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论文-消费者网上购买动机研究
消费者网上购买动机研究
一、消费者网上购物需求的形成(一)消费者购买方式变化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商品交易以来,人们的交易方式就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更
新变化,从最初的以物易物,到货币购买,再到如今的虚拟货币支付。可以说每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就有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产生。如今,网络盛行,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也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购物形式。
(二)网上购物迅速普及
网络购物的快速普及得益于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最
新报告,中国的网民数量在2009年达到3.84亿,超过了美国和日本网民的总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这一数字预计到2015年还将几乎翻一番。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使用互联网,中国网民日均上网时间为2.7小时,比美国的2.3小时还要高出0.4个小时。现在是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因此出外购物对于分秒必夺的人们来说在很多时候成了一种奢望,所以上班族们更愿意寄托于在网络上购买需要的商品。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中国人购物方式的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因此网上购物也逐渐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
(三)相关行业发展迅速
网络购物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推动,目前中国的快递行业正处于起步
阶段,但是未来广大的市场让这个行业充满生命力,伴随着快递行业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也将变得越来越快捷。此外如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和腾讯旗下拍拍网之类的网上交易平台为大多数富有创业热情的在校生或社会新鲜人提供极好的创业机会,更加便捷的进货渠道和更加详细的商品介绍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上网购物。
二、网购消费者的主要特征
(一)网购消费者的主体年轻化
由于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是以年轻人为主,因此网购消费者也是以年轻人为
众,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由于对网络技术的陌生,因此仍更倾向于到商店实地挑选购买,而年轻人更倾向于时尚的消费方式。
(二)网购消费者的月收入较高
数据显示,中国的网购主力是城市白领。中国大部分网络消费来自35岁及
以下年龄人群,这个群体占中国网民总数的73%,上网时间则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占中国网民总数6%的年轻白领,互联网渗透率高达99%,日均上网时间为4小时。而紧随其后的是大学生,网购比例为39%。这些网购者2008年至少网购11次的用户几乎占到一半,其中40%的用户当年消费额超过2000元。
三、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因素
(一)从众行为
这主要表现在团购、热销产品的购买上。就如同在商场购物一般,人总是会受周围人群购买行为影响,畅销的商品总是会更加吸引人,而年轻人追随潮流的心理也决定了其随大流的购买行为倾向。
(二)好奇心
这主要表现在广告、潮流资讯以及别人对这个网站这个商品的评价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影响。商品的广告宣传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从而也就引起消费了解认识该产品的兴趣。
(三)怀疑
人天生就会怀疑各种事物,缺少经验和了解的网购市场也不例外。用户还会怀疑产品的来源、价值、性能,这个网站的诚信度,是不是正规注册的公司,送货是否及时,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如何,对商品不满意时,可不可以退货等等。
(四)信任
当前,可以让网民购物的网站很多,但用户的朋友和亲人以及他自己熟知并了解的并不多,所以,一旦他下定决心购买,得到良好体验时,就会产生信任,习惯性的在一个网站购物。
四、关于网上购物的营销策略
(一)制约网购行为的因素分析
1、网上支付系统
现在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关键的技术,是解决交易安全问题的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 ,不仅需要交换使用者的信用卡号码、客户密码和个人身份等隐私信息,而且还涉及到个人财产的安全。在电子支付过程中 ,必须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否则将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发展能够保障支付系统平安的关键技术 ,确保交易过程是平安、可靠的。
2、物流服务
网购收货有时较慢,尽管现在物流快递速度已经比以前的邮寄快了,但由于
物流公司与电子商务平台并无直接合作,因此购买者仍需要等待几天货才能送到。
3、顾客传统购物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年轻人的购物观念日新月异,但是仍有多数中老年人及少数的年轻人倾向于实地购物,这都是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购物观念,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改变得了。
(二)销售者相应的营销策略
1、全方位的促销策略
除了通过网络进行的消费行为外喜爱从事网上购物的人群明显呈现出活跃的网络活动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网购一族参与各类网络活动的活跃度,均高于普通网络人群。网购族大多喜欢网上聊天,热衷于网络游戏,积极的获取各种信息,寻找当前的流行趋势。如何把握住这一群体,势必会为各种消费品的口碑传播带来莫大的影响。销售者应时刻关注网购者频繁的网络活动,并分析其动态数据,适时增加广告投入,增加产品关注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把握市场动向,提高产品销量。
2、制定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
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进化渠道及销售成本,因此要制定最合理的销售价格就必须争取在进化及销售方面压缩成本,对比竞争对手的价格制定最适宜的价格方案,适时推出促销或优惠措施来提升商品关注度,增加销售量。
网购商品的好质量能促进消费者购物 133、提升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度
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度包括了许多方面,比如对商品质量是否满意,对商家售后服务是否满意,对交易安全性是否完全放心等等。商家的销售必须做到公开化,为消费者提供真实而充分完整的产品信息,让消费者在完全了解产品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购买,这样可以避免消费者对产品介绍与实物的差异从而对商家产生的误解,从而也避免商家的信誉遭到质疑。
4、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一个好的销售者不仅要做到在购买过程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卖出更多的产品,而且还要做到在留住老顾客的基础上发展新客户。商家要争取搜集到每个客户的信息,了解客户的特点,并定期与客户保持联系提供商品信息并调查售后满意度,从而让客户感受到商家有始有终的关切,最终成为该商家的忠实客户。
第二篇: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报告
关于消费者的需要、动机与购买盲目性
市场营销
熊绎
学号:12441013
联系平时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加之本期上的《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我发现了消费者需要、动机方面的一个有趣现象----消费者需要、动机与之购买时的盲目性。
消费者需要,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匮乏状态,既感到缺少什么从而想获得他们的状态。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但只有消费者匮乏感达到某种迫切程度,需要才会被激发从而促使消费者有所行动。我们知道,消费者需要有很多分类,根据起源来分有生理性和社会性的需要;根据需要对象分有物质、精神需要;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把其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可能源于内在需要,也可能源自外在的刺激,或是需要与外在刺激的共同作用。动机有不可观察性、内隐性、多重性、实践性与学习性、复杂性。既然消费者的动机具有复杂性,以至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时具有盲目性。
举个例子来说 当日本还陷在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中时,中国却陷入了一场莫名的疯狂抢购。中国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盛况”,大量超市销售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各地盐业公司纷纷采取措施保障充足供应。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买盐了吗”。在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下,在盐还有国家管理宏观调控前提下,很多消费者都是因为看到别人购买,没有分析内在思考便从众购买上演一次抢盐笑话,引人深思。当然,在这次抢盐事件中我也充分显露出自己的盲目性,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问家人是否屯好盐我也打了电话回去让妈妈多准备一些,生怕后来会持久不跌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
我们再来看消费者盲目崇拜奢侈品---达芬奇家具最终导致的不良后果。“达芬奇事”件虽承认宣传失实、向消费者道歉、开通专线办理退货,自被曝光以来达芬奇尽管不断在进行品牌危机公关,仍然难消人们心中的愤怒。达芬奇给家具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引发人们深刻反思和探讨:达芬奇事件背后的无形推手究竟是谁?无疑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盲目崇拜,对进口产品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才让达芬奇有空子可钻,轻松用假冒的进口家具蒙骗消费者,获取暴利。在奢侈品消费上,中国不少消费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奢侈品的价格等于身份,价格越高,购买者的身份越尊贵。奢侈品在中国是一种面子商品,远远不是像国外那样是自己享用的。购买达芬奇家具的人,基本是把它放在家里给别人看的,不是买来自己享受的,即使如今达芬奇出了事,也不会有太多客户要求退款,试想谁会说我买了假货这就是中国面子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同时,中国消费者的理解和消费趋势上和国外不一样,中国消费者大多是根据价格和知名度消费的,对产品设计和使用功能等知识方面的关注缺乏,这就给达芬奇杜撰产。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个重大消费盲目性滋生的市场----房地产市场。不论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存在或多或少跟风从众的盲目性。在各个大中城市,房价只增不减,国家宏观调控在一定时间内显得捉襟见肘,房地产商一方面哄抬房价引起各个消费阶层的恐慌,同时消费者缺乏自身认识在不断上升的房价面前傻了眼,明明是不恰当的时机却因为害怕房价继续上升而做出错误决策选择购买。这样,房价又引起新一轮的波动上升,如此恶性循环,很大一部分来自消费者的盲目性购买心理。
现代消费,消费需求的日趋差异化、多样比、个性化、复杂化,使现代社会进入了重视“情绪价值”胜过“机能价值”的时代,也就是说人们更加重视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这种消费现象被专家称为“感性消费”。以满足人们心理感受作为重要衡量标准的商品称作感性商品。研究表明:商品感性的种类有明亮感、轻便感、活泼感、充实感、自然感、色彩协调感、、复古感、精致感、时代感等等,而此类特色正是现代社会众多消费者所刻意追求的,因而感性消费已成为现代消费市场的热门话题。我们不得不承认感性消费中大部分是与时俱进有其进步意义,但同时存在很大的盲点。我们更加需要理性的消费方式降低盲目性。
具体来说: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缺乏生活消费需求视角的分析是不完整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消费模式,既要积极科学地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功能,又要采取手段抑制和消除生活消费行为的盲目性与浪费现象。在消费前多搜集信息,争取把消费的性价比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第三篇: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感想
基于品牌关系的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研究
阅读思考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刘晓霞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食品消费向着安全、优质、营养、高档方向发展,消费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绿色消费的兴起, 使得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营销管理的热门课题。品牌关系是关系营销理论在品牌层面的运用, 是品牌理论研究的新阶段。本文从品牌关系的视角对绿色食品的消费者行为展开研究,深入探讨了品牌关系对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绿色食品产业自90年以来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其主要标志是:在企业规模、基地建设、品种数开发、产销量增加以及国际市场贸易中都有显著的增长业绩,对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对促进地方和全国的经济增长,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驰名品牌少和品牌杂乱以及市场环境不够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和企业进一步发展。中国绿色食品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在优化市场结构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方面做一战略调整,特别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并促进基地建设和市场网络的发展,在上述过程中,运用合作竞争理念,各种形式的合作、管理体制创新和产品质量监督保证体系的创新,有利于在根本上优化市场结构和企业竞争力提升。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产品能否打到国际市场,并不断扩大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是检验产业整体水平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合作竞争理念,推进双赢、多赢发展战略至关重要,。“为了竞争必须协作,其必要性源于全球市场上新的竞争现实和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为依据”(乔尔布利克)合作成了进入新市场,获得技术、产品,以及分享固定成本和资源的捷径(菲利普·科特勒)。我国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驰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都与合作竞争理念的培育和发展滞后有直接关系。要把我国的绿色食品“打出去”,就必须在合作竞争中有所创新。首先,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国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其次,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内蒙古的蒙牛乳制品股份公司成功吸引外资,合作投资开发产品和开拓新市场就是一个成功范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优化市场结构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力提高的深层次因素是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只有结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绿色食品产业整体竞争力。最后,绿色食品经营体制的改革方向绿色食品产业化是产业市场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是发展龙头企业和驰名品牌的基础。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关键要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注重基地和龙头企业之间的合作,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绿色食品流通,加快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打破各种地区和行业壁垒,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在国内外
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后,绿色食品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要建立一个绿色食品产加销一体化、统一高效、权责利统一的管理体制。重点要在两个方面进行调整:1.破部门、地区分割,整合政府相关职能。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工、营销、内外贸和宏观调控等职能进行整合,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管理。建议成立由农业部、商务部为主的中国绿色食品产加销一体化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指导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2.加强对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督的管理,保证绿色食品健康发展。市场准入制度。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的企业和市场要经过权威部门,参照国际标准,按照国家的有关要求,严把市场准入关。“质量监督。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绿色食品产品和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督,加大对生产企业的检查及产品的抽检、公告、处理力度;加强对各类监测机构监管,确保监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2.市场打假。各地绿色食品产、加、销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要积极配合工商管理、技术监督等部门,依法打击各类假冒行为,纠正不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感想及评价]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是我受益匪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该方面研究上的收获另一方面是在撰写论文的方式方法上的。下面加以陈述。
首先在中国研究绿色食品消费行为时有深远意义和背景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关系营销的盛行、消费者行为学理论的日益丰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发展、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等等使得这项研究意义深远。一方面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将品牌关系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结合起来对绿色食品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品牌关系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既扩大了品牌关系理论的应用, 又丰富了消费者行为理论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一方面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理解消费者行为有助于企业赢得消费者满意, 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凝结了有关企业和产品的大量有与无形的信息,通过品牌传播, 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偏好, 并促使其形成惯例性的消费行为, 简化购买过程消费者与企业通过品牌这一纽带经过多次互动, 形成的品牌关系对整个消费过程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其次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意义。绿色食品相对于普通食品而言有两个显著特点, 即质量控制全程化和控制指标标准化。其中,质量控制全程化是指绿色食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对此要有明确的认识即了解什么是绿色食品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本文所述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本文研究的消费仅限于生活消费, 研究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生活消费需求。任何消费活动都包括了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 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活动。消费行为比消费心理更具有可观性和现实性, 消费心理支配消费行为, 研究消费心理就相当于研究消费行为, 研究消费行为也必须研究消费心理,在实际应用中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可以不加以区别, 也可以合起来称为“消费者行为”。综合上述所说绿色食品的消费者往往是理性的。本文中列述了科特勒的购买行为模式、恩格尔一科拉特一布莱克威尔模式(EKB 模式)、霍华德一谢思模式、顾客价值消费者行为模式等模式对基于绿色食品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有条理的分析十分值得借鉴。
从个体特征看,情况与绿色食品认知类似。具体有以下特征:是否经常购买粮油食品和性别对认知情况影响不大;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的认知情况不同,主要表现在中青年人认知度较高,老年人认知度较低;不同学历的消费者的认知情况也不同,中高等学历的消费者认知度较高,研究生及以上的认知度反而有所降低;家庭是否有小孩对认知度的影响也不大;从家庭月收人情况看,收入越高认知度越高,与绿色食品情况类似,月收入超过8000元的认
知度反而有所下降;从职业情况看,除教师组较低外,其余组的认知情况均类似,与前面分析类似,教师组认知较低的意愿可能是样本量不够。
同时通过对这篇文献的阅读可以了解目前国内对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以及相关品牌理论。我国学者对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理论上的研究, 除了提出了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扩展营销渠道!加快市场网络建设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一些理论上的概括性阐述以外,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l)对绿色消费市场问题的探析(2)对绿色食品支付意愿的研究(3)对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鉴于此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指导。不仅可以为研究提供方向上的参考也可以找到有关人员进行咨询。
在相关品牌理论方面品牌关系作为品牌理论的新阶段, 学者们对品牌关系显示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查阅文献, 发现对品牌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 有对概念的研究;有定性分析型的对品牌关系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有定量的品牌关系评估研究。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 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信誉及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 是消费者一切感觉的总和。品牌概念经历了把品牌用作是区分标志(识别功能)当作是沟通代码(信息浓缩功能)看作是承诺和保证(安全功能)和提供无形资产价值(价值功能)这一演进过程。品牌是消费者进行质量感知!服务产品挑选、信息搜寻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品牌是为顾客创造并传递价值, 为顾客提供心理满足的形象符号“。品牌关系发展阶段的研究视角是, 顾客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如同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样, 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从一般到亲密直至忠诚的渐进过程”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 给品牌关系划分了不同阶段。通过这些关系的研究使得消费者在绿色食品上的品牌关系逐渐明确化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学术论文的撰写方面在格式方面要规范论述各部分要明确详细具有说服力。在架构上要有理有据。本文中充分利用各种图表、调研数据进行论述证明。如品牌关系指标评估法中引入的图表以及在实证研究中的图表不仅图表详细而且标注出了资料的来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研究方法上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所长。充分体现自己的专业优势。在本文中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将企业管理与各种分析模型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在序数回归分析中应用的两个模型以及品牌关系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中的图表充分显示了笔者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对本文研究方向的深刻理解。
在研究结论部分要对前面的研究部分进行简要概括同时指出对本文的评价。本文在这个方面做得较为不错客观的指出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在所得出结论中列举详细如“品牌因素对绿色食品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显著“本文将品牌敏感作为一个绿色食品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 品牌敏感的统计性显著,在其它变量相同的情况下, 品牌敏感的消费者消费绿色食品是品牌不敏感的(e0 935)2.547倍, 因此品牌对绿色食品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影响是显著的”可谓是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同时又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可行性建议而且建议之周到、可行也是可圈可点的。最后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认真阅读文献的机会。仅靠自觉我们很少会接触这类专业的文献的。在本次阅读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我的文献检索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文献的运用能力。包括对文献的概括、提炼、分析等等。以后还会继续阅读相关文献以期进一步提高。
第四篇: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童心草图书库
武汉东湖学院期中论文
题 目浅谈蔡格尼克效应与管理学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2010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一 年 十 一月
第 1 页,共 6 页
童心草图书库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 键 词„„„„„„„„„„„„„„„„„„„„„„„„„„„„„„2
一、实验背景„„„„„„„„„„„„„„„„„„„„„„„„„„„
3二、应用结论„„„„„„„„„„„„„„„„„„„„„„„„„„„
4三、心理试验„„„„„„„„„„„„„„„„„„„„„„„„„„„
5四、相关案例„„„„„„„„„„„„„„„„„„„„„„„„„„„6
五、原因解释„„„„„„„„„„„„„„„„„„„„„„„„„„„7
六、避免措施„„„„„„„„„„„„„„„„„„„„„„„„„„„8
七、教学启示„„„„„„„„„„„„„„„„„„„„„„„„„„„9
参考文献„„„„„„„„„„„„„„„„„„„„„„„„„„„„„10
第 2 页,共 6 页
内容简介: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Zeigarnik effect)或称为“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关键字:蔡戈尼效应驱动力刺激强度思考力 实验背景
1927年,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其间让甲组顺利演算完毕,而一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乙组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未完成的不爽深刻的留存于乙组人的记忆中,久搁不下。而那些已完成的人,“完成欲”得到了满足,便轻松地忘记了任务。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的心态叫蔡戈尼效应。结论应用
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一日不得解脱。蔡戈尼效应是人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不放手,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端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罗嗦,时常半途而废,总是不把一件事情完全完成后再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心理试验
蔡格尼克做了一个试验,命令被测试者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未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 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未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这个现象心理学称之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相关案例
信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显了,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的信不理?或者,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人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泰克医生为有这样心理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紧张、太狭窄。
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把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原因解释
为什么人们对未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会优于已完成的工作?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了情绪上的震动。但如果我们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第一种是允许其完成,第二种是我们中途加以阻止使它们最终没有完成,第三种是中途加以阻止后我们再让其完成。结果发现,人们对中途被阻止后再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要优于前两种情况。而这就不能用中途阻止所产生的情绪所致来解释了,或许我们可以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未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
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相对大。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还有继续完成它的趋势。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会有较强烈的去完成它的动机,所以记忆自然也会较为深刻。
工作和生活当中也是如此,你可能对于你目前正在做,但还没完成的事情记忆最深刻,对于已经完成的一些事情或许就不会给予太多关注了。其实这也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之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是电脑的内存一样,而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大脑则会有意地去遗忘。
避免措施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时间都写下来。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12月1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
第三,一点一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教学启示
强化记忆,是指通过加大刺激强度和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程度来提高记忆牢度。其中首次感知的程度很重要。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他的《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被烧伤过的儿童就避火,挨过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
一般知识和日常事物,如同过眼烟云,而遇险的场景、受辱的情景和自己用心思考写成的文章却终生难忘。其差别在于后者刺激强度大。俗话说:“经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丢丑。”这句话揭示了刺激强度与记忆牢度之间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容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可在班内分组搞成语顶针对垒赛。比如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说“离心离德”,女生紧接着说“德高望重”,男生再紧接着说“重如泰山”。如此下去,不许重复已经说过的成语,直至有一方被难倒为止。记忆单词和惯用语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一次严肃的考试,你很容易答出的题会很快忘记其内容,而很费劲儿才答出的题或者没有答上来的题,会长时期不忘。这在心理学中叫做“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根据这一原理,为提高记忆牢度,在学习上可采取自问自答、相互提问、与人辩论、多做习题、模拟考试等方式来强化记忆。?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选择高效记忆时间来记忆新知识,也可以收到强化记忆的效果。英国有位学者对人脑进行测验后发现: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时思考力最敏捷;晚上8时,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刻。?
另有心理学实验证明:当大脑接受不少复杂信息之后再记忆新知识,会影响新知识的记忆,这叫做“前摄抑制”;记忆了新知识之后再接触其他知识,容易对已学新知识的记忆产生干扰,这叫做“倒摄抑制”。前摄仰制和倒摄抑制都会影响记忆效果。由此可见,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记忆新知识,可以强化记忆。?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没有封闭的圆圈,交给孩子,告诉他这是个圆圈,孩子往往会用笔把没有封闭的口儿给封上。给孩子讲故事说:“唐僧取经骑着一匹白龙驴”,他会马上更正说:“不对,是白龙马”。孩子上述心理,为“亲合心理”。这种心理,不仅孩子有,大人也存在。听评书会上瘾,看戏剧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结局,都是好奇心和“亲合心理”的反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好奇心和“亲合心理”来强化记忆。比如:通过先吊学生的胃口、先抛出疑点等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重要内容的记忆。?
记忆力可以看成是一种力,是矢量,有方向性。当注意力与记忆力相重合、方向一致时,记忆效果最好,否则效果就会不同程度地减弱。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应该注意通过风趣、幽默、形象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第五篇: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选题
超市消费者行为特点以及其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动漫产品消费者行为特点初探
非理性消费的概念述评
分析网络购物中的长尾现象——基于消费者权利和购物行为模式 会展顾客消费者行为初探
基于搜索引擎的消费者使用行为特征分析及启示
基于服装陈列的消费行为研究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品牌价值研究
基于女性消费者行为的企业营销对策分析
基于商场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促销“常态化”现象分析
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手机游戏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消费者采用模型与实证研究
快速时尚品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因素
基于时间、收入双重约束的旅游消费者行为选择——理论及实证分析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情境因素分析
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心理消费对物质消费的影响探讨——来自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证据 网络营销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论析
消费者交叉购物行为研究
在线消费者感知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
从消费者心理学和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分析赠品促销行为
心理消费对物质消费的影响探讨——来自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证据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
企业在线拍卖策略中消费者出价行为研究
C2C电子商务中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