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21: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第一篇: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为推进我市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工业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最终消费品和终高端产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原材料加工和制造业基地。

二、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我市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以天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研究开发ppS产品;以石晶光电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以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化;以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培育和发展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行业。做大做强中原特钢的限动芯棒、铸管模、煤炭高压有限公司、远东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智能化电器以及精密成型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鑫源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兄弟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电子陶瓷用高级氧化铝粉体材料和超级细微粉。

2、壮大支柱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在发展壮大我市能源、冶金、化工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产品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真正将济源的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是: 以豫光集团为龙头,发展铅锌合金、电池和矿灯及其它产品深加工,形成铅产业链(冶炼-合金-电池、矿灯、电动车等),锌产业链(冶炼-合金、电镀等)和酸产业链(冶炼-制酸-化肥及其它合成产品)。以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煤化工工业,以豫港焦化为龙头,大力发展捣固焦、炭黑、甲醇、粗苯等煤化工产品; 以恒通化工和豫源化电为依托,积极发展合成树脂和新型聚脂材料及树脂粉深加工(塑钢门窗、塑料管材、塑料合成革、塑料板材、塑料薄膜和日用塑料制品等)。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铅锌、钢铁、化工和电力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改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的转变。将煤气转化为化工产品,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将硫酸转化为化肥,将粉煤灰转化为建材,使传统产业结构向低消耗、轻污染、高素质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以冶金、石化、化工、电力、有色、建材、轻工等资源消耗行业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削减,创建一批清洁生产企业; 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 在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企业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网,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创建一批资源(能源)节约型企业。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市工业现状,对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确定如下(附后)。

三、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1、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使结构调整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一是政府加大对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结构调整贷款贴息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资金额度,以此吸引和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二是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和民间投资机构发起组织各类投融资机构,努力扩大利用民间资金投向结构调整。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地、国外资金参与我市的结构调整。

2、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避免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既要抓住机遇新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明显改变我市结构现状、提高我市产品、产业层次的项目,也要淘汰压缩一批没有市场、产品加工层次低、不具备竞争能力的落后生产力。下决心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和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严格把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再度发生。

3、认真开展好工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年为济源市工业结构调整年。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重点,加大市场调研与分析,一切从我市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如何依托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力量和资源促进结构调整,要转变作风,加强协调与服务,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好有关配套政策,使工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4、搞好工业结构调整示范工程,以促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为了便于投资者在我市进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市政府拟在统筹安排全市工业结构布局的同时,规划一块规模适度的工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由政府投资对示范区进行水通、电通、路通,同时要加大示范区的保护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吸引更多人在我市投资,不断加快我市结构调整步伐。

5、工业结构调整优惠政策 对符合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或技改项目除享受我市原有的政策外,均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1)、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按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产品出口企业,按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企业产品出口值达到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可按现行税率五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3)、投资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实际征缴的40%奖励企业;投资额在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实际征缴额的45%奖励企业。(4)、对在我市投资的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奖励,视项目的投资额度、技术含量、贡献大小分别给与10-100万元的奖励,最高奖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四、其它

1、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奖励资金由受益财政负担;

3、本意见由市工业经济发展服务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济源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

1、纳米二氧化硅系列产品;

2、生物杀虫剂;

3、高品质石英晶体材料;

4、高技术陶瓷技术开发;

5、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开发;

6、优质塑钢门窗及年产万吨以上塑料管材生产线;

7、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和多层薄膜生产;

8、保温板、大口径塑料管材(直径0.5米以上)防渗土工膜、降解塑料、医用塑料等新型塑料产品的开发及制造;

9、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及新型建筑密封材料、新型环保型磨擦与密封材料;

10、冬凌草系列产品开发;

11、煤焦油深加工;

12、异形钢系列产品开发;

13、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技术开发;

14、优质磷复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混肥生产;

15、水利发电; 16、60万千瓦以上发电站建设;

17、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用于干法水泥生产。

18、三废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

19、工业零排放示范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开发 20、其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新产品、新技术。

第二篇: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为推进我市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市工业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最终消费品和终高端产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原材料加工和制造业基地。

二、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我市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以天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为龙头,研究开发产品;以石晶光电有限公司为依托,发展电子信息材料产业;以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促进生物农药产业化;以煤炭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培育和发展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行业。做大做强中原特钢的限动芯棒、铸管模、煤炭高压有限公司、远东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智能化电器以及精密成型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鑫源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兄弟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电子陶瓷用高级氧化铝粉体材料和超级细微粉。

2、壮大支柱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在发展壮大我市能源、冶金、化工和建材四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产品深加工,拉长产品链条,真正将济源的产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点是:以豫光集团为龙头,发展铅锌合金、电池和矿灯及其它产品深加工,形成铅产业链(冶炼-合金-电池、矿灯、电动车等),锌产业链(冶炼-合金、电镀等)和酸产业链(冶炼-制酸-化肥及其它合成产品)。以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煤化工工业,以豫港焦化为龙头,大力发展捣固焦、炭黑、甲醇、粗苯等煤化工产品;以恒通化工和豫源化电为依托,积极发展合成树脂和新型聚脂材料及树脂粉深加工(塑钢门窗、塑料管材、塑料合成革、塑料板材、塑料薄膜和日用塑料制品等)。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铅锌、钢铁、化工和电力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改末端治理为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过程的转变。将煤气转化为化工产品,将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将硫酸转化为化肥,将粉煤灰转化为建材,使传统产业结构向低消耗、轻污染、高素质的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以冶金、石化、化工、电力、有色、建材、轻工等资源消耗行业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削减,创建一批清洁生产企业;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开展废水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创建一批节水型企业;在冶金、化工、煤炭、电力、建材等企业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发利用企业的废弃物资源,形成废弃物和副产品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网,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和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创建一批资源(能源)节约型企业。根据上述原则,结合我市工业现状,对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确定如下(附后)。

三、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措施

1、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使结构调整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一是政府加大对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结构调整贷款贴息资金和中小企业担保资金额度,以此吸引和带动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二是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和民间投资机构发起组织各类投融资机构,努力扩大利用民间资金投向结构调整。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外地、国外资金参与我市的结构调整。

2、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避免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既要抓住机遇新上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明显改变我市结构现状、提高我市产品、产业层次的项目,也要淘汰压缩一批没有市场、产品加工层次低、不具备竞争能力的落后生产力。下决心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和不符合安全生产的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严格把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再度发生。

3、认真开展好工业结构调整年活动。2006年为济源市工业结构调整年。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重点,加大市场调研与分析,一切从我市实际出发,积极研究如何依托骨干企业、成长性企业和名牌产品,集中力量和资源促进结构调整,要转变作风,加强协调与服务,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好有关配套政策,使工业结构调整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4、搞好工业结构调整示范工程,以促进全市工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为了便于投资者在我市进行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市政府拟在统筹安排全市工业结构布局的同时,规划一块规模适度的工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由政府投资对示范区

进行水通、电通、路通,同时要加大示范区的保护力度,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吸引更多人在我市投资,不断加快我市结构调整步伐。

5、工业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对符合我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的新建、扩建或技改项目除享受我市原有的政策外,均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1)、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高新

技术企业的可按税法规定的税率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2)、产品出口企业,按规定减免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企业产品出口值达到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可按现行税率五年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3)、投资额在1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实际征缴的40奖励企业;投资额在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实际征缴额的45奖励企业。(4)、对在我市投资的经省以上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奖励,视项目的投资额度、技术含量、贡献大小分别给与10-100万元的奖励,最高奖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四、其它

1、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2、奖励资金由受益财政负担;

3、本意见由市工业经济发展服务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济源市工业结构调整导向目录

1、纳米二氧化硅系列产品;

2、生物杀虫剂;

3、高品质石英晶体材料;

4、高技术陶瓷技术开发;

5、平板玻璃深加工技术开发;

6、优质塑钢门窗及年产万吨以上塑料管材生产线;

7、农用塑料节水器材和多层薄膜生产;

8、保温板、大口径塑料管材(直径0.5米以上)防渗土工膜、降解塑料、医用塑料等新型塑料产品的开发及制造;

9、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防水材料及新型建筑密封材料、新型环保型磨擦与密封材料;

10、冬凌草系列产品开发;

11、煤焦油深加工;

12、异形钢系列产品开发;

13、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技术开发;

14、优质磷复肥、钾肥及各种专用复混肥生产;

15、水利发电;

16、60万千瓦以上发电站建设;

17、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用于干法水泥生产。

18、三废治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

19、工业零排放示范工程与清洁生产技术开发20、其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新产品、新技术。

第三篇: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 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湖北省发改委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湖北工业化进程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着力推进八大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抓好实施“三个一百”工程,提高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带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通过“三个一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改善工业发展环境,促进我省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按照《湖北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纲要》的总体发展战略,我省以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医药、纺织、建材、食品等八大行业为主,全面启动工业结构调整。

汽车行业:重点支持和服务东风汽车公司与国际跨国公司合资合作;抓好神龙轿车二期、东风本田二期扩建、东风—日产生产能力完善配套和规模化生产,提高我省专用车生产水平和关键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钢铁行业:重点支持武钢二冷轧和硅钢改扩建、新冶钢配套设施改造;支持武钢和鄂钢联合重组及冶钢做精做强。石化行业:重点支持武汉石化800万吨、荆门石化600万吨炼油改扩建及抓好仪长输油管线湖北段建设;进一步整合烟草行业资源。电子信息行业:重点支持长飞、邮科院等企业,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材料、激光加工设备等产品。医药行业:重点支持三类以上新药的开发,加快生物制药产业化和中药现代化进程,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纺织行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棉纺织、服装生产力向优势企业集中,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建材行业:重点支持“四新两高”产品发展,依托华新等企业建设7

条大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食品行业:重点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利用和节能降耗水平。

二、抓好100个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据调查,2005年全省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续建和新开工项目共803项,总投资额1487亿元。预计有400个项目在2005年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预计新增产值580亿元、利税116亿元。初步选定机械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纺织、轻工(含农产品深加工)、能源、高新技术行业100个项目,列入2005年“三个三工程”重点建设项目,预计有5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基本建成。这些项目包括:

——机械汽车行业中有神龙汽车二期扩建工程、东风本田12万辆乘用车、东风有限襄樊中高级轿车基地和中重型车技术改造、东风车桥改造、中德合资激光拼焊汽车底盘总成,武锅锅炉回收等14个项目。

——石化行业中有武石化及荆门石化炼油扩能改造,湖北化肥厂油改煤,湖北宜化10万吨聚氯乙烯,沙隆达新品种农药,宜昌兴发集团三聚磷酸钠等10个项目。

——冶金行业中有武钢二冷轧、二硅钢、冶金节水改造、500万吨球团,大冶有色10万吨高精度铜板带,鄂钢转炉技改等9个项目。

——建材行业中有华新水泥南漳熟料生产线和粉磨站,武穴日产6000吨水泥,宜都二期日产4000吨水泥,大冶尖峰日产4000吨水泥,长利玻璃深加工,三峡新材浮法玻璃生产线等9个项目。

——纺织行业中有孝棉实业扩建32万纱锭、经纬化纤3万吨粘胶短纤,爱帝集团针织服装等10个项目。

——轻工行业中有武汉晨鸣林纸一体化、武汉统一饮料扩建、武烟技改、TCL300万台空调、武汉小天鹅80万台洗衣机等14个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中有武汉光迅光电子器件产业化、武汉邮科院移动通信(3G)产品、湖北三环信息银税一体终端、长飞光纤扩建等12个项目。

——医药行业中有宜都东阳光6000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中联药业扩建、广济药业1300吨核黄素、八峰药化700吨氨基酸等8个项目。

——船舶行业主要是长航青山船厂出口船舶基地扩建项目。

——能源工业中有清江水布垭、宣恩洞坪水电站、阳逻电厂三期扩建、黄冈大别山电厂等13个项目。

三、继续支持100家大企业做强做大、100家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市场主体培育。抓好100家重点大型企业、100家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是“三个三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一是继续做好企业的动态跟踪管理,适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发展规划和项目建设情况,对企业进行调整,择优充实新的企业和项目。二是争取100家大型企业和100家中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以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力争100家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合计达到3000亿元,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家(东风有限、神龙、武钢、武石化、荆门石化、长江电力),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东风本田、鄂钢、冶钢、江汉油田、武烟),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8家;力争100家大型企业销售收入比2004年增长31%。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联系制度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做好季度详细分析报告和月度统计工作。四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协调服务。

四、继续推进“三个一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一是按照省政府“三个一批”工作的要求,今年再完成武钢、大冶有色、南方集团、医药集团、铝业集团、江南实业、宜化等15户大型国有企业改制,以及50户国有骨干企业改制,基本实现100户国有骨干企业改制的任务;继续巩固省属企业改制改组和管理体制调整成果,基本完成10户省属重点企业改革脱困和改制重组任务。二是因企制宜,分类推进企业改制。大型国有企业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要形式。对国有中小企业鼓励实施管理层收购,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改制的有效形式。三是加强规范运作和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产权界定、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程序,健全改制报批制度,做到每一个环节依法运作、规范透明。四是积极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以东汽、武钢等15户大型企业为重点,加快企业自办学校、医院、公安消防等社会职能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五是推进市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市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指导。

五、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提高经济调控能力。一是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加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企业发展,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国家禁止的产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二是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支持。扎实做好列入国家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林浆纸一体化、装备本地化等国债专项计划项目建设或前期工作。三是继续集中部分省预算内资金,实施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农产品深加工、技改贴息专项,带动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增加对重点工业行业的投入。在各市州、县市全面建立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融资条件。四是切实加强对重点工业项目的协调和调度,及时监测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五是加快武汉乙烯、湖北核电、东风雷诺轿车等重大项目,以及列入我省新型工业化规划的一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

底前有300个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能进入前期启动。六是加快我省投资体制改革步伐,制定和完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

六、加强经济运行协调服务,促进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一是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工作,适时掌握各地、各行业经济运行动态,特别是加强对经济运行中带有倾向性、全局性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二是抓好煤、电、油、运等重要原材料生产要素的组织调度工作,特别是做好冬季枯水期电力供应、煤炭采购、储备和运输,集中资源保重点、保急需。三是进一步推进银企合作,努力缓解企业资金供需的矛盾。四是引导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五是继续开展全省安全生产、消防、治乱减负大检查,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六是通过经贸洽谈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形式,支持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我省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第四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日期:2005年1月25日

川府函〔2004〕283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水泥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水泥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就我省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我省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

水泥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水泥工业在规模和水平上有较大提高。截至目前,我省现有水泥企业410家,生产能力约6200万吨。2004年预计全省水泥产量3900万吨,比上年增长3.8%,仅占生产能力的63%。总体上看,水泥工业总量过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水泥企业遍及全省21个市(州)的110个县(市、区),平均规模仅为15万吨,平均产量不到10万吨。生产能力大于30万吨的只有45家,89%的水泥企业能力小于30万吨。

二是工艺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全省水泥企业中,新型干法窑生产能力485万吨,占全省水泥生产能力的7.8%;机立窑能力4770万吨,占77%。全省水泥企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415吨。其中,新型干法生产企业实物劳动生产率8000吨。2003年全省水泥产量占全国的4.4%,税利仅为全国的2.9%,亏损面高达30%。

三是过度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严重。“九五"以来,全省共关闭取缔小水泥厂51户,累计淘汰落后能力424万吨。但近年来不少地方小水泥厂盲目改扩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有所加剧。全省水泥生产能力2001年为4540万吨,3年间产能净增1660万吨,结构依然未得到改善。

今年初,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精神,省政府发出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意见的通知》(川府办发电〔2004〕13号),对全省水泥行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最近以来在需求拉动下,一些地方和企业受利益驱动,违规新建、扩建水泥项目,甚至违法生产的情况又有所抬头。同时,我省除部分大中型水泥企业外,大多小水泥厂无自备矿山,靠收购民采石灰石进行生产,利用率仅40%。据环保部门统计,水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量占全省工业排放总量的40%。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市场无序竞争、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甚至造成金融风险和经济社会其他方面的隐患。各级政府和省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清醒认识当前我省水泥

工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切实加强水泥行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从规划布局、市场准入、生态建设、矿山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水泥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二、明确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四川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坚决贯彻“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的方针和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优化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基地,切实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兼并联合,加快改组改造,支持重点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我省水泥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10年水泥生产能力控制在6400万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新型干法水泥达到50%以上,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水泥企业矿山复垦率达到70%以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节能降耗,余热、工业废渣等资源综合利用普遍推广,水泥散装率提高到30%以上。

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和重点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规模效益原则。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日产熟料4000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新型干法窑;禁止新建和改扩建日产熟料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窑,任何规模的立窑水泥及其他形式回转窑水泥。

(二)坚持资源保障和合理利用原则。建设大中型水泥项目必须有可靠的资源保障。日产熟料2000吨以上的水泥项目必须有自备矿山。一般情况下主要原料矿山服务年限应不低于50年。矿山建设必须规范设计,合理开采。禁止采用对资源具有破坏性的民采民运的方式。

(三)坚持技术进步原则。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新上项目要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避免一味追求节省投资和降低成本,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现有湿法旋窑、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等要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节能降耗,治理污染,提高水平。

(四)坚持环境和生态保护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限期淘汰、关闭落后的水泥生产能力。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环保审批。切实加强矿山管理,落实矿山复垦及生态保护措施。鼓励企业在开展清洁生产,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城市垃圾和有害废弃物等利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水泥生产企业的水泥散装率必须每年有较大提高。

(五)坚持扶优扶强原则。按照一定条件和标准,着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方式跨区域、集团化发展。大力扶持对行业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引导

作用,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实现集约和规模经营,促进市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泥工业集中度。

(六)坚持合理布局的原则。水泥熟料基地规划布点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区域平衡和市场、资源等条件。凡以文化、旅游、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以及风景名胜区控制范围内一律不准建设水泥项目。严格控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七)坚持有进有退原则。坚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凡新建水泥项目,应同步落实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能力的方案和措施。鼓励在发展大项目的同时兼并小水泥企业。有条件的可改建为粉磨站、散装水泥中转库或发展商品混凝土等水泥接替产业。

三、结构调整的重点及区域规划布局

我省具有发展水泥工业的良好条件,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重视。要避免一哄而起,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更要充分肯定和注意保护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地方和企业尤其是民间投资要保护好、调动好、引导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强宏观引导和调控。

推进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上大压小”。支持和鼓励大型新型干法水泥加快发展,淘汰关闭落后的工艺和装置。实践证明,大水泥不上,小水泥就淘汰不了。要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优胜劣汰。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根据水泥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资源、能源、交通等条件和分布实际,考虑各地区水泥工业现状和预期需求,按照比较优势确定规划布局重点。

(一)川西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都江堰、彭州、绵竹、乐山的沙湾和峨眉山等地。一是峨眉山熟料基地。依靠现有重点企业,新建2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是成都熟料基地。抓紧都江堰日产4000吨生产线和彭州2×42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建设。尽快落实“等量淘汰”措施。三是根据市场情况,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一条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二)川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江油、广元、北川、南江等地。2010年前规划建设:一是绵阳熟料基地。建设北川2×50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是依托现有基础,在江油建设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三是抓紧建设南江日产2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四是根据市场情况,广元预留一条日产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三)川东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华蓥、开江、邻水、大竹等地。在现有基础上规划考虑:一是邻水再扩建一条日产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二是在达州布点建设4000吨新型干法熟料基地。

(四)川南地区。资源主要分布在珙县、叙永、古蔺等。自贡、资中等地有一些石灰石资源,但矿层较薄。一是尽快建成川南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二是考虑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等重点工程需要,规划2010年前在宜宾再建一条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三是在泸州新建一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

(五)川西南地区。资源集中分布于攀枝花、西昌、天全等地。2010年前规划建设攀枝花和西昌各建一条2500吨以上新型干法生产线。

甘孜、阿坝等民族地区和部分边远山区根据资源和市场情况,具备条件的可因地制宜建设适度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或供应基地。

四、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加快我省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切实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强水泥工业发展的宏观引导。

(一)加强协调配合,严格市场准入。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水泥项目由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省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发展规划及布局研究并按《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水泥项目核准;省经委要加大技改力度,支持现有企业节能降耗,治理污染。加强国内外发展态势的研究和分析,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加强管理和指导;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用地和矿山管理。新建、扩建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切实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和完善矿山开发的土地复垦、生态恢复等政策和措施;安全监察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矿山安全评价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质监部门要严格生产许可证管理,对无证生产企业坚决依法予以取缔;财税部门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现行的资源综合利用中有关水泥的税收政策。

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意见》规划的或越权审批、违规建设的水泥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建设用地和采矿许可手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审批手续、不核发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质监部门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颁发营业执照。

(二)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生产的水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水泥企业和市场流通领域水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产品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停产整顿。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企业,一律依法撤销并予以处理。要及时查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不让其流入市场。环保部门要对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

许可证制度。没有排污许可证的一律不准生产。逐步安装在线监控装置,提高监控能力。对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水泥生产企业,要按照管理权限对超标企业实行限期治理,限期治理期间要实行限产达标排放。限期治理到期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停产整治,直至关闭或取缔。

(三)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工艺和装置。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推进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必须坚持等量淘汰或超量淘汰原则。凡新建水泥项目,项目所在地市(州)政府应落实等量或超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措施,其淘汰承诺书和具体进度安排经省发展改革委核准后交有关执法部门监督执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达不到环保要求和质量标准的机立窑,直径2.5m及以下(不合特种水泥)的干法中空窑和不宜改造的湿法窑等,应按规定限期淘汰。各市(州)政府要组织有关执法部门逐一进行清查。凡规定应淘汰的落后水泥生产装置,应实行拆除、废毁处理。严禁以技改为名搞简单扩径、扩产改造。各级国土资源、环保、质监和工商等部门要从加强环保、维护生态、市场整治入手,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的小水泥企业。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迫使立窑和其他落后生产装置在平等竞争中尽快退出市场。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合理引导水泥消费,不断淘汰立窑水泥等落后产品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坚持下去。

(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强建设工程中水泥使用管理。小水泥大量存在,制约了高标号优质水泥发展。建筑应用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水泥的消费品种、质量和结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推广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限制立窑水泥、制止不符合设计标准要求的水泥进入建设工程,保证工程质量。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新标准,提高混凝土标号。研究“水泥产品市场准入实施细则”,修订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商品混凝土、重要建设工程、各类建设工程的重要部位必须使用旋窑水泥(不包括中空旋窑水泥),不得使用立窑水泥。以高质量水泥和掺加工业废渣微粉等手段全面提高水泥制品、构件及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逐步建立起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有效的提高建筑物寿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维护人民生产财产安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全社会对水泥的实物消耗,有效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五)扶持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发展。我省水泥工业集中度低。“小水泥”大量存在是导致行业落后、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要加快淘汰落后水泥工艺,必须优先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加快发展,使其成为我省水泥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和投资主体。通过大企业实施对中小企业的收购、兼并和改扩建,实现低成本扩张。优先支持实力较强,对行业发展有带动作用,对市场有导向作用的大型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以及股份制等形式发展跨部门、跨地区的企业集团。重点水泥企业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等有关部门要在项目前期工作经费、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对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发展规划、项目核准、股份制改造、企业债券及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我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目标,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我省具有加快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的技术、经济和市场条件,要充分发挥优势。鼓励兼并、控股,实施改组改造。将现有水泥企业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方式,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各地、各部门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意见》原则规定的前提下开展招商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基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提高我省利用城市垃圾、工艺固体废弃物制水泥、余热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调研报告)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郑州都市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新密组团又是郑州都市区的一个功能区,如何尽快融入郑州都市区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强化都市区的产业支撑,是“三化”融合的核心。为此,本人对我市工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二、近几来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情况

(一)强力实施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靠产业升级推进结构调整。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省、市要求,这几年我市在资源整合、产业聚合整治上打了一场硬仗。一是煤矿企业由原来的213家整合到101家,保留煤矿用于技改资金累计达到20亿元,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快,整合技改后煤炭年产量可突破2000万吨,比整合前增加500万吨;采区回采率由原来的70 %提高到 90%。二是耐材企业由733家整合为390家,累计投资20亿元实施工艺改造,新上隧道窑195条、梭式窑33座、推板窑94条,耐材年产量由治理改造前250万吨突破833万吨,被中国耐材协会命名为全国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全市耐火材料产量占全国的13%,占全省的33.4%,占郑州市的48.8%,三是造纸企业由148家整合为48家,2011年又从48家整合到36家,关停了91条生产线,累计投入治理资金4亿元,建成33套生化工程,企业使用商品浆的比例提高到20%,造纸行业年产量2010年达到240万吨;总投资35亿元的年产100万吨包装纸项目正在筹建,总投资1.9亿元的造纸群工业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日处理工业污水15万吨;华旗助剂厂聘请5名全国造纸行业知名专家,组建了郑州华旗造纸科技有限公司,为提升我市造纸产业水平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建材行业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采石场210个、石灰窑54家、铝石窑186家,积极发展新型高档水泥生产项目,郑州同龙力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于2009年5月份试产;23家环保节能型采石场已建成。

(二)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靠项目建设带动结构调整。2005年以来,共引进市外域内资金150亿元,累计投资近600亿元,新上各类项目52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80个,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投资超百亿元的裕中电厂,一期工程全部竣工,二期工程将于今年10月份投运;郑州市第一家通过技改建设的昌源电力3×1.2万千瓦秸秆发电第一台机组已并网发电;总投资8亿元的曲梁服装工业园是省重点扶持园区和郑州市跨越式发展重点园区,自2009年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以来,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修建

了平安街、永安街、永祥路等7条全长16.5公里道路,埋设雨污分流管道29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其它电力、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已投入试运行,正逐步完善标准化厂房及综合楼面积32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企业7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装备制造为主导,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盛祥氟化盐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投资1亿元的华丹全降解塑料、投资1.1亿元的鸿升密封材料、投资3500万元的豫密药业、投资5000万元的航天烟花爆竹、投资4500万元的味得佳食品、投资15000万元的华昌转移中心、投资8000万元的年产30万套齿轮生产线、投资1.65亿元河南和信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年产2.4亿块煤干石生产线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三)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靠科技进步支撑结构调整。市政府投入启动资金500万元,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华昌技术转移中心,并以此为平台,每年将为我市提供不少于3个高科技项目落地。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姻,全市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29家、产学研联合体25个,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新技术155项,开发新产品130个;2008年以来共申报专利784项,认定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品24个,重大科技成果4项,获省优产品10个,省名牌产品4个其中东方集团的东方牌获省著名商标,中原特耐的“锡槽底砖”属国家专利产品,产品占

全国市场的80%以上;才华公司的“高温隔热耐火材料”、宇冠公司的“耐火材料浸渍新工艺”等项目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项目。2003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实现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

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与对策

从总体上看,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看,“两个过分依赖”比较突出,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观念时期。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已进入了产业竞争的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势不可挡,产业聚集化、融合化、生态化日益突出。从国内情况看,全国经济跨入了经济转型的新阶段,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确立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从自身情况看,煤炭和铝矾土资源日趋枯竭,同时,我市经济又对煤炭、耐材等产业依赖过大,如果没有新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几年,必将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的严峻挑战。同时,掠夺性开采、也将进一步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加速、水资源污染、植被破坏、大气质量下降、等严重的生态问题,甚至可能像美、加、澳等国家的某些废弃的资源型城市那样变成“鬼城”,而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切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关键,把工业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区域竞争力。要坚持统筹兼顾、集约发展、自主创新、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及有保有压的原则,着力提高新型工业在新上项目中的比重;着力提高技术改造投入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着力提高终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着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

(一)优先发展现代装备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提高高加工度产业比重

1、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以南环路两侧金鑫机械、豫鑫机械、坤鑫机械、金源特变、华威齿轮、鲲鹏电子等企业为依托,加强领导,规范引导,合理规划,引进装备制造项目,尽快使装备制造业成为我市的优势产业。

2、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立足我市各重点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庞大市场需求,加大研发力度,以研发带动生产,切实发挥对产业升级的引导作用。以西区生物环保科技产业园重点,以华昌科技、全降解塑料、鸿升密封材料、豫密药业、亚乐生物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新型材料、电子信息及化工产品。努力西区打造成新兴产业基地及产学

研平台。

(二)努力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高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的比重

1、努力提高铝精深加工产品比重。以隆盛祥矿业公司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强的铝精深加工产品,着力促进“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条的协调发展。以平陌镇硅石资源为基础,积极探索硅石规模开采、集约经营、精加工、深加工的新路子,逐步拉长硅石产业链条。

2、着力提高服装产品档次。切实加快曲梁服装园区建设,以五朵云、渡森、法乙利等企业为依托,积极与国际、国内著名服装企业联手,全力提升技术研发水平和产品档次,打造全国男裤之乡及全国服装物流中心。

3、努力扩大食品工业规模。以国华食品、味得佳、实验挂面、益民面粉等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着力提高产品档次,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力争创建一批国家名牌产品。

4、整合改造提升资源和能源工业。进一步整合耐材、造纸、煤矿、建材等行业步伐,推动资源向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有安全保障能力的优势企业集中,鼓励煤电企业联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耐材集中区要加大技术改造力

度,加大兼并重组力度,重点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大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形成与资源、市场、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环境容量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耐火材料高技术产业群,力争5万吨生产线达到50条。造纸集中区,要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优化造纸行业资源整合,逐步催生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纸业集团和纸业品牌,打造全国纸业集群,力争5万吨造纸生产线达到40条以上,努力实现清洁生产,零污染排放。

(三)加快企业重组融合,着力提高大型企业比重

以提升龙头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继续强力推进扶优扶强工程。进一步加大资产重组力度,重点支持裕中能源、和成煤矿、郑州瑞泰、郑州安耐克、隆盛祥矿业、东方集团、同力水泥、华昌科技等一批战略重组和资本运作项目,努力实现企业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加大企业上市融资力度,重点做好振东耐材、东方集团、华威耐材、裕中能源等企业上市的培育工作。加大对扶优扶强重点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努力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待遇,优化生产经营环境,鼓励企业加快发展。

(四)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推进产业集聚

坚持把园区建设和集群经济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按照依托优势、市场为主、科学规划、政府推动的思路,努力培育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一是突出抓好园区建设。以曲梁科技产业园、曲梁服装工业园为龙头,以各乡镇规划的15个工业集聚区和集中区为重点,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入驻步伐,努力形成一批形象好、设施全、服务优、产业集中度高的工业园区。二是积极培育带状经济。以现有工业布局为基础,以双洎河和郑密路、密杞路、密荥路为轴线,抓好“一河三路”工业经济带和工业群区发展,努力形成布局合理、轮廓清晰、优势互补的带状经济。三是发展壮大特色经济。通过整合资源、淘汰落后、技术升级、产品换代、清洁生产、拉长链条等措施,走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路子,努力打造五大特色产业优势,即以煤电为主的能源产业、以清洁生产为主的绿色耐材产业、以包装纸为主的造纸产业、以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的建材产业、以曲梁服装工业园区为主的服装产业群。同时做好专业乡镇、专业村建设,重点抓好超化、来集耐材,大隗、苟堂造纸,曲梁服装,袁庄建材等专业乡镇及一批专业村建设,打造特色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五)加大工业投入力度,着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一是集中精力现有重点项目的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到我市布局,完善充实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广“项目全程代办制”,努力扩大投资规模。三是着力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加大技改

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切实加强节能降耗,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一是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防污标准,对新上项目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对在建项目实行“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二是对生产企业进行节能及清洁化改造,重点在耐材、建材、造纸等行业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和社会消费的各个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七)强化科技、人才、资金支撑,为经济转型提供保证 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以华昌技术转移中心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依托,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加速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骨干企业为主体,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积极开发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业层次。大力发展科技型产业,培育以裕中电厂、杨河煤业、东方集团、安耐克、豫密药业、鲲鹏晶体、隆盛祥、华旗助剂、华丹全降解塑料等为主的科技型企业群。广引外资,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注重招商实效,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化的招商引资活动,努力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把激活民间资金放在和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投融资体制、激励政策等方面创新途径和

方式,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使民资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重视资本运作,引导效益好、实力强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积极做好企业上市培育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引进和用好一批既懂技术又会经营的高层次人才,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证。加快人才培养,确保产业发展需要和用人需求。

(八)加大政府引导扶持力度,确保结构调整扎实推进 健全政策体系。围绕推进结构调整,出台加快项目建设、企业科技创新、工业园区发展、节能减排及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文件,进一步完善各种配套措施,为加快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强化激励机制。建议市财政每年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招商引资、高新技术企业、名优产品、、新兴产业项目等。大力优化发展环境。以建设服务型政府和信用新密为目标,以优化政务环境为重点,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形成推进结构调整的工作合力。

下载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调研报告)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密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张国有 郑州都市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新密组团又是郑州都市区的一个功能区,如何尽快融入......

    山东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 鲁发[2007]25号 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2007年12月22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调研报告)(精)

    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新密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张国有 郑州都市区建设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新密组团 又是郑州都市区的一个功能区,如何尽快......

    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成都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含汽车)医药、食品(含烟草)四大主导产业和冶金建材、石油......

    关于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关于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来源:时间:2004-02-13作者: admin 根据统计,2002年年底我国水泥年总产量已突破7亿吨,其中4.9亿吨水泥为立窑生产;1999年~2001年,水泥产量净增约......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合集]

    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为了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工业强县”战略,为更快更好地把我县建设成为闽粤赣边际强县,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快我县工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发展思路......

    九部门下发《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九部门下发《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环保总局等九......

    李毅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升级(五篇材料)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李毅中 日前,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