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对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学习心得体会
————我对师市新型工业发展的思考
09工业班周根疆
经过六个月紧张充实的各方面理论学习告一段落,我们在对师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个人在党性的修养觉悟、专业理论思路等综合能力都得妻了前所未有提高,这都得益于师市党委及党委党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和悉心教诲,对师市团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粗略有了一些浅显的思考:
随着兵团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也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在内的各种结构调整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如何适应新时期兵团更好地发挥“三大作用”的要求,更好地遵循结构调整固有的客观规律更加卓有成效地推进兵团的结构调整,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结构调整调什么?究竟是从什么方面开始着手?师市的结构调整也必须遵循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等各方面的全面调整。人们现在对经济结构调整讲得比较多,有时候一讲到结构调整,就有意无意地把它与经济结构或者产业结构调整划上等号。现在,关于结构调整的认识,既有涉及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而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思考师市结构调整的时候,应当放在整个屯垦戍边事业的大系统中去思考和推进,在考虑结构调整的时候要制订整个屯垦戍边大系统全面调整的计划和方案,为达到整个系统调整的综合目标而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和办法去推进。师市党委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开辟职工增收新渠道、促进社会事业新发展、创造职工生活新环境和营造维稳戍边新局面。只有当我们用综合的思想方法去看待,这样结构调整的思路更宽,措施更全面,才能效益更显著,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现在师市已着手开始调整经济结构,但仍然不尽合理,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改变农业比重过大的局面,逐步确立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师市的产业结构来一个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解决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清除一切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和政策规定,切实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民营、私营和个体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工业、活跃市场、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虽然师市的社会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必须继续完善与我师
1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体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要不断增加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职工群众;虽然我师在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需要不断完善、充实和创新,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更要充实“软实力”,从而通过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等多种形式来履行戍边使命,确保新疆的稳定和祖国边疆的安全。明白了我师目前的基本情况,我们的结构调整就一定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既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设定不切实际的调整目标,也不要不顾已经发展的形势而固步自封止步不前;既要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紧迫感,具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考虑到师市结构调整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作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发展师市新型工业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国家税费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工业是师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大家都知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道理。我们不能再等,不能再犹豫了,再不发展工业,就意味着我们要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面对现实,一师工业发展“只能为成功找机会,不能为困难找理由”。要切实增强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四破除,四树立”的要求,想方设法,群策群力,全力以赴发展工业。应在全师营造一个想工业,干工业的浓厚氛围,坚定发展工业必胜的信念,加快师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师市工业发展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投资和建设。
一是师市要把工业发展纳入统一规划,集中精力,整合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能搞重复建设,同样的项目你有我有,遍地开花,不利于工业发展,小而全的工业不仅会导致资金浪费,还会造成争资源,争市场的恶性循环,难以形成规模。
二是立足师市实际,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内要紧紧围绕棉花产业,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精加工、深加工项目。对外按照“参股不控股”的指导思想,通过项目合作,盘活存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增加现在有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企业技术改造,节本降耗,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上下功夫,打造我师特有的产品品牌,开拓市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师市工业要从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一师是个农业大师,农业发展受到气候、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且非常脆弱。我们在开发项目上要尽量选择污染小,能耗低的项目。我们应吸取内地“先发展,后治理”的经验和教训,不能以牺牲我们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来发展工业。
(四)加快和完善园区建设,为师市工业发展搭建平台。
园区是新型工业发展的平台,园区规划和建设关系到今后工业的发展。工业园区的定位要准确,设计要科学,规划要合理,功能要齐全,目光要长远。可以根据园区发展需要逐步建设,但决不允许出现今天建,明天补,后天改的情况发生。
对于团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在认识上的深化,必将极大地推进师市经济结构和整体结构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前进,必将极大地促进师市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的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师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二篇:“新型工业化发展”材料
奎屯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汇报材料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拼搏争先,抢抓机遇,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一、2010年奎屯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我市工业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卷烟、纺织、电力、化工、建材、食品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紧紧抓住面临的外部机遇,“依托大石化、服务大石化、立足大交通、构建大物流、促进大发展”,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商贸富市、环境立市”四大战略,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3.6亿元,比去年增长20%,是2005年的2.7倍。重点推进项目18个,总投资10亿元蓝山屯河EPS树脂、登煌管业PE管材、南岗水泥一期、伍期车桥一期、环能工业脱硫剂、油葵脱仁出口加工、龙海硅业三期7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92亿元的11个项目在建;卷烟厂新增3万箱卷烟指标,年产达到30万箱。卷烟、纺织、电力、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0%,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经济运行态势保持平稳,正逐步进入高速度、快增长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奎屯市2011年工作目标
目标任务:2011年生产总值突破90亿元,增长17.5%;
金共106万元,2007年、2009年西龙公司又分别两年获得25万元技术创新补助资金、2007年天策科贸获得25万元、2008年达亿石化又获得30万元资金补助。促进了我市的技术进步工作又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
四、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及重点协调的突出问题 奎屯市“十一五”期间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奎屯市依然处于工业经济的初级阶段,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卷烟行业一枝独秀,石化刚刚起步,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集中区,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传统产业资金匮乏,技术改造力度不足,产品档次不高,市场竞争力差。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多,落地项目少;续建和重组项目多,新引进项目少。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以下几点突出问题:
(一)原料供应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2011年将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加强与中石油的联系,编制好中石油承诺的16种、136万吨化工原料利用项目的策划、可研,落实项目投资业主,促使丙烯、乙烯利用,重油加工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②积极争取独山子600万吨老炼油厂技改抽提轻组份后的其余重组份留在开发区,作为发展的关键化工基础原料,引领开发区主导产业形成骨干和龙头项目有实质进展。③进一步拓展原料落实渠道,围绕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争取国家支持境外资源在开发区转化,形
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启动的一年。新型工业化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开发区是推进奎屯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要大力发展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举全市之力把开必区建成千亿元产值,百亿元税收规模的自治区重要的、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百亿元税收规模的自治区重要的、中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开发区。力争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1.68亿元。
(一)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好中石油承诺供应的原料和现有产业资源,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确保高分子合成材料聚合催化助剂项目一期、4070煤化工、60万吨/年重油加工一期、5万吨/年碳化硅专用微粉、南岗水泥二期、蜂蜜出口加工、华孚50万锭棉纺一期、伍旗车桥二期项目数据库今年投产; 100万吨/年TDI、30万吨/年MDI、6万吨/年保温板和800立方米/年土工合成材料、2*150万吨/年尿素产业升级、1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微晶纤维素、10万吨/年减水剂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数据库不少于9个。
(二)培育和壮大新型工业化主导产业,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要采取与市场化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机制,促进战略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
区、城市和区域等各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与示范,取得突破,收到实效。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产学研相结合,发挥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支持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技术。尽快形成激励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xx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2010-3-1
5近年来,xx工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十一五”年均增长达20.8%,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3.8%,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招商引资深入推进,得益于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得益于民营经济蓬勃
发展。但随着土地、资金、能源、劳动力等问题日渐突出,工业经济外延式扩张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工业更大突破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所在。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其特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二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三是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二、xx新型工业化的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主导作用突出。,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增长21.2%,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9%,高于上年42.6%的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41亿元,增长24.2%,增幅居全省第4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除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外,其余32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化学纤维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153.4%、105.6%、97.2%和75.2%。
二是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继续好转,税收就业平稳增长。,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21.4%,增长23.5%。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9.95亿元,同比增长24.1%。全市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08户,比上年增加27户,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有中联重科、益阳电厂、科力远、纳爱斯、益阳电业局等5户。规模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4.98亿元,增长76.3%。工业对税收增长、居民增收和劳动就业的贡献较大。全市工业企业实缴税金12.88亿元,增长9.1%,其中工业企业实缴国税10.33亿元,同比增长11.3%;15个乡镇工业小区实缴税金1.36亿元,同比增长14%。全市规模工业吸纳就业人员10.45万人,增长8.9%。
三是企业研发投入逐步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研发经费支出达2.2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35%;工矿企业获得专利授权120项,同比增长81.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3.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专业技术人员0.84万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8.1%;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0.72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0.44%;限额以上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6%,在全省排第3位,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四是集聚发展态势明显,资源利(来源:好范文http://www.xiexiebang.com/)用效率提高。园区工业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的主平台作用日益明显。,全市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规模企业已达143家,实现增加值61.23亿元,增长21.8%,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9%,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2个百分点;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为37.2%,仅次于长沙、株洲排第3位。工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全市新投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达标率为100%;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218.55万元,同比增长20.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五是环境保护有序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全市规模工业电力、有色、化工、造纸、建材、纺织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66.9亿元,增长14.3%,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40.7%,比上年降低3.4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35%,比上年多下降3.8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实现万元工业增加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分别为42.65千克、24.78千克、0.22克和0.02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砷、镉排放总量分别削减4.8%、2.0%、69.9%和6.3%。
六是投资引资力度加大,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31亿元,同比增长36.8%,比上年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63.46亿元,增长33.4%;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1.92亿元,增长19.2%。15个乡镇工业小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9亿元,增长52%。,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7.16亿元,增长21.6%;其中,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54亿美元,增长84.6%;引进内资73.48亿元,增长19.7%。
三、xx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差距
在关注工业经济发展
骄人业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益阳仍存在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消耗高等实际问题,与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一)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力不强。,益阳十大产业平均每家企业的产值8092万元,增加值2042万元。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仅5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10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9户,完成增加值164.4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8%和3.9%;户均销售收入7371万元,户均利税399万元,户均利润208万元,分别为全省水平的73.9%,35.8%和45.1%。xx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批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有限,对群体的带动力较弱,与其他中小企业协作关系不紧密,存在企业“孤军作战”现象。
(二)产业聚集度不高,园区特色不明显。,全市规模以上园区工业企业143家,但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作,企业关联度很低,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区内的企业还只是数量上的简单汇合,空间上的地理聚集,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园区特色不明显。各地都确定了自己的主导产业,有的园区的主导产业有四、五个,协作能力不强,产业雷同现象普遍。
(三)产业链条过短,集中在中低端节点。全市多数产业的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节点,产品单一,结构雷同,系列化产品不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益阳木业产业基本停留在原料采购到单板初级加工的环节,有色冶金行业主要为他人提供原材料,机械制造业的大部分企业是为外界提供零部件生产。即使有些企业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如纳爱斯、科力远、沅江纸业等,他们生产所需的主要原辅材料也还有很大部分需要从外地采购。
(四)技术创新不够,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全市竹木加工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生产设备简陋,设备精度很低,产品质量不高。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xx许多生产企业技术创新不够,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如xx的纺织主打产品还是以初加工、低档次的粗支纱、白坯布为主,附加值高的高档纺织产品比重不大。三是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目前,xx纺织、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的不少企业仍以加工和贴牌为主,即使拥有一批拳头产品,但在市场上真正叫得响的产品和商标不多。
(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环境仍然不优。目前,xx的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量仍然偏低,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一是从生产资料市场发展进程和水平看,全市综合性网点较多,专业性网点较少;农贸市场较多,生产资料及工业品市场较少;综合性市场较多、功能完善的大型专业性市场较少。二是从现代物流业发展进程和水平看,多以运输、配送、货运代理为主,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从金融业发展进程和水平看,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不健全,全市工业投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企业自有资金或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解决。据xx电子行业协会反映,xx电容器行业60多家企业,近90%没有银行贷款。此外,工业用地供应紧张,企业招工难,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四、加快推进xx新型工业化的几点思考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对益阳来说关键就是要加速大项目集聚,加快大企业裂变,在调整提升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一是抓住机遇,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要抓住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多事之秋”,许多企业发展处于调整组合、优化升级的难得机遇,许多行业或产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实施招大引强战略。一要重点攻关,竭力争取省里对xx的支持,充分利用xx“承接产业转移地”的金字招牌,对接省里及外地的重大转移项目;二要对投资巨大或产值贡献突出的引资企业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切实增强对大型企业的吸引力,如对投资或产值过亿元的引资企业实行奖励;三要对大型企业的引资人或引资单位实施更高标准的奖励,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二是加大改造,在本土企业的产业升级上求突破。本土企业具有稳定性强、贡献突出的特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改组改造力度,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传统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使本土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继续发挥领跑作用。
三是政府引导,在企业联合上求突破。xx大量层次低、规模小、发展慢的小型企业亟待联合重组,特别是竹木加工、建材和纺织行业尤为突出。要由政府引导,在资产界定清晰、人员定位适宜、利益分配合理的前提下,推进股份合作,使企业迅速壮大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的状况。
四是攀龙附凤,在发展贴牌经济上求突破。要和大城市中的知名企业主动对接,为大企业生产贴牌产品。一方面可以降低本地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在大企业的指导监督下,提高产品精度,提升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和大企业同步发展的目的。
五是重视研发,在产品创新上求突破。要改变过去由企业自主研发但收效甚微的状况,建立重点行业新产品开发机构。研发机构应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政府可以先期投入研发经费,广泛招聘高级技术人才。也可以委托高等院校研发,新产品转让给企业时一次性收回研发成本及相应利润,保证研发机构的持续运转及企业产品不断更新。
六是修订规划,在建设特色工业园上求突破。建立特色工业园,可以实现规范管理、延伸产业链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的目的。要在现有产业分布的基础,进一步修订规划,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园区,为更好地开展对外招商和实现产业集群创造条件。
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第四篇: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和思考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的区别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合肥工业立市战略与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党的17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工业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走经济建设新路子的根本指导方针。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以下特点:
1.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富强繁荣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强国。
2.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21世纪开始,是信息化引领下的工业化进程。21世纪信息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改造传统行业和传统业务。信息化催生了更加有效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信息化使企业更有效地设计、安排和组织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信息的流动,促进了全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信息化使生产方式更快地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为工业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仅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只有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促进各行各业大力吸收高科技,重视高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使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避免西方国家所奏的弯路。
3.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加快科技进步以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工业经济活动,从投
入到产出,从生产到流通,从微观经济管理到宏观经济管理,尽可能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以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我们的工业化,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4.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的工业化。我国虽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在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各个经济主体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广泛推行清洁生产方式、文明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减少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做到经济发展而又山川秀美,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5.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又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到发挥比较优势与增加就业,一举二得
6.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工业化成果惠及人民大众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了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提高了人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民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一百多年的梦想。我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又使得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总结世界各国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根据信息时代实现工业化的要求和有利条件提出的新的历史时期何新的历史环境需要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都有所不同。我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的,国际环境和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可能。新的历史时期,国力的竞争就是综合实
力的竞争,要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而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战略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在新的历史时期,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路子,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进程重合起来。在发展中就注意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而不是传统的先发展然后被动的再治理。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而不是传统的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大环境,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只有这样,我国才能跨越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三、“工业立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
第五篇:后发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作为农业大区零陵,近年来经济,社会虽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工业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弱,资源转化率低,增长方式粗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前进的速度。面对这样的现实,怎样才能加快发展达到富民强区的目的?我认为,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后发赶超。
一、强化无工不强意识,确立工业主导地位。要清醒认识到,只
有主攻工业,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聚集人口推进城市化,才能扩大财源富裕百姓,才能彻底改变封闭落后的形象。因而,要有一种“寝食难安”的紧迫感和“大兵压境”的危机感,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认真实行领导联系重点工业项目制度,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个班子”。把新型工业化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量化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对工业政策法规、重点优势企业、名优特新产品和先进典型人物的宣传,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科技人员和经营团队,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氛围。认真研究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到上准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同步推进总量扩张、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零陵区围绕锰产品加工、异蛇、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电子化工、机械制造六大支柱产业,力争在3年内,培育出10户年产值过5000万元、利税过i000万以上的龙头企业,工业年增长速度达30%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以上。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重点产业集群。要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工业化”的思路,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区位特点,进行高层次战略定位,真正把园区规划建设成现代化、多功能、高品位的产业基地和城市新区。首先集中解决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其它配套设施。永州工业园扩园2平方公里以上,珠山工业区扩展到2.5平方公里。其次优化服务,下放必要的行政审批权限,在园区设立有关部门的派出机构,落实好全程代理制、限时办结制、一站式(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服务制、首问负责制和封闭式管理制,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再次抓好项目入园,按照“投资者是亲人、引资者是功臣”的理念,坚持眼光向外靠大联强,舍得“靓女先嫁”,以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项目,吸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行业50强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把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布局到园区。在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的同时,抓好“铺天盖地”的小项目,扩张总量,形成集群。零陵区的锰加工、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已初具规模。要巩固和扩大产业集聚,围绕他们的上下游产品,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外来资本与之配套协作,拉长产业链条,使这些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中更好地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与农业产业化结合,实现工业农业双赢。对于广大后发地区,农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它的基础地位、主导地位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后发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着眼于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互相促进,用工业的思维、办法经营农业,提升农业。要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的思路,构建工业企业与原材料生产基地的生产协作关系,实现工农对接。以龙头企业壮大订单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的第一车间,整个工业企业体系参与循环,实现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双赢。零陵区要着力整合现有异蛇加工企业,组建永州异蛇产业集团公司,力争上市融资,通过进一步扩大规模、科研开发、精深加工,打出更多“零陵一绝”,叫响更多“零陵制造”。
四、深化科教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新型工业化需要开拓创新型专业人才,更离不开技术工人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从基础抓起,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以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人才择业权、价值待遇等同权为突破口,把对人才的管理由行政性直接管理逐步过渡到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管理,把以管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服务为主,进一步解决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问题。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引导本地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科技合作,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零陵要继续发挥历史文化名城、永州文化中心的优势,依托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和成效显著的中等教育,打造“文化公务员在线 ”。同时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搞好农村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消除对科技的离异感和观望感,尽快接触信息化,迈上农业产
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之路。
五、始终不忘改善民生,致力科学和谐发展。为民造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倍加珍惜土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坚持集约开发,坚决杜绝炒地行为。对招商项目实行平等国民待遇,不能为追求虚假政绩而污染环境。推行“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
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确保后发地区的环境优势。建立循环经济衡量标准和指标体系,引导人们不断开发循环经济。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扩大城乡就业、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后发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