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关心理学考试重点
公关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印象在心理定势上称为(D)A.经验效应B.晖轮效应 C.移情效应D.首次效应
2.有的人行动敏捷,活泼好动;有的人反应迟钝,行动缓慢稳重,这些属于个性中的____特征。(C)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
3.动机的产生,首先是由____引起的。(C)A.态度B.爱好C.需要D.兴趣
4.商家以名人、明星为模特推出广告产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B)
A.求美心理需要B.求名心理需要 C.情感心理需要D.求信心理需要
5.公关心理研究的原则之一是(B)A.只做静态研究
B.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C只做动态研究D以静态研究为主 6.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D)
A.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好环之分B.气质有好坏之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C.两者均有好坏之分D.两者均无好坏之分
7.(C)就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
A.需要B.态度C.兴趣D.个性、8.组织的社会形象就是(B)A.组织为自己塑造的形象 B.公众对组织的印象
二、名词解释
1.组织形象: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2.组织心理氛围:是指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它是组织职工对组织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管理状况、物质待遇、发展前景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前途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组织职工对本组织形象的普遍性态度以及相应的情感反应。
3.刻板印象:也叫“定型化效应”,是指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4.公共关系: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通过公众持续不断的双向信息传播和沟通协调组织内部关系,建立良好的外部关系,树立组织形象和声誉,以取得公众理解,支持和合作,从而最大的实现组织预定目标。
5.创造力: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心理素质。
6.公众态度:是指公众对社会组织或社会组织的某一问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C.政府为组织确立的形象 D.组织自我感觉的形象 9.组织内部疑聚力和向心力同组织状况存在密切关系,组织处在维持状态的标准是(B)
A.凝聚力高、向心力低 B.凝聚力高、向心力高C.凝聚力低、向心力低 D.凝聚力低、向心力高
10.“爱屋及乌”主要是基于人的(C)。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11.公共关系行为的承受者是(A)A.公众B.大众C.组织D.个人
12.《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从气质类型说她属于(D)A.胆汁质B.粘液质
C.多血质D.抑郁质
13.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的倾向性,这是出于他的(C)
A.需要B.动机C.兴趣D.情感
14.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心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称为(C)A.时尚B.流言C.舆论D.谣言
7.价值观: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
8.非正式群体: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自发产生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它的权利基础是由下而上形成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并以此作为行为的依据。
9.暗示: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暗示是一种心理作用现象
10.心理定势:指人们对某一对象的共同心理与行为倾向,他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
11.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正式的组织结构,成员有着具体的角色规定的群体。
12.公众态度:是指公众对社会组织或社会组织的某一问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三、简答题
1.公关人员应具备的角色意识有哪些?
1、注重形象的意识
2、公众至上的意识
3、真诚互惠的意识
4、传播沟通的意识
5、团结协作的意识
6、自我推销的意识
2.什么是流行和流言?它们对开展公关活动有何意义?
流行:又称时尚、时髦等,是公众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共同追崇某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的现象。具有新奇性、骤发性、周期性、群体性、变动性的特点。从公关角度看,公关人员了解社会的流行趋势,自觉的关注流行的事,并顺应社会潮流的变化,迎合广大公众的心理需求,可使公关活动更顺利地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流言:是指一定时期内从非正式渠道传出,并在社会上或群体内迅速传播的消息。流言传播的是不确切的消息,形成和广泛传播后,会形成一种社会心里环境,影响人的心里行为,具有危害性,必须引起各组织和公关人员的重视,但流言又是可制止的,因为它缺乏事实的依据。流言一般是消极的。但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合理地利用流言,也可以达到组织的一定目的。
3.了解公众价值观及其变化对公关有何意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4.公关人员如何处理好领导、同事和公众的关系?
1以大局为重,多补台少拆台2对待分歧,要求大同小异3真诚关心4尽力帮助别人5谦虚谨慎
6不争功
1.尊重领导2服从指挥 3一切从善良的愿望出发4必要的礼节5遵守工作规格6不在背后议论7学习并充实自己
5.如何制造新闻?
媒体做典型报道,宣传企业的成功经验;领导同志到企业视察或调查研究,替企业说话,为企业扬名;策划社会公益活动,双向互动,博得公众好感及社会关注;策划奇特的、反常的行为,引起轰动效应;抓住一些非常规事件或突发事件,借势造势;抓住新问题、新话题,特别是抓住一些动态的事件,策划一些动感很强、让媒体和社会感到很有新意的新
闻。
6.劝说应掌握那些技巧?请举例说说。
说服指在公关活动中,以一定的方式向说服对象阐明缘由、讲清是非利弊,进行劝诫、沟通交流,使对方心悦诚服的一种行为方式。
(1)循循善诱式,指有步骤地、耐心得当地、巧妙诱导对象,使之心悦诚服的方法。
(2)巧用辞令式,指充分发挥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采用一系列修辞方式,如比喻、暗示、类比、夸张、抑扬顿挫等手段说服公关对象的方法。
(3)激将式,通常是从反面刺激对方以达到正面激励的效果,从而接受建议的方法。
(4)引证权威式,指在说服过程中,引用权威的言行、经典文献、名人名言等具有较强说服力的事例、言行等来进行说服的方法。
7.如何才能实现组织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与培育?
1.以企业文化团结凝聚人心
2.以薪酬机制吉利奋进热情
3.队伍建设促进素质提升
4以亲和能力提升领导魅力
5以个人发展作为奋进动力
8.如何通过沟通来转化公众的不良情绪?请举例说说。尽量转移注意力。生气的时候,越想那些惹你生气的事情,越看到惹你生气的人,越会火上加油,更加生气。2 尽快释放或发泄。最容易实现的就是痛痛快快地向朋友倾诉一番。3 认清问题的根本。有时你对一些事的指控并不是令你生气的真正原因,而真正原因往往是你自己由于某种原因不开心,导致对其他事情反应过度。
9.产生对抗的心理障碍有哪些方面?
1.焦虑。焦虑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映,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
2.自卑。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自卑常和怯懦、依赖等心理交织在一起,它使一些人悲观、忧郁、孤僻、不思进取,阻碍了自身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过度自卑,还会产生精神不振、消极厌世、沮丧、失望、孤寂、脆弱等心理现象,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自卑型问题人格发生。
3.怯懦。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多见于一些女生和性格内向或抑郁气质类型的人。有些人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有一种“丑媳妇怕见公婆”的心理。有的在谈判桌前不是面红耳赤,就是语无伦次,张口结舌,支支吾吾,答非所问;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会影响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印象,以致不敢放开说话。
4.孤傲。一部分人对自己估价过高,非常傲气;或认为现实太落后,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就业时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没有自己满意的。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倘若未能如愿,则情绪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等心理现象。
5.冷漠。当一些人因为就业受挫而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时,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反应。
6.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常见的如损坏东西、对抗、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进行不良交往、过度消费、嗜烟酒等。
四、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加强人际交往对开展公关工作有何意义?
答:对于一个公关人员来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去各方面的人打交道,和组织内外的公众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和社会公众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公关人员的核心能力要求,对于提高公关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是十分有益的。
2.分析群体骚乱产生的心理根源和预防措施?
答:群体骚乱是因为一些自然原因或偶然事件引起人群的激烈互动,造成一定范围的混乱现象,或者说是公众在危机状态下,面对现实的或想象的威胁作出的非理性和不合理的心理与行为反应。(1)建立并健全组织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广泛倾听公众的意见和要求,并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化解公众的积怨,防患于未然。(2)在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并有大规模群体聚集时,应搞好安全、保卫工作,有计划地、有组织地进行人员疏导,防止拥挤踩踏的发生。(3)当群体骚乱行为发生时,应迅速控制和制止少数人的过激行为,防止扩散、传染,遏制事态进一步发展。
3.举例说明公关人员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职业心理素质。
答:1.管理能力2.交际能力3.表达能力4.道德素质5.良好的心理素质6.性格方面
1.管理能力:一个优秀的公关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如基本的策划与决策,领导与控制能力.2.交际能力:首先一个内向的人是不行的,交际是对“外向型”而言。公关就是指一个沟通,作为机构的形象和代言人,一方面要积极大胆地施展自己的魅力和才能,树立良好的机构形象。一方面又要善于控制切忌举止咄咄逼人,言语夸夸其谈。始终保持自己的自信,达到沟通的目的。
3.表达能力:思维的表现能力 言语的通达情况
4.道德素质:因为现在诱惑很多,公关人员要直接和客户打交道,所以公关人员需要为客户保守秘密,并且要忠实于委托人。所以道德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要求。
5.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有了自信,才有胆量,有了胆量,才能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从容自如地开展公关工作。
6.性格方面:豁达开朗,克服狭隘嫉妒心理 开朗乐观,豁达大度
4.谈谈怎样培养与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1)导入团队模式
(2)建立开放的组织文化
(3)运用创意的组织式产生法
(4)发挥群体总和的力量
(5)召开创意研讨会
5.试论述马斯洛的层次理论及其在公关中的具体运用
答: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6.构成组织形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你认为哪几点更为重要?请举例说明
实力形象 文化形象 人才形象 品牌形象
第二篇:考试重点(公关)
一、概念、含义
1、公共关系的概念: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为了生存发展,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传播 信息、塑造形象、协调和改造组织的内外部关系,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作为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指建立在共同目标基础 上,按照组织特定结构及运行方式,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共同 活动群体。
3、公众的含义:指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有一定联系的 社会群体。
4、公共关系传播的含义:指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借助传播的方式,所展开的传播活动及传播管理。
5、四步工作法:公共关系全过程分为调查研究、策划方案、组织实施和评估效果四个 阶段。
6、公共关系调查程序:确定调查选题,制定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和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7、未及危机公关关系的定义:指发生危机事件时的公共关系管理活动,即用公共关系 手段减少危机给组织与公众带来的影响,进而寻求公众对组织的谅解,以重新树立和维 持组织形象。
二、人名、书名、事件、时间等
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
2、现代公共关系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愚弄公众时期——巴纳姆,单项灌 输观念时期——艾维·李,投公众所好时期——爱德华·伯内斯。
艾维·李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创始人爱德华·伯内斯是现代公共关系的先驱。
3、《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提出的“四步工作法”。
4、《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5、现代公共关系思想和公共关系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内地。
6、我国国有企业的第一家公共关系部——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公共关系部于1984年9 月成立。
7、1991年4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已经 逐步普及全国并走向世界。
三、分点论述
1、公关关系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手段。即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沟通。(P7)
2、公共关系研究内容:①公共关系的概念 ②公共关系的历史 ③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 及功能 ④公共关系的对象 ⑤公共关系的管理过程 ⑥公共关系活动实务 ⑦公共关系 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制约 ⑧公共关系在中国应用的国情和特色(P23)
3、公共关系学科特点:①应用性 ②边缘性 ③多维性 ④时代性 ⑤综合性(P23-24)
4、公共关系职业等级:初、中、高级公关员、公关师、高级公关师。
5、公共关系主体的特征:①目标性 ②系统整体性 ③环境适应性 ④独立性(P59-60)
6、公众的特点:①同质性 ②群体性 ③多变性 ④能动性P(94-95)
7、常见的心理定势:①首次效应 ②晕轮效应 ③经验效应 ④移情效应(P99-100)
8、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者、信息、编码、通道、受传者、译码、干扰、共同经验范 围、反馈、环境(十要素)(P119)
9、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类型: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P122)
10、CIS(企业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企业行为识别系统、企业
视觉识别系统。(P164-165)
11、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组织形象地位调查、组织的公众舆论调查、组织所处的社会 环境调查。(P191)
12、影响公共关系实施的因素:方案本身的目标障碍、实施过程中的沟通障碍、突发事 件的干扰。(P253)
四、区别比较、分类标准
1、公共关系和广告的区别:(P5)
①目标和原则不同:公关---以树立形象为目标,以公众利益为原则
广告---以推销产品为目的,以引人注意为原则
②主体范围大小不同:公关---主体范围大,可以是营利或非营利组织,政府,企业等
广告---主体范围小,一般为营利性组织
③传播的手段和周期不同:公关---传播手段种类多,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且传播周期长
广告---传播种类少,新闻、文学、艺术等形式,广播、报纸、杂志等手段,有明显的季节性、阶段性、短暂性
④传播的效果不同:公关---倾向于长期的、整体的目的,注重整体效果
广告---倾向去短期的、具体的目的,注重具体效果
2、公共关系主体的类型:(P60-61)
①根据社会职能,社会组织可分为经济组织、文化组织、政治组织
②根据目标特点,社会组织可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
3、公共关系机构:(P61-74)
①公共关系部:社会组织内部设立的公共关系部门
特点:a、熟悉组织内部环境b、便于协调c、效率高、成本低d、工作易收到组织制约,缺乏客观公正
类型:直接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部门隶属型。其中直接隶属型最为理想。
②公共关系公司:专门承接公共关系委托业务,代理其他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服务性机构
专业优势:a、分析问题的客观性b、提出建议和方案的权威性c、信息来源的及时 性和取道的网络性d、公共关系活动整体规划的经济性e、适应性强f、趋势判断 的准确性
③公共关系社团:社会上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的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和实务活动的群众 性组织团体
工作范围:a、理论研究b、普及知识、培训人才c、编辑出版刊物
缺点:较为松散
4、公众的类型:(P95-98)
①根据组织内外区别: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②根据公众与组织的密切程度: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③根据公众对组织的密切程度: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④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5、随机抽样调查方法(P204-206)
①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法 ②系统抽样调查方法 ③分层抽样调查法 ④聚类抽样调查法 这个太多了,而且也不咋重要,自己看下书上理解下吧~~
6、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评估标准(P262)
①了解信息内容的公众数量②改变观点、态度的公众数量③发生期望行为与重复期 望行为的公众数量(这部分貌似比较简单,自己再稍微看下书就能理解)
第三篇:公关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
1、艾维·李 :1904年,艾维•李和帕克在纽约合作成立了“帕克•李氏”公司,这是美国第三家公共关系性质的专业公司。艾维•李主张企业应“说真话”。1906年,发表《原则宣言》。他先后帮助洛克菲勒财团解决了劳资纠纷,帮助宾斯法尼亚铁路公司恢复了信誉。艾维•李不仅是美国最为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而且为美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被人们誉为“公关之父”。
2、伯内斯:1923年写了《舆论的形成》,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公共关系咨询”这一概念,同年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1928年写了《舆论》,主张在公共宣传中注意“投公众所好”,1955年,又将“策划”的概念引入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在长达80年的公共生涯中,伯内斯以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为现代公共理论体系的的形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公共关系的科学化、专业化。
3、《有效公共关系》 :卡特李普和森特合写的《有效公共关系》首版于1952年,其后多次修订再版,2000年出了第八版。该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公关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的贡献是:一首次提出了公共关系“调研、策划、实施、评估”的“四步工作法”;二是在第六版中增加了由布鲁姆写的第八章“调整与适应——公共关系的理论模式”,提出任何组织都是在开放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存在和发展的,公共关系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组织通过自我调整,更好地适应公众和社会环境。此书被誉为“公关圣经”,又译名为“公共关系实用手册”。
4、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也称为新闻界公众,即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大型网站等新闻传播机构和记者、编辑、撰稿人、主持人等新闻界人士。媒介公众仍是公共关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公众对象之一。
5、社区公众:简单地说即一个组织的左邻右舍。凡是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内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都是社区公众。社区公众不仅是组织所需资源的直接提供者,而且是组织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费者。社区公众的认可与支持,是一个组织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形成、积累的重要起点,有利于组织内部环境的优化。
6、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部又称为公共事务部、公共信息部、公关广告部或社区关系部,统称为公关部。公关部由一定数量的专业公关人员所组成,担负着与组织内部和外部公众广泛接触、建立联系、相互沟通,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和传输有关信息,为组织决策提供咨询、建议,处理突发事件,有目标地策划、实施各种具体公关活动等任务的内部机构。
7、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公司也称为公共关系咨询公司、顾问公司等,是由具备不同专业知识、能力、经验的公关专家组成,专门为客户提供公关咨询和服务,代客户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的经营性机构。
8、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状态实际上就是一个组织与其特定公众之间关系的规模、质量和变化趋势,即关系对象——公众的多少及其态度,关系是否稳定、和谐,关系是在逐渐改善,还是日趋恶化。良好的公众关系状态构成了组织的一种无形资产。
9、公共关系活动:现代的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遵循公共关系的意识、原则和理论,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密切与公众的联系,改善公众关系,优化组织环境,扩大组织无形资产的工作,也称为“公共关系实务”。
10、6P′s营销策略:由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和促销(Promotion)四方面要素组成的4P′S即构成了六七十年代的营销策略。1984年美国西北大学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又在4P′S的基础上增加了政治权力(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使之变成了6P′S11、CIS: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英文词组(Corporation Indentity System)的缩写.源于19世纪中期,CIS中的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VI)与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BI)和企业精神--理念系统(MI)紧密结合起来。MI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和灵魂;BI是指企业员工的素质,是构 1
成企业形象的骨肉;VI是企业的脸面和服装。三者只有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企业的形象才能从里到外浑然一体,产生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2、CS战略:CS(Customer Satisfaction)战略即顾客满意战略,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必须以尊重、维护顾客的利益,使顾客满意为宗旨,从顾客的角度、观点出发,真诚地为顾客服务,使顾客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从而产生对企业的信任。通常采用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即顾客满意指标)和CSM(Customer Satisfaction Measurement,即顾客满意程度)两项标准来进行量度。CS战略的实施不仅把企业间的竞争引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而且也使企业公关具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简答题
1、现代公共关系为什么会首先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①现代的民主政治与社会平等,规定了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平等性
②现代市场经济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突出了公众及其利益的重要性,确定了公众在一切组织工作中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使之成为组织生存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③现代科技尤其是当时以报刊为代表的新闻和大众传媒业的发展,为有效地协调公关提供了方法、手段和技术保证,所以初期的现代公关与新闻宣传有直接的联系。
而美国当时严重的社会矛盾和公众关系方面的危机,更是加速了现代公关事业的兴起。
2、公众在组织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社会组织为什么要通过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去适应、影响环境?公众在组织环境中起什么作用,对组织产生哪些影响?)
在构成组织内外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公众是最有影响力、最为活跃的因素。公众态度、行为的变化及其与组织的关系状态,影响甚至支配着组织的环境质量。组织进行公关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去比较好地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影响环境。第一,可使组织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避免很多矛盾和困难降低发展的成本。
第二,能使组织在人才、资金、信息、知识等各个方面得到必要的支持
第三,有利于组织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优化周围的社区环境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有了公众的支持和良好的内外环境,不仅有利于组织有形资产的扩大,而且有利于其无形资产的积累。
评价一个组织公关工作的效果,也应该以组织内外环境发生的变化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3、社会组织如何处理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①在总体战略上重视所有公众的利益,注意有关决策的社会作用;
②在具体政策上重点区分不同类型公众的利益与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公众,并以他们为对象制订工作计划;
③在日常工作中善待每一位公众,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尽可能满足其特殊要求。
4、如何对公众进行纵向分类,意义何在?
1、根据公众在组织环境中的分布,可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2、根据关系的重要和影响程度,可分为首要公众和次要工种。
3、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可分为稳定公众、周期公众和临时公众。
4、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5、根据组织的需求和价值取向,可区分出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
6、根据公众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可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对公众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和判断,既是公关人员业务能力的体现,也是攻关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
5、搞好内部公关的意义何在?
(1)做好内部公众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稳定的员工队伍,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
(2)有效的内部公关工作,可以在组织内部上下、左右之间建立更好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使内部公众树立公关意识,开展全员公关,是组织对外做好公关工作的根本保证
(4)成功的内部公关工作,要在创造组织良好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倡导组织文化和精神,使之完善稳定来影响组织成员,为组织提供内在动力。
6、良好的顾客关系有何作用?
(1)帮助组织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2)增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
(3)加深顾客对组织的信任和好感
(4)有助于积极地影响和引导顾客,形成健康、合理的消费意识和行为,培育成熟的消费
者群体和市场
7、为什么许多社会组织都把与媒介公众搞好关系作为公关工作的重点乃至首要任务?
(1)没有好的媒介关系就无法形成有利的舆论环境
(2)没有好的媒介关系就无法有效地进行大众传播
8、公共关系意识包括哪些?为什么说公共关系意识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公关意识包括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沟通意识、形象意识和诚信意识
因为公关意识的出现不仅成为现代公关的灵魂与标志,而且为人们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开放条件下,比较好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提供了启示。
树立公关意识既是从事公关工作的前提,也是任何组织经营管理者所应有的素质,组织中的每个员工都应具有这样的现代的意识。
今后,在公关工作日趋职业化专门化的同时,有感恩之心、诚信之意、勇于负责等公关精神和意识更应社会化,变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一种处事准则和生活理念。这对于净化社会环境、确立新型关系、减少人为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都是有益的,公关意识的普及也必将促进社会观念的更新与变革。
9、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特征
一、以组织的自我完善为前提
二、以真实、真诚为原则
三、以协调利益为基础
四、以信息沟通为主要手段
五、以创造和谐的组织环境为目的10、网络传播对公关工作的意义
⒈有可能与公众直接进行全方位的有效双向沟通
⒉极大地丰富、拓展了公关工作的手段、领域和影响力
总之,网络改变着世界,也必然改变公共关系
11、网络公关的任务
⒈搜集和鉴别信息
⒉办好组织网站
⑴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⑵精心设计网页和栏目⑶做好信息的编辑和及时更新
⑷注意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⒊通过网络积极与目标公众建立联系,扩大组织影响
⒋维护组织网络信息安全⒌通过网络进行突发事件公关
总之,网络公关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将是未来公关人员施展才华,激烈竞争的大舞台。
12、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第一 搜集和管理信息
一、阅读有关报刊
二、浏览、搜集网上信息
三、建立信息档案,编制信息快讯
第二沟通引导,传播信息
一、撰写新闻稿和著书立说
二、编辑组织刊物
三、编写报告和各种小册子、宣传品
四、拍摄照片、电视短片,制作录音、录像资料
五、写书信
六、利用网络进行沟通 第三社会交往
一、接待工作
二、会谈
三、慰问、祝贺
四、宴请
第四 专题活动
一、庆典
二、展览会
三、开放参观日
四、赞助、捐赠活动
13、公共关系各个工作程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
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即“RACE” 模式,是公关工作中的四个环节。
1、R(Research)—公关调查研究—起点和基础。
2、A(Action)—公关策划—关键、指南
3、C(Communication)—公关实施—核心
4、E(Evaluation)—评估—反馈
确定问题、策划方案、实施传播和评估反馈是其中的四个关键步骤,构成公关工作的完整过程。这是在实践中长期形成,并得到国内外公关界广泛认可的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确定问题是前提,策划方案是重点,实施传播是关键,评估反馈是保证。科学、准确的评估反馈离不开新的、可靠的调查研究,所以,评估反馈作为“四步工作法”的最后一个环节,不仅是对该阶段公关工作的总结和完善,同时也能够在该阶段公关工作及其结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公关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公关工作确定目标和任务,这意味着下一个阶段公关工作的开始。于是,公共关系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工作就这样首尾相衔,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努力过程。
14、公关调研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说调研是公关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经常性活动?)⒈它是公关人员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组织公关状况、问题的主要渠道和基本方式
⒉ 科学的调研工作为公关人员发现问题、寻找目标、确定工作对象、进行策划创意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⒊调研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公关人员接近、了解和熟悉公众的过程
⒋只有通过经常性的调研,公关人员才能真正具有信息上的优势,有资格当好组织的参谋和情报人员,发挥自己在决策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调研是公关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经常性活动,离开了调研,就没有科学的公关工作,也没有优秀的公关人员。
15、公关策划的基本过程
⒈组成相应的策划班子⒉认真分析已有的各种信息,全面掌握策划所需的相关材料
⒊确定近期内公关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策划的方向与目标提出公关策划的思路和基本构架 ⒌进行创意⒍制定数套初步方案,经过优选形成最佳的项目实施方案
16、与一般的广告相比,公关广告的策划有何特别之处?
公关广告的策划在操作过程与一般的广告策划有不少相同之处,主要包括对象、主题、媒介、主要内容、时间和空间范围等的策划;同样需要编制公关广告计划书。与一般的广告相比,公关广告策划有有其特别之处:
1、它必须与企业或组织的公关战略相吻合,着眼于解决公关问题、塑造组织形象。
2、它应充分考虑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社会各界公众普遍的心理需求及审美标准,使自己所传递的信息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适应性,更有新闻价值。
3、它在创意上须下更大的工夫,体现自身特点,在主题意境、广告用语、画面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应精益求精,以真挚的情感吸引人、高超的艺术水平吸引人,令广大公众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4、公关广告因耗费教多,不可轻易为之,需要更好地把握时机,巧妙到利用各种外部因素、社会事件和大众传媒对公益广告的征集来大做文章,以少胜多、以质取胜;不名则已,一鸣惊人。
17、企业公关的工作重点
一、协助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
二、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三、协助企业培育品牌和良好形象
四、参与战略管理,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8、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府公关的主要任务有哪些方面?
1、强化政府组织的公关意识,密切与公众的联系和信息沟通。
2、协调利益、化解矛盾,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3、积极培育软实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和国家形象。
4、做好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理。
19、公共关系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要求?
一、公关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
1、开放的心态
2、热诚的态度
3、执著的精神
4、创新的意识
二、公关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
1、必须恪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讲究公德。
2、必须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三、公关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
1分析、策划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交际、传播和写作能力4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
四、公关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
1、专业基础知识
2、专业应用知识
论述题
1.公共关系在组织无形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公共关系工作能够在五个方面整合组织的无形资产,发挥自身特有的作用
⑴环境监测与管理
任何社会组织都是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组织无形资产的数量、质量及其效能的发挥。
公关人员凭借自己与公众的联系,及时、准确地观察环境变化的动态和迹象,及早制定对策、争取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的平衡和互动关系。这是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防止发生决策失误的重要条件。
⑵信息沟通与管理
组织的决策、管理和运行,组织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都离不开充足的信息资源及其迅速、高效的流动
认真清理各种障碍,投入必要的人财物,进行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建设使信息真正活起来,既要进得来、用得上、又要能出得去、传得开,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做好组织信息资源的合理保护。
⑶关系的协调与管理
组织应与公众建立和保持和谐、密切的关系,这是每个组织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公关工作的根本任务。“关系管理”是公共关系的核心,也是无形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⑷组织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管理
在全球化时代,品牌和形象已成为组织创新能力和“软实力”的集中象征,也是公众了解,评价组织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和形象无法脱离组织的有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而单独存在,它们需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同时组织间的竞争也往往体
现在品牌和形象间的竞争。人们通常用知名度和美誉度两项指标的高低来测定一个组织的形象。
⑸组织文化建设与管理
任何一个长盛不衰的成功中外企业和组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注意培养、建立一种相对合理、富有生命力的内在文化和精神,对组织的任何成员进行熏陶和教育,使之成为维系、沟通和凝聚员工心灵,规范员工行为和价值追求的无形纽带。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许多西方管理学家主张,“应灌输一种新的企业生活规则:文化就是力量”。
公关工作已成为组织无形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使组织与公众形成良好的关系,为组织创造和谐的内外环境,实现组织无形资产的优化和增值,增强组织的创新和竞争能力。
2.一个完整的公关策划方案一般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组织的公关现状、问题分析。
2、活动的目标体系
3、目标公众分析
4、活动主题与宣传口号
5、具体的活动项目及其工作步骤
6、活动的广告、宣传计划
7、有关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分工
8、活动的评估计划
9、活动的经费预算
10、工作日程推进表
3、社会性组织公关工作的主要任务
1、协调组织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
2、面向社会,适应需要
3、提高工作和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实力
4、主动做好对外宣传和沟通、交流工作
5、重点做好组组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管理
6、服务、回报社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4、社会组织如何与媒介公众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稳定关系?
作为组织的决策者和公关人员应主动与媒介公众交往,使双方建立相互尊重、想互了解、相互支持的稳定关系。
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媒介公众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特点,在公正、道义和坦诚的基础上,与他们联络感情、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而不能抱着利用对方的心态,要求对方偏袒自己。
其次,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组织都应对媒介公众说实话,提供真实的信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报喜也要报忧,既不溢美也不讳过。
再次,要了解各种媒体的出版、播出时间的周期,所设栏目及其内容,风格和媒介公众具体人的工作侧重、专长等,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给他们工作带来方便,确保所提供信息的新闻性和针对性,尽可能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兴趣。
最后,组织的公关人员还必须具备较好的新闻工作素养,正确区分新闻稿件和广告宣传的区别,能及时为大众传媒提供各类高质量的好稿件,提高媒体对这些稿件的采用率。
第四篇:公关语言考试重点
公关语言
1.什么是公关语言?公关语言包括哪些类别?(P4)
即公共关系活动中的语言,是指社会组织的公关人员为了塑造组织形象,在传播沟通活动中向公众传播信息的符号系统。除口头语言外,还包括体态语言、服饰语言、界域语言、书面语言等等。
2.公众态度的几种成分?(PPT上)
公众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认知成分:公众对某个机构的认识和了解,或对某一事物的赞成或反对; 情感成分:对于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同情、喜欢或轻视、排斥、厌恶等。行为成分: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3.以目的为标准,公关交谈分为哪几种类别?(P48)
以交谈的目的为标准,可以将公关交谈划分为招聘交谈、员工评估交谈、关怀性交谈、感情联络交谈、解惑交谈、商讨性交谈、对话性交谈等。
4.选择公关交谈内容的原则?(P53)
第一,双方共同感兴趣。第二,与对方的利益基本一致。第三,有助于维护本组织形象。
5.公关中的交谈语言艺术的用语技巧包括哪些?(P60)
一、对待不讲理或无理取闹的人的语言技巧
1、冷处理法
2、紧抓要害反击法
3、关联语言反击法
二、诱导的语言技巧(1)诱导对方自我否定法(2)诱导对方自我批评法
三、诱导对方认同法
四、排除误解的技巧
1、准确表述法
2、慎省句子成分法
3、共同语言法
4、缩略有度法
5、适合停顿法
五、劝说的技巧(1)设身处地法(2)善用环境法(3)注意神态法(4)信息刺激法(5)两分法
(6)前程激励法(7)提醒慎重法(8)真情感动法
六、打破沉默的技巧(1)谦和礼让法(2)激励鼓动法(3)巧妙设问法(4)改换环境法
七、巧答提问的技巧(1)顺应法(2)回避法(3)更正法(4)更换重心法(5)利用法
八、令说话动听的技巧(1)因人而异法(2)因境而异法(3)因情而异法
九、察言观色的技巧(1)性格定位法(2)仔细听辨法(3)体态观察法(4)捕捉瞬间法
6.公关人员的论辩素质包括哪些?(P76)
(1)捍卫形象的雄心壮志(2)知书达理的才学(3)敏锐迅捷的应变能力(4)随理而变的神情(5)庄重自如的身姿(6)锐不可当的语言(7)独具特色的风格
7.按公关演讲的目的,公关演讲可分为哪几种?(P116)
(1)解释性演讲(2)煽情性演讲(3)说服性演讲(4)沟通性演讲(5)礼仪性演讲
8.演讲的准备环节有哪些?(P120)
(1)拟定讲题,撰写讲稿或提纲
(2)熟悉讲稿,理清思路
(3)反复练讲,找准感觉
9.公关传播活动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P3)
第一,公关传播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组织。
第二,公关传播的主观目的是塑造组织形象。
第三,公关传播的主要方式是协调、沟通。
第四,公关传播特别强调艺术性,10.举例说明谈判的谋略语言。(P144)
(1)恐惧唤醒法:如果你不……的话,势必面临……(损失、处罚、危险等)
(2)参与说服法:请问您关于……的答案该是怎样的呢?
(3)示弱取胜法:我……我真的没办法,您能不能帮我……?
(4)最后通牒法:如果你们对这些条件还不满意,我们就终止谈判!
(5)二者择一提问法:我方能满足你方得条件只能在……与……之间,你们要多少?
(6)高、低报价法:自己脱离实际漫天要价,等待对方就地还钱
(7)加法报价法(8)除法报价法(9)吹毛求疵法(10)先硬后软法(11)如果……是否……法(12)
实事运用法(13)精确数据法(14)三点罗列法(15)权威效应法
11.举例说明克服演讲怯场的技巧。
(1)临场紧张暗示法(2)呼吸松弛法(3)注意转移法(4)胸中有人,目中无人法(5)假定听众一无所知法
12.公关演讲语言的内容要素有哪些?(P115)
真实性、丰富性、新奇性、透彻性、典型性、服务性
13.请简述公关语言艺术的功用?(P5)
(1)沟通组织与公众间的差异障碍(2)协调人际关系(3)激发公众对组织的好感(4)公关语言艺术的使用范围
14.根据美国语言大师戴尔卡耐基,演讲的开头可有哪些种类?(P125)
(1)叙述事件——事例(2)制造悬宕(3)陈述某件惊人的事实(4)提问,并要求听众举手作答(5)告诉听众如何才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6)展示物体并予以解释(7)以某位名人提供的问题开始
14.书面公关语言的一般特征有哪些?(P153)
主题明确 材料真实 结构合理 文风朴实
第五篇:公关心理学
公关心理学
一、选择题
1.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院人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组织是公共行为的出发者,即主体,公众是公共关系行为的承受者,即客体。
3.社会组织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日常的公共关系活动,另一类是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
4.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的方法、动态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5.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淡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6.影响公众心理的主要因素是:导致公众个体心理差异的公众个性。
7.意志行动通常分为形成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8.印象管理理论包括:①符号相互作用论②自我表现论③情景认同论
9.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三遍就会变成真理。”
10.雷蒙德·鲍尔提出“顽固的受传者”理论。
11.组织是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人”,是组织内部关系的“粘合剂”。
12.对公众态度测定的方法有:①自我评定法②自由反应法③行为观察法。
13.自我评定法有两种方法:总加量表法与社会距离尺度法。14.常见的逆反心理:①感觉逆反②广告逆反③价格逆反(了解)15.了解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文观性,知觉的恒常性。
16.了解动机冲突的形式: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
17.了解兴趣的差异性:①兴趣指向的差异性②兴趣范围的差异性③兴趣时间的差异性④兴趣强度的差异性。
18.了解:社区公从的需要和新闻媒介公众的需要。
19.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①能力的类型差异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0.了解传统四种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21.了解从众行为与顺从行为的不同。
22.了解行动群体。
23.了解群体的分类: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分类和控群体构成原则分类。
24.了解公众形象形成的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
25.了解影响公众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优质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效应。
二、名词解释
1.组织心理氛围:
是指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整体状况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综合反映。2.公众:
指的是与某一公众关系的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3.公众的情感过程:
是伴随认识活动和意识活动出现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是与公众对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相伴而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4.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比较微弱而具有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持久性特点。5.激情:
是强烈地爆发出来且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具体表现为狂喜,暴怒、痛苦、绝望等情绪状态。6.应激:
是出人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7.理智感: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动力之一,是与人们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情感体验。8.公众个体:
也称为个体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9.兴趣:
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采取积极态度趋向的心理倾向。10.需要:
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要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11.公平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人对其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能只看报酬的绝对值、而应当进行社会 比较或历史比较,看其相对值。12.性格:
是一种心理特征,它通过人对社会现实的相对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13.从众:
是指个体公众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进而采取与大多数人步调一致的行为。14.群体公众心理:
也叫公众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是指在公共关系中处于客体位置的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状态或倾向。15.时间:
俗称流行,是一种觉的心理定势形式,表现为社会或群体的成员在短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相互感染和模仿。16.舆论:
又称社会舆论,指在社会上或群体中人们对普遍关系的人和事公开地发表一致性的意见。17.社会组织形象:
简称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形象,即公众对组织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18.公共关系传播
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19.目标公众:
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20.纵向沟通: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21.公众逆反心理:
就是公共关系传播作用于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是公众有意脱离公共关系传播信息的思维轨道,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
三、简答题
1.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组织心理 ②公众心理 ③传播心理
2.组织心理氛围的内涵:
第一,组织的心理氛围表现了组织的意识状态;
第二,组织的心理氛围是组织情感的反映。
第三,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着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第四,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
3.一个组织的凝聚力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①组织的目标 ②组织的利益
③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④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⑤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5.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主要有以下六种:
①求实心理需要 ②求美心理需要 ③情感心理需要 ④求名心理需要 ⑤求信心理需要 ⑥求便心理需要。
6.个体加入群体的必要性: 第一,加入群体有助于满足我们的一些重要的心理社会的需要。第二,加入群体可以帮助我们达到各种目标,而这些目标作为个人是不可能达到的。
第三,参加群体有助于我们获得某些知识和信息,这些知识和信息是我们在别处无法获得的。第四,获得群体的成员资格有助于得到社会认同。
7.群众公众心理定势的表现形式:
①时尚:具体来说时尚依流行时间的长短一规模的在小可分为阵热、时髦和时狂三种类型。一般来讲,时尚具有新奇性,短暂性和循环性。
②流言:所谓流言就是一定时期内在社会上或群体内互相传播的共同关心的消息。流言大至可分为三类:一是和人们的利益直接相关的,二是与个人或群体利益有间接关系的;三是和一般无关的。流言的产生,主要是正常的信息,渠道受到了阻碍。
③舆论:舆论与流言不同,它不仅传播信息,更主要地是表达了社会上或群体内部的多数人的态度。舆论一般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失 的过程。舆论可以分为自发形成的和有意形成的两种。④习俗:即社会风俗习惯,是心理定势的又一表现形式。习俗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形态,如礼仪方面,语言方面、饮食方面和服饰方面等等。
8.公众即象与组织形象的关系: 第一,公众印象往往是一种个体印象,是处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互动之中的认知个体的整合过程。
第二,公众个体对组织形成某种印象之后,由于认识能力和接触范围的限制,往往怀疑自己的认知是否可靠,进而产生与他人交流、切磋的心理需要。9.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①它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②它具有迅速,及时的特点 ③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体是大众。10.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要素: ①公共关系传播者 ②公共关系传播内容 ③公共关系传播渠道 ④目标公众
⑤公共关系传播效果。11.简述有限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但也不能任意夸大。一般说来,受传达室者使用传播媒介,不是希望通过它来改变自己的观念,而是希望它能够支持或让实自己的所思所想是正确的,以维持心理平衡。
有限效果论提示我们,受众对组织的传播内容并不是“来者不拒”,而是有所排斥的。
12.公共关系传播中人际效的重要性:
①人际交往是大会传播手段的有力补充。
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前提。
③人际交往是消除组织内容及外部冲突的良方。
13.公众态度的结构: ①公众态度的认知成分。②公众态度的情感成分。③公众态度的行为成分。
14.针对逆反心理及行为的应对策略:
①根据相关公众的感受限度,调整公众关系传播的内容和强度,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②及时采取引导和调节措施,力求在萌生阶段使逆反心理得到扭转
③有意设置刺激诱因,促成预期的逆反行为。
15.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①克尽职守,诚实信用 ②努力学习,有效工作 ③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④公道正派,谦虚团结
四、论述题
1、营业员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策略
营造组织良好的心理氛
围,是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采用的策略主要有:
①形成组织的价值观念:具体说来,组织的价值观念对于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意义在于:第一,它赋予组织员工的日常工作以崇高的意义。第二,它赋予组织以重大的社会责任。第三,它为组织员工提供了行动指南。②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这样,员工就会因个人作用受到重视,个体价值受到肯定而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自觉地将自己的利益与组织的利益融为一体,自觉地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并在对外交往中以组织一员的角色处觉维护组织的形象。
③重视内部传播。从公共关系角度讲,协调内部员工关系的首要任务就是重视内部传播,将员工视作公共关系沟通的首要对象,尊重他们分享信息的优先权,使他们在信息分享中与组织融为一体,形成信任与和谐的内部气氛。④有效使用激励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要使员工看到,他的工作能向他提供他希望得到的东西;第二,要使员工感到,这些东西与他的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三,要使员工相信,只要努力工作,便能提高绩效。因此,激励需要讲究时机方式和量度。
⑤加强情感维系: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维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心理氛围。成功的组织大都十分重视给予员工全面的关心,大力培植温馨的家庭气氛。
⑥合理化解怨气通过合理的渠道及时宣泄出来,既不对他人构成消极影响,又使本人能够心情舒畅地重新投入工作。
2、如何激励公众的动机?
激励人的行为动机主要
有以下三条途径:一是从动机产生的心理过程进行激励;二是从个体需要和动机的内容方面进行激动;三是从行为改造的角度进行激励。
①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这个理论可以简化为以下公式:激励力量(M)二效价(V)X期望值(E),目前,期望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它对公共关系中的动机激励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按照期望理论对激励过程的分析,公共关系工作对于公众动机的激励过程的分析,公共关系工作对于公众动机的激励应当从这样几方面入手。首先是选择好目标,这是1
是否能够产生激励作用的关键。其次,努力提高价值。最后,正确地估计期望值。
②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一个人对其所得报酬是否满意,不能只看报酬的绝对值,而应当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其相对值。为了充分地调动内部公众的积极性,必须运用公平激励法。这需要企业或组织的公关人员从两个方面作工作:一方面,监督完善各项制度,制订科学的奖惩制度,做到尽量公平、合理,并帮助管理者提高素质,消除偏见,排除私心杂念;另一方面,要向公众做好宣传工作,使公众能够客观正确地对自我和他人的绩效进行估价,从而避免因主观的错误判断而引起的不公平感。③双因素理论: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在这个理论中,赫茨伯格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是从人的内部,从工作本身入手,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才是主要的激励因素。赫茨伯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人们对工作的满足因素与其工作内容有关,他将此称为激励因素;人们对工作的不满足因素与工作的周围事物有关,他称之为保健因素。根据双因素理论,组织要有效地激励内部公众的行为动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就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内部公众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尽量发挥保健因素的作用,避免引起公众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要积极从工作内容着手,充分发挥激励因素的作用,努力调动公众的工作热情和兴趣。
3.公众群体心理特征
群体心理特征是群体成员中形成的与群体活动和状况相关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感觉,是群体成员对群体自身状况及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主观把握。它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整体感等等。
研究公众的群体心理特征,对于全面了解公众的群体心理、深刻认识公众、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归属感:群体的归属感,是成员对群体产生向心力的一种特殊的情感表现。对于群体的归属感,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应当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时,要通过自身的工作,加强所在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同时还应分析和研究如何克服其他组织和群体由归属感而产生的排外倾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沟通和联络工作。
②认同感:群体认同感是成员在认识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组织内部公共关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土气,形成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
③整体感:群体的整体感是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一种总体感觉意识。组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特别是开展组织部分的公共关系工作,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感,使组织成员认同组织,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组织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4.组织形象的软要素:
软要素是组织中与人有关的要素,是组织的主要构成要素,因为人的状况对组织形象的影响最大。软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组织成员的数量和质量。通常情况下,组织成员数量代表组织的规模大小。人数多,给人以实力强,可信度高的印象。组织成员的质量包括文化素质、道路品质、业务水平、专业人员的比例和年龄结构等。比例还应该包括领导者的管理水平、公关意识以及社会知名度等。
②组织的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心理氛围一般通过组织内部的风气反映出来。风气好,员工就有舒适感、亲切感、凝聚力大小、工作态度积极或消极等反映出来。上下级关系顺畅,同事关系融洽,每个成员的需要都能得到基本满足,就会激起员工土气,使之焕发出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这对树立组织形象无疑是十分有利的。③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组织发展的长期规划及近期目标,各项方针政策,都对组织形象产生着影响。长期规划应有远见,符合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比如在公众对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关注的今天,组织作出的顺应潮流的决策或规划会为组织带来良好的声誉。
④组织的道德形象。组织应在与公众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谋取自身的利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恣意污染环境等都是有损公众利益的行为,它必将使组织的道德形象大打折扣。
5.如何使公共关系传播致效 ①传播者要有“可信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们相信权威,习惯接受来自权威的信息,易被有威望人传播者说服并接受他们的观点。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组织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活动的时候,应当善于利用“名人效应”和“自己人效应”,借名人之时广大自身影响,通过“自己人”现身说法,取得被说服者的信任。
②正反面意见并陈。美国心理学家霍央兰在美国军队的宣传效果进行研究时发现,当受众的观点与传播者的意愿不一致时,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同时摆出来,比单方面的宣传更为有产。我们说,正反面意见并陈比一面之辞好,并不等于说一面之辞就不需要了。是“两面”还是“一面”,要依具体情况而定。
③逐步接近公众。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说服与被说服的关系中,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分析阶段提出要求,逐步向公众靠拢,不能急于求成。组织的传播者在传播一种全亲的观点之前,应当有一个逐步诱导的过程:先为人们提供一些差异较小信息,造成轻微的不协调,通过逐步提供与人们观点相矛盾的信息,使证据不断得到加强,一步步扩大自己的领地,使受传者最终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态度和立场场院,接受传播者的意见和观念。影响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
第一,语言障碍。公共传播主要利用语言进行传播,所以“编码”和“译码”是双方是否对语言的词汇含义作出同样的解释。是传播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为了减少传播中的误差,克服主席障碍,传播者在进行传播时应当从对方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词汇,尽量少用冷僻的专业术语,少用那些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意义的抽象名词,多用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具体词汇,必要时,还可以用例子解释自己的意识,用图表、数字等辅助词汇意义的表达。第二,信息失真。常见的信息失真或新闻失真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①无中生有、向壁虚构。②以偏赅全,为我所需。③道听途说,“合理想象”④张冠李戴,导演摆布。公共关系人员不仅要认识到无中生有、向壁虚构是新闻采写之大忌,同时还应当认识到以偏赅全,“管理想象”,张冠李戴,导演摆布同样会引起新闻失真,从而产生不良后果。第三,言论“一边倒”。这种“一边倒”的模式,使许多报道片面性大,透明度差,容易引起,受众的反感。总之,只讲好的方面,只讲对自己有利的片面宣传,必然会降低传播者的威信,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