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社会学》读书笔记 陈元园
《组织社会学十讲》之读书笔记
周雪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是周雪光老师在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讲课时用到的讲义,因此行文语言较容易理解,周雪光老师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组织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我也从此书中受益匪浅。
周雪光老师用了DHL公司与GM通用公司、GM通用公司和丰田公司、英特尔公司与花旗银行等许许多多的例子向我们提出了关于组织现象的问题,这种讲课的方式引起了我对此书的兴趣。这本书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引出组织现象和组织社会学;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对组织相关的理论进行了一一介绍,分别有交易成本学派、制度学派、社会网络学派和有限理性理论。
这四个学派分别代表不同的理论,对组织现象予以解释。交易成本学派想要向我们解释的是“我们为什么需要组织?市场和组织怎样相互转化?在什么条件下转化?”的问题,经济学的解释逻辑即效率机制来解释这个问题,他们认为组织可以有效组织资源以提高效率,而交易成本学派的威廉姆森提出了“有限理性”、“不确定性”、“人们行为的投机性”、和“小数现象”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些问题,当主体处于市场关系时,具有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复杂性,当转化为组织关系时,这两个问题就不
存在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投机性和小数现象,此时是一种双边关系。市场和组织之间不是一个孰优孰劣的问题,它们的优势和弱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市场和组织只是供人们选择的经济形式而已,到底选择哪一个,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变化。
制度学派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是:在现代社会中为什么各种组织越来越相似?为什么组织或企业花费很大的资源去做一些和它的效率生产没有关系的活动呢?为什么组织的很多结构对它的实际运行没有发生作用?迈耶的新制度主义对制度趋同性的现象进行了解释。迈耶认为“我们必须从组织和环境的关系上去认识这个问题,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织现象”。组织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效率,即按最大化组织生产,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对组织的要求常常是相互矛盾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导致了不同组织现象的产生,但是迈耶又提到了“合法性机制”,这个概念是说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观念制度成为被人们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具有强大的约束力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合法性机制就是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量。正是在这种观念力量下,组织越来越朝着人们认为“合法”的方向发展。迈耶还提到了“从‘制度环境’到理性神话”这个概念,在这个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认为是最合理、不可置疑的社会事实。如果一旦有人违反这个“合法性机制”,就会受到其他人的指责,从而
失去组织的合法性。最后,迈耶对制度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及组织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在对合法性机制的进一步分析中,道格拉斯提出了“共享知识”的概念,认为人们的共享价值观对于群体或组织具有促进和整合的作用。正是组织中存在的强迫性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使得组织趋同。在社会共享价值观下,组织不得不做出“合法”却对组织本身无实际意义的决定,这些都是一些“面子工程”,为的是使得组织得到社会认可,得以继续存在和发展。
社会网络学派从社会网络关系或人际关系的网络结构出发来分析解释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结构主义的微观基础。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嵌入性”理论,重新将社会网络理论的思路引入了社会学主流研究。同时,对制度学派的理论也进行了微观的分析,比如共享观念的微观基础和组织趋同性的微观基础。
有限理性要研究的组织现象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一个组织会建立起规章制度呢?规章理性是否有利于帮我们克服有限理性。对于这部分的论述周雪光老师从有限理性的心理学基础、有限理性的组织基础和有限理性的政治学基础加以分析。韦伯认为规章制度可以保证组织有一个的稳定的环境,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率,而另外一种相反的观点认为,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规章制度反而约束了组织适应新的环境。其实,组织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使用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许多组织规章制度是组织学习的结果,是对组织成功或失败经历的总结,因此,规章制度是组
织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一把双刃剑。
周雪光老师的这本书让我们认识组织有了一个新视角——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组织现象。我们生活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组织当中,本身是组织的一员,因此,也为我们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书中关于组织的理论介绍,也对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组织提供了理论支撑,让我们不会局限于一个死角,从而开阔我们思考的视野。
陈元园
2013年12月10日
第二篇: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笔记
《组织社会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限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
《组织社会学十讲》这本书是周雪光老师讲课内容的整理,因此书中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流畅简洁。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介绍组织社会学基础知识和概念的佳作。不仅介绍了很多理论流派的观点而且把作者个人的思考过程也体现了出来。作者运用比较理论分析的框架来组织和讨论相关的学术问题。组织社会学作为一个社会学分支,近几十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研究的基本框架主要的理论都源自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心理学的部分内容,其交叉性也显示了组织社会学的丰富和独特之处。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应该对组织社会学的理论有了一定的基本认识和了解,并把握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前提假设和解释逻辑。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本书整个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全书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介绍几个基本的理论流派和思路,其目的是搭起一个“比较理论分析”的研究框架。在这一部分周雪光老师主要介绍了四种理论:一是在“组织与市场”这个主题下介绍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学派、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对组织现象的研究;二是在“组织与制度”的主题下介绍组织社会学中的制度学派以及其研究活动;三是在“组织与社会网络”的主题下介绍社会网络学派的基本思想和研究工作;四是在“组织与有限理性”这个主题下介绍“有限理性”这一思路和分析概念对研究组织现象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将这些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应用到几个具体的领域当中,看这些理论在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时是怎样分析、解释问题的以及这些理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在这一部分当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是组织内部的激励问题和组织管理等相关课题;第二是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契约制度;第三是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当中的声誉制度,最后是组织决策的相关课题。在本书的最后作者着重讨论了一下组织的局限性和组织的变迁与改造的问题。
接下来主要介绍一下众多理论流派里面的组织与有限理性这一章节和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感想。首先,有限理性可以用在组织学习理论上,用来解释为何当今组织管理理论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和内容之丰富。作者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把一只叫大卫的老鼠放到一个T型迷宫的入口,我们在迷宫的右端放上食物,看它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如此重复20次,我们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老鼠向右转的频率逐渐增加。老鼠喜欢食物,因此她做的选择也是为了食物通过不断的学习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这是心理学中一个典型的强化学习模式,不同的环境条件导致了不同的学习结果,诱导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同理,这个例子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管理理论。很多大公司的管理层都喜欢把自己的管理公司的经验总结出来发表书籍,但这些理论却大相径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有的理论甚至背道而驰。但是如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看,其实这些人的成果并不是他的管理方法有多么的科学或者自己工作有多么大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也就是并非“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在经济发展时期,各种各样的成功管理者层出不穷,而到经济衰退时期却都消失不见了。这些管理者所谓的科学的管理经验实际上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理性选择,而这些理性选择并不能作为范式复制出成功,主要还是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可以说个人的成功与客观世界是怎样分配、奖励资源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有限理性还可以用来解释组织规章制度的产生。作者提到,规章制度决定了注意力的分配,决定了利益的分配,还决定了信息。因此,如何用有限理性的知识来解释组织规章制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直接反应可能是组织的规章制度是组织完全理性化的结果,是组织对过去的经验的总结,从而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作者认为,可预测行为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并举例加以证明。经济学家曾经做研究对比经常买进卖出股票的经纪人和不经常做交易的经纪人所赚取的利润大小,结果发现经常交易的经纪人并不因为他们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取得更大的利润。因此我们可以说规章制度的制定不总是完全理性的过程,我们不能在规章制度上抱太大的理性寄托,它很多情况下是用来代替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冲突,减少决策的主观性的。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来看规章制度的话,一方面它既是组织学习和选择的结果,和对组织经历的总结,是组织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彼时的成功经验可能不适用于此时此地的情景,因此从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规章制度也有可能制约组织的发展,成为组织适应和发展的枷锁。
总的来讲,有限理性的理论也可以扩大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选择困境。有时候我们并不能追求一个完美的目标或者结果,而要考虑到现实的情况和条件,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符合自己利益的选项。而在工作当中,我们不能拘泥于前人所总结的所谓经验之谈成功之道,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利用规章制度和成功经验,一旦被所谓的权威经验蒙蔽了双眼,我们就很有可能走上教条主义的路线,遏制自己的发展,最终导致失败的结果。
XX老师的每一个组织社会学理论其实仔细读来都有一定的深意和内涵,同时也对我们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式,有限理性只是众多理论当中的一个。我也希望能够通过通读周老师的著作能够将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运用到以后的学术研究和日常生活当中,真正做到读书以致用。
第三篇:《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1
一 数字与意义
1·2 1.分析单元:所谓分析单元,就是用来考察和总结同类事物特征并解释其中差异的单元。常用的分析单元有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人为事实等。
2.简化论:用在狭小范围或特殊群体获得的结论来看待和解释所有事物,这就是简化论。
3.数字的启示:第一,常识并不总是对的。
第二,数字并不总是有意义的。
第三,对数字的错误解释经常发生。
疑问:高层次分析单元 低层次分析单元 生态谬误 区位谬误
1·3 1. 在社会学中,和其他的任何符号一样,数字的意义就在于数字的社会指称,而要获得数字的社会指称,就要有对世界的基本观点。
2. 获得具有科学意义的数字和对数字之间关系的社会意义进行解释,通常要经过几个阶段:首先,要弄清楚被研究的问题;其次,我们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考虑;第三,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如何搜集资料,如何分析资料,如何在不同的变量之间建立关系等;第四,搜集资料;第五,整理资料,并根据第二阶段的思考对资料进行分析。第六,解释结果的社会意义;第七,处理研究的结果。1·4 获得数字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区分日常观察和社会观察)
分类一:(根据是否是人为场景的观察)
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分类二:(依据是否参与到所研究的社会情景中)
参与观察(公开性和隐蔽性)和非参与观察
局限性:无论采用什么形式的观察,都难免会遇到困境,特别是在融入了被观察的人群以后,就很难保持研究甚至观察本身的客观性;还有,如果不辅助以其他方法,仅靠观察方法本身就只能获得人们行为的表现性资料。
2)问卷调查
局限性: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一定。
3)文献调查,也称“第二手资料分析”(定性方法:历史分析,过程分析定量方法:内容分析)
局限性:只能根据既有文献;对文献资料的信度测量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资料的可及性。
4)访谈、实验和评估
疑问:在问卷调查中怎么识别回收问卷的有效性? 在避免问卷调查的局限性时采取的深度访谈是什么?
如何对文献资料进行信度测量?
如何理解对文献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5 对数字科学意义的探讨策略:基本分析,比较分析和反复分析
基本分析:概括性研究——“分布”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 离散趋势分析
比较分析:可比变量之间的比较——截面数据比较 同期群比较
疑问:集中趋势分析
离散趋势分析
测量离散趋势的方法:四位分法
总结:数字对于社会学来说虽无它对于数学一半,但是没有数字的社会学是不科学的、有严重缺陷的,在一切问卷调查活动以及社会现象研究过程中,缺少了数字的解释和说明,那么一切社会问题都无法给予科学系统的解释,数字之间关系的社会意义,构成了社会学界市的重要基础。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分析策略,社会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赋予数字或资料以科学意义来增进人们对社会的了解,并获得知识的积累。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2(2007-12-21 13:45:53)
转载▼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2
二 社会之学
2·1 1.三阶段规律:孔德认为,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是“神学的”阶段,人们把一切事件都归因于生命体和人类相似的力量;
第二是“形而上学的”阶段,人类乞灵于抽象的实体如大自然;
第三是“实证的”阶段,人类认识各种现象,并找出现象之间的联系和支配现象的规律。
2. 科学分类:孔德依据“一般性不断减少,相互依赖性和 复杂性不断增加”的进化路径,对科学作了分类,并认为这个分类系统不仅是一种逻辑分析,而且也为历史所证明。譬如,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和社会学。
2·2 1. 机械团结:当社会成员具有很高的同质性,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大,人们有 着共同的生活基础,分享共同的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的时候,人们之间很自然就是一致的,没有理由去寻找另外的使人们协调一致的东西,人们共同的生活基础就是社会团结的纽带,这就是机械团结。
2.有机团结:当机器工业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后人们不再干同样的活,也不再因此有同样的生活基础,并且不在分享共同的道德准则和意识形态,个体之间开始分化,个体之间的差异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协调一致,社会必须有使差异在社会的层面上保持协调和一致的机制,这就是有机团结。
3.集体意识: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
特征:集体意识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有着自己的特征,生存环境和发展方式。4.社会现象:对个人可以施加外在压力的任何固定和不固定的东西,也就是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以个体意志为转移的和独立存在的任何东西(行动方式)。简言之,只要是对个人产生强制作用的就是社会现象。
疑问:社会事实 内省法 社会现象中的“非人格”层面
2·3 理想类型: 为了理解有价值观念和文化所影响的社会行动,韦伯创立了一种分析方法,即理想类型。
理想类型是理解世界的概念或分析模型。在真实世界里,理想类型很少存在,存在的只是理想类型的部分属性。因此,理想类型是一个参照系。
2·4 1.社会学想象力:其特征是在发端之时就出现了多元的理论思路和多元的研究范式。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即“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够理解他们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他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
2.功能主义:其视角来源于把社会和生物有机体的类比。其另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强调道德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重要性。
局限性:过分强调社会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强调社会的部分有助于整体的整合,使得其解释能力受到极大的约束。
默顿将社会功能分为:1)显功能(显现的)和潜功能(隐含的)2)正功能和负功能 3.冲突论: 强调的是社会内部的不一致,不协调,分化,冲突,认为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决分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基本状态就是冲突,社会秩序是社会冲突的结果。
4.交换理论:强调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只重视宏观社会制度和结构或抽象社会的功能主义,倡导在个体层次上研究社会的基本现象,提出社会中的交换行为就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霍曼斯从代价与报酬的角度提出一组个体运动命题:
如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剥削与满足命题和攻击与赞同命题。
5.符号互动论:完全是从主观的立场出发来讨论人际交往的视角,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即人是如何使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
疑问:进化论 结构主义 批判主义 后现代的解构主义
2·5 社会学基本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学科。
《社会学是什么》读书笔记3(2007-12-21 14:05:03)
转载▼
三 人之初
3·1 社会化:由于人类不具备其他动物的生物本能,就只能通过学习来获得能力,获得人格,并使自己成为社会中的正常一员,这就是“社会化”。
3·2 1.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理念是,所有的有机物都需要食物,并需要利用资源来躲避恶劣的天气等,以便生存下来。自然选择的另一层意思是,一些物种特征被经常使用,进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另一些特征用得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功用,其特征便退化了。
2.本能:主要是指收受基因决定的复杂行为模式。
3.教养: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有礼貌以外,主要指生存的能力,学习知识和规则 的能力,社会交往的技能,建立个人社会基础的能力。
3·3 1.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并由此构成了个体鲜明的品质特征。
一般来说,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
认知的层面:思想,知识,知觉和记忆
行为的层面:技能,天赋和能力
情感的层面:感觉和感情
2.镜中我:库利提出来,人对自己的了解实际上是通过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镜中我。按照库利的说法,“自我”是社会的产物,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反应;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来评价我们的行为,进而获得对自我的概念。
3.米德区分了两种“自我”:“主我”(当做主体的自我)
“客我”(当做客体的自我)
“主我”是每个人的天性部分。
“客我”是每个人的社会部分,包括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个体对这些要求的认知。
根据米德的研究,“客我”在社会化过程中经历了三个不相同的阶段:
1)模仿阶段
2)嬉戏阶段
3)群体游戏阶段
4.弗洛伊德区分了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包含无意识记忆和生理的,心理的冲动。
“自我”:在“超我”和“本我”之间扮演着一个中介角色,大多数情况之下处于无意识之中。
“超我”:内化了社会规则的自我。
5.艾里克森的认同危机:1)婴儿期的信任与不信任
2)儿童早期的自主与怀疑
3)学龄前的主动与内疚 4)学龄早期的勤奋与自卑感
5)青春期的认同与角色混淆
6)青年时期的亲密与孤独
7)中年期的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
8)老年期的完美与绝望
6.皮亚杰把人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感觉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疑问:俄狄浦斯情结 认同危机 角色混淆
四 明天可以不上学吗?
4·2 学校教育的功用:可以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个角度分析。
受教育者视角:首先学校教育是一张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其次是为个体的社会流动提供渠道;第三学校教育可以使人“修身”,或者说是价值观的习得。
社会的视角:首先就是将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传达给个体;其次就是进行社会控制;第三就是进行筛选和储备;第四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第五就是让年轻的一代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社会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 如果天上掉馅饼
5·2 就业市场需要“工作经验”的原因:因为创造力,信任,合作甚至社会关系网络都是在经验中获得的。
疑问:弹性生产
5·3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包揽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并使劳动者不需要找工作,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同时也使得劳动者失去了选择自己工作地区,场所和职位的权利,也失去了为晋升,调整,变换工作而进行自我努力的机会。
第四篇:社会学读书笔记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读书笔记
课程名称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书目名称
社会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张艺立
1411101021 2014级
《乌合之众》
2015年6月20日
张艺立:《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张艺立
一、《乌合之众》概述
《乌合之众》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的名著,初次出版于1895年。该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群体的诸种特点及其成因。全书分为三卷(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特点),依次分析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的意见”,“群体领袖”等,深入透视了社会服从和过度服从、趣味单
一、群众的反叛、大众文化、受别人支配的自我、群众运动、人的自我异化、官僚化过程、以及无意识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作者经验性地探讨了大众心理的产生与运行,有力地展示了大众非理性的充满变数的心理世界。这部著作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二、批判与反思
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部以阅读法国大革命时间为基础的群体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罗伯特•墨顿的序“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写得很好,他提到一点,“《乌合之众》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发现问题的功能而非解决问题的功能。他先知般写道:“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导言:群体的时代)在之前的时代里,民众的声音不受重视,到了那个年代,民主、大众传媒等的出现,让民众从各个阶层进入政治生活。
第一卷,勒庞开始分析群体的心理。
一、群体的一般特征。集体心理的获得,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接受暗示和相互传染而同一,以及立刻把暗示转化为不再受责任意识约束的行动的倾向,是群体成员——一个行为受本能支配的非理性人——的主要特点。
二、分析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在大多数群体中,可以看到如下特点:
1、冲动、易变和急躁。
2、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永远漫游者无意识的领地。”“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 而群体表现是好是坏,只取决于所受暗示具体性质。于是便有了十字军,在粮草装备几近全无的情况下,向异教徒讨还基督墓地的英雄主义;也有了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之时,留下的那句“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3、夸张与单纯。对于各种意见和信念,群体或全盘接受,或一概拒绝。这种绝对化而不容怀疑的态度,在人数赋予的力量感的催化下,促使群体赋予自己的理想和偏执以专横的性质。同时,其极端化的感情也注定它只会被简单、极端的感情打动。
4、偏执、专横和保守。勒庞老师看得很精准:“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
5、群体的道德。“群体的道德水平十分低劣。”人都有野蛮和破坏性的本能,如果加入到不负责任的群体,清楚不会受惩罚后,便会彻底放纵这种本能。群体可能无恶不作,也可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和牺牲举动,所以“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
三、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
1、群体的观念。书中提到的观点:“给群体提供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它们都会披上形象化的外衣,也只有以这种形式,它们才能为群众所接受。实话说,我也认同这点:“就观念而言,群体总是落后于博学之士和哲学家好几代人。”
2、群体的理性。群体对事情的论证,从逻辑上看十分拙劣。其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做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个在现实中也十分突出,不管事实本身,只摘取简单的表象的相同点加以放大,后由此得出一个普遍化的结论。
3、群体的想象力。正如缺乏推理细胞的人一般,群体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大而活跃,事实上群体也只能为形象所动。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而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如,对它们进行浓缩加工),纳粹党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可谓深谙此道。
四、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群体将暗示立刻转化为行动的倾向、喜怒无常的脾性、对意见全盘接受或拒绝的态度,反映了群体信念的宗教形式——一种以盲目服从、专横的偏执和要求狂热的宣传等宗教感情为特点的,将一切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这点让我想到了某些粉丝群体。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在这一卷里,勒庞讨论的几个问题,群体的意见和信念形成的间接和直接因素、群体领袖是什么人,他有怎样的动员手段、最后一点是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有哪些是牢固的信念,哪些是多变的信念,以及这两种信念形成的原因。
一、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种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教育等间接因素是酝酿一切群体意见和信念的土壤。
种族因素对群体意见的影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种族的特征通过遗传规律传承,是民族的本质,与此相比,信仰制度艺术等文明只是民族的外在表现。
传统,是种族精神的综合反映。人类历来的两大关切,一是建立某种传统结构,以成文明;二是摧毁因变得破败不堪而失去必要性的传统,以求进步。“如果一个民族使自己的习俗变得过于坚固,它就不会再发生变化,于是就如中国一样,变得没有改进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暴力革命也没多大的用处,因为由此造成的结果,或者是打破的锁链被重新接凑在一起,让整个过去一成不变地再现,或者是对被打破的事物撒手不管,衰败很快被无政府状态所替代”。这是勒庞在书中少有的几次对中国的叙述中最详细的一次,他写这本书的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那时中国的传统枷锁确实坚固,但不知他会如何解释今日的中国。
时间,时间对群体意见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点大家都懂,勒老师也只是提供一些名人名言式的说法。政治和社会制度,勒庞首先论证:通过变更制度来改变社会弊端是一种谬论。他有个观点,“一个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能力。以暴力革命为代价,换来的往往不是制度的改变,只是名称的简单变化,本质依然如故。
教育,勒庞又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个颠覆人们普遍认知的观点:“教育既不会让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让他更幸福;它既无法改变他的本能,也无法改变他天生的热情,而且有时——只需进行不良引导即可——坏处远大于益处”。用今天的话而言就是:教育没有错,错的是教育体制。著作中还提出教育与群体意见的关联:教育为今天在群众中酝酿、明天就可能付诸实施的各种念头和信仰提供了土壤。即群众怎样通过教育变成了“一直心怀不满的大军”,并且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势力而利用。
二、群体意见和信念中的直接因素。包括四种:形象、词语和套话;幻觉;经验;理性。群众意见易受形象的影响(这在研究群体的想象力时已经说得很清楚),而形象可以通过词语或套话来激活。这一段很是精彩,词语的威力同它们所唤醒的形象有关,同时又分离于它们的真实含义:比如像民主、社会主义、平等、自由等等,它们的含义极为模糊,即便一大堆专著也不足够确定它们的所指,但是这区区几个词语的确有着神奇的威力,它们似乎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仙丹妙药,各种极不相同的潜意识中的理想及其实现的愿望全被它们集于一身。——最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反而影响最大。勒庞首先说明对人类而言幻觉的重要性:自从文明出现以来,群体便一直处于幻觉的影响之下,在这些幻觉的支撑之下,人们创造了政治、艺术、社会学说等伟大的人类文明(比如古巴比伦和埃及神殿、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十九世纪震撼欧洲的大**),使人们走出了原始的野蛮状态。经验几乎是唯一能够让真理在群众心中根深蒂固、让过于危险的幻想归于破灭的有效手段。但是要想达到上述效果,就必须让经验在大范围内重复再现。勒庞的举例便是一再反复的法国大革命,却又十分正确地预言了此后发生的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上文阐述了影响群体意见与信念的各种力量,下文将说明是什么人以何种方式将其有效地运用于实践。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要想短时期内激发群体的热情,其中效果最大的就是树立榜样,而榜样则须具备一种叫做“名旺”的品质。这点可以结合我国的实例:劳动模范,道德模范,行业标兵,最美XX等等。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主要分为两类:牢固、重要和持久的信念(如封建主义、基督教和新教)和短暂而易变的意见(如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或神秘主义)。
第三卷,勒庞分析了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对于著作中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并没有太大感触。但最后的最后,勒庞“对我们之前那些文明的伟大和衰败的原因加以评价”,最后那几页的概括很精彩,关于文明进化过程的叙述尤为精彩,可以理解为当前时代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在不可逃避的群氓时代探索以“理性”为特征的管理形式。
同时,这本书成书的时间是100多年前,一些观点并不严谨,全书缺少科学的严格性。同时部分观点属于偏见不够中立,比如对性别、民族之类的看法。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这本书。
三、感悟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又有什么作用呢?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听起来理性好像是个好东西,我们或许羡慕理性的人,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是没多少理性的,更不怎么需要理性地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当别人触碰懂啊你的底线时,便不要愿意用理性思考问题了。
概括地讲,勒庞在《乌合之众》中研究了两个基本问题:个体是如何被群体湮没的?群体是如何沦为“领袖的囚徒”的?勒庞的深刻一如马基雅维利。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展示了统治者的牧民之术,而前者是被牧之民俯首称臣的驯服心理的演绎,或者说,领袖崇拜的心理解构。群体是无辜者亦是造孽者,从这个角度看《乌合之众》,实在像极了一部人类的悲剧史。
第五篇:社会学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
学校:辽 宁 大 学
学院: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
姓名:刘 颖
学号:29030612
5目录
一介绍文章
1.研究者目的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3.研究者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什么?
二.对本文的论述
1.优点:
2.缺点
三.个人观点
四.【参考文献】
一 介绍文章
1.研究者目的:
本文的目的旨在探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自身的变化与国家干预方式的变化是怎样影响社会的生长并改变这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进而揭示出中国市民社会发育方式及国家——社会关系形态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最重要的差别之所在。
2.研究者的研究方法:
国家在小区研究中的失语是否真的意味着国家在基层社会消失?本文即以这个问题为研究起点,以“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力实践”为研究视角,通过观察国家与社会在日常生活之中权利博弈的动态场景,了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构建和再生产出来的,以及“国家事怎样通过其干预来影响社会,以及改变着国家与社会中各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的”。
3.研究者如何获得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是什么?
本文具体是从发生在一个新型商品房小区中的系列故事为线索,通过四个角度,即国家限定空间中的业主自治、“民间活动”中家的“到场”与“在场”、社区运动中作为行动武器的“国家”和社会发育与国家浸入,来将目光聚焦于国家,通过追踪国家的行动轨迹和策略,揭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所发生的变化。
最终得出的研究结果: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提出,“国家与社会互动可以达致四种可能的结果:第一是整体转型,即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导致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第二是国家与现存社会力量合作,即国家吸纳新的组织、资源、符号和力量,使它可以对现存的社会组织进行控制。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第三是现存社会力量改变国家,即或者国家控制社会力量,但没能建立一个新的统治模式,或者产生了新的统治模式,但是由非国家的力量占主导;第四是国家未能有效整合社会,这将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分裂”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就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这一进程还远未结束。
二.对本文的论述
1.优点:
①将社区建设设置于现实性的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野来分析,通过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进行阐述,有说服力的说明了中国市民社会发育的过程及其曲折性。中国的社会发展有其特殊的国情背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任何行为和意志都要体现党和政府。“中国的社区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行政型向半行政半自治型的发展过程, 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在城市社区发展中的一种反映。建立在合作主义基础上的新型政府与社会关系、社区体制逐步取代单位体制以及城市街道体制的改革, 代表着我国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而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社区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伴随着社区的发展, 中国社区自治的未来模式是由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和政府的合作治理。”[1] 从本文也可以鲜明的体现出,雅芳小区由最初的自发组建业委会到后来的政府引导的自治,和因污染问题与政府的游说、谈判都说明:中国的社区体制自身在转型,但也需要政府的“到场”,政府只有转变自身的职能,转化为服务性政府,才能给社区活动提供帮助,建立在政府组织的基础上的自治组织才能有利的促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②思路清晰,结论层层证明。本文的四个角度环环相扣,有理有据。从第一个国家限定空间中的业主自治角度,得出的结论为相关制度虽然规定了小区自治的可能性,但也预留了政府干预的路径,而在具体操作中,政府很有可能借助这些合法路径,才赢扶持矛盾中的某一方面等变通性策略实现对小区治理的直接干预。到第二个“民间活动”中家的“到场”与“在场”角度,结论为在自治组织健全、运作有序的社区日常生活中的国家行动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国家在基层社区的存在和重要性。第三个社区运动中作为行动武器的“国家”的角度结论为自治小区赢有能力通过协商和投票处理小区内部的治理问题和矛盾纷争,还能够就涉及小区利益和事物的问题与其他外部社会组织互动。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健全的、政府之外的社会网络是缺失的,这就决定了小区自治的另一个局限性:在面对诸多涉及小区外的问题上,还必须、也只能依赖国家的介入。第四个和社会发育与国家浸入的角度。这一角度是基于对现阶段国家力量与民众自治互动形式及其特点做的讨论,结论为对于商品房小区这样的新型城市基层空间,基于建筑物区别所有权而聚集在一起的业主群体,尽管具有积极的自治主张,但基层自治空间的有限性、自治行动资源的缺乏和发展路径的依赖性等,决定了以此为基础生成的“社会”并非“国家”的对立物,而是浸透着国家的身影和力量,尽管它们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这样一个不得不依靠国家推动与支持的社会要能够同时为社区自主整合的机制和基层社会民主发展提供基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的来说,这四个角度层层深入的向我们阐述了现阶段中国自治社区发展的现状,也提供了现实性的改善途径和理论性的完善方法,让我们更有条理的发现更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2.缺点:
正如最后作者所言,本文在国家——社会互动中,侧重于国家的作用,而很少的投向社会对国家的型塑。
“根据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强弱对比,有的学者讨论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可能模式,即强社会——弱国家模式、弱社会——强国家模式、弱社会——弱国家模式和强社会——强国家模式。”[2] “当社会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来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克服来自社会内部的威胁时,就会形成强国家,并通过政府的力量来组织和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或者威胁。由此,就形成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或者强国家的历史传统。其次是国家受到的外部威胁,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越恶劣、面临的外部威胁越严重,国家就可能形成强国家,通过国家力量来组织和动员国内社会资源,抵御或者消除来自外部的威胁,确保国家或者社会的安全。从社会以及社会处理与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成何种模式则取决于社会自身发育的程度以及社会处理与国家关系的态度。当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对立与紧张关系,也存在统一与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国家要有效管理和协调社会,保证国家法律、政令和政策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就需要有足够强的国家力量。同时,社会要依赖国家克服和解决社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确
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也需要国家保持足够强的力量。另一方面,如果国家力量过于强大,过多干预正常社会生活,甚至国家完全控制社会、一切社会事务全部由国家承办,从而抑制社会的活力,导致社会不能正常发育和社会力量弱小,人们过多地依赖国家来解决自己面临地问题。如果国家力量过于弱小,国家就会无力管理和协调社会,不能有效调节和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强大的社会集团或者社会组织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甚至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甚至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上是本人针对国家型塑社会、社会也型塑国家的交塑过程。查阅相关论文找出的结论。
三.个人观点
通过本人对本文的阅读,有如下拙见:
1.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路径大多以居民社区民主自治体制建设为起点,而本文的事例是以社区自发自治的道德滑坡结束的,进而到政府引导的自治。本人不认为仅仅像这篇文章所指出的,没有政府的介入而存在道德问题。还存在着的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的缺失。即老百姓不相信政府真是在为他谋利益,政府能够为他谋利益。当在阅读这篇文章时,疑惑着如果起初的以陈玲为代表的业委会没有存在道德问题,居民自治是什么样的结果,国家是不是真的就“看不见”了?而政府的合理性介入,让老百姓“看得见”又是否真的会带来积极的作用呢?
所以我认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是重建社会信任,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社会资源。老百姓信任,即使在社会政策考虑不周全,也能弥补;反之如果老百姓不信任,最好的社会政策也难以贯彻。随着一些惠民决定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定会绝大地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即社会与国家的距离,定会使人民群众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增加安全感、信任感、公平感,从而极大地增强百姓认可的公平,从而增进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构。
2.个人认为中国社区的发展单单靠像赵兵等人义务奉献和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是不够的,更需要社区内的人员全体参与,更重要的是树立责任意识。社区作为一个接受政府指导的自治体,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社区居民在平等分享社区建设成果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扩大和落实居民参与权,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使社区参与法制化、制度化和有序化是发展基层民主,促进当代中国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上是本人针对《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的读书笔记,请老师斧正。
四.【参考文献】
[1]吴志华: 大都市社区治理研究: 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出版社
[2]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 年第 6 期
《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吴克昌
《中西方文化与管理比较分析研究》 杨红娟
《当代中国政府转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杨振宏
《社会与国家关系在当代中国的互构》郑杭生 杨敏人民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