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违法药品广告
竹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违法药品广告移送通知书
竹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经我局监测,2011年8月13日在竹山县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发布的云南糊药广告,任意夸大适应症、功能主治、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有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内容。请依法处理。
竹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0一 一年八月十三日
报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县政府法制办、县广电局
第二篇:违法药品广告公告范本
为了加强对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规范药品广告发布秩序,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断加强对违法发布药品广告的监测。在本期公告汇总期间,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发布《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等方式予以通报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违法药品广告共计22901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基础上,对其中违法发布广告情节严重的药品广告予以汇总(见附件1、2),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青海、黑龙江、山西、辽宁、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了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巴桑母酥油丸”、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牛鲜茶”、山西正元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宝胶囊”、抚顺澎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抗骨增生片”、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降压袋泡茶”共5个因严重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宣传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并自撤销广告批准文号之日起一年内不予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见附件2)。
二、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查处工作;要按照《药品广告审查办法》的有关规定,对严重进行虚假宣传的违法药品广告,通过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等综合监管手段,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所涉及的药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擅自篡改审批内容违法发布的药品广告,要坚决撤销药品广告批准文号;要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力度,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因违法发布药品广告而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告的药品,提高消费者识别违法药品广告的能力。
附件:1.违法发布药品广告情节严重的产品以及违法情况分析
2.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汇总(XX年第1期 总第35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违法广告
新闻形式违法广告分析
09广电 2009012506冯利琴
一、广告简介以及违法内容
2012年年初,一段前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为山东潍坊一家食品企业录制的视频在网络疯传。这段视频名为《××特别报道》,里面的播报主持人正是已经退休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播报的是该企业的内部新闻。这个视频仿照《新闻联播》形式,视频开头以旋转的地球为背景,配以三色横条,在视频中,邢质斌的播报模式似乎也在模仿《新闻联播》。虽然律师表示,这段视频没有造成侵权,但这段打擦边球的新闻类型广告,还是引起很大的争议,可能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看到这段视频后,会产生误解,认为是央视对这个产品进行的宣传,从而增加了对这个产品的信任度,购买这个产品。也有网友惊呼:“一瞬间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像是在看中央电视台!”
《广播电视播出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播出商业广告中使用、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使用、变相使用国家领导人、领袖人物的名义、形象、声音、名言、字体活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形象的。《新闻联播》某种成都市已经代表了中国形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该企业用新闻联播退休主持人来播报模仿《新闻联播》的的新闻广告,其动机就是想模仿《新闻联播》,给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错觉。
类似的新闻形式的广告还有很多。
1、纸媒新闻形式广告,例如:《太原晚报》的九圣灵芝草本润黑露化妆品广告;《深圳晚报》的天地通三七茶食品广告。
2、电子媒体形式广告,例如“西藏卫视”的北京中联科皮肤病医院医疗广告。该广告以健康资讯节目形式变相发布,宣传诊疗技术和方法,利用专家、患者名义和形象做证明,误导消费者;“旅游卫视”(海南)的臻好牌大肚子茶保健食品广告。这些广告都出现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宣传食品的治疗作用,利用专家、患者名义和形象做证明,误导消费者。《广播电视播出管理办法》中规定,禁止播出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和健康资讯类广告中含有宣传治愈率、有效率,或者以医生、专家、患者、公众人物等形象做疗效证明的广告。
二、如何处理
首先工商总局依法查处严重违法广告;同时,加强跟踪监测和日常检查,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其他媒体发布的严重违法广告。
其次,对于媒体来说,必须对违法广告一票否决,筑起一道违法广告的防护墙,同时保障自己的公信力。在广告录像片或者广告文案审查时,必须严格按照审查制度,做好第一步的把关。
再者,不仅是媒体人员的把关,广告业务人员、广告采集人员,按流程下来的所有人都要对广告进行把关,不要疏忽。
最后,对于违法广告的治理,不要以堵为主,应该堵疏结合,让广告主进行自律的同时,还要对广告代言人进行教育,要客观正确的代言广告,对消费者负责。
三、总结
以前觉得广告是一种煎熬,很烦人的东西,学了这个专业后,对广告改观,发现广告是一门艺术,再加上有过制作广告的经历,深知短短的几秒钟广告片是经过广告制作人,广告主等很多人的深思熟虑、呕心沥血、运筹帷幄的结晶,要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作品哪怕是违法的作品谈何容易,就需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篇:药品保健品广告严重违法将被停售
药品保健品广告严重违法将被停售
富子梅
2013-02-17 15:33:25
来源:人民日报 2013年02月17日
全国广播电视报纸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测网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启动,并覆盖了部分县。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对严重违法广告所涉产品在行政区域内采取暂停销售限期整改的措施。
通知提出,对监测发现的含有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保健功能、适用范围),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标示有效率、获奖等综合性评价内容,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专家、医生、患者及其工作人员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5大类违法广告,按照情节严重依法从严查处,对严重违法广告所涉产品在行政区域内采取暂停销售限期整改的措施。
通知明确,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系统监测到的严重违法广告数据及广告样件进行核实。于每月底前填写《违法药品广告移送通知书》连同违法广告样件等材料,移送同级广告监管机关查处;同时将汇总处理结果报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每季度将行政区域内违法广告监测结果及处理情况向当地宣传、纠风、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通报,必要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对系统提供的广告监测数据定期备份,建立广告监测数据档案,保存不得少于2年。
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定期根据系统提供的广告监测数据对行政区域内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严重违法广告进行核查,并依据有关规定,作出予以行政告诫、公告、暂停销售、撤销广告批准文号、建议撤销或收回广告批准文号、记入企业信用档案等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五篇:浅析网络违法药品广告的成因与对策
如今,在网上发布以“性药品”和性病治疗为主要内容的违法广告渐成抬头之势,一些不法经营者看中了网络媒介迅速传播、无限衔接的强大优势,纷纷抢战网络空间,大肆宣传那些低级庸俗、带有不良信息内容的“神奇”药品,不仅极大地误导和欺骗了消费者,而且严重污染了广大网民的网络使用环境。特别是当下许多青少年热衷于网上冲浪,那些污浊不堪的广告内容反复
刺激着未成年人的眼球,对他们的思想和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已引起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力度,网络药品广告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在一次次地打击整治之后,各种打着医疗机构名义兜售“神丹妙药”的网页、网站和文字链接仍会频频跳入人们的眼帘,治理网络违法药品广告成了当前的一大难题。
网络违法药品广告何以如此猖獗,屡禁不止,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准入门槛偏低。据了解,经营网络广告,无须像传统广告管理那样必须通过广告业资格审查认证,只要拥有网络使用权,几乎任何企业、经营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从事此项业务。在这种没有对网上信息发布做全面的资格审查和许可的情况下,发布广告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可言,这就为网络广告经营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后期的规范管理留下了隐患。
二是眼前利益的驱动。网络广告的最大优势在于成本低、传播速度快,针对性和交互性强,外加它的便利性和时空无限性,一些不法经营者或个人认准的就是这些特点,完全不顾基本的商业道德准则,使用夸大、诱惑性语言在网络上进行虚假宣传,甚至虚构编造广告审查批号,兜售假药,凭借迅速攀升的站点访问量赚取高额利润。
三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网络药品广告违法是一新的监管课题,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网络药品广告管理的专门法律法规,无论是依照《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者最高处以5倍的罚款,还是参照新修订的《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对违法发布行为最高罚额可达3万元,与他们的违法收入相比也只是微乎其微,过低的违法成本对违法者根本构成不了震慑作用。法律依据的缺失导致监管乏力。
四是监管技术手段的不适应。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随时登录上网,都有可能浏览或接触到藏身其间的网络广告,网络广告的分散性和隐蔽性,客观上增加了监管难度,无形中让那些违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再加上目前许多网络违法医药广告采取多重链接的形式,仅凭传统的监控手段很难监测到隐藏信息。
要加强有效监管,着力净化网络广告市场,笔者认为,还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一要全面推行网络广告经营资格认证。提高网络广告经营准入条件,尽快建立网络广告进入准则、经营准则和竞争准则以及网上广告经营行为审批、登记备案制度,规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条件,尤其是网络药品广告,要严格相关准入规定、程序要求和发布标准,实行规范管理。
二要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现行《广告法》与有关部门规章不能适应网络广告市场监管的需要,应尽快出台《网络广告法》,依法规范包括药品广告在内的网络广告经营行为。从法的层面上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让污染网络空间的违法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为推进网络药品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三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合协作。各级食品药品监管要加强与工商、信息产业、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合作,形成综合治理网络违法药品广告的合力;同时要探索建立整治网络违法药品广告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工作动态和通报案件查处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要建立网络广告市场信用体系。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开展广告企业信用状况评估,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对诚信广告企业给予通报表彰,对不讲诚信的企业降低信用等级并向社会公布。并通过建立广告市场退出机制,对屡禁不止,造成恶劣影响的广告企业责令暂停发布广告,直至取消资格,增加违法网络药品广告经营者的失信成本。
五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化的网络广告道德教育活动,引导网络广告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由理性认知网络违法广告的危害性到自觉践行广告道德准则,履行相应的广告道德义务,抵制网络广告违法行为,促进网络经营行为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