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经济建设5篇

时间:2019-05-14 20:57: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第一篇: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是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创造经济奇迹的60年。60年间所创造的生产力,超过了此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的总和。60年的大发展,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幕。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候,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作为一个见证60年发展史、特别是亲身参与30年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研究人员,内心深处充满

着激动、兴奋、豪迈和自信。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60年的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我想从纵向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以及经济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理出一个头绪。

60年的经济发展史明显可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可以说是在曲折中探索发展道路、积蓄发展能量的时期;后30年则通过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增长的腾飞时期。

前3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三年恢复到“一五”时期的8年,即正确起步和初战告捷的阶段。三年恢复时期实现了稳定物价、统一财政,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从1953年-1957年的五年,以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为重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展开,“一五”计划胜利完成,旗开得胜。

第二个阶段是从大跃进开始到三年困难和经济调整时期,即从1958年-1965年的8年,经历了曲折又回到正确发展道路,走了一个马鞍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进入“十年**”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虽有发展,但最终陷于崩溃的边缘。1976年“文革”结束到1978年,是对前28年的发展道路进行冷静思考和深刻总结的两年,为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的历程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后30年的发展历程也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

第一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这一阶段是消费品生产高速发展时期,即农业和轻纺工业大发展时期,在农产品供给连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

第二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初步实现了小康目标。这一阶段发生了总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我们告别了长期困扰的商品匮乏,需求膨胀转变为需求不足,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也由抑制通胀转变为扩大内需。“九五”计划提出振兴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由发展轻纺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新阶段。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至今,随着总供求关系大体趋于平衡,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出现了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局面,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直到2008年下半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才有所下降。由于中央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今年上半年经济已出现回升势头。

奇迹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在60年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锲而不舍,不懈地探索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概括起来,在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上,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我们取得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及时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是取得前8年重大成果的关键。1956年党的八大进一步强调了要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但是以后逐渐把阶级斗争作为主要任务,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重视经济建设视为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严重干扰和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工作的重心,才拨正了航向,出现了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大发展。

二是经济建设决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前30年经济建设上所犯的错误,“左”的指导思想是主体性错误。由于不切实际地提出过急过高的目标,实现不了则挫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1958年的大跃进,冲垮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改革开放后确定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都留有余地,既鼓舞人心,又科学合理,前两步战略目标的提前超额实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目前我们正朝着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

三是经济发展一定要从改善人民生活出发。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有把增加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前30年,我们把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规律绝对化,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形成重工业的内部

循环,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滞后,造成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给不足,不得不以票证限量供应。改革之初,我们调整了这一战略,重视发展农业和轻纺工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举甩掉了短缺经济的帽子,农轻重之间、消费品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协调了,经济发展才步入了良性循环。

四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五”时期在前苏联的援助下,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到改革前,初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相当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强调要搞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十一五”规划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随着国家制定的科技发展纲要的实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科研成果大批涌现,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起到越来越大的带动作用。

五是促进城乡和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而地区之间的差距实质上也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通过五个统筹来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正在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广大农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出来。最近六、七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连续排在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领跑者,充分证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正在得到落实。

六是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是近些年来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不仅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求大力增加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就要改革社会事业管理体制,除了公益性社会事业要增加财政投入外,其余的要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刺激其加快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后,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受到普遍重视,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将为人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公共消费环境。

七是在经济发展中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各级干部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加大治理力度,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出现好转。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再造秀美山川的理想定能实现。

奇迹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

60年经济奇迹的创造,源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这就是改革“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从物质利益上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同时,目前正在通过先富帮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此外,通过不断完善计划、财税、金融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宏观调控体系,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平衡机制,在保持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的同时,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摆脱了经济大起大落的困扰,使国民经济走上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轨道。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改革和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改革前30年应当说我们也是开放的,为了打破国际封锁,我们做出了艰苦的努力。改革开放后,国际环境不断改善,我们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类资源,学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取天下之资金、技术、人才、资源为我所用。随着对外贸易、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将开辟新的空间,在互利双赢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都是处在世界第一位的,直到1840年,中国的gdp总量仍占世界的30%。此后的170年间,中国的gdp占全球的比重经历了一个由下降到回升的曲线,去年回升到全球第三位。未来20年,中国理应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即使经济总量回归第一,人均gdp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要使人均gdp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所以,我们丝毫也不应有什么骄傲自满,而应当下决心长期奋斗,通过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的努力,使我们在人均gdp水平上赶上发达国家,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第二篇:经济建设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要从中、低端产品的“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尤其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还很不完善,重要的是缺少一部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因此,要通过修订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对政府采购法、企业法以及税法等相关法律也要进行修订,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这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3)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

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4)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硬件和软件环境。

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o 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 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 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

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

 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缓解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

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

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

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

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

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篇: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篇章———新中国55年经济建设述评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篇章———新中国55年经济建设述评

本报记者 龚雯

人民网>>人民日报>>第一版 要闻 2004年09月24日

编者的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55岁生日。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述评,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角度,展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可喜成果。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中国55年的建设成就是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从贫穷落后到总体小康,55载风云翻卷而过,沧桑巨变抒写激情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特别是近2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辉煌巨变:发展才是硬道理

对于许多共和国同龄人而言,他们的成长年轮印证着新中国的发展轨迹。55岁的全国三八红旗手格桑曲珍说,这些年,日子殷实了,餐桌丰盛了,家中的电器总在翻新,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消费如今成了平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预言家声称:“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当时,全国粮食总产仅1亿吨,一块优质钢材、一枚建筑铁钉都得依赖进口,工、农业总产值比例为3∶7,生产方式极其落后。

经过55年奋斗,我国经济天翻地覆,粮、棉、油、肉、禽、煤、钢、水泥等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二、三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差距逐渐缩小,高速路四面畅达,“村村通”遍及乡野,机场港口一派繁忙,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四大工程捷报频传„„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6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走出低收入国家行列,意味着国民经济迈上一个大台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七位,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居世界第一位。

国力的强盛,直接反映在百姓的衣食住行上。

曾几何时,短缺与生活如影相随,票证与我们朝夕相伴,城里人攥着几十元的月工资节衣缩食,上亿农民的温饱没有解决。而今,人们衣着早已告别“一片蓝灰绿”,五彩缤纷的时装照亮了大街小巷;下馆子成为一种家庭时尚,餐饮业每年进账数千亿元。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万多亿元。与此同时,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整体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新的消费亮点不断涌现,开始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以汽车、住房、旅游、电信、文化、教育、保健、信贷为主要内容的消费热潮方兴未艾,目前全国手机用户逾3亿户,私人轿车逾500万辆,黄金周出游者数以亿计,商品房销售量迅猛攀升,网上购物、刷卡消费渐受青睐。

日子好了,是因为钱包鼓了。眼下,全国从业人员达到7.4亿人,仅近10年即新增就业岗位8000万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逾12万亿元,预计至2010年,我国将有1亿个家庭具备中等购买能力。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今年上半年,这两项指标实际分别增长8.7%和10.9%,尤为可喜的是,农民现金收入增速创下新高。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正给广大人民群众带去愈来愈多的实惠。

回首55年难忘岁月,人们感慨万千。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过失误,受过挫折,走过弯路,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事实证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无从谈起。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开放:腾飞的强大动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嘹亮号角。

改革开放的20多年,作为一个特殊“历史单元”,注定要在当代中国史册留下波澜壮阔的一页,在世界经济版图绘写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银行这样评价:“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

上世纪70年代末,错失20多年发展时机的共和国百业待兴。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时全国价格市场化指数不到10%,各类商品定价由国家严格控制,工业总产值95%以上属指令性计划,企业生产效率十分低下,社会总储蓄的97%来自国有部门,外资外债均为零,外贸依存度低于5%,与国际市场很少互通有无。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改革,打破体制障碍;必须对外开放,促进竞争与合作。

改革开放,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迄今我国经济史上最艰巨最复杂的试验。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抓住了要害。1992年春,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再次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同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宣告,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深化改革作出重要部署。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指明了航向。

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按下手印决定“包产到户”,到深圳特区肩负小平同志“杀出一条血路”的嘱托放胆一搏,从谈“股”色变到证券市场人气旺盛,从“一大二公”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各级政府部门简政放权、转化职能,从国有企业大刀阔斧的改组改制到财税、金融、外贸、价格、投资、土地、流通、分配、社保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就是选择了深化改革。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我国的经济建设焕发生机,充满活力。

开放也是改革,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大门搞建设不行。只有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先进文明成果,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后发优势,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趋利避害,掌握主动。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回顾对外开放的历程时,我国第一任外资局局长冯天顺说,1978年秋,中方组团赴美与通用汽车公司谈判某项目的技术引进,美方提议与中国合资经营。当时代表团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你是大资本家,我们是共产党,我们能同你“联姻”吗?!

禁区突破,国门打开。20多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壮大自己。利用外资从无到有,目前实际吸收外资近5500亿美元,全球跨国公司500强有400多家来华落户,世界排名前列的汽车巨头和世界IT产业100强几乎全部投资中国。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在“走出去”,到去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已逾330亿美元,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自主品牌昂首走向世界。全国外贸总额实现“大进大出”,今年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形成。加入WTO后,中国认真履行承诺,由政策性开放转为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服务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对外开放,不仅为市场化、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有效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也促进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改革开放,成效卓著。市场经济,深入人心。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里库佩罗评价:“中国的改革开放是近几十年来最广受关注、最富有戏剧性、最引人入胜的经济发展过程。她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毫无疑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关键时期:全面小康迎复兴

55年来,我们先后克服不同阶段的困难和艰险,特别是近2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使我们经受住了严重通货膨胀、亚洲金融风暴与通货紧缩、九八特大洪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等严峻挑战和考验,使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劈波斩浪,始终平稳前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矛盾,面对着新的挑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最广的发展中大国,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就会变得很大;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很小。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仍较落后,人均GDP依然偏低,人均资源不足,城乡二元结构未有改变,还有3000万农民需要解决温饱,2300万城镇人口需要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十分繁重。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去年以来,在成功应对非典危机之后,党中央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确保了各项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宏观调控初显成效。

时代在变,形势催人。55年前,我们曾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而欢庆高歌;55年后,我们更为神州大地的繁荣兴盛而倍感骄傲。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我们必须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奔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锦绣前程。

沧海横流,豪情激荡。55年的发展历程只是一个序曲,未来的中国经济必将续奏更多的壮美乐章!

第四篇:海洋经济建设

海洋经济建设

[发展思路]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基本思路是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突破”:

一是实现陆海产业联动发展新突破。

二是实现陆海生产力联动布局新突破。

三是实现陆海基础设施联动建设新突破。

四是实现陆海 “科技兴海”战略联动实施新突破。

五是实现陆海污染联动治理和国土联动整治新突破。

六是实现陆海体制和机制联动创新新突破。

[意义]

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发展海洋经济是浙江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大举措。同时可以为浙江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资源和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有效缓解我省陆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压力,突破煤、电、油、运和土地、水资源紧缺等要素制约,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措施]

依托港口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

浙江省是资源小省,“两头在外”特征明显,以后很大程度上仍要依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充分发挥浙江省的深水良港优势,积极地有选择地发展新型临港重化工业对浙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能否保持“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国字号大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来浙江落户。要立足本省下游产业发展需要和港口、基础设施、水资源等条件,充分考虑沿海省市的竞争态势,立足于建设国内有竞争力的重化工业基地,加强统一规划,形成发展合力,提高资源整体配置效率,强化产业链整体效应,严谨而精准地选择新型临港重化工业的行业门类、产品种类、空间布局和合作主体,积极争取,重点倾斜,务求实效,以发挥战略性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

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能力和减灾防灾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赤潮、风瀑潮和重大海洋污损事故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理和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布设和预报能力建设,加大监视监测力度,建议实行对重点海域环境实行定期监测,定期公开通报制度,有效监控海洋环境污染状况。二是大力推进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加大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力度,积极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建设,力争5年内建成10个海洋保护区。落实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减少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生态的损害影响。加强陆海联动治理海洋污染,全面推进入海水系流域污染整治,进一步加大沿海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整治力度。

深化海洋体制改革,创新海洋经济发展机制

从浙江省情况看,目前浙江省海洋管理部门的综合定位、编制机构、职能设置等多个方面已明显不能适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综合管理的需求,因此应当着手研究海洋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问题,使浙江海洋经济和综合管理工作在全国沿海省市始终处于“前列”。

进一步关注渔区民生诉求,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海洋公共资源配置要更多地考虑到多数群体的利益诉求,促进和谐渔区建设。要认真解决涉及渔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扎实推进征用海域滩涂补偿和困难渔民社会保障;加快建立养殖污染损失补偿机制,明确事故认定、损失核定等责任及有关补偿标准与办法,使渔民损失得到合理的补偿;参照被征地农民的有关安置政策,将被征用、占用水域的渔民纳入失地农民安置保障体系。着手解决陆上无房无地的“连家渔船”专业渔民的安居生存问题。

第五篇:申论--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农业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加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要从中、低端产品的“加工厂”转变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过去,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国家技术创新,尤其要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制定和实施了若干有关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还很不完善,重要的是缺少一部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法。因此,要通过修订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对政府采购法、企业法以及税法等相关法律也要进行修订,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这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3)推进教育创新,培育创新人才

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发挥高校人才培育功能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实验室人才和创业型人才相结合,培养一批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最终推动创新。三是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激发大学与科研院所的创新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推进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机制;特别是增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市场的联系,引导它们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合作教育,增强科研立项的市场导向意识,提高成果的市场转化率。

(4)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

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转型

中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正以前瞻的目光面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不仅将为国内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温家宝在报告中指出,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我们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经济转型的必然性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可能加剧波动,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增长中投资所占比重过大、一些地方“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产业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转型措施

措施一: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①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②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措施二: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措施三: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①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②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措施四:加快发展服务业。

①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有机融合。

②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

③农村服务业基础薄弱、发展潜力大,要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

④加快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国家鼓励类服务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基本同价。措施五: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①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②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通货膨胀----缓解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

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

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

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区域平衡-----贯彻区域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差距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下载新中国的经济建设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中国的经济建设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经济建设

    关于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些思考 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GDP的增长步伐让全世界侧目。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和生态环境的负担也都“领先”于......

    农村经济建设

    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

    县域经济建设经验总结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实惠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和谐的发展。近年来,我们立足县情实际,在不断发展......

    全镇经济建设誓师大会讲话大全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大会,是继年初目标签状大会之后的又一个全局性重要会议,这既是一次回顾过去、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的总结大会,也是一次鼓劲加压、激励斗志、决战红五月......

    区经济建设工作汇报

    区经济建设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市委调研组前来我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区工作的有力支持和鞭策,我代表区五大班子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近年......

    中考经济建设专题(5篇)

    经济建设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答:技术条件,科技进步:交通、通迅工具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地球村)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跨国公......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5篇范文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