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 作文一
一、冯谖堪称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故事中的冯谖只是一个寄食于贵族官僚家里的食客,比不得现代企业中人,但其所作所为与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颇有几分相似。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对卓越管理者的描述是:
1、他“必须是用知识在工作”,即脑力工作者,而非体力工作者;
2、他“必须着眼于贡献,影响组织的目标和结果”,包括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出并推行有价值的行动方案,有效的改进某些即定做法和惯例等等。以这种描述来衡量,他真的堪称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请看冯谖,非体力的食客身份,动脑筋的谋士职责,与彼得·德鲁克的框定竟是天作巧合。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冯谖义无反顾地追随主人,从未心生杂念。须知在残酷的封建制度下,主子若在政治斗争中殒命,被豢养的食客、门人等一定不会幸免。此等矢志不渝,甚至是生死与共的选择不可不谓之“着眼于贡献”。特别是他以独特的视角、创新的胆略和标新立异的手段,在主人的封地对农户免除地租、焚烧地契,为其“买”来万民“忠义”,后期在主人遇到政治风险时又为其巧妙营造“三窋”等,无不是彼得·德鲁克所指的“影响组织的目标和结果”及提出并推行有价值的行动方案、有效的地改进即定惯例之行为。
面对古人和现代企业管理牧师的要求,我们在企业中的管理者无颜再怀踌躇怯懦之意,无颜再行因循守旧之举,而是要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矢志不渝,学习他们的忠义智勇,在创新中成长,在创新中打造卓越。
二、孟尝君堪称最具爱心包容的老板
看罢故事,蓦然觉得,单凭冯谖的执着和睿智是成就不了卓越管理者的,没有颇富爱心包容的孟尝君,恐怕再优秀的冯谖也会一事无成。曾有人说,幸运的企业主往往凭借他的爱心包容就能成势,因为爱心包容是人才的聚宝盆。那么,让我们看看孟尝君是怎样表现他的卓越的呢?首先是爱心留人,当“贫乏不能自存”的冯谖以“无好”、“无能”的劣质条件投奔孟尝君时,被其“笑而受之”。明知无能还慨然收留,只能说明他对社会底层贫困人士的一种怜悯包容。当冯谖厚颜无耻地一次次升级抱怨“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时,孟尝君虽有嗔怪却又一一满足,充分表现了他身为贵族的雅量。当冯谖自告奋勇承揽去薛地(孟尝君的封地)收债的重任却又打破常规,别处心裁地“买”来虚无缥缈的“义”的时候,孟尝君视之为“重大失误”而极度不满,并失望呵斥:“唉,你可算了吧”。但即使这样,也未下逐客令。在此,孟尝君的包容之心得到了最鲜明的展现。
至此,我们并没有看出孟尝君有什么高超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仅仅是比较充分地表现了他的宽容大度,但就是这宽容大度也便成了他在危机关头的救命稻草。您看,对老板来说,爱心包容是多么的重要!
三、培养卓越管理者的条件
按彼得·德鲁克的定义,卓越即卓有成效,意指有效地做对的事情。按我的理解,这可以通指一个组织,特别是该组织的主人,亦或是首领、老板对属下管理者的一种要求和期盼。但我们从故事中可以体会到,战国时期能够生养一个流芳千古的冯谖绝离不开孟尝君这个决定性的因素。试想,如果孟尝君没有对社会底层人士的爱心收养,没有对冯谖的一次次厚颜要求的忍受及对当时已被视为重大失误的“买义”事件的包容,还会有他后来去封地避难时的“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的场景吗?亦不会有其“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的安生吧!
劳资双方分道扬镳时,往往站在各自的角度行事,老板可能会不屑地说“天涯何处无芳草”,打工族可能会凛然回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但若冷静下来思忖,岁月如梭,人生苦短,无论是老板还是雇员,谁又能熬得起几次这种怄气式的“从头再来”呢?
据此,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一是做为管理者,你要最大限度地培养自己的优秀潜质并不失时机地发挥它的效能,不得有须臾的懈怠,这是在组织中立足进而达成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内在基础;二是做为企业所有者,既要熔炼你的智慧,又要豁达你的胸怀。靠聪慧睿智来制定高远的战略、践行科学的经营,以宽大胸怀来包容爱抚你的员工,渐次满足如冯谖般“食以草具(粗粮)”时的温饱需求、抱怨“食无鱼”、“出无车”时的尊重需求、叹息“无以为家”时的养家需求,以及积极承揽重任的自我实现需求,当然也包括出现失误时的包容需求。用现代眼光看,古人冯谖当年所要求的与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所描述的并无二致。这就更应鼓励企业所有者,以史为鉴,来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给予足以满足管理者生存需要和尊重需求的工资待遇甚至是持股权利、实行“五险一金”等福利保障制度、营造温暖大家庭的和谐安全环境等等,使之不为温饱所困、不因贫贱而窘,再施以企业文化励其心、鼓其志,卓越的管理者必定大量涌现并能同生共荣。如此,殚精竭虑的老板们即可高枕无忧了!
第二篇:大学语文形成性考核作业(二)(范文)
《大学语文(2)》形成性考核作业
(二)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元代杂剧悲剧题材创作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和 纪君祥 创作的《赵氏孤儿》。(关汉卿,号已斋叟.代表作《窦娥冤》.白朴,字太素,一字仁甫,号兰谷.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代表作《汉宫秋》.郑光祖,字德辉.代表作《倩女离魂》.)
2.元杂剧作品中,以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凄婉爱情故事而著称的是 白朴 创作的《梧桐雨》。
3.明代拟古文学流派“ 台阁体 ”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的文学创作主张。(李梦阳、李攀龙,反对粉饰太平,雍容和雅)
4.“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杜丽娘)
5.李宝嘉的《 官场现形记》和刘鹗的《 老残游记 》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两大代表作。(清代后期,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孽海花》)
二、单选题(每选2分,共10分)
1.《调风月》的作者是(A)。
A.关汉卿B.王实甫
C.马致远D.白朴
2.被誉为“南戏之祖”的是(B)。(作者高明)
A.《曲江池》B.《琵琶记》
C.《牡丹亭》D.《望月亭》
3.“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句中的“司马”指的是(B)。
(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A.司马迁B.白居易
C.司马相如D.苏轼
4.清代诗歌流派中,提出“格调说”的是(C)。
A.王士祯B.袁枚
C.沈德潜D.翁方纲
5.清代剧作中,全面揭示南明王朝覆亡历史的是(B)。(作者孔尚任)
A.《长生殿》洪升B.《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主要写晚明复社儒生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
C.《一捧雪》D.《清忠谱》(李玉“苏州派”作家)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简要评析《单刀会》中关羽这一人物形象。(书P225)
2.杜丽娘为何会因游园而生“春怨”?(书P234)
3.《柳敬亭说书》一文是如何展现柳敬亭的“善说书”的。(书P252)
4.简要评析《桃花扇·却奁》中侯方域这一人物形象。
侯方域:字朝宗,一位品格正直,多才多情而软弱动摇的才子。到金陵应试的时候,中原发生战乱,被困在金陵。他面对明末破碎的山河忧心忡忡,甚感前途渺茫。在空虚寂寞之时,步入了他自己所否定的“莺颠燕狂”的行列,宿娼嫖妓以求一乐。正如他的好友吴应箕所说的“大事已不可问,我辈且看春光”,这便是当时他们这些知识分子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当侯方域带着嫖客的兴致与香君会晤之时,对杨文骢的“助奁”不假思索欣然接受而安享其乐,当李香君问明这份助奁出自阉党余孽阮大铖之手时,激烈反阮的侯方域居然动摇,愿意与之疏通与复社的关系。经香君义正词严的规劝和坚决“却奁”的感召下,重新坚定了不与阮氏阉党余孽同流合污的立场,并由此敬佩香君,和香君产生真正的爱情。不久他代父修书,阻止左良玉进兵,在军国大事上初展才华。然而,被阮大铖诬陷为左良玉在南京城中的内应而获罪,逃到史可法帐下避祸。崇祯死后,福王即位之时,他随史公督师江北,出主意缓解四镇内讧,并受命监军,随高杰北上,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高杰不听劝告,侯方域一怒之下不顾大局拂袖而去。最后同香君双双入道隐居,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李香君:南京名妓,追求真挚爱情,既柔情似水,又烈性如火。她同侯方域结合之后,发现其妆奁之费,全是阉党余孽阮大铖为巴结复社所出,便坚决全部退还给了阮大铖。她所追求的是志同道合的爱情,不是攀缘富贵的婚姻。遭到拒绝的阮大铖恼羞成怒,诬陷侯方域,侯方域被迫投奔史可法。南明弘光王朝建立以后,新任漕抚田爷要买香君为妾。香君宁死不从,倒头撞地,血溅侯生所赠的定情诗扇。她溅在诗扇上的血痕被画成桃花。后来香君又被选入宫,入宫后她怒骂权奸马士英和阮大铖,“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清兵南下之后,面对破碎的江山,她出家当了道姑。
柳敬亭:一位技艺超群的说书人,对当时的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得知阮大铖是阉党余孽之后,毅然离去不再和阮家来往。柳敬亭不避艰险,毛遂自荐为侯方域送信,阻止了左良玉率部东下进驻南京的军事行动,表现出为国为民的侠肝义胆。后来他又冒险为左良玉传檄,声讨马士英、阮大铖。南明灭亡后,他拒绝为官隐入渔樵,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
杨文骢:善于逢场作戏趋炎附势之人。他无论清流,逆党,官僚,文人,还是艺人,妓女,无所不交。既帮助侯方域结交李香君,又帮助阉党余孽阮大铖巴结复社。在侯方域被阮大铖诬陷的时候,他指点侯方域投奔史可法。不久他居然帮助田仰买香君为妾。
阮大铖:明代阉党余孽。曾因依附阉宦魏忠贤而被罢官,但却不甘寂寞。他妄图骗取复社文人们的信任,结果被复社的公子们打了一顿;转而又想通过侯方域和复社的文人来往,但被李香君识破。崇祯死了以后,阮大铖死灰复燃,积极追随马士英迎立福王,媚主求荣,步步高升。他依仗马士英的势力,陷害侯方域和李香君。清兵南下,他先跑后降,最后摔死在仙霞岭下。
马士英:一个无才无德之人。崇祯皇帝死后,他伙同阮大铖迎立福王,自己也当上了首辅,操纵着腐败不堪的南明小朝廷。清兵南下,他慌忙逃窜,只顾他那“一队妖娆,十车细软“的安危。在李香君痛骂他祸国殃民之时,却对这位弱女子大施淫威。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无耻之徒。)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红楼梦》主要人物形象,举一例。
2.以周进、范进为例,谈谈科举制度是如何毁弃人才的。
1.红楼梦主要人物赏析:
一、贾宝玉
《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但据我看来,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灵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有些读者在读了这两首《西江月》后,就此认定了宝玉是一个不求上进,只爱脂粉的孽根祸胎。但其实不然,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大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甚至认为那些和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至于八股时文更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基于此种想法,他“杂学帝搜”,宁肯去读《西厢记》《杜丹亭》这类被封建卫道者视为邪书的“小说淫词”,也不去读《四书》、讲八股、听“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
不仅如此,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当然,在他的性格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对于世俗男性的憎恶轻蔑以及与之相反的对于女孩子的特殊亲爱和尊重。在第二回中,他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后来随着宝玉逐渐长大,他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他又发现“女儿”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又有女儿由出嫁前的“无价宝珠”到出嫁以后变成“死珠”再最后竟变成“鱼眼睛”的看法。这表明,他在成和或逐渐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最深的就是女孩。因此,他在行动上才表现出了对女儿不同一般的温柔体贴。
再有,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贾环既是他弟弟,又是庶出,“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 “须要为子弟之表率”,但宝玉却是“不要人怕我”,所以贾环他们并不甚怕他,甚至得寸进尺还想割害死他和凤姐。即使被贾环有意用滚烫的蜡油烫伤,他还在为贾环打掩护。他还对仆人没有主奴界限,直接破坏封建秩序。对茗烟“没有没下,大家乱玩一阵,”“撕扇子千金一笑”使晴雯转恼为笑;金钏受辱身死,宝玉念念不忘,不顾给凤姐过生日这等大事,偷偷跑到郊外冷清之处洒泪祭奠。
还有,就连宝玉追求的爱情婚姻也是建立在这种反叛思想的基础上的。他早已将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昭然明世,他在梦中叫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情都倾诉了出来。
因此,也有人说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是初步民主平等思想。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碍的。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二、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O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痛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小姐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尖埃。无视“温柔郭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薜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死。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死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三、薛宝钗
对宝钗的评价,长期以来褒贬不一。对于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虽然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因此,作者在描绘这个人物时,是同情与批判兼而有之。
作者同情她,她也是“薄命司”里“有命无运的人。”作者也赞美她,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
二。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但是作者越是渲染和赞美她的才貌,就越能让人更好地批判她封建品德。但同时,作者并不是把她写成一个小丑,而是通过对宝钗的批判来达到谪指封建制度的目的,贬中有褒,褒中含贬,但基本持否定态度,我想,这就是作者对薛宝钗的态度。
在《红楼梦》中,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我们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但我想,只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我们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可以说通过作者成功的描写,使读者在看到王熙凤的同时也就看到了统治阶级本身。
王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在卷首,我们通过冷子兴之口对她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这样对她已有了一点印象,但这些印象毕竟比较淡漠。但她第一次出了场,马上就被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人再也不会忘却。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可能贾府众人的感觉都已迟钝了,可我们却和黛玉一样,感觉格外鲜明:“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接着短短的一段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忙人,大红人。因为忙,她迟到了。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同黛玉讲话也显得很忙:笑着讲两句,马上拿手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赶忙询问有关情况和布置
待客之道。因为红所以才敢这亲放诞无礼,贾母才特别给她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在接下来,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凤姐,而且最常用的还是通过别人的观察和描述来表现观凤姐的形象。贾府的穷亲戚刘姥姥初见凤姐时的描写,就很好地表现出她的“威”。刘姥姥好不容易才进了荣国府,经过了一番周折后才等到“凤姐”“下来”时,却只听人声未见人影,又经过摆饮,“半日鸦雀不闻”,最后才得到接见。而见到的凤姐却是“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着:‘怎么还不请进来?’待抬头看见刘姥姥已在地下站着,”这才忙欲起身,但“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这一段描写的特别精彩,寥寥几笔,足以传神。尤其是她“拨手炉里的灰”的细节写来“追魂摄魄。”这种细节描写虽简洁,但已写足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管事奶奶对一个穷亲戚的威风。另外,其仆人兴儿对其评论:“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也极其准确地反应了凤姐的性格特征。
从第十二回起,作者陆续通过大段情节的描写来表现了凤姐性格的真实面。“毒设相思局”写她狠毒,“协理宁国府”写她的才干,“弄权铁槛寺”写她的贪婪舞弊。这些描写使得读者越读下去,就越能发现其性格的险暗面。“弄权铁槛寺”,水日庵的老尼姑求凤姐拆散张金哥的婚事,结果凤姐得了三千两银子逼死了一对示婚夫妻。然而就在其利用贾王两府关系使得阴谋得逞后,“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作者的谴责之意非常明显。
凤姐不象贾政、王夫人流戴着“宽厚”、“仁慈”的假面具,她做坏事自觉不而大胆,她曾经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表示自己敢于向任何阻止她做坏事的力量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姐的人生哲学大概同曹操相同:“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但人们又绝不会把她同曹操混淆开来。同时贪婪狠毒的天性,凤姐却以女性的美貌和聪明,善于逢迎辞令,把自己隐蔽的更巧妙,更具复杂性。在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上,她真可谓爱财如命。她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后来贾府坐吃山空,钱的确不够使了,机琏便让她去求鸳鸯,她张口就要一二百两银子做报酬。连夫妻之间也这样勾心斗角,可见其的确是贾府崩溃前的蛀虫。
在“五熙凤大闹宁国府”这一典型情节中,作者用了近二回的篇幅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凤姐性格。她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事儿以后,凤姐从兴儿嘴里听到全部情况,针对不同人采取不同对策,对尤二姐先是虚心假意地笼络,骗其入住大观园后,又借刀杀人。而为其“显威”而状告贾琏的张华最后只落得被害死,被灭口的待遇,她的所做所为的确是兴儿一席话最好的验证。
凤姐性格的充分描写,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作者给王熙凤的“判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已心研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替。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其还是很婉惜的。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塌,而她自己也同归于尽。
总之,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儒林外史》对科举大力抨击.在第一回“楔子”中,就借王冕之口批评因有了科举这一条“荣身之路”,使读书人轻忽了“文行出处”――即传统儒学要求于“士”的学问,品格和进退之道.第二回进入正文开始,又首先集中力量写了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沉浮的经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引诱并摧残着读书人的心灵.他们原来都是在科举中挣扎了几十年尚未出头的老“童生”,平日受尽别人的轻蔑和凌辱.而一旦中了举成为缙绅阶层的一员,“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房子,田产,金银,奴仆,也自有人送上来.在科举这一门槛的两边,隔着贫与富,贵与贱,荣与辱.所以,难怪周进在落魄中入贡院参观时,会一头撞在号板上昏死过去,被人救醒后又一间间号房痛哭过去,直到口吐鲜血;而范进抱了一只老母鸡在集市上卖,得知自己中了举人,竟欢喜得发了疯,幸亏他岳父胡屠父那一巴掌,才恢复了神智.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如何为科举而癫狂的情状,通过这两个人物显露得极其充分而又带着一种惨厉的气氛.作为儒林群像的画谱,《儒林外史》小说中所描写的士林人物形形色色,除了周进,范进这一类型外,有张静斋,严贡生那样卑劣的乡绅,有王太守,汤知县那样贪暴的官员,有王玉辉那样被封建道德扭曲了人性的穷秀才,有马二先生那样对八股文津津乐道而完全失去对于美的感受力的迂儒,有一大群像景兰江,赵雪斋之类面目各异而大抵是奔走于官绅富豪之门的斗方名士,也有像娄三公子,娄四公子及杜慎卿那样的贵公子,喜欢弄些“礼贤下士”或自命风雅的名堂,其实只是因为活得无聊„„.这些人物并不能简单地一概归之为“反面角色”,但他们都从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读书人中普遍存在的极端空虚的精神状况,从而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萎靡状态.他们熙熙攘攘奔走于尘世,然而他们的生命是无根蒂的.在这些人物中,像马二先生好谈文章而不识李清照,范进当了一省的学道而不知苏轼为何人,反映出科举对士林文化修养的破坏;像上至某“大学士太保公”借口“祖宗法度”以徇私,下至穷秀才王德,王仁标榜“伦理纲常”而取利,则反映出士林人物在道义原则上的虚伪性.《儒林外史》描摹出这种普遍性的社会景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材的摧毁和它自身因此而丧失生机.
第三篇: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
形成性考核实施方案
该课程一共安排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由以下各项组成:平时自主学习内容、四次平时作业内容、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
一、平时自主学习作业
平时自主学习作业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中,每章都设计有思考题。学生在学完每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选取合适的内容完成自我检测与总结。同时,平时至少参加网上讨论和答疑两次,并按时参加集中辅导和讨论。这部分内容占形成性考核内容10%。
二、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包括四次,需要至少独立完成三次。这部分内容考核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15%。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
学生需要至少完成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中的一项内容,具体要求见本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占形成性考核内容5%
四、辅导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并可在辅导时进行作业讲评,集中讨论作业中的问题。云南电大将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检查作业的完成与批改情况。
第四篇:形成性考核4
形成性考核4
(第8、9、10专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部署,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方向,明确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和奋斗目标。
(1)经济建设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政治建设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文化建设
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社会建设
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生态文明建设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和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
第四,“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与国内环境。
第五,“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稳定。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二、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1)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经济建设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关系、政治意识、政治行为和整个社会的政治制度等,也制约着社会的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面貌之所以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社会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进步,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因此,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思想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正如邓小平所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
(2)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没有政治建设,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没有一个以健全法制为保障的发展环境,其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泽民也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只有政治建设搞好了,实施“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才能有可靠的保证。
(3)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
没有文化建设,就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就不能形成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主流精神,其他建设就没有精神支撑。只有搞好文化建设,人们拥有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才能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
(4)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没有社会建设,就不能形成促进其他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建设就像一条纽带,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统合功能和辐射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社会建设水平的提升必将有力地促进和带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5)生态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 没有生态建设,就不能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目前,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目标产生了重大影响。
2、结合实际,谈谈新时期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答:(1)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
党的十八大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这是我们党对于所处环境和自身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
一是执政的考验。我们党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才取得了今天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执政的地位。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执政对我们党的严峻考验。因为执政,所以存在权力的诱惑,容易造成腐败;因为执政,容易形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因为执政,民众要求高,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因为执政,容易陷入事务主义,导致党政不分。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的王朝更替,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历代王朝都没有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苏联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共产党没有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直面执政所带来的各种考验,正确应对这些挑战,有效处理执政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是改革开放的考验。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但改革开放也给党的建设带来巨大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容易冲击党的执政基础;再如物质利益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群众自主性增强,对党依赖减弱。这些新情况,使得传统比较有效的党建办法受到挑战。
三是市场经济的考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创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方向确定以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有其负面性。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所造成的党风方面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只要钱,不要社会主义。一些党员错误地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捞钱,产生了“一切向钱看”,“一切为了钱”,信服“不管什么主义,能赚钱就是好主义”等错误思想。第二,只要实惠,不讲理想。一些党员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渺茫而又渺茫”,甚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第三,只要个人利益,不要整体利益。少数共产党员在理论上鼓吹个人主义,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诋毁集体主义;在实践上唯利是图,破坏党、人民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第四,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少数党员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那一套已经过时,如今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吃白不吃,不要白不要、不拿白不拿”,趁着手中有职有权,抓紧解决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孩子问题。
第五,只要人情关系,不讲党性原则。不少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薄,原则性差,办事情做工作讲情面不讲真理,要“关系”不要原则,有“关系”不该办的事也办,没有关系该办的事不给办,“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礼物一送,事情办成。
四是外部环境的考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党越来越面临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西化”和分化的图谋未变。党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颠覆、渗透的压力。
面对“四大考验”,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面对“四大考验”,全党必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责任。
(2)“四大危险”
一是精神懈怠的危险。精神懈怠往往产生于取得丰功伟绩之后,是指在精神上松懈懒惰,表现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思想僵化等。无论个人还是政党,创业之初大多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而一旦取得巨大成绩后,就容易满足于已有成就,陶醉在颂歌之中,出现精神懈怠的危险。目前,我们党成立已经90多年,执政已经60多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但越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越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阶段性的,距离共产党人的最终理想更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在成绩面前,我们决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而是要始终保持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二是能力不足的危险。能力不足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使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错综复杂。我们必须要有知识短缺、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在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三是脱离群众的危险。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不强,作风飘浮、对群众安危冷暖不闻不问,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腿上滑下、久拖不决。
四是消极腐败的危险。有的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美色、权力的考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腐蚀了党的肌体,给党的形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如十八大后的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铁男案等。
(2)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再次,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第五篇:建设法规形成性考核一
建设法规形成性考核试卷一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8 道试题,共 16 分。)1.建设工程实施监理前,(D)
应当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权限等事项,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A.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行业协会 C.监理单位 D.建设单位
2.下列各项,符合《建筑法》建设工程监理规定的是(B)。A.工程监理单位代理建设单位利益执行监理任务
B.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施工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C.工程监理人员发现工程设计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权要求设计单位整改
D.工程监理单位可以转让工程监理业务
3.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依法签订了“幕墙工程分包协议”,在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时发现幕墙工程质量不合格。下列表述正确的是(D)。
A.分包单位就全部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法律责任 B.分包单位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C.总包单应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D.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4.从事建筑活动的经济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是符合国家规定的(A)A.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 B.流动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和突出业绩 C.注册资本.专业管理人员并依法设立 D.流动资金.专业管理人员和资格证书
5.(B)是指具有许可职权的建设行政机关根据相对人的申请,以颁发书面证照的形式,依法赋予其从事某种建设活动的权利或资格的行为。
A.建设行政征用 B.建设行政许可 C.建设行政处罚 D.建设行政强制 6.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C)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A.十五日 B.一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7.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是指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B)。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C.同时论证,同时评价,同时投资 D.同时投资,同时施工,同时评价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D)
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A.办公区与生活区 B.备料区与作业区
C.办公、生活区与备料区 D.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法律责任按性质可分为(ABC)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社会责任
2.城市新区开发应遵循(BCD)等原则。A.大投入、大手笔的原则 B.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原则 C.量力而行的原则 D.方便宜行的原则
3.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AB)等阶段进行。A.总体规划 B.详细规划 C.简单规划 D.分部规划
4.建设法律关系是由(ABD)等要素构成。A.建设法律关系主体 B.建设法律关系客体 C.建设法律关系第三方 D.建设法律关系内容
5.城市规划的编制要遵循(ABCD)等原则。A.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原则
B.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则 C.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防灾减灾的原则 D.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6.建设工程审核批准后,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包括(ACD)等内容。A.验线 B.放线 C.现场检查 D.竣工验收
7.建设法律、法规、规章立法的程序包括(ABCD),这是我国在长期立法实践
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的立法程序。A.法规案的提出 B.法规案的审议 C.法规案的处理 D.法规的公布
8.《建筑法》对建筑活动的微观监督内容包括(ABCD)A.建筑项目的施工许可管理 B.从业者资质与资格认定管理 C.建设工程承包管理
D.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三、判断题
1.(B)城市规划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域适用范围;二是人的适用范围。A.错误 B.正确
2.(A)我国建设法律法规体系,是以建设法律为龙头,建设行政法规为主干,建设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规章为枝干而构成的。这个体系是由三十八项行政法规和六项法律组成。A.错误 B.正确 3.(B)建设行政执法,不仅依据一些法律、法规,还要依据技术法规、专业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才能完成,建设行政执法具有显著的专业技术性。A.错误 B.正确
4.(B)建设行政案件受理后,进入行政诉讼审理阶段,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A.错误 B.正确
5.(A)我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A.错误 B.正确
6.(B)建设法调整的对象是建设活动中形成的社会与自然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包括行政管理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和民事关系。A.错误 B.正确
7.(B)城市规划中的详细规划阶段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A.错误 B.正确
第6/9页
8.(B)建筑许可的表现形式为施工许可证、批准证件、资质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等。A.错误 B.正确
9.(A)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A.错误 B.正确
10.(B)《建筑法》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的监督管理。A.错误 B.正确
五、案例分析题
1.某建筑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一教学楼施工合同,明确施工单位要保质保量保工
期完成学校的教学楼施工任务。工程竣工后,承包方向学校提交了竣工报告。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还没组织验收就直接投入了使用。使用过程中,校方发现了教学楼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修理。施工单位认为工程未经验收,学校提前使用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不应再承担责任。试问:
1.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分别是什么?
2.应如何具体地分析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及责任的承担方式,为什么?
第7/9页
答1:本案中的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是某建筑公司和某学校。客体是施工的教学楼。
内容是主体双方各自应当享受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具体而言是某学校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按时、足额支付工程款的义务,在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后,该学校就有权要求建筑公司按时交付质量合格的教学楼。建筑公司的权利是获取学校的工程款,在享受该项权利后,就应当承担义务,即按时交付质量合格的教学楼给学校,并承担保修义务。答2:因为校方在未组织竣工验收的情况下就直接投入了使用,违反了工程竣工验收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所以,一般质量问题,应由校方承担。但是,若涉及到结构等方面的质量问题,还是应按照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分解责任。因为承包方已向学校提交竣工报告,说明施工单位的自行验收已经通过,学校教学楼仅供学校日常教学使用,不存在不当使用问题,所以,该教学楼的质量缺陷是客观存在的。承包方还是应该承担维修义务,至于产生的费用应由有关责任方承担,协商不成,可请求仲裁或诉讼。
2.张某住某市区。2008年,张某未经城市规划部门的批准,擅自在自己居住的楼房东北侧便道上搭建一间简易房屋用于经营。该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检查中发现后,认为张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遂依法通知其限期改正,自行拆除。在规定期限内,张某未予改正。城管大队又依法对其作出了责令限期拆除决定。张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其所搭建的建议房屋虽系违法建筑,但其周围还有其他的违法建筑,被告不应仅对其违法建设行为查处,故诉请法院撤销被告所作的决定。试问:
1.人民法院是否支持张某提出的诉讼请求? 2.为什么?
第8/9页 答1:法院不支持张某的诉讼请求。
答2:根据《规划法》第三十七条、三十八、四十条规定,张某所建的简易房屋,即使是临时建设,也应依法办理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张某无任何批准手续就建简易房屋的行为显然属于严重的违法建设的行为。该市城管大队系经国家和该市有关部门批准依法成立的综合性行政执法机关,其有权依据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的违法建设进行查处,并责令其改正或予以行政处罚。张某提出的,关于城管大队需对他人的违法建设行为作出处理的要求,与张某的违法建设行为无关,并以此作为城管大队对其违法行为处理不公正的理由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