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8:0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

第一篇: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

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2/25

一群企业高管前往青海攀登岗什卡雪峰,人们问他们去干什么,回答说远离城市,到达山顶,有人发了一条微博

审题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①企业高管们为什么要逃离城市?②为什么选择攀登雪峰这一形式?③一路攀登一路直播的原因有哪些?④登顶之后为什么放不下手机?⑤“城市”和“雪峰”是否有象征意义?审题时的“追问”有助于深入领悟材料内涵。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都是“一群企业高管”,难以从多个人物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从材料的自然语意层次角度立意。本段材料可以划分为四个语意段,分别对用的立意可以是: 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①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②“逃离”只是一个借口。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①分享美,是一种快乐。②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融入。③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以得到安宁。3.置身山顶,风光无限。①美常存于“高处”。②登高方能见美。4.不去赏景,低头看手机。①精神不解放,灵魂难自由。②没有获得宁静的能力,也会错失宁静的生活。还可以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①“杂念”不除,天地虽大,无可遁逃。或被喧嚣的世界裹挟,心灵难以真正宁静。或更重要的是宁静内心的回归,而非仅仅外部环境的回归。②自然不是逃避心灵喧嚣的圣地,心远地自偏。或自然不是治疗心灵狂躁的万能药。③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或过程(结果)与初衷的背离。④科技(现代文明)已经对人类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或如何既充分利用其进步,又保持一种警惕和审视。考生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但是,曲解、误读材料或者无中生有,可视为离题。例如: 1.怎样做一个好的领导者。2.人与人之间是有隔膜的。3.心有灵犀诚可贵。4.脱离材料语境大谈城市发展问题。

第二篇:南京一模优秀作文

写在前面

四月天难做,难在兼顾众生。考场优作难选,也难在兼顾众生。因为不同学生在审题、立意、章法、修辞方面的需求不同。如果点评一些单方面特点突出的文章,那选评文章就成了开中药铺,选者难尽,观者难精。如果只选一些满分作文,自然容易做到人皆仰望,无可挑剔。但满分作文往往浑然天成,无迹可求,望洋兴叹之余,难免有入宝山空还的遗憾。所以我们这次选评文章不求面面俱到或异韵高标,只在章法一点上着眼。下面四篇我校学生的文章,虽然分别以材料中“做”“天”“难”“四月”为切入点,语言风格各异,但都以“知其难、析其难、解其难”的顺序行文。大家揣摩这些文章,应该会找到材料作文的构思门径。(陆平老师)

盐城市、南京市2018届高三年级 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试题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

做真正的“四月天”

郭子逸

金陵中学高三(14)班

江浙地区有句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为何如此?因为四月正是万物复出之时,蚕、麦、秧、麻、茶都指望着适合自己的天气,故而难做四月天。可依我看,四月天便是四月天,它压根烦不着地上的事物,更没有什么必要去迎合它们的种种要求。

天是智慧的,它确实做了自己。相比之下,人就要逊色多了。许多人绞尽脑汁想要迎合别人,却发现满足了一批人,又会招致另一批人的不满。归根结底,这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我们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人。

人与人是相似的,他们都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又有着千差万别,因为他们喜欢的东西总有不同。西方有句谚语,直译过来叫“子之佳肴,彼之砒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当我们尝试去成为某个人群的“佳肴”之时,便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另一群人眼中的“砒霜”。迎合所有人,是完全不现实的。那么,我们能否只迎合一部分人呢?这诚然可行,也有许多人正如此做。可当我们做出如此行为的时候,我们也在将自己的人格拱手相让。

帕斯卡曾说:人是有思想的苇草。失去思想的人,与苇草无异。那些迎合他人的人一定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恰恰是在将自己变为这样的苇草。试想,若是一味地去迎合某一些人,我们的行动将不再被自己的思想--而是他们的--所支配。长此以往,我们迎合的行为会成为惯性。既然行为对思想具有反作用,那么自己本真的思想的沦陷,也是早晚的事了。这样的人,虽不至于落得邯郸学步那样的下场,也会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赵国人”,完完全全的失去了自己思想的故乡,失去了本我。

相反,那些不愿迎合他人的人,恰恰是最自得其乐的。李白不甘宫廷里的谄媚,拂袖而去,留下了多少千古名篇?凯撒坚持己见,推行改革,又何尝不为千古佳话?凡此种种,古今中外,数不胜数。而靠迎合他人,最终成就所谓“事业”的,尽管在当时看来名望颇高,但终究会因为缺少个性而湮没在历史的灰尘中,逐渐为人淡忘。

因此,与其去迎合身边种种,不如发掘真我,做真正的自己,做真正的“四月天”。本文思路清晰,其章法结构堪称应对材料作文的典范。先分析材料,再由天及人,道破本则材料的意蕴:“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我们无法同时满足所有的人”。然后进一步分析事理,指出人与人的差别造成了需求的必然不同,论证了“迎合所有人,是完全不现实的”。由此探讨解决之道。先驳斥了“只迎合一部分人”的方案。在这个环节上,由于把驳斥的重点落在了“迎合”上,而没有去剖析“一部分人”的需求与其他人需求的关系,所以后面提出了“不迎合”的解决方案,彻底无视他人需求。这个方案空泛而不切本文所提出困境的实际,是本文的一点遗憾。(陆平老师)

天地不仁

沈嫣然

金陵中学高三(3)班

古语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没有仁慈之心,他把万物都当作草狗对待。

我有时也会想,如果天地真的有所谓“神识”、“灵智”,他会怎样对待这片大地上的人、事、物呢?会像杂剧中的情节一样,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孤女降下六月飞雪吗?或是在英才陨落之时,天地变色,阴风怒号? 不会的,因为苍茫世界中的我们在天地面前就像芥子一样渺小,正如前进中的大象,不会因为面前的蚂蚁而停止脚步,不断运行中的宇宙,对我们的悲欢生死没有半分兴趣。江浙有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因为百姓觉得没有办法同时满足喜欢温的小麦,喜阳的水稻,喜雨的麻,喜荫的茶……但其实天并没有因为这些事情为难--它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下雨时便下雨,雨下够了就出太阳--谁会管你想要的是什么?

天地不仁,它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不在意。

但正因为如此,天地又何尝不是仁的呢?各种喜好不同的作物,天从不偏帮哪一种,统统一视同仁。人们说“天地不仁”,只是因为天不特别对某样东西--尤其是自己--仁慈。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铁面无私,天地才被冠以了不仁的恶名吧。

但正是这种不给人任何侥幸的“恶”,让万物不再寄希望于改变天地,而是通过顺应天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喜温的,建造了温室;喜阴的,种在山的阴坡,喜阳的种在阳坡,喜雨的种在迎风坡,问题不是很容易解决了吗?

与其说是天地,不如说它是“规则”吧,是人人都要遵守的时令、季节,乃至于秩序、规定、法律……对大奸大恶之人,规则自然会惩罚他,天地对他来说,自然是“不仁”的了,而顺应规则行事的人,只会觉得处处顺遂如意,天地对他来说又是“仁”的。但天地及规则本身并没有什么人们认为的“仁”或者“不仁”,我们如何去评价他,它根本不会在意。

不以各人之“仁”为“仁”,或许这才是“天地不仁”的意思吧。

本文在入题和解决问题两个环节上很有特色,显示出了运用材料的智慧。入题方面,文章没有整体解析材料,而是把材料中的“天”作为了思考的起点,由对“天地不仁”古语的分析逐步进入材料设定的“满足不同需要”的话题。解决问题方面,文章强调了“民谣”只是百姓看法,扣住材料的同时,又引出天的实际做法与“民意”作对比,从而引出解决之道。

文章行文到最后又有升华,以“天”象征规则,在更广阔的空间谈“仁”与“不仁”。这一“转”,一方面加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也淡化了“需要”的主题,其利弊得失尚难定论。但最后“不以各人之'仁'为'仁'”点出“不同需要”的话题核心,照应了开头的“天地不仁”且又深化之,保证了文章的完整。(陆平老师)

我有千面,我从未变

王逸枫

金陵中学高三(2)班

我们的四肢仿佛是被看不见的线牵着,自愿而被迫地被摆布着。不同的操纵者勒令我们做不同的动作,于是手臂在空中僵硬成了铅,成了扭曲而怪诞的后现代派雕塑。

正如江浙民谣中所唱的,似乎连不可一世的老天都艰难地彷徨着,不知是该晴该雨。而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却不只有老天难做。

君父、社稷的召唤让诗人们奔波,而亲人、友人的思念却让他们的一片冰心孤处安放,只好对着阴晴不定的天色与上天一道无奈而失意。

于是面对世界要我们扮演的一个个角色,我们中的勇敢者不再忍受,他们决然怒起,撕毁了脸上虚伪的面具。

正如《家》中的觉慧,他绝不允许自己像大哥觉新那样对痛苦地拉扯。他毅然地摆脱了封建礼教和家庭的束缚,他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本来的面目。

然而觉慧的勇敢是基于他的无牵无挂,不管不顾。而作为一个人,强烈的社会性要求我们考虑着自己与周围一切的关系,照顾他人的情感,满足他人的幸福。正如老天,不管它是晴是雨,他的身下都是天下苍生的生活和幸福。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不可推却的责任。于是我们自觉地戴上一张张面具,在不同人面前扮演着不同角色。

于是我们成了千面人,面具与脸庞被血肉连接着,因心中的爱而无法摘下。这不同于最初的痛苦与无奈,这是在与爱的博弈中陷入策划好的生活的凄凉。然而这种凄凉不似一个牵线木偶的绝望,这种由爱生发的情感指引着我们,它引导我们去回忆,回忆一些最初的欢欣与疼痛;它引导着我们去触摸、感受千百面具上那肌肤的温暖力量;它引导我们迈开脚步,从而踏上一条通向永恒的回归之路,一条朝圣之路。这条路将引领我们去发现在面具下埋藏的最本真的自我,在目的地我们也终将摆脱命运的无奈与凄凉。

就好像我们头顶的天空,晦明变化,四时交杂,可天空的本质却完好地躲藏在厚厚的云层之上,等待人们去发现。下雨时,人们终将感受到它的清新,晴朗时,人们终将享受它的温暖。它以多变的面容与亘古不变的真心对待所有人的需求。

因爱而戴上面具,在面具下发现最初的爱。漫长的人生里原来我们从未变化。本文由“难”字起笔,借牵线木偶的比喻以形容之,“不同的动作”切中了材料中的“不同需要”,“自愿而被迫”点出了困境的特征。只是笔法稍嫌隐晦,如能点出“满足需要”,在考场作文阅卷中可能更具优势。

“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却不只有老天难做”引出正文,略写忠孝难以两全的普遍困境后,单提出了觉新之难和觉慧的解决方式——“毅然摆脱”。文章的精彩之处就是在此能作进 一步剖析:“觉慧的勇敢是基于他的无牵无挂”,从而挖掘到了“难做四月天”的本质原因:爱与责任。而新的解脱之道由此产生:因爱而生难,就在难中感受爱,在爱中获得力量。当然,这一部分因为缺少例证,略显凌空蹈虚。这多少是因为前文强调“不同”和“变”较多,在“需求”这个关键点上着墨不够。(陆平老师)

人间四月天

史沁若

金陵中学高三(2)班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那位风流才子恐怕想不到,他眼中单纯美好,惊艳如才出阁小姐的和煦四月天,竟是这一年十二个月中最操劳忧心的管家婆。

她不像三月,只消保持温暖再落两场雨;她不像六月,可以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它不像八月,一味吹风也未尝不可;她也不似腊月,严寒中任意一点暖阳都叫人感恩戴德。

她的一阴一晴,一寒一暖,都影响着同一时空下每一个生命在接下来大半年的兴衰存亡。这何止“两难”境地,简直是陷入了玲珑阵,动弹不得。

不过这也是那位才子的比喻最传神之处--人间四月天。四月天,最似人间。四月之所以是四月,是因为它生来就担负着为春天作结,为夏日蓄势的责任。生命不再是统一的幼苗,而成了个性独特的少年,她必须负责。人间之所以是人间,也是因为如此。所面对的大千世界早已不是亿万年前单纯混沌的样子。沉淀后凝集的复杂,你我必须负责。

四月之所以是四月,是因为她必须在责任之下作出选择,她要深思熟虑,要步步斟酌,要让这些生命见到下一个夏天的蓬勃,她必须选择。人间之所以是人间,也是因为如此。生命已经开始,就决不会停息。既然不会停息,选择权最好握在自己手中,从出生到死亡,从一言一行到待人接物,作出选择才有可能披荆斩棘,到达彼岸,你我必须选择。

四月之所以是四月,是因为她无论怎样选,都会在一些生命身上扎刀子:养了麦,冻了蚕,暖了秧,干了麻,还夺了采茶姑娘的笑脸。人间之所以是人间,也是因为如此。选择不是一对一错,取对舍错,而是权衡利弊,或是为了利弊,辜负了心中坚守的信念原则,或是执着与信念,放弃了那个可得回报的计策。你我可能会寝食难安,会在人生中接下来的每一天不断自责与后悔,但你我必须甘之如饴,因为有责任,所以必须选择。所以四月是成为四月的,在痛苦纠结过后,依旧牢记所最初的高尚使命的四月才是那四月天。

所以人间是成为人间的,在明白两难境地,进退不得后,还依旧追求的,方是那世间千万年来最大的奇迹。

世界是个万花筒,用更多的眼光去观察吧,我希望你在最后抉择后,保持绝对忠诚。“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了四面风”。

那是人间在认清真相后,依旧义无反顾,坚守使命的笑声。它成就了四月。它成就了人间。

本文可谓因题入诗,以诗写题。

本次考试不少同学直接有材料联想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又联想到林徽因,所以文章仅写了温暖、美好的人格,成了偏题之作。本文也联系到了那首诗,但多引了句“笑声点亮了四面风”,就扣住了材料的核心:满足不同需求。入题又准又巧,充满诗意。

拟人化的“四月天”意象确立之后,下文就由“四月”和“人间”的关联反复推求,交映生色,逐层深入。先由“管家婆”的比喻和与其他几月的比较,来凸显出“四月天”之难。进而分析四月之难,难在责任的重大,难在选择的必须,难在取舍的伤痛。这种依托意象的行文方式,造就了本文的诗意风格。

最后是困境的解决。文章提出“依旧追求”本身便是奇迹来,立意甚高,可惜讨论不够充分。以“坚守使命的笑声”作结,虽然在意蕴和章法上是完满的,但在节奏上有戛然而止的遗憾。(陆平老师)

第三篇:2015届高三南京一模65分作文[范文]

南京市2015届高三一模65分作文合编

找回失去的细节

北岛说,时代正在商业化的冲击中丧失细节。诗人是敏锐的,这是现代性无可避免的悲哀。

而细节的丧失,则起源于人到物的移情与工具理性的肆意蔓延。当本雅明走进十九世纪的巴黎,他便发现“世界的都城”弥漫着资本主义的贪婪与虚妄的自以为是。诗人在“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遮掩下,抛弃抒情与自我放逐的传统,丢弃对于世间细微情感的体察,他们不再关注生活丰满的细节,而轻身陶醉于霓虹灯盏之间。当诗与远方消逝,当怀旧的温情废失,巴黎便如阳光下的破布一般,显露出复杂但空洞肤浅的织纹。工具理性的简单粗暴,带来的仅是自然史上精神荒芜的废墟。

细节的丧失,同样意味着个的单调与趋同。每个鲜活的生命于世间的情感,他们的愤懑、绝望乃至挣扎都是生活的细节。而且碎片化与商业文明的时代,正将这些消弭于无形,取而代之以浅薄的笑声和生活压力缝隙中微漠的悲哀和无尽的迷茫。“人群的面容如幽灵般显现,他们游荡、茫然、彼此雷同,拥挤的容不下梦想的空间。”波德莱尔眼中的人群扁平的像机械时代流水线上的产品:现代社会无奈的螺丝钉。

时代的悲哀是相似的,北岛叹息细节的丧失,这是诗人本能的怀旧与对传统的乡愁。然而当下的中国商业与资本演绎的不过是一幕复仇的激情,为“革命”和“理想主义”压抑许久的激情。现代性的荒诞与流于表面的空虚,永远是终将到来了。或许我们可以感慨“娱乐至死”,但我们全部的危机,不在无力抵挡现代性对细节的吞噬,而在自我的逐渐冷漠与肤浅,丧失了对世界的感知与自我内心的体察关照。

生存状态可以沦为空洞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然而内在的情感不应该谋杀,这是我们卑微的个体全部的细节与勇敢的挣扎。

正如普鲁斯特一般,这个忧郁的随波逐流的阔少,怀着浓郁的对着历史的乡愁,清醒的感知到时代的真相,这个颓唐的世界,不过一场空洞而乏味的沙龙闲谈,然而这个世界仍有玛德琳小蛋糕,闪耀着他全部的忧郁着的温情。就如王小波一般,以幽默的态度戏谑般地解构娱乐化时代表面装腔作势的丑陋的严肃,然而在情书中却尽情展露纯真无邪的渴望爱的心,就像川端康成在凌晨4点发现未眠的海棠花,不经意间发现京都天空中蓬乱而破碎的十字形云影,并为之激动万分„„我们胸中最美好的情愫,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希望,我们对生活之美的感知,便是我们在世间全部的、未泯的细节。

生活,便是细节,我们选择的美、情感与生活,便是我们最后的细节。(评分:68分)

正与商业娱乐化对应的细节之美

云水栖树间,暮霞落清渊。

这样的景象,似是每天黄昏,而窗外瞥一眼便可映入心间,但手中电子产品的经验积分似乎更吸引眼球。

去年过节到外婆家去,吃过饭一家人黏上各种电子产品,或者拉家常评高论低,本着一年一次的聚会不能丢脸的原则,唱着,争着,脸红耳赤。

我向来不善言辞,就算是谈到我,笑笑不说话,对方便觉无趣,另找别人抨击去了。所以我独自捧了杯茶,到院子里去了。

初雪绽晴,院中的树还光着枝杈,枝上堆雪,树闲太静,抖落一身轻轻,倒还吓了我。古人说雪后寒,我捧紧了茶汲取些许温暖,看自己的呼吸在霁夜中凝成什么样,再消散开来。我竟醉了,醉了这杯茶,我竟在堂堂冬日里寻花,遥遥忘那空枝,至于一抹白无瑕,怎辨是,残雪亦或月华。再细想来,我为何要寻花呢„„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千秋。

突然身后的门不知被谁撞开,涌出大群人来,挤挤攘攘间,似乎是要放烟花。男人们张罗着烟花,女人们拉上自己玩手机不情愿呆在寒冷下的孩子。女人们都对手机对孩子的影响“深恶痛绝”,不知为何又开始谈论自家孩子的手机品牌和价格了。

男人们继续点烟花,大概是年画里扎羊角辫的孩子长大后的模样,还念念有词着介绍“我这烟花会开出什么式样„„”老人们对热闹的下一代很欣慰,对冷漠的下下代只能不知所措了。

二舅是最孝顺的,性子也最烈,一把夺了儿子的手机,搭上肩说起给奶奶拜年。我见那血色映衬下越显苍白的少年,似是要被他魁梧的父亲压倒似的,目光自愣地向外婆走去。彷徨和迷失是以往的代价。

手中的茶凉了,茶倒是极佳的饮品,凉了,热了,都别有一番风情。人群消,母亲唤我回屋,我细看了污血斑驳烟花如雪散落嵌入地下,难咽下刺喉凉茶,终是应了呼唤。现在流行一句话叫“不要在意细节”,不在意细节意味着情感的消磨,道德的沦丧,精神的麻木。品味细节,即使在风花雪月,也情谊绵绵;删除细节,即使面对活生生的亲人,也不知所云。

我想学古人,斜倚船舷,浪漫缱绻,望断平湖云。而翻山越岭而来的风吹痛我的脸颊。(评分:67分)

海棠花未眠

川端康成曾写过:“凌晨三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读罢,我被这细节的美深深折服,也赞叹于作者取芒焰于平淡,得绚烂于细微的观察力。

抬眼一看,路上却充斥着匆匆的行人,盯着手机,刷着微博微信,再美的晚霞也不够使他们驻足留恋。我想起北岛痛心的感叹,当商业与娱乐占据人类的心灵,那细节之美难道只会出现在诗人与作家的文学花园里吗?

当商业的车轮肆意的往前疾驰,人们耳边听到的全是“进取进取”、“向前向前”,身体和心灵都在追名逐利的路上奔跑,哪有时间在意身边的细节美呢?龙应台盯着一只毛毛虫感慨万分,伍尔夫望着墙上的斑点心绪悠游,在现代人看来,恐怕是蹉跎岁月,挥霍年华吧!对细节的敏感,归根于心灵的平静。身体可以奔跑,而内心却需要安顿。在娱乐界蓊蓊郁郁之时,人心轻浮躁动,偏爱那些纯粹的逗乐,倾向于歇斯底里的嬉笑怒骂,关注那些博人眼球的人间喜剧。再这样的环境下,要想有平静的内心,实属不易。

然而真的很难吗?陶渊明给出了他的做法:“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无论何时何地,外界是否一片喧嚣,保持内心的蕴藉,你就能拥有川端康成的内心,发觉细节之美。

同样,对细节的崇尚,并不单单依靠个人的内心调整,社会也应当放缓脚步,把人们被撕扯掉的精神文明重建起来,“小康”并不只是生活的富裕,也是生活的康健。慢一点,再慢一点,这不是消极的不思进取,而是更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命谐和。当你在前进的路上跌倒了,不要咬着牙立即爬起,生怕被赶超,那样只会弄得遍体鳞伤;不如扭过你坚定镶嵌的头颅,看看你周围的世界。路边的野花向你微笑蝴蝶挥舞着翅膀在空中漫飞,抖落的露水在阳光下散发光芒,又有基层黄爷落下拥抱泥土,又有几圈大眼缓缓飞过。这些细节,闪耀着自然地光辉,是上天的馈赠,使我们跌倒时重振旗鼓的力量源泉。

木心老先生曾有首词怀念从前的生活:“从前的日子变的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读罢,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所感念吧。其实,那海棠花从未消眠,它一直苏醒在人们心中。(评分:66分)

霓虹灯里开的花

霓虹灯太奸诈,用它虚空的媚俗的赤橙黄蓝色勾引所有的匆匆的路人,空洞这双眼往深不见底的黑洞里心甘情愿地钻,去抓那人民币的一角。

我不管他们。我要去找一处干净的纯粹。一周前。

当我欣喜的发现那朵白色的油菜花是——没错,白色的。那是个雾霾的早晨。龙园北路垃圾场旁的墙根中间。我看着抱着手机行色匆匆的路人,突然觉得心里很堵。父亲公事出差,母亲也忙于工作。我已经记不清上一次一家人一起吃饭是何时。我低头叹了口气,却看到了它。

在灰色的水泥森林里白得纯粹又孤独。是我没有见过的足以定格世间的美。让我想起很多年以前空气还没有被污染,那是下在田野里的雪,让我想要保护。成了我心里的一丝安慰。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细微的感动。我决定了,要每天都来守护它。

三天前。

我在墙根看了它四个清晨与黄昏,我回忆了童年卖红薯的老大爷、捏面人的老师傅,甚至那个每天出门会碰到,然后十年如一日对我微笑的老婆婆。它和他们都是这座水泥森林里,仅有的细微的温暖和感动。可多年过去,在这冷冰冰灰色的城市里,他们都渐渐消失在我的生活里。想到这里,我不禁看着它,心慌起来。我怕。

两天前。

我的预感没有骗我。两天前的中午在学校食堂的电视里,居然看到了它!“今天早上,市民张大爷在龙园北路发现了一株白色的油菜花,据专家证实,这是罕见的稀有品种,目前,这株油菜花已被挖出,将先送往博览中心展览,然后送至科研所,据悉,这种白色油菜花的菜籽是普通的三倍,科研所有望研究出黄白杂交油菜,使它们拥有更多的生产价值……

颤抖的心带动了我的全身肌肉,当电视镜头扫到它时,我再也按不住忧伤和愤怒,怒吼从心底叫出,不顾旁人的眼光,冲出了食堂,冲出了学校……

现在。

我在去往展览中心的路上。市中心的灯光亮得像白天,周围是苍蝇一样的嘈杂。我不明白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都这么强大了,还不放过一朵花?为什么所有的路人都这么忙?为什么大银幕里的明星可以为了话题不顾感情,肆意炒作?我不明白的太多,泪水抑制不住。我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所有人都很穷,但却那么快乐。

霓虹灯吸引着一颗颗虚荣的心,吸走了一个微笑一朵花快乐的那种纯粹。霓虹灯的中央,一间玻璃罩子里,远远地住着它,却又已经不再是它。

我很喜欢柴静。此时我想起她去采访,领导问她主题,她说没有,“生活它自己会长出来。“她镜头下的一豆烛火,男人抽烟的侧影,或是民工子女在桥洞下纯真的游戏。简单的画面里是细微的温暖和感动。

我想逃去那里。(评分:66分)

把生活过成诗歌

请原谅我不愿意像诗人北岛一样把“商业化”和“娱乐化”这两个不痛不痒的词赋予这 3

个没有生活细节的时代。倘若一定要说,我只能说,在这个感官化与刺激化并重的时代,还有没有人能够沉默并诗意地活着,活出生活的细节?

北岛的痛心,亦是时代的痛心。当时代被永无止境的商业和娱乐湮没,当生活被诗意摒弃得毫无细节可言,一群乌合之众正麻木地延续着诗人北岛的痛彻心扉。

当代学者周濂曾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写道:“所谓沉默的诗意或者诗意的沉默,并不是里面只有鸟语花香漫语轻歌,而恰恰是知其所来知其所终的安天知命。”知其所来,知其所终,如此简单诗意的生活不正是诗人北岛口中所谓的细节吗?这样的细节,在商业与娱乐的当下,我是看到过的。《爸爸去哪儿2》中有一期节目、美丽的妈妈们来到了现场偷偷为父亲和孩子们准备了一顿晚餐。其中曹格的妻子吴速玲令我印象深刻:从头至尾,她井井有条,完成料理后她甚至特意跑到窗外摘下几片树叶,洗净,用牙签一一串起卷好的叶片制成叶子筷托。不得不说,我被这个诗意女人精致的生活细节折服了。难怪她家庭幸福甜蜜,是生活细节起了调和剂的作用。在《爸爸去哪儿2》这个被扣以商业化娱乐化大帽子的节目中还能看到被娱乐删除的细节,真好;把生活过成诗歌,活出细节,真好。可是又有几个人能活出生活的精致呢?

北岛把这归罪于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可是“有时候我们认为是生活背叛了我们,很久以后才发现其实是自己背叛了自己:“这个时代,是我们的时代,追本溯源,是人类日益空虚萎靡的精神需求删除了生活的细节!

不问口腹,只求营养。有多少人正在抛弃自己的生活细节,一味地致力于追求感官的刺激?在连续数月开私家车上下班后的某天,你有没有想过尝试一次步行?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驱驰,你有没有想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楼下的海棠花开了无数次之后,你有没有一刻想驻足欣赏?这些简单而诗意的生活细节被多少人无情略过然后糜烂在角落?摒弃时代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把生活过成诗歌,有那么难吗?

即使是一杯白开水,如果你能喝出个风情万种,那么你就是生活的行家,在腐朽的商业和娱乐也不能把你诗意破坏,把生活过成诗歌,每个人都可以。(评分:65分)

传语风光共流转

我们已有多久未从炫目的灯光、喘息的人群中挣扎出来了?我们已有多久未曾关注那至微至美的细节了?

那杜甫笔下时隐时现的穿花蝴蝶,悠然飞舞的点水蜻蜓,多么美啊,那么纯真的美,在清澈的心中凝成的点滴记忆,还在伴你走过流动的光阴吗?

哦,细节滋润我们的生活,我们都疏于追求,不说自然,就连人与人的细小温情,也总被灯红酒绿淹没。说起来,大概是繁华和喧嚣钝化了感官,而我们也不愿静下,不愿找回那曾经有过的深沉情怀吧。

宏大的东西太多,总令我们遗失。说起“中国梦”、“仰望星空”那看似胸怀大志的人们总能侃侃而谈,而提到他们自己的追求,却往往说不出话了。哦,宏大的事物捉不着,何不捕捉微小的梦与幸福?梭罗曾说:“我有千百个艳阳天,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的,熟悉了暖灯与空调,午后窗台上一缕金黄的阳光,也许会让我们更丰富的体会,也无妨,只是感官需要被唤醒了——去掉那些浮华而用心感受细节。看啊,只是个普通的黎明,罗曼·罗兰望着喷薄而出的朝阳,激动得流下泪水,他仿佛是在拥抱那心中的英雄,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瞬已经足够,何须伟大梦想的渲染和浩瀚星空的映衬!

若能如此,那种细节的力量是光影和歌舞,财富和地位等看似符合潮流的东西所无法比拟的。

林徽因说过“真正的宁静,不是远离车马的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是的,我们 4

应有一种内心的宁静。不经意的美如露珠般,燥热和扰动使它滚落消失,唯有小儿,心境方可采撷。而这个时代似乎总充斥着骄傲而缺乏深度的心,因为人们热捧各类选修节目,和那略显做作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却少有人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意味了。哦,别这样。那飘落在空中的短暂的欢愉是没有根的,如狂风般掠过却不留什么,而只有细小的种子才常留心田,任你种桃种李种春风。相信你也有过困倦时,在床头亮一盏台灯,细细品味诗词歌赋的古典魅力。或许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那种细小的东西连结着穿越时空的最初的感动。用宁静的心去定格,或许就能永恒。

别怀疑细节的价值,它往往可以造就伟大的情思。如同那帕斯卡尔流连的湿地,柔弱却能触及灵魂,激发出无限哲思,还有那王安石诗中千金难买的绿,似乎一个字是微不足道的,却造就了千古流芳的佳句。

所以,别让细节淹没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啊,让它伴随你的生活,给你灵感与想象,片刻宁静与慰藉。

珍藏起生活赐予的每一片微小的记忆,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评分:65分)

电子乐里,仍奏箜篌

古时生活宁静,虽无复杂的人工机械,山水之间,一觞一咏,亦足以尽情。偶然值林叟,便谈笑无还了。诗境悠悠,多少遐想。

诗人的心也是敏感的。当物质文明的进步干扰了轻盈的兴致,北岛突然提醒我们:生活的细节怎么逝去了?

商业的喧嚣,娱乐充斥,现代化文明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然而,人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却少了些从容。迅疾地辗转于音像光电中,应付着大小事件,久久在商业中盘桓,虽然稍有所得,却是否疏远了家人朋友太久?又是否冷落了人心太久?

再忙碌,也不需要在奔波间失去了平和镇定。五柳先生早已在千年前得悟“心远地自偏”。百事缠身时,努力安定内心,则不会有车马之喧。又或者,适当地从大尺度娱乐中转身,忆起蒙尘已久的书,还有音乐艺术。自不必局限在感官刺激,经典的温暖能照亮心房,激发出种种感受力,来体验每一寸美好。

林徽因一语温婉“真正的宁静,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可见,不管与外物的距离如何,更重要的是别忘却返璞归真。

商业与娱乐的发展并无不妥,只是我们断断不可因此,钝化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东坡先生在超然台上顿悟“苟有可观,皆由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善良的海伦▪凯勒,走到大自然间,让淙淙流水滑过指尖,在鸟啼清越间振奋于生命的美好。美不少见,生活的细节处处有可感之处,只是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怎能相得益彰?

放慢脚步吧。行色匆匆久矣。于今日,侧身望望路边的景色。行一程,若是细心收藏好沿途细微的感动,当是何其珍贵!

收藏着感动,即便在困苦时,依然有勇气望天明。小安妮在战火纷飞时,仍记下点点滴滴,感受着周遭人的善良。这份对生活的执着、对爱的珍视,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禁唏嘘。美的细节,让生命厚重。

泰戈尔说:“当记忆的花朵遗忘了凋落的花瓣,黄昏时分,它便结成了成熟的金色果实。”但在这电子器乐奏鸣的时代,依然让箜篌的纯粹回响心间,携带着点滴温暖的细节,用真情与艺术润泽灵魂,带到人生最美的修行。(评分:65分)

空白之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细节的缺失是心灵和情感的缺失。

我们不再用心与人交往了,当我们回想起一位朋友,也许印象中并不是她爱笑,会露出一颗小虎牙,腮边有两个浅浅的梨涡,而是她最近去了哪里吃饭,购买了某样奢侈品——那些都是他发布在社交网站上单内容。诚然,这不能完全怪我们,在现代化生活席卷的大潮下,清除细节似乎成为大众化的倾向。出去个人的特征,用软件修饰成统一标准的照片,似乎那才是“美”。

我们也不在用心感知这个世界了,“神曲”为什么大受欢迎?格调不高的文字为何粉丝众多?人们并非没有鉴别能力,只是乐意放任自己被“洗脑”,不用心的去享用一份娱乐快餐,在其中感受过一种虚幻的热情与愉悦之后,在匆匆随着人群去追寻下一场狂欢。“神曲”之所以无法持久且大同小异,是因为细节是需要用心去制作和感受的。显然,制作者与受众都不具备此条件。对他们而言,只养一种感观的刺激,与心灵无关。

再这样一种病态的商业化与娱乐化生活中,我们的心灵最终变得贫瘠且无力,我们的胸腔内那颗真金的种子,正在被繁华的都市逐渐磨损,也许终有一天,会造成一颗空白之心吧。

幸运的是,人类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始终熠熠生辉地陪伴着我们。从希腊众神鲜活的爱与恨,战争与玫瑰,到《项脊轩志》中“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深情,还有北岛为纪念遇罗克而写下的“于你,肩上是风,风上是灿烂的星群”诗篇,在文艺作品中有无数个丰满充盈的细节,由无数个鲜活跃动的生命,那真情流露的呐喊,和强有力的脉搏,正冲破历史的尘封而来,一次次的拯救我们于心灵的空白。

南京大屠杀的纪念墙上,刻下了每一位遇难同胞的名字,走进展馆,你会听到那些名字作为鲜活的生命的故事。循着他们的足迹,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在这个去细节化,往往只有抽象的暧昧不清的轮廓的时代,对每一个的关注,对每个细节的补充,才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

请还原心灵本来的面目,毕竟,用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充盈完整起来的生命,才成为真正的人。(评分:65分)

细节源于思考

雅思贝尔思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说:“我们的时代特征就是虚伪和谎言代替了真实的存在,喧闹和永不停息的吵嚷代替了真正知识的传播,一句话——永无止境的重复效仿。”

我们的时代是娱乐的时代,但即便是娱乐也是如此的千篇一律,无止境的效仿我们毫不在意,只管沉醉,这样狂乱的时代状况不仅让人回想起那个恐怖的诅咒: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的原因,我想便是细节的丢失,而此处的细节,便是思考。

娱乐的诞生意义,我想是让人们欣赏美的愉快。但没有细节,没有思考的美,只是死板的为美而美,美的精神从来不会真正的滋润心灵。

斯特里马特说:“花园里有朵最后的玫瑰,我注视着它,以便将它保存下来。”玫瑰的芳香,他独自一人孤高绽放的燃烧的激情,斯特里马特看到了,他有几朵花瓣,他在最后的寒风中怎样的努力完成自己生命的姿态,斯特里马特也看到了。但也许在另一片花园里,迎接那最后一朵玫瑰的,只是一个摄像头,黑洞洞的毫无生机。玫瑰被保存下来,却没有寒风,没有孤高,也只是被夹在相册中。没有人再去翻动一下。

没得细节便如此早早消逝,因为没有带着思考的注视去承认它是多么美。细节来源于思考,它带来美的滋润,更是为了我们的心灵不至于荒芜。帕斯卡尔说:“宇宙囊括了我,犹如质点,而我因为思考,却囊括了宇宙。”

当我们的思想安于欢愉,那世界便轻而易举掌握了我们,犹如奴隶,当我们因不断地 6

思考从玩偶般的充满华而不实的欢乐中出走后,才终于看清了内心的荒芜。

想到狄金森,那个艾默斯特的修女,他的一生可以说没有任何现代化的娱乐,但他的诗却处处显示出他内心的丰满与富足,因为他思考着关注着,他看太阳,看他内心的一只蜂。这些小小的生命,小小的细节的关注,使他内心的草原从来未荒芜反而生机如森林。

上帝死去之后,人们失去了信仰,让娱乐来填满荒芜的心灵,让效仿与假意的美来欢愉自己。

但有些人却因为对细节,对思考的不断求索,使自己成为神明。面对娱乐至死的诅咒,是他们自己救赎了自己。我们也许不必要像狄金森那样“与世隔绝”,闭门不出,只要像斯特里马特那样就够了——注视着那朵最后的玫瑰,以便将她保存下来,数一数他生命的花瓣,嗅一嗅他在寒风中的坚韧。

细节的思考便使我们的心灵丰润,使我们直面娱乐而死的诅咒,思考使我们不再依赖上帝或社会娱乐,使我们自我救赎。(评分:65分)

时代的荒原

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至死? 北岛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文人的感觉果真是无比敏锐。时代的精神正逐渐步入一片荒原,而北岛口中的细节正是这片荒原所久缺的甘露。

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正步入一种浑浊无趣的状态。世人们缺少一种“有趣”的精神,这种“有趣”的精神正是我们的荒原所渴求的甘露。细节,正是扎根于我们精神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使我们留恋于当下的感受力,使我们让时间慢点过去的目中之景。而这一份细节,让生活变得有趣的甘霖,正被快餐化的商业娱乐逐步侵蚀。其可怕之处正是人们对他的后知后觉。商业娱乐营造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虚假景象:综艺节目、电视剧、缤纷的歌舞。人们高呼着“有趣”奔赴其中,用塑料鸡鸭喂食我们精神的猛虎,使它保持安静,而当“有趣”的迷雾散尽,便露出一个充满公式、套路、重复和金钱利益的荒原。电视网络、大众传媒的宣传更让荒原凸起。而直到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不有趣,希望时间快点儿过去,好让我直接知晓这一部的结局。而脑中的猛虎又饥饿的让我们迫切寻找更多的塑料鸡鸭,直至我们把自己娱乐死。

而我们怎么让时代的荒原充满生机呢?北岛也给了我们答案:寻找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当下、留恋当下的镜头。不仅是当下,更是对过去乃至未来的遐想。即使仰首眺望迫近地平线的夕阳,海明威也高兴的说:“这夕阳是古老的,让老人想起自己的童年,让孩童回忆起自己的前世。看,这一份对当下的留恋和对过去的遐想是一个多么壮美的细节!仿若一场绵雨浇熄整个荒原的闷热。我想这边是有趣的吧。”

对于现代人,贫瘠的荒原兴许很难再降下一场雨。但这并不阻碍我们种下一颗萌发的种子,呵护每一滴水。在生活中发现细节,正是在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当下,感受当下,截取一幅让人感叹时间易逝的景物,将他作为一滴水,浇灌自己的荒原,无论他是一个微笑,一句话,或是一本书。

现代人在时代的荒原,在追求娱乐的自我陶醉中跋涉了太久,若再不抬起头来,把握细节,兴许娱乐就将是娱乐者的墓志铭。(评分:65分)

“远视眼”的世界

“我们一味地征伐却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细节。

或者说,我们将晶状体挤压拉升将自己成功的变成了“远视眼”。

《鞋》中的格拉斯兄弟就是这样被远视眼们模糊再忽视——远视眼只看得清远方——要去远方只好走得快些,慢工细活的鞋子是最不需要的东西了……

现代人迫切的向前奔,生活中的快时尚快娱乐蜂拥而至,没有人想被时代的浪涛遗忘在身后的大海。在急躁与慌乱中细节成了最次要的——

细节未曾消失,只是我们看不见了。

于是想要寻回细节的人出现了,只是这一次,细节成为了奢侈与品质的代名词,不仅是商业化与娱乐化时代中注重细节的产品成为奢侈连它的出现本身也是难得了。他脱离了日常,人们便寻找一个特定的借口来获得它——体悟生活。你或许要笑:生活不就是我们经历的这一切呢?只是我想问你:现在你在体悟生活吗?你是否清楚地明白何为生活呢?

我们曾将生存区别于生活,应为生存只是为了延续生命,人们拼劲全力将时代的主题由生存转向生活——一种不必时时恐惧,有闲暇来探寻生命意义的生命状态。只是停下脚步,很多人会悲哀地发现他们引以为豪的“生活”依然是在维持原始需求——不断地追赶环境发展的步伐,“生活”被各式浮华装点后已不是生活本身。

无论是时代的大环境,还是个体的意识觉醒不足,都籍由绚烂的现代的“生活”自得其乐而蒙蔽的真实。本由细节构筑的生活,被装饰再被抽空成为脆弱不堪的空洞。这痛心的一切在“远视眼”的世界中只是光怪陆离的美丽。然而总有人不属于这个世界,一个鞋匠,一个守门人,或仅仅一位热爱阅读的人,他们用细节构建他人或自己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或是从未远视,或是带上远视镜,这并无妨。重要的是他们看见了细节,并在商业娱乐化的世界坚守它,从而构建了生活。

声称着“体悟生活”去刻意追求细节的人们可否知道——生活本不该是主观前往的目的地,而应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个体的生命状态。放慢脚步去生活吧,找回遗失的细节,脱离这个“远视眼”的世界——

化用《刺猬的优雅》中一段话:去生活吧,看一场耐心讲述的电影,读一本有持久生命力的书,看一颗白色的野蘑菇在几天时间内绽放又消亡……让悲哀的人生舞台镌刻上美丽细节的斑斑印记吧。(评分:65分)

电子乐里,仍奏箜篌

古时生活宁静,虽无复杂的人工机械,山水之间,一觞一咏,亦是以尽情,偶然值林叟便谈笑无还了。诗境悠悠,多少遐想。

诗人的心也是敏感的,当物质文明的长进干扰了轻盈的兴致,北岛突然提醒我们:生活的细节怎逝去了?

商业喧嚣,娱乐充斥,现代化文明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然而,人们的举手投足间,却少了些从容。迅疾地碾转于音像光电中,应付着大小事件,久久在商业中盘桓,虽然稍有所得,却是否,疏离了家人朋友太久?

又是否,冷落了内心太久?

再忙碌,也不要在奔波间,失去了平和镇定。五柳先生早已在千年前得悟,“心远地自偏”,百事缠身时,努力安定内心,则不会有车马之喧。又或者,适当的从大尺度娱乐中转身,忆起蒙尘已久的书,还有音乐艺术。自得不必局限在感官刺激,经典的温暖能照亮心房,激发出种种感受力,来体验每一寸美好。

林徽因一语温婉,“真正的宁静,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可见,不管与外物的距离如何,8

更重要的,别忘却返璞归真。

商业与娱乐的发展并无不妥,只是我们断断不可因此,钝化了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东坡先生在超然台上顿悟,“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善良的海伦·凯勒,走到大自然间,让淙淙流水滑过指尖,在鸟啼淸越间振奋于生命的美好。美不少见,生活的细节处处有可感之处,只是,没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怎能相得益彰?

放慢脚步吧。神色匆匆久矣,于今日,侧身望望路边的景色,行一程,若是细心收藏好沿途细微的感动,当是何其珍贵!

收藏着感动,即使在困苦时,依然有勇气盼望天明。小安妮在战火纷飞时,仍记下点点滴滴,感受着周遭人的善良。这份对生的执著、对爱的珍视,让身处和平时代的我们,不住唏嘘。美的细节,让生命厚实了。

泰戈尔说:“当记忆的花朵遗忘了凋落的花瓣,黄昏时分,它便结成了成熟的金色果实。”但在电子器乐鸣奏的时代,依然让箜篌纯粹回响心间,携带者点滴温暖的细节,用真情与艺术润泽灵魂,达到人生最美的修行。(评分:65分)

于细节处窥乾坤

多少次在梦中拂过凌晨四点未眠海棠上的白霜,喟叹静夜里的刹那芳华;多少次在梦中摸过独立悬崖,傲然挺立松柏上的疤,惊奇深山里的顽强生机;多少次在梦中触过苍苍蒹葭上的未已白露,叹息临水畔的美人一方。却在清晨闹钟中匆忙醒来,穿过拄着相似广告牌的巷陌,毫不停留地走向前方。

这个时代是怎么了我拦住你,你挥挥手,说没时间,我却分明从你眼中看到昨晚彻夜看娱乐节目而深深印出的血丝。我抬头看表,发现电视剧就要开播了,于是放开你,飞奔回家。我是怎么了?

你说,这是一个娱乐垂死的年代,人们好似正向《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新王国走去,任欲望横流,任娱乐四溢。没有人看到细节,因为所有人所有物皆由机器生产,没有人再去思考细节,因为一粒吗啡足以让人满心欢喜,在红舞鞋的束裹中犹自不觉,终于在无休止的重复旋转中走向人生的彼端······

是的,我亦堕入了这个深渊,我亦很久再没注意过墙边怒放的朵朵野花,可是我想要去寻找属于我的梦境!你可看到那窜跳于阴冷楼道中的老鼠?你不顾一眼,李斯却从厕鼠和廪中鼠身上看到了人生的追求,于大秦王朝上谱出一首属于自己的乱世之曲;你可看到那休息于池塘畔的小龟?你匆匆路过,庄周却自那曳尾于涂中的小龟身上看到了受祭祀神龟所不能得的自由,于浩瀚天地间御风而行;你可曾看到那倾泻于高山间的白泉?你埋首于手机疾步走过,孔丘却于川上注目于那不息之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伟大喟叹;你可曾生在大巴车上途经某一块空旷的谷地?你沉沉睡去,帕斯卡尔却静坐于空旷原野间发出了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的呼声:“我于寂静原野上看到思想之无穷。”造物者赋予了你美丽的眼睛,又予你纯洁的心灵,为何不将你的眼睛擦亮,将你的心灵捧离喧嚣,于细节处静窥这个世界呢?

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那我也附和:“自然给了我能阅历万物的眼睛,而我注定要冲破世俗的梏锢,于细节处寻找遗落的初心。”(评分:65分)

那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

曾有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无数次感伤于“人不同”那物是人非的悲哀怅惘,殊没有想过,为何‘花相似’呢?

张晓风给了我们答案:“花其实也是不同的,只是我们不是花,不能体察花,不能感受它们的不同罢了。”诚然,我们总以为“幸福的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却各有各的不幸。”却忘却了即使美好如“巧笑焉兮,美目盼兮”一般的古典女子,桃花每一瓣上的红晕,每一点花蕊在风中颤动的风度都蕴含着别人无法替代的讽刺,那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亦构成了每个人生中别样的景致。

张嘉佳亦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写道:“每次吃饭前,无论身处何方,总想起起父母的手艺,每次出发前,无论周身是车水马龙、繁华喧嚣,还是夜深人静,总听见父母的叮嘱,声音温暖,如在耳畔,听不真切却怆然若失。”正是这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给予我们家的归宿感,成了大地异乡人的唯一凭证;正是这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成了绝望之人漆黑的心幕上的点点明星,用微博之光指着明生的方向;正是这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在冥冥之中帮我们跨过了多少坎坷,给了我们多少希望。

昨夜心中烦闷难以入眠,掀开被子赤手赤脚站在落地窗前,脚下是一片繁华的近乎虚妄的灯红酒绿,仰望,却悲哀的发现连城市的天空都已被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浸淫,如同染花了的布,失去了最原始而纯粹的黑,更不用寻找星星的身影了,只剩一轮浅浅的孤月。想起十年前与姐姐坐在老家的大阳台上数满天繁星,忽的一惊,我们何时变得粗枝大叶,如痴可悲而不自知?当昼夜被开关控制,当四季被空调左右,当山水被装入相框,当所有的自然被人造的假象取缔,我们看见的只是一个个被复制的人,一圈圈循环播放的命运,我们又去哪里取证记忆的细节,找回那些不慎遗失的美好呢?

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城市的优待一边指责城市的喧嚣,我只求守住初心,守住一丝一毫属于历史的气息,守住那些细碎二美好的存在,令桃花不会笑着调侃:“岁岁年年人相似。” 我只愿成为梭罗,徜徉在心灵的瓦尔登湖畔,“坐在溪水边垂钓天上的星星。”看寒来暑往,四季消长分明,古树支起苍穹。(评分:65分)

你不曾离开

“在我小的时候啊,家里用的还是煤油灯呢,哪里像这日光灯一样亮敞?” 老人望望天花板,眼神阵阵飘忽。

“巴掌大的亮光,一家人用,我看书,妈妈纳鞋底,我爸爸教小弟认字……”

老人沙沙的嗓音像是那盏我从没见过的煤油灯,粗糙却温暖,一时间,思想也都陷入到那个光晕柔和的梦里去了。那一簇巴掌大的澄黄的光里,好像有时间的味道。那个全家人围坐,其乐融融的境界,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去想的。

入夜,蜿蜒的灯河点亮万家灯火。哦,还有无数的屏幕:电视、电脑、手机……我看见遥控器上的红灯闪闪烁烁,这有一张在花花绿绿地映衬下没有表情的脸,是姐姐;我看见上下翻飞的鼠标和噼啪作响的键盘,还有一双哭笑不知的唇,是爸爸;我看见漆黑的手机屏幕上一双空洞的眼睛,是我。

还有两点光,是老人眼底隐隐迢迢的煤油灯。

心里一阵苦笑,在惨白的日光灯下,我感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也许,只有老人这样对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人才能真正看懂这个时代吧?也只有他们,才能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种种便捷的情况下,却又无时不刻不生活在那并不古老,却又无迹可寻的温馨之中了。

这是现代人的悲哀吗?是商业化和娱乐化这两个我们自己放出的怪兽要把历史、文化、人情赋予我们的快乐与力量都要一一夺去吗?

我想,并不是这样。

我至今也还记得与好友在听筒的两端谈天说地,彻夜不眠的畅快;也还记得一家人懒散 10

地窝在沙发里,对着一档综艺节目相视而笑的开怀;也还记得心情不好时,微博上陌生人的鼓励是如何让我重拾奋起的决心。

一切的一切,都从我脑海中划过。没有灯红酒绿,流光溢彩,却是那一盏煤油灯的昏黄要点亮我整个灵魂了。

原来如此。

原来现代文明从来就没有夺去我们生活中最古老、最原本的人情味与快乐。原来是我们把自己所在了记忆的角落,总也回想不起来自己原本的样子。

一个文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永远也不会凋零的,就像那一盏煤油灯,亮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温暖了岁月。却不曾离开。

老人望着我笑了。

我看见爸爸、姐姐走出房间,妈妈的钥匙在门锁里旋转。我也笑了。

眼前的日光灯不再苍白刺目,倒有几分煤油灯柔软的味道了。(评分:65分)

让阳光晒熟

赫尔曼·黑格在《提挈诺之歌》中写到:“我们讨厌的不是汽车与火车、金钱与理性,我们讨厌的是以往上帝、是心灵的浅薄。”

是的,金钱与理性、商业化和娱乐化本不是人们所厌恶的,人们只是不甘心被这样客观的食物所蒙蔽,失去对最美好的细节的把握。

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地铁里拥挤甚至谩骂,哪里有“独立小桥风满袖”的闲情?人们踏着大步踩过的草地,怎会有欧阳修一般对“冻雷惊笋欲抽芽”的敏锐观察?人们正视前方,义无反顾,“朝前看、向厚赚”不再是玩笑而成为准则。谈什么细节,谈什么生活!人们宁愿仰着脖子看大街上的广告屏变幻无穷,也不愿低头拿起手边的书品读数页。这难道是抓住了细节?

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认为我们把自己娱乐死。确实如此。正如赫胥黎所说:“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所说:”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我们对着电脑捧腹时,我们埋着头玩手机时,就已经错过了太多,我们是在把自己往深渊里推。登高赏景,却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低头看手机,多么难过和无奈!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好些人竟正在看剧和玩游戏,多么可悲又可怜!难不成,只有当文化真正灭亡的一刻,我们才能回想起那一瞬间的感触与动容,那沉渡在文化海洋中的惊喜或喟叹?

我想,人们对细节的把握之所以丧失,无外乎两点,一是热情的匮乏,二是生活的千篇一律和单调。

刘再复说:“在资本主义架构的年代,人们很难再有英雄史诗般的热情,更难有对乌托邦社会的理想和为之牺牲的精神。”大概安定的生活、吃穿不尽、娱乐不尽的生活让人过分安逸,似乎不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也没什么可在意的,更何况去想象心中的完美世界呢?此其一,其二,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满足了,管别人不是为余吗?我自不需要什么来打游戏,别人也不需要。这种想法便让人不再创造细节——生活就更加乏味了。然而罗素先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没有参差多态,没有多姿多彩的经历,每天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的确难以让人去体验那些本就难觅的细节。

诗人北岛认为是商业化和娱乐化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我们不由思考,到底什么是细节,如何才能抓住细节?仍是《提携诺之歌》,其中有另一句话:“我乐于让阳光晒熟。我学会了看,世界变美了。”

感受每一刻的阳光,这就是生活中普通而感人的细节。(评分:65分)

时代的荒原

难道我们真要把自己娱乐死? 北岛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文人的感觉果真是无比敏锐。时代的精神正逐渐步入一片荒原,而北岛口中的细节正是这片荒原所久缺的甘霖。

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正步入一种浑浊无序的状态,是人们缺少一种有趣的精神。这种有趣的精神正是我们荒原所渴求的甘霖。细节,正是扎根于我们精神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使我们留恋于当下的感受力,是我们祈祷让时间慢点儿过去的目中之泪。而这一份细节,让生活变成有趣的甘霖,正被快餐化的商业娱乐逐步蚕食。其可怕之处正是人们对他的后知后觉。商业娱乐营造出一个令人流连往返的虚假景象:综艺节目,电视剧缤纷的歌舞,人们高呼着有趣,奔赴其中。用塑料鸡鸭喂食我们精神的猛虎,使它保持安静。而当有趣的迷雾散尽。便露出一个充满公式、套路、重复和金钱利益的荒原。电视网络,大众传媒的宣传更让荒原凸起。而直到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不有趣,希望时间快点儿过去,好让我直接知晓这一部(集)的结局。而脑中的猛虎又饥饿的让我们迫切的寻找更多的塑料鸡鸭。只是我们把自己娱乐死。

而我们又怎样让时代的荒原充满生机呢?北岛也给了我们答案:寻找生活中让我们感受当下,留恋当下的镜头,不仅是当下,更是对过去乃至未来的遐想。即使是仰首眺望迫近地平线的夕阳。海明威也高兴地说:“这夕阳是古老的,让老人想起自己的童年,让孩童回忆起自己的前世。”看,这一份对当下的留恋和对过去的遐想,是一个多么壮美的细节,恍若一场绵绵细雨,浇熄整个荒原的燥热。我想,这便是有趣的罢。

对现代人,这贫瘠的荒原兴许很难再降下一场雨。但这并不阻碍我们种下一颗萌发的种子。呵护每一滴水,在生活中发现细节,正是在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当下,感受当下。截取一幅让人感叹时间易逝的景物。将它作为一滴水,浇灌自己的荒原。无论他是一个微笑,一句话,或是一本书。

现代人在时代的荒原,在追求娱乐的自我陶醉中跋涉太久。若再不抬起头来把握细节,兴许娱乐就将是娱乐者的墓志铭。(评分:65分)

随着花开的节奏——关注细节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这无疑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敲响警钟——时代需要细节,关注细节才是关注生活。

黛玉曾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看断有谁怜?”这正是她用一颗纤细敏感的心关注身边的细节才能吟出的一段佳句。而现在物欲流横的世界里,行人步履匆匆,恨不能多一双手做事,多一双脚走路,对身边风景随意的一瞥,走马观花,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也只是浮光掠影。旅游归来被问起心得,总是“很好,挺美。”再无其他。至于美在何处好在哪里又一概不知。连风景区的美好细节都不去关注,更遑论路边飘飞的桃花瓣,便不必说怜惜那“红销看断”了。的确,商业化的娱乐化大刀阔斧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生活,掐灭了小草从地里冒出的一线生机。然而,在这座钢筋水泥巨兽林立的城市里,我们是否就无法关注细节,无法“诗意的栖居”?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毛泽东曾说过“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这正是在城市中仍能将美好的细节在脑内存档的绝佳办法。细节,是需我们去寻找,去仔细观察而来的。也许是路边绿化带上一簇在风中摇曳的小野花,也许是天边掠过的一排鸿雁,也许是游子衣袂上细细密密的针脚。唯有放眼,才能收获细节。

细节,像一个珍贵的镜头,作为摄像师的我们需要时时在意,刻刻留心。唯有处处留心 12

才能捕捉细节。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因为不在意,而失去了、错过了美好的细节。那些“读书消的泼菜香”的日子,如同晨间开出的花,是多么动人而美好的细节,有些人不在意,“只道是寻常”,这便错过了,被接下来的工作、繁重的课业淹没,再无寻到的可能。因此,留心观察,珍惜每一寸时光才能收获细节。

有些人不看重细节,以为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就不知正是一幕幕细节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扫一屋方能扫天下,成功更需要步步为营。生活更是如此。泰戈尔说过“晨间之花的花瓣落下,到了黄昏便成为记忆的金果,启封细节的佳酿。

因此,关注细节吧,不要让城市的喧嚣扰乱花开的节奏。(评分:65分)

天蓝的预兆

诗人何以成为诗人?

我在星辰寥落的黯淡的冬夜里,听到迎面走来的男人对旁边的人说:“你看,远方的天像是有点蓝的样子。”

于是清晨的天色就得偿所愿地蓝了起来。他像普希金的某首诗的诗题一样,“渐渐稀薄起来了,飞跑的层云。”

诗人是这样成为诗人。

将自己的心幽闭在房间里的狄金森写下:“冬日的下午往往有一种/斜落下来的幽光/它压迫着我们,宛如/大教堂中的琴响”。

诗人因眼睛与心成为诗人。

现金的少年里有附庸风雅者,有小有才情者,但绝少有诗人。他们会写“三十二万分春色”,他们作骈赋文,吟念奴娇,诵诗经和楚辞,于是高喊着:“时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

不是不好,只是太快。怨春色只有怨“流水落花春去也”,却极少有人抱怨花事不盛。洒脱倜傥者并非都不是诗人,但是我们要看到,辛弃疾“把栏杆拍遍”的背后,心中柔软仍旧低吟着“为赋新词强说愁”。

现今的我们拥有文采,拥有古籍,拥有雄心勃勃的志愿,却可悲地发现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好写。世事在日复一日的加速旋转中囫囵成一个模糊的形状,色彩揽和在一起,灰色的让人难以下咽。

乐团在歌里唱:“我宁愿我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眼泪的眼睛”。我们的生活里缺少细节,也缺少慢下来的脚步去寻找细节。我们的回忆都缺少各自的特点,因为没有时间去寻找细节为他们贴上标签。而《列宁格勒》里却说:“我回到我的城市。熟悉如眼泪/如静脉/如童年的腮腺炎。”

你会怎么想呢?如果你一直想成为一个诗人的话。你为这些诗歌落泪。因为它们和你的人生又是何其相似。它们引导你想起过去的很多事情,你却任意地将它们弃掷身后,虚伪地欺骗自己已经被时光磨平了棱角。

如果我们不记得,不发现,不寻找,不弯腰。如果我们看不见天空被水汽染出的浅玫瑰色,听不见檐角的打铃发出的碎响。如果昨天的照片已经被蒙上灰尘而这灰尘一直覆盖到你的坟墓。张爱玲笑它:“空留一地狼藉的瓜子壳。”

那么我们不会成为诗人。那么我们这么多人中甚至没有一个人去懂得生活。我们看不见天蓝的预兆,纵然它那么细微而坚定,像画纸上的永恒。可惜我也不是一个诗人。“天蓝”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期许,但是那一天,我听见了那个迎面走来的男人的一句诗,我选择了低下头继续走着,放弃了去看看那鲜明预兆的机会。

我也没有看见诗人的脸。(评分:66分)

为心灵装点一朵水仙花

每当因沉迷电视和网络而心怀不安时,我常常会不由向往起晚清文人笔下的生活:“雪后晴日,温冬酒一壶,卤肉,糟鱼为佐,临窗独酌,闲看顽童呵手堆雪人。”

闭上眼幻想出文人临窗品酒而笑的闲景,电视中夸张的娱乐节目,窗外闹市区的灯红酒绿,便不由得淡去了,消失了。

是啊,这样一个时代,极少有人再像北岛那样,在闲暇时候将头仰起,看庭前花开花落,窗外云卷云舒。取而代之,各式缺乏营养的肥皂剧将我们本就不多的空闲填满;各种充满铜臭的商业小说,电影将原本诗意的生活抹除,那些本该装点生活的细节,都到哪里去了?

曾经路过一家狭小的五金店,店门口的摇椅上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微秃,微胖,手中捧着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细细品读,时而会心一笑。恍然间,那男子微秃微胖的形象再也不值一提,他的身上包含着诗意,仿佛他不再是五金店的小老板,而是个像北岛一样多情的诗人。我肃然起敬。

太多时候我们都怜悯自己在这快节奏的时代中忙碌,于是将投身于商业化、娱乐化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消遣,于是我们将身边细小的美丢出视线,丢得理所当然。于是,如同沈从文那样静坐小屋中潜心写作成了浪费生命;在艺术馆中欣赏画作成了附庸风雅;不看美剧韩剧就是过时;周末不到商场血拼就等于没有周末。生活在这样的逻辑中,整个世界仿佛变得扭曲。

记得《海上钢琴师》有言:“繁华的城市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尽头。”没有尽头?不,其实是有的。只是那个尽头在你心中,当一个人将外界诱惑无限放大时,他便忽视了内心的尽头。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夸张,将细节一点点碾碎。这样的人生正如同山珍海味,偶然尝之,甚佳;日日食之,令人厌恶。

西方哲人有言:“如果你有两美金,那么一美金买面包,一美金买水仙花。”买水仙花装点内心,装点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座房子,有的房子占地面积大,有的很小,但小房子同样值得以细节装饰,不是吗?毕竟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一次生活的机会,何必总站在房子的窗口张望外界繁华似锦,那终归不属于你。而你所要做的,是将属于你的房子装点上芬芳的水仙花,这是细节,陶冶你的心灵;这是美,装点你的生活。(评分:65分)

细节都去哪儿了

2014年的春晚,一首歌火了,《时间都去哪儿了》道出了现代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而诗人北岛曾指出,我们生活中没有细节,我不禁想问:生活中的细节去哪儿?

王开岭曾经描述过老一辈北京人与现代的年轻人对自己故乡——北京的看法,我认为这恰能反应当代人对细节的漠视。以前人们口中全聚德烤鸭,顺芳斋,胡同„„各色及城市某一角的情景,如今在年轻人眼中荡然无存,问起他们,也不过是北京城标志性建筑物,冷冰冰、没有一丝情感的物体,诚然,这代表北京给世人留下的总体印象,但缺少了大整体下的几个细节,几丝亮光。

是什么抹去了那些虽未小却不应被忽视的地方?是科技的飞速发展?还是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冲击?抑或是人们自身对细节的不再重视?

窃以为,细节化的生活极为重要,随着历史大河的奔流不止,商业化,娱乐化的时代就快远去,而留给后世的,无非是生活中的细微之处。

去年的12月13日是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历史上30万同胞的无辜受难,纪念馆内的遗址让我们铭记。但30万,这个数字未免太过庞大,也太过冰冷,缺少细节,而龙应台在担任文化部部长时,所创的“国民记忆库”则记录了一个个,也就是个体所发生的故事。没有数字化历史,而关注细节,填补了历史上的空白,将历史以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还原,亦不 14

失为一种好方法。

然而关注细节的人毕竟也只是少数,正如林清玄在《心的菩提》中所引的李煜的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林清玄与朋友曾去往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寺,几个月后便发现寺已拆除且有了商业性的价值。他在黄昏之时,望着天边夕阳西下,竟在朦朦胧胧的城市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当代社会,许多活动以商业利益与娱乐效益为主,他们毫不迟疑的在搭建好粗线条的城市中消去细节,删除细节,仿佛是在修剪花木一般,随意剪去一些细节的轮廓,殊不知,正是因为那几个“多余”才使花木更美,更富生机。

细节都去哪儿了?

现代人,不要因时代的商业化、娱乐化而漠视细节,莫使最终“无花”而空折枝!(评分:68分)

细节给人思想和爱愿

删去生活中的细节相当于为生活的真实性蒙上了一层阴影,看似是便捷的简化,却不知道这种缺乏了理性的删除细节的行为正使人面临单一思想的困境。

王小波说:“世界上最简单的智力活动莫过于价值判断。”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不被商业化,娱乐化的文字影响,这些文字迎合了人们的娱乐心态却不能促使人思考。久而久之,人们的思维会被简化,思想会产生情性,从而人们对删去细节的标签做出下意识地回应。当思想脱离社会,社会将变得极其可怕,而细节的缺失,终会导致这一结果。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正是细节使我们见到了生活最本来的摸样,对其本真的思想从来没有对错之分,越是复杂的思想经撞击就越可能产生自由民主的社会。对于历史上的某一细节,众人有不同的见解,才能让今天翻开古书籍探寻真相的我们获得最接近的答案。细节的缺失不仅剥夺我们丰富的思想,更剥节了我们丰富的情节,如若不面对俄罗斯人民深沉的苦难,涅克拉索夫就不会成为“黑暗王国的歌者;如果不亲眼目睹工厂中工人们屈辱的背影,西蒙娜·薇依将不会生成那深沉的爱意;如果不是从农民的苦难中感受到了自己的罪恶和责任,托尔斯泰又怎会放下一切荣华,像娜拉一样坚定的走出去,去接近自己的农民兄弟?灵魂中不可缺失深沉的爱意,它给了无数人以心灵的救赎,也给人以沉重的责任感,化身为人道主义和人民心中永恒的道德律,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可这深沉的爱愿却不能生成于这个被简化了的世界。人们逐渐变得无病呻吟,一提到情感便只想起被庸俗化的韩剧爱情。那对这个世界,对生活,对自己的爱呢?已全被娱乐窒息了。只因为他们不给人轻松愉悦。但如果人不因思想,不因爱愿而烦恼而痛苦,那人将只成为生活在幸福假想中的牲畜。

不是什么都可以被简化的,至少思想不能,至少爱愿不能。我们需要生活在充满细节的花园之中,尽享人间芬芳。

我拒绝不理性的删减细节。(评分:65分)

细节即自我

诗人北岛曾痛心的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里。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

北岛,这位浪迹天涯的诗人用他敏锐的洞察力向世人指出了我们正在失去的又一件东西——细节。

或许“细节”一词太过抽象,形象地说,我以为就是指在事物上留下自己独特的痕迹。“一花一世界”,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能反映出整个人的“自我”。罗素在《希腊的陶器》中指出,那些历史悠久的陶器正是由于处处都留有工匠独特的手法与印记才变得如此珍贵。相比之下,商业化时代下的“大工厂”生产,每一个产品都没有差别,不也就没有了细节吗? 15

而古代陶器中留下的一点凹凸,一处凸痕,无不是“细节”,而这些细节所反映的匠师的“自我”才是最大的价值。中国书法不也是在那一点一撇中的“自我意识”中章显出其智慧与价值的吗?

可惜的是,正如北岛所言,我们的时代正在删除细节,同时删除自我。莫迪亚诺近日称:“我们这代人相比于上一代人专注度下降了。相比于普鲁斯特那批人,我们的生活是支离破碎的。”“专注度下降”与北岛的“失去细节”都指向了“自我”的迷失。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我们能看到那代人对自我的专注与陶醉。

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这样了。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在追求“点赞”数,在追求他人的了解,甚至会用某些哗众取宠的行为来博人眼球。这种“自我”的迷失,很大程度上与“人格自信”的消退有关。面对互联网上的种种“牛人”“大腕”,我们应当感到的是一种平等和自信,可是遗憾的是,很多人在他们面前感到了渺小。既然对“自我”失去了自信,有怎会去追求种种细节呢?

契诃夫曾说:“人们在智慧、美、上帝和大自然面前感到了渺小,在人群中感到尊严。”所以,重建自我,恢复细节的关键还是重建“人格”的自信。有了自信,自我意识也就水到渠成了。

再回望我们的社会,“自我意识”还未完全消亡。“左手马云,右手星云”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矛盾,在选择社会认可的成功学与自我心灵自由之间的矛盾。我们高中生同样面临这一矛盾。

此时,请记住这样一句诗,同样来自诗人北岛,“在没有英雄的时代里,我只愿作一个人”。(评分:65分)

细节源于思考

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说:“我们的时代特征就是虚伪和谎言代替了真实的存在,喧闹和永不停息的吵嚷代替了真正知识的传播,一句话——永无止境的重复效仿。”

我们的时代是娱乐的时代,但即便是娱乐也是如此的千篇一律,无止境的效仿我们毫不在意,只管沉醉,这样狂乱的时代状况不禁让人回想起那个恐怖的诅咒: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的原因,我想便是细节的丢失,而此处的细节,便是思考。

娱乐诞生的意义,我想是让人们欣赏美的愉快。但没有细节,没有思考的“美”,只是死板的为美而美,美的精神从来不会真正地滋润心灵。

斯特里马特说:“花园里有朵最后的玫瑰,我注视着她,以便将她保存下来。”玫瑰的芳香,她独有一人孤高绽放的燃烧的激情,斯特里马特看到了,她有几片花瓣,她在最后的寒风中怎样的努力完成自己生命的姿态,斯特里马特也看到了。但也许在另一座花园里,迎接那最后一朵玫瑰的,只是一个摄像头,黑洞洞的毫无生气,玫瑰被保存下来,却没有寒风,没有孤高,也只是被夹在相册中,没有人再去翻动一下。

美的细节便如此早早地消逝了,因为没有带着思考的注视去承认她是多么美丽。细节来源于思考,它带来美的滋润,更是为了我们的心灵不至于荒芜。帕斯卡尔说:“宇宙囊括了我,犹如质点,而我因为思考,却囊括了宇宙。”

当我们的思想安于欢愉,那世界便轻易掌握了我,犹如奴隶,当我因不断的思考从玩偶般的充满华而不美的欢乐世界中走出去后,才终于看清了内心的荒芜。

想到狄金森,那个艾默思特的修女,她的一生可以说没有任何现代的娱乐,但她的诗却处处显示出她内心的半满与富足,因为她思考着,关注着,她看太阳,看她内心的一支宿菌、一只蜂。这些小小的生命,对小小的细节的关注,使她内心的草原从未荒芜,反而生机蓬勃如森林。

上帝死去之后,人们失去了信仰,让娱乐来填满荒芜的心灵,让效仿与假意的美来欢愉 16

自己。

但有些人都因为对细节,对思考的不断求取,使自己成为神明。面对娱乐至死的诅咒,是他们自己救赎了自己。细节的思考使我们心灵丰润,使我们直面娱乐至死的诅咒,思考使我们不再依赖上帝或社会娱乐,使我们自我救赎。(评分:65分)

于细节初窥乾坤

多少次在梦中拂过凌晨四点未眠海塘上的白霜,暗叹静夜里的刹那芳华;多少次在梦中换过独立悬崖,傲然挺立松柏上的疤,惊起深山里的顽强生机;多少次在梦中触过苍苍蒹葭上的未已的白露,叹息临水畔的伊人一方,却在清晨闹铃中怱然醒来,穿过柱着相似广告牌的巷陌,毫不停留走向前方。

这个时代是怎么了?我拦住你,你挥挥手,说没时间,我却分明从你眼中看到昨晚彻夜未眠看娱乐节目而深深印出的血丝。我抬头看钟,发现电视剧就要开播,于是放开你,飞奔回家。我是怎么了?

你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好似正像《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新王国走去。任欲望横流,任娱乐肆意。没有人看到细节,因为所有人所有物皆由机器生产。没有人再去思考细节,因为一粒吗啡足以让人满心欢喜。在红舞鞋的束裹中犹自不觉。终于在无休止的重复旋转中走向人生的彼端……

是的,我亦很久没有再注意过墙边怒放的朵朵野花。可是我想要去寻找属于我的梦境!你可看到那窜跳在阴冷楼道里的老鼠?你不顾一眼,李斯却从厕鼠与廪中鼠身上看到人生的追求。于大秦王朝上请出一首属于自己的乱世之曲。你可看到那休息于池塘畔的小龟,你匆匆路过,庄周那却在那曳尾于途中的小龟身上看到了受祭祀神龟身上所不能得到的自由。于浩瀚天地间御风而行,你可曾看到那倾斜于高山间的白泉?你埋首于手机疾步走过,孔丘却于川上注目于那不息之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伟大喟叹。你可曾坐在大巴车上途径某一块空旷的谷地?你沉沉睡去,帕斯卡尔却静坐于空旷原野间发出了对精神家园的追求的呼声:“我于寂静原野上看到思想之无穷,造物者赋予了你美丽的眼睛,又予你纯洁的心灵,为何不将你的眼睛擦亮,将你的心灵捧离喧嚣,于细节处窥这个世界呢?

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光明。”那我也附和,自然给了我万物的眼睛,而我注定要冲破世俗的桎梏,与细节处寻找遗落的初心。(评分:65分)

第四篇:南京高三一模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

南京高三一模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农夫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他的羊群里有一只黑羊。农夫为此感到遗憾,盘算着要卖掉黑羊:“这样我的羊群里就都是可爱的白羊了。”一天,在一场暴风雪中,农夫与羊群走散了。当暴风雪停息的时候,漫山遍野银装素裹,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四处寻找的农夫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然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 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首先运用多角度分析思考题意作文的材料,然后选取最佳角度进行立意。一则题意作文的材料究竟有多少个角度可供审读呢?具体如下:

1、一个事物或材料,从“肯定”和“否定”(作者的爱憎、褒贬情感倾向)两个角度去审视;

2、一事多“人”(“物”)的材料,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4、一个事件有几种关系就有几种不同的审视角度。

一、从汤姆的角度:

1、人才多元化的积极作用或全球化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2、管理者标准的设置;

3、识别人才(事物)应多角度、全方位;

4、一分为二看事物;

5、评价人才要全面;

6、平等意识,尊重个性;

7、同与异,求同存异

二、从黑羊的角度:

1、彰显个性、特立独行的积极意义;

2、杰出或独特的个人对集体(环境)的贡献;

3、在一定条件(环境)下,优势和劣势可以相互转化;

4、正视逆境;

5、敢于张扬个性;

6、天生我“才”必有用;

7、不因他人否定自己否定自我;

8、缺点也美丽;

(二)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新材料”作文的“新”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多义性导致的立意多样和文体不限。

1.从材料的核心意思来看:

(1)集体的美常被个体的“遗憾”掩盖。

(2)个体的“遗憾”有时能成就集体的“完美”。„„

2.从农夫的角度来看:(1)不同角度看问题;更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看问题应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

(2)过分追求完美会带来“真遗憾”。

(3)所处的环境会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心态。

(4)心态(审美取向)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5)思维定势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判断。

(6)宽容“异类”。„„

3.从羊的角度来看:

(1)特定环境下,人们常认为的“优势”也能成为“劣势”。(“劣势”也许就是“优势”)

(2)单调的整齐划一不一定就是完美。

(3)事物本应丰富多彩。

(4)个性才是事物的天性。

(5)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

(三)评分说明 考生能紧扣材料,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不唯 立意定高下,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 如,“宽容异类(个性)”视为切题,泛谈“宽容”,与材料没有关联,最高不超过42分。

评分须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要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评分。

班级优秀例文:

请不要放弃你的黑羊

新沂一中高三(1)刘雨纯

雪白的羊群,多么可爱,可是却有一只与众不同的黑羊,很是扎眼。但这种扎眼,在茫茫白雪中却是指引方向的“显眼”甚至“耀眼”。

如果你有一群羊,请不要放弃任何一只,哪怕它是不讨喜的“黑”,请允许异类的存在,请包容个性,它们会在特定的时刻,给你突如其来的惊喜。

由羊及人,我们生活的圈子,不正是大大小小的“羊群”吗?我们每个人自己,不也是由各种性格组合而成的微“羊群”么?

一个人身上拥有的特点并不总是雪雪的白,但谁说他灰色甚至黑色的那一部分必须放弃?若无鸡鸣狗盗之徒,孟尝君怎么逃的出秦国?如果不是放弃尊严地隐忍,韩信也不会成其韩信;要是张飞改了暴脾气,哪里有长坂坡的英姿飒爽?平日里我们厌弃的黑个性,只是因为它们没到适当的环境里发挥他们独一无二的作用罢了。若人人失去了个性,成了一群一模一样的白羊,当时光流逝,谁记得谁?他们被光阴之雪掩埋。珍视你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不要排斥他人特立独行的风格,也许有一天,那些“黑羊们”也会改写历史。

历史,是的,历史不断被书写,被铭记,有荣耀、繁华、欢乐,也有蜷伏、黑暗、血腥,当我们赞叹汉唐的强大时,也请不要忽略那段被西方铁蹄践踏的日子。历史也是“羊群”,白羊固然可爱,但是少了刺目的黑羊,谁来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没到尽情享受物质的时刻,谁敢要放 弃那段令国人蒙耻的记忆?这只黑羊,不管是否下雪天,应该在,必须在,绝对要在!我们心中装的不仅要有幸福,也要有屈辱的痛苦,即使它在今天的社会是那般触目惊心,那般异样,那般扎眼或者刺耳。请不要放弃!

当人学会了包容人,包容历史,能给不一样的颜色一分生存空间时,也许我们便能够回答“钱学森之问”了,物尽其材,百花齐放,自由,创新。社会,你曾包容过数学零分的普希金,包容过在学校里养毛毛虫的约翰.格登,包容过退学的盖茨------那么,请你也包容一下世上所有的“小黑羊”好吗?他们有些怪,有些缺陷,但谁能说他们不是别的领域的天才?别用颜色束缚了识人识物的标准,其实,羊群中有了黑羊才更可爱。

当你在白中蓦然发现一抹黑时,请记住,这是一只珍贵的羊。

挥展个性的翅膀

新沂一中高三(1)张朔铨

本来要被卖掉的黑羊却帮助了农夫找到了羊群,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正是由于独特的黑色才帮助了农夫。毋庸置疑,独特的不同亦有着其存在的价值。比起做一只白羊,挥展个性的翅膀,做一只与众不同的黑羊又何尝不可呢?

正如黑羊开始的时候受到农夫的歧视,甚至面临被卖掉的风险,有个性的人往往会被误解。两晋时期以嵇康为代表人物的“竹林七贤”,他们尊奉老庄哲学,豪放不羁,与当时社会所提倡的“汲汲于功利”不同,他们虽然受到排挤、打压,但始终不变的是他们个性的释放。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如此富于个性的篇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的话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我们要保有个人的特色,挥展个性的翅膀,让个性使我们变得不平凡。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缺乏了勇于展现个性的精神。无论是“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还是文艺复兴及思想启蒙运动时期对“以人为本”的肯定,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西方自古开始就强调着人的重要,强调个性的解放。反观东方,除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和两晋时期的个体反抗,国人的思想大都被封建主义的枷锁所束缚,个性也在“中庸”圆滑的处世之道上磨光。思想的统一意味着个性的束缚,陈寅恪先生所提出的“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世界因差异而精彩,我们需要的不是“人云亦云”式的同模同样,而是个性的缤纷、活跃的思维、开放的思想。

而如今,许多人仅仅看到苹果公司取得的成就与利益,却忽视了其产品背后富于个性、富于创造力的理念。而国内呢?又有多少大学生被社会磨平了棱角,失去了原有的个性,宁愿挤破头去抢一个公务员职位也不愿自己创业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路。我们不得不反思,虽然国家在强调着创新意识和国民创造力的重要性,但是“标准答案式”的教育模式却又无形地把我们思维之芽坳断,独特个性亦被蚕食磨光。因此,我们更应有勇气去展现个性,唯有让个性闪光,才能产生创造力,推动发展与进步。

挥展个性的翅膀,做一只与众不同的黑羊,实现自己的不平凡,岂不乐哉?

第五篇:一模作文

2018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审题与写作示例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都说中国人有种菜天赋,这话真有道理。

小到饮料瓶、塑料管、泡沫箱,大到楼层露台、小区空地,住房周围边边角角,都能被中国人利用来种点绿菜。

从雪域高原哨所,到南海岛礁驻地,战士们自给自足,吃到了时令蔬菜;远赴南极的骨科医生王征,在中山站成功培植了无土蔬菜,让外国南极考察站的人羡慕不已;武警宁夏总队后勤基地养殖员孙鹏,当兵15年,种菜15年,把昔日的不毛之地建成占地近2000亩的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到美国帮儿女照看孙辈的中国大爷大妈在美国很难融入当地文化,种菜可以帮他们打发时间,也算是一种寄托乡思的方式。

非洲每年都会因为缺粮食而申请国际援助,大多数人常年挣扎在温饱线上。中国人去了,手把手地教非洲人怎么种地,不但帮他们解决了吃饭问题,还建了农贸市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种菜”,一共5个自然段,可以先分析每段的重点是什么。

第一段引出话题,强调中国人的天赋。第二段把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这是一种创造。第三段条件的恶劣,这是一种坚持,不畏困难的精神。第四段身在他乡,传承文化的力量。第五段帮助非洲人,利己与利他。

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由实而虚,分析“种菜”的内涵是什么?这是中国人的什么精神?材料中为什么提了那么多地方,既有城市,也有荒郊;既有条件好的地方,又有条件恶劣的处所;既有国内,又有国外。由此需要思考出题人的意图。在所有的地方种菜,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饮食,而且帮助别人。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如果仅仅写节俭,或写助人为乐,就有些没有扣住核心。个人认为,最好的立意应该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意图。

种菜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由此可以立论:幸福需要自己创造。时时处处不忘种菜,由此可以立论: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或者中国人对劳动的热爱。

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分析,立论,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例文】

我要稳稳的幸福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新鲜的蔬菜,无论农村的百亩良田,还是城市小区的边边角角;无论荒漠戈壁,还是南海岛礁;无论身在家乡,还是身处异地。中国人的种菜天赋一次次震惊着世人。

种菜,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技能,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靠天,不求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真实的幸福。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我们的GDP已经世界第二,许多领域都已经世界领先。人民的生活早已越过温饱线,饥饿成了上一代人的记忆,这一代人的“教材”。那么,还有必要如此勤劳,还有必要利用一切机会来劳动吗? 诚然,生活条件改善了,物质极大丰富了,似乎各种生活必需品都没有必要亲自动手去获取。种菜,费力费时,能省多少钱呢?其实,中国人的种菜,绝不仅仅是为了省钱,为了吃得放心,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我们保持着对劳动的热爱,保持着对大地的尊敬,保持着对自然的向往。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从茹毛饮血到珍馐佳肴,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停止对自然的探索,对提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从结绳记事到发明文字,从竹简木牍到活字印刷,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停止对文化的创造,对文明智慧的总结。每一次的进步,每一次的变革,都离不开先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如今,当我们吃饱穿暖,享受着物质丰富带来的种种便利时,是不是就有了懈怠懒惰的理由?是不是就有了高枕无忧,视劳动为轻贱的资格呢?恰恰相反: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谆谆古训至今都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幸福,从来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坐等,从来不是白日做梦的空想。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幸福,是踏踏实实的劳动,是一丝不苟的专注,是不论条件优劣的上下求索。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点种,施肥,浇水,耕耘,一株株嫩芽破土而出时,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口中的美味,更多的应该是劳动之后的幸福。

下载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京一模作文指导2014(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南京三模考场作文

    2018南京三模作文考场作文 七、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少不了游戏。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处事......

    2018年一模作文

    2018海淀一模 26.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将北京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为:拥有......

    一模二模:作文

    2012北京市语文中考各区一模试题汇编 作文 【东城】六、作文(50分) 24.题目:,给了我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1000之间。......

    一模优秀作文

    温州市2014年“一模”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成语)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

    各区一模作文

    海淀 感谢您,牵着我的手 世上有一种东西,永远默默隐藏在内心,伴着每个人走过。每每想起,便有一种莫名而清晰的感动和温暖。 小时候,最留恋的是母亲的手,每每在寒冬,每每我的小手......

    区县一模作文

    西城作文(50分) 摆渡过河,从此岸到彼岸,需要用船。那么,从失败的此岸到成功的彼岸,从痛苦的此岸到欢乐的彼岸,从幼稚的此岸到成熟的彼岸,从初识的此岸到相知的彼岸„„需要用什么样......

    茂名一模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四川小伙邓启明2011年硕士毕业后,担任华为海外技术部经理,虽然要常在海外工作, 但待遇优厚。然而父亲去世的消息给他猛然一击,为了照顾好母亲,......

    2017年茂名一模作文审题指导及考场

    2017年茂名一模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及优秀范文 一、 材料解读 材料主题是“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以及甲乙丙等6人对“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当今适不适用和如何运用的对话(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