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市**镇**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实施**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有效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彻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按照《**省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围绕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实施重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概况
**镇**村位于**省***市**市东南部,镇政府东9公里,坐落在**河南岸。**村幅员面积20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屯,16个村民小组,816户,3450口人,耕地面积1179公顷,农民人均收入7500元/年。
**村地处**河流域,所处属丘陵地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分别以旱田种植、养殖业为主,主产玉米、大豆。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种植、养殖业发展迅速,这个村经济总量不断提增,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正在不断改善。目前,**村16个自然屯已有5个修上水泥路,总计8公里,基本达到了屯屯通,森林覆盖率达30%;全村养牛373头,生猪1889头,家禽15400万只。由于资金短缺,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这个村产生的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基本得不到有效处理,脏乱差现象仍比较 1
突出,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环境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与村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畜禽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民种地盲目使用化肥、农药,忽视积造农家肥,导致畜禽粪便肆意堆放,同时,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也在不断增多。目前,**村年产生活垃圾503.71吨,年产生活污水2000吨,年产畜禽粪便3862.78吨,由于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堆积量越来越多,散落在村内村外道路两侧,得不到及时清运处理,被风带起卷起扬尘,产生恶臭气味,长期堆放的垃圾滋生蚊虫,产生渗滤液;生活污水无组织排放,加之雨水无序横流,与垃圾渗透液混合渗入地表,严重威胁村民地下饮用水源的安全,影响本村及周边村庄的生活环境和村民的身心健康,对附近的**河水域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和隐患。这些环境问题,急需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予以解决。
三、实施的治理项目
主要措施:建设畜禽粪便堆肥场、垃圾箱、分类收集、转运生活垃圾与畜禽粪便,把粪便转化农家肥进行利用,将非降解垃圾送往村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
具体措施:实行生活垃圾“户分类、组收集、屯转运、村处理”的模式。村共建80个垃圾箱,每10户1个垃圾箱;
1个堆肥场、配备垃圾运输车1台、垃圾收集车6辆、钩机1台。每户村民将产生的生活垃圾与畜禽粪便进行分类收集,由村委会统一购置垃圾收集、清运、转运环卫设备,定时将村民分类收集的垃圾与粪便运往村外指定垃圾堆肥场,每个村屯内凡硬化路面两侧均建设标准化污水排水沟。
四、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为:通过对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采取收集、清运、转运、处理,实现转化综合利用,建设村庄路边排水沟,彻底解决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堆积成灾、生活污水乱排乱倒等污染问题,实现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控制面源污染和饮用水源污染,改善村庄大气质量,保障群众身心健康,确保辖区**河水质安全。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测算
项目建设目标为:
一、生活垃圾处理申请投资84万元,其中购置垃圾运输车(小金刚)1辆,15万元;垃圾收集车(小金刚)6辆,45万元;垃圾箱80个,24万元。
二、畜禽粪便处理资金64万元,其中购置钩机1辆,12万元;在葛家岗自然屯建堆肥场1个,1000平方米,每平方米400元,需40万元。保洁员20个,每人工资6000元,计12万元。
总计需资金148万元,其中申请专项资金111万元,地方配套资金37万元。
六、环境效益分析
全村共16个村民小组,816户,3450人,耕地面积1179公顷。通过环境治理共转化生活垃圾503.71吨,畜禽粪便垃圾3862.78吨。畜禽粪便垃圾转化综合利用既能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地控制了饮水污染和村庄空气污染,又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给村民改良了土地,节省了部分经济开支,提高了环保质量,并促使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发展,迅速奔小康。
七、实施进度安排
利用1年时间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2012年2月完成项目选址和所需征地;2012年3月完成项目招标、规划设计等,配套资金到位;4月完成钩机、垃圾运输车等环卫设备的购置;5—7月完成粪便垃圾箱、路边排水沟的建设;8月对整个项目预验收,通过自检进行完善整改,达到建设标准;9月迎接上级检查验收,使整个畜禽粪便、生活垃圾与污水综合整治项目正式投入运行。
八、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村总支书记等为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和项目实施任务。
2、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设立专项资金管理账户,按着《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专项资金监管制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程序申请,合理使用,严禁挪用专项资金,定期接受财政、环保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3、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应当按照政务公开要求,将资金安排、实施情况向本村受益农民进行公示,适当时在财政、环保网站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度,确定专业人员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定时向财政、环保部门上报项目实施进度,按要求、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整治任务。
5、在对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收储运输时,既要防止扬尘污染,还要做好储存管理,防止渗漏等二次污染,做好防渗、封闭等安全处置措施。
6、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保证项目长期运行。
第二篇: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试行)
为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根据农村土地整治相关政策要求,制定本指南。
一、总则 1.基本原则
示范项目要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实现耕地总量增加、高产农田比重增加;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布局结构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2.基本条件
示范项目的确定和建设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并与村镇体系等规划做好衔接,主要安排在城镇郊区、中心村镇,以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供求矛盾尖锐的城镇化地区。示范项目要以县为单位相对集中安排,可以涵盖单个或多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实现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要严格执行增减挂钩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在增减挂钩试点范围内,且增减挂钩指标不超过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3.程序性要求
3.1专项调查
实施方案编制前,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专项调查,查清拟建区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本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及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治意愿。3.2项目区选择
示范项目要选择村民自愿、政府重视、村级班子号召力强,整治类型有代表性、资源有潜力,外部相关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的村设置项目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乡(镇)为单位设置项目区。项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规划等相协调;
版本号1006.04
—1—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2)项目实施应体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本要求,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3)项目建设应能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4)项目实施应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土地合法权益。3.3规划设计
项目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要依据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开展项目区规划设计,确定项目范围、布局和整治时序,落实新增耕地、建设用地整治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和各类工程建设内容。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项目的由来和背景,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2)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划定项目分区,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落实新增耕地来源;
(3)选定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内容,明晰工程分类,明确设计深度;(4)汇总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确定筹资计划;(5)分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6)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结论。
涉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内容还应包括:
(1)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住宅建设、拆迁补偿安置等各类工程建设内容和时序;
(2)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3)土地权属调整、安置补偿方案;(4)各类资金支出范围和使用条件。3.4论证与听证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对论证后的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听证,经所涉及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涉及农户搬迁的,要由乡镇人民政府与被搬迁农户签署同意搬迁意见。3.5申报与审批
示范项目原则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在各单个项目审核的基础上,汇总相关数据资料,组织编制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备案。省级人民政府应组织版本号1006.04
—2—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国土、城乡建设、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按现行审批程序申报审批,并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和验收。
4.实施方案编写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是根据示范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计划安排等相关控制性指标,以项目区为单元,在完成相关规划设计、落实工程建设内容(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等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经省级国土、财政部门组织审核后,汇总相关数据资料,从省级示范项目建设的宏观层次,设定项目实施流程、进行工程量分解,据此安排估算资金的分配,并提出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控制、管理和保障的制度与措施。
实施方案应主要内容包括:
(1)说明项目概况,确定编制依据;
(2)落实项目区和实施片区,确定土地整治的面积与范围、新增耕地规模、提高粮食产能总量、节约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提供相关汇总数据;
(3)明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建设任务和计划;
(4)明确项目组织部署,说明项目公告、监理、招投标等制度安排;(5)核实项目建设条件,组织施工布置,制定主要工程措施;(6)提出项目实施的控制、管理和保障措施。
二、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可参考以下提纲编制
目录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1.2项目概况
1.3建设内容与投资 1.4指导原则与编制依据 2.项目分析
2.1合法性分析
2.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 2.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5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6潜在风险分析 3.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版本号1006.04
—3— 3.1规划目标 3.2建设标准 3.3总体布局 3.4工程量汇总 4.投资估算
4.1编制说明 4.2费用构成 4.3资金筹措 5.效益评价
5.1社会效益分析5.2生态效益分析5.3经济效益分析6.实施计划
6.1实施流程 6.2建设计划6.3投资计划6.4监测与评价 7.实施准备
7.1组织部署 7.2项目公告 7.3项目监理 7.4项目招投标 8.实施控制
8.1进度控制 8.2资金控制 8.3质量控制 8.4安全控制 9.实施管理
9.1协调管理 9.2权属管理 9.3变更管理 9.4验收管理 9.5档案管理 9.6后期管护 10.实施保障
10.1组织保障 10.2政策保障 10.3制度保障 10.4技术保障 11.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 11.2建议
版本号1006.04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4—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分析项目提出的缘由。从宏观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区域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缓解城乡用地矛盾的意义;从项目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作用。
1.2项目概况
说明项目名称、项目区位置、范围与地貌类型、工程类型模式;列出各项目区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新增耕地面积;分析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景;说明项目实施对提高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
1.3建设内容与投资
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1.4指导原则与编制依据
说明《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原则,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相关规划及其他基础资料,说明主要资料数据的来源与获取方法。
2.项目分析 2.1合法性分析
(1)法律法规
分析项目建设与有关法律法规的一致性。(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
分析项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一致性。(3)其他规划
说明项目与基础设施规划、农田水利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退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一致性。
2.2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确定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针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的改善措施。主要对影响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可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加以改善的水、土、生态等限制性因素(包括有效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土壤肥力降低、版本号1006.04
—5—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耕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等)进行分析。
2.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
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需分析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闲置(废弃)或低效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前期挂钩置换试点经验、群众意愿等。说明拆旧区与建新区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拆旧区耕地增加潜力;说明建新与拆旧的协调衔接关系;分析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方案的实施对提高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
2.4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确定新增耕地来源。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相关基础资料,查明项目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落实新增耕地来源。
2.5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县级项目申报材料中要包含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由具备资质的机构出具专项报告及论证意见,省级国土部门在相关资料汇总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对示范项目建设水土资源平衡状态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分析结论。
2.6潜在风险分析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工程条件、技术条件、资金条件、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项目进行中及实施后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潜在风险的对策措施。
其中自然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水文气象方面,表现为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雨雪、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影响项目实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潜在风险主要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变化和环境影响;工程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地质地基条件方面,表现为项目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导致的工作量增加和工期延长等;技术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差异以及特殊工艺的处理等;资金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要素市场价格波动、金融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等;社会影响潜在风险表现为项目实施导致的权属调整纠纷、补偿安置标准、农民长远生计保障等。
版本号1006.04
—6—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3.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3.1规划目标
说明项目实施所预期达到的规划效果。规划目标的确定需充分考虑项目建设背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合理确定重大项目所预期达到的总体目标和分区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包括扩大农用地及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提升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改善生态环境等内容。
3.2建设标准
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和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合理确定田块规格、平整度、灌溉、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护等各项工程的建设标准,并说明选取依据。
3.3总体布局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对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对各类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确定用地比例、面积,选定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佳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与分布。
3.4工程量汇总
根据各单个项目区规划设计成果汇总工程量。
4.投资估算 4.1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稿)》要求编制;人工单价费和定额不足部分可依据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制定;材料、设备等单价按照编制年市场价格水平确定。
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可以预算结果乘以1.1的扩大系数确定项目估算。
4.2费用构成
说明费用构成和计算标准。
4.3资金筹措
提出项目投资组成、投资承诺意见和资金筹措方式。
版本号1006.04
—7—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5.效益评价 5.1社会效益分析
阐述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需说明项目实施在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5.2生态效益分析
阐述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需说明项目实施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木覆盖、优化生态结构所取得的效益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5.3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采用非盈利性项目静态分析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定量计算因有效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带来的农业产出增加、成本降低和农民收入提高等。
6.实施计划 6.1实施流程
说明项目实施流程,包括:
(1)总工期和起止时间,各项目区工期和起止时间;
(2)先导工程、骨干工程、田间工程的衔接程序及关键节点时间;(3)提出实施总体进度安排。
6.2建设计划
按分解工程量,重点进行先导工程和骨干工程的建设安排。
6.3投资计划
根据建设计划确定的工程量安排投资分配计划。
6.4监测与评价
说明对项目计划(包括季度计划、计划、分项工程计划)的监测与评价办法;说明监测评价结果的处理办法。
版本号1006.04
—8—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7.实施准备 7.1组织部署
说明项目的领导方式、组织机构、部门协调等的制度安排,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职能和权利义务关系。
7.2项目公告
说明项目公告的基本要求、主要类型、内容规范、公告形式和时间安排等。
7.3项目监理
说明监理选择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说明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模式。
7.4项目招投标
说明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原则、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招标范围、标段划分方法;说明投标人的基本条件和投标文件的提交要求;说明开标、评标以及合同授予的要求。
8.实施控制 8.1进度控制
说明监督、管理、控制项目实施进度的具体措施;说明可能影响进度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应对预案。
8.2资金控制
说明项目资金管理的制度安排,包括投资估算、预算、概算、决算、核算制度,资金审批、支配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等。
说明项目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确定中央支持与地方配套资金的构成和拨付方式。
8.3质量控制
说明各项建设内容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明确工程质量建设标准;提出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8.4安全控制
明确安全生产的要求和目标,说明安全生产的责任与保障措施,提出施工安全的检查手段和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版本号1006.04
—9—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9.实施管理 9.1协调管理
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组织关系、配合关系、约束关系等内容。协调组织关系,主要解决项目的分工与配合问题,理顺项目组织内部、项目相关单位以及项目参与人员的相互关系;
协调配合关系,以求组织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的齐心协力,解决项目实施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信息等的供求平衡;
协调约束关系,主要是要了解和遵守政策法规的约束,在项目实施中保持与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统一。
9.2权属管理
明确项目区内土地权属状况和土地权属调整的范围;说明土地利用权属现状和现有权属的问题的解决措施;说明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说明土地权属调整的形式和程序。
9.3变更管理
说明项目可能变更调整的原因;说明变更调整的原则、审批程序;说明变更材料的编制要求;说明变更计划的实施措施等。
9.4验收管理
确定项目验收的组织和执行部门;明确项目验收标准和要求;制定验收程序;说明验收的内容与形式等。
9.5档案管理
说明项目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整理排序方法、检索途径、借阅规则等;说明档案检查的方法、保管的有效期以及其鉴定、销毁方式等。
9.6后期管护
明确项目工程管护的原则、管护工作组织和人员安排以及经费来源;说明管护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分工程类别制定管护措施。
10.实施保障 10.1组织保障
从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充分发挥群众、落实权利义务等方面说明组织保障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版本号1006.04
—10—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10.2政策保障
说明地方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所制定或拟定的政策措施。
10.3制度保障
说明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代建制度、合同制度、公告制度、审计制度等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0.4技术保障
说明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包括组建专家队伍、建立监控体系、加强人员培训等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1.结论与建议 11.1结论
对《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研究结论。
11.2建议
(1)提出项目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2)提出项目实施中需要有关方面协调解决的问题;(3)提出政策支持的意见和建议。
版本号1006.04
—11—
第三篇: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试用)
为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根据农村土地整治相关政策要求,制定 本指南。
一、总则 1.基本原则
示范项目要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实现耕地总量增加、高产农田比重增 加;坚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布局结构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坚持因 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2.基本条件
示范项目的确定和建设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并与 村镇体系等规划做好衔接,主要安排在城镇郊区、中心村镇,以及人口稠密、经 济发达、土地供求矛盾尖锐的城镇化地区。示范项目要以县为单位相对集中安排,可以涵盖单个或多个行政村,集中连片,实现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全 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要严格执 行增减挂钩的有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在增减挂钩试点范围内,且增减挂钩指标 不超过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
3.程序性要求
3.1 专项调查 实施方案编制前,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开展专项调查,查清拟建区土地 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本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 地复垦潜力以及未利用地开发潜力及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改善生产 生活条件和整治意愿。项目区选择 3.2 项目区选择 示范项目要选择村民自愿、政府重视、村级班子号召力强,整治类型有代表 性、资源有潜力,外部相关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的村设置项目区,有条件的地 方可以乡(镇)为单位设置项目区。项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并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新农村规划等相协调;版本号 1006.04 —1—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2)项目实施应体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本要求,能改善农民生 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3)项目建设应能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4)项目实施应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 土地合法权益。3.3 规划设计 项目所在县级人民政府要依据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采 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开展项目区规划设计,确定项目范围、布局和整治 时序,落实新增耕地、建设用地整治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和各类工程建设内容。规 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项目的由来和背景,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确定项目建设目标 和任务;(2)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划定项目分区,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落实 新增耕地来源;(3)选定规划方案,确定建设内容,明晰工程分类,明确设计深度;(4)汇总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确定筹资计划;(5)分析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6)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结论。涉及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规划设计内容还应包括:(1)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民住宅建设、拆迁补偿安置等各类工程 建设内容和时序;(2)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3)土地权属调整、安置补偿方案;(4)各类资金支出范围和使用条件。3.4 论证与听证 论证与听证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并对论证后的规划设计方 案组织听证,经所涉及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涉及农户搬迁的,要由乡镇人民政府与被搬迁农户签署同意搬迁意见。3.5 申报与审批 申报与审批 示范项目原则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审核,省级 人民政府批准。省级国土、财政部门在各单个项目审核的基础上,汇总相关数据资料,组织 编制省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备案。省级人民政府应组织
版本号 1006.04 —2—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国土、城乡建设、农业、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和分工,按现行审 批程序申报审批,并具体组织实施、管理和验收。
4.实施方案编写 实施方案编写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是根据示范 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资金计划安排等相关控制性指标,以项目区为单元,在完成 相关规划设计、落实工程建设内容(参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省 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等相 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经省级国土、财政部门组织审核后,汇总相关数据资料,从省级示范项目建设的宏观层次,设定项目实施流程、进行工程量分解,据 此安排估算资金的分配,并提出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控制、管理和保障的制 度与措施。实施方案应主要内容包括:(1)说明项目概况,确定编制依据;(2)落实项目区和实施片区,确定土地整治的面积与范围、新增耕地规模、提高粮食产能总量、节约建设用地面积等指标,提供相关汇总数据;(3)明确项目实施流程,确定建设任务和计划;(4)明确项目组织部署,说明项目公告、监理、招投标等制度安排;(5)核实项目建设条件,组织施工布置,制定主要工程措施;(6)提出项目实施的控制、管理和保障措施。
二、编写大纲 编写大纲
《实施方案》可参考以下提纲编制
目 录
1.综合说明 1.1 项目背景 1.2 项目概况 1.3 建设内容与投资 1.4 指导原则与编制依据
2.项目分析 2.1 合法性分析 2.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
2.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2.5 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6 潜在风险分析 3.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版本号 1006.04 —3—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3.1 规划目标 3.2 建设标准 3.3 总体布局 3.4 工程量汇总 4.投资估算 4.1 编制说明 4.2 费用构成 4.3 资金筹措 5.效益评价 5.1 社会效益分析 5.2 生态效益分析 5.3 经济效益分析 6.实施计划 6.1 实施流程 6.2 建设计划 6.3 投资计划 6.4 监测与评价 7.实施准备 7.1 组织部署 7.2 项目公告 7.3 项目监理 7.4 项目招投标 8.实施控制 8.1 进度控制 8.2 资金控制 8.3 质量控制 8.4 安全控制 9.实施管理 9.1 协调管理 9.2 权属管理
9.3 变更管理 9.4 验收管理 9.5 档案管理 9.6 后期管护 10.实施保障 10.1 组织保障 10.2 政策保障 10.3 制度保障 10.4 技术保障 11.结论与建议 11.1 结论 11.2 建议
版本号 1006.04
—4—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1.综合说明 . 1.1 项目背景
分析项目提出的缘由。从宏观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耕地保护、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从区域层面分析项目建设对优化城 乡用地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缓解城乡用地矛盾的意义;从项目层面分析项 目建设对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和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改善农村生产 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作用。
1.2 项目概况
说明项目名称、项目区位置、范围与地貌类型、工程类型模式;列出各项目 区建设规模、建设地点、新增耕地面积;分析提高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前 景;说明项目实施对提
高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 用地供需矛盾的前景。
1.3 建设内容与投资
说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工期、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式。
1.4 指导原则与编制依据 指导原则与编制 与编制依据
说明《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原则,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 标准、相关规划及其他基础资料,说明主要资料数据的来源与获取方法。
2.项目分析 . 2.1 合法性分析
(1)法律法规 分析项目建设与有关法律法规的一致性。(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 分析项目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一致性。(3)其他规划 说明项目与基础设施规划、农田水利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退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一致性。
2.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确定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针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的改善措施。主要对影响项目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可通过工程或生物措施加以改善的 水、土、生态等限制性因素(包括有效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土壤肥力降低、版本号 1006.04 —5—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耕层土壤浅薄、水土流失等)进行分析。
2.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分析
涉及使用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需分析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包括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现状、闲置(废弃)或低效建设用地复垦潜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前期挂钩置换试点经验、群众意愿等。说明拆旧区与建新区的建设地点、建设规 模、拆旧区耕地增加潜力;说明建新与拆旧的协调衔接关系;分析农村建设用地 整治方案的实施对提高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 地供需矛盾的前景。
2.4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确定新增耕地来源。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相关基 础资料,查明项目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废弃地复垦潜力以及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落实新增耕地来源。
2.5 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
县级项目申报材料中要包含水土资源分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由具备资 质的机构出具专项报告及论证意见,省级国土部门在相关资料汇总的基础上,从 宏观层面对示范项目建设水土资源平衡状态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提出 分析结论。
2.6 潜在风险分析
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工程条件、技术条件、资金条件、社会影响等 方面分析项目进行中及实施后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应对潜在风险的对策 措施。其中自然条件潜在风险主要存在于水文气象方面,表现为异常天气的出现,如台风、暴雨雪、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等不可抗力的自然因素和其他影响 项目实施的自然条件; 生态环境条件潜在风险主要针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 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实施可能带来的生态变化和环境影响;工程条件潜在风险主 要存在于地质地基条件方面,表现为项目规划设计所依据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 与实际出入很大,处理异常地质情况或遇到其他障碍物导致的工作量增加和工期 延长等; 技术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差异以及特殊工艺的处 理等;资金条件潜在风险表现为要素市场价格波动、金融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调 整等;社会影响潜在风险表现为项目实施导致的权属调整纠纷、补偿安置标准、农民长远生
计保障等。
版本号 1006.04
—6—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3.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规划方案与建设内容 3.1 规划目标
说明项目实施所预期达到的规划效果。规划目标的确定需充分考虑项目建设 背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合理确定重大项目所预期达到的总体目标和分 区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包括扩大农用地及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平、提升区域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 前景、改善生态环境等内容。
3.2 建设标准
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 1012-2000)和省级《土地 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合理确定田块规格、平整度、灌溉、排水、道路、农 田防护与生态保护等各项工程的建设标准,并说明选取依据。
3.3 总体布局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对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土地利用 进行空间布局的优化组合,对各类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确定用地比例、面积,选 定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佳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与分布。
3.4 工程量汇总
根据各单个项目区规划设计成果汇总工程量。
4.投资估算 . 4.1 编制说明
投资估算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试行稿)》 要求编制; 人工单价费和定额不足部分可依据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 准制定;材料、设备等单价按照编制年市场价格水平确定。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可以预算结果乘以 1.1 的扩大系数 确定项目估算。
4.2 费用构成说明费用构成和计算标准。
4.3 资金筹措
提出项目投资组成、投资承诺意见和资金筹措方式。
版本号 1006.04
—7—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5.效益评价 .效益评价 5.1 社会效益分析
阐述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需说明项目实施在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5.2 生态效益分析
阐述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需说明项目实施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水土 流失、增加林木覆盖、优化生态结构所取得的效益等,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的分析方法。
5.3 经济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采用非盈利性项目静态分析方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定量计 算因有效耕地面积增加、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带来的农业产出增加、成本降低和农民收入提高等。
6.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 6.1 实施流程
说明项目实施流程,包括:(1)总工期和起止时间,各项目区工期和起止时间;(2)
先导工程、骨干工程、田间工程的衔接程序及关键节点时间;(3)提出实施总体进度安排。
6.2 建设计划
按分解工程量,重点进行先导工程和骨干工程的建设安排。
6.3 投资计划
根据建设计划确定的工程量安排投资分配计划。
6.4 监测与评价 监测与
说明对项目计划(包括季度计划、计划、分项工程计划)的监测与评价 办法;说明监测评价结果的处理办法。
版本号 1006.04
—8—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7.实施准备 . 7.1 组织部署
说明项目的领导方式、组织机构、部门协调等的制度安排,明确项目参与各 方的职能和权利义务关系。
7.2 项目公告
说明项目公告的基本要求、主要类型、内容规范、公告形式和时间安排等。
7.3 项目监理
说明监理选择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说明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模式。
7.4 项目招投标
说明项目招投标的基本原则、拟采用的招标方式和招标范围、标段划分方法; 说明投标人的基本条件和投标文件的提交要求;说明开标、评标以及合同授予的 要求。
8.实施控制 . 8.1 进度控制
说明监督、管理、控制项目实施进度的具体措施;说明可能影响进度的不确 定因素及其应对预案。
8.2 资金控制
说明项目资金管理的制度安排,包括投资估算、预算、概算、决算、核算制 度,资金审批、支配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制度等。说明项目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确定中央支持与地方配套资金的构成和拨 付方式。
8.3 质量控制
说明各项建设内容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明确工 程质量建设标准;提出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8.4 安全控制
明确安全生产的要求和目标,说明安全生产的责任与保障措施,提出施工安 全的检查手段和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
版本号 1006.04
—9—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9.实施管理 . 9.1 协调管理
说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组织关系、配合关系、约束关系等内容。协调组织关系,主要解决项目的分工与配合问题,理顺项目组织内部、项目 相关单位以及项目参与人员的相互关系; 协调配合关系,以求组织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的齐心协 力,解决项目实施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技术、信息等的供求平衡; 协调约束关系,主要是要了解和遵守政策法规的约束,在项目实施中保持与 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统一。
9.2 权属管理
明确项目区内土地权属状况和土地权属调整的范围; 说明土地利用权属现状 和现有权属的问题的解决措施;说明土地权属调整的原则;说明土地权属调整的 形式和程序。
9.3 变更管理
说明项目可能变更调整的原因;说明变更调整的原则、审批程序;说明变更 材料的编制要求;说明变更计划的实施措施等。
9.4 验收管理
确定项目验收的组织和执行部门; 明确项目验收标准和要求; 制定验收程序; 说明验收的内容与形式等。
9.5 档案管理
说明项目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整理排序方法、检索途径、借阅规则等;说 明档案检查的方法、保管的有效期以及其鉴定、销毁方式等。
9.6 后期管护
明确项目工程管护的原则、管护工作组织和人员安排以及经费来源;说明管 护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范围;分工程类别制定管护措施。
10.实施保障 . 10.1 组织保障
从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动员、充分发挥群众、落实权利义务等方面说明 组织保障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版本号 1006.04
—10—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指南
10.2 政策保障
说明地方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所制定或拟定的政策措施。
10.3 制度保障
说明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代建制度、合同制度、公告制度、审计制度等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0.4 技术保障
说明项目实施的技术保障措施,包括组建专家队伍、建立监控体系、加强人 员培训等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
11.结论与建议 . 11.1 结论
对《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研究结论。
11.2 建议
(1)提出项目下一步工作的建议;(2)提出项目实施中需要有关方面协调解决的问题;
(3)提出政策支持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庄墓镇2014年土地整治项目
实施方案
为改善农村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节约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实际利用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调整、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为确保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顺利有效实施,切实保障项目区农民根本利益,加快项目组织实施进程,规范操作、科学管理、提高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省、市、县有关建设用地置换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着力提高农村经济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能力,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努力实现农村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良好社会局面。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项目选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长丰县土地整治规划,要选择群众积极性高、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行政村作为项目实施的行政村。
(二)项目实施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项目规划、设计补偿标准要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规范操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群众权利。
三、项目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1、民为主。项目实施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召开项目所在地村民会议,征求意见,确保做到户户都表态同意,并签订同意实施的意见书,充分调动项目区群众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实施按规划设计顺利实施。
2、村负责。要明确“村两委”在项目实施中的责任,确保项目所在村班子健全,有战斗力、号召力、有威信,充分发挥村“两委”在房屋拆迁、土地整理和新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3、镇指导。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协调作用,统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具体落实项目实施任务,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二)严格标准
1、统一拆迁标准。房屋丈量、登记、标准要一把尺子量到底,要严格按照镇制定的标准执行,要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2、统一宅基地整理。旧村拆迁后,依据项目规划,宅基地统一整理成耕地,归还到原权属单位。
四、组织实施
(一)筹备阶段
1、成立组织
镇政府成立庄墓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领导组,组长:党委书记马家圣 第一副组长:镇长王世德 副组长:分管领导甄茂力 领导组成员:国土规划所长邓卫伍
财政所长闫媛媛
农办主任孙本龙
党政办主任郑浩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规划所,国土规划所所长孟令球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孟祥玲、严彩霞、李瑱、谢军。
2、工作职责
工作组及村两委职责:房屋丈量登记、协议签定、房屋拆迁、宅基地面积丈量登记、提供净地供整理、施工环境保障、工程质量监督。村书记、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国土所职责:制定方案、资料收集、技术指导、质量把关、招投标、竣工验收等工作。
3、宣传动员
召开项目涉及的村民组代表大会,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宣传项目实施原则、方法、目的和意义,表明政府态度,争取群众响应、支持、配合。
4、召开专题会议
镇党委、政府召开项目专题工作会,研究讨论项目实施有关政策、措施,确定工作思路和流程,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在项目点成立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村民理事会组织。
五、拆迁采取货币补偿
(一)拆迁范围
庄墓镇已批准的项目区内。
(二)拆迁补偿标准:
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持补偿标准合理适当、要求从严、落实从紧的原则,切实把补偿资金发放到位。具体补偿标准严格按照省市县文件规定执行。必须据实与涉及农户充分协商签订协议,按时发放。各村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奖惩措施
1、对拆迁户奖励:鼓励农户自行拆迁,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在5日内拆除完毕,经验收合格,一次性给予拆迁费的10%奖励,逾期不再奖励。在拆迁过程中,安全责任自负。拆迁对象户如放弃自行拆迁房屋,在签订协议之后,按上述时间主动清理完自家室内外财物及附属物,将房屋及附属物交付给镇领导小组,由镇政府统一组织拆除的,参照以上奖励政策执行。
拆迁户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搬迁并交房、交宅基地的,建房过渡期间一次性补助拆迁户每户1000元房租费,作为临时安置费。
七、复垦整理
项目区的宅基地,通过复垦整理后,要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可用耕地。按照“田平、路直、林配套”的要求,做好项目区土地复垦整理工作。
(一)土地平整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机械施工,分层次整平,符合设施农业精耕细作要求。田块和格田面积根据地形而定。
(二)道路 结合项目区内地形和原有农村道路,布置生产道和田间道。便于农户生产,满足小型农用机械操作。
(三)资金
土地平整所需的费用均由政府统筹安排,无需群众自筹。
庄墓镇人民政府 2014年1月8日
第五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
鹤山乡王卞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加快解决我乡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问题,结合我乡实际,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经济繁荣、农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祥园社区位于******政府驻地,东临******中学,西傍马东干渠,北倚马东干沟,碧水环绕,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祥园社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28个自然村,1.8万常住人口居住,******人均年收入7800元,其中8000余人从事务农,农业收入占示范区经济收入的35%。
二、基础设施状况
近年来,******加大了乡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完成了******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及乡域主干道的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城镇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观。******现建有县乡路——庆徐路,农村路网建设达到了25%,乡域主干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农村自来水使用率达到了100%。
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在全乡规划兴建万人中心社区——祥园社区,该社区为一弧、一轴、一心的布局,一弧即为弧形路网,一轴即为南北向主景观轴,一心即为中心景观空间,共分为八个组团区。社区规划总占地1686亩,共分八期建设,规划建设“1+4”(1为储藏室、车库,4为四层楼房)多户型住宅楼和徽派商住楼,建设户数6040户,同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健身场所、老年公寓、观光林带、人工湖、幼儿园、超市、卫生所、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将达到94.1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全乡群众居住。但是,该社区现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面以及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处理等设施尚不完善,亟需加以整改。
三、生活污水排放状况
随着我乡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内村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提高,但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污水管网配套尚未健全,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不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无序随意排放现象较为突出,我乡祥园社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无序排放,有的污水直接流入地表河流,有的流入农田、水塘或直接渗入地下。
通过对示范区各户家庭抽样调查,示范区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餐厨废水、洗涤废水、沐浴废水和冲厕水。
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定,按每人每天用水量120升,污水量为80%计算,******驻地祥园社区居住人口1.8万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1728吨,全部直排,对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造成较大威胁。
四、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示范区内生活垃圾以厨房垃圾为主,按人均生活垃圾产量0.75kg/d(湿基)估算,示范区每日产生量约为13.5吨。
祥园社区日产生活垃圾13.5吨,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个别地方虽有垃圾池,但是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尚未建立,收运-转运严重滞后,生活垃圾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洼地、池塘边、河岸边。进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普遍存在池满溢出现象。一些村庄已基本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给当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五、项目示范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1)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随地表径流进入地表水或村周边水塘、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污染水源。未及时清运的垃圾,排放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2)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大量排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增大的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增加了流量负荷,地表水因叠加生活污水局部水域水质急剧下降。虽几经治理,但仍污染较重,水体严重污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示范区村民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污染问题突出。
六、项目示范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成因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示范区人口多,居住地密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而目前示范区内大部分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加上群众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习惯,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剧了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影响示范区内村民的生存环境。
七、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必要性
(1)改善和提高示范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示范区普遍缺乏完善垃圾清运系统,示范区各村垃圾任意堆放,沿河村庄则向河床倾倒,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漏液,进入土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对周边地表水域的污染,示范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示范区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最主要内容。因此,在保障饮用水安全同时,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是促进示范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2)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有利于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紧迫性
本项目区包括了28个村,共计1.8万余人。示范区域内,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约1728吨,生活垃圾约13.5吨,这些污染物均未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这些环境问题将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八、项目建设的目标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建设,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使示范区农村成为具有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态村;具有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物耗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小的,符合环境与资源特色的生态产业;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共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健康、文明、富裕”三位一体的生态示范村。2012年,示范区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生活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完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工程。示范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了环境宣传与监管机构、增强了村级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九、连片整治示范内容
(1)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在******政府驻地):建设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5万米,建地埋式一体化超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2处,设计处理规模1000m3/d,面积2400平方米。
(2)生活垃圾收集工程:建设200平方米垃圾收集点10个,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40升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300个,普通垃圾运输车8辆。
(3)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建设3500平方米垃圾转运站2处,每处包括:垃圾压缩车间1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垃圾压缩装置4套,停车场及配套设施3000平方米,自动装卸式垃圾转运车2辆。
十、投资测算
在实施方案中,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定》进行编制、《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GYD-306-1999,以及设备购置费(定型设备按厂家询价计划)、安装工程费(按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估列)、建筑工程费(根据建设构筑造构形式,采用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以每平方米(每立方米)造价估列)统一口径,进行示范区项目投资估算。
根据投资估算依据,测算治理所需的资金总额,并根据治理规模和具体治理内容,给出资金需求计划。统一按工程设备费用、土建工程费用、设备安装费用、项目设计费用、调试与管理费用、环境监测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费用、环境宣传教育建设费用等计算总投资额。并按要求列出投资计划。
十一、预期成效
通过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有效处置示范区各村生活垃圾,通过生物处理、埋设管网等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开展广泛环保局知识宣传,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宣传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使示范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的遏制。将改变示范区农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示范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度和垃圾处理率明显提高,净化率由原来的X%提高到X%。
通过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运用低动力或微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使示范区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地表河的水质及流域附近沟塘等的水体环境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