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请表附件内容清单
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请表附件内容清单
仓储型企业申请表附件内容清单:
1、营业执照、《企业章程》和其它资质证明(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
2、自有仓储设施清单(《仓储设施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仓储设施名称、仓储面积、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
3、自有和租用货运车辆清单(自有和租用《货运车辆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车辆名称、车牌号、载重量)。
4、人员资格名单(《中高层管理人员清单》、《业务人员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姓名、职务、学历、任职资格)。
5、年度财务报表,5A、4A级物流企业必须提供上年度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必须有出具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证明);3A级及以下企业也应尽量提供《审计报告》。同时依据《审计报告》或企业财务报表填写《物流业务收入结构清单》(内容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货代收入和综合服务等收入)和《非物流业务收入结构清单》(法人或总经理、财务主管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6、ISO9000资质证书复印件。
7、配送客户清单(《配送客户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配送客户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
8、组织机构图及相关指标职能分配表(主要用于编制现场评估计划)。
运输型企业申请表附件内容清单:
1、营业执照、《企业章程》和其它资质证明(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
2、自有货运车辆清单(《货运车辆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车辆名称、车牌号、载重量)。
3、人员资格名单(《中高层管理人员清单》、《业务人员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姓名、职务、学历、任职资格)。
4、年度财务报表,5A、4A级物流企业必须提供上年度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必须有出具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证明);3A级及以下企业也应尽量提供《审计报告》。同时依据《审计报告》或企业财务报表填写《物流业务收入结构清单》(内容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货代收入和综合服务等收入)和《非物流业务收入结构清单》(法人或总经理、财务主管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5、ISO9000证书复印件。
6、运营网点清单(《运营网点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运营网点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
7、业务辐射面分布图。
8、组织机构图及相关指标职能分配表(主要用于编制现场评估计划)。
综合型企业申请表附件内容清单:
1、营业执照、《企业章程》和其它资质证明(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复印件。
2、自有和租用仓储设施清单(自有和租用《仓储设施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仓储设施名称、仓储面积、地址、负责人、联系电话)。
3、自有和租用货运车辆清单(自有和租用《货运车辆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车辆名称、车牌号、载重量)。
4、人员资格名单(《中高层管理人员清单》、《业务人员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姓名、职务、学历、任职资格)。
5、年度财务报表,5A、4A级物流企业必须提供上年度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正式的《审计报告》(必须有出具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资质证明);3A级及以下企业也应尽量提供《审计报告》。同时依据《审计报告》或企业财务报表填写《物流业务收入结构清单》(内容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管理、货代收入和综合服务等收入)和《非物流业务收入结构清单》(法人或总经理、财务主管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
6、ISO9000证书复印件。
7、运营网点清单(《运营网点清单》应包括以下内容:序号、运营网点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
8、业务辐射面分布图。
9、物流服务方案与实施简介(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进展情况等)。
10、组织机构图及相关指标职能分配表(主要用于编制现场评估计划)。
第二篇:企业网上申请材料上传附件清单
附件8 企业网上申请材料上传附件清单
一、企业注册登记证件
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提供营业执照副本)。
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相关材料 1.知识产权
包括: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表(附件3)以及知识产权证书(主页)。企业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等材料(如企业存在此项内容,提供封面及主要页即可)。
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包括:近三年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表(附件5)以及总体情况与转化形式、应用成效的逐项说明。证明材料略。
3.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
包括:总体情况及四项指标符合情况的具体说明。证明材料略。4.成长性指标 包括:企业成长性指标(净资产及销售收入增长率)情况表(附件6)。
三、企业关键技术等相关材料 包括: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的具体说明。证明材料略。
四、企业人员情况相关材料
包括:企业职工总体情况说明及科技人员名单(附件7)。
五、近三年研发费用及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表 包括:企业(2013-2015年)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附表1),企业(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附表2),企业研发费用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情况汇总表(附表3)。
六、近三年企业财务报表
包括:企业2013-2015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七、近三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包括:2013-2015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传填报页即可)。
注:根据材料情况,可提供Word电子文档、扫描后的图片(需能看清);
请将附件压缩成(.rar)为后缀的文件后再进行上传;
要求压缩文件容量在5M以内。上传附件内容必须与纸质材料一致。
第三篇:企业上传的附件材料清单及说明
2020企业申报时需上传的附件材料清单
一、大气及水污染物监督性监测达标排放
1、评价时限内废水、废气的监督性监测报告原件扫描件,并按监测时间、页码顺序依次上传;
2、“安徽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开”平台监督性监测结果截屏;
3、有多个排污口,每个排污口均应提供;并按排序依次上传;
二、大气及水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达标排放
1、评价时限内废水、废气在线自动监测日平均值月报表扫描件,并按时间顺序依次上传;
2、有多个排污口,每个排污口均应提供;并按排序依次上传。
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参评单位与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单位签订的处理处置协议(含评价时限内)扫描件。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1、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评价时限内《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扫描件;
2、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评价时限内《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扫描件。
五、噪声污染防治
提供最新的噪声监测报告扫描件;若没有,可提供参评单位验收时的监测报告扫描件。
六、选址布局中的生态保护 参评单位地理位置卫星地图(影像地图)截屏,并对周边环境加以标注(特别是环境敏感点,诸如: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及风景名胜区等)。七、排污许可证申领
已申领许可证的,上传排污许可证原件扫描件。
八、排污许可证管理
参评单位应依据《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944-2018)编制台账及报告
1、管理台账电子版或扫描件(每月应至少提供一天的台账;主要生产设施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发生异常情况的或超标排放的,应提供);
2、执行报告(信息管理平台印制);季度执行报告或月执行报告电子版或扫描件(仅传封面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或者盖章页)。
九、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1、排污口设置规范化验收报告(或批复)扫描件;
2、评价时限内标有设备运转率、数据传输率的《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现场核查表》扫描件。
十、企业自行监测
1、参评单位最新版自行监测方案文本(仅上传经盖章的封面扫描件);
2、评价时限内,参评单位在“安徽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开”平台(或各市级平台)上自行监测完成率截屏。
十一、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情况
1、单位组织机构简图电子版或扫描件;
2、单位环保机构、人员任命文件扫描件;
3、评价时限内环保培训计划电子版或扫描件;
4、环保人员上岗证扫描件;
5、参评单位评价时限内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报告电子版或扫描件。
十二、环境风险管理
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含评价时限内)生态环境部门备案证明扫描件(不需要上传预案文本);若没备案,需上传经单位盖章的预案封面扫描件;
2、评价时限内按照预案要求的应急演练证明(照片或视频);
3、最新版《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盖章封面扫描件;
4、评价时限内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扫描件。
十三、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1、按规定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年限涵盖评价时限内)的,提供审核批复文件扫描件;
2、按规定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但因为其他原因未及时获得批复的,请上传经单位盖章的文字说明。
十四、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评价时限内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决定书扫描件。
十五、媒体监督
评价时限内受到新闻媒体负面曝光的新闻扫描件或网上负面新闻截屏。
十六、信息公开
1、应根据原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J617-2011)全面、完整地主动公开参评单位环境信息。上传在媒体上(企业网站、当地生态环境局网站、报纸等)公开的2020《企业环境报告书》的截图或扫描件;
2、在申报界面中的“信息来源”中,输入2020《企业环境报告书》在网站上公开的网址。
十七、自行监测信息公开
评价时限内,参评单位在“安徽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开”平台(或各市级平台)自行监测公布率截屏。
十八、其他相关证明企业环境信息的文件或材料
其他说明:
1、21项指标中有17项要求填报参评单位上传附件,其他指标没有要求的可以不传;
2、所有上传的相关截屏、扫描件应为原件扫描,并详细标注名称、时间、页码;
3、要按照每个指标需要的附件依序上传,每个指标的附件按顺序放好后可以压缩。但不能把所有指标的附件放在一起压缩上传在一个指标里。
第四篇: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网上传附件清单
企业网上申请材料上传附件清单
一、注册登记证件
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等相关证件(若未办理三证合一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地税登记证)。
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相关材料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证书;企业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测方法、技术规范等材料(如企业存在此项内容,提供封面及主要页即可)。
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说明,科技成果转化汇总表。证明材料略。
3、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
包括:总体情况及四项指标符合情况的具体说明。证明材料略。
4、成长性指标
包括:经具有资质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成长性总体情况说明,并附计算公式及具体数据(盖章)。
三、企业关键技术相关材料
包括: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总体情况说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汇总表。逐一进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的具体说明。证明材料略。
四、企业人员情况相关材料
包括:企业职工、科技人员情况说明材料,并附计算公式及具体数据(盖章)。
五、近三年研发费用表及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表
包括:经具有资质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关条件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三个会计研发费用以及近一个会计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专项审计或鉴证报告。
六、近三年企业财务报表
包括:企业2013-2015的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七、近三年企业纳税申报
包括:2013-2015年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请表(上传填报页即可)。
第五篇: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报与审核暂行办法
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报与审核暂行办法
(2005年7月7日 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19680-2005)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物流企业综合评估暂行办法》,为保证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建立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报与审核制度。
二、按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的需要,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设立审核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审核办),在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AAA级以上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为方便企业申报,物流企业地方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地方评委会)可建立地方审核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地方审核办),在地方评委会领导下,负责A和AA级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
未建立地方物流企业综合评估机构地区,评委会设立办事处,受理地方物流企业的申报和审核工作。
三、审核办和地方审核办由下列人员组成:
(一)主任;
(二)专职副主任;
(三)专职审核员2—3名;
(四)兼职审核员5—20名。
四、物流企业审核员分为高级审核员和审核员两种。
高级审核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高级职称或经评委会认定有较高的物流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物流工作经验;
(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三)具有企业现场审核工作经验;
(四)有培训企业审核员的能力。审核员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经评委会认定具有企业审核能力的人员;
(二)大专以上学历;
(三)从事过企业现场审核。
五、审核员工作职责如下:
专职审核员负责企业申报资料的受理、分类、建档;企业和审核员信息网络的建立、管理和服务;联系派遣审核组前往申报企业进行审核;直接参与审核工作。
兼职审核员具体负责企业的等级评审工作;具有高级审核员资格的负责担任审核组长,并负责起草企业评估报告。
高级审核员负责审核员的业务培训。
六、审核办统一负责全国审核员的培训、管理和聘用。对符合条件的审核员聘用前由审核办统一培训,经培训合格者,分别发给高级审核员和审核员证书。
审核办对聘用的审核员进行业务再培训,培训方式包括组织研讨会和企业现场评审等。
七、审核员的薪酬由评委会和地方评委会依据各自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一般应从收取的审核公告费用中支付。审核组差旅费在申报审核公告费之外由所审核企业实报实销。
八、参与综合等级评估的物流企业,按照“自检—申报—审核—现场审核—审批—公告”的程序进行。已评定等级的企业申报等级晋升,同样适用于此评估程序。
九、企业申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报企业应首先对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中的具体指标进行自检,根据自检结果申报相应等级。
(二)申报企业到企业注册地的地方审核办或评委会地方办事处领取、填报《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请表》,也可直接向评委会审核办直接索取、填报申请表。
有条件的企业可直接从“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上下载《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申请表》进行填报。
(三)申报企业向审核办或地方审核办提供以下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企业上财务审计报告;
3、企业运营网点(运输型、综合服务型为运营网点、仓储配送型为配送客户点)分布清单;
4、企业必要设施、设备清单及证明;
5、ISO9001—2000质量认证证书;
6、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名单(包含所任职务及学历);
7、企业信息化水平简介;
8、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9、所有资料真实性的自我声明。
(四)对参评企业所提供的审核材料,评审方有保守机密的责任。
十、企业等级评估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受理申请。审核办或地方审核办负责受理申请方的申请,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核后,做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对不受理申请的企业,应向其说明不受理的理由。
(二)组织审核组。受理申请后,审核办或地方审核办应尽快组织审核组,审核组内至少有一名高级审核员。审核组成员不得与申请方有组织上、经济上的关系。审核组的职责是审核申请方所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按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中的指标体系,审核申报等级与实际水平的一致性,并出具审核报告。
(三)审核准备。审核办或地方审核办应提前将审核组成员通知申请方,确认其对人员组成是否有异议,并与申请方商定审核日期、确定审核计划。审核组应预先熟悉申请方的相关资料,做好审核文件的准备。
(四)现场审核。审核组现场审核包括:
1、听取企业情况介绍;
2、生产经营现场检查;
3、审核组讨论、编写审核报告;
4、向申请方报告审核结果;
5、听取申请方的说明和质疑。
(五)审核报告。审核组长向审核办(地方审核办)汇报审核情况,提交审核报告及有关附件。审核办(地方审核办)对提交的材料要做完整性检查,并履行档案交接手续。
(六)审核办(地方审核办)在收到审核报告后一个月内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审定审核组的公正性、核实审核报告的准确性、检查违规情况等。
上述工作完成后,审核办(地方审核办)向评委会(地方评委会)提交申请企业的等级评估初步意见。
十一、企业评估等级公告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经过评委会(地方评委会)审定程序后,达到申报等级的参评企业给予评估等级的批复,并授予相应的综合评估等级证明;未达到申报等级的不予批复。地方评委会的评估结果报评委会统一备案,统一批复,统一授予相应的综合评估等级。
(二)物流企业评估等级确定后,由评委会统一在媒体上发布公告,并发放由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统一制作的物流企业评估等级标志。
十二、评委会和地方评委会对企业评估等级实行复核制度。
对经公告核准的评估等级的物流企业由审核办统一安排,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核。复核程序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程序执行。
经过企业自查和审核办(地方审核办)复核,对达不到公告核准等级的企业,将根据具体情况,由评委会对企业发出未达标准、降低等级和取消等级的通知,对降低等级和取消等级的企业在媒体上公告。被降低或取消等级的企业,重新申请等级评估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程序执行。未达标准的企业,须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整改达到公告核准的等级标准,仍不达标准者按降低等级或取消等级规定处理。
十三、评委会和地方评委会建立社会投诉机制,对经公告核准的综合评估等级的物流企业服务水平实行社会监督。审核办统一负责处理物流企业综合评估等级投诉。凡服务水平达不到相应等级或发生重大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评委会将降低或取消其等级,并向社会公告。
十四、审核办和地方审核办负责对派出的审核组和审核员进行监督。审核组或审核员凡在审核期间发生违反审核员行为守则或其它不适宜继续担任审核工作行为的,立即解散审核组或撤销审核员资格。被撤销审核员资格的,不得再从事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工作。
十五、本办法解释权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