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秘书在公关活动中应做的工作
一、组织专题公关活动在公关初期,公关活动的主要任务具有扩大组织的影响,提高组织的知名度,提高公众对组织的认知程度,增加组织的吸引力;实施双向的信息交流,有效地进行组织与公关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在组织推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项目、新的经营方式时,要及时利用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进行宣传介绍,消除公众的观望心理,诱导他们做断的尝试。在组织发展顺利时,公关活动要宣传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扩大影响,强化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通过公关活动的开展,使组织付出的努力让社会知道,在公众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二、采集信息秘书人员应及时搜集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和对信息的剖析反馈给组织的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决策参谋作用。秘书人员应采集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收集政府决策信息。政府的方针政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因此秘书人员必须注意收集和研究政府的决策信息。
2、收集法律法令信息。秘书人员应熟悉法律条文的修订和颁布情况,以便决策时依法规范自己的组织行业,帮助组织取得合法的权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收集新闻报道中与本组织有关的信息,以便及时将单位的新情况、新动向,通过新闻媒价传播出去,吸引公众的注意。
4、注意收集公众对组织的机构设置、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办事效率、服务质量,以及产品质量、品种、价格、包装等方面的评价。只有把握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方面的信息,才能对组织的发展作出正确的决策。
5、公众信息收集。要赢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必须了解公众的需要和要求,了解他们的分布情况,了解他们对服务或产品的意见等。
6、秘书人员还要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人员配备、技术力量、管理方式、产品质量、销售服务情况、资金实力等方面的信息。
三、做好组织内部的引导协调工作现代社会组织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其各要素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教育引导内部员工珍视和维护组织形象,牢固树立组织的公共关系思想。秘书人员要使广大员工懂得,组织良好形象的建立,不仅仅是少数领导和公关人员的事,它需要全体员工工共同努力。
1、树立公众利益第一的观念;
2、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或优质服务;
3、使每一名员工都成为一名公关人员,能积极主动地向外界公众传播介绍本组织的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特点和各方面的成就,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4、教育和培训员工懂得公共关系知识,掌握公关实务和技巧。
四、做好组织处部的协调工作公共关系就是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协调沟通机制,即运用各种协调、沟通的手段,为组织疏通渠道、发展关系、广交朋友、减少摩擦、调解冲突,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人和”的环境。来源:秘书高效率工作手册
第二篇:在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大众传播媒介
在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大众传播媒介
公共关系传播的出发点是组织,是代表组织行使传播职能的个人或机构。
从组织内部结构看,一般组织(赢利组织比较明显)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管
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是组织的实权机关,一般由组织内部的决策性人物,如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组成。它负责确定组织的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管理层是决策层的下属机构,包括生产管理部门、计划管理部门、物资、销售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把决策层制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去,对日常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执行层在决策层的领导和管理层的协调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组织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三个层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维系着组织自身的 发展。
在这里,组织传播担负的任务是多重的:首先,他要把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满足经媒介传递给目标公众;其次,他要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这一过程用CAC表示),并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此外,他还要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信息联络,充当组织关系的粘合剂;最后,他还要代表组织同目标公众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为组织取得直接的信息反馈。由此可见,作为一个 社会 组织的参谋,公共关系人员仅有可人的外貌和善于交际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具备与公关职业相应的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必备的工作技巧。
需要对公共关系传播者在组织中的位置 问题 作一说明。在一些有关的学术论著中,作者常常把公共关系传播者,即公共关系部门或类似的部门安置在管理层中,与生产管理部门平行。这或许有它的道理。但是笔者认为,公共关系传播者的地位是比较特殊的,它是决策层的助手,是管理部门的协调者,又是上、中、下三个层次之间的信息沟通者;它处于决策层的直
接领导之下,又很难说属于哪一个层次。因此,在公共模式中,我们赋予它一个特殊的位置。在公共关系传播链条的第二个环节——传播媒介中,也就是由美国社会心 理学 家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守门人”的概念,现在已经得到美国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学者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向公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的作用。拿新闻来说,通讯社决定发布的新闻只占已发生的重要新闻的百分之一,而读者最后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又只占通讯社发布的新闻的百分之一、二。主管这种过滤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守门人。公共关系传播者发出的信息,只有顺利通过守门人这一关,才能经媒介流向公众。对于公共关系人员来说,这将是一个考验。
公共关系传播的下一个环节是公众。公众分为非目标公众和目标公众。前者指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分布广泛的、不确定、不确知的公众,后者指与组织有着某种特定联系的集合群体。公共关系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组织发出的信息经过传播媒介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目标公众那里,并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渠道取得信息反馈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传播行为。公共关系传播不但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还要利用人际传播的某些手段。因此,公共关系传播模式还包括人际传播部分。公共关系传播中的人际沟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组织内部的人际交流,如组织内部的员工大会、工作情况汇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等。其二是公共关系人员与目标公众之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它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接待来访、举办展览、召集消费者开座谈会等等。下面我们对公共关系模式中的两个主要部分——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和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的运行过程进行简要的说明。
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和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过程都是借助于大众传播媒介实现的。不同的是,前者指传播者通过制造和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引起媒介的注意,促使它主动进行宣传报道的 方法 ;后
者指传播者向媒介提供有关组织的信息,通过它传播出去,或是花钱购买新闻媒体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作宣传的形式。
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过程是一种无须付费的宣传方式只要传播者肯动脑筋,善于挖掘和策划,把媒介吸引来,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60年代初期,精工表质量和性能均属上乘,虽然生产精工表的公司花去大笔广告费,却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这家公司采用了吸引舆论的手段,一举获得成功。他们派飞机在澳大利亚投下许多精工表,阳光下,人们被天空中突如其来的金光闪闪的东西惊呆了,当捡起一块块从高空坠地后依然完好无损的精工表时,无不为之叹服。新闻界对此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报道,精工表从此打开了销路,精工产品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种传播形式的优点是:
第一,既可不花一文,又可以达到扩大 影响、提高组织知名度的目的。
第二,精心策划出来的新闻事件,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容易引起记者们的注意,得到他们配合。
第三,这类事件大多带有戏剧色彩,奇特有趣比起一般的商业广告,更容易吸引公众。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过程是组织最常采用的一种原料形式,它包括传播者向媒介提供新闻稿件和利用媒介做广告宣传两个部分。
撰写新闻稿是公共关系人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必要手段,利用这种形式进行宣传,要求公关人员了解新闻媒介的性质、特点,熟悉新闻报道题材,掌握新闻写作技巧,以便向媒介提供具有新闻价值、合乎新闻学原理、符合新闻传播 规律 的稿件。与“吸引媒介”的宣传方式相同,这种宣传亦无须付费,不同的是公关人员提供的新闻稿不能直接发布出去,而要经过媒介“守门人”这一关,这就有被选用和不被选用两种可能性。
刊登广告。也是组织(尤其是赢利性组织)利用大众传媒的最常见的形式。这是一种付费的宣传方式。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宣传有两种,一种是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产品或商品广告,如各类家用电器广告、化妆品广告以及金银首饰广告等等。我们熟知的许多商品,像海尔、佳雪等品牌,就是通过这种形式名扬四方的。刊登商业广告的目的在于宣传 企业 的产品和服务,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使之产生购买欲望和行为,促进产品销售额的增长。
另一类是非商品性广告,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中以广告形式出现的有关企业的生产、产品、经营管理、领导与员工等方面情况的介绍,包括节目祝词、节目赞助、开业及庆典消息等等。我们常见的“XXX向全国人民拜年”的广告,即属此类。与商业广告不同,这类广告的侧重点不在推销商品,而在于与公众进行感情交流,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提高它的知名度。这两类广告宣传形式的优点是:
第一,利用这种传播方式,组织具有较多的自主性,可以自行决定广告的形式与 内容,选择媒介的时间与空间,不必受外界的左右。
第二,组织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编制广告计划,确定宣传方案,在比较的基础上对费用、媒体等 问题 作出通盘考虑,而不必临时磨枪、仓促上阵。
第三,由于组织花钱买下了新闻媒介的频道或版面,可令其反复播放或刊载,并持续一段时间,因而有利于突出商品的特性,加深人们的印象。总而言之,想方设法吸引媒介使大众传播媒介主动了解并采集有关组织的信息和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给大众传播媒介两种传播形式对于组织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各有特点,也各有利弊。在实际工作中,公共关系人员可以根据组织面临的具体情况对此加以选择和利用。
第三篇:秘书应做好督查服务工作
秘书应做
督促检查是秘书部门辅助领导决策付诸实施的一项重要服务工作。过去,我们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布置多,检查少,或者就是有布置无检查。办公厅应该发挥督促检查作用,协助领导,推动决策落实,以适应领导工作的需求。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一、督查内容与领导决策相联系
秘书督查的内容,无论是重大事项,还是领导批办专项,都与领导决策密切相关。因此,秘书部门在督查工作中,必须把领导决策事项作为督查的重点,跟踪追击,检查督促,狠抓落实。
二、督查方法与秘书工作性质相一致
督促检查本是一种领导行为,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但是,秘书部门的辅助性质,要求秘书督查不能采用领导督查的方法,而必须采用秘书督查的方法,即协助领导者进行督查,在督查活动中,其所做所为以及方式、方法和语言都必须符合秘书的身份。否则,将会出现越位、擅权和独断等错误行为。
三、督查效果与决策落实相一致
检验秘书督查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看领导决策落实情况如何。因此秘书部门的督查必须看实绩,重实效,绝不能
摆花架子走过场。这就要求秘书部门在督查工作中,必须坚持把推动领导决策落实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好督查服务工作
第四篇:业务园长在教研管理中应怎样做
一、控制教研工作的方向和内容控制的目的是确保预先制定的目标与计划的实现,而不是限制和包办代替。因此,业务园长在发挥控制职能时应注意:第一,为了及时掌握信息,就要有职位层次清晰的组织机构及畅通的意见沟通渠道;二是善于制定和运用规章制度激发各类人员的责任感与主体意识,以实现目标管理中的分层管理;三要在计划指标与现行情况相核对、徇的过程中,要做到“控制管理与灵活处理的辩证统一”。
二、指导教研工作进程
(一)明确指导内容首先,业务园长要指导各教研组制订各自的教研工作计划并予以审批。教研组是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全园的教研工作计划必须通过各教研组的计划才能落实。因此,业务园长应深入各教研组,指导教研组长根据全园教研管理总目标、各年龄班(或活动组)教育目标要求,结合各组实际情况,分解制定出班组教研工作计划(最好直接为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其次,业务园长要努力创设教研活动的条件与环境。
第二,业务园长要指导各教研组长联系本组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教研活动。业务园长在给教研组长交任务、压担子时,必须指导教研组长如何开展工作。
第三,帮助保教研究人员及时总结、推广教研经验。一是召开经验交流会;二是兴办现场观摩活动;三是编辑教研经验集。
(二)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1.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相结合。
2.“走马看花和下马看花”相结合。即指全面总体观察和重点细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3.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相结合。直接指导即业务园长直接参加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4.阶段指导与分层指导相结合。
(三)注意指导的适宜性1.指导要适度。
2.指导要适时。
3.指导要因人而异。
三、协调教研工作关系
(一)协调服务与领导的关系。
树立为园长和广大教职工服务的思想。对上应主动地将保教研究管理情况和保教人员参与情况向园长汇报,可采用反复提示法或事实启迪法赢得园长对自己分管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对下要善于发挥教师的优势,大胆使用,及时给予激励,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二)协调幼儿园各部门间的关系。
业务园长应主动向各部门(如后勤组、保健组等)介绍幼儿保教研究情况,听取负责人的意见,争取各部门的支持与协助。
(三)协调全园教研与各教研组活动的内容、时间。
业务园长应全局控制教研活动内容与进程,以全园教研活动指导与启发各组的教研活动,各组的教研活动又围绕全园教研工作展开。时间上可周期轮流或月周递进,一般全园教研活动间隔稍长,各组教研活动间隔稍短。
(四)协调好幼儿园与外界环境、兄弟单位的关系。
第五篇:在高效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做想法
在高效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做
在与教师交流和研讨过程中,对在高效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做又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通过再学习之后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体会:
1.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较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少、精、活、新、高”(即教师课堂教学,讲授时间要少,精讲精练,教法与学法要活,教学手段要新,教学效果要高)。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感觉自己在这方面一直“抓”不准,教师是通过已有的教案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备课中对问题的提出没有进行引导,只是教师提出,学生回答的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我觉得只有对教材“吃”透了,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怎样参与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不断激发学习兴趣、传播学科知识、训练科学思维、教会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从而上好每一堂课。
3、要特别重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新教材的设计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合理的要求,给学生创造并提供不同发展的空间。从“扶”到“放”,要敢“放”,相信学生,给学生自由,让他们通过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学习可以自学的内容。
这次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理念,但更让我看到自己的更多不足。以上几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力争“日清日高”,真正做到“高效课堂”,和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