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井下管道工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管道工作业操作规程
1.上班前不准喝酒,班中不得干与本职无关的工作,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2.立井(暗立井)安装时,管道工必须配带安全带,所用工具应用绳索在适当地方固定。
3.施工现场倾角大于15°时,下方不得有人同时作业,如因特殊需要平行作业时,应制定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
4.瓦斯浓度大于1 %时不得使用电气设备,超过1.5 %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5.拆装管路需用电、气焊时,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条款执行。
6.在架空线段施工时,应有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7.施工前管道工沿施工路线进行认真检查,掌握现场情况。
8.熟悉有关图纸资料和标准要求。
9.施工前对沿线所有的障碍物及险段提前进行清理和加固,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10.在安装前应与调度室及运输调度站联系,说明工作地点、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并由专人负责监护,注意来往车辆。
11.管子安装前应逐节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1)不得有裂纹,法兰盘对接处平整,不得有破损现象。
(2)直管的弯曲度每米不超过1.5 毫米。
(3)弯管的弯曲部分的椭圆度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的10 %,弯曲角度误差不得超过±30′。
12.管路安装前,应根据设计要求测量管座、管卡或弯头座的支承梁位置,并进行梁的加工和安装。
13.管子、弯头、三通、异径管及伸缩器等,在安装前应做耐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 倍,至少应比工作压力大0.5 兆帕,且无渗水现象。
14.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所有管件进行防腐处理。
15.经过防腐处理的管子及管件须待漆膜防腐层形成后,方可吊装和搬运,并在吊装和搬运中注意保护漆膜防腐层,损坏的防护层应及时修补。
16.将经过防腐处理的管子及管件妥善运至现场,并摆放整齐。
17.将需用的工具、材料运到现场,数量要充足,品种、规格符合要求。
18.管道工负责人要向施工人员讲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及安全注意事项。
19.要准备一定数量的安全防护用品。
20.要有专用联系信号,如需要解除过卷、松绳等保护时,应由专人与司机联系。
21.异径管连接时,不准插接及无死角。
22.法兰盘的平面应垂直于管子中心线,其倾斜度不得超过规定数值。
23.法兰盘应与管子连接牢固,所选螺栓长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24.连接管路用的法兰盘及衬垫应符合要求,同一规格管子使用的法兰盘应一致。
25.紧固螺栓时应对称进行,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过猛。所用工具要合适。
26.吊装绳索、钩环、连接螺栓等连接件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27.吊装稳车应有足够的吊装能力,且安装牢固,制动装置可靠。
28.立井安装:
(1)在井筒施工时,要在相应位置搭好脚手架并应牢固、安全可靠,工作平台应用木板铺严。
(2)在井口周围设牢固的围栏,并由专人负责监护。
(3)管子运至井口后,要采用安全可靠的起吊方式将管子或管件吊入井筒,由下往上逐
节定位,应单层作业。
(4)定位准确后立即进行连接紧固,应采用对称方法紧固螺栓,使法兰盘受力均匀、连接紧密。
(5)并筒中设有防火洒水管路的降压装置时,应在管路安装前先进行支承梁及降压装置的安装。
29.斜井(斜巷)安装:
(1)管子及管件运至现场后依次摆好,由下向上逐节连接。
(2)管路应有支架支承,不得与底板接触。
(3)敷设直径150 毫米以上的管子时,每隔15 ~20 米应加一处拉线,拉线应牢固可靠。
(4)提升运输斜井(斜巷)中,法兰盘应与轨道有一定的间距,不得影响矿车运行。
30.平巷安装:
(1)管路安装要平直,需过道轨时应使管路不受力,管道与轨底应留有足够的间隙。
(2)管路法兰盘边缘应与道轨有一定的间距,不得影响电机车运行。
31.仪表管座安装:
(1)仪表管座开孔位置应安装在直线管道上,不得安装在弯曲管道上,同时要考虑维修观察方便。
(2)主管道上的开口直径应与接管座或支管内径一致,不得把接管座或支管插入主管道内焊接。
(3)温度计表座安装时,温度计受热端迎着流体运动方向,并置于管道中心。弹簧式压力表必须垂直安装。
32.管路安装完毕必须进行通风、排水试验,应无漏风、渗水现象。
33.日常检查维护:
(1)管道工应定期对压风、排水管路进行巡检,巡检内容如下:
①检查管路防腐层,应无剥落;
②检查管路支承架,应牢固;
③检查管路有否漏气、漏水;
④检查法兰盘、螺栓,应完好、齐全、紧固;
⑤检查管路阀门开启、关闭应灵活、无泄漏、无锈蚀。
(2)日常维护时对管路损坏处采取的临时措施:
①当管子接口法兰盘的衬垫损坏时,应先停运相应设备,再根据管子规格更换衬垫;②当法兰盘损坏时,先停运相应设备,按管子规格做外圆、厚度与原法兰盘相同、一侧带缺口的插盘,装在原位置紧固好;
③管子轻微破损而漏气、漏水时,可在破损处打卡子进行处理。
34.压风、排水管路的更换:
(1)管路需要更换时,应提前做出更换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后方可安排更换。
(2)更换后的管路要与原管路规格质量相一致。
(3)更换工作结束后,应按规定进行试验。
35.管路安装竣工后,必须做水压试验并应符合规定,做好记录。将原解除的过卷、松绳等项保护逐一恢复,并应灵活可靠。
36.全部工作完成后,应清理现场,清点工具及剩余材料、配件,并妥善保管。
第二篇:井下作业操作规程
井下作业操作规程
1、井下维护人员下井前,揭开并盖适当换气一段时间(20一120分钟),用小白鼠、小鸟等动物先投入井内,观察有无异状(死亡、发问、哮喘、惊慌等)。
2、在井下或套管内作业过程中,井上应有警告标志及专人监护。
3、井下或套管内人员不应携带易爆、易燃物品,在井下或套管内照明应用电灯或防爆灯具。对于存在异状气体的深水井,应采取措施抽换井内有毒气或下井时系保险绳.配戴防毒面具等安全措施,以防万一。配戴的防毒面具.可把面具的软管引至井外,必要时用小型手摇鼓风机,通过软管向井下作业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当然,更重要的是查明异状气体的来源,消除它产生的条件,使井下等地下设施处于良好的作业环境中。
第三篇:井下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工岗位安全操作要求
1、班长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
(1)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本班员工劳保穿戴情况;
(2)负责本班安全工作,督促员工对本岗位工作区域进行检查;(3)严格执行开工许可证制度,开好班前会;
(4)指挥并监督员工进行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5)施工过程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工用具情况的检查;
(6)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队长及有关部门汇报;(7)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做好交接班工作。
2、副班长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
(1)负责全班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各岗位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2)认真执行QHSE“两书一表”的规定,会识别和控制危险源;
(3)穿戴好劳保用品,组织全班做好安全防护用品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齐全、完好、灵敏、有效并能达到质量要求;
(4)组织全班人员互相监护,发现“三违”行为及时制止,并向上级反映;(5)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6)对施工现场的生产设备、装置认真交接,精心维护,平稳操作,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严禁带病作业;
(7)有权制止、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挥,对危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批评,拒绝施工,并可越级汇报;(8)生产中应协同配合,认真指导新入厂岗位员工安全操作。
3、一岗位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1)穿戴好劳保用品;
(2)检查游动系统和提升系统的安全技术性能;(3)按岗位操作规程施工,杜绝违章作业;(4)做好交接班工作;
(5)发现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及时向班长或队长汇报;(6)注意防火,井场50m内严禁动用明火。
4、二岗位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
(1)穿戴好劳保用品;
(2)检查地面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按岗位操作规程施工,杜绝违章作业;
(4)发现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及时向班长或队长汇报;(5)注意防火,井场50m内严禁动用明火。
5、三岗位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
(1)穿戴好劳保用品,按工序要求领取工用具;(2)检查井场照明及动力用电电线是否符合安全要求;(3)按岗位操作规程施工,杜绝违章作业;
(4)听从指挥,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和工具摆放工作;
(5)完工后进行消防设备和照明设备的清点工作和交接班工作。
6、四岗位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
(1)穿戴好劳保用品,按工序要求领取工具和资料;(2)按岗位操作规程施工,杜绝违章作业;
(3)听从指挥,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事故和紧急情况;(4)检查油管、抽油杆桥是否符合安全标准;(5)配合技术员丈量管柱,连接下井工具;(6)负责管、杆的交接及当班资料的录取填写。
7、作业司机岗位安全操作要求有哪些?
(1)穿戴好劳保用品;
(2)检查作业机各部位螺栓紧固程度;
(3)确保设备紧固润滑、制动系统安全可靠,各操作杆灵敏可靠;(4)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操作;
(5)操作作业机时注意力应高度集中,严禁饮酒或疲劳作业;(6)作业机出现故障应及时排除并向班长或队长汇报;(7)定期对作业机进行保养。
第四篇:井下作业操作规程(精选)
试油(作业)各岗位操作规程
东营日辉钻采技术有限公司
一、司钻
1、接班前检查、召开班前会,做好人员分工,使全班每个岗位都能明确本班工作任务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确保本班生产有条不紊,安全无事故。下班要召开班后会,讲评本班工作情况。
⑴检查刹车系统及滚筒是否工作良好;
⑵检查大绳的死、活绳头固定情况及大绳有无断丝。
⑶绞车、传动装置各部位等工作状况是否良好。
⑷气路系统不漏气,性能好,各种仪表灵敏可靠。
⑸提升系统运转是否正常。
2、起下钻操作:
⑴起下作业要求操作平稳。
⑵有工具入井时,要先用人力上紧后,再用管钳紧扣,下放时要缓慢通过井口。⑶下测试仪器时一定严格执行操作标准。
⑸探水泥面时下放速度一定要慢,加压控制在15-30kN。
(6)下钻遇阻超过5—10t,应上提下放活动钻具,不得猛压,无效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3、起钻操作:
⑴起钻时,开始要用一档速度,看井下是否正常,有无阻卡现象,若正常则根据钻具负荷和设备提升能力合理选择排档。
⑵起钻操作要平稳,等钻工挂好吊环插入吊卡销子再上提,防止单吊环事故。⑶上提钻具时应集中精力,杜绝顶天车事故。
(4)起钻遇卡,应上提下放活动钻具,以求解卡,上提拉力不得超过当时悬重的1/3重量,严禁猛提活动无效时,及时汇报请示,等待处理。
二、副司钻
1、在组织开好班前安全会的同时,严格要求,精心组织搞好各岗位的项点安全检查工作,特别是井上各要害部位的检查。
2、按照当班的施工任务要求,全力配合司钻工作。
3、司钻不在时,代替司钻履行司钻职责。
三、井口工
1、操作前的检查与准备:
⑴检查井口井控装置是否齐全,油管吊卡与起下油管型号是否相符,吊卡月牙手柄螺丝是否齐全紧固。
⑵检查液压钳是否灵活好用,各连接部位是否紧固,并调整好高度,检查钳牙的完好与固定情况,并及时整改。
⑶起下作业时应做好准备工作,使用工具放在一定位置便于随时使用,不合格的必须更换,不准使用。
2、起下作业操作:
⑴起油管上好提升短节后,一定要以手势指挥司钻缓慢试提,以防管柱遇卡时造成脱扣。
⑵正常起下油管时,操作液压钳提一方一定双手同时操作,另一方则要站在操作者后方,以防紧扣时液压钳转动伤人。
⑶起油管时,待司钻上提油管刹住车后再打扣吊卡。
⑷紧好扣后,左手抓钳柄,先拉后推,稳住液压钳;
⑸油管下放时,要站在安全合适位置,根据游车下放位置,摘挂吊卡。
四、场地工
1、井场油管应以母接头为准,排放整齐,油管桥两头必须用麻绳捆绑固定,两端接头距管架台悬空不得超过2m;
2、下井油管、工具做到丝扣清洁完好,本体符合标准;
3、认真丈量油管及下井工具并做标记。
4、起下油管上井口时,一定使用小滑车,人员站到安全地方,用管钳拉住油管,控制防止其刮、碰井口。
5、保持场地清洁无杂物、火种和易燃品。
五、柴油机司机
1、严格按照岗位检查,岗位交接,进行班前检查,确保当班设备正常运转。
2、负责设备工作期间的油、水、气检查。
3、保持当班设备卫生,为下一个班工作做好准备。
六、资料员
1、认真进行班前岗位交接,对施工井井况详细了解。
2、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取全、取准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
3、入井工具和管具丈量准确无误,保持清洁无污。
4、准确使用和保养好各种计量器具。
5、随时观察井口压力及进出口压井液情况,观察其反应情况,协助司钻做好下井工具的选择。
6、搞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工作。
第五篇:新管道工操作规程
管道工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工作前要检查工具以及其它用具是否安全可靠,检查工作现场和周围环境是否有不安全隐患。
2、按规定要求正确使用工具,严禁互相代替而造成工具的损坏。
3、两人以上工作时,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分片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具体负责。
4、如有突发性的大型抢修工作时,必须先成立抢修小组,指定专职负责人制定有效地抢修方案及安全措施,经分管领导批示后方可施工。
5、进入地沟、地槽、阀门、水表井更换管道、阀门、水表或进行其他工作,首先要先打开盖板、检查井口,进行缺氧检查,然后进行自然通风30分钟以上,方可进行作业,同时地面上必须设置施工告示、警示牌、警示灯等,必要时派专人监护。工作完毕要将施工现场恢复完好。
6、使用氧气瓶、乙炔瓶时,要严格按照《氧焊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7、上门工作时,首先了解观察管道、水表等待修设施及周围情况,存放安全隐患时,应积极同用户协商处理意见,排除隐患后方可工作。
8、登高作业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用单梯作业时,坡
度要适宜,下面要设专人扶梯监护;梯子上面不准两人同时攀登作业操作;不准站在梯子最上面两阶作业。
9、操作铁锤、钢钎作业时,必须保证使用工具安全可靠,操作大锤者禁止戴手套;两人操作时,扶刚前者禁止抬头并且站在大锤者的侧面;打锤者和扶钢钎者要相互配合,注意落锤点的位置,以防误伤。
10、在井内或封闭沟内作业时,不允许吸烟。
11、在室内更换管道、管件、阀门、散热器、排气阀等,禁止带水作业,并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以防跑水造成室内设施和物品的损坏,给用户带来损失。
12、搬运散热器、阀门及其他材料,都要轻拿轻放,确保物品的质量和安全,严禁野蛮施工和装卸,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使用电焊机、冲击钻等电器设备时,要检查电气部分是否有漏电现象,运转部位是否连接稳固、安全可靠,确认无误时方可使用,施工完毕必须切断电源。
14、管道、水表、阀门、散热器扥设施维修完后,需按规定做通水试验,合格后才能交付用户使用。
15、工作完毕,必须清理施工现场,并有专人查点工具和材料,检查现场确认没有不安全因素及遗失物品后,方可离开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