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力推进产销合作 促进粮食顺畅流通
大力推进产销合作 促进粮食顺畅流通
中国食品产业网(2007年2月16日13:32)
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 金辉
黑龙江省是粮食主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商品量达到539亿斤。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粮食产销合作、促进粮食顺畅流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从2000年开始,我省就开展了与主销区省市的粮食产销合作工作,6年来,我们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协调,市场机制,企业运作”和“丰歉互相保障,同等条件优先”的原则,在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下,在销区兄弟省市的共同努力下,粮食产销合作取得显著效果,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目前,我省已经与京、津、沪、浙、苏、闽、滇、晋、陕、甘等10多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创双赢”的合作目标。2003年到2006年4年间,通过铁路运往省外粮食1556亿斤,平均每年近400亿斤。2006年,我省是全国粮食净调出的6个省份之首。不但使销区所需粮食有了可靠保障,而且使我省生产的粮食有了稳定的销路。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粮食合理、有序、顺畅流通,稳定销区粮食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坚持把粮食产销合作做为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2000年,我们审时度势,积极给省政府当参谋,提出了“抓住机遇,抢占市场,与沿海主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的工作思路,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我省政府与浙江省政府首开先河,签订了“关于促进两省粮食购销及经营合作的协议”。在以后的几年中,我省政府组成高层粮食考察团,走销区、看市场,协调解决产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产销区省市政府间基本形成了年度高层互访的良好局面,推动了产销合作的发
展。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落实措施,积极推进。一是突出重点。近几年来,省局每年都把粮食产销合作作为必须抓好的重点工作任务,年初把产销合作工作任务逐级落实到市、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年终检查评比,把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当地政府。同时,通过专题推进,典型引导,确保产销合作取得实效。二是落实方案。省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粮食产销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产销合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扎实稳步推进。三是恪守信誉。为了巩固和扩大粮食产销合作成果,我们把“信誉第一”作为工作原则。以诚招商,以信取胜。与主销区签定的协议和合同,如无不可抗力,必须保证履约。2003年3月,主销区粮食市场发生波动,粮源紧张,粮价上涨。我们顾全大局,坚决不涨价不抬价,不搞地区封锁,不囤积粮食,并主动为主销区积极提供优质粮源和优质服务。坚持做到24小时保质保量为销区发运粮食,最高日装车达到1600车,创历史最高纪录。及时补充了销区粮食库存,稳定了销区市场和粮食价格。“非典”期间,我省在杭州、宁波的大米生产线坚持24小时不停机加工生产,为稳定市场,稳定民心,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坚持打优质牌,走特色路
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水草丰美,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禀赋好,是发展绿色优质农业的天然宝地。近年来,为了满足经济发达地区人们买真货、吃精品、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我们充分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突出做好了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发展粮食“订单”。吸引省外企业来我省签合同,建基地。采取春订秋收、预付定金、依质论价、优质优价等方式,实行良种化种植、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推广“企业+农户”链条式发展格局。2006年,省外企业在我省签订了50多万亩的订单种植协议,省内有90多家购销企业实行了“订单”收购,“订单”面积达650多万亩。二是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业。努力多生产质量好、销路好的绿色、优质粮食,确保粮油产品质量信得过、信誉有保证,让销区人民买得称心,吃着放心。目前,我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已获得绿色食品使用标识的产品有610个品种,绿色食品产量及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三是积极打造优质品牌。品牌是企业长胜不衰的保证,也是产销合作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几年来我们充分发
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企业整合,实施品牌战略,以虎林绿都集团、鹤岗鹤鸣米业、汤原香兰米业等为中心,带动相邻、相关企业,逐渐做大做强,提升大米加工业的整体水平,从而拉动水稻和大米价格的上扬,促进了粮食销售,也使广大农民增加了种粮收入。目前,我省品牌大米等粮油产品在销区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绿色优质大米,已经热销全国。优质粮食的购销也带动了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全省已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1423家,其中稻谷加工企业326家;全省已有45个市县164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施了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建设大米生产线178条,年加工能力达400多万吨。
三、坚持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几年来,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按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因企制宜,与销区企业一起,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一是组建“农业合作社”。2005年6月,我省木兰县与上海奉贤区共同组建了跨省区的农业合作联社——“沪哈南北粮食合作联社”。通过“共同组建合作社,共同培育市场主体,共同开发市场资源,共同打造优质品牌”,共同组建了跨地区的产、购、加、销一体化的新型粮食合作社联合体,实行了“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的新型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双赢。木兰县已落实水稻生产基地10万亩,联结农民3万多户,上海奉贤区协调销售企业以每市斤高于市场价0.03元价格收购水稻,仅此一项可使农民实现增收6000万元。二是建立“委托代储基地”。我们充分利用我省冬季时间长,气候寒冷干燥,利于水稻储存的优势,主动与北京市共同建立了“地方储备粮委托代储基地”。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真诚合作”的原则,北京市负责调控代储储备粮食数量、调拨计划、轮换节奏、费用支付等,我省受委托负责代收、代储和代管等事宜。目前北京市有7万吨地方储备粮在我省代储。三是吸引主销区到我省建立“收储加基地”。2005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粮食局与密山市政府签订了《建立粮食收购储备加工基地合作备忘录》,在密山市共投资1317万元,建设仓容3万吨、日加工稻谷100吨、日烘干稻谷500吨的集收购、烘干、储存、加工和中转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收储加”基地,已经正常运营近两年,粮食经营量达1.35万吨。
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为产销区企业间合作搭建平台
一是组织企业走出去,开拓主销区粮食销售市场。近几年,我局每年都组织市地粮食局和企业到销区走访、调研,回访老客户,建立新基地。2006年,我们又开辟了西北市场,组团赴陕西、山西、甘肃,与三个省签订了22亿斤粮食购销协议。目前,我省已经与京、津、沪、苏、浙、闽、滇、晋、陕、甘等10个省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每年省际间粮食购销合作数量在150亿斤以上。通过多次举办对接洽谈会,产销区企业之间加深了了解,密切了关系,增进了友谊,合作企业逐渐增多,经销网络逐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明显提高。从社会供需平衡调查结果看,我省的粮食已经销往30个省(区、市)。
二是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大力开展基地建设。通过实施开放式招商,积极支持和鼓励省内外多元粮食经营主体参与我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盘活国有粮食存量资产,提高粮食市场整体实力,扩大粮食购销,搞活粮食流通。我们引进了新加坡郭氏兄弟集团在佳木斯市落户,一期投资1.8亿元,兴建大米加工和稻壳发电项目,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2006年,全省粮食系统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7亿元。
三是搭建企业合作平台。从2004年开始,我省联合京、津、沪、苏、浙、闽、滇等主销区省市连续三年共同举办了“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为推进粮食产销区企业合作的快速健康发展搭建了平台。在洽谈会上,既有贸易洽谈,又有现货交易,既有粮食交易,又有项目推介,办的红红火火,有声有色。“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以优质充足的粮源保障,诚信合作的良好信誉,稳定长效的市场合作形式,扎实有效的履约保障机制,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三届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一届比一届人数多,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成交数量多。2006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来自28个省市区的参会企业达1100多家,共达成粮食购销合同及意向性协议592项,粮食交易量已经达到777.8万吨,占我省粮食商品量的29%,金额达144.5亿元。其中:签订粮食购销(含代购、代储)合同670.9万吨,目前已开始陆续履约。三届洽谈会丰硕的交易成果、多元的合作对象、丰富的合作内容、灵活的合作方式,标志着粮食产销合作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
五、坚持做好协调服务,为产销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在粮食产销合作工作中,作为粮食流通主管部门,我们注重发挥好协调服务的作用。
一是主动与建立产销合作关系的省市建立了定期互访机制。每年我们都主动走访销区省市,一方面互相了解粮食生产、市场供求情况,征求合作意见;一方面协调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合作的意向。
二是积极创造宽松的合作环境。特别是在资金信贷政策上,我们协调农发行,对国有粮食企业放宽贷款条件。做到了贷款“六个不限”,即不限时间、不限品种、不限方式、不限贷款数量、不限地点、不限价格。同时简化了贷款审批程序,提前了贷款发放时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提前签定粮食销售合同,引进和筹集风险保证金,确保了粮食收购资金及时到位。从2006年新粮入市到目前,省农业发展银行共发放收粮贷款资金87.37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投放10.76亿元,充足的资金保障吸引了销区客户来我省采购粮食,有力地支持了粮食产销合作的开展。
三是协调铁路部门,争取和扩大粮食品类在铁路日装车中的份额。针对我省铁路运输紧张的实际问题,我们与铁路部门积极协调,努力争取铁路运输通畅。对金秋交易会、政府采购等产销合作的粮食运输计划,采取了单独协调、重点保证等措施,增加粮食外运数量。2006年全省通过铁路销往省外的粮食达426亿斤,其中:大米74亿斤,水稻50亿斤,玉米113亿斤,大豆155亿斤,其他34亿斤。
我们将按照这次全国粮食局长会议和聂局长的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探索粮食产销合作的长效机制,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粮食产销合作工作,为促进粮食顺畅流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为作者在全国粮食局长会议上的发言)
第二篇:兰溪市探索实践粮食产销合作新模式
兰溪市探索实践粮食产销合作新模式
兰溪市粮食局
【实施背景】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影响社会稳定,粮食安全是社会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题和基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我市粮食的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给难度加大,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粮食问题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确保粮食安全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我市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近几年来,兰溪市粮食局根据当地粮食产需有缺口的实际,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操作、市场运作”和“互惠互利、同等优先”的原则,积极与主产区开展粮食产销协作,努力与粮食主产区建立紧密和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创造了不少的粮食产销合作新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本做法】
一、建立省外订单粮食基地,保证充足稳定粮源。
根据我市粮食产需缺口不断加大的实际,我们于2001年就开始在江西、安徽、东北等省份建立订单粮食基地的初步尝试。最初没有书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订单粮食的品种、数量,管理也比较粗放,受产销双方观念、粮食市场、粮食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订单也不存在着制约,履约效果不是很理想。2002年我们采用书面合同有计划、有组织地全面落实订单。经过2002、2003年的发展,产销双方合作共识逐渐形成,订单粮食基地管理也逐渐规范。2003年,省外订单基地粮食入库30万公斤,2004年入库450万公斤,2005年则达到 550万公斤,履约率达83 %,省外订单粮食基地成了兰溪保证粮食供求平衡的重要渠道。
2004年我们提出省外订单基地享受市内订单政策,并对一些资金比较困难的农户铺垫一定的资金,如提供种子款、预付收购定金,提供优质服务等,促进了省外订单基地的发展。2004年以来,我市 1
在省外的订单粮食基地基本上稳定在2万亩左右。
我们还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收购方式,保证订单粮食入库。在收购前由当地分管粮食的领导召集工商、粮食、乡镇、行政村有关人员召开订单粮食收购会,布置落实收购工作。2003年,我们直接派人带资金上门收购,因租用当地粮仓,收购环境不理想,质量难以很好地保证,费用高,效果也不是很理想。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委托收购的方式进行。委托收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委托当地有收购资格的经营户代收购、代运输,粮食验收合格进仓后付款的收购方式,还有一种是委托当地村委会组织收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采取购销合作方式,直接掌控粮源。
2003年,我们在黑龙江省政府和省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与黑龙江省储备粮管理公司签订了3000吨晚粳谷购销协议,至当年年末,受粮价上涨**影响,运输紧张,实际调入1000吨。2004年,再次与黑龙江省储备粮管理公司合作,签订2000 吨购销协议,全部调运到位,保证了2004年粮食供求形势趋紧情况下的粮源供应,完成了市政府要求的粮食供应不断档、粮价不暴涨的工作要求。2005年7月,继续与黑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1万吨晚粳谷购销协议,用于储备粮轮换及下属购销公司开办的“中外合资浙江双龙米业有限公司”的加工粮源,到2005年末,全市地方储备粮食全部到位,同时还落实了100吨的成品粮储备,品种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开放粮食市场,吸引产区粮食经销商。
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全方位多主体开放粮食市场,改进服务积极开展招商安商工作,努力吸引外地粮商到本市从事粮食经营和批发贸易,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销双方的联系与合作。2005年末,兰溪市粮食批发市场摊位出租率首次达到100%,有来自江西、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客商从事粮食批发经营。
四、建立合作经营企业,达到利益共享。
全国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我省周边的江苏、安徽、江西等产
粮省的粮食产需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可提供的商品粮逐渐减少。而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的粮食品种全,商品量大,商品粮基地地位日益突出,其晚粳谷更适合我市市场需求。从长远来看,与黑龙江省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其意义将更加深远。因此,在直接开展购销合作的基础上,2004年,我们进行了更深层次产销合作模式的探索,决定在东北建立“窗口”。经多次的市场考察,实地谈判,突破了“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联营”的思维定势,与黑龙江省宁安市粮食个体经营户合作,创办了“宁安双江米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300万元,占地15亩,从谈判、签约到新厂房的筹建、设备的安装投产,仅用了短短的4个月时间。
五、开展异地收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2005年下半年我们又与农发行联系,通过调研,提出由我市农发行贷款,当地农发行监管,委托“宁安双江米业有限公司”收购原粮,满足我市所需粮源的构想,得到了农发行的大力支持并付诸行动,2004、2005年共委托该公司收购晚粳谷2600吨。经过一年来的发展,“宁安双江米业公司”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已成为我市的一个重要粮源基地,既保证了我市粮源供应,又促进了我市粮食品种结构的改善,同时也发挥了该“窗口”在价格信息、粮源渠道、铁路运输、资金动作等方面的优势,开创了“南北呼应、资源共享”的新局面。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北方储粮保质期长、仓储成本低、轮换粮源多、价差小的优势,积极探索易地储粮业务,进一步扩大产销合作范围。
【成效评价】
粮食产销合作新模式为落实和稳定地方储备粮轮换及应急供应的粮源、保证粮食供需平衡,为改善粮食储备品种结构、丰富我市粮食品种、适应市场需要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省外建立订单粮食基地,产区能根据订单尽早安排粮食生产,销区能确保有足够的粮源和适销对路的品种,使产销双方实现“双赢”。委托收购既保证了粮食质量,又降低了收购成本;既促进了农民履约率的提
高,还发展壮大了一批粮食经销大户。如我们最大的订单客户,江西省贵溪市河潭镇花屋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江洋同志,因粮食产销工作突出,2004年被子评为贵溪市劳动模范,2005年又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
【创新亮点】
1、我市探索实践粮食产销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操作、市场运作”的新路子,达到了粮食产销两地“互惠互利,谋求双赢”的目的。
2、我市探索实践粮食产销合作模式突破了“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联营”的思维定势,创造了国有企业与粮食个体经营户的合作形式,创办到的“宁安双江米业公司”发挥了该“窗口”在价格信息、粮源渠道、铁路运输、资金动作等方面的优势,开创了“南北呼应、资源共享”的新局面。
第三篇: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变革
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促进企业管理变革
--韶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经验介绍材料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技术的深刻介入,正在使传统的企业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韶钢”)是中国企业500强,广东企业50强之一,是广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十一五”期间,韶钢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全力打造环保生态型、品种效益型、和谐稳健型、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精品基地。
一、韶钢信息化建设概况
一直以来,韶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从1985开始计算机的应用工作以来,始终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年来,韶钢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1、硬件网络平台建设
至目前为止,韶钢建成了总长220千米覆盖全公司每个工作点的三层千兆光纤网络,3×100M独享带宽接入互联网,形成了覆盖全集团公司每个工作点的“高速信息办公网络”和上万户家庭的“职工住宅小区宽带网络”,形成内外部的高速信息网络平台。
2、ERP系统建设
2005年2月,韶钢正式启动ERP一期系统建设。
韶钢ERP一期项目以ORACLE的ERP套件作为实施框架和整体集成平台,系统主要涵盖了采购分销系统、生产制造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物料清单(BOM)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作业管理、质量管理、应收管理、应付管理、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总帐管理、成本管理等20多个子模块。系统一方面充分挖掘了ORACLE ERP的标准功能,另一方面,融合了韶钢以往信息化建设的成果,通过自主创新的集成技术,将原有的计量数据采集系统、质量检验系统等进行了无缝集成。同时与同步实施的MES系统进行了无缝联接,使韶钢在计划、采购、生产指挥、质量控制、计量、销售、物流、财务、成本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了完整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
ERP一期项目于2006年4月正式上线,一次性获得成功。2007年5月,韶钢实施ERP二期拓展项目。ERP二期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电子招投标管理、企业商务智能(BI)等模块,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ERP系统的管理功能和决策支持功能。系统于2008年10月,同步上线成功。
3、MES系统建设 韶钢MES项目于2004年12月正式启动,2006年4月10日上线。该项目主要在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第三炼钢厂、宽板厂、高线厂实施。
韶钢MES系统是在借鉴韩国POSCO先进的MES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韶钢自身的生产工艺、设备状况以及韶钢信息化的成果,完全定制开发的具有钢铁行业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执行系统。系统主要涵盖了工序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四大系统,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了订单接收、材料设计、炼钢作业指示、轧钢作业指示、进程管理、质量标准、质量设计、质量跟踪、质量判定、质量分析、作业管理、库存管理等10多个子模块。
MES系统综合考虑了整条生产线上所有工序状态和物流平衡要求,高效运用人力、设备、原材料、能源等资源,以整个生产线的综合效益最优来编制工序计划,进行材料设计,下达作业指示,实现区域内的综合生产管制和在线调度,打通产销衔接的通道,使韶钢从原由的“面向库存的生产组织模式”转变为“面向用户订单需求的柔性生产组织模式”。系统的实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快了企业对市场反应的速度。
2008年,韶钢进一步在第二轧钢厂和铁前系统推行实施MES系统,扩展了MES系统的覆盖范围。
4、订单动态跟踪系统建设
钢铁企业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任务之一是打通“产销一体化”的关键路径,即从客户订单开始,将原燃材料采购、产品质量设计、生产制造、产品质量判定、制造成本核算、生产装备状况、产品仓储、发运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纳入一个自动化的计算机管理闭环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韶钢于2009年成功开发了“销售订单和生产任务在线跟踪系统”。
该系统的实现原理是:销售客户在韶钢电子商务网站上录入订单信息,销售部门计划员接收到客户的订单信息后,通过系统接口导入客户订单信息(包括:客户、定轧号、钢号、产品规格、定尺状态、边缘状态、数量、件数、产品交付要求、交货期等),传递到生产部门进行详细排产计划的编制,系统依据详细排产计划自动创建生产任务(JOB)传递至ERP系统,ERP系统下达生产任务给相关生产厂MES系统组织生产,生产实绩(包括:生产信息、坯料需求信息、质量信息、检验入库信息、销售开单发货信息等)通过MES系统和ERP系统进行实时收集。
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完成很好地实现了客户订单从订单接收开始,经历计划编制、任务下达、任务投料、任务执行、任务产出、质量检验、判定入库、销售发货全过程的物流跟踪,较好地满足了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对客户订单信息详细跟踪的迫切需求。
5、智能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
韶钢每年进出厂物资高达1800万吨。如何保证各种进出厂物资在验收登记、计量过磅、取样检验、物资中转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杜绝和排除不法分子“车辆套牌”、“掺水夹杂”等违法行为,确保韶钢利益不受侵害,成为摆在韶钢面前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难题。为此,韶钢于2008年1月开始实施“智能一体化监控系统”,于2009年5月正式投入运行。
该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厂物资监控系统、计量远程值守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中心建设等。系统从物资进厂到货预报开始,涵盖了验收登记、质检取样、计量过磅、卸车签收、车辆回皮、出厂放行的全业务流程,设立了1000多个监控摄像点,在全厂区搭建起企业内部的“天网”,建立了一套覆盖公司所有关键进出厂计量点、检验点、卸料点的全程视频监控系统及进出厂业务流程系统,实现了对各汽车称量点的现场无人职守和远程实时计量,实现了对取样、制样、送样、检验、存样、检验结果发布的全程视频监控,实现了与ERP系统的高度集成,有效地防止了计量、检验、仓储、装卸过程中的各种作弊行为。
6、班组成本核算系统建设
为进一步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深化各单位基础管理工作,强化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细化成本分解、经济核算与分析考核,充分调动全员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韶钢于2008年年底,在各单位现有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班组经济核算。同步启动实施“韶钢班组成本核算信息系统”。
该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1)以生产消耗、生产成果的核算为侧重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包括产量指标(实物产量、工时产量)、品种指标(产品品种数量、新产品数量等)、质量指标(产品合格率、优质品率等)、劳动指标(全员或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工时利用率等)、物资消耗指标(单位产品物资消耗量等)、设备利用指标(设备利用率等)、成本指标(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工序加工成本等)、安全环保等指标;2)在此基础上,建立考核指标从公司级到单位级、工段级、班组级、岗位级逐级分解的五级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责任体系;3)以班组为最基本的经济核算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架构、管理职责和生产管理流程,按照“谁使用、谁控制、谁核算、考核谁”的原则,对生产中的消耗与成果、投入与产出进行记录、计量、计算、分析、比较,具体、快速、准确地反映班组的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以合理的最小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009年通过深入开展精细管理和班组成本核算工作,韶钢降成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铁的生产成本从2008年的3400元/吨下降到目前的1983元/吨,钢材的成本保持在2800元/吨左右。
二、韶钢信息化建设的突出特点
1、紧紧抓住企业信息化的难点、热点、重点进行技术攻关,重点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比如:产品价格管理是韶钢销售与物流管理的核心业务需求。韶钢产品价格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产品基价和计价办法。韶钢制定了各个规格产品的基准价格(即产品基价),产品基价作为韶钢对外报价的基础,不同产品类型、不同销售区域有不同的基准价格;在产品基价的基础上,再针对产品的特殊属性和客户的特殊需求出台相应的计价办法,在产品基价的基础上浮动。由于钢材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变化较快,复杂的价格体系使得韶钢每次产品调价业务都困难重重,难于及时响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为解决这一业务难题,我们在对韶钢价格体系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价格管理进行了整合和规范,通过开发灵活、快捷的“产品价格调整”程序,极大地简化了调价员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操作效率,使调价员从繁琐的价格数据堆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去关注市场变化、关注销售环境的变化,极大地加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升了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
再如:大宗原燃材料的结算问题。传统的大宗料采购合同通常以“文本”的方式出现,由于采购物资结算业务与合同的质量标准条款、化验升/扣价条款、超发/少发控制条款等息息相关,合同的每一条款的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到与客户结算时的结算价格。这种抽象的“文本式”条款由于无法实现计算机的自动识别,必然导致人为干预,引发诸多争议。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韶钢的技术难点和热点,我们结合韶钢采购业务实际,定制开发了验配结算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合同文本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合同文本的数字化、合同清单的数字化、合同到货计划的数字化、合同质量标准条款的数字化、合同化验升扣价条款的数字化),结算时,系统自动搜索相符的合同“数字化”条款,自动匹配、自动进行升扣价处理,结算员无权修改任何关键结算信息(如:合同价格、结算价格、化验值、化验标准值、升扣价值等),完全实现了大宗原燃材料的自动在线结算,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再如:生产制造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原先,韶钢由于没有生产系统的支撑,整个生产计划的排产、生产任务的下达基本依靠手工或OA系统进行编制和传递。为填补韶钢生产制造信息化的空白,同时也解决 Oracle ERP在钢铁行业生产制造模块实施难度大的难题。我们通过ERP车间管理模块的实施,把ERP系统简单的标准功能与钢铁生产复杂的生产管理实际有机地统一起来,开发出了具有韶钢特色的炼钢管理系统、轧钢管理系统。从主生产计划编制到车间作业计划下达,从炼钢到轧钢,从入炉、加热、出炉到轧制,完全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
又如:实际成本核算问题。由于ERP系统标准功能采用标准成本核算,不符合韶钢实际成本核算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开发了按工序产品逐步结转计算的“实际成本还原系统”。该系统建立了一套企业标准的基础数据,包括物料的标准成本、半成品、产成品的定额消耗等,按照产品制造工序的先后顺序,从轧制工序开始、倒推炼钢工序、炼铁工序成本,通过层层倒推,逐步结转的方式,实现了企业各项成本数据的真实还原,公司决策层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查询当前各种产品的详细成本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2、紧密联系企业实际,确保企业信息化立足韶钢、扎根韶钢、服务韶钢
信息化建设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具有企业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活力。我们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没有一味地迷信和依赖ERP的标准功能,而是紧密结合韶钢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在充分挖掘ERP标准功能的基础上,依靠自身开发人员,开发了与韶钢业务实际紧密结合、与ERP系统高度集成的“销售发运平台”、“验配结算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炼钢管理系统”、“轧钢管理系统”、“成本还原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这些自主开发的管理软件极具韶钢特色和个性,不仅好用而且效益显著,很好地弥补了ERP系统标准功能的不足,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ERP软件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功能,避免了“瞎子摸象”和脱离实际的弊端。
3、注重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夯实企业信息化的基石 韶钢信息化始终十分注重基础信息化的管理。在实施ERP和MES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数据编码组,专门负责企业各类基础数据的整理和编码工作。至目前为止,共建立了各类物料编码569032条、物料分类1683191条、供应商编码2968条、客户编码1702条、员工档案27215条、仓库编码203条、机构编码190条等。同时,我们规定,任何信息系统的开发都必须以ERP基础资料档案为准,不得另形建立独立的编码库和编码体系。这些基础数据的统一、规范管理,为企业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石,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大集成、大应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4、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韶钢信息化始终致力于企业“精细化”管理
在实施ERP和MES系统的过程中,我们把精细化管理作为衡量系统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比如: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精细化功能的挖掘工作:借助ERP系统的货位管理功能,在ERP系统中进一步细化了库存堆位管理,备品备件实现了“库号-架号-层号”的三级货位管理,成品仓库实现了“库号-跨号-堆号-层号”的四级货位管理;在销售成品仓内,起用了批号/序列管理和批次属性控制功能,使韶钢的每一件钢材产品做到了按“件编号”进行管理,用户使用的每一件钢材产品,都可以通过ERP系统进行完整的订单号、任务号、炉批号、件编号、规格、宽度、长度、钢号、定尺状态、边缘状态等信息的详细跟踪,较好地解决了成品仓库按件管理的难题,使成品库存管理更趋精细。
在MES系统覆盖的范围内,我们能够按照客户的产品交付要求,进行产品的详细材料设计、炼钢作业指示、轧钢作业指示、进程管理、质量跟踪等全流程生产管控,按照流程倒推的方式,下达轧材、连铸、炼钢、炼铁、配矿等一系列的详细作业指示,使生产过程实现了精准控制。
5、打通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化的大集成应用,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近年来,随着ERP系统与MES系统在钢铁企业的逐步推广应用,其取得的应用效果也逐步被钢铁企业所认同,然而,ERP系统与MES系统建设“孰先孰后”,“孰轻孰重”一直成为困扰钢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问题。韶钢的实践证明,在可能的条件下,ERP系统和MES系统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上线,企业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整合效果。
在分工方面,我们从管理范围、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时效等四个方面对ERP系统与MES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划分,特别是在计划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对二者的管理范围和系统功能做出了清晰的界定,有效防止了功能重叠、业务交叉现象的发生。
在集成方面,由于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双方项目组有了更多、更充分的讨论机会,确立了ERP与MES系统之间在生产任务下达、生产过程投料、产品产出、库存物料移动等方面的接口表设计、接口数据项目、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传输时点等内容,通过接口进行计划、命令的传递和实绩的接收,使生产计划、控制指令、实绩信息在整个ERP、MES、过程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的体系中透明、及时、顺畅地交互传递,较好地实现了ERP系统、MES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大集成应用。
三、韶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
韶钢在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中,始终以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为首要任务,时刻注意将企业业务流程优化与企业信息化有效结合起来。
韶钢原来组织机构呈“金字塔”型,存在层次较多、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诸多弊端。我们通过ERP和MES系统的建设,对集团内部业务流程进行了大规模的梳理和优化,将原先284个管理流程梳理简化成70个业务流程、设计关键岗位60个,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推动了业务流程再造(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原有的金字塔型结构为精简、高效的扁平化结构所取代,原先管理部门的大量职能被计算机系统所取代,大幅度减少和压缩了管理层次,加强了决策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如:过去韶钢生产计划实行二级计划管理模式,现在各工序生产计划由生产部统一下达,实现了生产计划的一级管理。
2、依托企业信息化,促使企业管理变革、管理创新,实现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
在生产管理方面,韶钢近年来不断加大企业产销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力度,通过ERP系统、MES系统、订单动态跟踪系统等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按订单组织生产”的管理模式,逐步促使韶钢由过去“按库存组织生产”向“按订单组织生产”的模式转变,由过去以预测为主轴的推式生产组织方式向以需求为主轴的拉式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由过去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生产组织方式转变。大大缩短了产品交货周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低了供应链的总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在进厂物资管理方面,我们通过智能一体化系统的建设,综合利用了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卫星定位跟踪技术,无人值守远程计量技术、远程集中监控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手段和工具,在全厂范围内搭建起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的“天网”,实现了对各汽车称量点的现场无人职守和远程实时计量,实现了对取样、制样、送样、检验、存样、检验结果发布的全程视频监控,有效防止了进厂物资车辆在质量检验、计量过磅、料厂卸车等各业务环节中的各种作弊行为(如:车辆套牌、压磅、撬磅、驾驶室藏人、水箱灌水、加装车轮、样品掉包等),极大地提高了进出公司各类物资车辆的计量、检验速度,大大减轻了进出厂物流瓶颈,增大了公司规模扩张后的物流运输能力,公司物资进出厂管理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成本管理方面,韶钢班组成本核算的推行,是以“班组”为最小成本核算单位,难以想象,纷繁复杂的多级成本指标体系的建立、各类投入产出数据的收集整理、各类指标数据的计算、对比、分析完全依靠人“手工”完成。通过成本核算系统的建设,我们建立了统一的成本指标体系模型,极大地减轻了成本指标分解的难度,提高了指标分解的速度和精度,通过信息系统实时采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投入与产出数据,能快速地进行各类指标数据的收集、计算、分析和比较,准确地反映公司级、单位级、工段级、班组级、岗位级的生产消耗和生产成果,保证班组成本核算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3、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配套实施,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大融合
2003年,韶钢大转炉工程破土动工,为抓住有例时机,韶钢同步开展MES一期系统的前期工作,IT人员作为大转炉工程项目部主要成员,全程参与工程的前期考察、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工作,全过程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包括:对基础自动化级建设要求、数据接口要求等)传递到工程项目部,为MES系统后续的顺利开发、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韶钢整合原料厂、焦化厂、炼铁厂资源,组建炼铁部,韶钢以此为契机,同步启动铁前MES系统项目的建设工作,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炼铁部的组织架构设置、资源平衡配置、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和建议,促使炼铁部组织机构设置更趋科学、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业务流程更趋优化。
2008年,韶钢整合原各采购部门下属仓库、销售部门下属各成品仓库,组建韶钢统一的仓储中心,整合原铁运部、汽运部、物流公司,组建大物流部,韶钢信息部在以上组织机构的大调整、大整合过程中均及时介入,及时调整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设置、审批路径配置、人员权限设置等,保证了上述业务流程整合、机构变革、管理变革的平稳、顺利过渡,真正体现了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实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大融合。
四、韶钢信息化取得的效果
1、生产与销售一体化
韶钢ERP和MES系统的建设,按照“依订单组织生产”的模式,从销售预测、客户订单接收开始,经历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任务下达、产品质量设计、工序计划、生产管制、车间作业、生产完工入库、产品销售发货等阶段,将物料采购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仓储管理、销售发货管理、成本管理等纳入系统整体设计,形成了一个自动化的计算机管理闭环系统,初步实现了“产销一体化”管理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韶钢信息化建设,始终以财务为中心,致力于财务业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韶钢信息化建设,以财务为核心,集成了与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管理相关的所有财务活动,使得韶钢在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如采购订单提交、接收入库、采购退货、发料出库/退库、结算付款等,每一步都会触发相应的财务科目活动,并自动传递财务数据到财务系统,业务人员做业务的过程本身就是财务系统计帐、核算的过程,实现了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高度统一,完全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和集成应用。
3、管理与控制一体化
韶钢过去的管理方式主要通过人工方式来实现,程序、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人为因素影响大,容易出现管理失控。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信息化建设,韶钢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传统管理方式,信息公开,程序透明,运营规范,各项业务流程得到简化和规范,初步实现了“管控一体化管理”。如:在采购管理方面,整个采购业务都在计算机系统内按照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运行,包括二级计划的在线申报和审批、采购任务的分配和接收、招投标业务、合同签订和审批、接收入库、发料出库等均在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中运行,各级领导实现了在线审批和实时监控,变“事后核查”为“事中控制、事前控制”,较好地实现了“管控一体化”。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5月22日
第四篇: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20:07 作者:聂振邦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改革原则、总体目标和基本思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继续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粮食工作全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初步确立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2004年,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次粮改坚持“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遵循“放开购销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思路,初步确立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基本框架。一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从自身实际出发,周密制订改革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和推进改革。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经全面放开了粮食购销市场,初步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形成粮食价格的机制,促进了粮食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04年,粮食主产省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40%的资金用于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全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共安排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资金116亿元,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安排103亿元。针对稻谷供求偏紧的情况,国家及时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国有粮食企业以多种服务方式积极收购,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较强的支撑作用。由于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去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比上年增产775亿斤,增产幅度达到9%,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6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粮食主产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更大,黑龙江、河南、安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010元、2553元、2499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14.2%、17.5%。
着力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过重的问题,因地制宜推进企业重组转制,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各地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采取省级财政补贴一点、市县财政安排一点、粮食企业自筹一点的办法,积极筹措改革资金,一方面有计划地消化现有库存中以往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妥善做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另一方面在省级政府统一安排下,认真开展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三种主要的改革方式:一是以县为单位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油购销公司,负责全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资产的运营,承担政府委托的政策性粮食业务;二是对中小企业采取股份制、拍卖、兼并和转制等方式进行改造重组,同时成立新的县粮油购销公司,承担政策性挂账债务,从事政策性粮食储备业务和其他粮油购销业务;三是立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原有优势,积极发展粮食企业集团,发挥其作为宏观调控载体的作用。通过调整布局和重组转制,全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已由1998年的30434个,减少到去年年底的20522个。
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先后起草和公布实施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及《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实施细则》。针对粮食供求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国家适当调控中央储备粮轮换计划。按照国务院关于“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的具体要求,国家粮食局坚持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吞吐灵活、调控有力的原则,督促各地抓紧健全地方粮食储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充实了地方储备规模。同时,推动各地建立中长期粮食总量平衡预警机制,完善粮食安全应急预案,以保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稳定了粮食价格和市场。
依法加强市场管理,建立粮食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为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粮食局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与有关部门联合制订了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和全社会粮食统计等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依法行政要求的配套规章制度,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搞好宏观调控提供法规和制度方面的保障。同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地方粮食收购资格管理办法,开展资格认定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为搞活粮食流通做好准备工作。
二、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粮食增产的基础还不很稳固,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负担过重,种粮农民增收还受制于市场粮价的波动,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在地区间进展还不平衡,一些地方配套措施不到位,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还难以适应发挥市场主渠道的要求。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粮食管理部门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和措施,着重从五个方面继续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坚持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积极培育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在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让市场根据供求关系传递价格信号,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对生产和需求的导向作用。在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逐步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努力在产销区之间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的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格局,真正使产区的粮食有稳定的销路,销区的粮源有可靠的保证。
坚持把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落实“两减免、三补贴”和对主产区的各项奖励补助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坚持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继续推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改善粮食品种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发挥现代流通业和加工业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粮食稳定增产和种粮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紧紧抓住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这个重要环节,从根本上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进一步规范政府与粮食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逐步推进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放开粮食收购和价格后,各级粮食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市场主体的指导、监督检查和服务,不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同时,合理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布局,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要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根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需要,除中央政府以国有独资形式掌握一批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地方政府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形式掌握一批地方粮食储备库外,在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可以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通过改制重组,因地制宜组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粮食企业。在大中城市,采取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形式,重点掌握一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的成品粮供应需要。鼓励以资产为纽带,逐步培育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或集产、加、销为一体的粮食企业集团,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扩大粮食订单生产,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粮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正常秩序。放开市场和加强监管,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当前,特别要依法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督检查。要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做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工作。凡是入市的市场主体,必须经粮食部门进行资格审查后,才能从事相关业务。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粮食流通统计工作的需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抓紧落实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统计、质检等职能的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确保粮食收购市场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同时,抓好粮食市场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必备的流通交易设施,为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和搞活粮食流通提供有效载体。
始终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改革的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其主要目的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粮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逐步优化中央储备粮布局和品种结构。对承储中央储备粮的代储企业实行资格认证,未取得承储资格的企业不得存储中央储备粮,以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切实落实地方储备粮的规模,进一步增强省级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要完善粮食应急预案,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情况下粮食的有效供应。要在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调剂国内粮食余缺。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粮情,研究我国粮食生产和供求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和完善吞吐灵活、运转高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平衡。
三、全面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我国的粮食工作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省长负责制,这不仅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粮食工作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织保证。
改革的实践证明,全面落实好粮食省长负责制,有利于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对山东、河南、安徽等改革试点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并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文件形式转发,供各地参考借鉴。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老人、老粮、老账”的历史包袱很重,推进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通过做深入、扎实、细致的工作,河南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切实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督促,确保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河南省政府明确强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是粮食部门一家的事情,而是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各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各市、县政府必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层层落实责任,及时协调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各地粮食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关于粮食财务挂账清理审计的规定,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快对粮食亏损挂账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审计。尚未进行清理审计的地方,要尽快开展工作;已经完成清理审计的地方,要抓紧进行政策性挂账的认定,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转制重组创造条件。同时,各地要继续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促进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挥主渠道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按照国务院关于粮食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的粮食生产、流通和安全工作的领导,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保持市场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保证市场粮食的有效供应,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作者: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第五篇:全力推进大森林建设 大力促进绿色发展
全力推进大森林建设 大力促进绿色发展
褚银良调研大森林建设
昨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长褚银良,副县长邬汝跃对我县大森林建设进行了调研。褚银良在调研时指出,大森林建设是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环境资源综合开发,结合经济建设,创新思维、科学规划、系统开发,以生态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大森林建设为抓手,以“千百十”工程为支撑,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后,褚银良指出,宁海大森林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品质人居的客观需要,全县上下务必要充分认识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意义。新的一年里,全力推进大森林建设,要着重做好六方面工作。一要把推进大森林建设与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相结合。积极做好主城区的公园建设、山体改造、河流整治、道路改造升级、社区街巷增绿等一系列工作,大力开展纳污集管、水环境整治,让城区环境更加美化和宜居。二要把推进大森林建设与农林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立镇、生态富民等相结合。大力发展各种经济林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鼓励农民自主绿化村庄、庭院、田间地头等。三要把推进大森林建设与
休闲观光旅游业相结合。全力推进休闲农居、休闲观光基地建设,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大森林建设。四要把推进大森林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房“两改”、退宅还耕的有关政策等相结合。五要把推进大森林建设与生产性绿地、苗木基地建设等相结合。深入研究谋划,做好生产性绿地、苗圃基地建设布局与脱贫、扶贫区域结合的文章。六要把推进大森林建设与市场化运作、培育市场主体相结合。着力培育园林企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褚银良强调,推进大森林建设,要以点带面,先试点研究,再总结推广;要构建建设、养护、管理等长效机制,合法合规利用土地;要广泛发动,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要科学谋划资金筹措渠道,建立资金可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要整合资源,整合力量,上下齐心,共同推进。最后,褚银良希望通过全县上下五年的共同努力,在全县基本建成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较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较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和较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体系,基本实现“通道林荫化、水体林带化、社区园林化、企业花园化、乡村林果化”的森林建设格局,为建设生态型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