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时间:2019-05-14 02:4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第一篇: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文章标题: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二、不利用工作职权和工作便利为个人谋取私利。

三、守纪律、拒腐败,不接受当事人的吃请与馈赠。

四、严格遵守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降低或减免。

五、忠实履行职务,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办事。

六、为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不刁难,不拖拉。

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

八、优质服务,文明办事,务实高效,奉献社会。

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六不”

一、不参加任何影响工程质量、公平招标等活动的吃请;

二、不插手影响公平竞争、招标投标活动的具体事宜;

三、不收受影响工程质量等不正当活动的礼卡;

四、不搞暗箱操作,坚持高度透明,大事集体讨论;

五、不搞少数人说了算,凡事走群众路线,多听大家意见;

六、不搞奢侈浪费,处处贯彻“两个务必”精神,把钱用在刀刃上。

“两加强”

一、加强纪律监察。纪检书记重点负责好工程全过程中的纪律监察、廉洁自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二、加强群众举报。若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欢迎广大群众举报,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第二篇: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廉洁措施

一、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二、不利用工作职权和工作便利为个人谋取私利。

三、守纪律、拒腐败,不接受当事人的吃请与馈赠。

四、严格遵守收费标准,不得擅自提高、降低或减免。

五、忠实履行职务,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办事。

六、为民服务,提高办事效率,不刁难,不拖拉。

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奢侈浪费。

八、优质服务,文明办事,务实高效,奉献社会。

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

“六不”

一、不参加任何影响工程质量、公平招标等活动的吃请;

二、不插手影响公平竞争、招标投标活动的具体事宜;

三、不收受影响工程质量等不正当活动的礼卡;

四、不搞暗箱操作,坚持高度透明,大事集体讨论;

五、不搞少数人说了算,凡事走群众路线,多听大家意见;

六、不搞奢侈浪费,处处贯彻“两个务必”精神,把钱用在刀刃上。

“两加强”

一、加强纪律监察。纪检书记重点负责好工程全过程中的纪律监察、廉洁自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二、加强群众举报。若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欢迎广大群众举报,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浅谈司法局服务民生制度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司法厅《关于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若干意见》(浙司[2008]71号)和《**省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保障民生五年行动计划》(浙司[2008]74号)两个文件精神,**区司法局先后召开局务会议、中层干部会议以及局机关全体会议,专题学习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局党组结合“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

践活动,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创优”结对联心和送服务活动,要求以构建“法治、和谐、平安**”为出发点,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为重点,规范、整合和拓展职能,树立创新创优新理念,着力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服务民生能力。

一、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人民调解安民工程”

一是开展规范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按照“哪里有人群,人民调解组织就建在那里;哪里有纠纷,人民调解就在那里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各类新型调解组织的建设工作,在全区先后建起了联片调解委员会、接边地区调解委员会、跨区域调解委员会、集贸市场调解委员会、民营企业调解委员会、流动人口聚居地调解委员会、学校调解委员会、钟公庙街道调委会驻派出所调解委员会、海区调解委员会、区总工会调解委员会、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等十一种类型的调解委员会。规范调解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向全区调解人员颁发了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佩证调解,使全区的调解队伍建设日趋规范。把握农村两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选配好村调解主任,加强村级调委会的建设。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完善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制度,抓好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技能。积极推进人民调解标准化格式文书的规范使用,对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进行量化和评比,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二是创新保障激励机制,活跃基层工作氛围。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继续推行和全面实施人民调解员等级制。继续开展星级规范化调委会创建活动,全面强化人民调解的队伍、业务、硬件建设,使全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个新台阶。积极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大力推广人民调解财政补助、计件奖励的“以奖代补”激励保障模式。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调解工作合力。积极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创新民调机制,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以及村居(社区)综治,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力、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以强化矛盾纠纷的预警工作为主线,创新排查工作机制,坚持集中排查与经常排查相结合、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突出问题专项排查与敏感时期预先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司法所、调解中心在排查调处工作中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健全调解信息员(联户员)、调解小组、调解委、乡镇(街道)司法所(调解中心)四级调解网络。坚持一月一次排查调处专报和工作例会制度,“零”报告制度,并且把这项工作列入对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坚持矛盾纠纷标本兼治为目的,创新治理工作机制。加快矛盾纠纷应急预警体系、指挥体系、处置体系、治理体系等矛盾纠纷管理体系建设。四是拓宽调解工作领域,增强调解工作效能。将所有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都纳入人民调解范围,及时调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主动、及时地调解征地拆迁、物业管理、拖欠职工工资等多发性、易激化纠纷,积极介入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的调解工作,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范围,增强人民调解的社会影响力。按照宁波市司法局和宁波市卫生局联合文件要求,筹备组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覆盖面。

二、落实便民措施,推进“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通过电视、报纸和**法治网等各种媒体宣传法律援助制度;通过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评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知识竞赛、发放法律援助服务卡、钉挂法律援助指示牌等途径,让公众了解法律援助有关规定,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提高公众的法律援助意识。二是落实便民措施,提高法律援助的满意度。以“应援尽援”为目标,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落实便民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畅通法律援助渠道,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获得法律救济难的问题。规范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程序,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区22个镇乡(街道)在200人以上农民工生活集居地、大型企业附近都设有法律援助联系点,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方便困难群众就近获得相应的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与人民群众需

求的零距离对接。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法律援助的整体水平。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的工作开展,健全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区法律援助中心与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的工作衔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壮大社会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队伍,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健全和完善部门间联合维权机

制,加强与信访、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部门间的协调,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完善部门联动维权工作机制,全区建有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慈善总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区消费者协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八个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提升我区法律援助工作整体水平。

三、创新宣传理念,推进“法制宣传近民工程”

一是拓宽领域,扩大普法教育的覆盖面。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加强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处理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抓好重点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外,还将对象延伸到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其他群体,基本实现了教育全覆盖。对公务员,联合区组织人事等部门制定公务员五年法律知识培训计划,通过采取规定学、选择学、自己学的形式,将公务员法制教育列入双休日综合素质专题培训,对全区正处级以下公务员进行了培训、考试考核,考核成绩与职务晋升和考核奖惩等相挂钩,强化对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通过“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基层干部普法教育新路子,成为**一项特色工作。二是服务社会,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社会,与其他部门联合,认真做好新颁布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新《劳动合同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的出台与我区众多企业和劳动者关系密切,为提高基层干部、企业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避免劳资冲突,区普法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采取了多项措施,分层次深入宣传新《劳动合同法》,在全区范围内兴起了宣讲热潮。通过组织六个专题宣讲组,深入到区级机关、镇乡(街道)、工业园区及广大企业,宣讲达150多场次,发放各类资料15万份。三是丰富手段,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继续办好《普法简报》、《一月一法一案例》、《新法传递》、《**日报》“**司法”专版、“**法治网”和**电视台《关注》等现有普法栏目及天童南路与鄞县大道交叉口南段的“法制宣传一条街”,挖掘潜力,完善法制宣传“电台有声,荧屏有像,报刊有文,网络有形、街巷有影”的立体宣传格局。区普法办计划在中心城区建立建成10个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各镇(乡、街道)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并定期开展活动。同时依托法院、检察院、监狱、劳教所等机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08年建设命名了5个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他们分别是:五龙潭禁毒基地、**看守所、区检察院、邱隘法庭、剑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农家主题活动,依托“文化示范户”、“和美家园”的创建平台,围绕“三送二办一传送”[ “三送”是向农户赠送一份杂志(《民主与法制》杂志),赠送一份报纸(《**法制报》),赠送一张光碟(法制宣传光碟);二办是指办理一张折扣卡(购买图书购买折扣卡)、一张借阅卡(图书借阅卡);一传送是指通过《新法传递》、《一月一法一传递》、普法宣传挂图等形式传递最新的法制信息]送法进农户,开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新阵地。四是普治并举,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以率先建成市“法治先进区”、省“法治区”为目标,大力开展了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企业、学校)创建活动,通过联创、联查、联动,合力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四、拓展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服务便民工程”

一是拓宽服务民生领域。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功能,组织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全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发挥律师贴近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服务。继续推行律师参与党政领导信访接待工作,做好重大、敏感案件的指导和有关案件的协调工作,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法律服务向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保障民生转移。二是强化服务基层措施。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继续抓好农村“一村一顾问”工作进度,自去年底开始在全区404个行政村开展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工作,以区委办文件下发了《**区建立农村法律顾问制度实施意见》,转发了市局“农村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办法”和“农村法律顾问工作规程”,区财政下拨专项经费60万元,还制定了“**区农村法律顾问合同”(样式)。按照“律师为骨干、法律服务人员为主体”、“合理配置、属地就近、协商一致”的原则,充分发挥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业务特长。到目前,全区已有304个行政村聘请或正在聘请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法律顾问,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村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对与农村签订法律服务合同的法律服务机构建立起诚信档案,将个人信息、注册、考核等内容存入到诚信档案,并实行法律服务工作的跟踪监督。

五、完善制度措施,推进“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为民工程农”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与指导。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各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严把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到登记关和期满解矫关,进一步落实公益劳动和个性化教育措施,保证社区矫正的改造教育和刑罚执行效果。结合区第二届“王应麟读书节”活动,在全体社区服刑人员中坚持开展《读书写心德》的活动,以进一步静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化涵养,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并决定将以后每年5月份作为我区《社区服刑人员读书月》。制定了2008社区矫正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今年工作的重点和要求。通报表扬了7名2007区级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教育积极分子,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机制。在前几年不断加强与法院、公安等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与协作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社区矫正衔接工作的补充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自2008开始,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除具有**区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外,还适用同时具备在我区有固定住所地(1年以上)、稳定的经济生活来源和明确的监护(担保)人三种条件的非**区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这一制度的实施,虽然给我区的社区矫正部门带来了额外的工作压力和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却有效改变了审判部门因外籍人员流动性大判处缓刑、管制等后监督和管理措施难以落实而与本地籍人员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判的现象。目前,全区已接收了21名因犯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罪的外籍社区服刑人员,并落实了相关监管措施和学习教育制度。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各种制度的逐渐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籍犯罪人员在案发地获得同案同判或同罪同判,并将有力地促进全社会司法公正建设。同时,我区在看守所对职务犯罪人员实行假释前和在区人民法院对特定对象适用缓刑判决前,实施由区社区矫正部门人员、检察院监所部门人员、基层组织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等参与的听证会,使社区矫正工作得到有效的延伸。三是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到今年5月,区司法局于2006年4月与**万里学院法学院共同成立的“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经过二年的努力,分别就社区矫正国内外制度状况、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能;社区矫正主体及队伍建设、适用对象及工作程序和矫治方法;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制度构建和当前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现状与思考等内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完成了对课题研究成果的系统性整理,形成了20万字左右的《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专稿,并正在与有关专业出版社联系,争取早日出版,以供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相关部门参考。四是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今年在行政村“两委会”换届后,结合组织建设、综治、人民调解等的业务培训,采用发放资料、以会带训、个别辅导和座谈等形式,对司法所工作人员、行政村(居委会)干部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进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整个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教育质量。五是进一步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各项举措。做好对重点帮教对象、特困归正人员的走访和困难补助工作;开展了归正人员调查排摸工作;继续做好归正人员的分类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接茬帮教工作;布置落实了2003刑满释放人员五年来回归社会情况监察调查工作。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教材、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现代教育技术教材、设施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一)多媒体教室制度

一、多媒体教室需由专人管理,末经主管部门及管理人员同意,室内设备不得挪作它用及随意搬动。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要先填写使用通知单(功能教室使用通知单),由管理人员安排,以免影响教学秩序。

三、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后按编位就坐,保持室内安静,不准打闹、追逐,禁止将食品、饮料等带入多媒体教室。

四、教师在使用本室时,对一切设备均应小心爱护,切实遵守操作规程,如出现故障要及时关机断电和报告管理人员处理。

五、使用完毕,教师应关好电源,做好清洁,如有损坏,应填写多媒体教室设备损失报告单,并按规定做出处理。

六、管理人员应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防盗、防火、防潮等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二)语言实验室规则

一、语言实验室是教学场所,使用者不得携带与教学无关的器物和食品进入本室。

二、凡使用语言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正确使用,慎防损坏。

三、学生进入语言室后,应按编位就坐,不得喧哗、随意走动和打闹。

四、爱护仪器设备,使用时应轻取轻放,不得用力拔拉,如有意或操作不当损坏,须照价赔偿。

五、爱护室内一切公共设施,不得在桌面和座椅上乱画。损坏公物,一律照价赔偿。

六、使用过程中,如果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多媒体教室教师,不得自行处理。

七、上课前、检查耳机,如有损坏,及时报告老师并作好记录,以便维修和追究前使用者的责任。下课时,学生在登记表上签名,并把耳机放好,座椅放好后方能离室。管理人员同时作好使用记录。

八、用电安全,禁止乱动主控台及空调机等开关,慎防事故发生。

(三)校园网终端设备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校园网络终端设备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内各办公室的计算机设备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不外借。末经同意,学生不得启动本设备。

二、校内各办公室计算机设备由责任人负责管理。如无防盗设施学期结束要集中在安全可靠之处集中保管,并作统一维护。

三、末经责任人允许,任何人不得私带磁盘(光盘)输入电脑,防止病毒浸入,否则,由此引起设备损坏,将贫穷当事人责任。

四、严格按操作程序使用设备,切实做好日常维护工作,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慎防丢失。

(四)多媒体教室资料管理规则

学校教育、教学软件、资料包括各种图片、投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碟及各种应用软件,和与之配套的文字资料等,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强管理。

一、教学图片、部分录音带等每学期初由各教研组集体借出、并保管,期末送回。其余由多媒体室专人管理。

二、所有软件、资料均须科学分类、编目、编号造册、分类按序存放,并将详细目录,及时向教师通报。做好防潮、防霉、防尘、防污、防火、防盗、防变形、防磁化等工作,确保软件、资料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三、多媒体教室负责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经常与教学人员研究购置、收集开发新软件资料,不断更新、充实软件资料库,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四、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借用软件、资料,需严格履行借用、归还记录。

五、重要、珍贵软件资料可复制的一律复制,并以复制品出借。

六、借用软件、资料过程中,如有丢失、损坏应及时报告,查明原因,做好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赔偿处理。

(五)多媒体教室设备报废制度

一、在节省开支、物尽其用的前提下,对于一些老化、严重损坏不能修复(或过时)设备可以申请报废。

二、申请报废由多媒体教室组长(或管理人员)填写“多媒体教室设备报废申请单”,主管部门领导审核,校长批准后方可作报废处理并清帐。“报废申请单”须写明报废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单价,数量、调拨购入日期、报废日期和报废原因等。

三、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或较高价值或量大的设备,须报上级教育部门备案。县直属学校报县教育局备案。

四、为了物尽其用,节省开支,报废仪器、设备可拆件维修或折价转让等途径处理,亦可捐赠贫困地区的学校。

(七)多媒体教室教师岗位职责

一、多媒体教室管理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现代化教育观念,增强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教育教学创造最优环境和条件。

二、执行学校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计划,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用房,语音室、微机室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订购、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坚守岗位,切实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

1、按计划做好设备的订购、验收工作,及时上帐编号。做好设备的保管、维护和更新工作。

2、加强设备的管理,在购进设备后,要及时做好财产分类帐(或明细帐),填好设备档案,每学期结束前进行一次设备回收和清点,按规定做好维修、赔偿、报损、报废工作,并做好各项统计,备查。

3、认真执行功能教室“使用通知单”和“原始记录”制度,切实加强功能教室和设备的使用管理。

4、学校功能教室设备只为教育、教学服务,不得擅自外借或挪作它用。

四、充分做好教材规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准备工作,积极配合有关教师,保证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教堂效果,并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功能教室,协助教师组织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五、负责功能教室及所有设备的日常清洁、维护工作,保持室内外整齐清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完好率在90%以上。

六、努力协同教学人员,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研究、软件开发,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不断提高功能教室工作水平。

七、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八)河北省中小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1、计算机教室是学校进行教育、上机实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指派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教师负责计算机室日常管理工作。

2、计算机教室主要用于:⑴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及教学研究。⑵计算机课外小组活动。⑶培训教师。⑷在满足学校正常教学需要的前提下,面向社会,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不准将计算机教室挪作它用。

3、计算机教室使用管理:⑴每学期初按教学计划,安排学校《上机实习课表》,并分年级列出贴在墙上。⑵使用计算机教室者要提前三天登记,使用完毕要认真填写使用情况记录单。⑶以上资料按装订成册存档。

4、计算机教室设备要统一编号并配有运行情况记录簿,磁盘软件和文字资料要分类编号妥善保存。室内设备均属专用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和挪做它用。

5、进入计算机教室要穿拖鞋。所有软件未经管理教师许可和杀毒处理不得擅自使用。

6、计算机教室要装配调温、调湿设备,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计算机运行时一般保持在20---25摄氏度;非运行时保持14—30摄氏度)和湿度(运行时:相对湿度40—70%非冷凝)。

7、计算机教室内不许饮食和吸烟,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强腐蚀性物品、强氧化性物品、强磁场物品、放射性物品和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带入计算机室。

8、计算机教室要有防火、防盗、防触(漏)电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操作人员及室内设备的安全。

9、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调入调出时,要及时做好设备清点和有关帐目等交接手续。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处

二OO一年五月

(九)河北省中小学计算机管理教师岗位职责

1、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信息技术教育计划,制定学期上机实习计划。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常用得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知识,定期对有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

3、刻苦钻研业务,熟悉教材及其要求的全部实习内容,对学生实习中提出的问题应给予正确解答。

4、上机实习时要积极协助任课教师,保证实习课的正常运行。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计算机使用记录册。

5、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实习习惯,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生上机实习守则》。

6、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更新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7、认真做好计算机教室设备的清点和帐目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消除和重要文件备份工作。

8、积极开展实习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改进实习方法,努力提高实习效果。积极向学校提出计算机室建设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意见。

9、做好计算机室卫生、安全防范和财产保护工作,熟悉防火等有关器材的使用,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10、调入或调出计算机室工作,应及时办好交接手续,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处

二OO一年五月

(十)河北省中小学学生上机实习守则

1、上机实习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并珍惜每一节上机实习课。

2、上机实习前要认真作好预习,明确实习目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3、进入计算机教室要保持良好秩序,按指定位置就座,实习时要遵守纪律,不准喧哗、打闹。

4、上机操作前须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有关实习项目及要求。

5、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不准随意拉动键盘、扭动显示器方向和用手触摸显示屏。未经教师许可,严禁对硬盘(软盘)自设密码和初始化,严禁对系统文件更改名称、内容和地址等。

6、上机过程中要积极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思考,同学之间密切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提高实习效率,实事求是做好实习记录。

7、要爱护室内一切设施和用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要保持计算机室内清洁,不准乱扔污物。

8、上机实习要特别注意安全,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得自行处理,以免发生事故。

9、实习结束时要按顺序关好主机、显示器和辅助设备电源。将椅凳放回指定位置。认真填写好计算机使用记录册,经教师检查允许后,方可离开计算机室。

河北省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处

二OO一年五月

第五篇: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要求,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保障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品牌提升,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一批具备权威性、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是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的平台。

第三条

服务平台分为试验检测、信息服务两种类型。试验检测类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开展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综合分析等基础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制定试验检测方法,建立计量标准器具,构建量传溯源体系,研制相关设备,提供相关服务。

信息服务类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研究先进的信息采集工 1 具,构建专题信息库和知识产权资源数据库,提供政策研究、产业运行分析与预测、信息查询、知识产权分析评估和综合运用等服务。

第四条

鼓励、支持服务平台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建成一流的知名服务机构。

第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服务平台的建设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管理企业集团分别负责对本地区、所属单位服务平台申报进行初审、推荐及相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服务平台的申报实行自愿申报、择优推荐,服务平台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应用牵引、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 服务平台申报

第七条

服务平台的申报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定;

(二)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集团的指导和监督;

(三)具有完善的运行机制;

(四)行业内公信度高、服务面广、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五)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

(六)具备提供试验检测、信息服务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七)具有领先的科研能力和服务能力。服务平台申报单位应当具备的具体条件见附件1。

第八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则上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服务平台的申报工作。

第九条

申报单位经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有关行业协会推荐申报,中央管理企业经所在企业集团推荐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

第十条

申报单位依据本办法第九条的申报渠道提交《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申报书》(见附件2)。

第十一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管理企业集团应当对申报单位的申报书进行初审、择优推荐,提出审查推荐意见,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三章 审核公示

第十二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介机构或组建专家评审组,分类型对申报书和申报单位服务能力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必要时组织答辩或实地评审。

第十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产业技术基础发展政策 3 以及工业强基工程规划布局,听取行业意见,研究确定服务平台建议名单。

第十四条

服务平台建议名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公示15个工作日。

第十五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符合条件的服务平台列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录,并公告。

第四章 服务平台运行

第十六条

服务平台应当遵循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第十七条

服务平台应当主动开展公益性服务,向政府和行业提供试验检测、信息服务发展报告,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委托的各项任务。

第十八条

服务平台应当于每年一季度末将上一的能力建设和服务运营情况上报。上报程序参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渠道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九条

服务平台负责人、地址、主要投资方或上级主管单位等重要信息发生变更应当及时备案。备案程序参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渠道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发布服务平台名录。第二十一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列入名录的服务平台予以扶持。

第二十二条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管理企业集团应当加强对服务平台的指导、监督,支持服务平台的建设。

第二十三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列入名录的服务平台,依据本办法每三年进行复核。对复核合格的服务平台予以确认,否则移出名录,并公告。

第二十四条

已列入名录的服务平台有下述情形之一的,从名录中移出并公告,且不再受理其申报。

(一)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

(二)发现在申报或复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三)损害服务对象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有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行为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于公告前30天告知拟移出名录的服务平台的申报单位,允许其陈述和申辩。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服务平台申报单位应当具备的具体条件

2.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申报书

下载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廉服务制度和基础技术设施建设中的廉洁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