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沧州市教育系统
沧州市教育系统“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全面对标、夺旗争星”活动以及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履行“认责承诺”的意见,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确定的目标
“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是推动我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以“学纲要,促发展,创先争优上水平”为主题,以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重点,全面学习并认真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即将出台的《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沧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目标任务,结合岗位实际,认领自身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以签订《承诺书》、公示承诺内容等形式公开认责承诺,逐步建立起对标升级、认责承诺、夺旗争星、亮旗示范等创争机制,使之成为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1
要、推动全市教育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长久保障。
二、活动的阶段安排和主要内容
活动按三个定期、一个长期共四个阶段进行,内容安排相对独立,时间安排相互交叉、互相衔接,贯穿《纲要》执行落实的全过程。
(一)学习纲要、领会精神阶段(现在起——2011年1月底)
各地各学校、各级教育干部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利用通读、研讨、答卷等多种形式,尤其充分利用好教育部干部培训网的《教育纲要》专题培训平台,认真、全面的掌握纲要内容,理解纲要起草的背景、环境,领会纲要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把对纲要的学习作为当前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落实到各级所有学校,落实到每一名教职员工,真正实现教育系统学习纲要全覆盖。
(二)制定纲要、建言献策阶段(2011年1月——2011年2月底)
在学习好纲要的基础上,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积极为制定《沧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十二五”规划和本地本学校发展规划献计献策,组织开展“我为《纲要》献一计”活动,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共同谋划,为当地党委、政府编制科学的教育规划当好参谋、奉献智慧。各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要设立征集平台,畅通征集渠道,并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及时梳理汇总、合理运用。针对在征集活动中提出有突出价值建议的单位和个人,可选树一批建言献策“智多星”,通过设置“建言献策榜”等形式,将“智多星”及其建议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使之成为引导全系统广大党员积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的榜样和楷模。
(三)对标纲要、认领责任阶段(2011年3月——2011年5月)
全市教育系统对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即将出台的《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沧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基层组织和共产党员结合实际,自觉认领自身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可设立不同类型的“先锋旗”、“模范星”、“业务能手”等,引导基层组织和党员争先进、创佳绩。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重点对标转变职能、服务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思路、方法,查找自身在机关效能、干部作风、工作质量以及与先进地区在教育理念、发展方式、政策措施、发展质量和水平上的差距,寻找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办法,结合职能,设置“党员先锋旗”、“为民服务星”等,引导机关发挥好带头和示范作用。
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对标相应门类、层级教育的发展任务,认识自身与《纲要》所确立的本门类教育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查找与先进学校在办学理念、发展模式、制度措施、教育质量与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寻找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促进科学发展的新路径、新办法,并组织制定和实施好本学校近期及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基层党组织要对标“五个好”要求,查找自身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推动事业科学发展方面的不足,认识班子、队伍、制度、阵地建设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争创积极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三育人”优秀团队。
共产党员重点对标“五个模范”要求,查找自身在党性修养、能力水平、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当“三育人”优秀标兵。
(四)承诺践诺、岗位奉献阶段(2011年5月——长期)全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以签订《承诺书》、公示承诺内容、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就确立的目标进行公开承诺,并根据承诺事项,制定落实计划,自觉履行职责、兑现承诺。
基层党组织承诺的事项以可操作、能落实为原则。每个基层党组织每年要承诺至少为群众办好2-3件实事,并带领群众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学校的精神面貌不断改善。基层党组织承诺事项确定后,要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并通过明白纸、电子屏、橱窗、展板、报刊、电视、网络等形式向党员和群众公布,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
共产党员在基层组织指导下做出承诺,承诺事项可公开上墙,也可在党员大会、全校教职工大会等场合口头公开。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1-2件实事。
基层党组织要以民主生活会为主要形式,每半年召开一次认责承诺评议会,组织党员对认责承诺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自评,党组织书记进行点评,同时对基层党组织公开承诺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自查。通过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民主测评等方式,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确保履责践诺事项落实到位。
这个阶段要长期坚持,贯穿创先争优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全过程。
三、确保活动落实的主要措施
全市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结合本地本学校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活动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一位共产党员。
(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各地各学校要把“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活动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抓手,摆上议事日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专门安排部署,切实抓好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党委(党组、党支部)书记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各地各学校要把开展活动情况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并对履行岗位职责和兑现承诺好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要加强调度,每月逐级上报活动情况。
(二)扎实推进,加强指导。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活动的工作指导、督促检查和宣传引导,通过专题调度、调研督导、随时抽查等方式,掌握情况、解决问题、扎实推进、确保实效。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指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改进“对标纲要、认责承诺”方法,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学校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典型层次,并通过媒体报道、巡回报告、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搞好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浓厚氛围。
第二篇:沧州市供销社
沧州市供销社
政府信息公开资料汇编
(二)沧州市供销社
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目录
概况信息部分„„„„„„„„„„„„„„„„„„„„„„„„„ 行业介绍„„„„„„„„„„„„„„„„„„„„„„„„„„„„ 机构职能„„„„„„„„„„„„„„„„„„„„„„„„„„„„ 内设机构职责„„„„„„„„„„„„„„„„„„„„„„„„„„ 领导信息--领导简历、工作分工„„„„„„„„„„„„„„„„„„„领导信息--领导讲话、公务活动„„„„„„„„„„„„„„„„„„„计划总结部分„„„„„„„„„„„„„„„„„„„„„„„„„ 计划总结„„„„„„„„„„„„„„„„„„„„„„„„„„„„ 沧州市供销社2007工作总结„„„„„„„„„„„„„„„„„„„„„„„发展规划„„„„„„„„„„„„„„„„„„„„„„„„„„„„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科技示范田建设规划„„„„„„„„„„„„„„„ 沧州市供销社2008年发展规划„„„„„„„„„„„„„„„„„„„„„„„„工作动态部分„„„„„„„„„„„„„„„„„„„„„„„„„ 政务动态„„„„„„„„„„„„„„„„„„„„„„„„„„„„ 沧州市供销社2003年机关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方案„„„„„„„„„„„„„„„„沧州市供销社关于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2006年春节烟花爆竹销售布点工作的意见„„„„„„„„„„„„„„„„„沧州市供销社2006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沧州市供销社2006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沧州市供销社关于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意见„„„„„„„„„„2006年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沧州市供销社2006年关于开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县级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 沧州市供销社2006年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沧州市供销社推进县级社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农资商品经营防假打假实施办法„„„„„„„„„„„„„„„„„„„„„„„ 1 1 2 3 11 21 30 30 30 34 34 37 40 40 40 43 47 49 51 55 58 60 62 65 68 7
2构建“两个体系、一个中心”打造为“三农”服务新平台„„„„„„„„„„„„ 73 沧州市供销社关于开展“五查五树”集中检查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 79 沧州市供销社2007年社会公开服务承诺„„„„„„„„„„„„„„„„„„„„ 82 2007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83 沧州市供销社200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的通知„„„„„„„„„„ 85 沧州市供销社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方案„„„„„„„„„„„„„„„„„„„„„ 87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帮扶工作安排„„„„„„„„„„„„„„„„„„„„„„„ 沧州市供销社关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法人代表安全生产承诺落实年”工作方案„„„„„„„„„„„„„„„„„„ 沧州市供销社2008年社会公开服务承诺„„„„„„„„„„„„„„„„„„„„ 沧州市供销社贯彻“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构建和谐供销„„„„„„„„„„„„„ 沧州市供销社2008年民主评议工作方案„„„„„„„„„„„„„„„„„„„„ 突发公共事件„„„„„„„„„„„„„„„„„„„„„„„„„„„„„„ 沧州市供销社防汛应急处置预案„„„„„„„„„„„„„„„„„„„„„„„ 沧州市供销社突发生产、经营、消防安全责任事故应急预案„„„„„„„„„„„„ 统计数据„„„„„„„„„„„„„„„„„„„„„„„„„„„„„„„„ 市社“四大网络”建设情况„„„„„„„„„„„„„„„„„„„„„„„„„„ 2007年沧州市供销社发展情况„„„„„„„„„„„„„„„„„„„„„„„„ 财政信息部分„„„„„„„„„„„„„„„„„„„„„„„„„ 财政预决算„„„„„„„„„„„„„„„„„„„„„„„„„„„„„„„ 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事项信息部分„„„„„„„„„„„„„„„„„„„„„„„ 行政许可„„„„„„„„„„„„„„„„„„„„„„„„„„„„„„„„ 食盐零售许可证登记„„„„„„„„„„„„„„„„„„„„„„„„„„„„ 行政执法„„„„„„„„„„„„„„„„„„„„„„„„„„„„„„„„ 食盐专营办法„„„„„„„„„„„„„„„„„„„„„„„„„„„„„„„
102 104 108 108 109 110 110 110 111 112 112 112 113 113
第三篇:沧州市财政局
沧州市财政局
关于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的通知
沧市财办[2010]18号
各县(市、区)财政局,市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根据《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沧州市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的通知》(沧政发[2010]2号)精神,经研究,对我市各部门公务用车编制进行核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凡本次纳入编制的车辆,按在编车辆管理,按现行体制,财政核定交通费。因特殊业务需要已经配备的超出公务用车编制的车辆,按非编车辆管理,允许使用至报废,不再更新,财政不核定交通费。
二、公务用车编制下达后,现有车辆超编的单位,要按“在编车辆”和“非编车辆”的类别逐辆进行清理分类,并严格按《沧州市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分类管理。
三、公务用车编制空缺的单位,要根据财力和工作需要,按配备标准分批逐步购买和配备公务用车,严禁突击购车。车辆空编不作为财政安排购车资金的依据。请按照《沧州市公务用车管理办法》规定严格把关。
四、市级单位(不含省属垂直管理单位)车辆调配、报废、和变价出售等处置,由市控办和国资管理部门共同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办理车辆过户、报废和国有资产变更等手续。
五、现将《沧州市公务用车编制基本情况表》、《沧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编申报审批表》附后,请各单位认真、如实填报。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在执行中有何意见,请与市控办室联系。电话:2023452、2037770
沧州市财政局二〇一〇年四月六日
附件:
1、《沧州市公务用车编制基本情况表》
2、《沧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编申报审批表》
附件1:沧州市公务用车编制基本情况表
附件2: 沧州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定编申报审批表
2、单位性质分别为:行政、事业、社会团体;
3、“领导职数”,处级以下不填;
4、本表一式三份,市控办、县(市、区)控办、单位各存一份。
第四篇:沧州市教育局文件
沧州市教育局文件 沧教武体〔2011〕37号
沧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切实保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沧教武体〔2011〕37号渤海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石油分局、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青少年健康关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之一。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了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2011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并于9月14日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专题会议,省教育厅制定了实施细则,市教育局转发国家和省的相关文件并拟定了工作方案。落实上述要求,市教育局决定对全市“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项督导检查,并从今年开始形成制度,每年开展一次专项督导,现将2011专项督导检查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内容全面督查各县(市、区)、市直各学校贯彻落实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教体艺〔2011〕2号文件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学生体质现状,重点检查体育课程开齐开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及与之相关的体育卫生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校医队伍建设等情况。(具体内容见附件)
二、督查安排本次督查以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在自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并认真填写好《沧州市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评估表》。2.教育局抽查。学校自查结束后,市教育局将组织力量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全面督查,并对县(市、区)所属学校进行抽查。(每县(市、区)抽查学校不少于5所,其中城区中学、小学各1所;农村中学、小学各1所,被查学校由检查组现场抽定,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必查)。
三、督查时间:
赵永秋1(953500864)17:10:30 2011年11月中旬至月底。
四、督查分组:
全市共分五个组,各组到达时间,11月15日上午9:00开会(培训分组),11月15日受检第一个单位负责车辆接检查组,检查组成员由市教育局抽调各单位人员组成,第五组检查时间另行通知。高校12月初检查。
日 期:15-16日 17-18日 21-22日 23-24日 25-26日 第一组:任丘市、石油分局、河间市、肃宁县、献 县 第二组:新华区、沧 县、运河区、青 县、市开发区 第三组:南皮县、泊 头 市、东光县、吴桥县 第四组:孟村县、盐 山 县、海兴县、黄骅市、第五组:市直中学、渤海新区(含中捷、黄骅港、南大港)
五、督查形式:
(一)听取县教育局领导及受检学校领导的汇报。
(二)现场检查。查阅资料,看设施设备情况、观看体育课、随机抽测小初高中部分学生体育《标准》达标成绩情况。
(三)就检查结果与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交换意见。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把此次体育工作专项督查视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抓手,认真加以对待,积极予以落实。
2.务求实效。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对策,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对未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学校,要立即整改。各校要落实专人负责自查工作,在认真研读指标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自查。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追本溯源寻找成因,逐项逐条研究对策。对当前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即时落实整改;对一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落实措施尽快解决;对自己能力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请解决。为确保本次督查的真实性,各校在填写评估表时务必数据确凿、内容真实,杜绝弄虚作假。
3.此次督导检查,将合并武术健身操评比一并举行,请各县(市、区)按原通知要求提前安排好展演学校并做好现场录像工作,刻成光盘,交检查组带回最后衡评。
六、评估结果: 评估结束后,市教育局将根据评估情况在全市范围内行文予以通报,对好的予以表彰,对工作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活动开展不好的将按教育部《规定》对县(市、区)和学校主要领导人实行诫勉谈话,对没有组织开展的,要进行通报批评或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应的责任。
附件:沧州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评估标准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五日
赵永秋1(953500864)17:12:41 沧州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专项督导评估标准(试行)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要 素 分 值 市评估组 说明 得 分 合 计 A1 领 导 机 构 和 管 理
30分 B1领 导 重 视 程 度
16分 C1:
1、列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议事日程(2)
2、总体有规划、有目标(2分);
3、落实有方案、有措施、效果显著(2分);
4、有阳光体育、“落实一小时”领导小组(2分)。8 C2:
1、体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和工作计划(4分);
2、学校领导定期研究、检查体育工作(2分);
3、定期听体育课,落实有保证(2分)8 B2 组织机构和管 理
14分 C3:
1、学校设有体育教学机构(3分);
2、有一名校领导分管体育工作(2分)5 C4:
1、制定体育工作发展规划(3分)
2、有管理制度和措施(2分)5 C5:
1、学校各部门在体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分)
2、密切配合、协调(2分)4 A2 基 础 建 设
50分 B3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C6:
1、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的规定配备配齐体育教师 小学5-6班配一名教师,中学7-8班配一名教师(10分)
2、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 结构合理(5分)。15 C7:
1、保证体育教师开展教学、课间操、课外活动、课 余训练、科研以及培训所需的时间和经费(5分)
2、合理计算工作量、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 对待(5分)10 B4 教 学 条 件
25分 C8:
1、按国家、省中小学配备目录的要求配备体育器材,体育场馆、和设施(5分);
2、基本满足学生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运动训练的需要(3分)
3、保证体育设施的维修和补充易耗品的经费(3分)11 C9:有满足体育教学基本需要的体育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4分)4 C10:电化教学设备基本满足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教科研及课余运动训练工作的需要,配备一台以上电脑(4分)4 C11: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自制教学用具和器材,配备专(兼)职场地器材管理员;有足够面积的体育器材保管室;管理、使用制度,安全防范制度完善;各类各项器材放置有序。(6分)6
赵永秋1(953500864)17:14:10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要 素 分 值 市评估组 说明 得 分 合 计 A3 课 程 教 学
50分 B5 课程 设置
15分 C12:切实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保证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15分,少一节课减5分)15 B6 教材 计划 总 结
10分 C13:
1、中小学生使用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的教材(2分);
2、体育教师使用根据上述教材编写的教师用书(3分)5 C14:
1、中小学校制定体育课水平计划有全年、学期、单元教学计划(3分);
2、并有学期、学年体育教学工作总结(2分)5 B7 体 育 教 学 10 分 C15:1体育教师有二年以上体育教学教案(市局统一的(2
2、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中小学教学大纲的要求(2分)
3、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兴趣,积极实现教学目标(2分)6 C16:
1、体育课教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适宜的运动负荷(2分)
2、注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质量较高(2分)2 B8 教 学 管 理 15 分 C17:
1、体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2分)
2、积极参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分)。5 C18:
1、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教师工作职责明确,相互配合(2分)
2、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特色明显(2分)4 C19:
1、有完善的场馆、设施、器材管理制度(2分);
2、运动场馆、器材、设施安全、整洁(2分);
3、有标准的体育器材库(2分)6 A4 课 外 活 动 与 课 余 训 练 B8 课 间 操 课 外 活 动
15分 C20:
1、组织好每天上午的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五 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 ,列入学校课表,纳入教学计划。(3分)
2、寄宿制中小学坚持早操制度2分
3、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有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并排进课成表,纳入教学计划,时效性强5分 10 C21:
1、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内容、场地器材、学生、指导教师、考勤六落实;(3分)、参与面广,形式多样,特色显著,富有成效(2分)5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要 素 分 值 市评估组 说明
得 分 合 计 A4
30分 B9 竞 赛 训 练
15分 C22:
1、各县、学校定期举办全县、校春、秋季运动会 学生参与面广、项目设置适合学生兴趣、特点,组织规 范,秩序册、成绩册齐全(3分)
2、每学期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小型多样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或趣味性 竞赛活动4次以上(3分)6 C23:
1、建立较为完善的课余体育训练管理、评价和奖励制度(3分);
2、有常年坚持训练的校代表队,有训练计划和总结,且教练、队员、时间、场地器材四落实(3分)。6 C24: 1参加县以上体育竞赛的情况和成绩(3分); 3 A5 教 学 与 科 研 成 果
20分 B10 标准达标情况
10分 C25:
1、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分)
2、学生体育课评价的及格率在95%以上的(2分)4 C26:1: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2分)2、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及格的,有测试档案、统计、分析和干预措施、并有学生公告制度的(4分)6 B11 科研成绩
10分 C27: 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会做2项体育运动技能(5分)。5 C28: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获得教学、科研成果奖,承担 地市以上科研课题或获得地市级以上优质课奖(5分)5 A6 学校 卫生 工作
20分 B12 课 时
12分 C29:每天2次眼睛保健操(2分),学校按照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3)有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3分);7 C30:在校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小学6小时;初中7小时;高中8小时(2分);2 C31:小学生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和9小时(3 3 B13 人员
8分 C32:医务室人员按照600:1的比例(4分)4 C33:按照省中小学生卫生器材配备器材标准进行配备(4分 4 调 控 指 标
加 减 分
1、各县(市、区)、学校体育工作有特色的加5分
2、各县(市、区)、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取得优良成绩的加5、3、1分
3、高考本科以上录取的考生10人5人以上的加5分3分。
4、未按国家要求开设体育课程的减10分
6、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减20分
备注:市属高校参照中小学评分标准,在课时、人员、课外体育活动以省教育厅 冀教政体2011〕71号文件规定要求执行。
第五篇:沧州市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沧州市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为加强我市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厅字[1999]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办发[2009]11号)、《河北省小汽车编制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2]第16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配备的小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大轿车等用于公务的车辆。
第二条 公务用车实行定编管理。定编管理是指按本办法核定公务用车的编制,根据编制及有关规定,核定公务用车的数量、配备标准,调配、更新和报废,监督指导公务用车的管理使用。
第三条 成立沧州市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常务副市长担任,市监察局、财政局、公安局、审计局为成员单位。委员会直接指导和具体负责全市的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和审批工作。沧州市人民政府控购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控办)负责日常管 理工作。
第二章 公务用车的编制 第四条 公务用车编制管理。
(一)公务用车编制是管理公务用车的基本依据。根据省委《关于全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小汽车编制管理暂行规定》(冀办字[1997])32号)和《河北省小汽车管理办法》(省政府[2002]16号令),中共沧州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冀办字[1997]32号文件的补充规定》(沧办字[1997]41号),按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工作职能相结合的原则,核定公务用车的编制。
(二)非常设机构不核定公务用车编制;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机构只按一个机构定编;单位不独立核算不予定编,公务用车由其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负责调配使用。
(三)撤、并或升、降格单位,原公务用车编制作废。新组建单位的公务用车编制重新核定,重新核定的编制大于组建前单位的编制时,按缺编单位对待,可根据需要申请购车;重新核定的编制小于组建前单位的编制时,将多余车辆交财政部门,重新安排到缺编缺车单位使用。
(四)由国家或省投资、市及县(市、区)所属单位承担或参与实施的各种科研、援助、工程等项目的用车,按项目实施方案或项目合同有关车辆配备使用的条款,报市控办审核购置,纳入不占编制的车辆管理,待项目完工后,车辆一律交财政部门重新安排。
第五条 公务用车编制的核定
由市控办和各县(市、区)控办依据有关规定提出各单位的 初核方案,报经沧州市公务用车编制管理委员会审批,核定公务用车编制数量。
(一)正常公务用车编制核定
1、市级单位公务用车的编制核定。除市级领导外,其他工作人员35人配备1辆。
2、县(市、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市直各处级单位,按5人3辆配备领导班子公务用车;其他工作人员35人配备1辆。
3、市直各局、县(市、区)所属经济独立核算的科级单位和各乡镇,原则上50人1辆,50人以上2辆;县(市、区)的少数财务独立核算的股级单位,确因工作需要,经县(市、区)控办审批,可购置1辆国产低档车。
4、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在册人数配备公务用车。70人(含70人)以下可配车1辆,7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可配车2辆,100人以上的每增加100人可增配1辆。
5、离退休老干部用车。市级离退休老干部5人以上、10人以下配备1辆,11人以上配2辆;县(含县级)以下离退休老干部每35人配1辆,35人以下不配车。
(二)专项业务用车的编制核定。
1、担负防汛、抗震、防火、防疫救灾职能的单位,由省以上有关部门调拨或者根据上级文件规定分配的专用车,由市控办根 据上级文件规定核准一次性编制,待专用车辆报废后,其编制自行废止。
2、执纪执法机关的办案等特殊业务专用车辆,必须设明显标志。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工作需要,由本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报市控办审核批准,方可购买,不记入公务用车编制。不得随意涂改标志,不得过户给非执纪执法单位或个人使用。公、检、法、司部门划拨的囚车、低档警车(10万元以下),有上级的调拨单和准购证,可不记入公务用车编制;10万元以上的轿车、吉普车一律按编制执行。
3、行政事业单位购置17座以上载客汽车,经过市控办审批,纳入管理范围,不占公务用车编制。
第三章 公务用车配备标准 第六条 公务用车(轿车)配备标准
(一)市级领导班子配备排气量在2.0升(含2.0升、2.0T)以下、价格在25万元以内的国产轿车。
(二)市直各部门,原则上配备2.0升(含2.0升不含2.0T)以下、价格在20万元以内国产轿车。市直主要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可配备一部排气量2.0升(含2.0升不含2.0T)以内、价格在25万元以内的国产轿车。
(三)县(市、区)四大班子公务用车,可配2.0升(含2.0不含2.0T)以下、价格在20万元以内国产轿车。县(市、区)委、政府可各配备一辆2.0升(含2.0不含2.0T)以下、价格25 万元以内的国产轿车。
(四)符合核定公务用车编制的科级单位,一律配备排气量在2.0升(不含2.0升)以下,价格在15万元以内的国产轿车。
(五)严格控制吉普车管理。因防汛、救灾等特殊需要,确需配备吉普车的,必须经市政府批准。
第四章 公务用车调换、报废更新、维修
第七条 车辆更新,一般按使用五年以上,根据工作需要视财力情况申请新车购置。更换下来的旧车一律交财政部门统一处置。公务用车经费,按照预算指标控制。
第五章 实施与监督
第八条 落实责任、严肃纪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相互配合,严格购车标准,强化编制管理。对于没有汽车编制的,不得审批公务用车;没有审批手续的,财政部门不得拨款,政府采购部门不得采购车辆,公安车管部门不得办理牌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
(一)严禁超编制、超标准购置使用公务用车。
(二)严禁擅自使用预算外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购买公务用车;严禁贷款、挪用专项资金购置公务用车;不准以各种名义向下属单位或管理服务对象摊派款项购置公务用车。
(三)严禁以企业或者个人名义办理公务用车牌照。
(四)严禁因工作岗位变动带走公务用车和更换新车。调(退)离岗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负责人,不准擅自将原单位公务用车带走或变卖。
(五)严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借用、占用、调换、长期租用企事业单位或下属单位的车辆;不准依仗职权,到企业、事业、下属单位报销应由本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路桥费、加油费、车辆装饰和维修费用。
(六)严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对公务用车进行豪华装修。
(七)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处置公务用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对公务用车擅自报废、转让、转移、藏匿,防止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八)严禁执纪执法机关单位以开道车、护卫车名义购置高档超标准轿车和豪华越野车。
(九)执纪执法机关扣留、罚没的车辆,一律上交当地财政部门处置。严禁本单位留用、赠送或转卖。案情未结的涉案车辆,暂交财政局罚没中心代管。
(十)拖欠干部、职工、教师工资的县(市、区)及部门一律不准新购置公务用车。
违反上述条款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纠正处理,超标车辆一律没收,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单位有关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党政纪责任。
第九条 纪检监察机关负责本办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第六章 附 则
第十条 本办法适用沧州市各级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沧州市监察局、沧州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