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时间:2019-05-14 20: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第一篇: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围绕全国“十一五”发展规划,各地均制定了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从GDP指标看,全国各地“十一五”发展规划中,GDP平均增速高于国家规划2.4个百分点。

本报告的区域划分采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提出的“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方案: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即东部板块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中部板块划分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西部板块划分为大西南、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其中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黄河中游经济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大西南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大西北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

从各地的GDP增速目标来看,有9个省市区定在10%以下,其他22个省市区都在10%以上,其中12%以上的有4个省市区,为内蒙古、吉林、天津、西藏。与“十五”计划相比,东部地区的“十一五”GDP增速目标基本维持不变,只有天津、河北、山东三个环渤海省市上调了1~3个百分点。东北和中部各省、自治区GDP增速目标均高于“十五”计划,其中内蒙古、吉林“十一五”时期的预期GDP增长率分别为13%和12%,较“十五”计划上调4个和3个百分点,无论是GDP增速目标,还是上调幅度,都是全国前两位。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十一五”增长目标,除新疆、西藏、青海外,也比“十五”计划有所调高,云南“十一五”时期GDP增长率预计为8.5%,是全国最低的,但也较“十五”计划提高了0.5个百分点。相对“十五”期间实际的经济增长而言,各地“十一五”规划中的GDP增速目标并不高,以三大经济圈前两位城市为例,北京和上海都将预期年均增幅定为9%,天津、苏州和广州则定为12%,最高的深圳也只定在13%,均比其“十五”年均增幅低1~3个百分点。

按各地的GDP增速推算,在“十一五”时期,我国GDP五年年均增长9.9%,高于国家规划(7.5%)2.4个百分点。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速分别为9.6%、10.9%、10.4%、9.4%,东北增长速度最快,西部最慢。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55.5%、8.7%、22.7%、13.1%变为2010年的54.8%、9.1%、23.2%、12.9%,中部的比重上升最多(0.5%),东部下降最多(0.7%)。东北、中部、西部与东部GDP之比由2005年的0.157∶0.409∶0.237∶1变为2010年的0.166∶0.424∶0.235∶1,这说明东北、中部与东部的差距将缩小,而西部与东部的差距将会略微拉大。(海燕)

第二篇: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6)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6)》

课题研究及编纂方案

一、目的要求

以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为主线,研究分析2005年以来全省及各区块经济的发展情况,记述新成就,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集课题研究、专题报告、调研成果、典型案例、统计分析为一体,对外宣传浙江经验,对内提供决策参考,为促进浙江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二、主题思想

本卷主题: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促进浙江区域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平稳协调发展,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要围绕这一主题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组织开展各项研究活动。主要包括:

1、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研究;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城乡布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3、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4、关于统筹区域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研究;

5、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研究;

6、关于扩大经济强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升县域经济研究;

7、关于我省主体功能规划和区域开发政策的研究;

8、关于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实施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9、关于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发展临港工业,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研究;

10、关于全面建设文化大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11、关于建设“法治浙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研究;

12、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研究;

13、关于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研究。

三、主要内容

(一)综合报告(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经贸委、有关研究单位)

1、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2、浙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报告

3、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兄弟省市比较分析

4、浙江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分析

5、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二)专题报告(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区域经济研究会、有关研究单位)

1、浙江区域经济专题研究(专题内容自定)

2、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专题内容自定)

3、浙江省区域经济优秀研究成果

(三)区域报告(市县发改委、经贸委)

1、11个地区区域特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2、全国百强县(市、区)特色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四)典型报告(市县发改委、经贸委负责组织)

1、经济强镇、1业园区典型报告(撰写内容包括概况、主要经验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每篇3000字以内)

2、区域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典型报告(撰写内容句括概况、主要经验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每篇3000字以内)

四、时间安排

报告一式两份于2006午9月15日前交校科技处,由科技处统一报送,11月份出版。

五、组织领导

编委会由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社科联、省统计局、省社科院和省区域经济研究会有关领导组成,具体工作由省区域经济研究会秘书处(《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编委会办公室)负责。

浙江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第三篇: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富源地处云贵交界,东邻贵州省盘县、兴义市,南接罗平县,西连麒麟区、沾益县,北与宣威市毗邻,距离昆明200公里、曲靖75公里,素有云南东大门、滇黔锁钥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9镇1乡2街道、161个村(社区)、1723个自然村、16.87万户农户,总人口79万人。年平均气温13.8℃,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海拔2000米,森林覆盖率44%,城镇化率34%。富源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7%的国土面积为山区,贫困人口有15万人,水利化程度仅为15.6%,2万余户电网未改造,22.46万人饮水不安全、6.07万人饮水困难,140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主干交通等级率较低。富源是资源大县,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276亿吨,已探明储量87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县,其中储量42亿吨的老厂无烟煤片区为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全县共有地方煤矿132矿141对井。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滇东电厂和雨汪电厂。富源是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县,“大河乌猪”是继江苏省苏太猪之后第二个国家级地方优良新品种,是云南第一个国家级优良品种,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富源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建有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东恒集团。富源是全国魔芋种

矿井5对,技改煤矿7对,完成县域原煤产量2250万吨、实现产值214.5亿元,发电115亿度、实现产值33.5亿元。煤化工和非煤产业有序发展,华鑫焦炉尾气制天然气项目投产,泽鑫铝业铝产品加工投入试运行,以昆钢、德鑫为重点的500万吨煤化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60万吨阳极炭素、2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可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85亿元。三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住宿餐饮、社区服务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可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亿元。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富源县按照“产业建设年”要求,做实做稳一产、做优做强二产、做大做活三产,经济实力得到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三农问题千头万绪。自然灾害和疫病防治依然严峻;农资价格涨幅过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技干部专业结构单

一、知识老化问题依然突出,装备差、推广手段落后,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尚需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主要农产品面临着市场风险,以“大河乌猪”、“富源魔芋”为主的特色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龙头企业产品整体质量还不够高,缺乏精品名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强,农产品面临着市场风险。

要性,并加以开放利用,就可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1.资源丰富。富源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境内不仅土地、水能、动植物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更为丰富,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萤石、铅锌、硫铁矿、铁、石膏、金等4类21种。除矿产资源外,还盛产魔芋、火腿、蓝莓、银杏、核桃、黄梨、酸菜、酒、豆等特色农副产品。

2.交通便利。境内建成了以2208铁路、南昆铁路、曲胜高速公路和省道205线、101线为重点的交通网络,正在建设的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做前期工作的富兴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初步形成了“一主三支两铁”为主骨架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

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

1.将农业发展放在基础性地位。持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一是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壮大专业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扶持发展玉米、马铃薯、优质水稻、牛羊、蔬菜、油菜、生姜、蚕桑等共性优势产业,积极鼓励发展魔芋、大河乌猪、蓝莓、核桃等地方个性特色产业,科学引导发展经济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共性优势产业板块连片、规模聚群发展,个性特色产业区域集中、中心辐射发展,新兴产业市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二是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高原特色农

极拓展市场,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壮大企业发展规模,构建以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支柱企业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全县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做好煤炭、煤化工、煤电产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综合平衡,通过整体规划,建设一批集规模优势、环保优势、节能优势一体的产值超亿元的新型煤化工企业。三是建好工业园区,打造发展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园四片区”,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吸引大资金和承载大项目的能力,规范政策扶持,赋予管理权限,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优惠。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行业协会为主要渠道,采取委托招商、中介招商、联谊招商、会展招商、顾问招商等多种形式,抓住国家实施云南桥头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

3.将第三产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富源县创建“滇东一流县”的重大战略任务,着力突破瓶颈、优化环境,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第三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放宽市场准入、实行税费减免、优惠土地供应、加强资金支持、促进人才引进、完善社会保障、控制用水用电用气用地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融资力度。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参照省、市和其它服务业发达县的做法,拿出

展环境。

2.稳步推进旧城改造。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对县城重点区域进行改造,加大安置房及公益性项目建设。

3.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BT、BOT、EPC等多种形式,多方争取资金,加强供水、供电、公共交通、排污、防洪、绿化、环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

(三)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

1.留住本地人才。不断增加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千方百计留住本土人才,多渠道培养人才。人才是一种特殊资源,其价值完全在于开发使用。教育培训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要实现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忻州,留住本土人才施展才能,必须抓好人才的教育培训。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慧眼识才,大胆用才,不仅专家、院士、博士是人才,技术工人、土专家、田秀才也是人才。其次高校毕业生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情感召、政策吸引、宣传引导等措施,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本土高校毕业生返回故乡,为家乡经济建设效力。同时充分挖掘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岗位,拿出一定数量的空额编制,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一批,既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又提高了本土人才的利用率。

第四篇:第三课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课区域经济发展 朱翔教授

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顾问、专家咨询组成员。主持我省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如《湖南省“十五”期间和到2015年城市化进程研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控制规划研究》、《长沙市桔子洲旅游开发规划》、《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等;还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洞庭湖水灾减灾的经济学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构建环洞庭湖经济圈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研究大部分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主持我省重点科研项目3项:《三峡建坝后洞庭湖区环境生态变化趋势及对策研究》、《湖南省山河库湖开发整治规划纲要》、《湖南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研究》;参与我省与长沙市“十五”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参与国家教育改革重大项目,担任国家新版中学地理教材主编。2001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现兼任教育部课程核心组成员,湖南省经济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现在是发展中心城市?或者是发展中小城市?城市做大了就是城市病,县市区这级就是交通问题、财政问题,5亿元左右是吃饭财政;5-10元之内是过日子,10亿元以上日子就好过一些,30亿元,就好过多了。去年湖南2460个亿收入,GDP2万个亿。但是江苏的苏州下面的县市区200-300亿左右。我们有的市州十年没有上大项目。县里面手里有什么?有权,用权盘合土地。有的县把一中修得好是可持续,搞农业小钱,三产服务为本县服务赚不了钱,为本县发展。还是要搞工业。工程机械做的大,买给谁?搞母城,挂小城,小城分类,产业分工。国家分国税和地税,但是上海、北京和西藏没有分。税收的增长速度(15%)不能高于GDP8%左右。县市区做什么?一是把县城做大,全省用地260平方公里/年。衡南、沅陵、溆浦、石门等地建市。石油的问题,设计经济结构要设计。茶叶出口是农药残留,湘江重金属污染,清水塘的污染;链钢去年亏17.9亿,发展的目的,就是GDP增加,职工的工资要增加啊,考核政府要看老百姓得的实际收入.开发区考核,每平方米交多少税.郊区房子没有人住,城市人没有房子住。盖高楼要慎重,一个县,地价上去后,进城的路是第一路;建广场.搬政府赚30个亿、医院、学校、车站赚五个亿等.城市要有河、水、路、站、要想办法折腾。品牌整合是很重要的,国家要集中连片,每个片都要一个中心。但是各省市都在封闭。湖南的边境的县市区与周边省市对接,会冒出很多亮点和新的增长点。现在劳动力都是用的国外工。洞庭湖的鱼、湖南的肉加工怎么没有品牌?国防科技大学的天河计算机在湖南,但是没有人做计算机、电脑。苹果手机的磨玻璃42%是在望城工业园做的。酒鬼酒300多/瓶,涨价不对,不涨更不对,真皮的200多/美国的帆布包/2万多。女同志的服装不要丢,八年以后会增殖的,领导不要开多会,要多逛街。领导看看市场、坐一回车、交一个穷朋友。225元/元学生生活费,能不能搞生活费补贴。逛街后的这样的决策才政策。县里面的突破口在那里?要研究。资源是什么?几个县打出品牌。效益就上来了。一个县茶叶都有几个品牌,就有问题了。湖南大米品牌是什么?浏阳烟花品牌是什么?要研究。一是要联合,二是要整合。要谈思路问题。房子不够,撤员;人往那里去。国外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改革就是象骑自行车就是往前走。拿个地图的地名,都是文化内涵。湖南的文化古街很多,韶山白天,黑夜是不一样的。白天是外国人,晚上是本地人。没有在这里过夜。凤凰晚上设计不够。还是思路问题。

第五篇: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与东中、部的差距逐渐增大。因此,我国政府做出了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开发战略,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既带来了发展的大机会,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就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的发展现状、条件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将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西部地区是指包括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四川、重庆、内蒙古、广西(市、区)这一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多民族聚集的广大地区[①].总面积占全国的56、8%,森林面积占全国的36%,水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2、3%,生物、矿产资源相当丰富,而人口只占全国的24、6%。全国65%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这里。这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的主要地区,也是生态条件较差而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同时,西部的一些地区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和文化传统。只是由于社会变迁、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以及近代以来生产力布局东移,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成为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

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源在各个产业的合理配置,是扩大经济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产业结构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变化,经济就可以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否则就会延误经济的发展。此外,比例关系失调的产业经济运行隐藏着大量低利用效率的资源,将使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扩张的基础。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

西部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资本匮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长时期走的是资源开发为主的道路。随着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这种以资源禀赋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受到了挑战和冲击。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相对过剩阶段,由此,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大为减弱。

有资料表明,面积占全国56%,人口占全国23%的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东部地区的40%,这种一低一高的差距还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要实现西部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东西部协调平衡发展。其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和优化,必须善于从过度资源依赖中走出来,寻求更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环境

1、当代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或时代,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背景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时代有不同的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是一定要素结构和技术结构的综合表现。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从两条路径同时推进的,一是新兴的知识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金融频道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

构高级化。各国都加大了对科研和开发的投入,注重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二是用新知识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了提高传统产业约生产效率,近几十年来,各国都致力于把成熟化的高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结构的技术层次。如美国运用计算机

技术改造钢铁行业的设计和制造系统,实现了现场操作的自动化控制。日本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装备批发零售业,提高了流通业的生产率等等。

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的更替周期缩短,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的趋势告诉我们,在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如果再不加快步伐,我们将会被远远地甩在时代的后面。

2、西部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全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农业经济形态占有相当比重、工业经济形态还不成熟,知识经济形态在总体上初见端倪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我们要面临着农业和工业初步现代化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诸如资本技术等要素紧缺、经济结构调整的剧烈波动、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失业人口快速增长等大量经济发展问题,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产业高新技术化加快、信息网络化和社会化普及等等后工业社会或者知识经济社会形态国家常见的现代经济现象。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适应当代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也要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步。特别是目前中国正面临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都需要大调整的新时期,在未来若干年内,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将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应仅仅拘泥于上游产业,还应注重产业升级,积极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比较优势出发,着力构建有竞争优势的地区特色经济,以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率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既要适应当代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也要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同步。特别是目前中国正面临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都需要大调整的新时期,在未来若干年内,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将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考虑的因素。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不应仅仅拘泥于上游产业,还应注重产业升级,积极发展下游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

首先,产业结构变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现代市场机制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客观要求整合产业结构。

其次,西部开发是在“相对过剩经济”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相对过剩时期,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市场过剩的状况也不断地向能源以及其他资源产品延伸,对以资源型产业为特征的西部经济形成极大的冲击。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整结构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大需求的重头戏。须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才能为西部稀缺要素的流入创造条件。在西部塑造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生活质量较高的地区形象,对于吸引外部企业落户西部是十分重要的。

4、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采取一系列具体运行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由于政策过于分散化,导致了产业集中度的偏低。一方面,国有企业结构不合理,分布分散,政府在支持力度上往往是面面俱到,难以实现集中。另一方面,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影响,对重点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政策支持不集中,导致主导产业的投资达不到最佳规模。此外,产业促进政策与体制改革配合不佳,使产业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使产业政策发挥显著作用,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微观经济体制――企业制度与之相配合三政策建议

1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这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也是目前最为紧迫的环节。建立健全市场法律体系,包括建立市场主体和中介法律制度、产权法律制度、市场交易法律制度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加强对法律法规和重大决策的解释工作,增强透明度,充分利用社会智力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市场主体对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的监督作用,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建立“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提高政府承诺可信度,做好市场的“守夜人”。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为市场服务者和“指路人”的作用。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根据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指导政策,引导当地企业进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制造业,如特色农林牧业、农林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旅游及相关产业

加强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东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新区发展的区域差异。在全国53个国家高新区中,西部地区仅占13个,且园区的建设质量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如缺乏鼓励创新的机制,技术开发能力弱;园区内企业间缺乏内在产业关联机制,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产业集群等。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高新区也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本文分别就西部高新区的发展现状、条件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将为西部高新区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总体水平不高发展势头强劲

从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报告所显示的创业企业数、从业人员、工业总产值、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净利润、上缴税收等指标看,西部13个高新区的平均发展水平均低于东部,差距较显著的是企业数、出口创汇、总收入和工业总产值4项指标,尤其是在出口创汇方面差距明显,说明西部高新区的外向性较弱。在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名单中,西部地区仅有西安高新区一个在列,而东部有12个,中部有3个。虽然从数据来看,西部13个高新区处于明显的落后地位,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西部高新区近几年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其总体发展态势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营业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上缴税额指标均高于全国高新区的平均增长水平。像包头、贵阳高新区及杨凌农业示范区等基数较小,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幅度较大,显示了西部高新区发展的新特点。西部地区的整体科技实力较弱,但也有一些科研能力较强的城市,工业基础雄厚,拥有 若干技术先进的产业。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的大量投资奠定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基础,已形成一批具有较大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如核工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工业、通讯设备制造业、自动控制设备制造业、激光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等。此外,在西安、成都、绵阳等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科研能力强,已形成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强势产业。因此,西部地区总体科研实力虽然较弱,但也有若干具有强大潜力的增长

发展思路探讨

重在培育地区经济增长点

西部高新区的发展在战略意义上具有特殊性西部地区发展高新区的重要意义在于培育地区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后续潜力。西部大开发首先要培育具有较强辐射力和带动

效应的地区经济增长点,即加快大城市发展步伐,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发达城市间的差距。这些大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有赖于产业层次的提升,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彰显优势

西部高新区的发展应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彰显优势。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重点扶持具有较强潜力的国家高新区建设,杜绝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应在经济实力较强、科研基础雄厚的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国家高新区。

其次,高新区要科学布局,协调发展。同级高新区间应形成产业类型的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构,避免恶性竞争;不同等级的园区间应形成产业层次的合理分工,即国家高新区提高研发能力,重点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已建成的省市级高新区则着重进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推广。

第三,发展强势产业,并形成独具规模和联动效应的专业产业链,如绵阳高新区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西安、宝鸡高新区则在先前强大的军工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军转民的改革,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昆明高新区借助于区域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进行生物医药工程和新材料等产业的开发研究自上而下推进制度变革

制度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根源问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制度的发展,而非纯粹技术的发展。由于制度本身对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西部地区发展高新区至关重要的一步棋就是制度革新。改善社会环境多渠道引进人才

西部高新区要重视多种途径的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的人才结构。在引进人才方面。首先要延续地方文化生命力,培植人们的地方情感,改善创业环境和生活环境,留住本地人才;其次要提供颇具吸引力的投资条件和政策优惠,吸引有实力的投资者进行创业;第三,要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将个人成果和奖金报酬直接挂钩,吸引具有较强技术水平的尖端人才,开展前沿产品及技术的开发

下载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临沂区域经济发展

    资料一:二、“劳工荒”为什么“荒”?近几年进驻我县的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之所以落户我县,除了看中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准我县地价低和工价低。对......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复杂不稳定的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出口拉动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较大困难,因此,更好地挖掘内生经济潜力成为当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五篇范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10-03-25 10:20:12新闻来源: 新华网近两三年来,中国政府先后批复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陕西、甘肃......

    绍兴区域经济发展数据

    ㈠绍兴诸暨1、地理经济基本情况诸暨市位于绍兴市西南部,区域面积23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8万,常住人口150万。下辖27个乡镇(街道)。诸暨市经济实力强劲。诸暨是“中国袜业之都”......

    丽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浅议丽水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丽水市是一个地级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东南与温州市接壤,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距温州126公里,距金华市122公里,距杭州292公里,上海512公......

    区域经济发展交流文章

    锁定目标明思路 调整结构促转型 奋力开创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 代区长 杨宏伟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

    全县区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

    全县区域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 为提高全县科级领导干部素质,增长才干,县委决定分期分批选派科级干部前往苏州、杭州等地学习。我有幸成为第二批选派对象,于5月9赴坐落于......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张兆安研究员 编辑:admin 时间:2011-3-24 21:46:00 “十二五”开局之初,中国经济就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