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

时间:2019-05-14 02:3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

第一篇: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

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

随着金税工程的全面实施,特别是我局日常税收征管质量的提高及打击涉税犯罪力度的加大,以前涉税犯罪所普遍采用的通过制造、销售及使用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利以及通过注册公司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外虚开牟利的犯罪形式已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隐蔽、更加智能化的犯罪形式。笔者根据近期查处的一系列相关案件,通过分析最新的涉税犯罪趋势和动态,对其涉税犯罪的做案手段及方式进行了集中归纳,并从造成上述情况发生的涉及税收管理内外的多种主、客观因素方面加以分析研究,结合我市税收大环境对防范和打击并最终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利于我市税收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一、涉税犯罪的做案方式及手段

今年年初以来,市稽查局及各管理局陆续发现了一些在短期内开具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即告“失踪”的纳税人,经调查及对其纳税申报资料等相关情况的分析,其基本具有以下共性:

一是案件主体(纳税人)情况发生变化,即不再采取自行注册公司从事涉税犯罪活动,而是通过现有公司特别是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公司的“股权转让”(即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取得原有企业的所有权后伺机做案。经落实涉税犯罪分子目前主要通过网络、报刊、手机短信及相关中介机构等渠道与有转让意向的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取得联系,按照企业所具有的购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版本和限额数量的高低谈妥不同的转让价格后,办理相关工商、税务的变更手续,象市稽查局查获的“中辽塑化有限公司案”,该企业原所有人因种种原因停止经营,被犯罪分子以2.5万元的价格购买,在短期内购买并开具了10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100份;

二是从涉税犯罪人员构成看,其犯罪团伙大多由3—5人组成,且多采取同时收购2—3家上述企业的形式做案。对具体财务会计、发票购领等重要岗位的具体承办人员,犯罪分子为避免抛头露面,往往是从财务中介机构或社会上高薪聘请相关人员办理,而由其犯罪团伙核心成员采取遥控指挥或单线联系的方式进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具体操作。近期正在查处的“703案”涉案企业的记账及发票购领开具业务,就是犯罪分子通过支付“代理费”给某财务公司的形式,由该财务公司的业务人员根据犯罪分子的指令具体实施的; 三是上述企业注册登记地址大多属临时租赁的场地,且上述企业在股权变更后的一两个月内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量突增,销售额巨增,发票领购和开具额为变动前的几十倍、上百倍,与其经营规模明显不符。发票开具的方式有会计出纳在本地开具的,也有由犯罪分子将防伪税控开票系统带至外地做案开具的形式,且上述企业一般集中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间只有1—2个月,在开票的次月申报抄税后即告失踪;

四是上述企业开具和抵扣发票体现“两头在外”的情况,即所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购货单位绝大部分是外地企业,且开具发票的购货方比较集中,发票金额大,每份发票所开具的金额均接近其发票的最高限额;而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多是海关完税凭证,海关完税凭证所列税款则占其全部进项税额的绝大多数。象近期查处的“金色年华经贸有限公司案”,其50余万元的进项税额全部来源于虚假的“海关完税凭证”。

二、涉税犯罪新形式的成因分析

根据近年市稽查局对涉税犯罪案件特别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的查处情况看,以前查处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以制造并贩卖假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利用已办理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走逃的案件居多,结合近期的上述案件的分析,造成涉税犯罪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

(一)随着金税防伪税控系统的普及运用,原先手工版增值税专用发票已失去了其生存环境,对涉税犯罪分子来说,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利,只能使用电子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鉴于电子版发票防伪功能的提高,导致其制造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难度和成本随之加大,特别是假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无法通过金税认证的风险,从而直接导致涉税犯罪分子相关“交易”因受票方无法取得实际利益而不能成交,因此其触角只能伸向正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二)从实际情况看,取得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唯一渠道只能是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而通过正规手续办理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因慑于税法的威严一般不会直接从事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买卖及虚开,因此寻找合适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就成为其涉税犯罪的首要任务。鉴于目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上存在大量“零申报”或无继续从事经营能力的企业,因此直接利用上述“成型”企业作为其从事涉税犯罪的“平台”不失为一个捷径。从涉税犯罪分子方面看,此举不但减少了其办理税务登记及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等较烦琐的审核、批准手续,同时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从市稽查局查获该类案件了解的情况看,涉税犯罪分子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控制了一定数量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为其下一步从事涉税犯罪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打击涉税犯罪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也促使上述涉税犯罪分子频繁“改进”做案方法。据市稽查局在查处上述案件了解到的情况,涉税犯罪分子吸取以前的教训,为混扰检查视线以转移犯罪风险,并最终逃避罪责,往往会做充分、周密的准备,即采取利用虚假或别人丢失的身份证材料办理变更“法定代表人”,同时委托会计中介机构或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办理会计记账、发票的领购及开具直至纳税申报等事项的操作,从而达到一有“风吹草动”就遛之大吉,使其操作风险降到了最低程度。涉税犯罪分子职业化、团体化、智能化及反侦察能力的提高,使税务机关及时发现和查处其涉税行为并找到真正主谋的阻力加大,增加了税务机关查处涉税案件的难度。

(四)涉税犯罪熟知并充分利用现有税收政策法规及操作流程,是该类涉税犯罪的另一突出特点,这也是造成其行为屡屡发生并得逞的一项重要原因。一方面该类涉税犯罪分子了解纳税申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抄税、认证的具体要求,深知要使其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受票方顺利实现认证抵扣,就必须要将上述虚开增值税发票的信息在“金税”中予以抄税,但是如单以其虚开的大量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抄税,就要申报缴纳相应的大额税款,这样赔本的买卖显然是不能作的。为使其虚开发票“合法化”,因此其必须要搞到一定的进项税额才能实现其纳税申报的基本平衡,在众多可以作为增值税进项的抵扣凭证中,尚未纳入金税比对且也开具较大金额的“海关完税凭证”就自然进入了涉税犯罪分子的视野,这也是该类涉税案件大量发现虚假的海关完税凭证的根本原因。

另外,从最新了解到的案情看,涉税犯罪分子反侦察手段的顺应变化之快也令税务检查部门吃惊。针对税务部门已加强对“股权变更”企业审核监管力度的情况,涉税犯罪分子为避免税务机关对其的重点监管,利用“营业执照”与“税务登记”变更的时间差,采取只变更收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营业执照”的方式,利用税务部门尚未了解其变更事实的情况未对其重点监控的空挡,短期内大肆购领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其熟知税务机关对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程序控制较严,需对购发票的经办人进行备案,并且购发票时除应带税务登记证副本、发票购领簿、IC卡等资料之外,还须由经办人出具身份证以便核对的情况,为避免变更人员造成的审核障碍,上述被收购企业原先到国税局购买发票的经办人会被其短期聘用,这样就可以堂而皇之无阻挡的购领发票,给税务机关在监管上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通过对涉税犯罪行为的上述分析,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对纳税人的管理上存在以下薄弱环节和漏洞:

从税务系统外部看,一是对企业法人真实身份的确认存在很大的漏洞,造成了税务机关无法辨别掌握纳税人的真伪。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纳税人需要先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然后凭“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等涉税事宜。因此工商登记的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税务机关“税务登记”基本信息的正确性,并对日后的日常税收管理产生连锁反应。但从上述涉案企业的情况看,其法人代表、注册资金、经营地址等信息基本不实,造成案发后税务机关所掌握的信息基本无法发挥作用;二是工商信息与税务信息沟通不畅,具体到上述案件,就是工商变更与税务登记资料不能实现适时共享,导致原本税务机关有针对性的对“股权转让”企业的重点监控失去了意义和作用。

从税务系统内部看,其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税务机关一直要求的对纳税人办公经营地的核实落实工作效果不理想,经核实大多涉案企业的注册地址均不实或已发生变更,但税务部门却未及时掌握上述信息,给案件的快速查处侦破造成很大的困难;二是“海关完税证”无法实现税务与海关部门的及时对比,给大量利用“海关完税证”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涉税犯罪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三是纳税服务厅与税务管理员对企业相关信息,特别是在企业是否变更及增值税专用发票购领人员的资格问题上缺乏沟通,造成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缺乏审核监督的程序,给涉税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三、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针对涉税犯罪的新趋势以及由此所暴露的问题,为有效打击涉税犯罪,直至最大程度上杜绝类似情况的发生,建议进一步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监控和管理:

(一)及时核对税务登记信息的内容,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可靠。税务登记信息是税务管理的最基础资料,是准确及时了解纳税人相关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对诸如法人代表、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要确保高度准确。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对相关人员身份证件的鉴别能力,防止利用他人或虚假身份证件进行登记情况的发生,对一般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及时予以检查核实,同时对其经营地址情况及时查验,了解其经营房屋的性质和期限,全面掌握纳税人的准确信息;

(二)进一步加强对纳税人经营异常变动情况的收集掌握。各管理局应加强日常税收

管理的力度,通过实地核查、日常监控、纳税评估等管理手段提高发现异常情况的反应能力,在全面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前提下,对在销售收入、发票购领及开具等方面存在异常变动的企业重点予以监控,同时特别要注意财务及发票领购人员的变化情况,对发现的涉税违法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三)进一步加强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变更股权和法定代表人的企业,应了解股权变动的原因,并重新审核企业股权变更后是否符合税务机关要求的一般纳税人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应及时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对符合标准的应视同临时一般纳税人管理,同时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数量方面的动态分析,在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数量等方面加以监督控制;

(四)近期要特别加强对“海关完税证”的鉴别监管。在现今尚无法实现税务和海关对“海关完税证”的相关信息进行适时比对的情况下,通过对涉税案件的研究,我局已总结形成了鉴别真假“海关完税证”九种方法的相关材料,并以《稽查建议书》的形式在全市国税系统予以推广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各税收管理员通过上述方法可有效的鉴别假“海关完税证”情况,从而将妄图利用“海关完税证”达到顺利申报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即抄税)阻挡在源头环节。

(五)尽快实现工商、税务部门对企业变更信息的及时共享,提高税务机关掌握企业基本信息的准确性。根据《青岛市国税局、青岛市地税局、青岛市工商局关于工商与税务登记信息交换与共享问题的通知》(青国税发[2003]234号)文件要求,“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信息中心每日上午8:30进行基本业务库与前置服务器交换数据的传递,以完成新增加和更新数据的交换”。但据了解,到2004年4月前工商部门尚能保证每月传递一次新办和注销企业的相关信息(变更登记的信息一直未于提供),此后因种种原因仅有的上述信息交流渠道和内容也已中断。因此应尽快恢复上述信息传递的渠道,特别是针对涉税案件的新特征,近期应进一步加强工商、国税部门对企业基本信息资料的交流频率,特别是对法人变更相关信息,应采取相应措施作到最大限度的适时信息传递。

(六)加强对网站、报刊等新闻媒体相关广告信息的审查管理,杜绝买卖企业等类似广告的传播。从我局查办的上述案件看,大多数“股权转让”行为都是通过上述新闻媒体的相关广告成交的。因此应及时与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建立直接联系,依据相关规定全面封杀类似的广告信息,使其失去利用已有企业从事涉税犯罪的渠道来源,对于从源头上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七)整顿会计中介、代理机构和人员,促进中介代理业务的规范操作。从市稽查局查处的上述案件看,很大比例的开票公司是利用会计中介、代理机构和人员的业务功能实现其犯罪行为的。其表现一是在买卖一般纳税人企业的业务中,会计中介、代理机构已成为媒介和桥梁,前面列举的“中辽塑化有限公司案”就是通过某会计事物所实现的股权变更;表现二就是中介、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因熟知相关税收政策和操作流程,往往不自觉的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其购领开具发票、账务处理等掩盖虚开发票偷税罪行的工具。因此加强对会计中介、代理机构和人员的整顿,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以及识别能力,促进中介代理机构业务操作的规范化,也可有效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

(八)采取相应措施,加大打击非法收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涉税犯罪行为的力度。针对目前从事收购企业涉税犯罪猖獗的情况,联合公安部门,以目前收集掌握的收购企业信

息为重点,采取主动出击的方针,设法抓捕收购企业的涉嫌犯罪嫌疑分子,争取从中打开缺口,严厉打击此类团伙性的涉税犯罪行为;同时对已查处的此类案件,通过报刊、电视等相关媒体予以公开曝光,以震慑和打击涉税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税收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第二篇:企业增值税涉税会计处理

企业的涉税会计处理

增值税会计培训

二0一四年一月

培训目的l

掌握增值税一般知识

l

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流程

l

正确进行增值税会计核算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

应交税费

l

三个二级科目

l

一、应交增值税

l

二、未交增值税

l

三、增值税检查调整

l

注:CAS中没有增值税检查调整

二、已交税金(一)

l

“已交税金”此栏目核算一个月内分次预缴增值税。

l

以一个月为一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十日内申报

纳税,一般不使用此科目。但辅导期一般纳税人企业超限量领购发票时,需预交部分税款,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二、已交税金(二)

l

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五日内预缴税款。例:某企业10日分次缴纳增值税5万元。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费)50000

l

贷:银行存款

50000

三、减免税款

l

此栏目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企业按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额的账务处理:借:本科目

贷:营业外收入

l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售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l

贷:营业外收入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一)

l

此栏目反映出口企业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l

生产企业以自产的货物出口,内、外销业务共同使用的原材料难以凭票退税。在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条件下,先免(出口不征销项税额)、再抵(进项抵内销),再退(未抵扣完的申报退税)。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二)

l

账务处理: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例:某企业本月进项税额34000元,内外销共用原材料,当月内销销项税额13600元,外销产品离岸价200000元,退税率13%,征收率13%。

解:应退税额=200000×13%=26000元

进项税额账面余额=34000-13600=20400元。(需退税)

差额26000-20400=5600元(是以内销产品的销项税额抵减)。

四、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三)

l

免抵退增值税会计处理

l1、出口

借:应收账款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借:主营业务成本

l

贷:库存商品

l2、内销

借:应收账款(货币资金)

l

贷:主营业务收入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l3、计算应纳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l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4、申报出口免抵退税时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l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五、转出未交增值税

l

此栏核算企业月末应缴未缴增值税。

l

计算月末应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免抵退税额+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l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l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六、销项税额

l

起征点:对月销售额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个人纳税人,可免缴增值税。销售货物:月销售额2000-5000元;销售应税劳税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按次征收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l

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一般纳税人企业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第三、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17%、13%、6%)

13%:粮、水、农、图

七、出口退税

l

“出口退税”记录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单证,根据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向主管出口退税的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的退回的税款。若办理退税后,又发生退货或者退关而补交已退增值税,用红字冲减

l

申报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贷方反映实际收到的出口货物的应退增值税。收到退税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八、进项税额转出

l

“进项税额转出”记录外购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改变用途且不离开企业作“进项税额转出”通常如发生非正常损失,将在产品奖励给职工等。

l

例:如某企业将购进的生产用钢材用于本企业基建成本价50000元。

借:在建工程

58500

贷:原材料—钢材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0

l

例:某商场6月份因仓库保管不善,被盗4台洗衣机,成本价2000元/台。

l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9360

l

贷:库存商品

8000

l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360

进项税额转出(二)

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进项税额需转出,现自然灾害、火灾损失不需进项税额转出。

l

对于视同销售行为,由于有销项税额,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无需进项税额转出。

l

现固定资产修理领用外购材料,其进项税额不需转出。

l

例:如某固定资产进行修理,领外购材料32000元,进项税额5440元。借:固定资产

32000

l

贷:原材料

32000

这一点体现了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使我国从生产性增值税转型为消费性增值税

九、转出多交增值税

l

记录企业月末当月多交增值税的转出额。

l

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

月末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l

交以前月份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l

余额(贷方)反映企业未交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l

增值税经税务机关检查后,应进行相应的会计调整。为此设立了此账户。

l

例:某企业12月当期销项税额236000元,进项税额24700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借方余额11000元。税务机关次年对某企业进行税务检查,发现有如下两笔业务会计处理有误:

l1、12月3日捐赠产品成本价80000元,无同类产品售价。借:营业外支出80000贷:产成品80000元。

l2、12月24日为基建购材料35100元,借:在建工程3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查补税款的会计处理

l1、进行会计调整

l

(1)对外捐赠应视同销售,无同类产品售价的,先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项税额=80000×(1+10%)×17%=14960

l

调账如下:借:营业外支出

1496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14960

l

(2)企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其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l

调账如下:借:在建工程

5100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5100

l2、确定企业偷税数额。

偷税数额=14960+5100=20060

应按偷税额的1倍罚款。

l3、确定应补税额

当期应补税额=23600-24700+20600=9060

l4、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2006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6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1000

其他应交款—税收罚款

20060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060

其他应交款—税收罚款

20060

贷:银行存款:29120

征收率

l

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特殊规定用征收率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二条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l

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交税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旧货的规定

l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l

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8]170号

l

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l

(一)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l

(二)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旧货的规定

l

(三)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l

本通知所称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l

第二条

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和认定以后的资格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增值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本办法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免税销售额。

l

第四条

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对提出申请并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二)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注: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

l

第五条

下列纳税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一)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

(二)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

(三)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已经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l

总 理

温家宝

二○○八年十一月十日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l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注:低税率就是:粮、水、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下列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二)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三)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四)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计算公式: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

准予抵扣的项目和扣除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十条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l

第十五条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

(三)古旧图书;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五条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除本细则第六条的规定外,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

本条第一款所称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

本条第一款所称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六条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

(一)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

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十二条

条例第六条第一款所称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十六条

纳税人有条例第七条所称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一)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二)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三)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第十八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四)项所称运输费用金额,是指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包括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l

第三十五条

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的部分免税项目的范围,限定如下:

(一)第一款第(一)项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产品,是指初级农产品,具体范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二)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古旧图书,是指向社会收购的古书和旧书。

(三)第一款第(七)项所称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是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第三十七条

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增值税起征点的幅度规定如下:

(一)销售货物的,为月销售额2000-5000

元;

(二)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三)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处理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如果丢失前未认证,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l

一般纳税人企业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辅导期的规定

l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的通知

l

国税发[2010]40号

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l

为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税务总局制定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l

国家税务总局

l

二○一○年四月七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五条

新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3个月;其他一般纳税人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期限为6个月。

l

第六条

对新办小型商贸批发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在认定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的《税务事项通知书》内告知纳税人对其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纳税辅导期自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的当月起执行;对其他一般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应自稽查部门作出《税务稽查处理决定书》后40个工作日内,制作、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对其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纳税辅导期自主管税务机关制作《税务事项通知书》的次月起执行。

l

第七条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应当在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方可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八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辅导期纳税人实行限量限额发售专用发票。

l

(一)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小型商贸批发企业,领购专用发票的最高开票限额不得超过十万元;其他一般纳税人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应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重新核定。

l

(二)辅导期纳税人专用发票的领购实行按次限量控制,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核定每次专用发票的供应数量,但每次发售专用发票数量不得超过25份。

l

辅导期纳税人领购的专用发票未使用完而再次领购的,主管税务机关发售专用发票的份数不得超过核定的每次领购专用发票份数与未使用完的专用发票份数的差额。

l

第九条

辅导期纳税人一个月内多次领购专用发票的,应从当月第二次领购专用发票起,按照上一次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销售额的3%预缴增值税,未预缴增值税的,主管税务机关不得向其发售专用发票。

l

预缴增值税时,纳税人应提供已领购并开具的专用发票记账联,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其提供的专用发票记账联计算应预缴的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辅导期管理办法

l

第十一条

辅导期纳税人应当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核算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专用发票抵扣联、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以及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以下简称增值税抵扣凭证)注明或者计算的进项税额。

l

辅导期纳税人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后,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贷记相关科目。交叉稽核比对无误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科目。经核实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红字借记“应交税金——待抵扣进项税额”,红字贷记相关科目。

l

第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定期接收交叉稽核比对结果,通过《稽核结果导出工具》导出发票明细数据及《稽核结果通知书》并告知辅导期纳税人。

l

辅导期纳税人根据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相符的增值税抵扣凭证本期数据申报抵扣进项税额,未收到交叉稽核比对结果的增值税抵扣凭证留待下期抵扣。

思考题:

一、增值税分析控制法的原理及稽查应用对企业有何影响?

二、国家税务总局怎样对增值税纳税评估?

三、如何对增值税税负率进行有效筹划?

第三篇:当前我市涉税举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市涉税举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稽查局课题组

涉税举报是税务机关查处偷税案的重要信息渠道和线索来源,它对于打击偷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保证国家税收收入,公平纳税环境起到了较为显著的作用。当前涉税举报出现了不少新动向、新趋势,如何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使涉税举报工作顺利开展,是新时期推进依法治税,建立良好的税收征管秩序的重要内容。

一、近年来我市涉税举报管理工作及成效。

(一)完善了涉税举报案件组织机构和操作办法。近年来,我市各地先后设立了税务违法案件举报中心,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并规定专人负责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工作,制定了违法举报案件操作及管理办法。从举报案件的受理、登记、下达任务、检查、审理、执行、举报奖金的发放都有一套较为规范的程序,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着落,并把涉税案件工作纳入了TF2000稽查模块和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制定了举报案件的作业指导书,开通了12366举报语音特服信箱,涉税举报工作逐步规范。

(二)重视署名举报、群体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署名举报、集体举报是群众最为关心的,办案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了执法的刚性,关系到地税部门的形象,甚至关系到社会安定,我们对此类案件的查处相当重视。如某建筑工程公司职工集体举报公司偷税一案中,举报人员三天二头来办公室反映情况,询问检查的进度,我们每次都热情接待,并详细说明情况。该案件由于时间跨度长达8年,涉及的证据多,需核对的发票就达1200余份,难度较大。对此,我们认真细致地做好证据收集、核对工作,不放过一个疑点,举报人深受感动。又如在查处另一公司偷税案中,举报者是该公司的30多名下岗工人,在向举税务部门举报之前,已组织过静坐、上访、与有关部门的调查人员还发生过冲突,情绪相当激动。受理举报后,我们主动与举报者联系,表明了查处的态度和决心。我们的诚心换来了他们的支持,当他们得知该公司马上要与另一公司合并时,主动向我们报告,使我们及时采取了税收保全措施。

(三)充分发挥市级稽查局下管一级的职能,积极开展督查、下查一级工作。根据督查制度,凡由市举报中心受理的各县(市)涉税举报案件,县(市)稽查局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市局举报中心说明理由、查办的程度和下一步的措施,便于举报中心掌握情况。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必须将处理决定书、执行报告、税票复印件等报市举报中心备案。发挥市级稽查局下管一级的职能作用,有利于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是处理有难度举报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的一种有效的办法。如浙江XX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XX啤酒厂等涉税举报案件,都是在督查和直接查处下完成的。

(四)积极做好举报案件的奖励兑现工作。设立举报奖励是对举报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也是做好举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按规定可给予奖励的就及时给予奖励,对举报人的一些无理要求,我们也能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如在2002年原丽水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偷税案中,举报人在领取举报奖金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28名下岗工人提出要求更改原举报署名人纪玉花等三名代表,并提供了集体签名的书面材料,而纪玉花等三人提出要求由他们领取举报奖金。之后,28名下岗工人签名要求将领取举报奖金代理人改为由重新选举的吕宣等四人领取。对此,我们及时与省局取得联系,经同意后,按举报时间的先后秩序、内容的真实程度发放了举报奖金,较好地处理了这一棘手的问题。又如,在2005年发放原丽水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举报奖金时,举报人提出,要求给予出具举报真实的书面说明,我们及时给予办理,受到举报人的好评。

二、当前涉税举报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举报案件数量下降但查处税款呈上升趋势。

从统计数字看,近5年来,我市涉税检举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受理件数从2000年的108件下降到2004年的59件。举报案件数量下降表明:随着近年来我市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税法宣传和税务稽查工作的深入开展,纳税人纳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税收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在举报案件数量下降的同时,查处税款却呈上升趋势,查补税款从2000年的33万迅速增长为2003年的330万,到2004年查补税款仍达146万元。主要是大案、要案查补税款较多,如在查处浙江XX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一案中,查补的税费及罚款达263万元。

(二)举报形式日趋多样化。

近年来,案件举报的形式已从原来单一的信函举报,逐步向电话、传真、上门举报、集体举报发展,另外,政府信访转办的案件也占了一定比例。其中上门举报便于详细叙述所要举报的内容,有利于提供查处案件的线索,提高举报质量。另外,几个人联合起来集体举报,也是一种新趋势,提供的线索也很有价值。

(三)匿名举报减少。

在举报方式上看,近年来,实名举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些,而匿名举报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随着税法宣传的广泛深入、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日益增强,举报人逐渐了解了税务机关举报管理的有关制度,加上税务机关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举报人保密和发放举报奖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匿名举报逐步减少,实名举报增加。实名举报往往线索清晰,有利于税务机关及时、准确地查处税收违法案件。

(四)举报动机复杂化。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挟私报复为目的。如企业内部人员由于在企业受到处分采用举报的方式来发泄不满以获得心理平衡。二是因受到不合理、不合法的待遇感到不平而举报。如在企业破产或改制过程中,职工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而到税务部门举报涉税事项。这种举报影响面广,案件复杂,要求查处的态度坚决。由于举报人尤其是企业直接责任人员对生产经营情况及偷税手法比较了解,举报的信息较为清晰,因此举报内容具有较高价值,查处的数额较大。我市的大要案和移送案件大多数是靠这种举报线索发现的。如前几年市本级查处的原xxx、xx建筑工程公司涉税案、松阳xxx公司、遂昌的浙江xx金属制品集团偷税案就是这种类型。三是以打击同行业竞争对手为目的。希望造成被举报人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受损。这类举报往往夸大事实。四是为获得举报奖金,这部分举报案件内容不清,线索不明,缺少证据。

(五)举报范围多头化、重复化。

多头举报是指举报人将同一内容的举报资料同时向国税、地税、审计、纪委、监察局、检察院等多个部门举报,主要是部分举报人出于个人恩怨,向多个部门、多个级次举报,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多头举报一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案情泄密,影响案件的查处及时性,泄密责任也难以查清。重复举报是指举报人对同一偷税案一次又一次地向税务部门举报。重复举报产生的原因是一些举报人在案件查处后,认为查补税款不多,或不能达到自己当初举报的目的,多次进行举报。

三、对当前涉税举报案件有关情况分析。

(一)企业内部管理分析。大多数被查处的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没有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核算比较混乱,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企业在银行多头开户,大量的现金交易。许多被举报案件的单位法人代表或主要相关人员,税收法律知识缺乏,依法纳税观念不强。

(二)办案的成效分析。一方面涉税举报案件结案率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是查处难度增加。一些举报对象普遍规模较小,企业财务制度相对不健全,无帐可查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企业偷税手段多样化,手段更加隐蔽,反侦查的能力较强。尤其是多头举报案件容易造成案情泄密,被举报对象一旦发觉有人举报,往往提前缴纳税款,或转移、隐匿证据材料,致使举报案件的查处难度增加。二是一些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税收收入偏重于重点企业,在这些企业一旦出现举报,企业就会给政府施加压力,人为给查处带来难度。如某县地税稽查部门在查处一重点企业的涉税举报案件时,几次与县政府协商后,案件才得以查处。三是少数地方国、地税稽查局缺少协作联系的方式和渠道,出现一些偷税案件补了国税不补地税,补了地税不补国税的情况。四是少数办案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办理举报案件重要性认识不足,碰到困难案件行为往往拖拉,有等一等,看一看的心态,从而延误了结案的时间。五是一些地方稽查人员相对较少,稽查力量不足。另一方面,税务机关对涉税举报案件的处罚力度总体上不够,起不到真正的威慑作用。

(三)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分析。从近几年来查处的举报案件看,日常税收征管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征管工作不到位,对于一些偷税现象,在平时的征收管理过程中本来可以发现并予以纠正,却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如个人所得税未代扣代缴等等。二是税法宣传、纳税辅导不够细致,很多税收政策,办税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

四、对搞好涉税举报案件查处工作的几点看法。

针对当前涉税举报案件中出现的新动向,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切实加强涉税举报案件管理工作,使涉税举报工作真正起到打击偷税、创造公平纳税环境的作用。

(一)加强税法和涉税举报相关规定的宣传力度。

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是保证公民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关键。只有公民真正自觉依法纳税,涉税举报案件才会逐步减少。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还相当薄弱,从当前情况看,首要的是广泛开展税收宣传和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形式,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纳税必要性的认识,使纳税人明白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从而主动依法纳税,减少偷税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涉税举报相关规定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涉税举报电话,公开举报受理和处理程序、奖励办法等,使举报人能按正常程序举报,以减少多头举报、重复举报、越级举报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宣传,引导群众据实举报、署名举报、高质量举报,提高举报案件查处的及时性。

(二)进一步健全举报工作管理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涉税举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又十分复杂,且政策性强。各级领导和税务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涉税举报管理工作。近年来,省局先后下发了《浙江省地税系统涉税举报案件管理暂行办法》、《全省地税系统税务违

法案件举报中心工作操作办法》、《全省地税系统税务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为此,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相应的举报工作业务流程,进一步健全举报工作管理制度,针对举报受理、登记、分类、审批、处理、跟踪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建立涉税举报案件奖励基金,明确举报奖励的标准并向社会做出承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稽查人员回避制度和为纳税人保密制度。

(三)加大对举报案件的查处力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因地制宜地开展税务稽查,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尽量避免重检查、轻处罚现象的发生,充分认识处罚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涉税违法成本,预防涉税犯罪,有利于维护税收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提高广大公民的纳税意识,以促进税收秩序的好转。同时要提高办案质量,使查处的每一个案件要事实清楚、证据齐全、适用法律准确,定性正确。切实提高办案效率,做到领导重视、查处得力、审理及时、执行到位。通过强化税务稽查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对偷税者的打击力度,起到查处一部分,教育一大片的目的。

(四)加强征管基础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和纳税辅导,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帮助纳税人更好掌握税收政策,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日常征管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二是要加强国、地税稽查对涉税举报案件的联系与交流,通过建立国、地税稽查快速联动机制,加大对偷税、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减少税款流失,做到应补尽补,应收尽收,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对纳税人的干扰。三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推广应用12366语音特服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设立专门的电子举报箱,便于税务机关和举报人之间的及时交流沟通,有效查处举报案件。四是加强税务稽查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有真才实学的执法队伍。五加强廉政建设,抓好制度的落实,强化对稽查干部的监督和制约,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

组长:江杰执笔:周晓春

第四篇:当前涉税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当前涉税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玉林

目前,国税机关从规范软件操作应用入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数据的录入、检测、监控和考核机制,基础数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客观地讲,在税收数据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尽快解决。

一、数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税人员整体素质还不适应数据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是部分税务干部掌握的业务知识比较片面,对本岗位工作基本适应,对其他岗位的知识知之甚少;二是计算机知识比较缺乏,真正精通计算机的税务人员比较少,掌握最新技术的专业人才,精通业务和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二)数据收集手段落后,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不足。在当今的税收工作中,数据的收集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数据不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税务机关大多依靠纳税人的自行申报来实施管理行为,信息来源很窄,获得信息的能力较差,获得信息的手段落后,致使数据质量受到影响。比如,在综合征管软件等系统中,目前普遍重视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表等数据的收集,而对纳税人的企业规模、经营状

况、普通发票等数据基本上没有采集或无法采集,即使采集了,也仅局限于手工管理。

(三)数据完整性存在问题,某些数据准确性不足。据调查分析,数据采集不准确的原因有四点:

1、企业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错误数据产生。第一,企业会计的学历低,很多企业聘请的会计为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简单培训就上岗,缺乏经验。第二,会计兼职多,有些会计同时在多家企业兼职,经常顾此失彼,出现失误。第三,部分企业会计年龄偏大,他们对帐务处理比较熟悉,但不熟悉计算机,即使经过多次培训仍然经常出错。第四,个别纳税人受利益的驱使,在报送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等资料时,存在虚假申报的可能性。

2、部分税务人员计算机操作失误,导致错误数据产生。由于个别税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待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缺乏耐心,经常因某一个岗位很小的纰漏,造成工作失误,使一系列的数据出现错误。比如:税务登记岗位的税种核定、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和税款缴纳期限的设置错误往往会给申报征收和上解入库岗位的工作带来影响,造成混淆入库级次和积压税款等错误。

3、应用软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错误数据产生。一是表现在CTAIS和金税工程之间彼此不能兼容,不能充分利用增值税进项审核子系统和增值税报税子系统中的征管信息资

源。二是表现在CTAIS和ETAX(电子申报用户)、银行代征软件三者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换经常出现错误。三是表现在软件本身各模块之间数据缺乏对应性,本来应该相同的数据,在不同模块中进行查询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4、由于历史记载错误等原因,导致计算机采集的数据与手工台帐不一致。

(四)数据信息共享度差,数据一致性存在问题。目前,由于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各不相同,与税务机关未能实现与社会网络的广泛连接,对社会信息难以有效利用。比如税务机关与工商部门未实现信息共享,导致工商行政机关不能及时将纳税人的办理营业执照情况、生产经营项目发生变动情况向税务机关进行通报,制约了数据质量的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是从一个一个专题、一个一个部门开始做起的,单个的孤立的系统很多,统一规划不够,导致多头开发,造成征管软件之间数据结构不一致等,系统间由于数据信息交换障碍形成信息“孤岛”,致使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五)数据缺乏统一管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数据来源多,存放相对分散,并且缺乏有效的存储和保护的措施,导致数据缺乏统一管理。计算机故障及设备丢失被盗会造成数据损失,口令管理漏洞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据破坏,计算机病毒的爆发有时造成数据破坏,严重影响税收工作。

二、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一)强化对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的培训。在内部培训方面,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型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税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一批精一岗、通两岗、会多岗的复合型人才。在外部培训方面,要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有关软件操作的培训,做到有培训、有考试,采用纳税辅导、网上办学等方式,提高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和信息应用水平。

(二)建立完善基础数据的管理制度。一是在全面落实各项现有数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数据监控职能,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分级的数据监控机制,保证基础数据的真实完整。二是制定详细的数据质量考核办法,随时监控数据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问题不过月。三是制定奖惩制度,对随意操作或错误操作不及时改正的给予处罚和批评,对严格遵守操作流程、谨慎操作、常年不出问题的给予一定奖励。

(三)拓展数据采集领域,全面采集涉税数据。扩大信息采集面,多渠道广泛收集纳税人的各种历史和当期的涉税信息、生产经营情况、营销资金情况,加强与地税、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简便、安全、稳定、流畅的信息共享体制,提高数据信息的质量。在业务数据的采集中,不仅要采集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

款缴纳方面的数据,还要采集纳税人的银行存款动用、商业往来、财务报表以及社会信用等方面的数据。

(四)严把数据运转关口,提高数据准确性。一是严把数据采集关,确保信息采集人员采集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二是严把前台数据入口关,严格按照《CTAIS操作规程》及其他软件应用管理制度的要求,规范统一数据的录入和导入的标准,在源头上确保CTAIS等其他应用系统的数据质量。三是严把数据稽核关,实行数据对帐稽核制度,前台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前,将当日接收纳税人报送的电子资料与纸质资料认真核对,对手工录入的资料在不同窗口之间进行交叉核对。四是严把数据质量定期检测关,通过编写结构化SQL查询语句,定期监控系统运行的数据质量情况。五是严把数据修改审批关,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实行集中管理,建立数据修改登记审批制度。六是严把数据存储关,制定统一的备份方案,对应用系统的数据采取定时自动备份和手工备份等方法,加强数据的备份管理,加大病毒防治力度,切实强化口令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

(五)加快现有信息资源的整合。目前,应尽快整合CTAIS和“金税”二期工程。由于金税工程无法与CTAIS有效整合,不仅造成硬件投资的浪费,而且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方面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建议尽快完善CTAIS的发票稽核与协

查功能,实现CTAIS与“金税”二期工程的全面整合,以形成对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的监控。

第五篇:转让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涉税分析

转让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涉税分析固定资产是指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一、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涉税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3%);应纳税额=销售额×2%。

例:2013年12月,某小规模纳税人将一台已使用过的设备进行了销售,取得价款20600元。该小规模纳税人该项业务应缴纳增值税为20600/(1+3%)*2%=400元。

二、一般纳税人销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涉税处理

(一)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四条第二款规定,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第四条第一款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物品和旧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政策的,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4%);应纳税额=销售额×4%/2。

例: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2月将2008年1月购进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设备一台,取得价款104000元。该纳税人该项业务应缴纳增值税为104000/(1+4%)*4%/2=2000元。

(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由于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实物投资)或

者自制(包括改扩建、安装)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话细则》有关规定,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发票和运费结算单据从销项税额中扣除。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对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例: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2月将2010年1月购进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设备一台销售,取得价款117000元。该纳税人该项业务应缴纳增值税为117000/(1+17%)*17%=17000元。

(三)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末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货物适用增值税低税率和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号)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末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例: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2月将一台2009年10月购进的应征消费税汽车转让,取得价款104000元。该纳税人该项业务应缴纳增值税为104000/(1+4%)*4%/2=2000元。

(四)购进固定资产发生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视同销售的情况。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纳税人将购进的固定资产发生视同销售的情形,应计征增值税,对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法确定销售额的,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同时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发生视同销售的情形还要区分固定资产购进时间、进项抵扣情况作具体判断,选择相应的税务处理办法。

例:某生产企业将2011年购进已抵扣进项税额的生产设备一套无偿调拨给关联企业,该设备无法确定销售额,账面净值为100万元。该纳税人发生了无偿赠送行为,应作视同销售处理,由于没有市场销售价格,应以账面价值作为销售额,同时该设备为已抵扣进项税额,应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该纳税人应纳增值税为100万*17%=17万元。

(五)纳税人购进或者自制固定资产时为小规模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该固定资产。由于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时为小规模纳税人,未抵扣进项税额,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销售该固定资产,如果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明显增加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1号)明确此类情形可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同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某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1年1月购入固定资产设备一台,该纳税人于2013年3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月将2011年1月购入的设备转让,取得含税收入10400元,则该纳税人该笔业务应纳增值税为

10400/1.04*0.04*50%=200元。

(六)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应税行为,销售其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1号)明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应税行为,销售其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可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同时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例:某自来水公司,选择简易办法征收,2014年1月销售2013年购进按照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取得含税收入10400元,则该纳税人该笔业务应纳增值税为10400/1.04*0.04*50%=200元。

(七)购进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再次销售涉税处理。一般纳税人购进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使用后再次销售,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涉税处理。如果该固定资产首次进入流通领域为2009年1月1日前的,由于没有抵扣过进项税额,二次及二次以上流通,纳税人仍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政策的,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4%);应纳税额=销售额×4%/2。如果取得的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首次进入流通领域为2009年1月1日以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二次及二次以上流通则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八)售后回租业务固定资产涉税处理。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是指承租方以融资为目的将资产出售给经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企业后,又将该项资产从该融资租赁企业租回的行为。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时,资产所有权以及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报酬和风险并未完全转移。根据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规定,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的行为,不属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征收范围,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因此对于售后回租业务出售资产的行为不需要作增值税税务处理。

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固定资产涉税处理

按照《试点实施办法》和本规定认定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含)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现行旧货相关增值税政策执行。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例:某运输企业,2012年12月“营改增”试点后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月将2台运输汽车转让,其中A汽车为试点前购进,销售价款为10400元,B汽车为试点后购进,已抵扣进项税额,销售价款为117000元,A汽车应纳增值税为10400/(1+4%)*4%/2=200元,B汽车应纳增值税为117000/(1+17%)*17%=17000元。

下载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增值税涉税犯罪的动态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村委会存在的涉税问题及分析措施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站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以及促......

    地税系统预防涉税犯罪讲座

    地税系统预防涉税职务犯罪讲座之二 柘城县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又一次座在这里,与你们共同探讨职务犯罪问题。感到很高兴,也非常荣幸。上次我们主......

    我国涉税犯罪现状、趋势与对策的探述

    我国涉税犯罪现状、趋势与侦查对策探析 牛思远 (铁道警察学院 侦查系 经济犯罪侦查专业 牛思远 2011122026) 摘要:当前,我国涉税犯罪总体呈现高发态势、涉税犯罪逐渐呈现出总量......

    浅析广告业涉税问题及对策(大全5篇)

    浅析广告业涉税问题及对策 2008-10-08 第一稽查局 李萌[编者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告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在经营模式发展变化、业务形式不断拓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

    企业往来账户涉税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企业往来账户涉税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企业往来账户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这些账户按现行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及制度规定,都有各......

    当前涉税信息采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前涉税信息采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近年来,涉税信息采集作为“信息管税”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关键因素,作为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一把利剑,已越来越受到各级税......

    当前养鸡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科类: 理科 编号:060350013 当前养鸡业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The treatment policy to the problem in Chicken Farming Industry 李白英 指导教师: 舒相华 职称:实验师 云南农......

    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0-06-29 07:39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收入差距的拉大,受信访大环境和区域社情特质影响,涉法涉诉信访此消彼长,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