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环境约束
试论我国管理会计的环境约束
银行会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的特征及对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影响,提出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若干对策。
我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与实务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目前来看,无论在理论体系的建立上还是在实务应用上,都难尽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未与我国国情很好地结合起来研究适应我国环境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环境因素是导致会计发展变革的根本动因。因此,研究我国管理会计运作的环境及其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应该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一、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企业所有权的形式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是决定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始终是基于市场经济效率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的所有者、经营者等方面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这种机制要求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并且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的作用下来运行,企业只有使其稀缺的经济资源得以发挥最大的效用,才能够生存、发展、获利,这就使得企业必须加强生产经营管理,采用一定的方法,准确预测、科学决策、有效控制,获得最大效益。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使企业走向市场,但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虚位,不能形成足够的产权归属明晰情况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作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实际上都不会形成最大获取资源增值的来自于产权激励的动力。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实质是一种行政利益关系。所造成的危害有:第一,有可能产生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委托人和代理人共谋的败德行为(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作出不利他人的行为)。在不完全契约和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人不能承担全部损失或利益都会有可能产生败德行为,最终导致契约的低效率。在产权虚位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可能尤甚。由于产权的虚位,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名义上的产权拥有者,但使用的资源的归属权并不属于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剩余收益的归属权即不属于委托人个人,也不属于代理人,而委托人和代理人也没有个人财产承担风险,那么,双方签约并不能以保证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为目的。双方本质上同属代理人,只不过名义不同而已。因此,双方就有可能共谋产生损害资源的行为——委托人有意降低考核标准,或者当企业经营效率不理想时,想尽办法为代理人开脱责任;代理人则出于“报恩”的心态,利用控制资源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为双方谋取非金钱利益,其结果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损害了企业的价值。很显然,这种所有者虚位的代理关系造成的后果是,委托人和经营者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动力来采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规划企业的经济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使用效率,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在行政利益驱使下非理性投资就是源于此。第二,有可能造成委托方对代理人监督的弱化。委托方在不拥有实际的产权时,剩余收益和企业经营风险都与他的关联不大,因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履行监督责任,造成经营者的责任感的下降,使经营者宜懒则懒——管理会计有用,但是费劲。这种状况降低了我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的需求。
经济制度的差异也是导致管理会计方法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我国在进人八十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在此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这段期间我国不存在管理会计呢?笔者认为,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多种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西方管理会计相对比,形式上有差异,但不能否认其管理会计的属性。例如:流动资金定额的核定方法与西方的存货的规划相类似,产品生产成本的分析方法与西方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群众经济核算与西方的责任会计同为内部控制的手段,甚至在我国过去形成的很多管理方法中蕴涵了当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发展的基本原理,作业会计即是我国班组经济核算思想的延伸。清楚了这些差异,有利于我们在引进与消化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时,防止照搬照抄情况的发生,使我们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与方法,也有利于我们对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并将其继承下来,充实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去。
企业组织形式是影响管理会计运行机制的关键因素。在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企业的内部制衡机制决定了企业能够自觉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管理会计是基于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需要而运行的,这是由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所决定的一个主动的过程。我国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如果企业彻底摆脱行政约束,会形成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难以保证企业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运行;如果行政干预力度大,又会降低企业的效率
。在前一种情况下,所有者监督的弱化使企业动力不足,运用管理会计的动力相对弱化;后一种情况下使企业成为行政的隶属物,不能依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建立企业的内部制衡机制而保证企业良性运行,企业只能被动接受管理会计的方法。尽管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而组建了很多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实际上并未得到根本上的转变,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良性运行还有一段相当大的距离,企业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主动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内在需要程度还相当低。
市场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工作的内容与范围。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产生和发展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和成熟的西方,对市场经济的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如生产经营的预测是与消费市场相关的,经营决策是与投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也是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的结果。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造成了只能有限应用管理会计的决策方法,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使得经济资源还不能实现高效率的配置,从而造成企业生产决策的困难,中介服务市场的不完善使得企业预测、决策需要的资料来源还相当困难。这种状况使得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实务中较侧重于内部管理的方法,而面向市场的预测与决策方法应用欠普遍,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还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通过对影响管理会计的经济环境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下列结论:
第一,我们应该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卓有成效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仍然适宜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充实到我国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
第二,在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我国企业管理需要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立足于本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我国的管理会计;
第三,优化市场环境,实现国有企业产权的多元化,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改变,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影响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信息的规范化程度等。
由于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其信息的加工手段依具体的目标而定,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所以,管理会计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象财务会计那样严格。尽管如此,管理会计作为企业运行的一个子系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法律的影响。首先,法律模式影响管理会计的信息加工方式。众所周知,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会计信息加工受到法律的影响较为严格和深化,英美法系国家的会计则较少受到法律的直接影响。法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定有全国会计总方案用以指导全国的会计活动。在1959年的会计总方案中,推荐了计算成本的方案,在大型国有企业应用,其他企业相应采用。1982年的会计总方案中,提出了管理会计的有关建议,如不同物价体系下的财务会计报表、成本预算的编制及考核、责任会计中责任中心的划分及管理、编制完整的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考核等,尽管这些建议是指导性的,不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色彩,但也具有示范性的作用,对于引导企业有效应用管理会计具有重要;其次,税法的内容影响管理会计有关收入、成本、税金等指标的计量,比如要求会计收益与税法利益严格保持一致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管理会计对于成本、收入、利润的确认与计量必然要考虑法律的要求,尽管管理会计对这几个要素的处理受到的法律影响不象财务会计那样严格,但是,不考虑法律的影响,也必然导致决策有效性的降低。英美法系的国家由于会计收益不要求与税法收益保持一致,相关要素的处理受到法律的影响程度也就低。
我国的法律体系接近于欧洲大陆法系国家,并且从法律对会计的影响来看,我国的会计传统上是以法规体系作为规范的,历史传统也更易于政府权威作用的发挥。诚然,由于管理会计主要应用于企业,其信息的输出是基于管理上的不同需要而采取不同的形式,这一特性决定了管理会计受到法律的约束程度不会也没必要像财务会计那样严格,更没有必要制订统一的管理会计制度规范管理会计信息,但是,考虑到我国会计工作乐于应用法律规范的惯例,制订指导性的制度来引导企业管理会计的运行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我们应规定管理会计的原则,这对于管理会计的推广及创新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以上分析,结论如下:
第一,由于我国传统上一直使用法规来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习
惯于政府发挥权威作用,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政府或学术团体研究制订管理会计准则,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及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二,适应我国会计人员愿意应用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惯例,我国可由政府制订指导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为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提供示范性的意见;
第三,在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中,应该将合法性作为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
三、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及管理会计中企业内部责任会计的激励方式。企业文化环境影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效率。
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以保证管理会计目标实现的行为准则,也是管理会计职业化的必要保证。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于1982年颁布的《管理会计师道德行为规范》中规定了管理会计师不得违背的行为准则,包括:能力、保密、正直、客观、道德行为的冲突的解决等。我国目前并未对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作出规范,但随着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以及各中介服务机构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管理会计的职业道德规范也必将建立。我国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应该奠定在我国文化环境的特征上,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守法、诚实、敬业、正直等做人的基本准则与管理会计特点的结合,是建立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发点。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关利益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会导致责任会计对于责任与激励处理方式的不同。一般而言,美国由于实行的是市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较为注重强调个体的利益,企业中的责任中心将工资直接与效益挂钩,强调业绩与金钱的对等。但这种情况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第一,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偏重于强调社会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向钱看是与社会导向相矛盾的。第二,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这一文化背景注定了我们在责任会计的推行过程中,应该将个体的责任与利益协调起来,采取荣誉与利益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员工。第三,责任的考核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企业控制的目标也不能完全量化,一切按业绩控制也未必就能行得通。因此,责任的考核必须考虑我国的文化背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社会文化环境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管理会计发展的观念主要有:轻商重义,导致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偏见;谨慎保守,使得管理者害怕风险,造成企业报酬的偏低;和为贵的中庸思想,会导致责任考核中奖惩不明,降低管理效率;过分注重社会责任,往往抑制了人的创造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则忽视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计划经济的管理观念,助长了不积极面向市场开拓进取的惰性。这些不利因素是我们在推广管理会计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企业文化不同会导致管理会计应用效率的不同。在行政利益诱导的企业,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管理上长官意志代替一切,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就低,同时,这样的企业目标决定了企业只注重眼前指标的完成,往往采取一些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市场价值,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去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其目标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或者是长远利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将企业纳人战略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将人看作是权利的工具的专制企业,责任会计就难以推行,也很难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结合起;相反,在较为民主及尊重人的个性的企业,则能够将员工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企业的目标被自觉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为责任会计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我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与市场机制相符合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而建立企业先进的文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第一,我们应该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研究制订我国的管理会计道德规范;
第二,我国责任会计的考核应根据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不能全面接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做法;
第三,继续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制衡机制,坚决摒弃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等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在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轨道上运行;
第四,继续强化企业的市场观念、风险观念、人本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企业应具备的观念,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良性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影响管理会计的内容与方法。好范文版权所有
管理会计是在企业中运行的,企业管理的需要产生了管理会计的方法,不同的企业管理上的特点各异,对管理会计信息的需要就不同。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只有适应管理上的特点与需要,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我国国有企业在管理上正进行着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的转变,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发生着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深刻变革,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也逐步走向市场机制。但由于改革的复杂性,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使得管理者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等原因,企业真正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来运行,将是一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是说,企业自觉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内在需要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而逐渐扩大,这种状况决定了部分国有企业只能有限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并且其方法的应用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此外,由于管理会计的很多理论与方法产生于西方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管理的需要,与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故全面应用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是不可能也是没有必要的。当前,我们应该研究哪些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能够适应我国企业管理的需要,采取示范、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来推广,对那些由于我国管理环境或其他环境的限制暂时还不能应用的方法,我们则没有必要苛求于企业去运用。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环境的现状告诉我们:
第一,由于企业管理者素质还不能达到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使企业家市场化,强化对现有国有企业领导者素质的要求,以使企业能够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只有竞争的压力才能迫使企业家运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
第二,必须将管理会计的原理同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发展管理会计。
第三,学术界应研究适应我国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并将企业实践中出现的好的运用管理会计的经验予以系统化、理论化。
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共同的使命。我们只有在环境的变化中研究与运用管理会计,才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第二篇:浅析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及改善措施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绪 论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作为社会文明的产物当然也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会计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发展变化不同,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使得会计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从会计的本质来看,会计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从会计的整体来看,客观经济活动是会计要反映的内容,客观经济活动的变化和发展当然要对会计活动产生影响;从会计的主体来看,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会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制约会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最终当然也影响会计活动。所以,会计环境是研究任何会计问题的出发点,是会计理论的依存和发展的条件。会计环境对会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然,会计对环境的反作用也以一定方式进行着。我们不能忽略二者的互动研究,只有把握会计研究过程中的环境观,才能更好地认识会计、发展会计。
本文除了分析会计环境的重要性及会计与会计环境的互动关系外,旨在结合我国当前会计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计改善会计环境建设的目标,并提出改善我国会计环境的措施及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对我国会计问题的讨论应该结合我国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背景,也就是说,要建立在对我国会计环境有清醒的认识的基础上。我国当前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当前会计国际化进程和要点所在。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在会计改革中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新旧制度交替并存的情况下,推进国际化进程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中,因法制的尚不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全面等,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结合目前大的会计环境,应努力创建和谐健康、诚信为本的社会环境;坚持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外部监督体制;逐步加快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推行会计国际化等。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2会计环境的内涵
2.1会计的外部环境 2.1.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会计理论的形成、会计制度的制定及会计实务的发展 , 其根源在于会计环境中的经济方面。另外,它不但直接对会计产生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它对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其他环境因素来间接地对会计产生影响。主要包括经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是经济活动的指针,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对会计影响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会计理论越完善,会计技术也会越先进。2.1.2法规制度环境
所谓法律环境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情况。现代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法制建设即为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又对会计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使会计活动既受到保护又受到约束。2.1.3政治环境
会计作为信息系统 , 其存在的政治环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会计事业。一般来说,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按经济规律办事,会计就会被摆在正确的位置上,相反则会出现“长官意志”代替主观经济规律,经济工作受到破坏。
1、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决定了会计的不同模式。在某种意义上 , 会计行为反映了一定的国家意志。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引起会计相应的变革和发展。
2、工作重心的转移决定了不同时期会计工作的特征。国家的某一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对会计具有直接的约束力。
3、平的政局、民主开明的政治、稳定连续的政策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反之 , 则会对会计的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2.1.4社会文化、教育环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社会文化环境主,是指社会环境中的文化、风尚和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即指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和一个国家、地区人民长期积淀的传统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人们对经济、会计的传统态度和看法等。主要包括文化传统和财会人员在社会上的地位。
2.1.5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也是会计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会计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重要的,而且是日益突出的。一方面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强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会计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又直接影响到会计控制领域,促使会计控制向新领域开拓,促使会计管理方式、方法及手段的改进,进而促使会计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2.1.6国际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会计的领域日趋拓展,超越了国界,就国际的经济活动进行反应和监督,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经济信息。2.2会计的内部环境
一定时期企业的内部环境同样会对企业会计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有时并非决定性的,但却对企业规范会计管理,运用会计方法,完善会计组织和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及会计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好帮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讲影响奇特会计发展的内部环境主要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备程度。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3认识和研究会计环境的意义
3.1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关系 3.1.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各种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的具体差别可归结为会计环境不同所致。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有“决策有用观”和“观营责任观”之争。决策有用观依存的是发达的资本市场,而经营责任观立足于直接往来形成的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西方各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受员会都认可决策有用观。比较而言,经营责任观所依存的会计环境与中国现阶段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因为从时间上看,经营责任观主要不是面向未来,而是面向过去和现在。而在会计确认和计量基础的取舍方面,立足过去和现在要比立足未来更加容易,所提供的信息质量更加贴近目标的要求。3.1.2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技术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
1、技术性。会计准则被认为是一种纯客观的约束机制,一种纯技术的规范手段,其目的是使会计实务处理能够科学、合理、一致。自从产生对会计行为具有普遍约束的会计规范体系之后,会计改革主要表现在会计规范体系的变革,而会计规范体系的变革,就表现在具体会计技术方法的革新。
2、社会性。实质上是经济利益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利益在有关各方面的分配。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公平竞争,一切市场经济参与者都不能因权利地位不同而形成等级差别。行政权利如果同市场经济中交易行为结合在一起,就会破坏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必须是中立机构,以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性与合理性。3.2研究会计环境的现实意义
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都处于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受到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客观环境所处状态不同,发展变化路途不同,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会计各异,使得会计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特征。所以,认识会计就要充分认识会计所处的客观环境,把握客观环境的时代性、交融性与动态性,将会置于大环境中,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会计、理解会计,才能解释世界范围内会计理论的缤采异呈,会计实务的丰富多样;也惟有如此,根据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架构与环境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会计未来蓝图,创新会计,发展会计。显然,没有对会计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把握,谈会计创新与发展,无异于构造空中楼阁。
我们知道,会计有三大属性,即社会性、技术性和人文性。上文谈到会计的社会属性,使得研究与认识会计要充分把握其客观环境,那么对于技术性、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我们依然认为环境影响着技术性的发挥、人文性的内涵。首先,会计从产生之日起的提供信息的一套完整的技术,奠定了会计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但是,综观会计发展史,其技术手段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原始结绳记事、古代的算盘记帐、现代的电脑软件运用,无一不体现了环境变化对会计技术性属性的影响,使得会计的技术性属性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使得我们把握了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会计属性,而这一点在现代理论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其次,人文性与会计环境的关系,人文性的提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日益重视人的结果。原始与古代社会,我们只认识会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归结到属性上,则是社会性与技术性,只有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才提出会计的人文性属性,这一历史发展过程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人文性与环境二者不可分割的关系。
以上论证了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当然,会计对环境的反作用也以一定方式进行着。我们不能忽略二者的互动研究,只有把握会计研究过程中的环境观,才能更好地认识会计、发展会计。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4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分析
4.1我国会计环境的复杂性 4.1.1经济转轨时期的会计特点
会计是与特定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有什么样的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并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还不长,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现阶段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具有过渡性。在这一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许多特有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也由此引发许多特殊的会计问题。
4.1.2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这给包括会计在内的各行各业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原本发展于工业经济环境下的现代会计理论和方法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性,如折旧的计提难以确切计算,利润概念比较模糊,收益与权益之间的界限不够清晰等。
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二者并存的时期。会计与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会计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经济发展决定会计发展。只有清楚地把握我国当前的会计环境,才能正确地认识到我国的会计国际化问题。4.2我国当前会计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所处的会计环境十分复杂,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特殊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而在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发展的同时,知识经济正迅速地兴起,二者相互交融。总之,我国目前会计环境的现状有喜有忧: 4.2.1有利会计环境因素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在经济生活中,追求科学管理已成时尚,因而有利于会计的环境因素很多,主要有:①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优越性、公有性质、公正行为追求、特征与本色,与会计原则本质相通,为会计提供适宜的空间。②经济运行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环境总体上前景乐观。③法律体制健全,法制建设成果显著,法律运作效果良好。企业行政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改善。
4.2.2不利会计环境因素
1、会计人员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会计职业人员容易受受各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经济利益和专业任职权保障的影响,当其发生危机时,不能在执业中发挥会计的职能,或受迫或参与会计制假,假账真算,编制虚假报告,损坏会计声誉。
2、社会生活中不正之风盛行。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侵入经济生活中,经济违纪,违犯财经纪律和会计制度,逃避会计监督控制,提供假数据资料等,给会计工作设障;另外,文化环境也存在不健康的侧面,浮夸风、欺上瞒下等意识使一些当权者或利益相关人胆大妄为。
3、会计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国目前的会计法规体系也存在不少问题,某些会计法规在规范内容上过窄,不够全面。我国相应法规和制度的执行,监管与惩罚均缺乏力度,给造假和失信者不能产生威慑力。在执法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腐败问题,往往使造假者和失信者反而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4、新旧经济体制转换期间的不良影响。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轨的特殊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计划经济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存。在这一经济体制的转变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许多新颖的经济业务,从而也引发了在会计领域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另外,因法制的尚不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的不全面等,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5、实现会计现代化,国际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对国际会计协调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市场体制并非属于完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许多的行业或领域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计划经济的元素,因此在引入国际化的会计准则时肯定不能照搬照抄,一概而论。这要求我们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时刻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敏锐观察新出现的经济现象。及时提出会计对策,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5改善我国会计环境的目标和措施
5.1会计环境建设的目标
5.1.1会计环境建设目标的设计原则
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确定会计环境目标不能随意,要按一定的方法、程序,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特征明显,反映本质;具有挑战性,具体性,可以衡量,有时限性;系统全面,结构合理。
5.1.2会计环境目标的构成
会计环境目标分内外两部分。会计外部环境建设的目标按会计外部环境各要素分别确定,其总体的要求是优化体制,完善制度,机制和运行形式合理,运作秩序良好;会计内部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理论指导正确,体制合理,制度健全,方法科学,程序规范,手段先进,机构健全,有良好的文化氛围。5.2改善会计环境的措施 5.2.1建立诚信为本的社会环境
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完善性和整体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特别是政府及企业、社团等社会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与会计人员的信用意识和职业道德有着极大的关联与互动效应。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推进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会计信用建设必须与信用政府、信用企业等建设联动互促,形成良性循环。5.2.2深化内部管理,加强外部监督
1、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要建立和完善对会计失信者进行法律追究的法律法规和对会计信息失真认定的法律规定及惩治措施。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等,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环境。比如:进一步完善对注册会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计师行业的监督制度,使注册会计师对出具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起法律责任,大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这是会计信息达到相关与可靠的重要保证;加强证券及公司法等相关法规的建设和完善,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等。
2、健全企业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企业的内部管理、内部控制工作要进一步加强,要从完善制度,建立成本低、有针对性、效率高的内控制度方面,开展扎实的业务训练,使每位从业人员都熟悉会计准则,重视财务信息质量,从企业内部提高对会计活动的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让企业形成良好的国际信誉。而且,不仅要搞好企业内部的整治和规范,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企业外部的治理结构。比如:加强新闻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等。
3、促进反腐倡廉,加强廉正建设。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这是配合党风廉正建设、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当前,财经纪律松懈,会计法制建设还不很完善,一些企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一些企业领导以权谋私、侵占国有资产,甚至与财会人员相勾结,联手贪污受贿、截留利税;近来财会人员利用电脑作案的经济犯罪活动屡有发生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腐蚀着企业的领导层和广大的财会人员,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推行财会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切中时弊,在加强财会管理和监督的同时,强化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增强了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真正做到知法、守法,一切依法办事。
5.2.3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改革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贯彻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的方针,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
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人员素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譬如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把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加进去,并结合制度执行加强监督检查,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5.2.4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影响会计环境的首要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越高,会计越容易得到发展。目前,要发展我国生产力,就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完整的市场组织,体现公平竞争,加快财税改革步伐,积极推行分税制和利税分流,改革企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等,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建立真正的小政府、大社会,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使一切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机制残缺和无序运转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还应依赖于国有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
5.2.5加强法律体制建设,完善会计法律法规法规体系
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且更是会计改革中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各种会计法律、法规都需要与经济建设的发展相适应,因此这就需要立法机构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全面地总结当前会计工作具体情况与各会计法律、法规存在的矛盾,并根据我国特殊国情进行必要的修改,以缓和当前这种复杂的局面。同时,我们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法律法规时,应充分参考借鉴国际会计组织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内容,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尽量避免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发生。当然,在对会计准则修订与完善的同时,要注意保持会计准则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最后,国家要严格筛选执法队伍,裁汰素质不过硬人员。用法律的权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5.2.6加快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推行会计国际化
加快会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现代化设备不断投入使用,特别是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化,信息处理与传递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会计应用现代手段是客观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投资,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
推行会计国际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各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必须相沟通相协调。由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其因此在实行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找到一条适合于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的道路。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环境影响和制约会计,会计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会计职能,就需要根据会计服务环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探索并制定出实施会计管理的最佳途径,以达到会计管理的目的。笔者认为,分析会计与环境的关系对我国当前会计改革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越发展,会计环境就越复杂,对会计的影响也越明显。只有根据环境的不断变化,适时地完善有关功能,才能使会计职能不断完善,会计行为逐步优化。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7参考文献
[1]王微微 《会计问题初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
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黎志刚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论文遇到问题时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第三篇: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
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对策
作者:孙维霞 郑德亮会计之友
2009-9-28
【摘要】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对策。国虽然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管理会计的推广进程会逐步走向深入。管理会计必将为大多数人所认可,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要求,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一、管理会计在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
管理会计理论在国只是局部地区、局部企业得到零星、分散的应用,多年来。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而企业也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这一切都表明管理会计在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驱使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缺乏,管理会计深入民心并广为应用还任重而道远。
二、影响我国管理会计运行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二是企业内部的主观原因。管理会计在国企业难以推广的原因很多。
一)企业外部原因
外部环境直接影响着管理会计能否得到普遍应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管理会计与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外部环境主要指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情况、法律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
1.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缺乏统一、规范性 甚至词语、方法都极不统一。
另外,国的管理会计教材从结构体系到内容。也很难找到适应不同文化层次需要的实用教材。这就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它学习和掌握,更谈不上普及应用了即使读完大学四年的会计优秀毕业生走上会计岗位,也很难适应,大多数人还要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去适应企业的新情况。
理论脱离实际,2.知识陈腐。缺乏对实践经验的及时总结和推广
没有很好地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现在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还仅局限于对国外情况的翻译介绍。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体系。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当时在一些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由于未及时地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并采取措施进行广泛、深入的推广,其理论严重脱离了实际,影响了实际应用。直到今天,实践中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的企业仍屈指可数。
3.缺乏相应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缺少全面实施的保证
给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管理会计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需处于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但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企业不能在公平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正常经营。如,国至今没有真正颁布《反垄断法》税法也对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规定了差别税率,对大、小规模纳税人规定了不同的增值税处置方法等等;企业也经常出现 “ 执法不严 ” 有法不依 ” 现象,法律的权威受到极大的影响,不规范的会计行为非常普遍。这使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经营信息时,有用性、相关性方面的作用大为减弱,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中没有相应的法律保证。
二)企业内部原因
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服务的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的普遍应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指基础管理工作、激进做法与习惯势力和会计人员的素质。基础管理工作单薄
1.管理水平落后。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目前。但许多企业运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只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水平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
低效、混乱仍是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问题,即没有建立管理会计组织,也没有培训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而会计人员自身也没有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与积极性。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2.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没有从客观上消除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示在1 会计工作的地位低下;经营者的长官意志 ”一些消极的文化思想使得管理会计难以实施。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4.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不高
关键是人的问题。然而,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国目前会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
三、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应采取的对策
现阶段,从以上分析可知。国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要使其尽快得到解决,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针对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
1.抓好管理会计的基础教育 这也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前提条件。因此,一门独立学科走向成熟的最主要的标志是具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化的教材。有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队伍,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实用、便于具体操作的教材,并以此为指导,展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干建立起符合我国管理逻辑的会计体系,发生较好的社会效果,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
2.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 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理论研究必需联系实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组织方面应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权威性机构;要创办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研究活动,并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及时地将实践中的胜利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归纳、总结、整理、提炼,然后在有关部门的指导推动下,采取措施使其在企业里得到广泛、深入的推广.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3.完善法制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平等、公平、竞争和高度灵敏的市场经济环境
要制定出相应的法规进行规范限制。虽然早在 1994 年我国就已将《反垄断法》列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针对一些企业任意购买、兼并其他企业的现象。而且,2006 年 6 月 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并在 6 月 24 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2 次会议上进行了首次审议,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表示,反垄断法的内容非常复杂,对于这部法律的出台并没有时间表,常委会会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笔者认为,国应加快颁布《反垄断法》造就一个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执法必严、有法必依 ” 加强法律的权威,规范会计行为;制定出应用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方法,使其成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一个突破口。
二)针对企业内部的主观原因实行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1.建立管理会计师组织。推进管理会计的规范发展
这些组织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协会。加强了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国也要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成立管理会计协会,建立管理会计师考评制度,让一些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考评。这一方面可以使人才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另一方面又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企业尽快应用管理会计发明良好的条件。破除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2.搞好管理会计的定位。
管理会计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方国家。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是相一致的国的管理会计应定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密切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广
大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操作运用上。从客观上消除激进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管理水平,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使他真正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作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管理会计要涉及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充分利用会计软件可保证运算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干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才干推动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
第四篇: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问题初探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问题初探
2006-02-21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人力资源投资及其资金运动进行记录、计量、分析、预测、考核和监督,并提供人力资源相关信息,最终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活动。
目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法人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将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有机地结合起来。
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费用管理外,还有如下特点:①人力资源价值的保值和增值成为企业会计管理的重心。②年薪制、职工持 股等管理新举措的实施,使得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与物质资本平等的要素进入权益分配领域。③相对于过去而言,业绩考评和薪酬设计等方法的选择更体现出对人力资 本的倾斜。
一、我国现行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但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计量的瓶颈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人力资源的会计管理滞后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投资成本是费用化还是资本化缺乏明确的界定标准。人力资源仍无法像物质资源一样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来实现价值补偿,进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获利能力。2、人力资本价值核算基本上是空白。在我国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已逐渐超越财务资本,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第一位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资源要素,因此企业应及时将其纳入会计核算范畴。但在会计实务中,人力资源价值的相关信息仍被排除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
3、人力资本权益核算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在企业改制及管理创新中,通过职工持股、技术入股等形式,人力资本已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权益化,即人力资本跟物 质资本一样具有企业利润的分享权。而现行的会计管理中,对于人力资本权益的形成、取得及变动缺乏系统的会计处理,在财务报告中人力资本也没有与物质资本区 分开来(即没有单独反映人力资本信息),这与企业实行的两权分离基础上的权益产权观严重背离。
4、没有一个完整、健全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模式。“人力资源会计”这一名词引入中国的二十多年里,我国会计学者从未停止过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但大都 停留在人力资
源价值和成本计量方面,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缺乏整体的把握。由于缺乏规范的理论体系的指导,导致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 管理在实务中缺乏整体的战略性和可操作性。
二、我国现行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
1。我国会计目标中对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忽略。目前,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存在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会计环境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核算体 现的是受托责任观,主要会计目标是满足企业向国家报告受托责任的需要。即使是上市公司,由于国家基本控股,其会计的主要目标也是满足向国家报告受托责任的 需要。
受托责任观认为,能最有效地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是关于历史经营业绩的信息,财务报表应以反映历史经营业绩为主。由于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及价值计量的困 难,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企业用人机制单
一、僵化,以历史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价值并不可行,这些都造成目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相 关信息无法满足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可验证性和客观性的基本需求,也是我国会计理论构架中人力资源会计长期得不到发展的重要原因。
2。我国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模糊。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企业实施了产权制度改革,但产权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改革的对象仅为法人产权,对自然人产权的改革严重滞后。目前的厂长、经理作为自然人一般还不具备取得产权的条件,对他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很不完善。
这种人力资本产权的长期模糊与缺失,一方面使得我国企业的用人机制僵化、人力资源配置落后和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使得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理论框架一直以来以物质资本为核心,无法对产权模糊的人力资本实施必要和完善的会计管理。
三、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战略会计管理框架的构想
21世纪的全球经济已进入一个超级竞争年代,而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所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企业竞争战略旨在根据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建 立一种持久性获利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对竞争优势产生强烈的影响。“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的观点不 断得到认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结合在一起,是我国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 的内容也将进一步拓展。
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扫清了思想观念和制度层面上的障碍。企业如何顺应外部的体制改革之势,如何加强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提高核心竞 争力,从而
形成宏观与微观的互动,这是我国企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人力资源战略会计管理框架是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大势所趋。
笔者在考虑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管理的历史发展局限、现实发展环境之后,借鉴国外先进人力资源战略会计管理模式,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源战略会计管理框架。该框架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力资源战略全程的会计管理,二是人力资源战略的会计管理。其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上图说明:①战略全程的会计管理的内容决定了人力资源战略的会计管理,如: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制定决定了人力资源战略的日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 而也影响了其会计管理的具体内容。②人力资源战略的会计管理通过传统的人力资源会计来实施。战略全程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 卡、成本动因分析法、价值链方法等。③通过传统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方法,形成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信息。④部分人力资源战略信息反馈给管理层。根据信 息及时调整战略,同时更新人力资源战略全程的会计管理内容。部分战略人力资源信息通过平衡计分卡、成本动因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再处理。⑤人力资源战略信 息的生成。⑥“ ”为信息流。
人力资源战略全程的会计管理是对整个人力资源战略期间的战略计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评价活动的会计管理。其主要包括:①对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目标及 计划的制定提供相关信息,并做出可行性分析;②战略人力资源投资的预算制定及分解;③人力资源战略的绩效评价;④人力资源战略信息的披露。
人力资源战略的会计管理主要是对每一战略人力资源及其活动的会计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①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和战略管理成本 进行控制;②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对人力资源现有价值进行计量和核算;③战略绩效评价,主要对各个会计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考评;④人力 资源信息的披露。
由于战略人力资源会计管理属于传统意义的人力资源会计内容,我国会计界对此已有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会计管理的研究重心是基于战略全程的人力资源会计管理。
谢志明 易 玄
第五篇: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
一、银行管理会计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管理会计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的,运用一定手段和方法,对相关的会计信息和经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信息。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涵盖了财务预算、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表明,管理会计是建立业绩一流银行的基本前提,实施管理会计有利于银行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银行管理会计工作侧重点在于为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服务,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技术,为银行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管理决策信息,面向未来算“活账”,属于“经营型”会计;其会计主体兼顾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和整体,对银行内部各责任单位的日常工作业绩和成果进行控制、评价与考核,同时也从银行全局出发,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银行效益;它不受公认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和限制,核算程序一般不固定,报表格式不固定,可按管理人员的临时需要自行设计。
商业银行通过实施管理会计,可以实现对各个层面的客户、产品、业务部门的收入、成本和效益分析计算,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各个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管理会计的现状及问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部门设置不合理
国外商业银行大都实行扁平化管理的事业部制,按照产品和业务实行事业部制的管理方式,能够为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利润贡献提供详细的数据报告。
(二)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主体缺位。
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基础较为薄弱,在成本核算过程中,长期以来都是以机构作为核算对象,没有区分以部门、行业、产品、客户的成本,难以归集分产品和分部门的成本和费用,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不能科学地为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成本主体缺位,部分商业银行责任中心职责定位不清晰、产品和客户的数据获取不完整,给管理会计的推进带来一定难度。
(三)商业银行的产品缺乏准确的定价机制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如何在价格竞争中取胜,如何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要制定价格,就需要掌握详细的成本资料,需要准确核算各种产品发生的各项成本,从而确定足够补偿成本的产品价格。
(四)缺乏分部门、分产品的业绩评价机制
业绩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作为资源配置、业绩评价的重要工具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多极定价的问题,在期限结构和价格传递上不能有效地将存贷款市场、货币市场和内部资金市场对接,无法将利差收入在资产负债产品之间进行有效的分割,分部门、分产品的业绩评价机制难以推行。
(五)数据质量差,建立管理会计需要的信息系统基础工作薄弱。
管理会计是一个数据需求量非常大的系统,然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信息基础薄弱,大多数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其数据信息主体是按机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涉及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忽略大量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银行各类信息数据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系统或不同的部门中,造成业务信息分散,数出多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不能满足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的要求。[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商业银行推行管理会计的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组织机构,改进管理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一级法人、分级管理”的体制依然是管理体系的主流,短期内需强化一级分行的条线管理职能,按条线对所辖分支机构的业务、产品进行统一的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建立起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的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会计所需信息的搜集、报告和检查制度,将管理会计信息与分级管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相结合,建立以管理会计信息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职能。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
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因为它既是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对部门、产品、客户、货币的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起自己的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多种分类标准进行的成本核算。
(三)建立合理的产品定价机制。
产品定价的目的是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而价值创造首先要弥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这必然要求以成熟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前提。因此,要做到合理定价,就需要正确确定商业银行产品的成本,需要应
用成本性态分析、作业成本制、本量利分析、责任会计制度等管理会计手段和方法,构建基于市场收益率曲线的内部资金转移体系,配合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按照成本-风险-收益匹配原则,发挥定价模型对业务经营的引导作用,建立以价值创造为目的产品定价机制。
(四)提高银行数据信息质量,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系统。
要建立完善的银行管理会计系统,不仅需要数据仓库作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改进银行数据信息质量。
(五)合理界定成本主体,建立科学的成本分摊体系,实行全面成本管理。
正确定义各责任中心,可分为网点类、经营类、服务类、管理类,根据责任中心类型确定相应成本分解方法、流程及动因;界定客户维度成本范畴及计量细度。
(六)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及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应建立分产品的核算体系,并对部门业绩进行量化,突出价值创造。综合业绩评价将银行的财务目标和客户、员工的满意度联系在一起,从财务维度、客户维度、银行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等方面全面评价经营业绩。在考核中突破传统的单一财务业绩考核,将业绩的评价与银行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业绩评价的结果和人员绩效的分配、福利待遇挂钩,兑现奖惩措施,促进银行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最终实现银行的战略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