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体育学院社体班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与组织
2012年体育学院社体班社会体育活动方案
设计与组织
主席:张国华杨馥瑞
副主席:王贤
成员:杨倩 刘成涛 张彬彬 肖尔浩 周玉凯 赵昂主任:张国华
副主任:王贤
工作部
竞赛部:
部长:杨倩
宣传部:
部长:刘成涛
后勤部:
部长:赵昂
奖品部:
部长:肖尔浩
保卫部:
部长:张彬彬
2012年社体班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时间:2012年4月22日
地点:白云校区田径场
二、参加单位及分组:社会体育班1~6小组
三、竞赛项目:
男子: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4x100米、4x400米、110米栏、(栏高91.4cm)跳远、铅球(7.26Kg)、跳高、三级跳远
女子: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4x100米、4x400米、100米栏、(栏高76.2cm)跳远、铅球(4Kg)、跳高、三级跳远
四:参赛方法
(一)参赛资格;
1、经高校考试进入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班的学生
2、身体健康;
(二)组队
每个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1~2人,运动员9人,男女不限。五:报名时间
各组于2012年4月1日前,将报名表交至
王贤、周玉凯
(二)报名时必须注明社体班那个小组
(三)认真填写报名表上的内容,否者后果自负。
六:竞赛办法
(一)每个运动只能以组的名义参加,每人只能报两项,另可兼报接力。
(二)运动员必须准时到检录处检录参加比赛,迟到者则按弃权处理。
(三)比赛使用最新田径竞赛规则。
七、录取名次和计分办法;
(一)团体名次:
按各队男女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得分总和计分,得分者列前,如有相同分数,则按各种竞赛项目中第一名多者来列前,依此类推,取前六名。
(二)个人名次;
取前5名,按7、5、4、3、2记分。
破校记录记录加10分。
八、奖励办法;
(一)获团体名次和个人名次者均给予奖励,得第一名者500元,以下名次递减50元
个人第一名50元、第二名4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5元、第六至八名均为10元。
(二)破高校记录者奖200元,破校记录100元。
九、其他
第二篇: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复习资料
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复习资料
名词解析
1、社会体育: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
体育活动。
2、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指国家管辖调控社会体育事物的责权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与
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的总和。
3、行业系统体育协会:指在民政部门登记的体育社会团体,按行业组织起来的群众性体育组织。
4、健身体育:运用各种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5、健美体育: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塑造体形,形成优美的姿态和动作,从
而达到人体完美的一种综合性体育活动。
6、娱乐体育: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在休闲时间以放松的心理状态进行的一种
体育活动。
7、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指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
供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对社会体育活动进行宣传、组织、检查、评定的工作过程。
8、晨晚炼活动点:由那些具有共同兴趣和体育目的的人们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主管理、松散的社区性体育组织。
填空、选择
1、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分为社会体育活动、活动的参与者、社会体育组织、社会体育设施
2、社会体育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社会体育正式组织可分为:体育行政组织、体育事业组织和体育社团组织;社会体育非正式组织分为自治型与中介型两种。
3、社会体育设施分为公共体育设施、单位体育设施、商业体育设施;其中单位体育设施分为学校体育设施和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
4、社会体育的特点:①健身性与娱乐性;②全民性与普片性;③闲暇性与自主性;④多样性与灵活性;⑤公益性与社会性;⑥时代性与永恒性;⑦民族性与世界性
5、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分类:①政府管理型;②社会管理型;③结合型。
6、我国现行社会体育管理体制:体育行政部门、群众组织、体育社会团体、基层体育组织。群众体育司是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社会体育的职能部门。
7、体育指导站的职能:①组织职能;②指导职能;③阵地职能。
8、健身体育锻炼、健美体育、娱乐体育是我国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内容。按健身体育目的可分为体育锻炼、康复体育、防卫类体育;
9、娱乐体育按活动性质分为娱乐性、休闲性、冒险性、探险性。按活动者身体状态分为观赏性、相对安静和运动性。
10、健美体育的目的:锻炼身体、陶冶情趣、美化身心。健美训练主要目的是使身体部分肌肉发达。
11、娱乐体育的特点:注重人文关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时尚、流行与从众性;创新性;回归自然性。
12、行政方法的条件:指令的目标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13、社会体育宣传方法:自我宣传渠道、社会大众传播渠道、新闻媒介渠道。
14、评比与竞赛一起被誉为社会体育工作的两大“杠杆”。
15、大会工作人员(不含裁判员、司机和场馆服务人员)的人数不要超过运动员总人数的1/10。
16、国内比赛的仲裁委员会由大会组委会、体育局竞赛部门、本项运动协会成员和裁判人员等5~7人组成。按照仲裁委员会条例规定的职权范围进行工作。闭幕式由总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果。
17、秩序册是规程的具体化、它指导比赛的实施,具有权威性。
18、趣味体育活动的创编方法:①模拟法;②故事法;③改造法;④提炼法。
晨晚炼活动点始于20世纪70年代。特点:结构类型多样、规模大小不等、活动项目丰富多彩。
19、健美操的基本运动特点:高度的艺术性、强烈的节奏性、广泛的适应性。
20、赛事办事机构设置:办公室或秘书处、竞赛组、后勤组、保卫组。
21、器械健美运动的特点:针对性、多样性、安全性、实用性。
22、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23、疲劳的判断:简易生理指标测定法、主观感觉、一般观察。
24、疲劳的消除:足够的睡眠、整理性活动、营养补充、其他方法。
25、1986年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26、我国乡镇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主要采取由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县级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及乡镇体育指导站等三个层次共同组成的管理模式。
27、村级锻炼小组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与管理模式。
28、登山运动的分类:高山探险登山、竞技登山运动、攀岩运动、普通登山活动。
29、五禽戏是后汉末医学家华佗根据古代导引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
30、舍宾的特点:极强的科学性、很强的针对性、很强的综合性。
31、瑜伽起源于印度;钓鱼起源于中国;保龄球起源于埃及。
32、龄球的特点:普及性、娱乐性、技巧性和健身性。比赛时均以6局总分累计决定名次。
简答题
1、基层体育组织:①街道社区体育组织;②乡镇体育组织;③单位体育协会;④体育指导站;⑤青少年体育俱乐部;⑥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
2、社会体育活动的特点: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③活动内容具有创新性和继承性;④科学性强;
3、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①指令性管理与指导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②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③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的原则;④行政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⑤因地制宜原则;⑥兼顾性原则;⑦激励性原则。
4、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的方法有:行政方法、规划方法、协调方法、法律方法、经济方法、宣传方法、竞赛方法、评比方法、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方法、社会调查方法。
5、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作用:①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②通过承办综合性运动会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③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一大批举办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人才。同时,也提高体育管理水平。
6、趣味运动会创编的原则:①目的性原则;②针对性原则;③健康性原则;④科学性原则;⑤生动活泼、消遣性、表现力、吸引力。
7、晨晚炼活动点的组建形式:晨晚炼活动点多数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和健身目的的人们自
愿组织起来的松散的区域性体育组织,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而由街道办事处和体育行政机构帮助建立的次之,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剩下的是由住宅小区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或由负责人开班辅导班。
8、青少年假期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原则: 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体育活动还要注重运动项目的选择。
9、村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特点:对象的广泛性、地方传统性和民族差异性强、体育活动的自发性和季节性强、体育活动项目的随意性、农民自身的特性。
10、健美类体育活动的特点:健与美的有机结合、能有效地发达肌肉、设备简单、易于开展、男女老少皆宜。
11、健身器材的分类:按健身器械的功能划分有单功能健身器械和多功能健身器械、按健身器械的用途划分有家用健身器械和专业训练健身器械、按健身器械对身体的锻炼部位划分有全身性健身器械和局部性健身器械、按健身器械的大小划分有小型健身器械和大型综合健身器械。
论述题
1、单项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整节内容)【必考】
第三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组织与探索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探索
内容摘要: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勇敢顽强 机智灵活 克服困难 团结友爱 规则意识 正文: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的成长,自然地获得各方面的发展。然而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加上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而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老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由此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
兼于此,我就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原则、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体如下:
一、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形式,切实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户外体育活动既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健康领域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不能把它看成可有可无或者作为集中教育活动之后的一种放松,无目的、无计划、随意安排,它也是蕴涵着教育目标的,因此每天的活动内容我们都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来进行预设。首先精心选择内容,一些传统的体育游戏都是经过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至今仍然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揪尾巴、跳房子、老鹰抓小鸡、老等等,这些游戏都比较质朴、活泼,所以这样的活动我们也会经常开展,同时根据主题的内容再挖掘生成一些新的体育游戏内容。其次确定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器材,在幼儿园现有的器材中选择适当的、有层次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并在运用幼儿园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进行自制适用的体育器材,如纸球、沙包、毽子、拉力器等器械。最后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注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来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活动器材的功能性和可变性,进一步增强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通过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以达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
二、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器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1)、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首先根据目标选择。选择的体育器材绝对不能带有盲目性,要根据目标选择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练习投掷动作,教师选择内容有沙包、降落伞、飞盘、等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较好地完成周目标,达到锻炼的效果。
其次根据材料特征选择。幼儿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已免发生争抢的现象;提供带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高跷、抬轿子、“西游记”中的武器等等,提高活动材料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再次是根据季节的影响选择。在春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秋冬季应多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材料。
第四是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为小班应多提供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数量充足,能促进其平衡、走、跑能力发展的活动材料;为中班提供能促进其身体协调发展的、发展钻、爬动作能力的活动材料;给大班幼儿我们提供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发展追逐、躲闪技能、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材料。(2)、废旧利用,为幼儿制作适用的体育器材。
体育器材是给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用的,而利用废旧物品来制作要力求简单并要注重可玩性和艺术性,以前我们教师常为制作教玩具花费很多的时间,但怕坏又舍不得给孩子玩,因此,制作这类教玩具就太没必要了。同样制作体育教玩具还必须保证安全和卫生,从而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例如:我们
用可口可乐瓶制作了幼儿爱不释手的陀螺,用铁丝制作了会滚动的铁环,用易拉罐制作了练习幼儿平衡能力及训练幼儿胆量的“梅花桩”等。我们还为幼儿提供绳、垫子、等材料,开展翻绳、摇小船、炒豆子等多种户外民间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育能力的发展。
三、加强户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喜欢户外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放松,充分表现自我,但在户外活动中,需要教师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足够的指导能力,才能保证幼儿在万无一失的基础上,玩的快乐。所以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如幼儿玩捉住“大灰狼”的游戏时,首先帮助幼儿分好角色,给幼儿讲明“大灰狼”要轮流当,只有让每个孩子都尝试一下当“大灰狼”被人追的滋味,才能使他们真正明白“大灰狼 ” 是小朋友扮演的是假的,所以捉到大灰狼时要小心,不要真的去抓伤小朋友。这样既能让幼儿开心的游戏,也能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
有的幼儿,特别是淘气的幼儿要么四散跑,要么常常去干扰别的小朋友活动,甚至使别人的活动无法进行,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机会请他们作“小警察”帮助老师来监督其他小朋友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同时也便于教师的管理,保证每一名幼儿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对幼儿的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促使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经验体会
经过多年的的研究和实践,我们不仅探索出一套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内容体系和具体运作策略,而且对幼儿身体发育、心智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首先,促进了幼儿的生长,增强了幼儿体能。近年来,我园幼儿出勤率较高,均在90%以上,发病率在4%以下,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提高。
其次,发展了幼儿的智力,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在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自己的创造和想象发展活动,独立快速和机智灵活地处理活动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使观察和注意、思维和想象力得到较大发展。同时,随着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幼儿有关自然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也丰富了,如:通过“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幼儿获得了有关青蛙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第三,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与同伴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培养了规则意识、集体观念及交往能力,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生动、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既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又发展了幼儿的个性。
总之,户外体育活动,不但对幼儿身体有着促进作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也具有极大的价值。作为教师应做个有心人,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充分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的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孩子就能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四篇:成都体育学院经管系国际体育组织与管理〉复习题
2011级经管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国际体育组织复习资料
1.试述国际体育管理中的关键人物分析。
2.奥林匹克运动包括那些内容?
3.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主要开展哪些活动?
4.试述国际田联(IAAF)理事会的组成和职责。
5.国内体育组织与国际体育组织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方面?
6.试述越南放弃举办2019年亚运会举办权的深层原因?这个事件对中国各地热衷于申办赛事的启示是什么?
7.试述美国职业篮球联盟的国际化进程。
8.如何理解NBA“停摆**”及球员的维权意识?
注:考试时间是5月15日上午1-3节(随堂),地点:A教302.
第五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课题设计)执笔:蔡亚萍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通过对近十多年来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心肺功能、耐力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增多,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同龄青少年身高与日本相比差3-5厘米,调查结果,令人担忧。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召开了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明确要求“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制定了《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的基本理念,并将课外体育活动列入了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体育做到课内与课外结合,体育与社会(家庭)结合,体育与文化结合,最终达到育身和育心的结合,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我国围绕“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配合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启动了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提出了“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育人目标。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大课间活动,保证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而且真正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情绪的良好体验,个性的独立发展,人际关系的平等和谐,从而达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从中获得极大的成功和满足。那么,每天一小时让学生活动什么?怎样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快乐?怎样保证组织活动的有序和安全?已成为当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成为每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长期以来,学校课间体育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来同做一套广播体操。其内容单一乏味,形式呆板,学生早已厌倦。从学生做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这不仅使体育锻炼的效率低下,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我们还发现,我校学生活动单一,除了传统的跑跑跳跳,学生只会在教室里看书聊天做作业,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将会是令人担忧的大事。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也开展学校课外活动,一星期一至二节,但由于活动课没有系列的活动序列,也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效果也不佳。看着这偌大的学校,看着这偌大的运动场,看着这群可爱的学生,我们萌生了搞“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课间活动形式,它以基本体操或器械操、集体舞、民间体育、素质练习及体育游戏等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它应该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大课间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二是在学校中,是指学校大课间实施的问题由学校来决定,经校长、教师、专家共同分析形成实施方案,在学校中实施。三是基于学校,是指大课间实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各类活动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让学校的资源更充分的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力释放得更加彻底。
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模式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活动中对项目与内容的设置、场地的安排、时间的安排、各活动点的辅导与监督、学生与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人员之间的配合等有机结合,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具有学校特色,同时又可供其他学校借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形式。
2、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卜弋小学实际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指导今后的活动开展。
(2)通过改变传统的课间操活动模式,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社会体育项目引进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人人享有体育乐趣,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最终逐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促进全体体育教师乃至于所有教师体育教学观念、教育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教育艺术水平的提高。
(4)营造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氛围,打造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特色。
3、实施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乐意参与,运动中有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活动的内容与音乐结合,与场地结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运动水平、个性差异结合,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活动时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地点落实,措施落实。
三、研究内容:
1、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与内容的研究。
通过访谈、问卷,了解学生的体育实际、体育爱好,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再结合本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和师资情况,研究确定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相应项目,项目与内容的选择突出健身、安全、趣味、多样。
2、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与指导的研究。
由于全校师生在同一时间上一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其组织管理较复杂而又严密,因而,在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时间的安排上,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与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统一安排。
(2)活动的组织上可考虑统一安排与学生自主选择的有机结合。(3)管理与指导上要充分挖掘教师的特长,建立一支由班主任、艺术老师、专任体育教师、科任教师组成的管理与指导队伍。在各活动点的辅导与监督,体育老师与领导、科任教师、班主任之间的配合要默契、到位,使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活而不乱。
3、建立观察评价机制的研究。
观察评价机制以活动观察为主要依据,既包括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又包括对指导老师等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达标测试,要综合考虑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以及活动中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主要由班主任与体育老师,指导老师共同组成,并要纳入《健康与体育》课程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考虑教师的活动设计,组织,指导是否有效、有序,考虑教师的参与度。
4、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的研究。
(1)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通过广泛宣传、不断增强师生的体育健身意识;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迅速掀起校园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2)要寻求家长的支持,增强家庭的体育健身氛围。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组织教师广泛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学习有关专业报刊,浏览专业网页,收集整理相关教育资讯,丰富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源。
2、行动研究。通过开展教学,组织活动,把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紧密结合。在活动中开展研究,以研究促进活动,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总结,调整,最终实现课题的预定目标。
五、保障措施
1、为确保“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管理,明确职责。
2、完善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确保活动的需求。
3、将活动资金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将教师的参与情况与考核挂钩。
六、研究计划
1、准备阶段(2007/12-----2008/01)确定课题组成员,组织学习有关理论,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文献研究阶段(2008/02-----2008/04)调查分析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调查教师的体育、艺术特长,组织理论学习,研究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项目,制定具体的组织、管理、指导方案。
3、行动研究阶段(2008/05-----2010/10)根据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研究,开展教学实践,组织各类活动,并根据课题研究开展情况,及时组织交流、研讨活动,积极撰写论文、总结。
4、分析总结阶段(2010/11-----2010/12)做好总结与材料的收集归类,撰写研究报告,组织结题认证。
七、成果呈现形式:
课题研究报告、活动方案、活动照片等。
八、研究组织 组
长:蔡亚萍 副组长:张
强
组
员:刘伟明、朱红亚、秦
霞、王小红、吴敏、孙
锋、吴政平以及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