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19-05-14 19:3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范文)》。

第一篇: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范文)

政府应为农民“建粮仓”

—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

我省将增产百亿斤粮食作为##农业的“天字”号工程,符合省情,又顺民意。确保此项工程顺利实施,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不失为一个好路子,但“科学建仓”、“颗粒归仓”又绝不能忽视。政府为农民“建粮仓”,也是这项工程的辅助和延伸,至关重要。

一、农民的“天下粮仓”

目前,农村的仓储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作为农村仓储的主要载体----农村俗称“苞米楼子”(由于笔者走访地区农作物以玉米为主,以下列举均指玉米仓储),虽然“安得广厦千万间”,但质量的良莠不一,却不能让人“尽欢颜”。有的玉米仓直接依地而建,用秸秆围上,成了老鼠觅食的天堂;有的干脆置于露天之下,任鸟啄鸡刨;有的虽然建的有模有样,但根本无法解决通风等问题,粮食霉变腐烂在所难免。农民这些“天下粮仓”的最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令人揪心的粮食浪费。为了客观反映因为粮仓不“良”产生的浪费现象,笔者对当地北、南、中三个村进行粮仓入户调查,每村均选择一个组(入户调查发现,这三个组在每个村都是仓储较好的组),对玉米的存储情况及玉米仓的结构、材质、建设地点,以及因仓储不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

不难看出,损失的粮食让人瞠目结舌。损失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粮食价格损失。秋粮(秋收后即出售)的价格要比仓储越冬的粮食每公斤便宜0.3元左右,每亩地按600公斤平均产量计算,每亩地农民就要损失180元左右。二是霉变腐烂造成的损失。平常的年份,因仓储不利造成粮食霉变的户数占接受调查户数的84%,仓储最好的农户霉变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0%,仓储最差的霉变损失占粮食总产量高达50%,一般的也要占总产量的20%。一户农民按10亩土地、霉变占10%最小值来计算,一户直接经济损失180元(10亩土地产粮6000公斤,霉变粮食比正常粮食每公斤价格低0.3元)。三是鼠害的损失。鼠害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2%左右,一户损失在150元左右。如此算来,平均每家农户按仓储最好的情况都要把到手的330元的收入白白浪费掉,如果再加上早卖秋粮的价格损失,每户损失就会高达2000元以上。当然,全省各地区的情况不一,还需调研各地实际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按此估算,全镇有8137个不规范的粮仓,按一个浪费(霉变损失)1972斤粮食计算,共浪费粮食1600万斤,相当于新整合土地1.3万亩的产量。如果全省平均算来,这个浪费粮食的数量更会触目惊心!为此,规范建设农民的“天下”粮仓势在必行。

二、政府要为农民“建粮仓”

通过走访了解到,农民的粮仓质量之所以参差不齐、良莠有之,一方面是观念决定的:认为把粮收到家了,老鼠盗点儿、霉变点儿,属于正常现象,懒塌塌、大咧咧的惰性把到手的收入浪费掉了;另一方面是经济状况决定的: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农户因为经济拮据,尤其年终岁尾,急等钱用,不仅没有余钱来建规范粮仓,而且早早地把秋收的粮食卖掉了。以至出现了越是经济条件好的农户,玉米仓建的越是合理美观;越是条件差的农户,玉米仓建的越是简陋、不科学。继而导致恶性循环,舍得投入建粮仓的农民收入越来越多,不舍得投入建粮仓的农民收入越来越少。怎么改变这一现状?关键看政府能否大张旗鼓地引导、号召农民建规范粮仓,政府能否为农民“建粮仓”买单。政府为农民“建粮仓”也体现了四种需要。

一是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为农民建粮仓,目的是尽量减少仓储中不必要的浪费,间接避免过多向土地要产量而造成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同时,科学合理规范的粮仓,还可以最大限度自然降水,从而节省国家仓储采用机器烘干消耗的大量能源和资金。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中,“村容整洁”是一项目标要求,统一规范农村的粮仓,既是“保增收”的需要,也是改变农村面貌、农民观念的需要。此外,粮仓规范了,也会大大降低因为粮仓的滥建可能引发的火灾隐患。三是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的需要。国家四万亿拉动内需的资金,我省争取的份额中,可以拿出一笔资金作为农民建粮仓的补贴。随之带动了部分制造业,这样既拉动了内需,又出台了一项最惠农的政策。四是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科学粮仓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帮助农民建起一座科学的粮仓,一定程度为农民每年发了一个“绿色”的存款折。

三、如何建“科学粮仓”

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农村现在仓储主要有三种方法:玉米摆垛放、秸秆围栈放、自制楼子放。无一例外,这些方法都会造成粮食在储存的环节上大量浪费。如何为农民建“科学粮仓”,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粮仓科学含量上下功夫。与我省乃至国家科研部门共同研究,打造出既科学仓储,又节省建设成本,还便于拆卸、通风、防鼠的“新粮仓”。各地可因地制宜,采

取木质、水泥制、金属制等材料。同时指定专业生产厂家,“量身定做”适合当地的新粮仓。二是在指导仓储上下功夫。相关农业部门,要抽调大量工作人员对农村仓储工作进行科学指导,集中培训,树立典型村、典型地区,以点代面的推广和普及新的、科学的仓储方法。三是在补贴农民建粮仓上下功夫。将为农民建粮仓的资金纳入政府财政补贴中,对农民购入或者建设的新

粮仓实行奖励补助制度。同时,也可以采取农民出具新构建粮仓材料的发票,政府委托相关部门审核监督,政府以现金返还的形式给农民补助,从而调动农民建设新粮仓的积极性。

政府为农民建粮仓,既是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农民迫切增收致富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的需要,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政府为农民“建粮仓”这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吉林一定会再造天下“大粮仓”!

第二篇:千亿斤粮食工程汇报

克山县贯彻落实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情况汇报

中共克山县委员会 克山县人民政府 2009年7月28日

克山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幅员面积3320平方公里,辖6镇9乡12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302万亩,总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36.5万,农村劳动力20.6万,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大豆基地县。

去年年初,省委、政府作出了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战略决策,我们认为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角度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省委、省政府就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增加粮食产量而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为确保这一工程有效落实,我们根据克山县情实际,以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标准化种植、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使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08年,全县粮食总产实现60.5万吨,同比增长16.6%。今年,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采取积极措施,力争粮食产量保持去年水平。下面,按照调研要求,将我县贯彻落实“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狠抓政策落实,切实加大农业投入

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强农业效益,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预期目标,我们不断强化“抓农业重在抓项目,抓项目重在抓投入”的理念,积极争取项目,狠抓政策落实,切实加大投入,确保了“千 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顺利实施。一方面狠抓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按照省市要求,我们通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监管等举措,不断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母猪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各项支农惠农资金的落实力度,确保了专项资金足额发放专项使用。两年来,我县共发放粮食补贴8064万元,良种补贴26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27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6亿元,母猪补贴40万元,退耕还林补贴224万元,农业保险补贴450万元,为顺利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狠抓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为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们不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采取财政拿一部分、协调金融贷一部分、引导农民投一部分等做法,切实保障农业生产投入。两年来,我县累计投入农业生产资金9.6亿元,其中信贷资金3.02亿元,农民自投6.3亿元,尤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县财政两年来共拿出2400万元投入农业生产,其中用于农业开发、农业标准化良田建设等项目匹配资金1200万元,用于旱改水、抗旱设施购置、水稻大棚建设、马铃薯基地建设等940万元,用于规模经营奖励和扶持资金2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几年来,我县一直将其作为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紧紧抓在手上。一是狠抓农田水利建设。采取国家治理与民间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5亿元,投入机械1500台套,投工12万个,完成土石方75万立方米,清淤渠道42公里,除险加固水库3座、维修塘坝5处,河道护岸1450米,新建70个村屯的饮水安全工程,新打灌溉水源井23眼,新增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万亩,使农业基础对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狠抓机械化建设。抓住国家和省扶持组建农机合作社的有利契机,加快农机具更新步伐,使全县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县已相继组建了26个农机合作社,并巩固加强了5个集体机耕队和40个农机大户,全县大中型机械保有量达6530台,配套农具5745台套,机械总动力达32.82万千瓦,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91%。尤其2008年,我县北联镇新兴村争取国家无偿投资1000万元建立了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注入了新动力。今年,我们计划再争取15个千万元大机械扶持项目,进一步增强机械实力,提高机械化水平,为发展规模经营、提高粮食产量提供更加有力的机械保障。三是狠抓林业生态建设。按照省委提出的“三年绿化龙江大地”的目标,本着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大林业投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我县共完成造林面积1.83万亩,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有效改善。

三、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广标准化生产

为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业效益,我们切实加强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合作共建体系。依托省马铃薯、小麦研究所坐落克山的优势,积极发挥院县共建作用,成立了克山县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组,设立“专家大院”,专门承担新科技研究、科技咨询和优良品种改良等任务。几年来先后推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120余项,农作物优良品种110余个,发放技术资料25万余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0余项。二是完善农技培训体系。在乡镇建立了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村屯设立培训点,同时发挥“科技下乡”、“科普之冬”和“阳光工程”等载体作用,以及开展电视讲座等,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收到较好效果。几年来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140场 次,电视讲座300余次,培训农民达50万人次,农民受训率达99.5%。三是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了以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主体,以乡村科技推广工作站为支撑,以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为特征的新型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目前全县已设乡村科技推广站127个,农村科技员352人,确保了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几年来共推广大豆垄三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先进技术40多项,推广应用大豆、玉米、亚麻、马铃薯等作物优良品种80多个,使农作物品种优质化率达100%,农业标准化种植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四、依托龙头带动,加快产业化进程

几年来,我县以壮大优势产业为载体、以拉长产业链条为重点,做强龙头企业,做大农业生产基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一方面打造龙头企业。立足“薯、豆、畜、麻”等产业优势,通过项目牵动、招商带动、基地拉动、服务推动、政策促动等举措,使金鼎公司、沃华公司、香福油脂、万润公司等一批牵动力强、市场前景广、产品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大豆龙头企业香福油脂公司扩产后,现日处理大豆达1000吨,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元,创税3000万元;马铃薯龙头企业沃华公司和北大荒薯业,年加工马铃薯达30万吨,实现产值4.3亿元,创税2300万元;由国内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投资3亿元兴建的万润公司,一期工程8月份投产后,年屠宰生猪能力可达60万头,二期工程明年开工建设,计划加工能力可达100万头,实现产值10亿元、税金2000万元,将带动我县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建立生产基地。树立“抓企业发展就要抓原料,抓原料就要抓基地”的理念,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快了产业化基地建设步伐。目前全县已建立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128个、面积180万亩,建立畜牧养殖基地124个,尤其借助雨润集团到我县投资建厂的契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使全县建设生猪养殖 大村10个,50头以上养猪大户536个,现存栏生猪27.6万头,确保了企业原料供应和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了粮食过腹转化和农产品加工增值。

五、推进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

我们认为,只有推进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才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为此,我们立足实际,着力实施了大户经营、股份合作经营、集体经营和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并采取组织推动、宣传引导、政策扶持、规范管理等措施,有效加快了规模经营进程。2009年,我县共流转土地21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规模经营19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3%。扶持发展200亩以上土地经营大户3716户,其中5000亩以上12户。为确保此项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我们狠抓了机制保障。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主管部门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施了县乡领导包扶典型责任制,并将土地流转工作作为考核乡镇及主要领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目的、意义和优惠政策,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流转氛围。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规模经营奖励办法,设立规模经营先进乡镇、先进村、先进屯、先进农机合作社和规模经营大户各2个,设立奖励资金5000-50000元。在此基础上,还明确提出,凡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重点项目优先向整乡、整村流转的倾斜;对规模经营大户优先承包机动地,并在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落实上述政策,县财政已拿出扶持资金200余万元。三是建立管理机制。切实加大了规模经营规范化管理力度,坚持土地流转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业用途以及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 剩余期限等“三不得”原则,并完善流转手续,签订流转合同,确保了流转双方利益不受损害。2009年,全县共签订流转合同7.2万份,且全部建立台帐和档案,确保了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开展。

六、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为切实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几年来,我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摆上重要位置,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和示范引导,有力地推动了合作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组建大豆、水稻、马铃薯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37个,吸纳农户达4.8万户、13.8万人,分别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9%和农民总数的37.8%。尤其是今年年初组建的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现已吸纳农户3万户、会员达9.2万人,覆盖全县1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和666个自然屯,成为集产、加、销服务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资产独立、合作经营、互利互惠、双向共赢、双向选择”的原则,采取统一科技服务、统一垫资供种肥、统一栽培模式、统一交纳保险、统一大豆收购、统一配送运输、统一大豆加工、统一兑现政策、统一规范管理等“十统一”的方式进行经营,实现了合作经营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2009年,昆丰合作社共向社员无息赊销良种1500吨,化肥3.5万吨,并投资2600万元建设了12个圆筒储存仓,使大豆储存能力达到15万吨。同时积极开展大豆精深加工,投资6000万元,新上年加工30万吨大豆生产线一条,日处理大豆能力达到1000吨。今年又与山东金锣集团合作开发大豆蛋白项目,一期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10月份可建成投产。以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民合作经营组织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农民从事种植投入不足和市场风险过大的问题,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能力。

七、推进场县共建,实现优势互补 为实现优势互补,我县与克山农场联手,强化合作,共同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是积极推进跨区作业。充分利用农场大机械实力雄厚、作业能力强的优势,积极协调农场开展跨区作业,为改善我县土壤结构、增强抗灾能力、提高粮食产量创造了条件。去年以来,克山农场大机械到我县跨区作业达137台次,代耕面积82万亩,使我县农民节约机耕费80余万元,农场也因此增收1200余万元,代耕土地的产出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二是相互推介农业科技。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我县与农场集中投入90多万元,在克山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农田水利、土壤肥力等基础建设,提高园区集约化生产能力。园区内种植大豆、玉米、小麦等近百个品种,通过实施配套综合组装先进技术,产出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同时还互通良种良法,相互提供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优良品种90多个,相互推广大豆重迎茬防治技术、大豆垄三栽培和窄行密植技术等先进耕作技术80余项,为农作物提质降耗、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三是统筹利用人力资源。我们场县双方密切合作,积极推进我县劳动力到农场承包土地。今年就有462户农民到农场承包土地9.6万亩,而且还有1900名劳动力不定期到农场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此举不但可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推动了农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精细化耕作水平的提高。同时,场县联手开发项目,使投资4亿元、年加工马铃薯精淀粉5万吨的北大荒薯业公司项目落户克山农场,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场县经济做出了贡献。

几点建议:

一是应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近年来,我县通过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按照发展现代农业要求,要想从播种到中耕、从收获到整地的全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至少还需1000台套大型农业机械,所以,建议省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机械 的扶持和补贴力度,尤其对产粮大县应重点倾斜,加快产粮大县农机更新步伐,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二是应加大对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土地规模经营改变了原有的经营组织形式,极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促进了粮食产量不断提升,但从当前看,还存在农民思想落后、政策扶持有限、保障能力较弱、规范管理遗漏等方面问题,阻碍了土地流转深入推进,规模经营受到影响,粮食产能增长缓慢。为此,建议省里应对规模经营出台扶持政策,对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补助,对规模经营较为突出的县市和农户给予扶持,以调动基层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战略工程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涉及社会长远发展,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契机,多渠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推进粮食增产增收,为全面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千亿斤粮食工程设计变更程序

关于印发《***县千亿斤粮食工程设计

变更程序》的通知

各参建单位:

为加强千亿斤粮食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规范设计变更行为,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项目竣工验收办法》,以及《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县千亿斤粮食办公室制定了《***县千亿斤粮食工程设计变更程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我办公室。

附件:***县千亿斤粮食工程设计变更程序

***县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

粮食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月**日 附件:

***县千亿斤粮食工程设计变更程序 设计变更前期工作

1.1 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法人单位可以提出变更设计建议。项目法人应当对变更设计建议及理由进行评估,并组织原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专家对变更设计建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1.2 经论证,认定为设计变更,应由提出变更建议的单位出具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后附设计变更申请,详细阐述变更的理由,并附相关支撑设计变更的材料,如现场的影像资料,测量数据、现场研究记录等材料。对于建设地点变更、工程布局变更、效益面积的变更,应附所在村、所在镇两级政府部门的情况说明,阐述原因、理由及建议,村、镇名称、签章及村民签字意见,并带有“情况属实”、“同意”“等字样。

本部分资料的采集与整理,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项目法人负责协调。

施工单位在采集整理过程中,要注意各项资料时间节点的先后次序。1.3 由项目法人单位组织参建单位立会研究,并形成设计变更会议纪要,并附参会人员签字,会议影像资料。并确认是重大设计变更,还是一般设计变更。

1.4 由设计单位出据设计修改通知单,交监理单位后,指令施工单位对变更部分暂停施工。2 设计变更文件的编制工作

2.1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变更,应委托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修改单位对修改的勘察、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2.2 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编制的设计深度应当按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深度进行编制,并满足实施方案规定的技术标准的要求。重大设计变更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工程概况,设计变更发生的缘由,设计变更的依据,设计变更的项目和内容,设计变更方案及技术经济比较,设计变更对工程规模、工程安全、工期、生态环境、工程投资和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与设计变更相关的基础及试验资料,项目原批复文件。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三)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分项概算文件。

2.2条内容的编制,勘察设计单位可根据具体项目、变更的内容将不相关的内容去掉。

2.3 一般设计变更文件的编制内容,项目法人可参照2.2条内容研究确定。

2.4 项目法人应当委托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申请审批表,并附支撑设计变更审批表的相关材料,如单价依据等。2.5 工程变更单价的确定

工程变更单价按《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通用条款执行。即:(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按合同已有的单价变更合同价款;

(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可以参照类似单价变更合同介款;

(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单价,经发包人、承包人协商后,监理单位确认后执行。

2.6 建设应当督促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时完成变更材料的编制、整理、交付、归档工作,防止因变更时长,导致工期延误,产生合同争议。

3设计变更的审查及审批 3.1 设计变更文件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变更文件进行审核审查,确认无误后,由项目法人编制设计变更请示,报相应部门审批。

3.2 重大设计变更,报原审批单位审批;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批。4设计变更文件的执行

4.1设计变更文件审批后,项目法人应当将变更文件签发给监理单位组织实施。

4.2监理单位收到变更文件后,签发给施工单位,并发布变更项目的复工指令,进行后续施工。

第四篇:粮食增产及产业工程视察汇报

一、实施粮食增产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市连续六年粮食增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部门做出了积极努力

市县两级政府和项目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省级粮食增产工程和市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实施,多年来在组织领导上、政策扶持上、资金配套上、人员保障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部门不断加强指导和技术保障,认真制定了实施方案,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资金管理、督促检查、测产验收等环节都进行了精心安排。今年在全市开展技术培训320期,培训农民4.3万人次,抽调493名农业技术人员长期下乡驻村蹲点开展技术指导,不断加强“合同管理、标牌管理、档案管理”等科学管理方式,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全市粮食工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抓好粮食增产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关键在于着力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

粮食增产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实施主体应当是农户,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是导向上引导,政策上扶持,技术上指导,资金上补贴,不断刺激和提高农户采用科学现代的种植方式,逐步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好粮食工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使两项工程取得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预期效果。但是由于粮食增产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较高,种植程序复杂,相比传统种植费时费力,比打工或从事其他行业的经济效益较低、见效较慢,加上化肥等生产物资价格较高,导致种植成本偏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农民没有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两项工程的实施主要是政府的行政推动,靠现有的经济补贴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刺激不够,例如全市现有的各级粮食工程项目资金(含国家粮种补贴和省市配套资金)共计1069.7万元,平均到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上,农户得到的补贴每亩仅有15.09元,农户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没有相应的配套工作经费,工程整体实施和推进难度较大。因此,抓好抓好粮食增产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的关键在于着力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补贴标准,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2012年,各级财政用于全市粮食生产工程的补贴合计15.09元,但是各种农资及劳动力成本逐年大幅增加,粮食价格却较为平稳,增产不增收或增收幅度不大的问题较为突出,农户种植积极性不够高涨,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大力配合,整合涉农资金,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特别是大幅度提高农户种植的补贴标准,让农户种植有效益,种地有盼头,切实提高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二是抓好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应建设好粮食工程示范基地,确保示范项目成功,充分显现示范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基地的作用,在全市逐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种植方式,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打基础。

三是建立农技人员工作激励机制。配套相应的项目工作经费,并采用灵活方式,从政策上、生活上、待遇上关心农业技术人员,充分调动农技人员长期下乡驻村蹲点开展技术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为实施好粮食增产及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2021年加强粮食增产工作总结

2021年加强粮食增产工作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加强粮食增产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通过巧借三种力量,有效地破解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这道难题。在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以红芽芋、养鳗等特色产业的同时,实现粮食总播面积___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___亿斤,同比增长___%。

一、向土地要潜力,在不影响结构调整的前提下增加粮食产量

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在土地日益减少、显得弥足珍贵的情况下,该县一方面通过盘活、用好存量土地,扩大增量土地,另一方面通过依靠科技、提高复种指数等方式,向土地要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不影响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又增加了粮食产量。

一是无中生有,深挖有效土地资源。

该县把挖掘土地资源当作从“海棉中挤水”一样来对待,想办法、出实招,从存量土地中寻找增量土地,变无形土地为有形土地。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建立了以村、组为单位,灵活机动、操作性强的土地转包、租赁机制,积极引导种植能手大面积承包外出务工、进城经商等人员闲置、撂荒土地,做到了“可用土地一分都不放过”。在舆论导向、利益导向、机制导向的作用下,该县开发、利用了各种闲置土地___万亩,从根本上杜绝了土地抛荒现象。进一步落实“占一补一”原则,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土地开发整理扶助___万元,县财政拨出___万元,用于开发整理土地资源,新增耕地___亩。

二是精益求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立足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含量,实施良种良法工程,实现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建立粮食主推品种推荐发布制度,为农民选用优良品种提供权威性的指导。引进、推广“株两优___”、“两优培特”等两系杂交稻及“___”等超级杂交稻,普及推广了以“赣晚籼___”为主的优质常规稻,优质率达___%。加强了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整合师资力量和培训经费,把扶贫、移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任务进行统筹,建立了县以培训乡镇农技干部和农村党员干部为主,乡镇以培训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为主,村级分社分片培训到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机制;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共举办培训班___期次,培训农民___万人次。

三是科学安排,推广立体农业和提高复种指数。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时空差异,科学开发、合理确定粮经间套复种轮作种植模式,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力推广了在坡度15度以上山地实行林、草、牧相结合、以水域或库区为单元的立体农业、稻田立体农业和庭院立体农业。汪提出“西瓜上山,水稻回家”的思路,在果园、山坡种植西瓜___余亩,腾出土地种粮食,既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做大了“西瓜经济”。提高复种指数,压缩一季稻面积,提高水稻复种率,全县水稻复种率达___%,同比增长___个百分点。在产芋乡推行“芋稻轮作,播面不减”,紫溪等产芋大乡推广地膜覆盖新技术,使红芽芋播种时间提前___个月,实现红芽芋—晚稻轮作目标,全县红芽芋—晚稻轮作面积达___万亩。

二、向统筹要活力,走活调整结构和增加粮食总产一盘棋

该县把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视为一盘棋,通过统一布局、统筹安排,使粮食总产增加,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而走活农村经济发展这盘棋。

一是统筹产业分布,搞好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打破过去各地自求平衡的格局,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根据各乡镇地域、资源、气侯等条件的差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重点产业,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该县根据南、中、北三大农业区域的资源特点,形成了南部山区食草动物饲养区,中部丘陵地带生猪饲养、粮食生产、经济作物主产区,北部渔业主产区。通过合理布局,把优势产品和优势产区做大做强,提高了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中,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布局。为做大湖坊、汪二等地“粮仓”,该县在农业信贷资金、农业机械等生产要素向这些产粮重点乡镇倾斜,促进了产粮大乡(镇)丰产丰收。

二是统筹粮食产品结构,发展粮食替代产品。

该县在增加粮食产量时,着眼于“大粮食”范畴,大力发展粮食替代品,既避开了耕地的数量约束,而且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重点抓了牲畜养殖和水产养殖。牲畜养殖方面,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养殖,健全完善了电子化动物疫情传输网络,在全县强制推行免疫标识制度,牛、羊的饲养量同比增长___%和___%,猪—沼—果(菜、粮)生态养殖户达___户。水产养殖方面,全县水产养殖面积___万亩,增加___亩,水产品产量达___吨,增长___吨,虾、鳝、鳅、鲶等高效水产品养殖面积同比增长___%以上。通过抓好这两大养殖业,既提高了粮食经济安全系数,又调整、优化了农业结构,扩大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统筹支农要素,建立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该县建立农产品风险保障机制,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既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又有力推进了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整合财政、扶贫、信贷资金,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重点抓好以水利和交通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汛抗旱能力。新增有效灌溉面积___亩,旱涝保收面积___亩,改善灌溉面积___亩,改造中低产田___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___亩,完成了鹅湖镇等___座机电排灌设施改造项目。抓好乡村交通建设,加快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检疫防疫、质量检测、市场信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建设。

三、向产业化要动力,打造结构调整和粮食增产双赢格局

该县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通过规模农业,形成聚集效应,通过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了结构调整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两不误、共促进的双赢目标。

一是凸现规模聚集效应,使基地农业向板块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基地建设步伐,聚集连片基地形成区域板块,着力打造“板块农业”。在湖坊、汪二两镇建设__亩标准化绿色大米基地,并以每年___万亩的速度在全县扩展,目前,西部平原区已形成了一个优质水稻种植板块。加快了以紫溪乡、石塘镇为主的万亩红芽芋生产基地建设,在中南部形成了以红芽芋为特色的经济板块。整合鹅湖镇___亩大棚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和虹桥、___二乡___亩优质红薯种植基地,形成了中北部反季节蔬菜、红薯特色农业经济区。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种养大户、规模经营户迅速发展,农业综合效益大_大增强。全县水稻种植面积___亩以上的___户,红芽芋种植___亩以上的___户。

二是拉长产业链条,使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深度加工发展。

打破传统的粗放型、单一型加工农产品做法,依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好农副产品深加工文章,提高附加值。积极支持和华水产有限公司和武夷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申报省级龙头企业,促其做大做强,增强加工、吸纳力。加大了对龙头企业“武夷山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扶持力度,使其成功注册了“紫夷”牌产品商标,申报并获得了红芽芋A级绿标。依托红芽芋这一资源、品牌效应,引进了灿海农产品有限公司,对红芽芋进行分级包装。发挥“桐木江”牌大米品牌效应,通过招商引资、激活内资等方式创办了一批优质大米加工企业,全县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达___家。

三是拓展市场领域,使农产品由点状销售向网状销售发展。

改变传统的定点销售、等待上门收购等落后营销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的领域和渠道。注重用好地域价“剪刀差”,通过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农产品销售点,让农副产品择市、择价就卖,实现销售上的增值。为调动种粮户积极性,该县大力推广“订单粮食”,把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落到实处,既提高了粮农种粮积极性,又确保了粮食价格,增加了粮农收入。巩固和完善鳗业、蔬菜、果品、畜禽、优质米等专业协会,全县农村合作经济___发展到___个,各类农村民间流通___发展到___个,从业人员超___万人。进一步完善县农经网、农业互联网等农产品绿色通道,实现网上销售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发布农产品供应信息___余条,来自___、___、___等沿海省市订单___余条,扩大了产品的销售领域市场占有率。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下载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省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的调查报告(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落实粮食增产行动情况报告

    落实粮食增产行动情况报告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1〕28号)精神,我局非常重视,乘我市去年获得全国......

    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汇报 (本站推荐)

    在秋季农业生产即将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省政府召开这次现场会议,专题研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非常必要,十分及时,必将对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会议安排,下......

    巧借三种力量促进粮食增产工程总结

    近年来,铅山县通过巧借三种力量,有效地破解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这道难题,巧借三种力量促进粮食增产工程总结。在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以......

    巧借三种力量促进粮食增产工程总结

    近年来,铅山县通过巧借三种力量,有效地破解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这道难题。在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以红芽芋、养鳗等特色产业的同时,实现......

    巧借三种力量促进粮食增产工程总结

    近年来,铅山县通过巧借三种力量,有效地破解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调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这道难题。在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壮大以红芽芋、养鳗等特色产业的同时,实现......

    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总结

    2012-2013年度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总结近年来,七星农场抢抓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农业新品牌,有......

    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

    关于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2004 年 8 月 10 日 )市人民政府在秋季农业生产即将全面展开的关键时刻,省政府召开这次现场会议,专题研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问题,非常必要,十......

    粮食增产未必促进农民增收范文合集

    粮食增产未必促进农民增收 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快速发展。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在工业化进程中,基于要素报酬差异,农村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