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代表建议答复(关于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力度的建议))
临沭县农业局
关于对《关于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力度的建议》的答复
郭、韩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我县实际和条件,我县已于2009年制定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分析了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状,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以及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措施,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我们应采取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工业抓农业的办法,树立集约化理念,加大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巩固和加大我县常规作物种植的调整力度,鼓励主导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逐步上规模、上档次。稳步发展以白柳、桑、茶、黄烟、瓜菜、花卉苗木等为主的高值作物,积极培植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在茶叶、瓜菜、草莓、杂果、葡萄、花卉苗木等特色作物上求突破,在区域化种植上求发展,全面提高种植规模和产品质量,努力打造我县区域种植六个万亩生产基地。同时县政府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优惠扶持政策, 并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在此,对您提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工作的开展。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七日
第二篇:关于“加大本土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的提案答复
关于对区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提案的答复
武瑜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第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本土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工业战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三区‛发展战略,确立工业第一经济和主攻工业思想,以实施《莲都区工业振兴计划》为抓手,加快平台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坚持扶强育小,打基础、起好步,积极寻求工业经济突围。全区工业总产值从2009年的33.82亿元提升至2013年的84.6亿元,年均增幅为25.8%。逐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羽绒服装制品、农林产品加工、制鞋及革制品、文教体育用品、非金属矿业等六大主要产业,以及以丽水工业园区为中心,高溪低丘缓坡为驱动的全新工业空间布局,工业主导地位日益显现,工业经济成效显著。
一、以政策为引导,促进本土企业集群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2013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专项内容,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同时,2014年《关于推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补充意见》中,为支持幼稚小微企业发展,1《意见》规定每年安排一定土地指标用于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对民间资金投资建设小微企业孵化基地三层(含)以上标准厂房的,给予其厂房实际投资额(经审价,凭合法凭证)3%的补助。鼓励暂不符合入园企业的优质小微企业联合建设标准厂房项目,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分块供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政策,从项目引进、开工建设、转型升级、企业成长、自主创新、人才激励等方面大力支持本土小微企业发展。二是坚持送政策到企业。每年坚持开展‚送政策‛到企业活动,现场发放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汇编,全面落实和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为本土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政策支持,促进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二、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本土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坚持扶强育小,提升企业素质。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上规模‛工程,积极扶持一批成长型企业,壮大中小企业队伍,推动规模企业的梯次发展;一批产品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行业的知名品牌,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其中,一批本土企业,如:丽水富来森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2012年丽水市制造业50强企业;浙江不知慢运动服饰有限公司被评为2012莲都区政府质量奖(企业)、丽水市质量管理示范企业,丽水市鱼跃酿造食品有限公司获‚浙江省食品安全百日行动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获第二届‚浙江中小企业‘名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二是加强技术改造,增强发展活力。2013年累计完成技改投入5.59亿元,比2009年投资3.57亿元增加2.02亿元,先后启动和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激发了经济增长内在动力;鼓励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引导中小企业实施管理模式创新,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以务实促发展,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一是加强企业小升规培育。每年展开全面调查摸底,通过研究分析、数据对比,择优挑选数家小微企业为全年重点监测及培育对象,2013年共有6家规下企业升级为规模企业。二是完善考核机制。2013年首次将小微企业、规模企业培育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工业园区、重点乡镇(街道),首次对园区、乡镇(街道)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逐月通报。三是加强服务工作。2013年我局集中开展企业服务月暨‚一清二帮三服务‛专项行动,由5位局班子成员领队,相关业务科室人员组成的5个工作组走访了全区1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企业家底大摸底,帮助规下企业上规模,帮助规模企业升级,送政策服务、促融资服务、解难题服务,推动一批项目落地、一批项目开工。四是做好企业帮扶。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和联系,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开展困难企业帮扶,帮助多家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难。五是举办专题培训。建立了丽水学院区企业家培训基地、欧宝安防公司区企业人才培训
基地,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生产运营管理‛和‚企业人才战略规划‛等各类培训,提升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六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13年完成对2012区级工业企业政策兑现工作,共兑现人民币141.57元;完成外贸补助兑现638余万;协助欧意阀门获省节能与工业循环经济重点项目资助108万元;今年我区企业获得2013年省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财政补助资金163万元,比2012年110万元同比增长48.2%。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本土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莲都区经济商务局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日
第三篇: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致力于为民间金融阳光化提供制度通道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作为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浙江省小额信贷公司发展迅速,在反贫困和发展农村金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国务院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去年9月19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36)号文件专门作出了部署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里,国务院紧接着又出台了新的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文件专门对民间投资作了详细的部署,放宽民间对国有项目投资的条件,允许民间投资铁路、石油、公共设施、金融机构等。由此可见,小额贷款公司的前景变得越来越明朗。但是,在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境。如何破解小额贷款发展的难题,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共同构建促进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目前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因素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位不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目前国家管理部门没有将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为金融机构,但我省在试点过程中已经把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开展金融业务的组织进行扶持和管理。银监发(2008)23号的出台,使得小额贷款公司在改变其自2008年4月24日《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之前一直被定位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企业性质的同时,也加大了其经营管理的风险和成本。原因是国家虽然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但是对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可享受国家给予金融业的支农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及如何适用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细则 1
等,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该法律和政策规定的空白,无疑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风险。
(二)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品种单
一、机制不够灵活。目前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单一品种(小额放贷)、经营区域受限、规模小、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不健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其盈利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加上放贷对象多为级次比较低、风险评估难的“三农”和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控制难度大,经营风险极大。正如中国人民银行王晓蕾处长来温调研时所说的,“小额贷款公司是经营银行业不愿意放贷或不敢放贷且风险极高部分的业务,实际上就是次级贷款”。正因为小额贷款公司只能经营单一的贷款品种,不能经营如票据业务、资产转让业务、委托贷款业务等一些低风险业务,贷款利息收入是其唯一的获利手段。所以,2008年9月底,国家利率政策松动,银行贷款利率一降再降,直接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获利水平,压缩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空间。
(三)融资难利率高,受合作银行的规模和数量制约。《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暂行管理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内部或外部集资、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只能向两家银行类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金额不能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的50%。受各种规定的限制,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狭窄,无法吸引存款,自由资本金有限,合作银行的贷款只能是自有资金的0.5倍,从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这也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小企业、“三农”客户的融资需求旺盛,许多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二三个月后或者是更短的时间就已经把全部资本金都贷出去了。小额贷款公司有对小企业与农户的贷款能力,社会上也有大量的需求,但是,受资本金的限制,不能扩大贷款业务。同时,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还受到合作银行的规模和数量制约,造成融资利率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空间。
(四)税收歧视,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税务负担。尽管小额贷款公司从
事的是贷款业务,但却是按一般的公司上税,这就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税务负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所得税是存贷利率之差来征收的,而对小额贷款公司却是对贷款的全部利息收入征税。小额贷款公司打的是短平快,贷款三个月就周转一次,与一般的金融机构相比,缴纳的流转税也特别地高。目前国家对农村合作银行有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从事小企业贷款,农户贷款还有很多扶持政策,但对同样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却不能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
(五)未接口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使小额贷款公司加大风险。小额贷款公司从事贷款业务,需要了解贷款企业与个人的信用信息。然而,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对小额贷款公司并不开放,现阶段只能通过合作银行委托查询、打印客户个人基本信息信用报告,且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所发生的大量的企业与个人的信息也不能及时有效反映在征信系统,既加大了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又使得征信系统数据存在信息盲区。
二、加大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的建议
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再不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的持续发展局面堪忧,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幸夭折的状况。而小额贷款公司大多是由当地有影响力的企业投资组建,如果出现小额贷款公司不幸夭折,必将对投资企业的资金链和社会影响力造成极大的损害。如因为对小额贷款公司扶持力度不够,而造成众多当地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经营困难或受损的话,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政府及企业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为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以利小额贷款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一)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是金融机构的定位。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小额贷款公司开展相关业务时,应参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待。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合作,积极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信息系统建设、产品开发、资金结算、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希望国家,能够早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应是金融机构的定位。
(二)扩大经营范围,提升小额贷款公司的获利能力。希望政府及时与审批机关沟通,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开办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委托贷款等业务。
(三)提高银行的融资比例,增加合作银行数量。对于依法合规经营的小额贷款公司,遇到运营资金不足时,应适当放大其向银行融资比例,由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按市场原则和风险管理原则,自行商定融资比例。同时,我们建议合作银行可选择三家以上,给予同行拆借优惠利率。另外,对于股东实力较强的小额贷款公司,我们建议国家放宽政策,允许股东以自有资金发放贷款。
(四)减轻税赋。因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比照金融业机构管理,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与农村合作银行一样承担了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责任,依法依理均应享受与农村合作银行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市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征收能参照农村合作银行改革时的税收优惠政策,按营业税3%征收,所得税三年内减半征收。
(五)加快系统接口,完善征信系统建设。为避免合作银行操作风险,能及时办理信贷业务,真实有效反映客户信用信息,完善征信系统数据,建议人民银行为小额贷款公司开通征信系统接口。
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新生事物,在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提高和企业金融需求日益个性化的今天,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办法、稳步推进,相信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必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第四篇:加大对我县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大力度扶持我县民营企业的建议
民营企业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我县国民生产总值的50%,提供了70%城镇就业岗位,转移了80%以上农村劳动力。可以说,民营企业对我县的财政贡献和解决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县民营经济面临改革开
放三十年来最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扶持和保障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须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一、当前制约我县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1、经营环境严峻,生产成本攀升等窘境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首要难题。2008年以来,在国际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我县的民营企业虽有所增长,但增幅回落,盈利空间被逐步压缩,出口贸易严重受阻,外向型企业正陷入两头挤压的窘境,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存备受考验。与此同时,前阶段不断攀升的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的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给我县的中小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营压力。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出现关停、半停产的状态,企业在经营成本高于产出的情况下,陆续出现危机,随时面临倒闭和淘汰的风险。另外,随着宏观经济走向的严峻性及不确定性,也极大地挫伤我县企业投资的意愿与信心,投资的幅度急剧下降,投资热情有所减退。
2、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状况难以得到改善。造成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一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影响信贷投入。在企业转型时期,部分民营企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生产经营困难,濒临停产,以致难以偿还贷款本息,造成县域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严重低下,“两呆”占比居高不下。同时,社会信用环境差,资信基础薄弱,挫伤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每年不良贷款率约占10%,产生“惧贷”、“惜贷”现象。二是融资渠道单一。我县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民间借贷利率高,使民营企业间接融资渠道越来越窄。目前,正值金融危机,经济放缓预期也让银行对于发放贷款更为谨慎,银行趋向于只选择风险低,效益高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而在要求民营企业的抵押和担保的条件也会更为苛刻。现阶段,我县民营企业要融资,恐怕渠道会更少,也更不顺畅。而企业找担保公司申请贷款担保,不仅审批周期长,手续繁琐,而且受银行规避资金风险的种种限制,贷款担保业务得不到很好的开展。部分企业为避免资金链断裂,无奈转向民间高息融资,这从另一方面又加重了企业本身的资金运作成本与经济负担。在去年销售市场不畅的的形势下,融资困难更是成了击夸许多民营中小企业的“最致命的因素之一”。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改善。在新的经济困难面前,仅仅依靠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单纯地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是难以摆脱困境。如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如何借助于市场调控的方式,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尤为关键。目前,我县民营企业还担负着较为沉重的部分税费,虽然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缓解困难,但力度还不够。我个人认为,从决策层面来说,对民营企业倒闭增多的现象,应该持警惕态度。为了防止我县民营企业倒闭面的扩大,我们应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加强民企与银行、担保公司之间的信贷联系,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政府在给企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方面还不尽人意。部分民营企业遇个别权力部门窗口单位吃、拿、卡、要等现象有所回潮,企业家怕打击报复,只能忍气吞声,从而更助长了歪风邪气。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也都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
4、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府和银行“扶优扶强”的货币政策导向使得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处于劣势。虽然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具体放贷对象并不强制,但从各商业银行放贷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信贷增速明显低于其他类信贷业务。近几年,各金融机构的存款从2005年的50.13亿元增长到2008年10月的100.34亿元,存款量在不断增加,而贷款增量却进展缓慢。200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2.85亿元,贷款量未达全省和全国水平,每存贷也均不到45%,与全省约70.9%,全国约74.9%的存贷比例相差甚远。而在我县信贷结构中,民营企业的份额不到8%,加剧了县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民营企业正常生产性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金融信贷投放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除上述企业的外部原因之外,就我县民营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也有许多结构性问题,主要是企业体制和组织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技术含量不高,开发能力不强,缺乏竞争力,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现已累积成阻碍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在经济发展进入“冬季”时,
第五篇: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的建议
随着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标准化的发展,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受到越来越频繁的考验,农民增收遇到了瓶颈限制。我国山东、安徽、浙江等现代农业发达省份农民合作社的实践充分表明:合作社是分散的农户参与市场竞争最合适的组织形式、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了专业合作社,有的农民还同时参加几个不同的合作社,合作社成员普遍分享到了合作社提供的科技、信息、生产资料以及加工增值、交易返还等多项服务和实惠,甚至在许多国家,合作社销售的产品占有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我县是广东山区农业大县,全县农民所占比例高达近90%,“两只果”(沙糖桔、无核黄皮)带动了全县近40万农民的长效增收,然而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却发展十分缓慢。以我桂圩为例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到10个,带动农户不足百户,合作社类型单一清一色为沙糖桔产销合作社,基本没有涉及到其他农业种植、养殖、农机、加工和仓储等领域的合作社。且服务农民功能较弱几乎没有一个农民合作 社能涉及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2011年1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莅临我桂圩检查指导工作时,曾高瞻远瞩的指出:郁南今后要多搞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的长远发展,也可将一些利益留给村集体。
二、现阶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少干部和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还不了解,对法律和政策的理解还有偏差,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认识还不足,相当数量的农民对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
(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方面扶持力度不足。现阶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服务支持。有关政府部门在技术、营销、管理、防疫、财务和法律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不够;财政资金支持数额太少并且随意性太大,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管理不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重赢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的现象;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打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幌子,目的是享受税费优惠、获取国家的扶持发展基金和贴息贷款;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财会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不健全。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自我发展能力 弱。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的规模都比较小,合作社的发展层次比较低,绝大多数合作社还处在为成员集中购买、供应生产资料,提供一般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弱。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合作社本身没有形成积累,成员的资金也很有限,合作社和成员到银行贷款条件多、门槛高、贷款难。合作社扩大再生产受制于资金匮乏。
三、加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示范合作社的成功经验,用合作社成员增收的实例激发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用合作社的美好前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合作社的发展,营造全社会支持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搞好合作社培训工作。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农户的教育和培训都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现阶段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分渴望得到技术、营销、管理、防疫、财务和法律等培训。但是,目前,由于管理部门一缺人员,二缺专项经费,三缺交通工具,培训工作无法开展。培训工作跟不上,严重制约了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安排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培训工作,并将培训经费列入预算,严禁随意减少和挪用。
(三)认真落实《合作社法》规定的扶持政策。一是金融扶持。借助我县率先在全国开展的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有利时机,政府主管部门应配合搞好合作社的信用评级工作,按照金融机构“先授信、后用信”的放贷程序,发展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信用合作。二是项目扶持。有关部门的农业产业化、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技推广、农业标准化、农业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要向合作社倾斜,要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合作社实施,探索以合作社为载体落实项目资金和农业扶持资金的新途径。三是财政扶持。政府财政应增加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服务。
(四)以推进规范化建设为契机,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强身健体”。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妥善处理能人大户、龙头企业等领办者与其他社员之间在民主管理权力、利润分配、优惠政策分享等方面的关系;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同时适度积累,政府扶持资金也要与合作社的积累和投入挂钩;鼓励一切有志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科技人员、大学生到农村领办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特殊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能够真正地保证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落到实处,能够真正保证各项惠农措施惠及到农户、农民。因此,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 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为正在推进的我县“三村合一”特色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