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好的人性管理是什么?
最好的人性管理是什么?近来人性管理一词频见报端,并被广泛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些西方企业,甚至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协调,作为衡量管理绩效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人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相对于理性管理而言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理性管理重视理性因素,忽视人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一切行为制度化,以员工技术操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来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建立在“机械人”模式上的技术管理。这样做虽然使企业运行有序,职责分明,但也常常带来一些弊端,使人变得机械化,缺少创造性。当企业家发现,由于过分强调理性管理,导致企业内部僵化、缺乏活力时,便开始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虑管理,开始重视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对于企业运转效率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人性管理。人性管理的核心是把人性渗透到管理之中,融情感于理性之中,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人是物的附属品到人处于支配地位。管理的重点是创造工作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良好的企业人事关系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人的内在动力。
人性管理并非今人发明,我国古代早有“用人之道,攻心为上”的说法。历史上人性管理最好的例子当属拿破仑与他下属的关系。拿破仑能叫得出手下任何一名军官的名字。他平时喜欢在军营中走动,遇见某个军官时,他马上就能用这个军官的名字跟他打招呼,历数这名军官参加过的战役或军事调动。他不失时机地询问士兵的家乡、妻子和家庭情况,这使他的下属感到吃惊,想不到他们的最高统帅竟然对他的个人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说,拿破仑把人性管理用到了极至。
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同时也是“用人之神”。他白手起家,筑起松下电器王国,首先是用人的成功。松下先生有一句名言:“企业是人造出来的。”从表面上看,松下幸之助在职员面前的确是个很严厉的经营者,这一点在日本没有哪个企业家不知道。但跟随松下幸之助做事的人,都对这位日本现代企业界非凡人物表示非常的敬佩,原因很简单,松下幸之助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对职员显示了对自己工作的热诚。几十年来,他始终跟公司内部上下职员一同为达到更大的目标而努力。松下幸之助从长年的经验积累中得到这样的启示:一个企业领导人,绝对不能让下属觉得你只会开口发号施令,自己不懂而又不参与这项工作。他说:“ 你一方面要管理得当,不挫伤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要表示出自己对大家的关心,还要在下了一道指示命令之后,自己也投入到职员中去,跟大家共同分担责任,这样才能获得大家的信赖。经营者要取得职员的一致信任,事业才有前途可言。”松下幸之助认为,凭权力地位的威势操使员工,所得到的功效很小,只有用诚意去取得属下的敬意与信任,使职员真诚地跟你合作,企业才能兴旺发达。
企业的主体是人。所有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企业家应该学会与别人一道工作,并得到别人的合作。合作不能靠命令来维持,人们在完成合作任务时,如果仅仅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那么这种合作的很多地方是不会令人满意的。一个意见满天飞的公司迟早会倒闭。
用人必须尊重人。在公司内部管理中,老板最该做的便是统一心志,而尊重员工是最能令人心动的用人之术。一家从事制造业的老板,每天花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去监视办公室员工的一举一动,他的做法使员工极度紧张,甚至反感,于是纷纷辞职。很多人在企业干了几年都没有与自己的老板谋得一次面,说上半句话,当交上辞职报告时,老板竟漫不经心地
批了,这样的老板根本不懂得人性管理。许多人跳槽时是觉得心太凉了,而不是太快活了。我们在要求员工尊重企业时,也不要忘了尊重员工的存在,攻心始终是用人的真谛。http:///
第二篇:制度化管理和人性管理
如何看待公司以制度化管理和人性管理的关系?
答: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人性化管理要通过制度化管理体现出来,制度化管理中也要结合人性化管理,这样人性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制度化管理也才能真正贯彻。
企业管理离不开制度化,只有在公司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做到依法治企,依制治企,企业才能建立公平科学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才可以让公司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当然,任何制度都需要人来贯彻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实践制度化管理,对制度化提出新的要求并加以完善。所以,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潜力。
人是有精神、有情感、有思想的。要提高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要根据其特点,鼓舞其精神、培养其情感,提高其思想。而这些不能只依靠一些开明的管理者去实施,要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保证。
总之,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应该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做到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第三篇:人性管理读后感
人性管理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受启发于《人性管理》我将从以下5个方面说明。
第一:自我管理。作为管理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少怪别人,多反省自己。最重要的是学会真正的管理——管事理人,即多管事少管人,多去理他少去管他。因为人本身含有“不受管”的成分,要学会将管做到理才是成功的。
第二:对下级的管理。同样要做到以人为本。要熟悉员工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能力等即对员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员工——委托给他一定的工作,给他表现自我的机会。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第三:对上级的管理。有些事情要先请示,要充分考虑到上级的情况,对上级汇报工作时要注意选择时间、地点以及其他需要审时度势的情况,要随时关注自己的上级,尽量让上级满意。
第四:对平级的管理。平级既然地位平等就要在其他方面多照顾别人,只有你对别人付出了,别人才会反过来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
第五:外交。对待客户时要充分考虑到最终要实现的是时间和质量的双重保障,要从这个出发,做到让客户满意。
总之,人性管理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先讲情后讲法,给别人留足充分的面子,学会变通,懂得如何应对不同的对象。
第四篇:曾仕强-人性管理听后感
曾仕强-人性管理听后感
看完曾仕强-人性管理之后我的感触良多,有很多我喜欢的话,很多属于并适合我们中国人的话。其中有如下的几句经典:
1、常听见有些领导抱怨:中国人难管!———我们的回应则是:谁叫您管中国人?
2、上司管部属,触犯了部属不喜欢被管的人性弱点;而即使部属觉得丧失了尊严,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有所抗拒。在这个时候,部属表面上顺从,暗地里却在想尽办法,要把上司活活“气死”。这便是不重视人性管理的恶果。
3、“管理”一共两个字,一个是“管”,一个是“理”。作为管理者,既不能“不管”,也不能“不理”,要“管事理人”。上司看得起部属,部属就会更加用心地把工作做好。这是人性管理的要领。
4、中国人爱面子,最怕被别人看不起。但是,要有面子,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最好的办法,即在于自觉、自反和自律。
5、中国的管理哲学,即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
曾老师说过:管是管,人性不喜欢被管;理是理,人性喜欢被尊重。我很赞同,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自主学习,不需要强制的一大堆管制,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关键修行看个人态度!
我认为,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以人为本,自主教育为最佳。人性的特点,第一要创造,第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摆布,人性是不喜欢被管的,从根本上讲,人性对管理有一种先天的排斥。我们要主张有个性的发展,个性即性格,走特色主义道路。
中国人十分注重德行,认为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管理他人。有的时候学而时习之,你学了以后,把它变成一种习惯,这样就很愉快
最后我想说,人性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只要把人理好了,事情自然就做好了。这就是管理的真谛!
曾老师还告诉我们怎样只理不管,做到无为而治——其中我喜欢的有如下这些,它们都很经典到位:
1、推、拖、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动机和结果是区别圆滑与圆通的试金石。
2、得人心者昌
3、圆通不等于圆滑
4、把握好“度”很重要
5、内方外圆
下面就我的理解,我来分享下我对内方外圆的理解——
方,就是方针、准则;圆,是随机应变的变通。方形是“经”,圆形是“权”,就是权变。中国人有经,有权,有所变,有所不变。
我认为吃亏就是占便宜,因为这句话很在理有的时候。因为与人为善,于己宽心,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我们想变一变,妄图一切都能变成我们想要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不可不变,不可乱变。务必做到:守本分,守规矩,守时限,守承诺,重改善,重方法 待人处事,我们谨记这句话:凡轻诺必寡信。我们要做信守承诺,一言九鼎的人!
生活中我们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解于无形之中,首先要自我修养,尊重领导,至少要礼让三分。
我很相信曾老师的这句话:中国人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只要有时间就不要早作决定。决定太快,后面的变数谁来负责?
管理,就是一切在控制之中。三分做事,七分做人。越到高层越没事,如果高层很忙,就表示管理不当。职位越高的人,看得越远;想的越多,胆子越小,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
中国式的管理是弹性划分,考虑很多方面,目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潜力,人性管理的基本概念---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合理调整,最重要的是,做人,做事,要有良心。人类对科技要加以限制,而不是盲目发展,企业一定要有制度,但是很多时候,制度不能解决问题。
曾老师的讲说视频——打破科学管理范畴,成就高绩效管理者!揭开管理的时尚面纱,剖析最实用的管理实务!不只让我们做一名经理,更要让我们成为一名经理!管理没有最佳途径,但有更好的途径,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创造利润!
第五篇:人性、制度、学校管理(本站推荐)
人性、制度、学校管理
人性,即人类在先天基因的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有的本性。比如自私自利,贪婪懒惰,趋利避害,爱恋生命等。制度则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集体的组织成员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一七七0年英国政府宣布澳洲为它的领地,开发澳洲的事业开始了。谁来开发这个不毛之地呢?当地的土著居民人数不多,且尚未开化,只有靠移民。于是,政府就把判了刑的罪犯向澳洲运送,既解决了英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又给澳洲送去了丰富的劳动力。运送罪犯的工作由私人船主承包,船上拥挤不堪,营养与卫生条件极差,死亡率高。据英国历史学家查理·巴特森《犯人船》一书记载,当时平均死亡率为百分之十二。其中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七。这么高的死亡率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引起社会强烈的谴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种做法是进行道德说教,让私人船主良心发现,改恶从善,不图私利,为罪犯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在人们为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而敢上断头台的时代里,企图以说教来改变人性,无异于缘木求鱼,把运送罪犯死亡率的下降寄希望于人的善良是毫无用处的。另一种做法是由政府进行干预,强迫私人船主富有人性地做事。这就是由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最低饮食和医疗标准,并由政府派官员到船上负责监督实施这些规定。这种做法成本很高,如何去监督船上的官员秉公执法呢?但当时既没有乞求船主们发善心,又没有派什么官员,而是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度:政府不按上船时运送的罪犯人数给船主付费,而按下船时实际到达澳洲的 1
罪犯人数付费。当按上船时的人数付费时,船主拼命多装人,而且,不给罪犯吃饱,把省下来的食物在澳洲卖掉再赚一笔,至于有多少人能活着到澳洲与船主无关。当按实际到达澳洲的人数付费时,装多少人与船主无关,能到多少人才至关重要。后来船主就不想方设法多装人了。要多给每个人一点生存空间,要保证他们在长时间海上生活后仍能活下来,要让他们吃饱,还要配备医生,带点常用药。罪犯是船主的财源,当然不能虐待了。据《犯人船》一书介绍,这种按到澳洲人数的制度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一七九三年,第一次按从船上走下来的人数支付运费,在四百二十二个犯人中,只有一个死于途中。以后运往澳洲罪犯的死亡率下降到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一点五。私人船主的人性没变,政府也没有去立法或监督,只是改变一下付费制度,一切就都解决了。
这个故事值得每一个管理者深思,正所谓: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己的本性,制度也不可能改变人利己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这种无法改变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
人性具有相当稳固的持久性,可以适应不同的变化的制度,但制度极难改变人类所具有的基本人性,恩格斯针对人的本性曾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人什么时候是天使,什么时候是野兽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制度,制度虽然不能改变人性,但可以影响、抑制或左右人性中善恶的释放。西方制度对人的假定是性本恶,人有私欲,有机会主义行为,所以必须针对人性的弱点
设立严密的组织管理体制,利用其欲望,激励其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新加坡的的廉政经验告诉人们,只靠高薪是养不了廉的,要真正廉政,应能做到“不想、不敢、不能",不想是指薪水高到人人不想腐败的程度,但事实上若无后两个不字,这是做不到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不敢即严厉的惩罚使有心腐败者望而却步。不能是指严密的管理制度使之无法实施。因此,好的制度应综合运用奖、惩和管。
在学校管理中对师生行为的引导和规范大致有三种方法:道德说教、行政干预、制度规范。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道德说教依靠对人性的改善,缺乏约束力。行政干预代价高,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令干群关系紧张,且干预过多会有损于师生个人自由。制度规范尽管也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结果,比如我校的浮动工资制度和加班补贴制度,其合意结果是导致教师愿意多上课,很好地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但同时这两个制度也产生了一些不小的不合意结果:大家争课时,对利益斤斤计较,我们不能责备教师们觉悟不高,这是人性的使然,我们只能想办法调整完善制度。尽管制度管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合意的结果,但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还是最有效的。例如我校各年级各处室的加班费问题,一年一年恶性澎涨,使用道德说教、行政干预两种方法久治不愈!本学期我们制定了带有承包形式的最高限额制度,问题一下就得到了彻底根治;再比如我校的个人经费管理,由于本学期初制定了详细的预算和进度表,预算上没有的项目不管涉及何人何事,坚决不开口子,预算、和
严格执行预算机制的实现,使得这一常年犯难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到目前为止我校的个人经费运行良好,这匹脱僵之马终被制度驯服!当然在当今的学校管理中道德说教和行政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制度规范是基础是主流是保障,缺乏了制度保障的道德说教会空洞乏力,缺乏了制度保障的行政干预会使干群双方都有不愉快,甚至慢慢走向对立。
以人为本并不是无条件地无限制的满足人的欲望,事实上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也不可能无条件地无限制地满足每一个人的欲望,以人为本应当是在集体利益和公共秩序得到充分保障的前题下,尽量尊重个体的人格、自由,充分考虑个体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因此以人为本必须以完善的制度作为基础和保障,否则以人为本就会成为少数人追求极端自我的借口。
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本人有如下体会:
1、制度的制定应追求最大的合意结果,最小的不合意结果。
2、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充分保障大众利益和公共秩序,因此制
定制度最好组织成员大家参与,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3、制度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大众的可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很
难做到或无法对执行者实施有效监督的制度将是一纸空
文,并会影响制度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
4、灵活性应体现在制度本身上,执行时不能有灵活性,执行
时只能一视同仁,只能照章行事,否则便会失去制度应有的公平性的制约性,使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5、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最好每学年修订
一次。
6、制度应综合运用奖、惩和管,充分激发人性中的积极因素,有效抑制人性的弱点。
7、任何一项制度都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完善的详细的执行机制
和监督机制。
8、制度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学校,我们的管理对象是教师
和学生,因此道德说教还是十分必要的,行政干预也是重
要的管理手段,有机的把道德说教、行政干预、和制度规
范结合起来,将会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强调的是人性本贪,在人性与制度的关系上,制度可靠得多,而人并不足为信,不管他是权贵还是平民,是英模还是凡人,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性,有序高效的管理、良好的公共秩序、和谐而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学校的良好发展,都只能寄希望于严密的制度,如果寄希望于人们高尚的情操、良好的自觉性、无私的奉献精神,而疏于制度管理,那最终的结果必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有道是:“寄托人性没希望,几人割股救亲娘;治国应赖连环套,法网最能灭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