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古代天然气的历史考察
我国古代天然气的历史考察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蕴藏在地下的一种重要能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众多的古籍文献记载表明,我国发现天然气的历史非常悠久,其中一个重要的史料依据就是古籍上有许多关于“火井”的记载。
火井可以说是现代天然气井的雏形,是古人在开凿水井或者盐井的过程中,地层下的天然气逸出遇火燃烧而得名。关于火井,较早且较确凿的记载要数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所著《汉书》,书中记载了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祠天封苑火井于鸿门。”〔1〕“火从地中出也。”〔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河水注》一书引了东汉应劭《地理风俗记》:“訚阴县(今陕西神木县南)西五十里有鸿门亭,天封苑火井庙,火从地中出。”〔3〕这条史料指明了火井庙的位置。从立庙祠祭祀看,古人把天然气的燃烧看作是神灵显示,当时还未加以利用。也有一些史料把天然气燃烧的井火喻作古代的贤士圣人,如宋代李日方的《太平御览》中有“春秋潜潭曰,巴火从井出,有贤士从民间起,”并有注解“火明贤者,象贤者屈滞从井出”。〔4〕真正把天然气当作能源加以利用的记述首见于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临邛(今四川邛县)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时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执盆盖井上,煮盐得盐。入以家火即灭,今不复燃矣。”〔5〕由这条史料可知早在魏晋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已将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用火井中的天然气来熬煮盐井中的卤水,这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创举。四川是我国开凿盐井较早的地区,早在秦代孝文王时期(公元前250年),李冰就“初开广都盐井,”〔6〕获取井盐。随着盐井的深凿,埋藏在地下含量丰富的天然气自然得到了开发和利用。“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烟飞煽于天垂”,〔7〕这是古人对四川火井的着意描写,可见当年火井之盛。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述了“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8〕文中提到用竹筒盛装天然气,且“拽行终日不灭”确是很奇特的,是否类似于现行的储气罐,值得探讨。
在四川除了临邛,还有一些地方也有关于火井的记载。如《太平寰宇记》一书载:“火井在县(指篷溪县)西南三十里,水涸之时,以火投其中,焰从地中出,可以御寒,移时方灭。若掘深一、二丈,颇有水出。”〔9〕又如《宋会要辑稿·食货》载:“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十二月三日,沪州言:沪州县盐井水竭,令人入井视之,下有吼声如雷,火焰突出,被焚死者八人”。〔10〕特别是自贡一带的自流井气田,历史上被谓之为自流井场,不但天然气含量充足,而且开发利用的规模非常宏伟。
自流井天然气的开发初始时主要是浅层的天然气。公元1041—1053年间,凿井技术产生了重大变革,人们已能钻凿出碗口大小的小口深井,改变了以前开凿大口浅井的方式,克服了耗时多,速度慢,井壁易塌不能深掘的弊端。明代以后,钻井技术更是长足进步,加上使用竹木所制的导气管和采用石圈为固井设备,更重要的是打捞和淘井工具及技术的采用,钻井深度不断增加,出现了几百米甚至上千米深的气井。用天然气作燃料煮盐也越来越普遍,据清朝李榕在《十三峰书
屋文稿·自流井记》中说:“道光初年(公元1821年)见微火,时烧盐者,率以柴炭,引井火者十之一耳。”但后来“至咸丰七、八年(公元1857—1858年)而盛,至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而大盛”。该书还详述了几口有名的天然气井:“火之极旺者曰海顺井,可烧锅七百余口,水、火、油三者并出;曰磨子井,水、油两种经二、三年而涸,火可烧锅四百口,经二十余年犹旺也。”〔11〕据有关专家估计,1835年钻成的兴海井,深1001.4m,日产天然气5000—8000m3,海顺井的日产量估计在75000m3以上。1840年钻成深1200米的高产天然气井——磨子井,刚钻成时日产量为十五万立方米,经二十年后仍可烧锅100余口。这使得自流井场的盐产量居川盐生产的首位。
明末我国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一书第五卷《作咸·井盐》一节中对天然气煮盐描述得更为详细:“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12〕宋应星还绘制了“蜀省井盐图”附上,十分具体形象。形与神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对范畴,指形体与精神的一种说法。此处意思是用天然气煮盐表面上看不见火焰,实际上却起了加热的作用。这可能是那些地区的天然气纯度高,甲烷燃烧所呈现的浅蓝色火焰不甚明显,不易被觉察的缘故。
由于火井、盐井偏于西南地区,当时一般人不甚熟悉,像生活于浙江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很想了解未曾见识过的火井、盐井。就写信给四川的亲友:“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13〕于是作为“异闻”的火井在记述和传播的过程中就不免有讹,或者加入人为的成分,这种情况在古籍文献中常可见到。如《博物志》中的临邛火井在“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很可能属于一种偶然或者是撰写者的臆造。同是这口临邛火井,在南北朝刘敬叔的《异苑》中被说成汉盛火亦盛,到桓帝、灵帝时火力渐衰,刘阿斗景耀元年火灭,蜀不久也灭亡了。又如《太平广记》盐井一节中有述“陵州盐井,后汉仙者沛国张道陵所开凿,周回四丈,深四十尺,„„奉以为神,又俗称井底有灵,不得以火投及秽污。会有汲水,误以火坠,即吼沸,涌烟气,冲上溅泥、漂石,甚为可畏。或云泉脉通东海,时有败船木浮出。”〔14〕文中所述的烟气显然指盐井中的天然气,但把盐井看作与海相通,东海船板从井中漂浮出来,则是讹传。
天然气作为有机物长期在地层下受高温高压的作用而形成的物质,它的成因与石油、煤相类似,因此天然气与石油、煤等往往会伴生在一起,在发现石油、煤的同时会发现天然气,反之亦然。对于这种伴生现象,我国古代人民亦注意到了。如上文提到的“海顺井”,水、火、油三者并出。又如明代谢肇浙的《五杂俎》提到“蜀有火井,其泉如油,热之则燃。”明显指出了火井出产天然气又伴有石油的出产。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也谈到天然气与煤共生的现象:“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节中透上。”〔16〕此处所谓毒气,即是与煤共生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组成的气体混合物。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有关天然气的一些史料。在欧洲,英国较早使用天然气,始
于1668年,但已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至于找国发现天然气最早可追溯到何时?有关天然气的最早记载是哪一部古籍文献?目前似乎尚未定论。但依笔者之管见,一些对天然气历史的探讨,都过于局限于对“火井”的探讨。笔者曾在查阅有关史料时发现,许多关于天然气的记述并非都以火井的形式出现。如宋代孔平仲在《谈苑》中记道:“韶州岑水场往岁铜发掘地,二十余丈即见铜,今铜益少掘地益深,至七八十丈,役夫云,地中变怪至多,有冷烟气,中人即死,役夫掘地而入必以长竹筒端置火先试之,如火焰青,即是冷烟气也,急避之勿前,乃免有地火自地中出,一出数百丈,能燎人。”〔17〕文中所指的冷烟气就可能是指含有一氧化碳的天然气。又如宋代《太平御览》中有“神丘有火穴,其光照千里,去琅琊三万里。”〔18〕火穴也有可能是自然露头(即非人工开凿)的天然气。再如晋代《抱朴子》中有“南海萧丘之上有自生火,春起秋灭”的记载,自生火似乎也与天然气有关。如果再向上推溯,不妨将我国最早期的古籍之一《易经》中“泽中有火”,“上火下泽”,理解为是古人对湖泊池沼中逸出的天然气燃烧的自然现象的记载,倘若这种推测能得到佐证,那么说明我国早在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便已发现了天然气,因而《易经》就有可能成为记载我国发现天然气的最早文献。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郊祀志》。
[2]班固《汉书·地理志》。
[3]郦道元《水经·河水注》。
[4]、[14]、[18]李昉《太平御览》。
[5]张华《博物志》。[6]、[8]常璩《华阳国志》。
[7]《蜀都赋》据考证非西汉杨雄所著。
[9]乐史《太平寰宇记》。
[10]徐松重辑《宋会要辑稿·食货》。
[11]李榕《自流井记》。
[12]宋应星《天工开物·作咸·井盐》。
[13]转录自曹元宇《中国化学史话》。
[15]谢肇浙《五杂俎》。
[16]宋应星《天工开物·燔石·煤炭》。[17]孔平仲《谈苑》。
[19]葛洪《抱朴子》。
[20]《易经》。
第二篇:考察古代的历史
考察古代的历史,圣人是天地间芸芸众生的主宰。圣人能够根据阴阳开合的变化来创造万物,并给万物命名,圣人知道万物生死存亡的关键,谋划自然万物从产生到死亡的全过程,并能深入到人的内心,看见人内心的细微变化,掌握背离死亡趋向生存的规律。所以,圣人在天下,从古至今,他的道失恒一不变的。
万事万物的变化虽然是无穷无尽的,但是都以避亡趋存作为他们的归宿,有的表现为阴,有的表现为阳,有的表现为柔,有的表现为刚;有的表现为开,有的表现为闭;有的表现为弛,有的表现为张。因此,圣人掌握了阴阳两种枢纽,就能审查万事万物的先后,度量万物的才能,比较万物各自的短长。
人的禀性是有差等的,有的是德才兼备的贤人,有的是无才无德的不肖之人;有的人智慧,有的人愚蠢;有的人勇敢,有的人怯懦。根据每个人的禀性,分别采用或捭或阖,或进或退,或贱或贵的方法和手段,顺应每个人的特点来驾驭他。如果要弄清对方是有还是无,搞清对方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方法是顺着他的爱好和欲望来推测出对方心里的真实意图。可以暗暗排查对方言辞,然后依据已知情况反问过去,以得其实情,了解到他的旨意;先“阖”后“捭”,从中得到利益。
或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显示给对方,或不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而将它隐藏起来,不让对方知道。当已方的实际情况或目的等与对方完全相同的时候,就可以公开显示给对方看;当己方的实际情况或目的等与对方不同的时候,就不能公开。上述办法是可用还是不可用,首先是要搞清楚对方的考虑和谋划,来探究己方与对方是同还是异。是离还是合须等待时机,先从对方的意愿来尽量满足他,然后适时而动。如果要用“捭”的方式,一定要做到周到:如果要用“阖”的方式,一定要做到严密。周到、严密还要注意隐蔽,隐藏的最佳效果就像“道”一样微而不显。
用捭使对方开,而对其虚实进行辨别:辨别清楚之后用阖,确定下来对方的实情。圣人都是根据对方的实际需要的轻重缓急来揣度对方的所想,然后在顺其所想而为对方做出谋划。圣人即因势考虑,如果不合对方的心意或其实际所需,就替自己做谋划,留好退路。
所以用捭或能使对方开而真实情况暴露出来,或能让对方顺利的躲过祸患。捭阖,就是天地间的道。捭阖,能够使阴阳发生变动,阴阳变动产生四季,四季的更替化育万物。纵或横、返与出、翻与覆、反与背、都是由捭阖而生的。
捭阖是阴阳之道的无限变化,是游说时应变的关键。游说前一定要对各种变化事先所准备,吉凶死亡的关键全系于捭阖。口是心意出入的门户,心是精神的居所。心所产生的志意、喜欲、思虑、智谋等,皆由口说出来。所以用捭阖来控制讲话,控制言语的出入。
捭就是开,就是开口言说,就是阳;阖就是闭,就是黙而不说,就是阴。阴阳相互调和,从开始带结束,都要符合捭阖之理。所以说,把凡是有关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的,都视作“阳”,称为“始”。把凡是有关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的,都视作“阴”,称为“终”。那些在言谈时采用“阳”一类的事情来立说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始”,因为他们是从事
第三篇: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特点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世界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之历史能够洪纤巨细、绵亘不断地记载下来,并形成了数量极为浩繁、时间又相互衔接的历史典籍,这与档案工作的建立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
一、重视收集和保管档案的历史传统
我国古代档案工作从何时开始,虽尚未断言,但从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档案表明,至迟在公元前殷商武丁时期,王朝的档案已经集中保管了。从1936年对YH127坑进行发掘,集中出土的一万七千余片的甲骨来看,考古学界认为它可能是武丁时期的一个档案库,在这些坑中出土的甲骨档案,大致都有朝代可循,有的坑存贮一个朝代的,有的坑是累积几个朝代的。说明殷商时期的统治者已经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了。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也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收集工作,设立了专门管理档案的官员。多数国家都明确规定:凡本国颁发的册令,各国间的往来文书,以及本国和他国各项政治活动的记录等都要收集起来,交史官保管。秦统治者主张以法治国,对法律档案有明文规定:凡吏民对法令条文的查询及法官的解释,都要收集起来,并写在竹简上,入柜封印,妥善保管。
两汉时期档案的集中较前代无论从数量、种类、规模上都空前的。《史记·肖相国世家》记载,刘邦至秦首都咸阳,“诸将皆争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①使得新兴的汉王朝统治者知晓天下阝厄塞多少及防卫强弱之处,以及天下户口和民所受疾苦的情况,成为制定国策的依据。《汉书》也记载:“兴汉,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至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书写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东汉统治者重视对档案的收藏也不乏记载:“及光武中兴,……未及下车,而先访雅儒,采求阙文,补缀漏逸。”②汉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其结果是大量档案典籍源源不断地汇集于皇家档案馆。刘歆在《七略》中盛夸汉代典籍之富说:“百年之间,书积如丘山,故外则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则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
隋唐统治者也很重视档案的收集,专门设置史馆征集有关档案史料。如唐王朝除规定起居注、时政记等皇家记注材料要定期送史馆外,还规定全国各主要官府的档案材料都要录送史馆。为此,唐王朝制定了《诸司应送史馆事例》,颁发全国。这是唐朝史馆征集档案史料的法律性文件。这个文件对于档案报送的部门、方法、内容都规定得非常详细、具体。据《唐会要》所记征集档案种类有18项之多。《事例》的制定说明了统治者对档案收集的重视,也为唐代史书编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宋朝统治者在隋唐档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档案工作的律令。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路、州、县等地方官署的各种册籍以及王朝中央六部形成的档案文书,除“置册编写”,连粘元原本架阁外,都要按期逐级上送。还规定:王朝中央六部的档案,在部保存二年之后应送架阁库,再过八年移交金耀门文书库收贮。宋代的档案收集范围很广泛,特别是对本朝有关政体之事,要求随日必录。例如,“百官之进退,弄刑之予夺,台谏之论列,给舍之缴驳,经筵之论答,臣僚之转对,侍前之直前启事,中外之囊封奏,下至钱谷、甲兵、狱讼、造作,凡有关政体者,无不随日以录。”③可见宋王朝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特别是律令条文所作的一系列明确规定,形成各种制度,这比以往各朝代更进了一步。元朝建立之后,也很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据《元史·张柔》传载,元将张柔攻下金汴京后,对“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和秘府图书”。公元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元统治者对宋王朝的秘府图书、太常寺祭器、宗正寺谱牒、天文地理图册,以及各种典故文字、户口版籍文簿等,更是“尽仰收检”。明王朝建立前期,朱元璋多次明令部下收集敌方各种档案,并鼓励敌将携带档案投诚。在这一政策影响下,公元1366年,元淮安守将梅恩祖将该城的档案典籍献出。公元1368年8月,明军攻入元大都,朱元璋特下诏,命令明军将领徐达等入城后,把元朝的“秘书监、国子监、太史院典籍,……及天文仪像、地理户口版籍、应用典故文字”《明太祖洪武实录》卷三十一等④,一并收集起来。明王朝的这一政策,使其建立之初就收集了大批档案史料。
清代杰出的史学家章学诚对于档案收集工作也提出了颇有代表性的主张。他建议清政府在各州县设立志科,专事搜集贮存地方文献,为修志储备史料,并具体阐述了搜集档案的范围,如“六科的案牍”的副本;家谱、“传志状述”的副本;官员善恶事迹的记载;学校师儒、文人学士的著述副本和目录;金石题铭的摹本;城池、署、学府、祠宇、堤堰、桥梁等的修造情况;以及乡镇、书会的记闻等等都应收集起来。章学诚的上述意见,也为现代档案馆的建设和地方修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历代统治者不仅重视档案的收集,且对档案保管也多定有严令。如秦代对律法档案的保管就十分严密。据《商君书》载:“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为法令,为禁室,有铤钥为禁而以封之,内藏法令一副,禁室中封以禁印,有擅发禁室印及入禁室视禁法令,及禁副一字以上,罪皆死赦。”其档案库保管更有律法规定:“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啬夫及吏夜更行宫,毋火,乃闭门户。令令史循其廷府。节即新为吏舍,毋依臧藏府、书府。”⑤这一律法说明秦代严格不准把火带进收藏档案的府库,并由官府派吏值夜看守,由令吏巡察其衙署的府库。唐宋以来,对档案更是以国家法律加以保护。如《唐律疏义》中有规定:“诸库及库内皆不得燃火,违者徒一年。”宋代有关禁令更加严密。《庆元条法事类》卷十七规定:“诸制书若官文书应长留,而不别库架阁,或因检简移到而不别注于籍者,各杖一百。”“诸架阁库文书,所掌官吏散失者,杖一百。”“诸盗应架阁文书,有情弊者,徒二年。”等等,反映了宋朝各项档案管理制的集中、详备和严密。明代对档案保管也有严格的禁令。如明朝的《大明律》规定:“凡故意弃毁制书及各衙门印信者斩监候。若弃毁官文书者,杖一百;有所规避者,从重论。”“官员遗失制书者,革职,若毁失御书宸翰者,照监守不慎例,降一级调用,再罚俸一年。”明统治者还经常“遣科道四出,勾查故案牍。”“凡缺少者,氵邑烂者,悉罚赔补。”到了清代,文牍必须摘由、编号、登记,“各衙门存贮档案之处,应委笔帖式等官,轮班值宿、巡查。”至于“朱批谕旨,俱着敬谨封固进呈。若抄写、隐匿、禁弃,日后发觉,断不宽宥,定行从重治罪。”这些规定不仅具有镇慑百官遵律从事的作用,还具有保证文书档案的完整和安全的意义。
二、“石室金匮”是古代档案库的模式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古代文书档案库始于周代,根据《周礼》记载,西周时的许多重要档案均保存于宗庙天府。所谓“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尚书·金滕》注说:“周公作册,书毕,纳书于金滕之匮。”由于档案直接维护了周统治者的利益,因而被视为“宝物”,而宗庙是周王室至高神圣所在,建筑比较坚固,便于保卫和保密,于是,王之典法,“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⑤这表明自周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石室金匮”保管档案的制度已见端倪。以后,汉代乃至清代“石室金匮”之制,莫不仿于此。明代大学士邱氵睿曾对“石室金匮”之必要性作过阐述:“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盖以金石之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能扦格水火,使不为患。有天下者,断石以为室,锢金以为匮,凡国家有机密之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传远者,莫不收贮其中,以防意外之虞。其处心积虑可谓深且远矣。”
两汉时期,随着封建政治、经济的发展,王朝中央在宫廷内外修造了诸如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兰台、东观以及石室、宜明等处殿阁,其中以石渠阁最具建筑特色。黄图记载:“石渠阁,萧何造,其下以砻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修建石渠阁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藏刘邦军进咸阳后萧何所收集的秦朝图籍档案。所以称石渠阁,是因其建筑得名,在阁周围以磨制石块筑成渠,渠中导水围绕阁四周,对于防火防盗十分有利。明洪武初年,在南京后湖岛上建立了保管金国赋役档案的后湖黄册库,明太祖朱元璋对保管黄册的库房建筑十分重视,曾亲自参与策划。据李默《孤树裒淡》记载:“洪武初,天下官员三年一朝觐,而凡州县之老人亦与焉。某年朝觐,太祖问一老人曰:„朕将命工部筑室于后湖之中,以为藏天下黄册之所,然当作何向宜乎?‟老人对曰:„此堂当东西相向,庶朝夕皆日色所晒,而黄册无氵邑烂之虞也‟。”朱元璋采纳了老人的意见,库房东西相向,且前后有窗,便于通风和日晒,整座库房座落在湖中岛屿上,既利于防水又便于保卫,与以往的建筑布局迥然不同。建筑于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的皇史宬更是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仿古代石室金匮之制建筑而成,是宗庙收贮档案遗风的反映。其整体为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全部砖石结构石室,内放152个鎏金雕龙,铜皮樟木箱金匮。内藏诏册、实录、圣训等重要档案,是名副其实的石室金匮。
由于档案是在统治阶级政务活动中形成的,与封建政治军事、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关系,所以统治阶级一直把档案视为机密,藏于“石室金匮”之中,并以国家法令加以保护,如明代收藏内阁档案典籍的文渊库房:“深严禁密,百官莫敢望焉,吏人无敢至其地,阁中趋侍使令,惟厨役耳,防漏泄也。”⑥又如清代内阁大库防范严密,“九卿翰林部员,有终身不得窥见一字者”⑦。“三百年来,除舍人省吏循例编目外,学士大夫,罕有窥其美富者。”⑧只有史官修史时,可以随意参阅。说明长期以来档案一直为少数统治者所垄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档案工作的封闭性和封锁性。
三、档案与编修史书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档案管理与编纂史志、志书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韦庆远教授所说:“我国最早的史官,按其实际说,同时也是负责保管各种档案的工作人员,最早的史籍,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只能算是一些公布档案的文件汇编。在古代,历史工作和档案工作,不论就其内容以及负责这些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基本上都是同一的,在它们之间,很难划出一道明确的区分界线。”⑨商周时期的史官,就是兼掌王朝的文书档案的管理职官,最初的档案就是当时的史官记载,即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利用档案修辑史书的先驱。孔子及其门人在编纂《春秋》时,曾特命子夏等14人寻找《周史记》。据说得到“百十二国宝书”后才着笔。孔子自己也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⑩可见档案与编修史书的关系。
我国历代文人利用档案撰史,已蔚然成风。两汉时期,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之后,国家政务纷繁,文书档案增多,史籍编修也进一步发展。《史记》和《汉书》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产生的两部历史巨著。司马迁和班固之所以能撰述当代史,其条件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史料来源方面看,就是他们熟悉档案,并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司马迁继承父业任太史令,掌国家异书秘籍,饱览档案文献,他借助职务之便,“紬史记石室金匮”,即利用了汉王朝中央的重要档案,对王朝“石室金匮”中收藏的大量档案典籍,进行编录、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审慎取舍,精心创业,终成史书巨著。
隋唐以降,各朝对国史的编修更为重视,官府设有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和国史院,修史成为朝廷的一项重要政事。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史学研究的鼎盛时期,“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都成书于唐朝。这一时期修撰的本朝史书也很丰富,如各帝的实录,以纪传体编写的《唐书》和《国史》;以编年体撰写的《唐历》和《唐春秋》等,都参考和利用了档案文献。除史馆撰修的史书外,开元年间修撰的《唐大典》、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类书《艺文类聚》等,也利用了丰富的官府典藏编纂而成。唐代杜佑撰《通典》,更是“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繁,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注者可比”(11)。元朝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自序》中叙述了《通考》取材情况:“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事,幸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论事之时,“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亦为档案文献。更值得一提的是,明清的内阁大库:“藏历代策籍,并封储存案之件。汉票签之内外记,则具载百年诏令陈奏事宜。”(12)在这里,清廷组织了庞大的学术队伍,不仅编修和出版了《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大清统一志》等书,而且还编辑了其它各种书籍300余种。这些书籍大部分是以档案为直接素材,特别是《方略》的纂修,完全是以某一个军事行动始末所记的档案为依据。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充分认识到档案文献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有荒陋无稽之志,无荒陋无稽之全史案牍。志有因人臧否,因人工诎之义例文辞”;案牍无因人臧否,因人工诎之义例文辞”(12)。
明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到档案是原始史料,而非孽生史料;是直接史料,而非间接史料。因此章学诚曾积极建议与封建史学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可以说,我国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史学研究的需要,而大量档案文件的汇集、整理和利用,为我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材料。如果没有长期发达的档案工作,就无以形成今天汗牛充栋的历史史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工作,特别是秦、唐、宋、明清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用法律形式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完全,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尽管统治阶级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建立和巩固其统治服务的,但毕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二,历代统治者把档案视为机密,藏于“石室金匮”,客观上保护了档案原件。广大劳动人民和人事档案保管人员,通过长期实践,在库房的建造、档案文献的安全保护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和借鉴。
其三,古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古代文化学术的繁荣,特别是史书的编修提供丰富的资料。档案与修史关系极为密切,许多历史档案,多是借助于史籍流传下来,史书的编撰实际上又是档案整理、编录诸工作顺理成章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档案管理对当时国家政权的巩固,对文化学术的发展、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古代高度集权的封建社会档案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具有明显的御用性质。档案文件的形成和档案管理的实施,无一不是以维护皇权为中心,封建社会档案工作没有其独立地位,它的生存和发展完全依附于各朝统治者的家天下;二由于档案机构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重要机构,具有严密的封锁性和封闭性。因而档案工作的社会性无从谈起。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腐败,官府的各种弊端滋长蔓延,严重地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四篇:我国天然气情况分析
我国天然气情况分析
2009.8
目
录
一、我国天然气总量....................................................................................................3
二、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3
三、我国天然气生产情况............................................................................................3
四、我国天然气管网情况............................................................................................4
1、国网...................................................................................................................4
2、地方性天然气长输管网...................................................................................6
五、进口天然气情况....................................................................................................6
1、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情况...............................................................................6
2、进口液化天然气情况.......................................................................................7
六、进口天然气价格....................................................................................................9
七、天然气消费情况....................................................................................................9
1、消费概况...........................................................................................................9
2、各典型城市情况.............................................................................................10
3、国内气田供应区域.........................................................................................11
八、天然气消费结构..................................................................................................11
九、燃气情况分析......................................................................................................12
1、未来城市燃气格局.........................................................................................12
2、二甲醚发展策略.............................................................................................13
我国天然气情况分析
一、我国天然气总量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为54.54万亿立方米,据分析,全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中,最终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22 万亿立方米
二、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全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中,东部占30.3%,西部占28.2%,海上占21.4%。我国天然气储量大于1万亿立方米的地区有10个:塔里木、四川、陕甘宁、东海、渤海湾、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准噶尔和柴达木。现已形成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莺琼、东海六大盆地为主的气层气资源区,以及渤海湾、松辽、准噶尔三大盆地气层气与溶解气共存资源区格局。据统计,全国共发现69个含天然气盆地,其中天然气资源量比较丰富的塔里木、四川、陕甘宁、东海、渤海湾、琼东南、珠江口、准噶尔、柴达木盆地的总资源量为32.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4.8%。
渤海海域发现油气田45个,含油气构造60 余个,其中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1000亿m3。
中石化所属的塔河、中原、胜利、西南、大牛地、普光、东海、东北、百色、江苏等多个大小天然气田储量约为1.2 ×1012 m3。
三、我国天然气生产情况
从1998年的223亿立方米增至2008年的775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超过13%。2008年,全国天然气产量约为774.74亿立方米,其中,中国石油集团的 天然气产量为617.46亿立方米,中国海油天然气产量69.72亿立方米,其他天然气产量为6.37亿立方米。
在各油气区中,川渝、塔里木、长庆三大气区仍然是全国的主力气田,天然气产量均超过100亿立方米,分别达到171.6亿立方米、173.83亿立方米和143.79亿立米。
四、我国天然气管网情况
我国六大气田均有长输管网与终端用气市场相通;
1、国网
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建设的天然气长输管网,称为国网。其主干线年通气设计能力可达800 亿立方米,具体如下:
⑴ 川气东送工程
是指普光气田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2007年8月底正式启动。⑵ 西气东输工程
2004 年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通气,管道全长4200 公里,年输气120 亿立方米,加压后可达170 亿立方米,管道起自新疆轮南,途经9 省、市、自治区,终点至上海。
西气东输管道包括一条干线、二条联络线、三条支干线、五条支线,加上兰银线和长宁线,运行管道线路长达6700多千米,供气范围覆盖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及宁夏自治区。
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于2008年全线开工。这条管线将从新疆输送主要来自中亚的天然气,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能源需求。管道设计输气规模为3 4 00亿立方米/年,预计2010年建成通气。
2005年建成的西气东输冀宁支线长910公里,年输气规模50亿立方米。
西气东输工程自2004年12月投产以来,到2007年底已经累计向东部地区外输天然气300.5亿立方米,预计2010年全线将达到170亿立方米的输送能力。现在每天外输天然气4000多万立方米,确保了东部12省市80多座城市、2亿多居民的正常用气。
⑶ 陕京线输气工程
陕京一线1997年建成,长847公里,年输气规模为33亿立方米; 陕京二线2005年建成,长860公里,年输气规模120亿立方米; 陕京三线(并途径秦皇岛至沈阳)正在建设。
陕京线输气工程向北京市输送天然气量每天超过1000万立方米。⑷ 涩宁兰线
2001年建成的涩宁兰管道长953公里,年输气规模20亿立方米; ⑸ 忠武输气管道
2004年建成的忠武输气管道长738公里,年输气规模30亿立方米。忠县—武汉输气管道连接川渝气区和湖北、湖南两省。该线四穿长江、横跨渝东山区。
⑹ 兰州—银川和大庆—哈尔滨输气管道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进展顺利。⑺ 冀宁支线和淮武支线先后投产,使西气东输和陕京二线、忠武线实现联网。
⑻ 在海上,南海崖13-1 至香港、东海气田至上海海底管道也先后建成通气。⑼ 东北地区
东北天然气干网一主干(从黑龙江抓吉———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两支干(徐家围子———哈尔滨,长岭———长春———吉化),10条支线正在加速建设中。
徐家围子至哈尔滨Φ710mm 管径、长167 公里支干线已于2007 年建成通气;另一条支干线,长岭气田———长春管径Φ710mm、长108 公里、压力6.3MPa、年输气21 亿立方米工程,已于2008年12 月建成,长春———吉化段Φ610mm 管径,长107 公里,2009 年可续建并达全支干线通气。10 条支线中,大庆徐家围子至齐齐哈尔、长岭至松原已先后建成并通气。
⑽ 川渝干线100 亿立方米。
2、地方性天然气长输管网
各省市区用气企业与各大小气田间建设的地方性天然气长输管网也是一个庞大的中、短程长输管网系统工程。以吉林省为例,从1988 年吉林油田在伊通盆地的五星构造开发出天然气,由长春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第一条43公里输气管网开始,至今已建成从近20 个小型气田至长春、吉林、松原、四平市及一汽、长岭、双辽等县(市)的长输管线13 条,总长997.5 公里,日设计输气能力295 万立方米,年输气能力可达10 亿立方米。此外,尚有相当部分民营和小型供气企业,在全国各气田将天然气加工成LNG 和CNG后用专用汽车或火车运送至各城镇的终端用气户。估计全国地网加专用车辆输送的天然气,每年可在50~100 亿立方米。
目前,国网加地网每年设计输送天然气能力在900~1000 亿立方米左右。
五、进口天然气情况
1、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情况
⑴ 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将于2009年完成并投入使用,一期设计年输气能力为100亿立方米;二期将于2012年完成,设计年输气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
⑵ 土库曼斯坦计划从2009年开始,每年对华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它的输送路线也有两个方案:一是从土方出境后直接穿越哈方国境进入中国;二是经由土库曼斯坦的邻国乌兹别克斯坦通到哈萨克斯坦,然后进入中国。
目前我国已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了从2009 年起每年向中国出口300 × 108m3 天然气的30 年长期合约。
预计2009 年底可部分建成投产,2010 年底全线贯通, 2011 年向珠三角地区供气。
⑶ 俄拟从西伯利亚的西部和东部分别建设两条通向中国的输气管道。首先建设对华的年输气量为300亿立方米的西线管道,即阿尔泰项目,该项目计划在2011年建成。
从2011 年开始,俄罗斯向中国每年供应天然气量将达(600~800)× 108m3。目前我国己经确定的管道天然气进口项目是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每年进口2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到沈阳,其中100亿立方米输送到韩国。
⑷ 中缅天然气管道预计2011 年底全线贯通, 最终年进口规模为100 ×108 m3;
2、进口液化天然气情况
⑴大连LNG项目
大连LNG项目由码头、接收站和输气管道三部分组成,输气管道由大连至沈阳主干线和大连支线、抚顺支线组成,主干线全长389公里。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0万吨/年,供气能力为42亿立方米/年,计划2011年初建成投产。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600万吨/年,供气能力为84亿立方米/年,接收站的最大接收能力可以达到780万吨/年,最大供气能力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年。
大连LNG项目主要接收来自澳大利亚、卡塔尔等国家的LNG资源,主要为辽宁省等天然气用户供气。主干线与规划中的东北输气管网相连,形成多气源供气。天然气主要用于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替代燃料油、石脑油、汽油、液化石油气、煤气等。同时,依托大连LNG项目,可以开展天然气下游利用项目建设,建立完整的LNG产业链,开发冷库、空分、冷能发电、轮胎粉碎等冷能利用项目。
⑵ 福建LNG站线项目
2003年,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共同出资,建设“福建LNG站线项目”。自2009年开始的25年内,此项目每年将从印尼购买26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福建省寻获了稳定的清洁气源。
根据福建省规划,闽东南地区2004一2010年天然气需求量为:2004年234万吨;2005年285万吨;2010年548万吨。到2010年,福建天然气需求占一次能源总需求的14.2%。福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是该项目的牵头项 7 目,包括码头、接收站和至各用户门站的输气干线和支干线。一期工程接收站年接收能力为250万吨LNG,于2004年动工,2006年投入试运营。二期工程设计规模将达500万吨/年,将于2012年投产。一期输气主干线长度366.3公里,七个LNG用气项目包括福建莆田燃气电厂和篙屿燃气联合循环电厂以及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五市燃气管网项目。
⑶ 广东LNG项目
广东从2005年开始的25年间,澳大利亚每年将价值约4.5亿美元的天然气送抵深圳。项目总体包括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以及配套新建电厂、油电厂改造和城市管网等用户项目。一期工程2005年投产,每年进口LNG300万吨。项目建设规模包括接收站300万吨/年:干线输气管道326.8千米;新建燃气电厂惠州和深圳前湾电厂各100万千瓦,供气112万吨;燃油改燃气电厂3座,88万千瓦,用气50万吨;供应深圳、东莞、广州和佛山4城市的城市燃气86万吨;并向香港电灯公司和中华煤气公司供气80万吨。二期工程2008年投产,每年进口的LNG增加到500万吨。项目包括能力为200万吨/年的接收站;输气干线为181.7千米;惠州电厂新增200万千瓦发电的能力,需求LNGI11万吨;燃油改燃气电厂2座,56万千瓦,用气35万吨;向9个城市供应生产燃气,依次是深圳、惠州、东莞、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和肇庆;向香港电灯公司和中华煤气公司增加供气70万吨。
⑷ 长江三角洲进口LNG项目
2004年3月,浙江省与中海油签署《关于浙江省引进液化天然气及应用工程项目的合作协议》。根据此次协议,该项目工程由LNG接收站、输气干线、配套LNG电厂三部分组成。其中LNG接收站一期工程设计能力为每年300万吨,燃气电厂装机规模为8台35万千瓦。一期工程计划于2009年底投产。
⑸ 其它
在LNG 引进方面,国家批准正式建设的LNG 接收站6 座,其中,广东的LNG 接收站已投产,其他地区(如福建、上海、江苏如东、大连、唐山等)均已开工建设,还有多个规划LNG 接收站点处于前期论证阶段。这些引进资源的项目从2009 年起开始生效。
此外,中国还计划至少建造10个液化天然气进口终端以便从澳大利亚、卡塔尔和马来西亚进口液化天然气。
2008年,我国共进口LNG 44.4亿立米。
六、进口天然气价格
哈萨克斯坦对华天然气出口价格为190美元/每千立方米。
俄罗斯计划要在2011年统一天然气出口价格,届时对所有非独联体国家天然气出口都将采用统一的价格。从目前的价格趋势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到2011年将上涨至每千立方米260美元的水平。
七、天然气消费情况
1、消费概况
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778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已经扩展到30个省市区,天然气消费量超过10亿立方米的省市区达到20个。其中,四川省仍然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省份,其天然气消费量超过11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4%;江苏省、北京市的天然气消费量分别列第2位和第3位,分别超过59亿立方米和55.8亿立方米。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快于油气田周边地区。
从需求现状及预测上来看,相关部门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将分别达到1500亿立方米和2400亿立方米;2010年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为300亿至400亿立方米,2015年缺口为500亿至6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到900亿立方米。
我国天然气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环渤海、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东北地区等东部地区将成为我国天然气市场中心,预计2010 年上述4 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将占全国的60%以上。伴随着我国铁、公、船运的四通八达,我国29 个省会城市加港澳特区计31 个主要城市,除西藏拉萨外,都不同程度的分别用上了或管道输送、或车船运送(CNG、LNG)的天然气,还有不少地级市甚或 县、乡镇都用上了天然气。
随着天然气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我国逐渐形成7种不同类型的天然气消费市场:东北地区是工业燃料替代型天然气市场;环渤海地区是城市清洁型和发电型天然气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城市清洁型、化工型和发电型相交织的混合型天然气市场;东南沿海地区是发电型天然气市场;中南地区是化工型天然气市场;西南地区也是化工型天然气市场;西北地区是发电型、化工型和城市清洁型相交织的混合型天然气市场。
二十一世纪中叶,全国65%的城市将通上天然气。
2、各典型城市情况
⑴ 青岛
2002年12月天然气进入青岛以来,在市区基本实现了“广覆盖”。⑵ 上海
上海1999年4月8号,第一次用上天然气。现在上海的天然气每天在700万立方米左右,目前供气已经超过50亿立方米。西气入沪后,除了民用燃气市场迅猛发展,其他天然气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从小工商业用户逐步扩展到燃气电厂、化工、燃气空调及分布式功能系统、CNG汽车等,上海燃气用气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带动了相关产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到2010年上海市召开世博会期间,上海市居民用户将全部转换成天然气用户。
⑶ 苏州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使用天然气的居民用户有10万户,工商用户300户,一年用气1亿立方米,而且用量持续增长。
⑷ 长三角
2010年长三角地区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00亿立方米,其中上海市约50亿立方米。
⑸ 广东
2008年广东天然气总消耗量约为60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10年需求量将猛增至每年268亿立方米,到2015年约为方431亿立方米。
⑹ 北京
2008 年北京市天然气用量达到52 亿m3。
3、国内气田供应区域
东海天然气主要供应上海和浙江用户;江苏油田天然气主要供应盐城市;百色天然气主要供应给云天化公司;西南天然气主要供应四川省;塔河天然气主要供应南疆地区;大牛地天然气主要供应北京市;东北天然气主要供应吉林市、长春市;胜利油田天然气主要供应山东;中原油田天然气主要供应河南、山东;普光天然气将主要供应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将来还要向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库区供气。
八、天然气消费结构
2008年,全国城市燃气(居民、公共福利、CNG汽车、采暖以及城市小工业)消费量为258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3.2%;工业燃料消费量为206亿立方米,占消费总量的26.4%;天然气化工消费量172亿立方米,占消费总量 的22.l%;天然气发电消费量143亿立方米,占消费总量的18.3%。
九、燃气情况分析
尽管我国天然气使用量非常大,但是由于中国整体能源需求增速太快,预计到2030年我国天然气使用量达到4000亿立方米左右时,占有的能源比率仍然为6%左右。
1、未来城市燃气格局
预计未来城市燃气格局如下:
⑴ 未来大中城市燃气结构中天然气将一家独大
预计未来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占城镇燃气结构比重将接近80%。⑵ 液化石油气(LPG)力保一席之地
LPG在目前的城乡燃气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其市场地位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
⑶ 新能源燃气将成为市场生力军。
特别是二甲醚(DME)替代液化石油气(LPG)、车用柴油的市场潜力引起广泛关注。
2、二甲醚发展策略
⑴ 大中城市市场领域方面
二甲醚可选择替代液化石油气的民用和工商业两种市场细分领域。2010年前,国内沿海地区天然气供应短缺,液化石油气民用市场客观存在,二甲醚可凭借价格优势进军民用市场。
2010年以后,民用市场基本被进口液化天然气和国产天然气所占据,故二甲醚将转向重点开发工商业市场。
⑵ 农村和中小城镇
液化石油气在农村和中小城镇消费不断增长。据相关专家预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LPG在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消费量仍将呈现增长态势。2006年,长三角地区LPG消费量为426万吨,其中上海市LPG消费量约为89万吨,上海市LPG消费结构中,民用约占49%,工商业约占51%。2006年,长三角地区LPG产量为280万吨,进口量为146万吨,其中上海市产量约120万吨。
因此,二甲醚应该致力于农村和中小城镇市场的开拓。⑶ 替代人工煤气
人工煤气供应集中在中小城市。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长三角地区人工煤气消费量为27亿立方米,其中上海市约20亿立方米。
二甲醚各种性能均优于人工煤气,并且有成熟的技术,因此要考虑以替代人工煤气的方式进入城镇管道气。
第五篇: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作者:《政治学… 文章来源:《政治学研究》 点击数:8481 更新时间:2006-5-18 17:33:29
政府职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建国以来,为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我国政府职能几经改革与调整。
一、改革开放前政府职能变化与调整的主要特征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职能曾数度变化与调整。这一时期,政府职能的变化与调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政府职能的变化与调整受到传统经济—行政体制的制约和影响。我国传统的经济—行政体制是在建国初期,依据当时苏联的理论和实践,逐步建立起来的以计划管理、高度集权、部门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体制。这种体制,在计划管理上,国家把国民经济的绝大多数成分都不同程度地纳入计划轨道,或由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或实行间接计划。在财政管理上,实行中央、大区、省(后为中央、省、县)三级财政,统收统支,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在工业企业管理上,对国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由中央各部直接管理,实行按“条条”的自上而下的直接控制和调节,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资和资金,由其主管部委根据计划统一分配和调拨。在投资管理上,投资由中央政府各主管部门按不同的“条条”进行管理,统一计划。在物资分配上,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通用物资由国家计划平衡分配,即“统配物资”;对专用物资由各主管部门平衡分配,即“部管物资”。在就业与工资管理上,强调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在物价管理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①这样一种经济—行政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政府职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政府作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政府的职能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从建国到1978年,我国政府职能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改革,但政府职能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是这一时期政府职能变化与调整的一个根本性特征。
(二)政府职能的调整主要是在政府系统内部进行。一是纵向职能调整,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调整配置。这种调整大致有:1956年至1958年,进行了建国后第一次大调整。调整的标志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56年向各地发送《国务院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调整的措施是依照职权划分的七条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把以中央部门为“头”的条条管理为主,改为以地方的块块管理为主。1960年至1965年,进行了第二次大调整。1960年秋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规定的重点是强调集中统一,管理权限上收。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中央上收在1958年下放给地方的权力。1970年至1974年,进行了第三次大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中央向地方下放管理经济、企业的权力。从1970年开始,先后将2400多个中央直属企业、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1975年至1977年,进行了第四次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中央上收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二是横向职能配置,即在政府各部门之间调整配置。如1955年在中央一级机关开展的机构精简中,对政府各部门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初步划清,确定了“管什么,如何管”,拟定了部门的组织简则和工作细则。在此基础上,对一些不合理的机构进行了调整。
(三)政府职能的变化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的变动与政府职权的调整及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体现出来。首先,政府职能的变化体现在政府机构的变动上。据统计,从建国到1978年前的29年中,我国政府机构只有断续的5个年头基本稳定,其余的24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动。在总的变动中,变动幅度最大、最频繁的是经济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职责权限,迭经变迁。以国务院为例。1954年设经济管理部门35个,1956年增加到50个,1959年减为36个,1965年增加到53个,1970年减为21个,从1977年—1978年3月又开始逐渐增加,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部门增设了20多个,其中经济管理部门就有16个之多。其次,政府职能的变化体现在政府的职权调整上。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30年间,政府的职权调整经历了多次反复,主要是调整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当管理权限过于集中时,就进行职权的分解、转移,当管理权限过于分散时,就进行职权的合并和集中。这种集权与分权是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进行的。再次,政府职能的变化体现在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上。为消除用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所产生的各种弊端,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组织托拉斯的改革尝试,试图按经济办法来管理经济、管理企业。与此同时,在商业、物资供应体制方面以及教育制度、劳动制度方面,也作了改革的尝试。相应地设想将国务院工交部门的职能,从管理生产、建设的日常具体业务,逐步转向加强检查方针政策的执行,负责长远规划、计划的制订和综合平衡,组织协作,协调各托拉斯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调整合并国务院管理工交的部门和精简人员。②可惜,所有这些探索和设想都因“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中断。
二、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改革与调整的内容和特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政府职能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位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做出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这一战略决策指引下,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即由原来重阶级统治职能转向重经济管理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历届政府都把发展经济置于中心地位,政府工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可从历届政府的工作报告中看出。197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指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此后7年中,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政府经济建设的核心责任。1987年以来的10年中,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反复强调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199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政府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项工作都应当服从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199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五年,党和国家在处理国内外一系列复杂问题时,始终坚持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是顺乎潮流,合乎国情,深得民心的。天下事错综复杂,风云变幻,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能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③
(二)改变政府管理方式。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改变行政审批方式。审批是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基本手段和方式。自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三定”取消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以来,不少省、市政府也着手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审批制度。如广东省政府于1999年7月制定《广东省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对省直机关68个部门和单位的审批事项逐一进行重新论证。通过清理,省政府各部门原有审批、核准事项1972项减为1205项,减幅39%,其中审批事项由1392项减为514项,减幅63%。这一改革有利于政府从繁忙的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使政府管理方式真正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各部门的分割管理转变到宏观管理、间接管理、大行业管理上来。2)改变单纯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用单一的以纵向垂直和指令性为特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是传统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为辅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又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转变,这种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开始发生改变。一方面,行政手段还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手段得到更多、更广泛的运用。具体表现为:指令性计划已减少到极低限度,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步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正在建立、健全。
(三)划分管理权限,调整政府行政权力结构。包括对政府系统内部和外部关系进行调整。(1)调整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针对经济体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集中于上级政府的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进行以分权为导向的改革。如实行以“简政放权”或“放权让利”为思路的改革,实行计划单列体制等。针对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集中于上级党委的问题,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以党政分开为导向的改革。这些改革使地方与下级政府在财政、行政和政治上都获得了一定的自主权。(2)调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政企分开。其一,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经过多年的承包制改革和股份制改革,政府直接插手生产经营的权力受到极大削弱,生产经营权基本下放给企业。其二,把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公共行政权分开。通过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3)调整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包括综合经济部门之间、综合经济部门与专业经济部门之间、非经济部门之间的权力调整。如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对各部门的管理权限进行了重新划分,涉及相互之间的职权调整有100多项,解决了一批部门间关系长期不顺的问题。④
(四)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把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放在突出位置。1978年到党的十四大前,我国经济体制处在产品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过渡时期。与之相适应,传统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无所不包的状况开始发生改变。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转变政府经济职能的问题,对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作了具体规定。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及1989年以后的地方机构改革试点,就是以转变政府经济职能为中心进行的。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十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规划和宏观调控目标,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做好综合平衡,协调重大比例关系,综合配套地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的运行。党的十四大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进行了多次改革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199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和社会管理。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
三、目前政府职能转变面临的问题
第一,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严重滞后于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政府职能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职能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其范围看,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还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主要精力是放在经济管理领域的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而对社会管理领域的改革未予以应有的重视。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例。1982年为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进行了第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改成了经济实体,加强了经济综合协调部门。此时,社会管理部门的改革还未提上日程。1988年为顺应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政府机构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改革的重点仍是经济管理部门,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精简和弱化了专业经济部门。而社会管理部门未作大的变动。1993年为适应传统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政府机构进行了第三次改革。这次改革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为原则,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部门,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变为行业管理机构或经济实体;大力精简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在此次机构改革中,首次出现强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的提法,但从改革结果看,社会管理部门的总体设置格局基本未变。1998年进行的第四次机构改革,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等一系列原则进行的。这次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使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有了实质性突破。如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加强,微观经济干预减弱;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工作方式发生转变等。在社会事务管理改革方面,这次改革与前三次机构改革相比可谓迈出了开创性步伐。一是新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二是新成立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是国家环保局升格为总局,四是教育、体育等部门职能下放有新的进展。⑤但从总体上看,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的转变步伐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二,对政府职能转变缺乏系统认知。这些内容和问题可归为两部分:一是政府职能转变本身的内容,包括经济职能的转变和职能结构的调整等;二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问题,包括权力的配置、管理方式的改变和机构的改革等。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加以认知,进行系统设计。但冷静地分析以往的政府职能转变实践,特别是1998年之前的改革,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一是对政府职能转变本身的内容缺乏系统认知,表现在: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最终模式,究竟哪些职能需要保留或转移,哪些职能需要增加或减少,哪些职能需要转为重点或非重点,哪些职能需要强化或弱化等缺乏系统观,出现把转变政府职能理解为弱化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就是着力于投资经济建设和市场建设等诸如此类的看法和做法。二是把政府职能转变本身的内容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问题相混淆。如认为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就是政府机构的改革调整,把政府职能的转变等同于政府权力的转移,以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政企分开。同时,以往的政府职能转变实践也反映出我们在理论上的准备和反思不足。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条件;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与方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都缺乏系统的理论认知。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滞后,制约着改革战略和政策的选择,影响着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
四、若干思考
首先,全面把握政府职能转变本身的内容,按照系统的观念进行规划和设计改革的内容。根据社会需要来判断、选择和确定原有政府行政职责哪些需要保留或转移,哪些需要增加或减少,哪些需要转为重点或非重点,哪些需要强化或弱化。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是,增加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职责;强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功能,同时履行对微观经济的规制职责(如保护和促进竞争,质量规制,劳动保护等);政府的文化教育管理职能在政府办与政府管相结合的基础上,由原来直接“办事业”为主,转变到“管事业”为主,强化对文化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功能,重点履行指导、监督、协调职责;强化公共服务功能,重点履行人口控制平衡、社会保障、社会收入分配调节、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重点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要重视转变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职能,并把这几方面的职能转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政府职能的总体转变,最终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政府职能体系。
其次,理清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走出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误区。1.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权力的转移。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解决的是政府做什么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履行的职责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有利于取得较好的行政效果。政府权力的转移则主要解决的是政府如何做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的职责实现,完成政府的使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明确政府权力转移的基础和前提,政府权力的转移是保障政府行政机关实现其职能转变的必备条件;政府权力转移的领域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范围是相适应的。2.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指政府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为执行政府职能,以达到行政目标的措施、手段、办法的改变。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政府行政机关所承担的职责的变化、转换与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决定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转变的实现。3.政府职能的转变与政府机构的改革。职能是机构设置的依据,机构是职能的载体。一方面,政府机构的增减是以政府职能的调整为前提和基础的。另一方面,政府机构的改革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组织保证。两者的区别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以职责调整为主要内容,政府机构的改革以机构调整为主要内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内部协调运转,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履行的职责符合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有利于取得较好的行政效果。⑥
再次,加快对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事业管理职能。对社会事业进行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目前政府在社会事业管理方面仍带有浓厚的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特征,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体制下所形成的政事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许多政府机构还在忙于直接举办一些“事业”,导致政府行政事业机构日益膨胀,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微观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对现行的社会事业管理模式亟待加大改革步伐。我们认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在社会事业管理方面的职能转变的总体目标应当是:实现政事分离,使事业单位成为独立的事业法人;明确政府的事业管理职责权限,推动社会力量建设、经营和管理社会事业,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约束多元化、管理科学化。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