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VLAN概念的总结
pVLAN概念的总结
pVLAN基本概念:
1.规则VLAN域
一个常规的VLAN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一个规则的VLAN域。比如VLAN100,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一个“域”,这个“域”的编号,或者说名字是“VLAN100”。
2.子域、Primary VLAN、Secondary VLAN
pVLAN就是把一个规则的VLAN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子域。当把一个规则的VLAN域划分子域后,原来的“规则VLAN域”现在就叫做“Primary Vlan”,这个“Primary VLAN”编号,或者说名字就是原来“规则VLAN域”的名字。
划分出来的子域我们把它叫做“Secondary VLAN”,这个VLAN是有两种属性。
3.“Secondary VLAN”的属性、“Isolated VLAN”、“Community VLAN”
“Secondary VLAN”有两种属性:一种是“isolated”,我们把它叫做“Isolated VLAN”;另一种是“community”,我们把它叫做“Community VLAN”。一个“Secondary VLAN”必须、且只能被赋予其中某一种属性。这两种属性的“Secondary VLAN”都有一些规则,下面我们会讲到。
4.pVLAN中的两种接口类型
处在pVLAN中的交换机物理端口,有两种接口类型:
①混杂端口(Promiscuous Port)
②主机端口(Host Port)
其中“混杂端口”是隶属于“Primary VLAN”的;“主机端口”是隶属于“Secondary VLAN”的。前面我们说过,因为“Secondary VLAN”是具有两种属性的,那么可想而知,处于“Secondary VLAN”当中的“主机端口”依“Secondary VLAN”属性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主机端口”会继承“Secondary VLAN”的属性。那么由此可知,“主机端口”也分为两类---“isolated端口”和“community端口”。
处于pVLAN中交换机上的一个物理端口要么是“混杂端口”要么是“isolated”端口,要么就是“community”端口。
下面说一下pVLAN当中使用的一些规则:
1.一个“Primary VLAN”当中至少有1个“Secondary VLAN”,没有上限。
2.一个“Primary VLAN”当中只能有1个“Isolated VLAN”,可以有多个“Community VLAN”。
3.不同“Primary VLAN”之间的任何端口都不能互相通信(这里所将的“互相通信”是指二层连通性)。
4.“Isolated端口”只能与“混杂端口”通信,除此之外不能与任何其他端口通信。
5.“Community端口”可以和“混杂端口”通信,也可以和同一“Community VLAN”当中的其它物理端口进行通信,除此之外不能和其他端口通信。
第二篇:流体力学概念总结
第一章 绪
论
1.工程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工程流体力学以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为研究对象,研究流体宏观的平衡和运动的规律,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第二章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流体的概念:凡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易于流动的物质就叫流体。
2.★流体质点:包含有大量流体分子,并能保持其宏观力学性能的微小单元体。
3.★连续介质的概念:在流体力学中,把流体质点作为最小的研究对象,从而把流体看成是:
1)由无数连续分布、彼此无间隙地;
2)占有整个流体空间的流体质点所组成的介质。
4.密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以ρ表示。5.重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受的重力称为重度,以γ表示。
6.比体积:密度的倒数称为比体积,以υ表示。它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占有的体积。
7.流体的相对密度:是指流体的重度与标准大气压下4℃纯水的重度的比值,用d表示。
8.★流体的热膨胀性:在一定压强下,流体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膨胀性。9.★流体的压缩性:在一定温度下,流体体积随压强升高而减少的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10.可压缩流体: ρ随T 和p变化量很大,不可视为常量。11.不可压缩流体:ρ随T 和p变化量很小,可视为常量。
12.★流体的粘性:流体流动时,在流体内部产生阻碍运动的摩擦力的性质叫流体的粘性。
13.牛顿内摩擦定律:牛顿经实验研究发现,流体运动产生的内摩擦力与沿接触面法线方向的速度变化(即速度梯度)成正比,与接触面的面积成正比,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与接触面上的压强无关。这个关系式称为牛顿内摩擦定律。
14.非牛顿流体:通常把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此时不随d/dn而变化,否则称为非牛顿流体。
15.动力粘度μ :动力粘度表示单位速度梯度下流体内摩擦应力的大小,它直接反映了流体粘性的大小。
16.运动粘度ν :在流体力学中,动力粘度与流体密度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以ν表示。
17.实际流体:具有粘性的流体叫实际流体(也叫粘性流体),18.理想流体:就是假想的没有粘性(μ= 0)的流体
第三章
流体静力学
1.★流体的平衡:(或者说静止)是指流体宏观质点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达到了相对的平衡。2.★绝对静止:流体对地球无相对运动,也称为重力场中的流体平衡。
3.★相对平衡:流体整体对地球有相对运动,但流体对运动容器无相对运动,流体质点之间也无相对运动,这种静止或叫流体的相对静止★:体积力:作用于流体的每一个流体质点上,其大小与流体所具有的质量成正比的力。在均质流体中,质量力与受作用流体的体积成正比,因此又叫。4.★表面力:表面力是作用于被研究流体的外表面上,其大小与表面积成正比的力。5.★压强:在静止或相对静止的流体中,单位面积上的内法向表面力称为压强。
6.等压面:在静止流体中,由压强相等的点所组成的面。7.★位置水头(位置高度):流体质点距某一水平基准面的高度。8.压强水头(压强高度):由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中的p/( g)得到的液柱高度。9.★静力水头:位置水头z和压强水头p/( g)之和。
10.压强势能: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中的p/项为单位质量流体的压强势能。11.★淹深:自由液面下的深度。12.大气压强(pa):由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层产生的压强。13.国际标准大气压强(patm):将地球平均纬度(北纬45º),海平面z=0处,温度为15ºC时的压强平均值。定义为国际标准大气压强。且patm=101325Pa。
14.流体静压强的表示方法:
1)表压强:表压强是以大气压强为基准算起的压强,以pb表示。2)绝对压强:以绝对真空为基准算起的压强叫绝对压强,以pj表示。15.真空度:低于大气压强,负的表压强称为真空度,以pz 表示。
16.面积矩:为平面A 绕通过o点的ox轴的面积矩。
17.压力中心:总压力的作用点。
18.★压力体:是所研究的曲面与通过曲面周界的垂直面和液体自由表面或其延伸面所围成的封闭空间。
流体运动学基础
1.★流场:运动流体所充满的空间称为流场。
2.拉格朗日坐标:在某一初始时刻t0,以不同的一组数(a,b,c)来标记不同的流体质点,这组数(a,b,c)就叫拉格朗日变数。或称为拉格朗日坐标。
3.欧拉法:以数学场论为基础,着眼于任何时刻物理量在场上的分布规律的流体运动描述方法。4.★欧拉坐标(欧拉变数):欧拉法中用来表达流场中流体运动规律的质点空间坐标(x,y,z)与时间t变量称为欧拉坐标或欧拉变数。
5.★控制体:流场中用来观察流体运动的固定空间区域。6.控制面:控制体的表面。
7.★定常流动:若流场中流体的运动参数(速度、加速度、压强、密度、温度、动能、动量等)不随时间而变化,而仅是位置坐标的函数,则称这种流动为定常流动或恒定流动。
8.★非定常流动:若流场中流体的运动参数不仅是位置坐标的函数,而且随时间变化,则称这种流动为非定常流动或非恒定流动。
9.★均匀流动:若流场中流体的运动参数既不随时间变化,也不随空间位置而变化,则称这种流动为均匀流动。
10.一维流动:流场中流体的运动参数仅是一个坐标的函数。11.二维流动:流场中流体的运动参数是两个坐标的函数。
12.三维流动:流场中流体的运动参数依赖于三个坐标时的流动。13.★迹线:流场中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称为迹线。
14.★流线:流线是流场中的瞬时光滑曲线,在曲线上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各该点的切线方向重合。15.驻点:速度为0的点;
16.奇点:速度为无穷大的点(源和汇);流线相切的点。
17.★流管:在流场中任取一不是流线的封闭曲线L,过曲线上的每一点作流线,这些流线所组成的管状表面称为流管。
18.★流束:流管内部的全部流体称为流束。
19.★总流:如果封闭曲线取在管道内部周线上,则流束就是充满管道内部的全部流体,这种情况通常称为总流。
20.微小流束:封闭曲线极限近于一条流线的流束
21.★过流断面:流束中处处与速度方向相垂直的横截面称为该流束的过★流断面。22.★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
23.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称为体积流量,以 qv表示
24.质量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称为称为质量流量,以qm表示。
25.★平均流速:常把通过某一过流断面的流量qv与该过流断面面积 A相除,得到一个均匀分布的速度。
26.层流(滞流):不同径向位置的流体微团各以确定的速度沿轴向分层运动,层间流体互不掺混。27.湍流(湍流):各层流体相互掺混,流体流经空间固定点的速度随时间不规则地变化,流体微团以较高的频率发生各个方向的脉动
28.黏性:在运动的状态下,流体所产生的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
29.分子不规则热运动: 相邻两层流体动量不同
30.分子动量传递: 相邻两流体层具有相互作用
31.剪切力:内摩擦力是流体内部相邻两流体层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剪切力; 32.剪切应力: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剪力称为剪切应力
33.无滑移:紧贴板表面的流体与板表面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称为无滑移
34.流体的黏度: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正比于在距离y内流体速度的减少值,此比例系数μ称为流体的黏度。
35.边界层:存在速度梯度的区域即为边界层(影响仅限于壁面附近的薄层,即边界层,离开表面较远的区域,则可视为理想流体。)
36.边界层:当实际流体沿固体壁面流动时,紧贴壁面处存在非常薄的一层区域 37.边界层厚度: 流体速度达到来流速度99%时的流体层厚度 38.形体阻力:物体前后压强差引起的阻力
流体动力学基础
1.2.3.4.5.6.7.★缓变流动:流线间夹角很小,流线曲率很小,即流线几乎是一些平行直线的流动。
★缓变过流断面:如果在流束的某一过流断面上的流动为缓变流动,则称此断面为缓变过流断面 流体的动量定理可以表述为:系统的动量对于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在系统上的外力和 流体速度:由牵连速度uc=ωr和相对速度ur组成V=uc+ ur 动压:总压与静压之差,运动流体密度和速度平方积之半 静压:运动流体的当地压强。总压:气流中静压与动压之和
第七章
流体在管路中的流动
1.层流:流体中液体质点彼此互不混杂,质点运动轨迹呈有条不紊的线状形态的流动。
2.湍流:流体中任意一点的物理量均有快速的大幅度起伏,并随时间和空间位置而变化,各层流体间有强烈混合。
3.上下临界流速:流动型态转变时,水流的断面平均流速称为临界流速,把从层流转变为紊流时的叫上临界流速,而把紊流转变为层流时的叫下临界流速。4.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5.雷诺数:在流体运动中惯性力对黏滞力比值的无量纲数Re=UL/ν。其中U为速度特征尺度,L为长度特征尺度,ν为运动学黏性系数。
6.能头损失:如果管道内的水是流动的,必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消灭”,也就是丢失了一部分水压(或称扬程),这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水流运动的必然规律。通常我们将这种能量转变的现象,称之为能量损失(或称水力损失,水头损失)。它以米为计算单位。7.沿程阻力:流体在均匀流段上产生的流动阻力,也称为摩擦阻力
8.局部阻力:由于流体速度或方向的变化,导致流体剧烈冲击,由于涡流和速度重新分布而产生的阻力。
9.时均速度:如取时间间隔T,瞬时速度在T时间内的平均值称为时间平均速度,简称时均速度。10.水力光滑管:就是不考虑沿程损失的管道 里面的水流为均匀流。11.水力粗糙管: 12.水力光滑流动:当粘性底层的厚度S大于管壁的绝对粗糙度动.管壁的凹凸不平部分完全被粘性底层所覆盖,湍流核心区与凸起部分不接触,流动不受管壁粗糙度的影响,因而流动的能量损失也不受管壁粗糙度的影响,这时的管道称为水力光滑管,这种流动称为水力光滑流动。
13.水力粗糙流动:当粘性底层的厚度小于管壁的绝对粗糙度面时,管壁的凹凸不平部分完全暴露在粘性底层之外,湍流核心区与凸起部分相接触,流体冲击在凸起部分,不断产生新的旋涡,加剧紊乱程度,增大能量损失,流动受管壁粗糙度的影响,这时的管道称为水力粗糙管,这种流动称为水力粗糙的流动。
14.水力长管:管路中流体流动的局部能量损失与速度损失之和与沿程能量损失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小于沿程损失的5%~10%),常常不计局部损失和速度水头,这样的管路称为水力长管。15.水力短管:在总水头损失中,局部损失与速度水头之和以及沿程损失均占相当的比例,都不能忽略,这种管路称为水力短管。
16.临界雷诺数:由层流转变为湍流时的雷诺数称临界雷诺数,一般用 Re
cr 表示。
17.混合长度:流体质点横向掺混过程中,存在与气体分子自由行程相当的行程l,而不与其它质点相碰撞,l称为混合长度。
第八章
孔口出流
1.孔口出流:流体流经孔口的流动现象。
2.★薄壁孔口:如果液体具有一定的流速,能形成射流,且孔口具有尖锐的边缘,此时边缘厚度的变化对于液体出流不产生影响,出流水股表面与孔壁可视为环线接触,这种孔口称为薄壁孔口 3.★厚壁孔口:如果液体具有一定的速度,能形成射流,此时虽然孔口也具有尖锐的边缘,射流亦可以形成收缩断面,但由于孔壁较厚,壁厚对射流影响显著,射流收缩后又扩散而附壁,这种孔口称为厚壁孔口或长孔口,有时也称为管嘴
4.★流速系数Cv:流速系数物理意义:实际流速与理想流速之比
5.★流量系数 Cd = CcCv 流量系数的物理意义就是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6.★阻力系数:按某一特征面积计算的单位面积的阻力与单位体积来流动能的无因次比值。
7.收缩断面:薄壁孔口边缘尖锐,而流线又不能突然转折,经过孔口后射流要发生收缩,在孔口下游附近的c-c断面处,射流断面积达到最小处的过流断面。以Cc表示。8.★收缩系数:收缩断面面积与孔口的几何断面积之比,即 Cc = Ac/A。9.小孔口:以孔口断面上流速分布的均匀性为衡量标准,如果孔口断面上各点的流速是均匀分布的,则称为小孔口。
10.大孔口:如果孔口断面上各点的流速相差较大,不能按均匀分布计算,则称为大孔口 11.自由出流:以出流的下游条件为衡量标准,如果流体经过孔口后出流于大气中时,称为自由出流; 12.淹没出流:如果出流于充满液体的空间,则称为淹没出流。
13.★完全收缩:孔口距离器壁很远,因此器壁对孔口的收缩情况毫无影响,这种收缩称为完全收缩 14.非完全收缩:孔口四周都有收缩,但某一边距离器壁较近,其收缩情况受到器壁的影响,因而这种收缩称为非完全收缩
15.★部分收缩:有的边根本不收缩,只有部分边有收缩,因而称为部分收缩 16.水击波的传播过程(考)
水击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水击波。
第一阶段:增压波从阀门向管道进口传播。设阀门在时间t=0瞬时关闭,增压波从阀门向管道进口传播,波到之处水停止流动,压强增至P0+△P;未传到之处,水仍以V0流动,压强为P0。如以c表示水击波的传播速度,在t=l/c,水击波传到管道进口,全管压强均为P0+△P,处于增压状态。
第二阶段:减压波从管道进口向阀门传播。时间t=l/c(第一阶段末,第二阶段开始),管内压强P0+△P大于进口外侧静水压强P0,在压强差△P作用下,管道内紧靠进口的水以流速—V0(负号表示与原流速V0的方向相反)向水池倒流,同时压强恢复为P0:于是又同管内相邻的水体出现压强差,这样水自管道进口起逐层向水池倒流。这个过程相当于第一阶段的反射波,在t=2l/c减压波传至阀门断面,全管压强为P0:恢复原来状态。
第三阶段:减压波从阀门向管道进口传播。时间t=21/c,因惯性作用,水继续向水池倒流,因阀门处无水补充,紧靠阀门处的水停止流动,流速由—V0变为零,同时压强降低△P,随之后续各层相继停止流动,流速由—V0变为零,压强降低△P。在t=31/c,减压波传至管道进口,全管压强为P0—△P,处于减压状态。
第四阶段:增压波从管道进口向阀门传播。时间t=31/c,管道进口外侧静水压强P0大于管内压强P0—△P,在压强差△P作用下,水以速度V0向管内流动,压强自进口起逐层恢复为P0在t=41/c,增压波传至阀门断面,全管压强为P0;恢复为阀门关闭前的状态。此时因惯性作用,水继续以流速V0流动,受到阀门阻止,于是和第二阶段开始时,阀门瞬时关闭的情况相同,发生增压波从阀门向管道进口传播,重复上述四个阶段。
至此,水击波的传播完成了二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水击波由阀门传到进癿再由进口传至阀门,共往返两次,往返二次所需时间t=21/c称为相或相长。实际上水击波传播速度很快,前述各阶段是在极短时间内连续进行的。
17.防止水击危害的措施(考)
① 限制流速式、都表明,水击压强与管道中流速V0成正比,减小流速便可减小水击压强△P,因此一般给水管网中,限制V0<3m/s。.② 控制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问控制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间,以避免直接水击,也可减小间接水击压强。③ 缩短管道长度、采用弹性模量较小材质的管道、缩短管长,即缩短了水击波相长,可使直接水击变为间接水击,也可降低间接水击压强;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管材,使水击波传播速度减缓,从而降低直接水击压强。
④ 设置安全阀,进行水击过载保护。18.离心泵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考)
离心泵由泵壳(又称蜗壳),带叶片的叶轮(工作轮)以及泵轴等部件构成。泵壳与压水管相连,在叶轮入口处与吸水管连接,构成离心泵装置系统。
工作原理:离心泵启动前,使泵体和吸水管内充满水,启动后叶轮高速转动,叶轮内的水在叶轮带动下旋转,获得能量,同时沿离心方向流出叶轮,进入泵壳。在泵壳内,水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压能,经压水管送出。与此同时,叶轮入口处形成真空,在大气压作用下,吸水池中的水被“吸”入水泵,使压水、吸水过程得以连续进行。从能量观点看,水泵是一种转化能量的水力机械,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被抽送液体的机械能。
第九章
明渠恒定均匀流
1.明渠:人工渠道和天然渠道。
2.明渠恒定流:当明渠中水流的运动要素不随时间而变时,称为明渠恒定流。
3.明渠恒定均匀流:明渠恒定流中,如果流线是一簇平行直线,水深、断面平均流速及流速分布均沿程不变,称为明渠恒定均匀流。
4.底坡:明渠渠底纵向倾斜的程度称为底坡等于渠底线与水平线夹角的正弦。
5.当i、n、A一定时,使通过的流量Q最大的断面形状,或者使水力半径R最大,即湿周χ最小的断面形状定义为水力最优断面。
6.梯形水力最佳断面:b / h 值仅与边坡系数 m 有关。7.梯形水力最佳断面的水力半径等于水深的一半。8.边坡系数m:反映渠道两侧倾斜程度。
9.棱柱体渠道:断面形状、尺寸及底坡沿程不变,同时又无弯曲渠道,称为棱柱体渠道; 10.允许流速:渠道中的流速 V应小于不冲允许流速, 渠道是的流速V 应大于不淤流速
第十章
堰流和闸孔出流
1.2.3.4.堰流:顶部闸门完全开启,闸门下缘脱离水面,水流从建筑物顶部自由下泄。
闸孔出流:顶部闸门部分开启,水流受闸门控制而从建筑物顶部与闸门下缘间的孔口流出。侧收缩系数:水流受闸墩墩头约束影响引起收缩后的过水宽度与闸孔的实际宽度之比值。流量系数:将流量与水头及过水断面面积联系起来的无因次系数。
第三篇:公务员法概念总结
1.降职撤职免职的区别:
(1)撤职与免职的区别。第一,性质不同。撤职是处分的一种,即撤销现任职务;而免职是干部管理与任免的一种方式,是工作人员的职务变迁和调整,不是处分。第二,适用条件不同。撤职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机关公务员纪律,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已不能担任现任职务的行政机关公务员;而免职则是依据《公务员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根据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职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第三,法律后果不同。受撤职处分的,不仅应当撤销其现任职务,而且应当按照规定降低其职务、级别。而免职的,按照身体、年龄和德、能、勤、绩等情况,有的不再安排工作,有的安排平级或者较低职务,有的晋升职务。但除晋升职务的以及一些特殊情况外,一般原职级待遇不变。第四,决定机关不同。撤职是根据受处分人的错误事实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而免职一般由有关部门提出免职报告或者本人申请,由任免机关下达免职令或者通知。(2)撤职与降职的区别。第一,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处分;而降职是行政处理的一种方式。我国对降职的使用有一个变化过程。《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中是把降职作为行政处分的一个种类来使用的,l993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后,降职不再作为行政处分的一个种类,而被规定为一种与行政处分、免职、辞退并列的行政处理的手段。第二,适用条件不同。撤职适用于严重违反行政纪律,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已不能担任现任职务的;而降职根据《公务员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适用于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公务员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按照规定程序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第三,决定机关不同。撤职是根据违法违纪人的错误事实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作出处分决定;而降职决定则只能由任免机关决定。
2.简述调任和转任的区别
答:调任是指公务员队伍以外的公职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担任副调研员以上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还包括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转任是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或其他正当理由在机关系统内部的平级调动。二者的区别在于:
1、范围不同:前者是机关与外的相互交流;后者限于本机关系统内部。
2、担任职务不同:前者限于……;后者是平级调动。
3、交流后果不同:前者因其公务员身份的产生和消灭,后者不然。
3.简述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区别
答:公务员申诉是指,公务员对于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该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重新处理的要求,由受理机关重新进行处理的活动。
公务员控告是指,公务员对于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失职渎职、打击报复、栽赃陷害、以权谋私以及其他损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向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主管机关提出控告,要求其作出处理的活动和制度。
二者的区别在于:(1)存在的前提不同:前者以涉及公务员本人的处理决定的存在为前提,后者不然;(2)原因不同:前者的原因是公务员认为机关的处理违法或者不当;后者的原因是机关或其领导人员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3)主管机关不同:前者的申诉机关是原处理机关、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作出该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后者的申诉机关是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专门主管部门;(4)目的不同:前者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变或者撤销不当或者错误的处理决定,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后者的目的除了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以外,还要求对实施违法乱纪行为的机关或人员予以惩处,含有监督的因素,是保证法律法规政策得以正确实施的保证。
4.公务员辞退、撤职、免职、开除、罢免
辞退: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的解除其与公务员之间任用关系的活动。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机关可予以辞退:
①、在考核中,连续两次被评定能够为不合格的②、不能胜任现任职务,又不接受新的工作安排的③、因机关合并分立解散或者缩减编制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④、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处分的法律后果: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仍享有一定的待遇
⑤、旷工或因公出差假期已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之内累计旷工满30天的免职:享有法定任免权的机关根据有关的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的程序,免除公务员所担任的某一项职务。
选任制:任期届满、辞职、被罢免、被撤职
委任制:转换职位、职位升降、离职一年、退休、撤职
自行免职: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劳动教养、死亡、受到撤职或以上处分、因机构变动失去原任职位、被辞退。
法律后果:免去职务,不一定具有公务员身份。
撤职:撤销公务员现任职务,适用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是一种处分形式。同时降低级别和工资。
开除:对现职公务员进行除名,使其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一种处分形式。
第四篇:机械设计概念总结
机械设计概念总结
包装工程2009-01-01 14:10阅读514评论4
字号: 大中小
第一二章
1.机器的组成: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系统,辅助系统。
2.机器设计的程序:计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技术文件编制阶段。
3.机器的主要要求:使用功能,经济性,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寿命和可靠性。
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了正常工作条件。
5.设计零件事要求:避免在预定的寿命期内失效,结构工艺,经济性,质量小,可靠性。
6.零件设计准则:强度,刚度,寿命,振动稳定性,可靠性。
7.零件设计方法: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实验设计。
8.零件设计的步骤:
9.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载荷应力大小和性质,零件的工作情况,零件的尺寸和质量,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加工可靠性,材料的经济性。
10.提高零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第三四章
1.疲劳阶段:静应力强度,应变疲劳,有限寿命疲劳阶段,无限疲劳寿命阶段。
2.低应力脆断:工作应力小于许用应力时发生的突然断裂。
3.接触应力:初始接触压应力最大,以此最大压应力代表两零件间接触受力后的应力。
4.摩擦:
5.摩擦学:
6.摩擦的分类:内摩擦,外摩擦。静摩擦,动摩擦。
7.动摩擦包括滑动和滚动摩擦。(移动形式)
8.滑动摩擦包括:干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流体摩擦。(存在润滑剂情况)
9.边界摩擦:运动副的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的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的吸附能力。
10.膜厚比 干摩擦,为边界摩擦 >3流体摩擦,之间为混合摩擦。
11.磨损的分类(机理):粘附,磨粒,疲劳,流体磨粒和流体侵蚀,机械化学,微动。
12.磨损阶段:(缩短)磨合,(延长)稳定磨损,(推迟)剧烈磨损。
13.润滑油指标:粘度(动力,运动,条件),润滑性(油性),润滑性(油性),极压性(油中极性分子在磨,耐高压的化学反应边界膜的性能),闪点(加热蒸发出的油气一遇火焰即能发出闪光时的最低温度),凝点。
14.润滑剂:气体,固体,液体,半固体。
15.润滑油:机油,矿物油,化学合成油,16.润滑脂指标:锥入度(稠度),滴点。
17.润滑方法:油润滑(滴油,油环,飞溅,压力循环),脂润滑。
第五章
1.机械连接:机械动连接(运动副:,机械静连接(可拆,不可拆,过盈)。
2.螺纹的类型:内螺纹,外螺纹》连接螺纹,传动螺纹。(牙型)普通,管,梯形,矩形,锯齿形。
3.螺纹连接类型:螺栓连接(普通,铰制孔),双头螺柱,螺钉,紧定螺钉。
4.双头螺柱与螺钉:螺柱适用结构上不能采用螺栓连接场合,拆卸不用拆下螺柱。螺钉直接拧入螺纹孔,不用螺母,结构上比双头螺柱简单,紧凑,经常拆装时容易使螺纹孔磨损,可能导致连接件报废,多用于受力不大或不需要经常拆装的场合。
5.预紧的目的:增强连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防止受载后被连接件间出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
6.控制预紧力的方法:测力矩扳手和定力矩扳手。
7.螺纹放松的分类:摩擦(对顶螺母,弹簧垫圈)机械(止动垫圈),破坏螺旋副运动(铆合)。
8.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第六章
1.键连接的主要类型:平键,半圆键,楔键,切向键。
2.平键分类:普通,薄型,导向,滑键。
3.普通平键分类:A圆头,B平头,C单圆头。
4.花键分类:矩形,渐开线。
5.考虑到两键的载荷分布不均匀性,在强度校核中按1.5个计算。
6.无键连接包括型面连接和胀紧连接。
7.销分类:定位,连接,安全。
第七章(不考)
1.电焊分类:电弧焊,电阻焊。
2.过盈连接用在:轴与毂,轮圈与轮芯,滚动轴承与轴或座孔。
第八九十章
1.传动的分类:机械传动(摩擦[皮带],啮合[齿轮,蜗杆]),电传动
2.带传动的类型:摩擦型(平带,圆带,v带,多楔带),啮合型。
3.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微量滑动。
4.整体打滑:总摩擦力增减到临界值时,弹性滑动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接触弧,此时再增加带传动的功率,带与带轮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有过载保护作用)
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打滑和疲劳破坏.。
6.v带张紧:定期张紧,自动张紧,张紧轮张紧。
7.带传动时带上的应力有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
8.链传动的优缺点:无弹性打滑和整体打滑,传动效率高,轴上的径向压力小,整体尺寸小,结构紧凑,能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工作。
9.链条分为:传动,输送,起重。
10.传动链分滚子链和齿形链。
11.滚子链组成:滚子,套筒,销轴,内链板,外链板。
12.节距等于链号x(25.4/16)mm.13.滚子链标记:链号-排数-整链节数—标准编号。
14.多变行效应引起传动比变化。
15.链传动失效形式:疲劳破坏,链条铰链的磨损,链条铰链的胶合,静力破坏。
16.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使松边不致过松,以免出现链条不正常啮合,跳齿和脱链。
17.张紧的方法:自动,定期,压板和托板。
18.齿轮传动的特点: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
19.齿轮分:开式,半开式,闭式。
20.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塑性变形。
21.齿轮设计准则:开式(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闭式(齿面接触,齿根弯曲)第十一章
1.蜗杆传动的特点:传动比大,零件数目小,结构就凑;冲击载荷小,传动平稳,噪声小;自锁性;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2.蜗杆传动类:圆柱(普通[阿基米德,法向直廓,渐开线,锥面包络],圆弧圆柱),环面,锥面。
3.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点蚀,齿根折断,齿面胶合,过度磨损。
第十二章
1.轴承的分类:滑动,滚动。
2.滑动轴承分类:(受载荷方向)径向轴承,止推轴承;(润滑状态)液体润滑,不完全液体润滑,自润滑。
3.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整体式,对开式,止推式,止推滑动轴承。
4.滑动轴承失效形式:磨粒磨损,刮伤,胶合,疲劳剥落,腐蚀。
5.轴瓦的结构:整体式,对开式。
6.轴承直径间隙:轴承孔直径与轴颈的差。
7.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条件:1相对滑动的两表面间必须形成收敛的楔形间隙;2被油膜分开的两表面间必须有足够的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使润滑油由大口流进,小口流出;3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供油要充分。
8.轴承半径间隙;直径间隙一半。
9.相对间隙:直径间隙和轴颈公称直径比
10.偏心距:轴颈中心与轴承中心距离。
11.偏心率:偏心距与半径间隙的比。
第十三章
1.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组成。
2.滚动轴承代号:基本代号,前置代号,后置代号。
3.滚动轴承分类: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
4.轴承配置:双支点各单向固定,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端支点游动;两端游动支撑。
第十四章
1.联轴器分类:刚性(套筒式,夹克式,凸缘式),挠性(十字滑块,滑块,十字轴式万向,齿式,滚子)。
2.离合器分类:牙嵌,圆盘摩擦。
第十五章
1.轴的分类:心轴,转轴,传动轴。
2.转轴:工作中即受弯矩又受转矩。
3.心轴:工作中只受弯矩。
4.传动轴:工作中只受转矩。
第五篇:统计学概念总结
1、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22.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
23.连续型变量: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间中取任何值的变量。
24.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它是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
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25.简单随机样本: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每一
个样本量为n的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26.重复抽样: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
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
27.不重复抽样: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而是从所剩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
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
28.分层抽样:也称分类抽样,它是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
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
29.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它是先将总体中的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
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
30.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随后再对
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
2、主要术语
31.频数:落在某一特定类别(或组)中的数据个数。
32.频数分布:数据在各类别(或组)中的分配。
33.比例: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与全部数据之比。
34.比率: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
35.累积频数:将各有序类别或组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得到的频数。
36.数据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原始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
37.组距分组: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
38.组距: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的差。
39.组中值:每一组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中点值,即组中值=(下限值+上限值)/2。
40.直方图: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即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41.茎叶图:由“茎”和“叶”两部分组成的、反应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42.箱线图: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应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
3、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用Mo表示。
2.中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Me表示。
3.四分位数: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
4.平均数:一组数据相加后除以数据的个数而得到的结果。
5.几何平均数:n个变量值乘积的n次方根,用Gm表示。
6.异众比率: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7.四分位差: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8.9.10.11.13.14.15.16.极差:也称全距,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平均差:也称平均绝对离差,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方差:各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偏态: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偏态系数:对数据分布不对称性的度量值。峰态:数据分布的平峰或尖峰程度。12.标准分数: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
17.峰态系数:对数据分布峰态的度量值。
4、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43.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
频数分布。
44.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均值的所有可能取值形
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45.样本比例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比例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46.标准误差:也称为标准误,它是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标准差。
47.估计标准误差:若计算标准误时所涉及的总体参数未知,可用样本统计量代替计算的标
准误。
48.估计量: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用符号ˆ表示。
49.估计值: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具体数值。
50.点估计:用样本统计量ˆ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51.区间估计: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范围。
52.置信区间: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
53.置信水平:也称为置信系数,它是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后,置信区间中包含
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率。
5、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18.假设:对总体参数的具体数值所做的陈述。
19.假设检验:先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20.备择假设:也称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支持的假设,用H1或Ha表示。
21.原假设:也称零假设,是研究者想收集证据予以反对的假设,用H0表示。
22.单侧检验:也称单尾检验,是指备择假设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或“<”的假设检验。
23.双侧检验:也称双尾检验,是指备择假设没有特定的方向性,并含有符号“”的假设
检验。
24.第Ⅰ类错误:当原假设为正确时拒绝原假设,犯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25.第Ⅱ类错误:当原假设为错误时没有拒绝原假设,犯第Ⅱ类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为。
26.显著性水平: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27.检验统计量:根据样本观测结果计算得到的,并据以对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做出决策的某
个样本统计量。
28.拒绝域:能够拒绝原假设的检验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
29.临界值:根据给定的显著性水平确定的拒绝域的边界值。
30.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如果原假设H0是正确的,那么所得的样本结果出现
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的概率。
6、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31.方差分析(ANOVA):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
32.33.34.35.因素:也称因子,是方差分析中所要检验的对象。水平:也称处理,是因素的不同表现。组内误差:来自水平内部的数据误差。组间误差:来自不同水平之间的数据误差。
36.总平方和:反映全部数据误差大小的平方和,记为SST。
37.组内平方和:反映组内误差大小的平方和,记为SSE。
38.组间平方和:反映组间误差大小的平方和,记为SSA。
39.单因素方差分析:只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的方差分析。
40.组内方差:组内平方和除以相应的自由度。
41.组间方差:组间平方和除以相应的自由度。
7、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42.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存在的不确定的数量关系。
43.相关系数:也称Pearson相关系数,是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
强度的统计量。
44.因变量: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用y表示。
45.自变量:用来预测或用来解释因变量的一个或多个变量,用x表示。
46.回归模型: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和误差项的方程。
47.回归方程:描述因变量y的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的方程。
48.估计的回归方程:根据样本数据求出的回归方程的估计。
ˆi之间的离差平方和达49.最小二乘法:也称最小平方法,使因变量的观察值yi与估计值y
ˆ和ˆ的方法。到最小来求得10
50.判定系数: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记为R2。
51.估计量的标准误差:均方残差(MSE)的平方根,用se来表示。
52.y的平均值的点估计: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的一个特定值x0,求出y的平均
值的一个估计值E(y0)。
53.y的个别值的估计值:利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对于x的一个特定值x0,求出y的一个
ˆ0。个别值的估计值y
54.y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对x的一个给定值x0,求出y的平均值的区间估计。55.y的个别值的预测区间估计:对x的一个给定值x0,求出y的一个个别值的区间估计。
,xk和误差项的方5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1,x2,程。
57.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描述y的期望值如何依赖于x1,x2,,xk的方程。
58.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样本数据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估计。
59.多重判定系数:在多元回归中,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
60.修正的多重判定系数:用模型中自变量的个数和样本量进行调整的多重判定系数,记为
Ra。28、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61.时间序列: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序列。
62.平稳序列: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
63.非平稳序列:包含趋势性、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
64.趋势:也称长期趋势,是指时间序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下降的变动。
65.季节性:也称季节变动,是指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66.周期性:也称循环波动,是指时间序列中呈现出来的围绕长期趋势的一种波浪形或振荡
式变动。
67.随机性:也称不规则波动,是指时间序列中除去趋势、周期性和季节性之后的偶然性波
动。
68.增长率:也称增长速度,是指时间序列中报告期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之比减1后的结果,用%表示。
69.平均增长率:也称平均发展速度,是指时间序列中各逐期环比值(也称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减1后的结果。
70.增长1%绝对值:增长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而增加的绝对数量。
71.简单平均法预测:根据过去已有的t期观察值通过简单平均来预测下一期的数值。
72.移动平均法预测:通过对时间序列逐期递移求得平均数作为预测值的一种预测方法。
73.指数平滑法预测: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第t+1
期的预测值等于t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期指数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9、主要术语和公式
(一)主要术语
74.指数: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75.加权综合指数:通过加权来测定一组项目的综合变动状况的指数。
76.加权平均指数:以某一时期的价值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指数。77.78.79.80.价值指数:由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总量对比形成的指数。指数体系:由价值指数及其若干个因素指数构成的数量关系式。零售价格指数: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81.生产价格指数:测量在初级市场上所售货物(即在非零售市场上首次购买某种商品时)
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
82.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