对这样的科学教育有非常中肯的批评,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都很能考试,但在真正的实际工作中却没有竞争力。真正的现代教育不是靠背书本,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倡导“创新、求实、献身”的科学精神,应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髓。

英国科学教育学者勒温早在上世纪80年代经过考察就指出:“中国学校的科学课程有以下特点:l.分科教学,注重物质科学。2.学生的实际活动少,注重内容而忽视过程技能,教材的理论性强而不注重应用。”而到了1996年,美国学者迈耶在与我国科学教育学者合作的一篇论文里写道:“勒温的研究将近10年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大多数方面依然如故。”

现在又过了10年,我们状况如何了呢?似乎依然不容乐观!

■新闻缘起

每年十月诺贝尔奖揭晓的时候,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就会被再一次点燃。而十月二十三日,杨振宁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中的惊人之语———“我相信„„二十年内,中国大

陆学者有望问鼎诺贝尔奖。”将这种热情再次加热升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杨大师一样如此信心爆棚,尤其在他自己指出获诺奖的必要条件———勤奋聪明的青年人方面。有学者指出: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第二篇:美国高考为何难倒中国学生

美国高考为何考倒中国学生?

日前,世界著名的美国杜克国际教育机构发布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学生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离美国官方的基准线尚有300多分差距。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中国教育界哗然。因为这个报告说明,中国学生参加美国高考平均不及格。国内高中生奉行“高考至上”的金科玉律这么多年,为什么还会被美国高考难倒?

对这个问题,切勿大惊小怪。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是几乎全部美国大学,特别是常青藤联校承认并要求申请者提供成绩的考试,它是决定录取和评定奖学金发放的重要参考指标。近年来,由于国内高中生选择赴美读本科的学生越来越多,光有“托福”成绩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中国高中生加入到“美国高考”大军中。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留美的学生总数达到15.8万人。

SAT的测试,包括阅读、写作和数学,每部分满分800分,总分2400分。报告显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得分仅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1509分相比,差距高达300分。其中,阅读和写作成为中国考生“重灾区”。原因在于,SAT的阅读和写作部分重点考察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一部分恰好是中国高中生最缺乏的训练。

其实,中美两国教育环境与背景相差甚异,SAT考试完全由美国人出题,中国学生考不过也没什么稀奇。联想到近年来学术界一直讨论的中国学生学术能力较弱、创新思维缺乏的话题,才猛然发觉美国高考中最重视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其实正是“戳准了中国教育的死穴”。

多年来中国式高考的解题式高分,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创新思维没有太多益处。越来越多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出国读大学。这样看来,被美国高考考倒的并不是我们的学生呐!

第三篇:大学生为何缺乏文化自信

当代大学生为何缺乏“文化自信”

前不久,一个消息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马里兰大学2017年毕业典礼上,一位名叫Shuping Yang的中国女留学生作为全校学生代表发言时,竟然发出有辱我国的言论,她称:“在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再也没有雾来模糊我的眼镜,再也没有呼吸难受,再也没有压迫”。

作为我泱泱大中华的儿女,竟然在国外说出这样的言论来博得台下同学的认可,实在令我这类中国的“脑残粉”感到愤怒和悲哀。但愤怒之余,我理智地思索了一番,我国的国力在不断壮大,实力得到了全世界人的认可,但是为何仍有部分中国人却不认可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首先是外来文化的盲目认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其博大精深毋庸置疑,我国能容纳如此博大的文明其核心就在于我们文化的包容度,这使得我们对外来的文化能很快地接受和认可,但也使得我们在接受其他文化的时候可能会因网络或者舆论的引导逐渐盲从。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不断的文化渗透,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就举我近年来最深刻的体会,在外国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到来之时,东门外的热闹程度远高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身边的朋友在美国大片上映和国产电影上映时,对美国大片的追捧程度明显要高于国产电影。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脑中逐渐根深蒂固了一个念头,就是国产的不比国外的好,这样的想法的驱动下,如何谈文化自信呢?

其次是社会的功利性。这是我西财饱受诟病的一处斑点,但也不仅我们西财,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市场经济黑社会主义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上的成功和物质上的满足。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从而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

再有就是校园的文化建设不足。其

一、部分大学学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即使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也仅仅是走走形式,走走过场,学生大多数“水一水便过了”,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甚微,从而缺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形成。其

二、作为向大学输送新鲜血液的高中学校,几乎大部分学校只关心学生的高考成绩,只向他们灌输基础课知识,而文化自信方面却很少提及。作为高校的高中生也仅关注于高考,从不关心文化这类“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自信如何能真正内化成为我们的精神核心呢?

最后就是先进文化的学习和关注不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为基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当代大部分大学生都有强烈的个性,他们能看到传统文化确实存在的不足之处,但他们太过片面地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取的。这是造成缺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关注和学习先进的文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革新,中国特色的文化和价值观也在革新。而且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开放和科学。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相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关注和学习先进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自信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3002 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主要表现

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应把创新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什么是创新教育,简单地说,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就是创新教育。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主要表现

1998年我国颁布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能力指个人提出新理论、新概念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就表现形式来说,创新能力就是发明和发现,就是人类创造性的操作化。可是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降低,总体评价结果为创新能力较差。

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做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一个人就不会去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也无意进行创新探索。调查中多数学生虽然表现出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但对于自己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强烈的创新精神。

(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总体评价为“较差”,表现在:缺乏深层次思考、另辟蹊径的自我总结和学习能力。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常常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突破。最明显的表现在缺乏新意的发言、作业、试卷、论文比比皆是。

(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兴趣是人对事物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活动倾向。兴趣是个体行动的巨大动力。调查显示,在兴趣的广度方面,认为自己“兴趣广泛”的学生只有19%;在兴趣的深度方面,6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兴趣的犹如程度不够”;在兴趣的稳定性上,45.8%的学生回答“自己的兴趣是随着时间、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的”;在兴趣的效能上,39%的学生“只是口头讲讲,很少采取具体行动”。

(四)缺乏创新的毅力。毅力是人类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实现自己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一是能动性和个体积极性的集中体现。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学生都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

(五)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观察是个体预定目的主动了解事物的感知过程,是感知活动的高级形式。一切创新都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在分析电话号码7414345有什么规律时,有56.9%的学生用了10秒以上的时间,仅有19%的学生用时5秒以内。43%的学生“走路时不注意周围的环境”,比“注意周围环境”的学生高出了12个百分点。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足。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相反,如果不进行创新教育,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意识、科学的态度,不断去探索、去追求、去创新。我们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前人成果的记忆,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权威和课本的依赖于一味地身心。所以,高校要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各项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启迪学生学会运用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世界。在此基础上,要大胆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创新教育体系。

(二)创新要立足自己的特色。

一是发挥传统优势,如我们郑州工程学院在粮油食品专业的研究方面具有自己的一定优势;另一个是开发优势,如我院积极探索合作办学路子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专业设置方面,近年增设艺术专业、电子信息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等,体现了一定的创新精神,也使大学生有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三)改革教学方法。

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在授课中,大力推广“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全过程为基本特点,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及创新精神与能力为目标。同时运用课堂辩论、CAI授课、学生讲课和专题论等方法,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通过实践,不仅能帮助大学生牢固掌握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也能锻炼其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特别要注意加强实验课教学,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学校应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五)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可以介绍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学生自题目,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选派指导。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鼓励学生成立“科技发明创造协会”,将兴趣和爱好相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吸收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培养。

(六)改革考试方法。

现在的考试方法偏重知识测试,而忽视能力考核,单纯以分数作为学生水平高低的评价标准,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的考试方法。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产品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此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七)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课程选择面要宽;二是要有相对完善的课程转换体系,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具有某以专业的技能,而且应具有根据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改变工作类型的能力。我们高校的教育思想影视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广阔的视野、深厚的功底,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八)开设“创新学”课程。

“创新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时间训练,在对学生的培训中系统的讲解创新思维、创新工程、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开发等内容,重点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一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等能力。开发学生思维的流畅型、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精确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变通性。以此来激活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使他们的思维具有流畅性和灵活性,培养起对新知识的敏感性。

(九)创设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

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有平等、信任、宽容、进取的氛围,这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安排、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物质和精神的校园环境中,并透过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持久影响。例如,在校园建筑的设计上,在校园颜色的选择上,在校园音乐的选择上,在师生着装的规定上,在教室的布置上,应考虑自然与人文兼顾,活泼与庄重兼顾,有序划一与个性的提倡兼顾。在校训、标语口号和宣传栏中应体现对创新、创造的追求。在校园里应随处可以看到那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人们的画像、塑像以及他们的创造成就,到处反映出学校对创新、创造的积极的价值提倡。

(十)开放教学。

大学应是开放性的,是走向国内、国际的,大学是一个整体,在继承她的传统,多年学风的情况下,应积极发展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校际关系,互派研究生和访问学者,进行科学研究与合作。

由于创新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概念,是新的教育改革研究和实验,我们并不祈求所有的人在它开始的时候都一律赞同。但我们希望人们能够用平常之心来看待它,从时代特点,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人才,从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来思考这件事情,进而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我们民族本来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既有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宝贵传统,也存在不少的不利于创新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开展创新教育很可能是一件既重要而又艰巨的事情,但我们对此充满信心。尽管创新教育现阶段还不够完善成熟,但它是现时代的呼唤,是时机到来的思想,是新的教育抉择,也是一项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让我们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脚踏实地去继续推进这项研究。

第五篇:优尼全能英语:牛津大学校长:中国学生缺乏挑战教授

优尼全能英语,免费体验纯英式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报名网址)

优尼全能英语:牛津大学校长:中国学生缺乏挑战教授

当前中国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在质量建设上。在过去的20—30年间,中国大学更注重的是学生数量的扩张,现在则到了重视质量的时候了。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

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

中国学生很容易在和其他国家学生的竞争中获胜。但是,他们欠缺一点挑战教授观点的能力,需要改善。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

5月2日至4日,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南京举行。耶鲁、牛津、斯坦福、北大、清华、人大……来自9个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港澳地区的150余所知名大学校长日前汇集南京,共同探讨大学人才培养之路。

虽然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但怎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破解困扰大学发展的难题依然任重道远。

学生不愿挑战权威

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中国学生非常优秀,参与了很多世界一流的研究。从教育结果来说,东西方的差异并不大。不过,西方大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自信,鼓励学生向教授挑战。中国学生往往不太愿意去挑战学术权威、发表不同的看法,不太愿意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我们鼓励中国学生做更主动的研究者和挑战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他说。

汉密尔顿谈到,现在共有750名中国学生在牛津学习。“中国学生非常厉害。在我研究的化学领域,中国学生很容易在和其他国家学生的竞争中获胜。但是,我觉得他们欠缺一点挑战教授观点的能力,需要改善。”

连续4次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对中国大学非常了解。他说,美国教育模式强调的是互动式讨论,主动地去立论,挑战彼此、挑战教授、挑战权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们不会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解决问题。“我们不应该往学生的脑袋里装家具,而是教给他们方法,帮他们搭个框架,让他们自己去设计富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在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看来,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百分之百相信老师。在这种学术氛围下,何来创新?“爱因斯坦如果不是怀疑牛顿的观点,挑战权威,也不会有创新。”刘遵义说,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选专业时间太早

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说,如果要给当前中国大学“挑刺”的话,除了中国学生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外,另外一个就是学生选择专业的时间太早了。学生在18岁的时候,还不了解大学课程,更谈不上感兴趣,这时候就让他们选择专业,并灌输就业的观念,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在我看来,本科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让他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当然也有不少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的的职业学校,这就另当别论了。”

理查德莱文校长指出:“跨学科知识的广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在他看来,专识教育一般是指18岁就选定专业、不再学习其他课程,而通识教优尼全能英语提供纯英式幼儿英语、儿童英语、少儿英语、青少儿英语、留学、游学英语培训课程,。赶紧登陆优尼全能英语官网获取免费试听课程,开始英语学习之旅。

优尼全能英语,免费体验纯英式课程: http://www.xiexiebang.com/(报名网址)

育则不同。美国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就是,前两年学生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学科,后两年再挑选专业进行学习。“不管是政治家还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都需要经济学、法学、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单科知识。”

优尼全能英语提供纯英式幼儿英语、儿童英语、少儿英语、青少儿英语、留学、游学英语培训课程,。赶紧登陆优尼全能英语官网获取免费试听课程,开始英语学习之旅。

下载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学生为何缺乏创新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校有责任要向社会培养一批适应时要需求、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思维能力强的优秀电子商务人才。各大高校所开设的电子商......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 一、基本内容 创新能力是指领导干部通过更新观念,采取新的对策,对工作中不合适的地方进行革新,创造出一种顺应时代发展新局面的能力。 它包括:洞察力、记忆力、想象力......

    创新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仅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共30分) 1.(b)向思维就像在院里一个地方深深地挖下去。(1分)正确 A.横B.纵C.正D.逆 2.在工程创新活动中,必须高度重......

    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为什么你会越来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体验过国内各大社交网站,还分析过各网站的优点和用户特征。当中有一点是:人人、微博、空间偏个人生活社交,天涯、猫扑、贴......

    我们为什么缺乏体验幸福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缺乏体验幸福的能力 ■演讲 周海宏 整理 解放日报记者 徐蓓不久前,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在一项在线课程中,做了题为《走进音乐的世界》的演讲。 很多家长和孩子......

    首届中国学生航母创新设计大赛规则

    首届中国学生航母创新设计大赛规则 概念模型制作类 1、题目说明 概念模型制作组承担外观与主体结构的设计制作,不要求船模在水中航行。概念模型制作组比赛要求选手所制作的模......

    如何解决美容院缺乏创新的问题(5篇)

    如何解决美容院缺乏创新的问题 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新鲜的事务都很感兴趣,她们追求潮流、时尚。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惯,就好像买了一件新衣服之后,会觉得旧衣服需要淘汰了一......

    浅谈如何加强县级组织部门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加强县级组织部门创新能力县市一级组织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层次,也是关键层次,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课题,县市组织部门必须超前谋划,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