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阅读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现代文阅读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启示之一: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而命题意图又融于创设情境和设问角度之中,所以,通过显现条件去揭示隐性因素,就成了揣摩命题意图的必然途径。
如1998年高考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题干的创设情境是第三自然段中种太阳花的经历,设问的角度是这样写的作用。要想明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首先必须明确这是什么写法,而这就是命题意图!本文所赞颂的并非太阳花,而是玉簪花,第三段作者写自己种又名死不了的太阳花,结果还是死掉了,而玉簪花却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由此可见,作者是用太阳花来反衬玉簪花。强调玉簪花生命力之旺盛,这就是这种写法的作用。也就是答案的内容。
启示之二:题干能显示答题方向。把握方向,遵循方向,就能少走弯路,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这个方向来自何处?就来自于题干本身的暗示。当然,题干中的答题方向同样是非显性的,也同样需要我们对题干作出一点分析和挖掘。
如1999年高考第21题: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题干中所说的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显然是五种结果,形成这五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由果推因,而这正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方向。文中五处有人说十分显眼、前因后果的关系也十分明显,因此,形成答案并不困难。同样,第二问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是果,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第一问所批评的五种错误观点,因此第二问的答题方向便是由因推果,对应的就是文中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句,适当归纳,提取公因式,便能形成答案。
启示之三:题干能显示答题区位。答题的区位是指试题形成答案所在的语段或句子,这是保证答案准确的前提条件。信息集中在何处呢?试题的题干往往会有所显示。因此,要仔细分析题干,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位的彼信息,从而确定出答题的区位。
如1997年高考第27题的题干,就有很 强的暗示作用: 对于《古文辞类纂》,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因为他对这部书的看法是。这道试题的题干中有两个信息十分重要,值得我们品味,一是作者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其言外之意是肯定了其中一部分;二是但也并不是'感激涕零'的人,其弦外之音是否定了其中一部分。它能启示我们回照原文,去理清文中作者肯定《古文辞类纂》的内容以及否定该书不足之处的内容,这样我们就能找到各自的语段或句子,这就是答题的区位,即第一、第二和第四三个自然段,作者肯定了这部书材料丰富、能分门别类,否定了其严守教条的思想和分类不够合理简明,这就是答案。
启示之四:题干能显示答题方法。答题方法包括答案应采用怎样的句式去表述、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等几个方面,这同样会在试题题干中有所反映。
如例 3的题干,就能显示答案应采用的句式,因为答案含肯定和否定两面,因此需要采用题干中虽然…… 但……这样的转折复句的形式去表述答案,即虽然材料丰富、能分门别类,但严守教条、分类不合理简明。
再如1998年高考第 27题第(1)小题:〔例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会吃惊? 该题的设问角度是作者为什么会吃惊,很显然作者吃惊是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题干启示我们,要用因果解题法中由果推因的方法去推导出原因,而原因就是答案。在原文第一自然段中与这一句构成前果后因关系的一句话是: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一开一惊,照应密切自然,而且也符合一惊所反映出的瞬间情感波澜。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就是没几天便是立秋。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干实在是一种十分重要而且有用的信息,认真分析并充分利用这一有效信息,将会给我们准确、快速地解答主观性试题带来莫大的帮助,会使我们获益匪浅。
ww w.Y k j.CoM文
章 来源
第二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文本
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文本
----------------二年级下册教学经验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长铺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任务,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和业务学习,下面我想浅谈一点我的教学经验,那就是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文本。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还没有充分感悟文本的内容,教师就采用录像、动画、投影等多种手段,让画面来诠释语言文字;还没有读懂课文,就急于组织学生讨论,就去推荐课外文本,这样就失去了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淡化了语文学习过程。我们在强调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还应认识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给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留有广阔的空间,是最宝贵的第一教学资源,应该首先充分利用。我是这样做的:
1、让文中的插图动起来。许多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把握图意,透过画面在头脑中出现广阔的空间,动态的情境,诱发他们对现实情境的“再造”,帮助学生理解教科书。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我引导学生凭借文字,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想一想小动物快乐玩耍的情景,说一说还有哪些“小画家”,会画些什么,补充了课文的内容,增强了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再如:《从现在开始》一课,针对猫头鹰、袋鼠和小猴子分别做大王时的不同情形,配有三幅插图。根据插图可以想象猫头鹰下令后,大家的议论纷纷,可以再现袋鼠上任后大家练习跳跃的辛苦,可以分享小猴子做大王后的快乐。这样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插图,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了文字的内涵,同时,有利于学生进行角色的情感体验,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生动、活跃起来。
2、让文中的空白亮起来。有些课文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空白,巧妙地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填补亮丽的色彩。《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留有空白,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那在学习过程中,小鸭和小鹰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我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3、让故事的情节丰富起来。延伸情节,就是依据原有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合情合理的推断,想象出以后的“故事”。教师要善于把握住教科书的优势,进行延伸式训练,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泉水》一文写到:泉水流进水池,泉水流过平地,泉水流到果园,几段内容结构相同,主题一致。结尾“丁冬,丁冬„„”意味深长。我就抓住最后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延伸文本的情节,练习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再如:《画风》一课,三位小朋友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画出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风。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形式的风?你也能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吗?让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故事情节,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4、让课后练习活起来。课后练习,是编者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为落实教学目标对文本内容重点、难点的提炼,是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任务。许多具有弹性的练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让练习内容和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例如:《花钟》课后有这样的泡泡“我也想去观察一下周围的花”,如果只是让学生观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并运用文中的不同表达方法练习语言表达,把观察活动与学习语文有效地结合起来。再如:第二课《古诗两首》课后泡泡“我还能背诵其它描写春天的古诗词”不要只让学生把任务带回去,搜集、背诵,还要开展一个小小的古诗词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把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当然,在教科书的利用中还应该注意教科书的拓展、延伸也不能过滥。教科书的利用与开发无一不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漫无目的任意拓展将会使得语文课不伦不类。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的课例:有教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堆一堆的大小石子,大小不同的瓶瓶罐罐,还有足够的清水„„上课后,读过一遍课文,花去大量的时间分小组一遍一遍地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把一节语文课变成科学实验课;还有教师在讲《风娃娃》时让学生搜集有关风的知识,对于学生搜集的信息,教师没有经过筛选,任学生汇报。有的说风力、风向,有的说风的灾害风的作用,还有的说风是怎样形成的,风的分类„„;讲到《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就延伸到地震,地震的形成,地震的灾害,地壳的运动„„;讲到《雨点儿》就要唱“春雨,春雨,沙沙„„”;讲到相互关爱主题的就要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诸如此类,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这样的开发失去了学习语文的意义。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才能使学生学习语文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篇: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
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
刘浩
10年前,中国网民是3370万,那时候许多人对互联网知之甚少;今天,中国网民总数达4.7亿,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发展如此迅猛让我们始料不及。
互联网真方便,这是我们的感受,可当你听到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了办法”,现任国务卿希拉里两次发表关于“互联网自由”的演说,以及看到发生在身边一件件网络热点事件时,又可能会对互联网心存畏惧。互联网来得太快,许多同志对它不适应,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深感自已是网上的弱势群体,充满无奈,敬而远之。
一、正确认识互联网
无论我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态,互联网依然迅速地、全方位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它,努力去认识这个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互联网。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全新媒体。互联网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如同报纸、电台和电视,我们称之为第四媒体。相比较传统媒体,互联网具有鲜明的特点:传播速度快,可以瞬间传遍全球;覆盖范围广,没有了国界的限制;互动性能强,所有网民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接受者,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形式多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俱全;信息巨无霸,数字化技术使互联网能承载海量信息。这些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规律,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全新的、属于普通网民的大众媒体。
我国互联网媒体起步于上世纪末,民营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网发展迅猛,影响遥遥领先。新闻网站起步稍晚,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国家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正迎头赶上。省内新闻网站中国江西网、江西文明网、大江网和今视网各具特色,在网络宣传、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互动类社区网站是热点事件的多发地,较为知名的有天涯、凯迪、猫朴、百度贴吧等。近两年呈爆炸式发展的微博在信息传播中表现十分突出,成为传播突发事件,形成网络热点的最重要渠道。互联网进入中国仅15年,其拥有的网民规模已大大超越了所有传统媒体,可以预测的是互联网媒体将迅速成为影响最大的主流媒体,我们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互联网是政府的稀缺资源。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它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巨大的资源。社会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社会资源都不是无限的,互联网也不例外,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却不是资源的垄断者。苏荣书记曾强调“互联网是政府的稀缺资源”,精辟地道出了互联网对政府的重大意义。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互联网对政府而言不是坏东西,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巨大的社会资源,具有高效、低碳、高科技的特点和鲜明的文化属性;二是非政府力量在互联网上占据重要位置,民营互联网企业稳居互联网媒体前几位,民营资本在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出版等市场更具有难以撼动的优势,互联网资源对政府而言已然稀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完善互联网管理法规,各级政府也加大对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力度,但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互联网的力量格局,互联网资源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如果松懈不作为,政府将越来越被动;三是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是义务,更是责任。
第三,互联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互联网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首先,互联网培养了一个迅速壮大的特殊群体。这个群体的规模已是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活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有着与现实社会不一样的心理、思维和行为方式,认真分析研究网民群体,形成有针对性的社会管理方式、方法,推动文明办网和文明上网,对加强社会管理有着重大意义。其次,互联网为社会管理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条件。信息化是互联网的属性,我们要创新社会管理,就必须在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上下功夫,探索具有互联网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第三,互联网聚集了大量社情民意和民间智慧。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听取民声,了解民情,汲取民间智慧,及时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实现社会管理、群众工作社会化和科学化。
第四,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媒体是党的喉舌,按照党管媒体的传统,我们管理媒体一般都是采取红头文件的形式,只要管住了总编、台长就管住了媒体的导向。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这个管理模式,作为大众媒体,全国有4.7亿网民(江西有950万),每一个网民都有表达诉求、发布信息的权利,理论上有4.7亿位总编和台长(这个数字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面对这样规模的群体,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起作用,目前我们管理互联网媒体主要靠几部公开的法规(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但互联网技术更新太快,新的功能层出不穷,从实际效果来看法规建设滞后,管理者力不从心。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要按照“充分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管好互联网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对互联网管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互联网管理开始驶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西方势力打着“人权”和“自由”的幌子指责我们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其实他们是别有用心,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放任互联网不管,美国也不例外。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不可怕,它实实在在是一个好东西。作为一项科学技术,敌对势力用它来传播所谓的“普世价值”,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传播主流声音。各级政府应改变过去保守、被动的信息处置局面,树立“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观念,积极推行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互联网在信息公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受版面、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传播和接收成本十分低廉。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及时发布政策规定、民生工程等重要信息,以通俗化的“网言网语”解疑释惑;要注重运用网络多媒体功能,使信息更加丰富,传播效果更加突出,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水平。政务网站是信息发布的主阵地,新闻网站是信息传播的放大器,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2、了解社情民意。互动是互联网的最大特色。目前,网络互动功能主要体现在论坛、博客、微博、播客、新闻跟贴、贴吧,国内知名的互动社区网站有天涯、凯迪、猫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土豆、酷
六、百度贴吧等。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是微博,新浪和腾讯微博都号称有超过一亿的注册用户,众多热点事件都发源于微博,中国社科院《2010
年中国法制蓝皮书》公布的119宗经典事件中,有78宗案例(超过六成)曾由微博传播,部分热点事件由微博首先披露,较为典型的如唐骏造假门,方舟子遇袭门,李刚门,肖传国手术专利,以及我省的宜黄拆迁事件等。
互联网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相对传统的诉求渠道(如信访、上访),这个平台十分便捷,而且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各级政府应该重视从网络倾听民声、关注民意,以使决策更科学,更符合民意,更能取得预期效果。突发性、群体性事件难以预料,如果我们从网上先一步获取情报,就能掌握处置事件的主动权,防患于未然。分析近几年发生的许多群体事件,有很多事件最早在网上出现苗头,继而酝酿,直至爆发。
3、缓解社会矛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各种矛盾日益突显,利益诉求多元化、复杂化,如果处置不当将激化矛盾,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情绪长期郁积容易以极端的形式暴发,而采取适当方式释放则能达到心理平衡,从而平稳度过。从现实来看,人们表达诉求、发泄情绪的渠道不多、不畅,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社会情绪的释放口、减压阀,于是在虚拟的网络上以匿名形式或畅所欲言,或无所顾忌地曝料,表面上这些言论大多是不良信息,一堆垃圾,但这种渲泄满足了不少人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因此,我们可以重点建设和管理好一些网络互动社区,允许网民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畅所欲言,对网民各种情绪化的言论,我们要理性、客观看待,既不能太在意,也不能太大意,充分发挥互联网“减压阀”作用,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4、有序政治参与。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标志着民主政治建设的成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个目标,互联网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渠道,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知政府信息,并表达自已的诉求,实现网络问政。在这方面我省有不少成功的实践,如于2008年开展的“苏荣书记问计于民”活动,收到了有效建言4.2万条,其中有许多内容被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采纳,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省委宣传部推出的“问计网”坚持每个月向社会公布涉及全省的问计主题,广泛听取民意,汲取民间智慧。江西文明网推出的民生博客聚集了全省70多名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他们通过博客与公众交流,征求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同时还对网民诉求及时处理、及时反馈,三年来,民生博客共解决了3100多件民生诉求,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民生博客因此入选全国“十大地方新政”,并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称号。
三、切实加强互联网的建设
用好互联网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需要,也是政府管理能力的体现。在互联网发展方面,我省与发达地区相比起步时间相近,差距也不是太大,迎头赶上是有机会的,关键是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起来,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我省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把互联网建设列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目标。我国网民总数已处在世界首位,但发展不平衡,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2010年底我省的网民总数是950万,互联网普及率列全国第30位,与我省经济社会在全国的地位不相称。海南省是小省,但却是互联网的大省,天涯社区、凯迪社区等知名网站都在那,他们在互联网上的话语权远远超过一些发达省市。因此,我们要下大力气抓互联网的建设,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把互联网
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有了发展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互联网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网用网。苏荣书记曾强调:“对于互联网等现代科技,不仅从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同志,而且从事其他各项工作的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习它、研究它、熟悉它、运用它,善于用网民和广大群众能够接受、乐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流。这是领导的一种能力,是一门学问,是领导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响应苏荣书记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在繁忙的工作中多一些学习和思考,把学习互联网作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项重要内容亲力亲为,以身作则。领导干部学网用网不仅能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而且对推动互联网在全省的普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互联网建设要集中力量抓重点。我省在政务网站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存在扩大化、重复化的问题,许多地方政府重投入、轻管理,浪费十分严重,还损害了政府形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在思想上重视外,在互联网建设布局上要讲究科学,能抓好省、市、县三级政务网站就很好了;在互联网管理上要建立机制,落实力量,提供保障,把政务网变成沟通百姓、提高效率、公众欢迎的活网。新闻网站建设是互联网建设的重要一翼,省一级应该集中资源和力量把1—2家网站做大做强,市一级只需抓好一家。新闻网站建设要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学会经营品牌“特色店”,不搞“超市”大而全。做足特色内容,打造品牌栏目,网站才能有影响力,才能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第四篇:现代文作用题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纵观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七个方面切人:
一、开头作用
文章讲求开头精美,即常说的“凤头”。因此,考查开头语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之一,如: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
(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
(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二、结尾作用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例3.(2008年全国卷l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l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08年全国卷l的材料是《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l的材料是《总想为你唱支歌》,文章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三、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如: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人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
例6.(ZOOS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根据山东卷的材料《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作答:“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晶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四、线索作用
高考考查的行文线索主要有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如:
例7.(2005年江西卷第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例8.(2007年福建卷第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或直接或间接表现文章主旨,答题时应予以考虑。江西卷答案可拟为:“伤心”与文本中的“忧愁”“焦灼”“焦虑”“忧虑”相呼应,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串起了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福建卷答案应是:落叶既指在外漂泊、思念故乡及亲人的“我”,也指辛劳一生、衰老死去的母亲;“落叶”是本文的线索,起着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五、人称作用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的考查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样式。如:
例9.(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0.(2006年辽宁卷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回答此类问题,要了解每种人称的作用: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用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据此,浙江卷“我”的作用为:“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辽宁卷答案可拟为:作者改为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六、手法作用
表现手法主要指修辞手法和对比、衬托、白描、象征等表达技巧。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表现手法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表现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
例(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是比喻修辞,结合文题、内容和试题提示“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案拟定如下: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置为表达效果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必须考虑表现手法的作用。如:
例(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七、环境作用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不只小说中有,散文中也多有出现。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命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顺理成章,如:
例(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营造氛围、衬托情感、烘托形象或暗示人物命运、推动或转换情节等角度考虑。安徽卷景物特点是秀美、宁静,而秀美、宁静的景物的作用一般为:秀美的自然景物常蕴涵着人物的欢欣、喜悦,也可烘托形象的美好或伟大,还可以乐景反衬人物感伤、愁苦的情怀;宁静的自然场景可展示人物的闲适、恬静、安谧,也可烘托人物激荡的情感、涌动的遐思,有时还可以静衬动,动静相映,富有情趣。
根据宁夏卷的小说《二十年以后》的内容,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专利,考查小说阅读时离不开社会环境“作用”的设置,如:
例(2007年宁夏卷第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回答这一问题,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环境角度)概括介绍沧州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人物角度)对管营、差拨等人物形象起到了侧面刻画的作用;(情节角度)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主题角度)通过犯人之口,侧面交代沧州牢营欺压、盘剥犯人的黑暗现实。
第五篇:现代文阅读赏析题教案
现代文阅读赏析题教案
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林峰
教案背景:
现代文阅读中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赏析题是一种常考题型,也是一种热点题型,但在具体考试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面对问题却无从下手,或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作答。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该类型题,区分该种题型的各种变式和注意事项,是每位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课是针对以上要点而设计的。教学课题:现代文阅读中的赏析题 教材分析:
本知识点是高三二轮复习的一个点,在借用二轮复习资料的时候,发现资料的内容较为简单,不能完全囊括现代文阅读赏析题的各个方面,于是我们自己编了相应的导学案,供学生预习所用,供教师教学时参考所用。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了解并掌握赏析题题型的题干特点。、学会解答“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技巧”这样问题的方法。
二、生成梳理
1、考点说明:
《2012江苏考试说明》:鉴赏评价 D(1)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2、预习反馈:
(1)展示学生典型问题答案。
(2)学生分析、点评,教师点拨、引导。(3)反思总结:
描写类赏析,明确描写对象有哪些,运用何手法,突出其何种特征,表达作者何情感(主旨)。
3、知识梳理:
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三、学生探疑
1、呈现相关问题:
文中画线句子描写稻草人和鸟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我未置可否,当麦子快要黄熟的时候,我带着侄子去查看稻草人,回来向生病的父亲汇报。那也是黄昏,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2、组织学生小组共同讨论分析,后学生主动展示讲解、分析,教师点拨引导。
3、呈现参考答案,印证学生分析。①拟人,②比喻,③变换视角,④突出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表现对父亲的肯定。
4、典型例题:
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上有什么特色?有什么效果?
“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参考答案:
(1)运用了拟人、排比、对比的手法,(2分,写出两点即可,但拟人必须写出);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残荷之美的独特认识,这种美是一种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3)点出了绝唱的深刻内涵。(3分,1点1 分)
5、结合答案,学生总结答题规律:
掌握三个步骤:明确概念+突出特征+主旨情感
四、例题巩固:
语段阅读《雪野里的精灵》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1、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韧不拔而又蓬蓬勃勃的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的灿烂起来”这句话。参考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一步)
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二步)
表现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三步)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2、第3段写作者于秋日暗夜山村的所见所感,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效果。(6分)参考答案:
山村所见:
运用比喻、细节描写的手法,(1分)
描写秋收后山村人家夜围炉火及家中谷仓溢香的景象,(1分)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实在的氛围。(1分)(或:将谷仓比喻为灯盏,突出了谷仓对人们的重要作用 ——给人们带来美好心情,使人们内心踏实。)
山村所感:
将歉收的人家和丰稔的人家进行对比,(2分)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1分)
3、请从手法,情感等角度对文中划线句进行赏析。(6分)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参考答案:
运用外貌描写,文章中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
运用象征(比喻)手法,“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坚贞的品格; 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描写对象:
景、物、人、境(场景)单纯景、较复杂境 划线几句
段落
二、预习回顾:
1、展示学生典型问题答案。
2、学生分析、点评,教师点拨、引导。
3、反思总结:
(1)明确描写对象:乡村画面——选取对象特点(2)明确描写方法:四结合
(3)明确语言特点:修辞、色彩、地方语、叠词等
三、典题研习:
1、呈现2007年江苏高考原题:
“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草香。”这句话描写关中麦收情景,请分析它的表现特色。
女去看娘,男人守在家畦麦收前的杂事。搭镰前最后一集是“畦农会”,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凑热闹,急锣紧鼓要唱《喜开镰》。树荫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费镰费胳膊,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是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上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蚂蚁般从西往东赶,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向西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们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吼个不停,进了麦田,就如机船下了海,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是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敞发着湿润的草香。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此刻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把哗哗装满麦粒的粮袋运回家就是。(2007江苏卷《麦天》)
2、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归结答案。
3、学生主动展示讲解分析,教师点拨引导。
4、参考答案
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5、学生结合答案,归结答题角度。
6、答题归结:
(1)描写对象:多对象——典型性(2)描写方法:远近(视角)、多感官、虚实、动静、工笔、白描、场景描写等(3)修辞手法:常考七种
(4)语言特点:用词(色彩词、口语、地方词等)
四、例题巩固:
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1、文章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6分)参考答案:
①选取故乡最具代表性的风景,②描写人情等细节,表现家乡的美丽和淳朴的亲情。③联想想象(如:由笛声想到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④融情于景(借家乡典型风物如月亮、屋瓦、霉墙等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或融情于事(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⑤ 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⑥化静为动(如: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或以动衬静(如:月夜的笛声是好的……,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表现家乡的宁静。
教学反思: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对现代文阅读题中的赏析题的两种常见命题形式已经熟悉,并且已经初步归结并掌握住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但要防止学生出现两种常见命题混淆的情况出现,因此课后要让学生多回顾,多总结,再用同样的类型题去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