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9: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我市掀起了声势浩大、全民参与的“五城联创”活动,作为城市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工作者,经深入反思,认真总结,要在活动中发挥好职能作用,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准确界定城市管理的范畴。从全国各地来看,城市管理的范畴各不相同,根据城市人民政府的需要而界定职责。业界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城市管理凡是城市里面的一切人和物,即城市里面的一切活动都在管辖范围之内,所谓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狭义的城市管理仅指市容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

我市的城市管理历经20多年的不断发展、改革,其范畴应该基本确定下来,不能“城市管理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其实就是城市管理实践中许多问题管而不好、管而不到位的症结所在。所以既不能无限地扩大化,也不能肆意地缩小化,才能使城市管理部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同时,还应将管理与执法监察二者正确地区分开来,管理是一个大概念,执法监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换言之,管理是全能“运动员”,执法监察是单行“裁判员”,虽同在一个场上,但分工不同,因此,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特别要消除“执法监察”就是“城管”的片面认识,既要看到它们的相同点,又要掌握它们的不同处,各尽所能,完美结合,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要建立顺畅高效的运行机制。过去,我们致力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全市树立起了“大城管”的概念,即城市中的每一个部门和单位,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市民都有城市管理责任,都有义务去维护环境,但许多方面还是不尽如人意。如义务保洁责任制、“门前四包”责任制、积雪清扫等制度的落实等,全民参与意识还不强,尚须进一步建立。在各职能部门中强化了“小城管”意识,如突发问题上,规划、建设、城监、工商、公安、商务、卫生实施联合执法;路面管理上,城监、绿化、环卫“三位一体”、无界式管理;小区街巷整治上,城监、社区、物业站相互配合。但因局限于部门利益,无制约机制,“大合唱”的气氛还不够浓厚,协调、配合精神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城管执法队伍内部,形成了城市管理“排头兵、马前卒”和“抢险队、救火队”的共识,建立了“人定车巡”、错时管理、专群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管理上的无缝对接,但一些盲区、漏洞却仍然存在,影响精细化、常态化水平,须不断完善和创新。同时,对城市管理主责部门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门、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应明确界定,对应的奖惩机制也应建立起来,实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

三要抓紧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在此前提下的管理才是卓有成效的。从城市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管理的效果,有时甚至处于无可奈何的局面。目前,最集中、最突出的是,部分路段无下水设施,如新华东路,夏天臭气熏人,冬季结冰污黑,虽实施了污水简易集中收集和废土填埋,但收效甚微;沿街洗、修、售车店大多室内狭小,无法开展业务,未配备、安装水循环利用的设施,污水乱流,物品乱摆乱放,占道经营;废旧物品回收分布全市,分散收集、整理、运输,经营无序,再生利用率低,对周边环境污染大;部分居民区无便民服务市场,街巷内摆卖,便民但产生噪音、垃圾、阻塞交通。禁卖,商贩、居民都有意见;建筑垃圾围城、乱倒,与没有建筑垃圾消纳场有直接关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问题的集中存在,不仅使管理无法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还大大提高了管理成本。应加大规划建设力度,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模式,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建立车辆加工、销售、修理、清洗、美容为一体的专业市场、便民服务市场和集中回收、统一管理的再生资源市场、建筑垃圾消纳场,对下水设施情况摸查后集中改造。基础扎实了,处于末端的管理才能更好地体现和拓展建设成果。

四要不断改革管理手段。城市管理内容庞杂,对“物”的管理还是源于对“相对人”的管理,做到情、理、法相结合,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手段。情,就是人性的柔情,人文关怀,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被管理者着想,在不影响环

境的前提下,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从而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理,就是讲道理,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心平气和地告诉他们、引导他们应该如何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将会导致的结果和要承担的责任。法,是冷酷无情的,是迫不得已才采取的手段,也是短期内获得成效的最直接手段,但目前,这一手段是最软弱无力的,主要原因是法不健全,如城市容貌标准、店招店牌规范、户外广告设臵、建(构)筑物立面改造清洗、夜景亮化等,究其达到一个什么样子就算规范,没有一个明确的尺度;再如宠物饲养等,谁是主责,谁来配合,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当前,急需建立一部城市管理的规章,因为“人治”难以弥补“法治”的缺陷。同时,要不断引入一些辅助手段,提高创新力度,如“野广告”清理中的市场手段,“门前四包”落实上的奖惩机制,吸引市民参与的举报投诉平台,以及“数字城管”信息系统。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全面提高管理成效。

五要进一步创新拓展教育途径。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要力量,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织部分。一座城市,无论建设的多完美,设施多完善,人不爱护,不按规范行事,城市的文明指数就不会提高。目前,我们的教育引导方式,大多借助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和户外公益广告,相对单

一、呆板,没有从说教式中解脱出来,要么

曝光不良行为,要么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对好的方面进行褒扬,舆论造起来了,氛围形成了,但其间市民究竟受到了多少教育、启迪,提高了多少素质,随处可见的种种不文明便可窥见一斑。只有让市民实实在在参与进来,亲历亲为,切身感受,才会收到效果。要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能看的见效果的活动,如市民义务清理垃圾死角、“野广告”,上街参加交通协管、城管协管,以及各类志愿者活动,让其体会艰辛,纠正违规,对比自我,可能会产生触动,鄙视丑陋,增强荣辱感,从而规范和约束日常行为;社区可组织一些如入户“面对面”交流活动,“心连心”救助活动,“手牵手”教育活动,小区最好(差)楼栋、楼栋最好(差)单元、最好(差)住户评选活动等,让居民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受到感化,提高文明素质。

六要重视城管执法队伍建设。由于现阶段的城市管理仍处于“人盯人”的原始阶段,而管理标准却在不断的提高,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长年累月奋战在马路上,一直以来缺乏集中的再教育培训,再加上原本底子薄、基础差,使队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无法跟管理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管理对象的复杂性,要求队员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廉洁执法,坚定理想信念,否则就会与被管理者对立起来,或出现“吃拿要”等行为;管理内容的广泛性,要求队员必须掌握多学科

知识,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核心,正确分析问题,快速解决问题,减少和杜绝错案的发生。管理效果的反复性,要求队员必须要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斗志、耐心和信心,在遭遇复杂紧张局面时,能够以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态沉着、冷静应对,不激化矛盾,不扩大事态,达到管理的目的。管理任务的长期性,要求队员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作支撑,既能加班加点,吃苦耐劳,又能连续作战,经风雨、受寒暑。“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尽可能地挤一些时间,创造一些条件,分期、分批对城管执法队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在此基础上,积极改善工作条件,办公环境,提高福利待遇,通过软硬件建设,使城管执法队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标准的需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地环境支撑。

第二篇: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纪之交、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

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和蚌埠实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和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

一、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广义的城市管理,包括城市政府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狭义的城市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管理,是指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今天我所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至少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是由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起着中心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其次,这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企业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将不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城市政府的职能过于宽泛,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而城市自身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却没有做好,反过来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如大家都体会到的城市供电问题,在全社会电力生产过剩的情况下,一遇冷热天气就停电频频,这主要就是城市管理中的电网改造滞后。根据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将逐步弱化并最终退出微观管理领域,由直接参与转为宏观调控、规范和政策引导,转向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外部基础条件。根据上述思路,以集中精力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能,将逐步得到加强,将成为城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如香港的法律规定,“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所需的基本设施,配合稳定的法律和行政制度,以协助经济和促进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将日益明显。第三,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城市管理工作时曾举例说,从工程技术学的角度看,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设计参数以十万计,洲际导弹以百万计,而城市管理问题的参数在一亿以上,这形象地说明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天都要发生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为保障这些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我们每天起来,水、电、气、电话、公交以及垃圾清运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都会很不方便。我们通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路再宽,交通没做好,仍然要出现拥挤;道路修的再多,市容管理跟不上,必然会被各种各样的占道经营挤掉;住宅小区建设得好,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跟不上,仍然要出现脏乱差。第四,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城市环境是否整洁优美,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事业是否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娱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关系到党和政府是否关心群众生活,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就是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和凝聚力工程。因此,城市管理既关系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又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最充分、最有效的结合点,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总之,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必须在全社会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城市管理的内容、任务、目标和基本原则从城市管理的任务看,其本质是为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管理的次级目标看,一是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为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篇: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在世纪之交、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和蚌埠实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和大家共同探讨和交流。

一、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广义的城市管理,包括城市政府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狭义的城市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管理,是指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今天我所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至少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是由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起着中心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其次,这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企业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将不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城市政府的职能过于宽泛,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而城市自身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却没有做好,反过来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如大家都体会到的城市供电问题,在全社会电力生产过剩的情况下,一遇冷热天气就停电频频,这主要就是城市管理中的电网改造滞后。根据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部署,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将逐步弱化并最终退出微观管理领域,由直接参与转为宏观调控、规范和政策引导,转向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外部基础条件。根据上述思路,以集中精力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能,将逐步得到加强,将成为城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如香港的法律规定,“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所需的基本设施,配合稳定的法律和行政制度,以协助经济和促进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将日益明显。第三,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在谈到城市管理工作时曾举例说,从工程技术学的角度看,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设计参数以十万计,洲际导弹以百万计,而城市管理问题的参数在一亿以上,这形象地说明了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天都要发生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为保障这些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我们每天起来,水、电、气、电话、公交以及垃圾清运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都会很不方便。我们通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路再宽,交通没做好,仍然要出现拥挤;道路修的再多,市容管理跟不上,必然会被各种各样的占道经营挤掉;住宅小区建设得好,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跟不上,仍然要出现脏乱差。第四,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城市环境是否整洁优美,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事业是否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娱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关系到党和政府是否关心群众生活,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就是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和凝聚力工程。因此,城市管理既关系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又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最充分、最有效的结合点,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总之,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必须在全社会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城市管理的内容、任务、目标和基本原则从城市管理的任务看,其本质是为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管理的次级目标看,一是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秩序。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与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管理、服务,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实现城市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环境优美、结构合理、社会文明的现代化目标。从中小城市的特点来看,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市容管理,包括城市形象和文化环境;(2)环境卫生管理;(3)市政管理,包括供排水、道路管线、公用设施、通讯、供电等;(4)生态环境的管理,包括工业“三废”、环境噪声、园林绿化等;(5)各类有形市场的管理,主要是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和小商品市场;(6)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管理权限、建设规划的实施和违章查处等;(7)交通管理;(8)社会治安管理;(9)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10)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11)社区管理等。根据城市管理的内容、任务和目标,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城市管理对象具有多样、复杂而且异质性强的特点,各经济和社会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利益要求,而城市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决定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利益必须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不能迁就局部的利益要求,而要在全局、整体利益上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根据城市管理实施的要求,又必须靠分级管理来进行落实,使城市管理真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效力覆盖全市。所以城市管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具体说,就是把影响全局的规划、政策、标准和法规的制定、指导、监督和协调的权力集中在市级,而把执行这些规划、政策、标准和协调的行为,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实行分级分层次管理,从而使城市管理既具有高度权威的统一领导,又有具体灵活的分级实施。二是人本原则,即要以人为中心实施管理。城市的管理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人与城市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创造人。城市管理要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从关心、培养、引导的角度出发,为人们不断创造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要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环境脏乱差等。三是依法治市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管理也必须适应而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这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保证。不论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还是法律手段,都必须依法管理,按章行事。在当前全社会法制意识和市民整体文明素质与城市管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依法加强城市管理就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也要从属于这一原则。城市管理中要妥善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把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五、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原则。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城市管理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搞好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搞好公共服务,解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基础性、服务性问题,有效地发挥城市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六、市场化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要更充分地运用市场的基本法则,解决城市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一些适合于市场经济法则运行的行业和基础上放手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城市政府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如环卫、燃气、公交、公厕、以及可以收费的道路、桥梁等。

三、城市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当前,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城市管理从总体上还处于滞后状态,没有得到更充分的认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客观上仍然较普遍地存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多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从现象上看,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问题。如小摊小贩随意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车辆乱停乱放乱闯,各类广告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送,各类违章搭建到处可见,车辆、工地、娱乐噪声扰民,工业“三废”污染和各种小炉灶烟尘污染,各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的小饮食店、排档,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再就业一条街等侵占道路经营,随意改变墙体结构和房屋用途,行人乱吐乱丢弃物,垃圾乱倒乱堆,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公共绿地和空地被侵占等等。这些现象,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常常是抓一抓,好一阵,稍一放松就迅速回潮,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些甚至成了顽症,成为困扰城市政府的难题。如占道经营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占道面积已经超过了新修道路面积,我市情况也是如此。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问题,工作力度问题、投入问题、市民素质问题、管理队伍素质问题,但从全国看,比较普遍和集中的是管理体制问题。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作为城市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也不够健全,工作汇报《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我国的行政体制讲究上下对口,而建设系统的管理职能在一个城市里却只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难以承担城市整体的管理职能,大量的工作需部门之间配合,涉及面较大的就有公安、工商、卫生、环保、交通、文化等部门,此外还有大中城市两级政府间的关系。从各地的实践看,管理体制差异较大。仅就大中城市看,虽然基本确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两级政府管理体制,但职能却大不相同,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建管分开、直接管理型。如深圳、上海等,市政府成立城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行政实体单位,各区设置相应机构,直接管理城市市政、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具体工作,建立直属的监察队伍实施监察、执法工作。二类是建管合一、直接管理型。如珠海、成都等,市建委统一负责全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三类是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型。如福州市,市政府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对工作交叉、职责不清的工作进行协调裁决,具体行政行为由专业职能部门实施,监督执法也由各职能部门的监察队伍执行。四类是协调与管理结合型。如南京、合肥等成立城市市容委员会,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下设办公室,由市政府授权处理某些具体管理行为,设有监察队伍,进行综合执法工作。各专业职能部门设专业监察队伍,进行专业执法。这些管理模式可以说各有千秋,优势和不足都很明显。直接管理的,执法力度大但管理范围相对较窄;实行专业管理、综合协调的,管理范围大,却又往往失之于执法力度和配合不力。此外,即使在相同的管理类型里,还有一个块块与条条的职责划分问题和条条权力下放的程度。如从实践结果来看,有成功的实例,但大都与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关,还没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统一的模式。因此,从总体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与日益完善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和摩擦还在继续。如国内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走在前面的大连、珠海、张家港、厦门、顺德等城市,管理体制也各不相同,但经济实力普遍较强。建设部俞正声部长(原青岛市长)曾说,青岛的经验济南不能学,因为青岛比济南财力要强;同样,大连的经验青岛也学不来,因为大连比青岛财力雄厚,大连有实力把市中心的工业污染企业整体搬出去,青岛就做不到。从省内情况来看,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已远远高出其他城市,97年可用财力11亿多,蚌埠市只有3亿,仅比淮北市多一点,而淮北市规模、人口相对却小得多。所以合肥市的许多做法,蚌埠同样学不来,关键还是应立足于蚌埠实际,更多地从管理体制挖掘潜力和从管理力度上下功夫。我市目前的管理体制,是从1996年开始建立的,主要依据是《蚌埠市城市管理若干暂行规定》,即蚌政58号文件。文件总则第二条规定:城市管理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建设与管理相统一、局部与全局相统一”的原则,相应调整市、区有关部门职责。市建委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组织指导与协调;各区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美化亮化、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具体组织实施;各街道负责辖区内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从两年多来的实践看,这个体制暴露出很多不足和漏洞,原则性很强,对各部门及区街的职责界定得比较清楚,但可操作性不够,没有解决好相应的权力调整和工作配合问题。有利的事情争着上,无利、难管的事情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层出不穷,部门之间多头管理,又互不通气,造成许多管理上的脱节。创建工作靠突击整顿,风头一过就滑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区级政府认为作为一级政府行使城市管理的权力与实际职责有一定差距,难以发挥区街的积极作用。此外,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政府机构改革精减分流也呼之欲出的情况下,环卫、园林等单位的职工还在吃大锅饭,工作靠督促,迎查靠突击,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必须依靠改革的办法进行完善,这也是全国很多城市面临的相同任务。

四、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根据城市管理的现状和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城市管理,我认为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当前要突出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权责一致的问题。城市管理必须责权相等、责权一致。责大权小、有责无权都会使城市管理机构有名无实,难以履行好职责;而有权无责、权大责小,则会造成权力虚设和执法随意性。两种状况都会影响城市管理的效率。权责不一致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问题,其中区、街作为块块管理的责大权小问题比较突出。目前,以块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识,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将是重心逐步下移,权责向区、街转移,市有关部门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重点把握好事关全局的原则性问题。但在具体权力下放的程度上,又有很大反差。大城市的区级政府和街道将得到更大的城市管理权限,如上海市在街道办事处内设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财政经济四个委员会,仅市政管理这部分,就可直接指挥、调度城建监察队伍,并对管区内派出所、巡警、交警、工商所、税务所的执法进行组织协调和考核监督。中小城市因规模小,权力下移影响市有关部门的利益,阻力较大。二是重规划和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核心。没有科学的规划,良好的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就难以实施。规划靠建设来实施,而管理是建设的延续,没有严格高效的管理,再好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实现规划目标。因此,加速城市发展,必须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必要的投入,使建成的项目都能充分发挥效益。此外,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也存在一个管理问题。尤其是规划管理,由于规划代表城市的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因此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一定要集中在市里,不能下放。在这方面有过教训,前几年很多城市包括蚌埠把规划管理的部分权限下放到区级,结果给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很多弊端,现在虽然收上来了,但仍然产生了一些后遗症。三是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城市管理中专业执法部门较多,有行政执法职能就要成立执法队伍,不仅政出多门,而且横向配合与衔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效能。按照城市管理内在统一性的要求,加强综合管理势在必然。如香港就撤消现有各类执法队伍,成立城市警察,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全面管理。现在很多城市成立了综合管理机构,对城市管理的诸多方面、诸多环节进行平衡、协调和综合部署。如柳州市把城建、环卫、市政、房管、公安、文化、工商等多个执法主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执法体系,联合执法。从目前的法律依据和实践看,综合管理应着重强化综合管理机构的协调权威,而不能取代各专业执法队伍的执法。

(二)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继续加强政府行政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又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管理,更多多地用经济手段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烟台等城市改革环卫管理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拍卖道路保洁权,不仅节约了费用,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政府也省了心,可谓一举多得。广州市改革“门前三包”制度,成立专门的队伍,有偿服务,彻底解决了以往街道和居委会只收费不管理的弊端。事实证明,市场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和发展方向。我们也要借鉴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用市场的观点、产业的观点来推动和促进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可以考虑从易于量化考核的环卫等作为突破口,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路。现在东区成立了清洗保洁公司,开始对“门前三包”进行有偿服务试点,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显示了良好的改革前景。

(三)严格依法行政城市经济要活,但城市管理要严。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一层意思是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另一层意思就是说明城市管理的难度。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严管重罚。严格管理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严在制度上。要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要能够基本覆盖目前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规章制度这个源头上堵塞各责任单位之间管理脱节的漏洞,减少扯皮,做到事有人管、职责明确、权责一致。二要严在落实上。“徒法无以自行”,法律法规贵在落实,再好的法规不能落实到位也等于一纸空文。城市管理就是对正常有序行为的服务,对违章违法行为的惩处。管理的作用就是遵法、守法、护法,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管理出秩序,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管理长正气。要通过严格依法管理,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为城市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新加坡目前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就是从严管重罚起步的。三要严在监督上。城市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不同环节地存在一些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如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工作衔接,必须靠强化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切实解决各种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和扯皮推诿的具体实施行为,保证管理的落实力度。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城市管理来说,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是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文明城市需要文明市民,要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其精神状态。要把市民的文明教育,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文明活动,作为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我们过去有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素质,绝非一朝一夕、短期内就能奏效的,必须坚持持之以恒的方针,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在教育中提高。要在单位内部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培训制度,以及开办文明市民学校等多种形式,有步骤地对全体市民进行深入广泛、长期的文明行为、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二是在宣传中促进。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市民向先进看齐,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三是在环境中陶冶。要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春风化雨,点滴入土,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四是在参与中养成。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养成关心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自觉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像张家港一样“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张家港的形象”。五是在约束中强化。要通过加大各种法规的执法力度,查处不文明行为和违章行为,使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习惯和行为,通过管理和约束得以规范、巩固和强化。

第四篇:新形势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卢文君

摘要:新课改对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学校后勤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课改形势下,创新后勤工作,需要以科学发展观、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更新服务观念,强化自身素质;坚持正确服务导向,提高管理效能;主动参与课程改革,拓展新的德育空间;勇于接受挑战,抓住机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

关键词:后勤管理新课改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

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如何创新学校后勤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学校后勤工作的现状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我校引入了后勤服务社会工作机制,自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以来,后勤服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竞争性的运营特征、合约式的管理模式,唤起了后勤职工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后勤工作一改过去被动服务、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甚至无过即是功的局面,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教育成本,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师生的满意度,从而使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新课改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每所学校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为所有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使学校更具有生命力,促进学校和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功,学校后勤工作也逐渐暴露出新问题,开始不能适应满足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主要表现在:

1.社会力量的介入,造成后勤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专业素质上不能与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相协调,尤其是他们工作时很难避免的以自身利益为主的心态,使得社会引入的后勤工作人员缺少服务服从全局的观念,从而与一线师生的联系变得相对薄弱。.后勤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德育内容、德育方式以及德育空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后勤德育的特点在于实践,带有生活教育的性质,它通过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形成。但社会后勤服务以营利为目的,后勤服务人员与接受服务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二者之间不再是传统的毫无营利因素的均服从于整体教育教学工作全局的环节链条关系,而变成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后勤部门就难以再借原后勤管理的权力,将一些后勤服务工作交由学生无偿完成,从而使学校德育内容缩减或失去传统的重要德育阵地。于是,诸如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吃苦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等,便很难再通过无私奉献和精神激励的途径进行培养。

3.我校原后勤管理者由学校总务工作人员、政教处、班主任等充任,他们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养以及管理经验和能力都是社会引入的服务管理人员难以比拟的,在教师心目中的情感认同程度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任程度也不一样,加之90后学生人生观、价值取向的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影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鉴于上述后勤服务工作的现状,在课程改革的的新形势下,创新改革后勤服务工作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九年义务教育是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教育。”课程改革追求的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育是追求卓越的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教育性质的认定。对普通初级中学不再是为少数学生服务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大众的促进所有学生发展、促进所有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改革把培养初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的基本素养作为初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终身教育置于整个教育的核心。那么,作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全局子系统的后勤服务部门,也必然需要适应这一要求,改革弊端,创新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工作,为学校全面成功推行新课改做出贡献。

三、创新后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更新服务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为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学校在后勤工作人员的学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社会引入的后勤工作人员均须达到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承包责任人须具有相应专业资格证书。根据社会化服务项目的性质,我们组建了安全、政教、卫生防疫、餐饮、校园文化等学习小组,由总务处总体指挥,后勤主任、政教主任直接负责,每月一次组织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并且从派出所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与镇派出所、卫生院疾控中心建立起固定联系,取得它们在法律法规方面对学校后勤工作的支持与监督。同时,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能系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引导督促后勤工作人员转变教育观念、工作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服务观,引导后勤工作人员把育人意识、服务意识、科学管理意识、积极参与意识真正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去。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考试,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员工,学校责成承包人将其辞退,或使其继续培训,直至考试合格方能上岗。在由学校前勤教师与学生代表对后勤工作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引进社会评价机制,通过网络评议、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对我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真正从思想上认识新课改的重要性,按照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好后勤工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二)坚持正确服务导向,提高管理效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后勤工作也不例外。后勤工作必须摈弃过去那种将自身工作孤立于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单纯、狭隘、被动的服务思想,服务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奉献求实、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必须牢牢地植根于所有后勤工作人员的心中。坚持一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一切为师生服务的正确导向,以师生满意为根本目标,维护师生利益。在新的形势下,后勤服务工作中除了包含传统的管理、协调、配合等职能职责外,还应该蕴涵着积极参与育人的新的职能。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把服务、管理、协调、配合、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服务,而是在服务的同时,加强管理,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有效协调,充分发挥后勤各个部门的管理、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富有创意地做好后勤工作,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作好物质、思想的充分准备,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主动参与课程改革,拓展新的德育空间

后勤德育的特点在于实践,带有生活教育的性质,它通过生活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形成。后勤德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后勤德育方式、德育方法、德育阵地的特殊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需要根据后勤德育的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努力寻求后勤社会化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课改彻底摒弃了

封建的师道尊严观念,需要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人格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后勤社会化更使过去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转化为双方法律上的平等关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加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比如健全学生自我管理机制,在学生中间设立寝室助管员、卫生监督小组、食堂监督岗等学生自我管理机构。这样,既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了锻炼,又保证了各项制度的自觉贯彻落实,也增强了后勤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坚守原有的德育阵地(诸如卫生打扫、内务整理、公益劳动等不纳入社会服务范畴,仍由学生义务承担)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拓展新的德育空间,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比如在学校草坪树木,餐饮场所、文化长廊、寝室等处布置各种名言警句、德育格言、规章制度等文字图片,使后勤生活的每一场所,都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利用后勤和社会联系紧密的性质,加强学生与社区的联系,为学生实践提供基地,丰富德育内容。

以上即是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如何创新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新课改对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学校后勤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新课改过程中,学校后勤工作所面临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而且,机遇是主要的。学校后勤各个部门,应勇于接受挑战,抓住机遇,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局。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陈旭远,张捷主编.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赵洪涛.当前我国中小学后勤管理的科学化探索.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5期

王绪池.做好学校后勤管理,为新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5期

第五篇: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范文)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伟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广义的城市管理,包括城市政府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职能。狭义的城市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管理,是指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今天我所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至少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是由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起着中心作用,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第二,这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对资源配臵起着基础性作用,企业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政府将不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将逐步弱化并最终退出微观管理领域,由直接参与转为宏观调控、规范和政策引导,转向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外部基础条件。根据上述思路,以集中精力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高效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能,将逐步得到加强,将成为城市政府的主要工作。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所需的基本设施,配合稳定的法律和行政制度,以协助经济和促进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将日益明显。

第三,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每天都要发生大量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居民的生活、学习、休息和娱乐活动,为保障这些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城市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我们每天起来,水、电、气、电话、公交以及垃圾清运等,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都会很不方便。我们通常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道路再宽,交通没做好,仍然要出现拥挤;道路修的再多,市容管理跟不上,必然会被各种各样的占道经营挤掉;住宅小区建设得好,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跟不上,仍然要出现脏乱差。

第四,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城市环境是否整洁优美,城市公共设施、公共事业是否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提供方便舒适的服务,这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也关系到党和政府是否关心群众生活,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就是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形象工程和凝聚力工程。因此,城市管理既关系城市的物质文明建设,又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最充分、最有效的结合点,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要求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责。

总之,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直接展示城市市容市貌和形象,直接反映出市民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必须在全社会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摆在更加重要的位臵。

二、城市管理的内容、任务、目标和基本原则

从城市管理的任务看,其本质是为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管理的次级目标看,一是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秩序。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与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管理、服务,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实现城市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环境优美、结构合理、社会文明的现代化目标。

从中小城市的特点来看,城市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市容管理,包括城市形象和文化环境;(2)环境卫生管理;(3)市政管理,包括供排水、道路管线、公用设施、通讯、供电等;(4)生态环境的管理,包括工业“三废”、环境噪声、园林绿化等;(5)各类有形市场的管理,主要是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和小商品市场;(6)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管理权限、建设规划的实施和违章查处等;(7)交通管理;(8)社会治安管理;(9)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10)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11)社区管理等。

根据城市管理的内容、任务和目标,加强城市管理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城市管理对象具有多样、复杂而且异质性强的特点,各经济和社会主体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利益要求,而城市发展目标的整体性决定了城市的整体功能和利益必须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城市管理不能迁就局部的利益要求,而要在全局、整体利益上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根据城市管理实施的要求,又必须靠分级管理来进行落实,使城市管理真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效力覆盖全市。所以城市管理中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必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城市管理既具有高度权威的统一领导,又有具体灵活的分级实施。

二是人本原则,即要以人为中心实施管理。城市的管理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人与城市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创造人。城市管理要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从关心、培养、引导的角度出发,为人们不断创造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要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环境脏乱差等。

三是依法治市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管理也必须适应而不能违背这个原则,这是搞好城市管理的根本保证。不论采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还是法律手段,都必须依法管理,按章行事。在当前全社会法制意识和市民整体文明素质与城市管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依法加强城市管理就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

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也要从属于这一原则。城市管理中要妥善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把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五是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原则。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工作是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城市管理也要围绕这个中心,搞好基础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搞好公共服务,解决制约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基础性、服务性问题,有效地发挥城市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六是市场化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要更充分地运用市场的基本法则,解决城市管理自身存在的问题,把一些适合于市场经济法则运行的行业和基础上放手让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和管理,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城市政府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如环卫、燃气、公交、公厕、以及可以收费的道路、桥梁等。

三、城市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当前,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城市管理从总体上还处于滞后状态,没有得到更充分的认识,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客观上仍然较普遍地存在,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多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从现象上看,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问题。如小摊小贩随意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车辆乱停乱放乱闯,各类广告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送,各类违章搭建到处可见,车辆、工地、娱乐噪声扰民,工业“三废”污染和各种小炉灶烟尘污染,各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的小饮食店、排档,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随意改变墙体结构和房屋用途,行人乱吐乱丢弃物,垃圾乱倒乱堆,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公共绿地和空地被侵占等等。这些现象,常常是抓一抓,好一阵,稍一放松就迅速回潮,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有些甚至成了顽症,成为困扰城市政府的难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问题,工作力度问题、投入问题、市民素质问题、管理队伍素质问题,比较普遍和集中的是管理体制问题。

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作为城市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也不够健全。我国的行政体制讲究上下对口,而建设系统的管理职能在一个城市里却只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难以承担城市整体的管理职能,大量的工作需各部门之间配合,涉及面较大的就有公安、工商、卫生、环保、交通、文化等部门,虽然基本确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两级政府管理体制,但职能却大不相同,大致可分为:

一类是建管分开、直接管理型。各区设臵相应机构,直接管理城市市政、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等具体工作,建立直属的监察队伍实施监察、执法工作。

二类是监督检查、管理结合型。具体进行政行综合执法工作由专业职能部门实施,监督执法也由各职能部门的监察队伍执行。

这些管理模式可以说各有优势和不足都很明显。直接管理的,执法力度大但管理范围相对较窄;实行专业管理、综合协调的,管理范围大,却又往往失之于执法力度和配合不力。此外,即使在相同的管理类型里,还有一个块块与条条的职责划分问题和条条权力下放的程度。如从实践结果来看,有成功的实例,但大都与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关,还没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统一的模式。因此,从总体看,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探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与日益完善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和摩擦还在继续。更多地从管理体制挖掘潜力和从管理力度上下功夫。

我市目前的管理体制,城市管理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建设与管理相统一、局部与全局相统一”的原则,相应调整市、区有关部门职责。市建委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组织指导与协调;各区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的美化亮化、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的具体组织实施;各街道负责辖区内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从几年来的实践看,这个体制暴露出很多不足和漏洞,原则性很强,对各部门及区街的职责界定得比较清楚,但可操作性不够,没有解决好相应的权力调整和工作配合问题。有利的事情争着上,无利、难管的事情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层出不穷,部门之间多头管理,又互不通气,造成许多管理上的脱节。创建工作靠突击整顿,风头一过就滑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区级政府认为作为一级政府行使城市管理的权力与实际职责有一定差距,难以发挥区街的积极作用。

四、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根据城市管理的现状和城市管理的基本原则,加强城市管理,我认为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当前要突出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 一是权责一致的问题。城市管理必须责权相等、责权一致。责大权小、有责无权都会使城市管理机构有名无实,难以履行好职责;而有权无责、权大责小,则会造成权力虚设和执法随意性。两种状况都会影响城市管理的效率。权责不一致是很多城市都存在的问题,其中区、街作为块块管理的责大权小问题比较突出。目前,以块块为主的属地管理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识,城市管理发展的趋势将是重心逐步下移,权责向区、街转移,市有关部门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重点把握好事关全局的原则性问题。但在具体权力下放的程度上,又有很大反差。大城市的区级政府和街道将得到更大的城市管理权限,如上海市在街道办事处内设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财政经济四个委员会,仅市政管理这部分,就可直接指挥、调度城建监察队伍,并对管区内派出所、巡警、交警、工商所、税务所的执法进行组织协调和考核监督。中小城市因规模小,权力下移影响市有关部门的利益,阻力较大。

二是重规划和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物质基础和保证。从三者之间的关系看,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核心。没有科学的规划,良好的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就难以实施。规划靠建设来实施,而管理是建设的延续,没有严格高效的管理,再好的基础设施也不能实现规划目标。因此,加速城市发展,必须把城市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确保必要的投入,使建成的项目都能充分发挥效益。此外,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也存在一个管理问题。尤其是规划管理,由于规划代表城市的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因此城市规划管理权限一定要集中在市里,不能下放。

三是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城市管理中专业执法部门较多,有行政执法职能就要成立执法队伍,不仅政出多门,而且横向配合与衔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管理的效能。按照城市管理内在统一性的要求,加强综合管理势在必然。如香港就撤消现有各类执法队伍,成立城市警察,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全面管理。现在很多城市成立了综合管理机构,对城市管理的诸多方面、诸多环节进行平衡、协调和综合部署。如柳州市把城建、环卫、市政、房管、公安、文化、工商等多个执法主体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执法体系,联合执法。从目前的法律依据和实践看,综合管理应着重强化综合管理机构的协调权威,而不能取代各专业执法队伍的执法。

(二)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继续加强政府行政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又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把市场机制引入城市管理,更多多地用经济手段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如改革“门前三包”制度,成立专门的队伍,有偿服务,彻底解决了以往只收费不管理的弊端。市场化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和发展方向。我们也要借鉴先进城市的改革经验,用市场的观点、产业的观点来推动和促进城市管理事业的发展,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可以考虑从易于量化考核的环卫等作为突破口,变以钱养人为以钱养路。

(三)严格依法行政

城市经济要活,但城市管理要严。城市“三分建、七分管”,一层意思是说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另一层意思就是说明城市管理的难度。因此,城市管理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严管重罚。严格管理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要严在制度上。要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要能够基本覆盖目前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又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从规章制度这个源头上堵塞各责任单位之间管理脱节的漏洞,减少扯皮,做到事有人管、职责明确、权责一致。

二要严在落实上。“徒法无以自行”,法律法规贵在落实,再好的法规不能落实到位也等于一纸空文。城市管理就是对正常有序行为的服务,对违章违法行为的惩处。管理的作用就是遵法、守法、护法,有章必循,有法必依,管理出秩序,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管理长正气。要通过严格依法管理,坚决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为城市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障。新加坡目前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就是从严管重罚起步的。

三要严在监督上。城市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由于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不同环节地存在一些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如执法人员的执法素质、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工作衔接,必须靠强化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切实解决各种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执法不到位、以罚代管和扯皮推诿的具体实施行为,保证管理的落实力度。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城市管理来说,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人,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素质,是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文明城市需要文明市民,要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其精神状态。要把市民的文明教育,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文明活动,作为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坚持标本兼治。我们过去有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把群众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素质,绝非一朝一夕、短期内就能奏效的,必须坚持持之以恒的方针,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在教育中提高。要在单位内部建立经常化、制度化的学习、培训制度,以及开办文明市民学校等多种形式,有步骤地对全体市民进行深入广泛、长期的文明行为、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二是在宣传中促进。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的先进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市民向先进看齐,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

三是在环境中陶冶。要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春风化雨,点滴入土,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

四是在参与中养成。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养成关心市容市貌和城市形象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自觉同不文明行为作斗争,像张家港一样“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张家港的形象”。五是在约束中强化。要通过加大各种法规的执法力度,查处不文明行为和违章行为,使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习惯和行为,通过管理和约束得以规范、巩固和强化。

寿泉街道办事处

朱 涛

下载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5-04-16 08:24:29 来源:天津日报作者:崔术芳 金钟街道吃透新时期行政执法改革精神,结合街域城市管理和担负试点任务实际,以高标准建队、高标准管......

    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2010-06-29 18:35:5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实践与思......

    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xx县是一个产粮大县,也是一个储粮大县,全县仓储保管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他们按照全市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

    浅谈对新形势下女兵管理工作的思考

    浅谈对新形势下女兵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首《潇洒女兵》道出了女兵对于军营的热爱和从军的无悔,作为军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女兵在部队的通信值勤、医疗卫生等岗位上发挥着重......

    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新形势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二十多年来,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已走过了临危受命、艰苦创业、完善提高和不断开拓前进的光辉历程,监管制度从无到有,监管队伍从小......

    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精选5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我县城市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座现代化、崭新的新城拔地而起。为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推进**城......

    新形势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对策思考9-16

    新形势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对策与思考 杜辉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Planning response to city residential areas under new tendency DU Hui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新形势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对策思考9-15

    新形势下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几点思考 [摘要]居住区是城市总体用地布局的重要部分,二十一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居住区不断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日益深刻变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