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学位教育,福达教育
什么是第二学位?获得第二学位后待遇怎么样?
第二学位是指在学习自身专业或者已经毕业并拥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学习一个其他院校的专业,毕业后可以获得两个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的学习和考试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暂行条例》对本科第二学位毕业生的学历在法律上予以保障,第二学位毕业生享有与高等院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待遇。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国家教育部电子注册,通过证书编号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供用人单位查询。
第二学位毕业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怎么样?
1、目前在国内,第二学位证书可以直接报考国家统招的研究生、国家公务员,尤其是获得第二学位的学员更成了各大用人单位的首选,工资待遇也比只获得一个毕业证书的同学高很多。
2、目前在国际上,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瑞士、瑞典、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都认可我国的第二学位教育,出国承认学历。
3、不同层次人员学习第二学位的优势?
1、专业设置灵活,学制短,可满足自身跨行业、跨岗位的工作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
2、在学分上互相认可,可免考部分课程,免考课程门数视专业而定。
3、考试不受地域、学制的影响:学习形式灵活自由,工作之余完成学业。
4、学费合理、学成后就业收益显著。
5、《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87)教计字105号文件》规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者,享受研究生班毕业生待遇。
第二篇: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
教育现代化必达标准
一、必达标准
1、人才资源★(1)师资队伍(2)学校管理队伍(3)教育行政队伍
2、经费投入★(1)经费投入体制和机制(2)经费投入水平(3)经费使用的监测与效益评估
3、办学条件★(1)幼儿园(2)义务教育学校(3)高中阶段学校(4)社会教育机构
4、学生培养★(1)培养模式(2)素质教育
5、教育质量★(1)学校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2)升学率与就业率
6、教育效益★(1)教育对县域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7、教育公平★(1)教育资源配置(2)适龄常住人口入学(园)率(3)辍学率(4)区域学位供给能力(5)农村适龄人口教育机会系数(6)女性适龄人口教育机会系数(7)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机会系数(8)贫困生教育机会系数(9)残障适龄人口教育机会系数(10)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教育机会系数
二、具体内容
(一)师资队伍
95%的学校师生比达到《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构编制标准暂行规定》的要求。
教师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比例,普通高中不低于90%、初中不低于90%、小学不低于9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辅人员与学校教职工的比例不低于85%,双师型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60%以上;有特殊教育学生的学校配备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康复等工作的专任教师,所有学校都配齐从事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图书资料、实验室等方面工作的教辅人员。
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90%、100%,初中本科率达60%以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到95%以上,其中硕士(或具有硕士同等学力,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比例达到18%以上。
“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卓有成效,培养了一定数量在国内、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名校长”、“名教师”。所有学校都建立了校本培训制度,执行有力。
(二)学校管理队伍
校长素质高,办学理念先进,改革意识和决策能力强。学校管理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分工合作协调好,政策水平高。法治意识和能力强,政策理解和执行力强,为学生、教师和教学的服务意识强。能正确把握、规划学校发展方向并善于拓展学校发展机遇。
(三)教育行政队伍
整体素质高。教育行政人员100%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或具有硕士同等学力,包括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率达到18%以上。勤政廉政,开拓创新,工作业绩好。
政策水平高,能富有创造性地把握政策法规精神,制订切合区域教育发展需要的政策;能运用政策为区域教育寻找和创造发展空间。为学校和师生服务的意识强,服务质量高。
行政能力强。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学指导、管理和质量监控制度,质量监控效果好。能及时针对新问题、新难题、新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
(四)经费投入体制和机制
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合理,经费投入稳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满足公共教育不断增长的经费需求,能为区域教育的现代化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
鼓励实行职业教育生均综合定额为主的预算管理体制;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按省定比例用于教育发展,依法依规征收使用城市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发展,其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
创新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的成效显著,为落实教育事业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更为通畅、便捷的办事程序;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合理、成效明显。
根据县域具体情况,确定并切实保证民办教育的增长比例,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五)经费投入水平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
教师工资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提高,教师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社会保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六)经费使用的监测与效益评估
县域教育及各学校的财务公开制度健全,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监测制度完善、执行有力,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的审计监督网络运转正常、审计有力。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估方法科学,教育经费在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两个方面的比例合理。评估制度健全,执行有力。
(七)幼儿园
幼儿教育规范,质量高,社会信誉好。60%以上的公办幼儿园达到省级优质幼儿园的办学条件。
(八)义务教育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100%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的要求。
(九)高中阶段学校
建有数量足够,普职结构合理,条件达标规范的高中阶段学校。100%的高中成为优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有效扩大,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100%的公办中职学校达到省级以上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实训条件要求,建设1所以上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
(十)社会教育机构
成人职业培训机构、社区学校(学院)等教育机构办学条件良好,运作规范,能高质量地满足区域常住人口的教育需求。图书馆、博物馆、科学馆、美术馆、青少年宫、文化宫、体育中心等机构健全,设施完备,公共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十一)培养模式
县域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教育机构制订的人才培养政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且实施措施落实。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素质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养以及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机制,成效明显。
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效明显,教学方法不断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好,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校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高标准地保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所规定的水平。按教育部中学、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配足、配齐学校体育所需物质。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5%、95%和30%以上。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水平高,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保证。
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全面开设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全面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各年级艺术(音、美)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80%以上中小学成立3种以上艺术活动小组(或团队),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个体育或艺术活动小组。
劳动课、劳动技能课得到高度重视,生产劳动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卓有成效,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方面表现良好。
中小学全面开展国防教育,高中阶段全面开展军训工作。
(十三)学校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建设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体高。
普通高中80%以上的学校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无不合格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体高。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双证率”98%(艺术、体育专业70%)以上。(未开考科目除外)。
(十四)学校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建设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体高。
普通高中80%以上的学校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无不合格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体高。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双证率”98%(艺术、体育专业70%)以上。(未开考科目除外)。
(十五)升学率与就业率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0%。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
(十六)教育对县域社会发展的贡献力
幼儿园、小学、中学积极参与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国家、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80%以上的社区建有标准化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社区娱乐中心。学校创造条件,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区开放,满足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地方财政划拨专款适当补贴场地修补、器械维修费用;积极抓好社区内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有效推进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建设。
(十七)教育资源配置
学校布局合理;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教育对口帮扶制度比较完善,基本实现城乡之间、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之间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教育教学水平相当。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八)适龄常住人口入学(园)率
0—3岁婴儿教育参与率50%以上,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受到县域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及学校具体实施的科学育儿的指导。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保持100%。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8%以上。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九)辍学率
非正常辍学率初中低于1%。(二十)区域学位供给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1。高中阶段:0.95。(二十一)农村适龄人口教育机会 农村适龄人口的教育机会系数达到1。(二十二)女性适龄人口教育机会 女性适龄人口的教育机会系数达到1。(二十三)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机会
妥善解决义务教育阶段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二十四)贫困生教育机会
扶贫助学工作卓有成效,形成了与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相适应的扶贫助学制度。落实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贫困生教育机会系数达到1。杜绝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切实保证基础教育阶段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二十五)残障适龄人口教育机会
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学校和师资建设。常住残障适龄人口教育机会系数达到0.97。
(二十六)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教育机会
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的教育机会系数高标准地保持1。
第三篇:●●●达旗东胜教育考察报告
达旗东胜教育考察报告
我旗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考察团45人,于2008年3月20日到达旗和东胜区进行了为期1天的教育考察。旗委常委、副旗长、宣传部长张秀玲,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娅苹,旗政协副主席陈广代表旗四大班子率队考察考察了两地的2所中学和2所小学:达旗五中、达旗实验小学、东胜区一中、东胜四完小。旗教育局局长张子珍、副局长、股长、教研室主任、9名教研员、26名中小学校长和3名幼儿园园长参加了考察活动。考察团听取了达旗一中校长李文光和东胜区一中校长徐斌的教育管理经验介绍,分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参观了有关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学活动场所,每人听了3节课,与学校管理层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考察结束后,3月21日全体参观人员集中起来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就每个人的感受和体会进行了交流。学习和实地考察虽仅1天,时间紧,任务重,每一位参观者都深受启发,收获不小。现将考察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一、三支队伍建设的差距
达旗、东胜区的教育工作之所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就是因为多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三支队伍的建设。他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科学管理,增加投入,重视三支队伍的培训和提高。只有三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观念转变了,才能为学生的发展 1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我旗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陈旧,与外地先进的教育思想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校长对自己的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校长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有的甚至很少看书学习、钻研教改,在教学领域中缺乏权威性。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不能为学生提供较为满意的服务。有的教师基本功、教学能力、管理能力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苦干有余,巧干不足,课堂教育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状态。教研队伍层次不齐,绝大多数教研员的教研水平,改革创新能力处于起步阶段,深入开展教研教改工作的氛围还没有形成。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差距
达一中校长李文光、东胜区一中校长徐斌在介绍学校的管理经验时,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师德师风建设对于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规范、引导、教育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标准。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良好品质,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我旗也有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他们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但从整体来看,我旗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东胜、达旗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有的教师只会教书,不会育人;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总想离开教育行业;许多教师
有一种职业倦怠感;有的教师总是抱怨学生差;有的教师仍然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等。
三、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的差距
现在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学生群体,表现出许多问题如懒惰、懦弱、自私,学生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成为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点。目前,我旗各学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意识比较差,乱扔乱弃、楼内吵闹、乱写乱画、打架骂人等现象时有发生。对班主任的培训力度不够,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高。学校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环境还没有形成。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差距
走进东胜区一中、东胜区实验中学、达一中等学校我们都能感到特别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真正体现了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鞭策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与这些学校相比,我旗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基础薄弱,尤其教师、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
达一中、东胜区一中每位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班班都配备了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学质量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东胜区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把班主任津贴(每人每月300元)、优秀教师津贴(每人每月300元)、骨干教师津贴(每人每月500元)纳入财政经费预算,按月发放;教师的平均绩效
工资由去年的每人每月300元增加到了600元,校长评为优秀的,其年绩效工资达到7-8万元。这些提高教师待遇的重大举措,有力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几点思考
我们与达旗和东胜教育的差距,第一是观念,第二是观念,第三还是观念。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应在以下几方面认真思考。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管理职能,这是能否建成“教育强旗”的“治本之策”。
二、扎实推进“三名工程”。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领导班子的选配,必须按“专家型”、“业务型”的要求配备,锤炼一批名校长,按照“身正,学高、业精、技强”的要求,培养一批旗市级的名教师,以打造我旗一批名校。
三、营造优美校园。学校环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又是对外的第一印象。学校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和谐统一,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四、以常规立校,打造优良校风。常规是立校之本,是学校的“法”,无常规则不可能树立优良校风。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的、全面的赖以规范师生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一期常规”、“一学年常规”。
五、因材施教,注重“双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是教
育的一大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实施好“因材施教”,就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中小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占了学生应掌握知识的70%以上,学校、教师应把“双基”教学放在突出的位置,作为质量永恒的主题来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六、深化教改,践行新课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深刻变革,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我旗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老化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时间加汗水”的疲劳战成了我旗教改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中学的疲劳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应当在全旗大力倡导践行新课程的教改活动,放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解放教师,解放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向课堂要“双基”,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变成推行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达旗和东胜这些学校之所以成功是有其成功的因素的。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尽力去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打造一个特别能敬业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也要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把教师的利益和待遇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因为教师才是学校的核心。
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出台提高教师待遇的重大举措,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教师的待遇,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
性。二是统一规划各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全旗教育网站,各校开通互联网并使每个学校都可以免费上网,全旗班班实现多媒体教学,为每一名专任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三是落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培训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包括教师外出培训、业务培训等。四是每年重奖在高考和中考当中成绩突出的教师,把奖励金纳入旗财政预算。通过奖励机制把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教学上,集中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五是统一规划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建设资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六是根据财力城区有关学校可考虑建设塑胶操场。
二、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培训工作。德育工程的重点是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学校制定的各项奖励制度应当优先考虑班主任。要塑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始终把教师提高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在教师培训提高方面要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应当确立超前的办学观念,要有高瞻远瞩的办学思想,要有“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要有明确的“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办学目标,要树立向教学倾斜,向教师倾斜的战略思想,狠抓校风学风,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四、配强学校领导班子,注重领导干部配备的专业化、业务化。一是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必须是教学出身,而且是教学的优秀分子。二是领导干部都应当兼课。首先,校长、书记都应兼课,除总务主任不兼课外,其他中层以上干部都应当兼课,而且教学质量的考核应与专任教师的标准一样。只有实现了领导干部专业化、业务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才能得到落实。
五、大力开展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教师的培养培训方法和教师终身继续教育模式,加大教师培养培训经费投入,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专项经费预算中。
第四篇:纽斯达教育简介
纽斯达教育简介
纽斯达教育至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先进、科学、系统、完善的教材教学培训计划。我们本着“育才育人”的宗旨,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力争让每个走进纽斯达的孩子都能学好英语!纽斯达教育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让孩子学好英语!
纽斯达教育独家引进北京马承英语,结合强有力的语法、语音和先进的韵律歌谣学习法,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英语学习上,轻松语音音标过关,快速掌握读记单词的技巧,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本领!我们的理念:知识育人,行为树人!我们的目标:打造最具责任感培训机构!
我们的承诺:绝不辜负家长的每一份付出和孩子们的努力!教学特色
纽斯达教育一直致力于青少年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拥有先进、科学、系统、完善的教材教学培训计划。我们本着“育才育人”的宗旨,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教学作风,力争让每个走进纽斯达的孩子都能学好英语!纽斯达教育,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让孩子学好英语!
纽斯达教育独家引进北京马承英语和倒背如流新概念,结合强有力的思维导图,快速记忆和北京马承教授中国首创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及先进的韵律歌谣学习法,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英语学习上,轻松语音音标过关,快速掌握读记单词的技巧,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本领!我们的理念:知识育人,行为树人!我们的目标:打造最具责任感培训机构!
我们的承诺:绝不辜负家长的每一份付出和孩子们的努力!教学特色
课堂配乐学习法
TPR肢体语言教学法 重叠螺旋式教学法
游戏情景式教式教学法 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
直呼韵律式教学法 课程设置
中小学作业辅导班(周一至周五、寒暑假)4—8岁英语早教班
幼少儿美术班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小学英语同步提高班
小升初语、数、英对接班 中小学英语口语班
语音过关班
中小学英语家教 教学服务支持 ▲每周英文热线 ▲每周英语口语角 ▲课前点名,课后考评制度 ▲全国中小学新课标英语等级考试
▲定期中英双语夏令营、户外活动和亲子互动课等 成长热线:8777984
***
纽斯达教育,让你同样的付出,更多的收获!
第五篇:福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核题
单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C)
A.问题学生 B.品德不良的学生 C.正常的学生 D.学习困难的学生
问答
结合自己实际工作的体会,谈谈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背景
就全国而言,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加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各种媒体宣传力度也在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让更多的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指导思想
以国、省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优质教育特色教育品牌为目标,立足校情生情,全员全程参与,全面深入推进,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等基本原则,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三年内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校特色项目。
三、具体目标
1、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工作务实、成效明显的心理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并通过全员参与,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
3、面向全体师生,面向家长、社会,全面深入推进,形成广泛影响,增强吸引力和知名度,尽快成为名副其实的学校特色、内外认同的品牌形象。
四、具体原则
1、科学性原则。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2、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施教育活动。
3、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五、推进措施
1、全员参与,全面培训
平均每年派送教师参加心理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每年邀请一位心理学专家来校为全体老师开设专题讲座;充分利用现有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资源首先对班主任进行系列化培训。尽快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教育骨干教师队伍(有培训计划,有培训材料;有学习心得,有效果检测)继续做实做好 “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
2、开展专题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在各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如果说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发挥了“主导性”功能,则各科教学中有意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便是副渠道,能发挥“濡染性”功能。学科渗透是指各学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又提高学生学科学习成绩。各学科可以针对自己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并通过其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渗透、相结合,使之达到互相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目前可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①教材的处理与挖掘
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教材内容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教师要转换其社会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与行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线索,并努力实现教学目标观、教学效益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整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②教学活动的设计 这是学科教学的中心。即如何从提高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技能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传统的学科教学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学生要适应教学,但忽视学生心理发展与主观需求;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性的培养。
③课堂管理与课堂心理环境。
良性的课堂心理环境与管理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课堂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对学生学习具有潜在影响,和谐合作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科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在课堂管理上,教师要善于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注意激励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④学习困难生的个别教育。
由于个别差异的普遍存在,加之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弊端,班级里总有些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对学习困难生进行个别教育和辅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技能与自信心,强化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3、办好心理社团,丰富活动内容
充分发挥 “心理社团”的作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调动成员积极性,可以尝试搞以“关注师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心理活动节,举行心理健康知识展及知识竞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电影专场、心理拓展、团体辅导、感恩教育、国学教育、亲子活动及家长讲座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全体师生学会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师生关系和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构建网络,跟踪咨询。
心理咨询不只是心理教师的事,加之学校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教师数量本来就少,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的形势下,应提倡每个老师都要学做心理咨询师,并创造条件让每个老师都能成为业余心理咨询“专家”。作为心理专业教师,要做好对一般教师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培训,并及时搜集整理他们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
心理咨询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更要主动出击,能主动地到学生中间走一走,访一访,了解一下学生心理上的疙瘩。走到学生中间去,一边调查了解,一边接受学生咨询。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看似繁琐实则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零距离的贴近学生,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摸准学生的脉搏;只有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才能“说”到学生心里去,才能让学生“信其道”;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不少咨询需跟踪进行才能奏效。
5、走进家庭,面向社会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中任何一个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或某种不良心理症状都与家庭交往方式、家庭结构有很大关系。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家庭对子女的期望要恰如其分,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帮助孩子树立符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根据具体情况调控孩子心理,做到有张有弛,有紧有松。如对孩子平时要加压,考试前要减压;非毕业班要加压,毕业班要减压;孩子顺利时要吹冷风,碰到困难时要鼓劲等。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睦、信任的家庭气氛。
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既是家长的需要,也学校的需要,为此,家校要联手共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校更要主动提供家庭教养策略。具体途径有:
①请专家或由校主管干部、心理教师就该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易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方法上的指导。举办现场咨询,同时可向家长公布我校心理咨询热线,家长可随时与我们沟通或探讨有关问题。
②学生是联系家长和学校重要渠道,可以通过孩子的宣传,或定期带心理健康报纸回家。进行如《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21世纪父母的标准》、《家长哪些心理影响家庭教育》、《父母与孩子沟通不能情绪化》等内容的宣传指导。
③家长委员会成员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力量。他们一是能收集掌握家长第一手资料,从他们中了解家长最担心、最困扰的家庭教养问题,了解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二是在学校搞大型家长活动时他们是主力军,他们的宣传组织力量不容忽视。
④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渗透。⑤开展相关主题的心理沙龙活动,如“亲子沟通”、“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早恋怎么办?”“孩子网瘾怎么办”等话题活动,与家长一起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问题,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⑥开展一系列的亲子活动或团体辅导,学生、家长一起参加,“沟通从心开始”,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和孩子的心更加接近。
⑦经常走进学生家庭,主动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积极沟通,谈孩子成长,交流学校工作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困惑及其解决办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要赢得广大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还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尽快开通面向社会的咨询热线,积极发挥扬州市心理学会宝应工作站的功能,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扩大宣传,营造氛围
积极拓展宣传时空,通过板报、橱窗、广播、电视、专刊、小报等加大宣传力度,要让学生、家长、社会知晓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什么,遇到心理问题如何解决,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7、开展课题研究,深化心理教育
鼓励骨干教师立足本校实际、本班实际、本学科实际,本着“实践出问题,问题出课题”的原则,积极申报两个以上省市级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开展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根本目的的应用性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8、加强基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继续有计划、高标准地加强心理教育中心软硬件建设。目前团体辅导室要添置部分活动道具,其他工作室要添置部分配套工具,原心理测试的电脑实在太慢,需要更换,教学区、生活区要设立多处信箱,方便学生投递。
9、全面科学测量,建好用好档案
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为学校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水平,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能直接为教师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可以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欲求、学习心理等,为教师科学地管理和教育学生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纵向看,它能显示每一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从横向看,它可以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揭示学生共性的心理品质问题,能促进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通过各种手段去进行教育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确定心理档案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通常学生心理档案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
其次是学生资料的搜集。搜集反映上述档案内容的资料和信息,是建立心理档案的关键。学生资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自述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测验法等。
目前学校通过安人心理测量软件对全体高一学生进行了个别心理测量,对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其他基本资料尚未收集完全。可以看出,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系统作用很大,但是要建好、用好档案系统,还有很大的工作量,我们将发动大家尤其是班主任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
新生报到后一个月内,要完成测试,并建立电子档案。对预警用户进行主动出击,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和帮助;对有问题的学生,重点建档,跟踪服务。还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档案。
10、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组织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之一,必须建立健全长效的制度、规范,如:咨询员职责、心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功能室及档案使用的规章制度等,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落实执行,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切实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教育组织结构,有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建立以校级领导为正副组长,以心理专(兼)职教师为骨干,班主任为主力军,各处室协同,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协调、推进有关工作,及时做好计划、总结,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评估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