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试论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21世纪,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关键要看教育。在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处在危机的边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培养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标准及方法是什么?这些都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经过近30余年的深化、发展、实践,素质教育面对当前社会的客观要求又具有了怎样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新内涵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不是某个专业的精英,而是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型人才。面对时代的这种客观需要,教育也要随之改变其教育目标及方式方法,从而提出要实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所谓的全面素质教育指的是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技能、文化、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新型的全面素质教育就是要以为人本,促进学生的健康且全面发展,在教育中树立人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这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目前非素质教育存在的弊端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近30余年,新课改也在近几年陆续开展,但是由于我国某些重要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以至于素质教育在当下的建设并不理想,一些旧的非素质教育形式,如应试教育依然制约我国教育的发展局面。
由于教育的原理构建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以至于素质教育不过停留在模糊的阶段。学校和教育部门总是打着这样的口号“端正办学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或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的还是繁重的学业负担、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以及“素质”对于学生的客观压力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的是强行式的技能、特长教育,并没有达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那种状态。
三、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
借用李岚清同志的话来看当今的素质教育,“从总体上讲,素质教育的成就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在做表面功夫。殊不知,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是举足轻重的。教育权威部门、学校及家长必须要认清楚素质教育的本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素质教育的意义。
21世纪呼唤的是综合素质教育,改革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相结合,这才是强化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素质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根本上入手改革教学教育模式。要放眼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篇: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儒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近代,我们民族经历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当代,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级化发展,为了抢经济的制高点,全球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又是以合作为前提,民族经济之间越来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取决于他国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经济全球化国际趋势的出现,对我们人才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此外,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人文精神、失落以及文化时代的到来,都迫使素质教育成为新时期教育领域的主流。这是适应当今国际变化,培养当今时代需要的人才的需要,也是摆脱当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束缚的需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各种教育思想不断涌入中国,从凯洛夫到马卡连柯,从杜威到皮亚杰、布鲁纳。形成中西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异质文化之间的错综相交。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向何处去,应该构建怎样的格局,这是时刻萦绕在每一个教育者脑际的沉重思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明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乃至中国的发展方向。因此,儒学这一在中国文明史上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 1 素质教育的提出。
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将科教兴国定为国策。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又重申在走向21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们在思考:兴国靠科教,兴科教靠什么?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重点决策。当今,“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人才规格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这是在21世纪我们国家、民族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2什么是素质教育。
从其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3 素质教育的特点。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为了社会和人的需要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功能观和价值追求,也是它与“应试教育”、功利主义教育以及其他教育模式的区别和对立所在。素质教育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出发,着眼于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因此,素质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着眼于素质,着眼于发展,这就是素质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促进改革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将教育内容化为自己的素质的过程,而内化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自觉参与。同时,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它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以自主性为前提和特征的。在这里,学生有着客体和主体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教育对象,是客体;另一方面,她又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是自己发展方向的决定者,是教育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因而又是主体。素质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课堂上,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地动脑、动口、动手。师生之间是一种融洽的关系、合作的关系。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各种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方法启迪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参与教育活动,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地学习和发展,遵循教育方针规定的总目标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素质的过程。
素质教育更加接近于教育的本质,更加符合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然而这一教育思想并非自今日始,更不是教育学上的新发现。素质教育是千百年来人类教育发展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二、传统儒学与素质教育的联系
1、本质理念的联系。
所谓“素质”,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二是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这也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讲的“性”与“习”的问题。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的性情本是相近的,只因为习染不同,便渐渐地相差很远了。孔子说的“性”,是人们的本性,即先天的素质,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习”就是习染,指的是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获得的基本品质。“性相近”强调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相近的本质,因而都有达到理想人格的可能;“习相远”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究竟能不能成就理想人格,最终取决于他后天的经验活动和受教育的程度。
由此可见,早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对人的素质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与当今的素质教育可谓一脉相通。
2、基本要义的相通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而这些似乎又都能在儒家教育传统中找到渊源。孔子曰:“有教无类。”马融注曰:“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皇侃疏曰:“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所谓“类”,即指按政治地位的贵、贱、尊、卑等种类。西周的学校为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所垄断,不仅奴隶主贵族与平民、奴隶之间有严格的阶级界限,就是奴隶主阶级的内部也等级森严,有贵贱尊卑之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人我都可给他以教育,不分贵、贱、尊、卑等界限,使教育及于平民。孔子以前的教育是有“类”的,教育大权是把持在少数贵族手里,那时叫“学在官府”。孔子的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有教无类”,即打破了“学在宫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把学校由“官府”移到“民间”,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据载,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一点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这确是事实。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是一种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
可见,所谓孔孟的精神,就是仁爱兼爱,有教无类,面向全体,为了一切孩子,人人有得。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一般人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
修己,讲的是“德”。孔子尤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用肯定的方式说,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事,这便是忠。用否定的方式说,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要宽待人,体谅人,尊重人,不损害人,这便是恕。假如你不能自觉帮助他人,至少你不要有意去损害他人,这个“他人”既指个人,也指群体,包括民族和国家。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而且恕道比忠道更具基础性和普遍性,是人类社会维持正常秩序的起码准则,被称为黄金规则。孔子说:“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说,君子应该有坚定的信仰和好学的精神,应该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实现理想,捍卫正义。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为:品德没有培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道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即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呀!
安人,讲的是“才”。孔子强调君子应有的治国安民之术,治国安邦的才于,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如季康子想在孔子三个学生中挑选人才。孔子说:“由也果”(子路果断),“赐也达”(子贡通达),“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均可在政位上独当一面。盂武伯曾问孔子其弟子情况。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孔子还说,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此外,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美”指声音,就艺术形式而言;“善”指内容,就艺术实质而言。还提出君子应“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其意为: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内容和形式,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之修养。
由此可见,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
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学习的主动性。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
孔子有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甚意。发,谓达其辞。”
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遇到问题时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孔子说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通过长期的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的个人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深深体会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与启发也有很深入的看法。《论语·述而》篇有一句“不愤不启,不饰不发”,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自己不想努力学习,那么灌输他知识也许没多大用处。每一个人因为个别条件不同,学习的方式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很不一样。如果不了解学生,不分析学生的客观条件,不注意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学生的性向与学习努力,只用同一方式,一厢情愿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对很多学生的培养往往收效不大。教与学的阐述
儒家经典《学记》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这两方面辩证的统一的互动过程,是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教师方面说,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即是学。教与学是互相促进、提高。从学生方面说,学生从教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仍需要自己学习的努力,才能有所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学记》还明确地指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与学是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相长”不只意味着“教”与“学”两方面的关系,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提倡“教学相长”的精神。
《学记》认为教学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互动的过程,非拔苗助长一蹭而就。教育如同制造可塑性极强的材料,而不是做现成的器具。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植物或动物甚至是容器,把教育教学理解成盛装东西或育苗的工具,是随意或机械加工原料出产品的工厂模式。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并促进素质发展提高的一种活动,这是我们的教育目的观;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认为学生有自己发展的方向、可能性,有无限丰富的个性,教师要积极启发,因势利导,这是我们的学生观。《学记》很多可贵的教育思想都有助于我们建立“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观和学生观。
此外,儒学中还对师德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孔子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体会,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如: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隐无私;讲究教法,循循善诱等等。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来说仍有启发借鉴意义。
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素质教育
当代著名的科学家、美籍华人李政道先生说:“一个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的,但是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是不会有前途的。”中国的真正崛起和为世人所瞩目,应该建立在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包括儒学优秀教育遗产在内)的再发现与再认识的基础之上,忽视了这一点我们将要犯极大的错误。
儒家思想,虽然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充满活力的。儒学教育及其价值系统,精深而博大,凝聚着一种强力磁场,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而且,对它富有生命力的部分,我们不是认识清楚了,而是还没有真正认识清楚。对当代人来说,应该用当代人的眼光来挖掘儒家思想,挖掘它和当代社会接轨的部分,为我们所用,来改变我们今天的教育,改变我们今天的社会。
儒学教育遗产中有许多好的东西应当去发掘和整理,那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藏。可以设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很有可能是兼有中国儒学传统教育精华的崭新教育理论体系,它必将在世界教育史上放出异彩。
所以,我们今天深入挖掘儒学传统教育中有价值的观念和成功的经验,这对于当前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分负担、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第三篇:当前新形势下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初探
当前新形势下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初探
摘要: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无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一味地实施灌输,以为多多益善,只能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与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一、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我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要求教 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B透。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 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 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 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并注意培养其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在速度上、难度上适当降低、放宽要求,并对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注意到,有许多教师开始采用同位讨论、前后四人一组讨论等形式,但在应用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只重形式,不注意实际效果。如,前后四人组大多是没有经过调查研究而随机 组合而成;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往往不够充足;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教师往往是笼统地提出“同位(或前后四人)讨论一下”,很少对组内成员的合作、帮助等提出具体要求或建议。
三、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教师的讲为主,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地练。有 人对我国小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本身进行的分析表明,我国小学生言语交往行为集中表现为回答教师的问题,此类行为的频度在学生课堂言语行为总频度中之比重高达93.8%,提问、异议及其它类行为的比重分别仅占1.7%、2.7%与1.8%。而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所构成的师生言语交往行为过程都是由教师启动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处于非自主地位。可见当前我 国大教学班的主要弊端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薄弱、机会有限。素质教育正是针对这些弊端,强调教育要着力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评价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具有价值判断、导向、激励、反馈、改进的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诸方面的作用,全面科学地进行评价,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评价内容要 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的评价。二是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 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三是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 结合。四是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五是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数学素质教育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系统结构,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其潜力使其具有数学观念,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等方面的数学素质。另外,数学素质教育作为整体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承担非智力因素结构系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美育素质等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第四篇:论邓小平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当前策略
论邓小平国有企业改革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当前
国企改革策略探讨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邓小平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一直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企由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全面亏损,到目前不但扭转亏损局面,而且给国家税收、百姓就业以及各种社会公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和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支柱性力量。然而由于历史改革红利的慢慢耗尽,当前我国社会矛盾也集中爆发,改革已进入深水期,如何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已经是迫在眉睫的战略性问题。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论述,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从而加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论述极大地创新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搞好国有企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等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是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强化政企权责。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原有计划经济政企不分的体制性障碍。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权力不下放,企业没有自主权,也就没有责任,搞得好坏都是上面负责。全部由上面包起来,怎么能搞好工作,调动积极性?”[1](P160),1986年12月,邓小平在《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中有进一步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1](P192)这一论述极大地打破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问题上的思想束缚。
二是组建企业集团,实行企业联合。企业的联合重组可以大大提高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专业分工合理的基础上,一个国 家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实现、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依靠大
————————————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行业企业普遍比较分散,规模小。邓小平认为:“太分散、各搞各的不行,质量上不去,为什么不联合起来搞?”“企业形成了集团,就形成了力量,信息也就比较灵通了”“中国也可以搞搞自己的‘托拉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P192~193)。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改革企业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否定了按劳分配,取消了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形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大锅饭”不良风潮。为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劳分配就是要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根据这个原则,评定职工工资级别时,主要是看他的劳动好坏、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总之,只能按劳,不能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3](P288)他的这番论述对于解决平均主义“大锅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是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加强企业党建工作。这是推 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 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指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的不好,可能损害党
————————————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的领导,削弱党的领导,而不是加强党的领导。”[2](P270)对于如何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邓小平指出“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经过试点,逐步推广、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2](P340)他还就解决党委包揽一切的做法,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民主管理做好企业党委的工作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五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国有企业。他指出:“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2](P129)运用先进技术改造企业必须重视企业科技人员和职工的作用及素质的提高,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改造企业,为了保证应有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合格的工人。”[2](P130)与此相适应,在1978年听取鞍钢技术改造问题汇报时强调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合理有效的技术进步机制。在1985年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又进一步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1](P108)邓小平的这些论述为推动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二、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我国经济中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必须通过改革解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正是抓住了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的内在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上一轮改革红利正在逐渐减弱。国有企业一些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突出暴露出来,例如企业行政化、权责不清,机构臃肿、效益低下,管理粗放、浪费惊人,垄断资源、排斥竞争等等一系列深层次弊端成为阻碍我国经济继续向纵深发展的羁绊。这些羁绊如果不尽快清除,我国经济可能走进死胡同。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破除国企垄断,激发市场活力的迫切需求。当前国企规模过大、战线过长、领域过多,正在侵蚀其他经济体的的利益和活力[4]。国企特别是央企垄断越来越严重,正在使得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消退,创新能力不足,经济活力不振。国企特别是垄断型国企利用其垄断地位,不断控制价格,上游侵占产业链条顶端利润,下游推高商品价格。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整顿国有企业腐败,是贯彻党的廉政建设的有力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监管的缺失造成的腐败也是触目惊心的,刺痛了了公众的神经,伤害了国企在公众中的形象。另外国企董事会和高管人员的离谱高薪和内部员工大大超过社会收入水平的高收入,容易引发社会公众巨大的对立情绪和严重不满。[4]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企效益,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承担着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有企业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和行政资源,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在先天的优势基础上创造最大化的社会价值,将是造成对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严重损坏了市场公平环境。所以如何不断提高国企效益,才能不断夯实国民经济基础。
三、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策略探讨
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期、攻坚期,国企改革也将是一项长期的系
————————————
[4]取消国企官员行政级别势在必行.余丰慧.经济参考报.2013.10
统性工程,结合国有企业现状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降低民企等非公有企业行业准入门槛,分类实施,打破国企垄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这一决定的提出又将是民企等非公有企业的历史机遇。
首先要尽快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出一批符合产业导向,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按照企业的性质、功能国有企业主要可以分为公益性国有垄断企业、适度经营性国有垄断企业和竞争性国有企业,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要分类实施,在竞争性国有企业中的改革可以先试先行,同时要防止公益类国企“过度市场化”。另外在鼓励民营等非公有企业进入国企的同时要加大对非公有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
力度,民营企业基础差、体量小,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如“累进投票制”等,确实保障民营企业进入国企后的话语权和自主权。
(二)、探索央企拆分、实施分类监管。
国有企业规模巨大,涉及面广、体系复杂,所以实施国企分类监管的核心是厘清政策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对于可拆分的领域,可以从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行业做起。石油、电网、铁路等领域的国企应该聚焦主营业务,如油气采集业务可以垄断,管道业务和终端的加油站其实可以尝试逐步放开;铁路的投资、建设、运营可以拆分;电网的输电和配电应该分开。
例如最近热议的383改革方案对能源领域改革着墨颇多,其中对企业直接震动最大的无疑是“将石油天然气管网业务从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的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若干家油气管网公司,并建立对油气管网的政府监管制度”这一建议。其分拆目标直指中石油。方案如何具体有效落实,这就需要全面系统的统筹了。
(三)、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市场作用,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指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的整体上市,完善市资本场对国有资本的监管。鼓励民营等非公有资本入股和增持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证券的多
元化。目前,在钢铁、建材、有色冶炼、船舶制造等行业的国企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这正是这些国企重组或上市的有利时机,也是民企参与的绝好机遇。
同时充分利用好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措施,扩大职工持股比例,让股权和期权的形式在国企中探索推广,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好“优先股”“黄金股”等资本市场工具,在为非公有资本腾出市场空间的同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
(四)、废除国企官员行政制度,明确国企市场职责。
自古以来,从中到外政商之间,从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无论是理论上或是实践中,也从来不存在与权力彻底切割的“纯粹”的自由市场。因此世界各国为了保证公平的市场环境,都建立了自身相对成熟的制度和实践。目前我国国企仍然按照行政机构套用行政级别,这就导致了国企高管既按照市场化的标准拿着天价年薪,又按照行政级别套用行政待遇。
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把市场化的国企仍然按照行政机关对待,使得企政不分,职责不清,企业不能真正按照市场规律要求运行。这种做法使得国企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容易背靠国家这棵大树而沾沾自喜,没有创新竞争发展动力。同时更加容易使得国企高管钻研为官哲学,只求不出错不求有大业绩,滋生保稳升官的病态市场经营观。所以逐步探索废除国企官员行政制是国企改革一大重点课题。
四、必须坚定不移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经过历史以来的的改革和探索,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但国有企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当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改革和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新任务,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邓小平同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基本原则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仍然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虽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改革理念,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用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自信定能充分释放国有企业活力,充分展示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及早实现“中国梦”。
第五篇:当前我国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必要性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从内涵上可解构为三个层面:一是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与自豪感;二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着坚定信念,从发展实践中把握文化发展前景;三是对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合理的扬弃。可见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导向,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必然结果与目标所在。对中华文化自信,根本上推动了对中国理论、道路、制度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文化自信的建立使理论自信更富有引导性、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力、制度自信更有保障性。(必要性)
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共十八大阐明了其相互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是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中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这“四个自信”充分昭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和信心,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是指导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力指引和思想理论依据。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精神。如果说剑是经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精神便是文化软实力。从现实来看,缺少软实力的硬实力很可能缺少持久力;从长远来看,真正的强国最终是靠文化、价值观、制度文明这些软实力才能坐实,才能为世界作出更多更大贡献,才能发挥其引领和影响作用。所以说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写过这样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我们要以传承优秀文化为重点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不应该抛弃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去盲目而疯狂的追求一些西方文化。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就辉煌,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而对于这么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继承和发扬呢。
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中国 梦”的内在张力 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二)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的观念前提 一是解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冷落的需要。二是解决西方外来文化受到推崇的需要。三是解决主流价值观和文化意识受到冲击的需要
(三)文化自信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理性支撑 一是应对世界多元文化冲突与碰撞的需要。二是应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侵蚀出现新变化的需要。三是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挑战和风险的需要
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创造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片面求洋、全盘西化的错误文化观有所蔓延。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不忘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来源。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认同和自豪,只有肯定自身文化的合理价值和正能量,才能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进而能够在不同文化的价值比较中产生由衷的自豪感,从而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文化自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核心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越演越烈,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相互影响,互相交织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信仰体系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扩展,新一轮的文化冲击将对我国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而文化自信正是甄别文化优劣,应对文化冲击的核心力量,只有在准确把握自身社会本质以及社会发展阶段与方位,掌握自己所处时代特点,并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现实与具体的条件和环境出发,选择适应与满足当下实践要求的文化观,才能应对多元文化的渗透与侵蚀。
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行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要实现文化自立、自强,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现实基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坚定与增强。文化自信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源泉与必然行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外来文化的模仿,也不能单纯地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文化是在不断实践基础上得来的,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开展文化创造与创新,才能实现对内具有凝聚力、规范力、号召力,对外具有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