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犯罪特点及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犯罪特点及原因经济犯罪突出是一个国际行问题,无论在我国还是其他国家,经济犯罪都是一类常见多发的犯罪。经济犯罪因其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经济基础,各国刑法历来都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犯罪形式,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争执、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日新月异,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各种社会冲突、社会矛盾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社会阶层的组织结构、社会交往的方式方法、社会观念的形式内容均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犯罪的特点:
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经济犯罪较之过去,在案发范围、犯罪主体、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犯罪查处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犯罪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有些经济犯罪在地域上已经扩展、延伸到了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犯罪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犯罪发案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十几年,为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目标,中国的经济政策分阶段逐步进行了重大调整,在前计划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下曾一度收敛的经济犯罪又猖撅泛滥。尤为突出地表现为贪污、盗窃、诈骗、行贿、受贿、挪用公款、偷税抗税、走私贩私、制造伪劣商品等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形式。在经济犯罪案件增多的同时,犯罪金额也越来越高,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而且引起世界关注的政府县处级以至更高级的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案件和腐败资金外逃情况严重。
②经济犯罪种类和手段不断翻新增加,隐蔽性和智能性增强。现阶段,除走私、贪污、贿赂等原有的经济犯罪案件不断增加外,又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经济犯罪,特别是证券欺诈和操纵市场、盗窃商业秘密、制作虚假广告、侵犯著作版权以及利用信用卡诈骗、伪造倒卖增值税发标、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侵占公司财产、洗钱犯罪等等。行为人往往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经济犯罪活动。他们不仅拥有高度现代化的交通、通 1
讯工具,便于作案前后的联络、指挥和逃离,而且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现代经济运作和管理的专门知识,通晓和能够熟练运用电脑、电信等高科技手段,作案过程诡密、巧妙、快捷,不留痕迹,隐蔽性极强。
③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蔽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目前这类犯罪首先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利条件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件数量最为突出,而高层领导干部的经济犯罪事实最为惊人;其次是经济犯罪主体规模从高龄化和低龄化到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增长趋势;再次是经济犯罪案件盘根错节,群体性经济犯罪越来越严重。
④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单位经济犯罪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比较多的是走私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妨害国家税收管理以及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等等;犯罪的主体既有法人也有非法人单位;犯罪金额较高。经济犯罪危害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近年来,随着经济犯罪案件的逐年增多,大案、要案也在逐年上升,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经济犯罪涉案范围的加大、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蔽性等特点,导致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经济犯罪分子肆无忌惮的侵吞社会财富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正常、有序的进行,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一大社会公害。
二、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犯罪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犯罪形式。但是,不同历史阶段,经济犯罪产生的原因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刚开始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中国,经济犯罪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设计存在缺陷,短期内结构性经济问题难以避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被打破;另一方面,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在发育之中,制度变迁过程中,两种体制之间的碰撞与矛盾,转型中特有的经济成份的复杂性,带来了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并在客观上为经济犯罪提供了土壤。80年代初的改革战略,国有经济以外的多种经济成分的活力被激发出来,并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90年代的中国中央又先后明确了计划和市
场都是手段。并宣布,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还明确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而我国实行的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即辅之以按资分配利润、按股分红,并承认风险收入和其他非劳动收入的合法性。但我们对于市场经济既缺乏实际的经验又缺乏理论的深入研究。于是政策的短视带来的负面效应问题就突出出来。
(二)法制建设和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为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应当看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旧的经济运行机制仍在起作用,而新的市场机制远没有健全,配套的法律制度还远没有完成,许多法律制度还有待于不断的完善。这就在客观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一些国家工作人员习惯于凌驾于法律之上,直接干预和插手经济事务,而政府行政管理机关权力过于集中,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制衡机制。特别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等问题的普遍存在,更是助长了经济犯罪的发展事态。在新旧体制交替并存时期,自然导致某些素质不高的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权力作为寻租的工具,各种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层出不穷。各种权利寻租手段公开盛行,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德心和政府形象。如最近查办的交通部多起副部级干部经济犯罪便是明证。
(三)对市场经济的失灵效应认识不足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理想化地认为市场经济自然就是公平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就是规范经济,就是损益经济。因此,强调减少计划指导,尊重市场机制的多,对市场存在的失灵或局限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市场经济中物质和金钱的巨大诱惑,使有些人经不住为满足私欲挺而走险,以身试法,大肆进行经济犯罪。有些人缺乏真正的竞争能力,为在市场经济中站住脚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不惜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其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在现阶段,由于缺乏对市场经济失灵的足够认识,导致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对由市场失灵引起的经济犯罪的敏感性不强,对一般的经济犯罪的处罚阻力较大,威慑力较小。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经济犯罪之所以猖獗,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有密切关系。欲有效地治理经济犯罪,就必须充分认识其产生原因和经济犯罪给社会带来的的久远性、猖狂的暂时性和危害的严重性,进而才能探求出治理经济犯罪的有效途径。
第二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语教育事业的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培养了数百万的外语人才。但是,冷静而客观地正视中国外语教育的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外语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还缺乏突破性的成果;在教学实践方面,外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的“费时低效”与“哑巴英语”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少外语人才知识面过窄、技能单
一、社会适应性不强等等。就我国基础外语教育而言,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来自于实践的学习外语专业招生的数量和教学的质量之间的矛盾。由于外语专业生源较好,就业形势较为乐观,所以导致各个高校的外语专业持续扩招,短时期内学生数量的迅速增长使得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高等学校需要建立外语专业的教学规范。外语专业教学规范的制订,具体来说,是对学校外语专业设置条件的规定,这些规范的确立有助于外语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述措施完善,才能保证大学生的质量,保证分配到全国各地中小学等基础教育中教师的质量。
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经济建设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界同国际教育界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我国留学教育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综观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状况,外语课程改革一直是各国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以下将从语言教育政策、外语课程标准、外语教学策略、现代科学技术、教师教育和评估体系等六个方面对中外外语教育改革现状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拓宽视野,加强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力度。
目前,双语教学正在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就全球范围而言,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卢森堡、南非、芬兰、印度、瑞士、德国和中国的香港、澳门等。其中,瑞士、新加坡、卢森堡、我国澳门等实施了“三语”教育和“四语”教育。它们在双语教育的办学规格、师资素养、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非常值得我们比较、研究和参照。
中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因此,中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的是,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中国双语教学明显具有添加性双语教育的特征。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英语(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掌握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成为汉英双语人才,而不是为了替代学生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汉语)。因此,我们不但允许学生使用汉语,而且要继续加强汉语的学习,并且反对把英语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
双语教学是一次实验。外语教育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贯穿始终的是新旧之间的斗争与交替,斗争的结果总是不断地更新外语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外语教育的科学化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更新都是一次新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部分学校实施双语教学也是一次尝试和探索。我国双语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建国以后,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双语师资专业。我国现有的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他们从事双语教学大多出于自愿的性质。
我国双语教学实验已经开始,但是相关法规还未配套。立法滞后开始制约双语教学实验的进一步发展。譬如,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这项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应该以汉语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双语教学是一项新的举措,早先的法律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应尽快研究和制订有关双语教学的“条文”,至少颁布一些地方性法规,使得双语教学有法可依。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球化新时期,对于外语院校和外语教学工作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考验和希望并存的历史契机。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单向度的外语人才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的要求。外语界人士普遍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优秀的外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缜密的外语思维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各种社会挑战的中英文运用能力,批判的、系统的推理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敢于创新、独立开展与外语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适应涉外工作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对外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有对外国文化的评判能力和辨别能力,熟悉中外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并且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因此,能否培养出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宽阔的知识面和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新一代国际化外语人才,是中国外语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将在全国180所高校中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改革重点为: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学理念的变化、课程体系的变化、教学手段及形式的变化和测试及评估的变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已正式加入WTO,社会对懂英语,特别是具有较强英语交流能力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进一步提高学校外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这些重要举措,为我国基础外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和有利保障。
20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立足于时代要求的战略高度,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我国外语教学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基础外语教育。其表现:一是教学思想相对滞后。二是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相对脱节。到目前为止,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缺乏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三是教学模式单
一、刻板。尽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外语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课堂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的要求,但由于学校英语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考试也以笔试为目标,大搞应试教学,形成教师上课讲知识、讲语法多,学生课下主要背单词的局面。四是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五是教学手段落后。六是从事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足。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其他能力尤其是口语能力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以培养口语能力为教学目的的各种教学试验,这是时代发展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而目前,口语教学可以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成为进一步改革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向,英语教学改革了,培养的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一系列问题相应发生了改变,自然而然影响到整个基础外语教育。此外,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部将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全体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的目标也向多层次、多用途、实践型发展,以适应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和需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语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经济建设、对外交往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语人才。笔者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角,回顾、分析、展望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显著成就、基本经验和发展目标。我们在看到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必须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规划,基础阶段与高等阶段外语教学研究严重脱节;理论研究对教学实际关注少,未能对教学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研究不规范,低层次重复劳动多;缺乏对重大政策问题的研究;缺乏对中国外语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构建;研究方法存在误区;未能很好处理“拿来主义”与“中国特色”、“应用”与“启发”等关系。希望中国外语教育把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培养教育出更适合我国教育的优秀人才,体现我国特色、风格和气派。参考文献: [1] 邢文英,程红,王永利.中外高校外语教学比较研究.河北学刊,2008(5).[2] 邱均平,沙勇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情报学报,2002(1).[3] 朱中都.论我国英语教育政策的弊端及改革路径.湖北社会科学,2007(2).[4] 贾爱武.我国外语教育政策新战略思考.外语界,2007(5).[5] 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外语研究,2002(3).[6] 李予军.交际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考.外语界,2001(2).
第三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的经验及教训
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改革的经验及教训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背景,提出了这种经济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并列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几个典型阶段的发展模式,并对此类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探讨,从而讨论我国政府对扶持和开展中小企业改革所作的举措,同时结合这些举措,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正文: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背景
自从1978年确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企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其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国有大型企业,一直是改革的重头戏。然而在市场经济中本应最为活跃、最为灵敏和最为普遍的民营中小企业,其发展道路却并不平坦,这里既存在着政策对其的导向、法律对其的规范限制、国际环境对其的影响,同时中小企业顽强生命力对这些因素也存在着巨大的反作用。艰苦的环境往往却更能孕育强大的生命,现在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自改革开放初期,以个体工商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和各种民营经济体开始活跃在市场上,而那时的政策十分不明朗,惯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思维模式不仅束缚了政府管理者的头脑,也束缚了大部分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人。正是这些敢为天下先的人们,在政策与市场的夹缝中一步步试探着前进的道路。联想、正泰、万象、海尔等等这些成功发展为国际化大企业的公司背后,也有无数不知名“壮烈牺牲”的前辈。
200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做了界定标准:“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2,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3,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4,不以企业所有制和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同时在《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又分别按照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这几个行业,对“中小”这种规模的具体量化,给出了“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的具体数值。并且从法律的高度对中小企业主明确地提出了各种扶持态度、优惠政策等细则。到此时,我国的中小企业才第一次开始有法可依,终于能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地竞争和良性地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私营中小企业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孕育而生的,作为相对独立、灵活的经济体,其发展速度必然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并且由于发展初期的各种政策、法律的不完善,不确定,给了中小企业一个比较空白的生长时期,从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初级的企业形式。但由于企业主普遍缺乏管理经验,加上政府的监管有余而引导不足,这些初级的企业形式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经营管理问题,比如:过度地集中造成恶性竞争,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金甚至非法地利用社会资金,通过制度的不完善来操控市场等等。这些原始积累型的中小企业多见于家族式企业或者作坊式企业,他们在成长中遇到问题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正是代表了我国企业改革中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管理方式来看,这些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大都经历了“手工作坊管理”、“制度化管理”和“企业文化管理”三个阶段。由于私营中小企业的组织特点,“手工作坊管理”是大多数小企业初期一种原始的管理方法。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权力的使用和收入的分配全由企业主自行掌握,加之资金有限(这也是所有私营小企业的共同特点),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资金和高效地进行生产成为放在创业者眼前的第一要务,即生存问题。因此,在企业筹划和创始初期,创业者们往往事必躬亲、不无巨细地参与者经营中所有的事务,有余资本有限加上对市场的探索阶段,这种管理方式更能有效地节约成本和保持企业灵活性,同时,创业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经营者,这样的双重身份既能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营,又能灵活地试探市场,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考验。
然而当这样的小企业一旦发展壮大,其规模和组织形式就超出了作坊式管理所能承载的能力。由于这时的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其人员规模快速扩大,部门专业化,一般都会出现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为了防止经营混乱,应该引入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也已确立的目标市场和主营业务,而规范化的制度是这种管理的基础,不论是家族企业还是合伙人企业,都需要依靠合理的制度来避免业务规模扩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很多创业初期掘到第一桶金的小企业,正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制度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必要行性,而走了其他的弯路甚至前功尽弃。这时的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地着手建设各种企业制度,如财务制度、人力资源制度、行政制度等。制度化管理一方面为正在扩大的企业提供了健康的体制,一方面也为企业更上一个层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企业能以制度化经营并得以持续发展时,已经初具现代企业的特点了,这时企业家应以更长远的目标来经营。正如没有灵魂的人只是行尸走肉一般,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也是缺乏持久的生命力的。在20世纪90年代,大批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纷纷学习和效仿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时间满街都是各种山寨版的企业使命和口号,这不妨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学习和尝试,但我认为,不能为了喊口号而创作口号,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该企业在明确的目标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留存下的文化积淀,它能为企业向着长远发展提供无形的推动力和指导方向。
三、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举措
从90年代末,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引起了高度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小企业本身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也同样是因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着种种问题,其健康程度已经可以影响到我国经济改革能否持续、快速地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到2006年底,在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430多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半壁江山”,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GDP的58.5%,缴纳的税金占全国的50.2%。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吸纳了75%的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发明的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增加城乡人民收入以及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总体上讲,中小企业既是一个数量庞大、富有活
力的经济群体,又是一个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既存在创业难、融资难、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的问题,又存在自身总体素质不够高、经营增长方式粗放、人才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参加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难等方面的问题。”——摘自《2007-2008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政策》
从上面一段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推进到了一定阶段,中小企业的改革也到了非进行不可的关头。对于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经过了物竞天择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不仅承担着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责任,也起着推动我国经济整体改革的作用。这时,旧的经济体制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平台和空间。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和引导中小型企业发展:首先是明确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其次提出了“推动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概念,为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具备竞争力,唯有不断创新和以高科技型企业为发展方向才能取胜,单纯的来料加工OEM等模式已经不具有核心竞争力,这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尤为明显。再次,提出“发挥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作用”的举措,为中小企业的资金链良好运行给予信心、提供保障;还有例如: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目的是为了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从直接转为间接;从管理转为服务;从面向行业转为面向全社会。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加快建立完善有效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要依靠自身增强竞争力之外,政府从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角度出发,要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等等这些举措,都为我国中小企业改革提供了法律保证和政策支持,尽管目前的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但其逐步完善的过程说明中小企业改革的步伐是与我国整体经济改革一致的。但是我们也常常看到,众多中小企业经常发出“融资困难”、“税赋过重”、“优惠政策形同虚设”等等呐喊,作为一个想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放在日常企业改革工作的重要日程,只有给出合适发展的土壤,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强壮的中小企业集群。
四、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经验
谈到经验,一般都是对成功的、成熟的事务的积极性分析总结。但是本文认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走的是一条市场经济的必然之路,换言之,市场经济发展得有多快,中小企业这个天生的“市场派”就应该发展得有多快,这不仅是因为中小企业最能灵活地代表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更是因为这种中小型经济体对市场环境、政策、金融环境等客观因素及其敏感、受其影响非常明显。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过程,可以说是一路坎坷的,以至给予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道路也是十分崎岖的。中小企业本身自我进步和学习的过程是天然的,换到其他发达国家也是一样,只不过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的时间,而我们只有这30年的学习实践时间。这其中能谈到是经验的,多半应该归结到整个宏观政策对市场的开放和扶持。下列一些促使成功的举措值得继续加强并深化:
1、把对中小企业经济行为的规范、管理和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从而形成有法可
依,有章可循的法制阶段,避免了之前归口过多,“婆婆”过多的问题,从根
本上进入了“法大于人”的管理方式,尽管只是第一步,但是意义重大,经过
日后对法律不断丰富和完善,一定可以达到规范自然的发展道路;
2、改善融资环境,开放融资渠道,增强对小企业生命力的注入。最近开盘的创业
3、板尽管对真正创业的企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却对中小企业融资开启了一道新的门路,这也说明了资金链匮乏已经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桎梏。之前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纷纷试点,包括地方小银行或私营金融机构收到中小企业的欢迎程度,其实已经说明融资渠道的重要性,只是从政策方面开放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仍需时日。但可以确定地说,金融渠道完善之时,也将是中小企业再次腾飞之日。政府的产业调控措施。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不仅对大型国有企业发挥了作用,也同样使得中小企业受益。由于我国存在大量重复的私营企业,其产品、范围、数量都有过度竞争的弊病,政府的产业结构调整也给某些过热的产业集群做到
了引导的作用。
五、我国中小企业改革的教训
我国的中小企业毕竟是新生事物,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集中地反映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通病:
1、盲目跟风,缺乏科学地市场调查和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没有明确的产业规划,对于中小企业采取的是放任自由的发展思路,参与市场活动的中小企业处于无序地投资于竞争环境,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闭塞的信息通道,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但硕果寥寥,凭投机、凭运气、凭胆略等词汇总是出现在对众多私营老板的评价当中。缺乏差异化,就进入和同质化的低层次竞争泥潭,最终只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2、短视行为让企业步履艰难。
灵活机动是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灵活却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同时很多企业表现出来的盲目投资,其实也属于这一类的问题,各种行业都想进入分一杯羹,却反而冲淡了自己核心业务的优势。很多企业在投身每一个机会时都重视眼前得失,却忽略了企业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总习惯在具体战术细节上下功夫,逐渐偏离了战略,最终赢得了局部,输掉了整体。
3、缺乏科学地财务管理和资金链控制。
现代的企业对于资金链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对企业家应有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种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张,却在资金链断裂时轰然倒塌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且大小皆有。企业家应该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科学的财务管理是维系这个整体健康发展的命脉。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企业重视营销、重视产品质量、重视服务体系,却往往忽视了财务这门基础课,只把它当作管钱的会计。这也是我国中小企业今后要与国际接轨时要补的必修课。
结束语:
说到教训,还有很多可以列举。也许是因为本文作者习惯用批判的眼睛看事物,也许是因为我们要改革的地方真的很多。但归根结底,既然承认了我们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改革就是必然的,能看到失误总比光看到成绩好。
本文作者工作在私营中小型企业中,对同行业中小企业的情况略有了解,却分析不深,亦总结不全,但坚信用实践来检验真理的方法,故日后仍会时时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优劣,更愿投身到市场中履行实践,真正成为市场活动中的一员,想必那时感受,颇有不同。
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参考文献:
《重视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咨询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2007-2008中国中小企业蓝皮书-现状与政策》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
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
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推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搞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区域。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严格环境监管,强化环境执法,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第五,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第六,中国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价格改革,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现代市场体系;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继续发展对外贸易,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二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三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展优势互补的对外投资,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2005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
1.42万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66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均居世界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给了我们有益的援助,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中国对40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优惠关税待遇,为海啸受灾国、南亚地震救援、禽流感国际合作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峰会上,中国就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提出了五项新举措,涉及关税、减债、贷款、防治疾病和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今后5年,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带来更多的机遇,仅商品进口累计就将超过4万亿美元。希望各国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抓住机遇,扩大对华投资贸易。继续参与和支持中国的建设。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相互开放市场,健全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扩大经贸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发展技术贸易.建立技术推广和转让机制,让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技术革新的成果;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营造稳定、高效、安全的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开展能源合作与对话,保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为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广泛开展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推进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相互磋商,协调国际行动,共同解决贫困、债务、人口以及自然灾害、疾病传播、恐怖主义等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与各国携手前进,开拓创新,为促进全球发展、建设和谐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探析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人真正自觉地开始认识现代化,一系 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重新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机制,明确了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全面开创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思想
为了全面纠正十年“文革”的错误路线,实行全面的拔乱反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完成后,如何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地摆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 化道路。”[1](P163)他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特点,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进行了分析。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现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邓小平强调“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邓小平特别强调指出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 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 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
划。”[2](P225)至此,“走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并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 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的核心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与此前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强调工业化的重要,也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统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导致现代化 过程中的种种失衡现象出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思想,在党的十三大报 告中被规范地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 表述被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并被固定下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原因
1、我国坚持实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2、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所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能够正确确立我国在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能够坚持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在经济特区与港澳台地区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能够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8、能够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9、能够确立正确的战略政策,制定适当的发展政策,以民为本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再不实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30年前,一个伟大领袖,一个中国新时期的设计者——邓小平代表亿万人民,顺应历史潮流,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中国从此走向世界,世界从此认识中国,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也从此开始……
一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
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二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
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历史与现实都证明改革开放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社会生活的改变源于此,中国人将更加坚定的继续走下去!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而社会的变迁往往最直接反映在城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
变化之一:消费结构明显升级,“衣食住行”消费位次发生变化:“食”的消费比重开始让位于“衣住行”。私房、私车大踏步走进居民生活。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家庭开始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过去的“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中的消费位次发生了明显变化:“食”的消费位次开始让位于“衣住行”。长期以来,衣食住行中的“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最高,居民收入的大部分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其他消费很少。如今这一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过“温饱线”的城市居民,食品类消费比重逐年下降,城市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40%以下。居民的消费重点正在发生转移: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明显增加。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时间”、“花钱买教育”、“花钱买健康”……
城市居民的家庭电脑、电话普及率快速上升,通信消费支出成为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最快的项目。据统计,2001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34部,家用电脑13台,80%的家庭拥有固定电话。过去被视为“奢侈品”的手机,如今已经成为大众化的日常用品。在首都北京,手机用户目前已达600多万,平均每2个北京人就拥有一部手机。
中国社科院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为428元,教育支出的增幅仅次于交通通信支出。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5个城市的一份健身调查显示,北京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达到888元,不少人一年的健身费用接近5000元。
私房、私车不再是梦。建设部最新消息,90年代以来,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比例超过了93%,居民住房自有率达80%。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三大汽车交易市场共销售汽车4·14万多辆,其中私人购车比例已达90%。
城市生活方式日趋“个性化、现代化、多元化”。人们的衣着从过去注重“结实耐穿”逐步向展示个性风采和与国际时尚“接轨”。上世纪80年代初“街上流行红裙子”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城市越来越难见“流行色”。
人际交往也日趋“现代化”:过去亲朋好友逢年过节相互走动,往往是送些食物礼品或“压岁钱”,如今送鲜花贺卡、礼品书籍蔚然成风。据报道,仅北京市2001年春节鲜花就卖了1亿元!过年过节方式则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回家”过年人潮涌动的同时,选择“离家”过年的城里人似乎越来越多。许多城里人春节举家到外地度假——南方人到北方看雪,北方人到南方看海,春节出游人数一年多过一年,今年春节期间,居民出游就达5158万人次。新兴的“电话、手机短信息、网络贺卡”拜年逐渐取代传统的“串门拜年”。社会学家指出:从另一角度看,现在“年味”有些变淡,恰恰折射出社会生活的进步。
变化之二: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市民生活从“静态”走向“动态”。生活方式个性分层,“小资”时尚浪漫生活模式引人注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收入增长和工作时间缩短,人们拥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
自1995年5月起,我国实行了5天工作制,加上近年来“五一”、“十一”、“春节”延长假和其他假日,职工全年法定休息日(不包括带薪休假)已经超过110天,1990年中国城市职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7小时19分钟,1997年下降为5小时37分钟。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走出家门加入“周边游”、“跨省游”和“出国游”行列,一个个“旅游黄金周”的涌现,带给人们新的感觉和快乐。走出家门、走出国门“看世界”,被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列入自己安排的“休闲出行表”。
对外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都市白领”一族,其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显著,堪称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追求时尚品牌服饰、拥有较高学历和工作收入、思想“前卫”、模仿西方某些生活方式的所谓“小资”生活,近年在大城市逐渐流行。
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阶层,使都市生活方式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新景观。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居民大部分在全民或集体单位就业,工资收入差距不大,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得到承认,民营、个体、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包括科技影视体育明星、企业家在内的“先富人群”。这些被称为新阶层的“富人”中,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提前进入“富裕生活”轨道,过上了与一般市民不一般的生活。高收入使他们拥有轿车、别墅和各种高消费机会和能力,是名副其实的高消费群体,一般市民望
尘莫及。社会学家认为,这一高消费群体由于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依托,生活水平远远超过一般民众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他们的生活方式没有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准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某些出轨的生活方式,社会应该加以规范、引导,不能盲目追捧,更不值得大众效仿。
变化之三:率先步入“数字时代”。家电和电脑网络的普及,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e化生活”实实在在,不再是少数人的时尚。
科技的进步和普及,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不断完善,带给市民更多的实惠。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电烤炉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以及生育子女数的减少,使家务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城市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明显缩短:据统计,1997年我国城市女性职工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3小时3分钟,比1990年减少了1小时20分钟;男性职工的家务劳动时间从2小时10分钟下降为1小时43分钟。
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业近年迅速崛起,家务劳动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有人统计,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平均在外就餐20次,这一数字目前不断刷新。在南方许多城市,许多人不愿再为一日三餐耗费太多精力,早、午餐大都选择以快餐形式解决。人们从简单的家务劳动中得到解脱,投入更具效益的“炒股”等活动,以求实现更高的劳动价值。
手机、呼机、电脑、金融卡的普及应用,直接改变了城市生活的节奏,提高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效率。“e化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大众生活,不再是都市少数人的时尚。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正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人际沟通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有效。过去,一封信跨越太平洋寄达美国要1个月时间,而今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现在写信、发电报的人越来越少,导致“电报业务萎缩”,国家电信部门不得不自今年8月1日起宣布取消祖国大陆发往台湾地区的电报业务。而在这之前,有百年历史的“电报汇款”也已经在我国全面“退休”。“网络生活”不再神秘,“上网”不再是一种时髦,而是市民生活、工作的现实需要。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等日益普及,网上订票、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无所不能,极大方便了市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