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办发〔2010〕50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20:5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编办发〔2010〕50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编办发〔2010〕50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

第一篇:中央编办发〔2010〕50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公安部

民政部

财政部

中央编办发„2010‟50号

关于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

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河北、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四川、陕西13省编办、农办、发改委、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试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按照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破解经济发达镇发展遇到的体制障碍,理顺职责关系,优化组织结构,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经济发达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试点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地方大胆探索、用于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符合经济发达镇区域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坚持权责一致、事财匹配,赋予镇政府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力;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在试点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执行中完善。

要通过试点,摸透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找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发达镇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思路,为2012年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二、试点内容

一是加快推进体制创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对一些规模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条件具备的经济发达镇,适时进行区划调整。

二是继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强镇扩权的原则,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着力下放城建、环保、治安等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行政管理权限。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赋予相应财力,增强发展能力。

三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置机构,由所在省通过调剂的办法适当增加编制。鼓励继续创新人员配置方式,完善管理制度。

三、试点范围

初步确定进行试点的经济发达镇共计25个,分别是:河北省高碑

店市白沟镇;山西省介休市义安镇;吉林省磐石市明城镇;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江阴市徐霞客镇、兴化市戴南镇、吴江市盛泽镇;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余姚市泗门镇;安徽省无为县高沟镇、天长市秦栏镇;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南安市水头镇;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河南省安阳县水冶镇、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谷城县石花镇;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东莞市长安镇;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新津县花源镇;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南郑县大河坎镇。

四、组织领导

试点工作由省委、省政府负总责。省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农办、发改委、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等部门制定试点方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并报中央编办备案后组织实施。要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切实加强指导,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委、政府请示报告。

中央编办将会同中农办、发改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做好相关政策的协调。

中央编办中农办

国家发改委公安部

民政部财政部

2010年4月1日

第二篇: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

中央编办发(2005)6号

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爆炸物品 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

国防科工委、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生产监管局:

为切实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工作,经国务院和中央编委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民用爆破器材的安全监管

公安部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销环节的储存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转给国防科工委承担;质检总局民用爆破器材产品质量监督职能,转给国防科工委承担;安全生产监管局民用爆破作业人员考核职能,转给公安部承担。调整后,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为:

国防科工委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具体包括:许可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销企业新建、改扩建;监督管理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销、进出口及相应储存;监督管理民用爆破器材产品质量;组织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经销单位,组织销毁处置生产、经销环节废旧和罚没的非法民用爆破器材。

公安部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的公共安全管理和使用、运输环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具体包括:监督管理民用爆破器材使用单位的购买、使用及相应储存;监控民用爆破器材流向;许可民用爆破企业和作业人员;监督指导民用爆破器材从业单位安全保卫、工程爆破的安全警戒;许可民用爆破器材运输和确定运输路线;组织销毁处置使用、运输环节废旧和罚没的非法民用爆破器材;侦查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民用爆破器材的刑事案件。

公安部、国防科工委、工商总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有责任组织查处未经许可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使用民用爆破器材的违法行为。

二、烟花爆竹的安全监管

公安部烟花爆竹厂点四邻安全距离管理职能,转给安全生产监管局承担。调整后,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为:

安全生产监管局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具体包括:监督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情况,审查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和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组织查处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组织查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事故。

质检总局负责烟花爆竹的质量监督管理。具体包括:监督抽查烟花爆竹的质量,检验进出口烟花爆竹的安全质量。

公安部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具体包括:许可烟花爆竹运输和确定运输路线,许可焰火晚会燃放,组织销毁处置废旧和罚没的非法烟花爆竹,侦查非法生产、买卖、储存、运输、邮寄烟花爆竹的刑事案件。

公安部、安全生产监管局、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有责任组织查处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燃放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

各部门要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交接前继续履行好相关职责,确保不出现监管脱节。

主题词:民爆物品 安全 职责分工 通知

-------------------------------------------

抄 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机构编制委员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构编制委员会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综合司

2005年2月18日印发

第三篇: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推荐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和第四批全国创建工作先进城市、村镇、单位的通知

[2008]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明办,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文明办: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蓬勃开展,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根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暂行办法》和中央文 明委2008年工作安排,今年第四季度将表彰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四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推动形成新一轮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热潮,促进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万众一心,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要求

(一)作出全面部署。这次评选表彰是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安排。

1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广大干部群众发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城乡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要认认真真把面上的工作抓起来,把评选表彰工作同正在广泛开展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起来,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结合起来,同各地各部门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推荐表彰过程成为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的过程,成为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过程,成为学习先进、激励后进、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质的过程。

(二)确保评选质量。评选工作要严格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中央文明委关于评选表彰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做到客观公正,公开透明,严谨有序,优中选优,真正把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绩突出、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评选出来。要坚持群众标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把评选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使评选出来的城市、村镇和单位叫得响、立得住,经得起群众和实践的检验。推荐工作要注重实效,简便易行,防止搞形式主义。要坚持实事求是,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取消其推荐申报资格。

(三)广泛进行宣传。各级文明办要组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 明单位的先进经验,切实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各部门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表彰推介等多种形式,推广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影响力。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谁推荐谁负责的原则,对受到表彰的城市、村镇和单位实施动态管理,加强指导和监督,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创建工作水平,长期保持先进性。

三、申报安排

1、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申报复查。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依据2008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今年全国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认真进行自查,符合申报条件的,于 6月5日前,向所在省(区、市)文明委

提出参加复查的申请报告。各省(区、市)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今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程序对申报城市(区)进行复查,于6月20日前将复查报告(一式3份)和测评原始记录、群众赞同率调查材料报中央文明办。中央文明办组织力量对各地报送的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区)进行复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公布确认,不符合条件的不再保留荣誉称号。

2、今年拟表彰城市、村镇、单位的申报。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和第四批全国创建工作先进城市、村镇、单位的申报推荐工作,按照本通知附件1、2、3规定的要求进行。8月20日前,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将全国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和全国创建工作先进城市、村镇、单位的推荐报告(一式3份)和相关申报材料(具体要求见附件1、2、3)报中央文明办。

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通知精神和有关推荐办法(见附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附件:

1.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申报推荐评选办法

2.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推荐评选办法

3.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推荐评选办法

4.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全国创建工作先进城市、村镇、单位推荐名额

5.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申报表

中央文明办

2008年5月8日

主题词:创建工作先进通知

报:李长春同志、刘云山同志,中央文明委委员

中央文明办秘书组2008年5月9日印发印450份

(附件3):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先进单位推荐评选办法

一、推荐范围

首批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符合条件的,均可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推荐对象。每省(区、市)可在全国文明单位名额中推荐1—5个社区参评全国文明社区。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在本省(区、市)或全行业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已获得省级文明单位或全行业文明单位称号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社区,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工会基层组织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可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的推荐对象。

二、推荐条件

推荐全国文明单位,须符合中央文明委2003年9号文件规定的“全国文明单位评选标准”;推荐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参照执行“全国文明单位评选标准”。

三、评选程序1、5月上旬,中央文明办给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下达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推荐名额。

2、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从符合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单位中择优推荐,在向中央文明办推荐之前,要将拟推荐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名单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或行业媒体上进行公示。8月20日前,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将推荐单位的经验材料(2000字以内,一式3份)报中央文明办。

3、中央文明办对各省(区、市)和有关部门推荐的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进行审核,对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征求所在省(区、市)的意见;对各省(区、市)推荐的,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将拟表彰名单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站进行公示,听取社会反映和群众意见。综合公示和核查情况,提出建议名单,报经中央文明委审定后予以表彰。

(附件)

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申报表

注:工作情况简介内容包括:1.单位基本概况;2.主要业务指标;3.创建工作主要成绩和经验(详细情况另附2000字以内材料)。上报表格及材料一式3份。

第四篇: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

【发布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3-09 【生效日期】2006-03-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新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是重要的国家机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解决当前存在的西部及贫困地区的一些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程度不同出现的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的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取得实效。在实施中遇有重要问题,请及时报告。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06年3月9日

关于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的意见

近年来,西部及贫困地区一些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队伍来源短缺、办案力量不足且有逐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这些地方审判、检察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确保西部及贫困地区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正常履行职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解决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是重要的国家机器。行使国家审判权、检察权的人员,政治上要合格,并且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法律专业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配备数量充足、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法官、检察官,全面正确地履行国家审判、法律监督职能,对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部及贫困地区一些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出现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既有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工作方面的原因。要充分认识加强这些地方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机构编制部门要高度重视基层法官、检察官队伍建设,支持和帮助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解决实际困难。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紧紧抓住全面推进司法体制与工作机制改革的机遇,通过深化改革,制定并实施符合实际、体现法检干部队伍管理特点的政策,稳定本地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提高队伍素质,使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对审判、检察人员分类管理、职级待遇、职务保障制度等重要问题,要抓紧研究,提出方案,尽早启动,扎实推进。

二、合理配置和使用现有法官、检察官资源,努力提高现有人员的整体素质

稳定现有法官、检察官队伍,进一步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是缓解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短缺问题的首要任务和现实途径。要深化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内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要进一步加强办案力量。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院领导成员和内设业务机构负责人,应依法直接承办一定数量的案件。要把承办案件情况作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审判、检察业务人员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尽量减少非审判、检察业务人员。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退休制度,不能要求未达到退休年龄的法官、检察官提前退休。尚未达到退休年龄、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的法官、检察官,可以改任同一职务层次的审判员、检察员,继续从事执法办案工作。必要时,可以组织身体健康的退休法官、检察官到办案力量薄弱的基层院帮助工作。

认真抓好培训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增加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审判、检察干部的培训班次和名额。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培训资源,采取跨区域培训合作等方式,培训西部地区基层审判、检察干部。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为解决法官、检察官来源短缺问题创造条件。

三、建立人才对口支援机制,以适当方式合理调配办案力量

建立人才对口支援机制。上级审判、检察机关要加强对下级审判、检察机关的人才支持,坚持面向西部、面向基层下派干部挂职锻炼。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西部审判、检察机关挂职锻炼,重点派往法官、检察官已经出现或面临断档的基层院。各省(区、市)要组织本辖区内地、县两级院,采取结对子的形式,进行对口人才支援。西部地区各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每年有计划地在省、地级院和条件较好的基层院抽调部分法官、检察官到办案力量薄弱的基层院帮助工作。进一步推动东西部地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按照组织安排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东部地区审判、检察机关定期选拔优秀法官、检察官到已经出现短缺问题的西部地区基层院工作1至2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东部发达地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进一步加大接收西部及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法官、检察官挂职锻炼的力度。西部各省(区、市)也应在本辖区内组织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院审判、检察业务人员到上级机关或者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提高基层院法官、检察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

对法官、检察官队伍状况要定期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因法官、检察官数量不足而影响办案的基层院,应逐级向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报告,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商请省级党委组织部门在本省(区、市)范围内通过适当方式合理调配办案力量。西部地区经自行调剂仍不能满足基本需要的,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汇总,商中央组织部同意后在全国范围内调剂。

四、改进省级统一招考,采取多种措施拓宽法官、检察官队伍的来源

坚持和改进省级统一招考制度,严格按照编制和规定的条件补充审判、检察业务人员。各地录用审判、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继续坚持实行省级统考,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录用。必要时,录用主管机关可以适当放宽开考比例。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商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同意,在中央为本省(区、市)法院、检察院下达的政法专项编制内,用一部分编制专门统一招录符合法官、检察官任职条件的人员或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全部安排到已经出现或面临法官、检察官断档问题的基层院业务部门工作2至3年,再有计划地遴选到上级审判、检察机关,并形成轮换制度。在基层院工作期间,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当地有关担任法律职务的优惠政策。

要进一步拓宽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的选拔渠道。西部及贫困地区的地、县两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法官、检察官职位,包括副院长、副检察长及以下的领导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符合法律规定的任职条件的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任用。在法检机关内部,要积极开展竞争上岗,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形成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广大审判、检察人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工作,充实法官、检察官后备人才。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将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选调法律专业人才纳入选调生计划,会同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每年有计划地选调一批优秀应届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安排到基层院工作。西部各省(区、市)每年选调的人数一般不少于20名。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要按照选调生工作的有关政策,安排好选调生的工作和生活,保证选调生安心基层,尽早成才。

积极组织开展“西部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活动。把志愿服务与人才引进结合起来,鼓励、吸引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生扎根西部,服务基层,建功立业。对参加“西部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志愿服务行动”的志愿者,特别是期满志愿留在西部地区基层院工作的,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留下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解决西部及贫困地区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官、检察官来源短缺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从现实可能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加大外部支持力度的同时,更要依赖西部及贫困地区审判、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身的努力。

西部及贫困地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织要进一步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多年来,西部及贫困地区法院、检察院的许多法官、检察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秉公执法、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涌现出大量先进模范人物,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要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宣传表彰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善于运用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教育广大法官、检察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转变作风,扎根西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按照法官和检察官职业道德要求,进一步加强西部及贫困地区法官、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建设,促进法官、检察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审判、检察机关的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法官、检察官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以更强的奉献精神、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好的办案质量,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国家战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国家战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1月22日,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的组织机构,由习近平任主任,对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1]。

主要职责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1] 领导

主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办公室主任张高丽[2]历次会议第一次会议(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于6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突出问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加强需求统合,统筹增量存量,同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体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标准建设,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刘云山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张高丽就办公室筹建工作情况及会议审议文件作说明。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近期工作要点》和《省(区、市)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设置的意见》。[2]通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规范以“军民融合”名义开展有关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和军地各部门、各单位深刻认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站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高度,严格规范以“军民融合”名义开展的有关活动,务求实效,切实保障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顺利实施。[3] 《通知》针对当前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社会组织管理、中介服务市场秩序、网络媒体及新闻传播、展会论坛活动、离退休领导干部兼职、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以“军民融合”名义发行理财产品、设立投资基金等也提出了相关要求。[3] 《通知》要求加强军民融合领域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军民融合领域社会组织实行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单位双重管理。申请成立新的社会组织,名称中一般不得包含“军民融合”等字样。从严规范全国性军民融合社会组织的成立。各类军民融合领域社会组织,未经批准不得使用“部”“局”“委员会”“总公司”“研究院”等容易误解为国家、军队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字样,已经使用的应立即变更。社会组织宗旨和业务范围涉及军民融合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登记管理机关依法加强章程核准。社会组织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设立分支机构(专项基金)等。各地区、军地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管理,依法做好军民融合领域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3]《通知》要求规范军民融合中介服务等市场秩序。从事军民融合供需对接、科技孵化、政策咨询、管理咨询、科技评估、科技投融资以及“军工四证”办理等服务的中介机构,应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需要取得执业资格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关资格。严格规范含有“军民融合”字样的企业名称、商标管理,不得使用误导社会公众、有损公共利益和扰乱社会秩序的企业名称和商标。各类中介机构和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应当依法规范经营,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得从事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的活动。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指定中介机构从事相关活动。各类组织举办与军民融合相关的商品展销会等活动,应当遵守有关规定。[3] 《通知》要求规范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新闻传播行为。各“军民融合”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得使用“部”“局”“委员会”“总公司”“研究院”等类似国家、军队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官方网站、微博、官方公众号的名称;未经有关部门同意,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国防”“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字样。已经冠以上述字样的,应当立即更正,否则不得继续运营。全面清查核实“军民融合”类以及以发布军民融合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注册、许可或备案手续,严格落实网络实名制管理要求,依法查处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及“军民融合”有关信息,应当遵守《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3] 《通知》要求从严控制各类展会、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从严控制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社会组织举办的各类“军民融合”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展示会、展销会、订货会等活动。确需举办的,应当遵守党政机关境内举办展会活动有关管理办法,履行相关报批程序,规范操作。社会组织举办“军民融合”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按照民政部印发的社会组织举办研讨会论坛活动有关管理办法执行。国家、军队各级工作人员和离退休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各类违规举办的研讨会、论坛、展会等活动;确需参加经军地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批准举办的研讨会、论坛、展会等活动,应履行相应参会报批手续。[3] 《通知》要求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兼职。离退休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直接或间接组建“军民融合”类社会组织等活动,应当遵守军地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军队社会团体管理、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退(离)休干部经商办企业等有关文件规定。离退休领导干部在社会组织兼职,必须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或备案,必须与本人原工作业务、专业特长直接相关。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依照军地有关规定给予处理,并视情通报。[3] 《通知》要求规范各类“军民融合”产业园、示范园、开发区、特色小镇建设。已经启动建设的,要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本地优势,体现军民融合特色,突出示范效应,避免同质化、泡沫化。正在报批的,有关部门要把握好节奏,避免一哄而上。各主管部门要跟踪分析相关产业园、示范园、开发区、特色小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防止变形走样。[3] 《通知》要求坚持治理和引导并重,建立由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的工作机制,实施分类治理规范,加强政策解读,统一协调行动,形成工作合力。[4]

下载中央编办发〔2010〕50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编办发〔2010〕50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民政(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