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疗”演讲怯场要对症下药
演讲怯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初学者几乎人皆如此,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演说家也在所难免。林肯、西塞罗、丘吉尔、马克·吐温等都体味过怯场的滋味,但是,怯场并未阻碍他们成功。相反,后来他们都成了着名的演讲家。换言之,“怯场”并非不治之症,演讲者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调适,根据不同的怯场原因“对症下药”。
由于陌生的体验而怯场时许多人由于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讲台上面对听众发表过讲话,一旦要求他们在这种场合、这样的位置面对听众讲话,就会怯场。针对这种情况下的怯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调适:
1演讲者可以早到场熟悉环境。也就是说,在演讲之前早些到达演讲场地,不仅要观察演讲场地的空间布局,而且还要了解听众的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等,甚至还可以与一些听众进行随意性的交谈。这样,等到演讲开始时,演讲者就会感到这时的演讲只不过是一次扩大了的谈话,听众也只不过是谈话的对象而已。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在演讲之前,到讲台上亲自体验一下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使呼吸均匀。当演讲者还未登台就感觉呼吸急促、心惊肉跳时,演讲者首先要等到主持人说完话,再不紧不慢、步伐适中地走上演讲台,以使紧张的气息平静下来。千万不要跑步登上讲台,那样会使紧张气息“变本加厉”。其次是登台后,不要匆忙开始演讲。应该先环视演讲场地,同时作一次深呼吸,而后行鞠躬礼。礼毕,再作一次深呼吸。经过这样的呼吸调整之后,再开始演讲,演讲者的怯场情绪就会锐减,甚至完全消失。
面对陌生的面孔而怯场时有的演讲者因为听众陌生而产生一些怯场现象,此时,演讲者可以这样做:
1寻找支持者。听众席中如果有同事、朋友时,演讲者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摆脱怯场。也就是说,演讲者宜实视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而对其他的听众则采用虚视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不要让视线长时间固定在某一方向或区域。否则,会使其他听众产生冷遇之感,从而不利于演讲顺利进行。
2盯住听众的鼻尖。当演讲者面对的听众完全是陌生的面孔时,则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一般来讲,人们都害怕正视陌生人的眼睛,而演讲则要求演讲者用眼睛不时地与听众进行交流。这样,演讲者如若不采取任何技巧而正视陌生人的眼睛,势必会越讲越紧张,越讲越糟糕。如果演讲者盯住听众的鼻尖,则会产生一箭双雕的效果。不仅会减轻演讲者由于面对陌生的眼睛而产生的紧张情绪,而且也会使听众感觉到演讲者在注视着“我”,“我”应该很好地听下去。
由于过高估计听众而怯场时在演讲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演讲者在参加某个集会时,对自己的演讲内容并不是毫无准备的,他们有的在会前作了认真的思考,甚至不乏独到的见解。但是由于临场时过高地估计听众,从而导致对自己缺乏信心和勇气,进而临场时心慌意乱,言不由衷,最终不能准确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效地传播信息等。这种情况在青年演讲者中比较常见。此时,演讲者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对怯场进行调适,即无论听众水平高低,都假设他们“一无所知”。这样,一来能够成倍地增长演讲者的信心和勇气;二来还能使演讲者精心选择最能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三来还能够使演讲者用心选择适当的言语表达方式,来增强演讲效果。总之,无论听众水平高低,都假设他们“一无所知”,演讲者才能无所顾忌地、较好地调动和发挥他们多方面的演讲艺术才能,以引起听众心理上的美感和共鸣。英国物理学家、演讲家法拉第,曾做过一百多次的学术演讲,十九次科普讲座,每一次都取得了众口赞誉。当一个学生问他演讲成功的秘诀时,他直截了当地回答:“假定听众‘一无所知’。”
由于前面的演讲者取得成功而怯场时 有的演讲者看到排在自己前面的演讲者讲得头头是道、从容自然、水平较高时,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自我评价,由此产生怯场。这样的演讲者,要想调适怯场心理,第一要放下思想包袱,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尤其不要把演讲的失败看得过重,更不要过多考虑演讲后别人会如何评价。请记住但丁的话: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第二要坚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和勇气。俗话说,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看到比自己强的演讲者是很正常的,但最重要的是演讲者应取其所长,补己所短,使听众听了你的演讲后产生一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
有领导或专家在场而怯场时有些演讲者登台之初比较轻松、自然,但在突然发现有领导或专家在场时,便立即紧张起来。其实,作为一个演讲者,首先要有一种震慑全场的气概和信心,只要认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是正确的,不管谁在场都要认真讲下去。同时还要有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和对听众认真负责的态度。这样,就可以减轻领导或专家在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以上介绍的方法只是临场时的应急措施。演讲者要想真正克服怯场的心理情绪,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端正认识。大多数人都认为引起怯场的根本原因是紧张。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紧张分为过分紧张和适度紧张,只有过分紧张才是引起怯场的主要原因。而适度紧张则是演讲者的基本素质之一,同时演讲者也只有具备了适度紧张,才能调动演讲者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顺利地完成演讲。相反,那些没有丝毫紧张感的演讲者,他们的演讲常常是松懈的、乏味的,其结果既不能感动自己,也不能感召听众。
2争取多开口。演讲者应该在平时、在熟人面前多开口,多讲一些自己熟悉的东西,或者朗读一些诗歌、散文,以培养自己对害羞心理的抵抗力。以后再逐步扩大范围,增加难度。长此以往,就会完全克服怯场的心理。
3演讲前充分准备。也就是说在演讲之前,反复讲练,熟记讲稿。这样,才能在临场时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第二篇:培养克服演讲怯场
经常有学生问我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一登台演讲就紧张得要命!你有什么绝招没有?”开始我没把这事当成一个大不了的问题,只是对学生说:“多锻炼锻炼就好了。”问多了才感到这的确是个问题。查了不少这方面的书,从哪个角度谈的都有。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个心态的问题。要想克服演讲怯场,起码要培养以下几种心态——
一、居高临下的心态
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从演讲的角度看,如果你有了居高临下的心态,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有了这种优越感在演讲过程中就会消除紧张心理。一般说来父母在儿女(尤其在儿女小的时候)面前,老师在学生面前,领导在部属面前能够挥洒自如、侃侃而谈,就是前者“站”的位置较高,不是平视,更不是仰视,而是俯视,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主导者的位置上,初学演讲者,要克服自卑感,就得逐步养成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学学阿q,来个“精 神胜利法”。正如卡耐基指出的那样:“你要假设听众都欠你的钱,正要求你宽限几天;你是个神气的债主,根本不用怕他们。
二、心中无我的心态
王国维谈词的境界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借用到演讲方面来,我觉得要培养自己的“无我之境”,对克服紧张的心理大有益处。“无我之境”就是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要心中无我。说的更具体一点,要克服怕出丑的心态。怕丢面子是人类共有的心态,中国人尤甚!在演讲中把面子看得太重,往往面子丢得更大。我觉得在演讲之初不妨开一开自己的玩笑,自我解嘲。《演讲与口才》杂志主编邵守义先生在一次演讲的开场白中说道:“没有什么奉献给大家的。给朋友们带来两盘菜,一盘皮冻、一盘排骨。”(大意)邵先生为我国的演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报刊界有“拼命三郎”之称,名望之大,水平之高,是有目共睹的,可他却勇于拿自己的身体偏瘦来开玩笑。邵先生都不把自己“当一回事”,何况我们呢?
三、淡化效果的心态
人们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理。在演讲中就表现出过分注重演讲效果,在演讲比赛中尤甚,而结果常常与期望值相反。一次,我任教的两个班级间进行一场辩论赛,其中实力略强一点的班级的四名学生,在同学们“势必夺冠”的呼声中,心理压力很大,有名学生还在赛前不断问我评判的标准有哪些,自己能否成为最佳辩手。由于他们过于看重比赛的结果,紧张程度也随之增加,甚至出现各自为战,积极表现自我的情况,有的同学因紧张而出现大脑思维断层,使辩论中断。而另一个班级的四名学生,则抱着往最坏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的心态,轻装上阵。结果由于后者淡化结果,彼此积极配合而最终取胜,最佳辩手也由他们的四辩同学获得。淡化效果的心态,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篇:教你防治演讲怯场心理
教你防治演讲怯场心理
有过公众演讲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讲台。即使如鲠在喉,即使深感荣幸,或毛遂自荐,随着演讲日期的临近,绝大部分演讲人都会心中忐忑不安:我是否已准备充分?听众会喜欢听吗?我会不会一上台便会把演讲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
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 ?、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演讲
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4演讲时间;5有无听众提问。
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
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
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
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幽默是演讲中的食盐。优秀的演讲人和有吸引力的演讲内容只有加上恰到好处的幽默才能创造出成功的演讲。所以当你遇到怯场心理的袭击时,不妨将之“幽默”而去,在
听众轻松的笑声中解脱自己。
演讲是冒险。冒险家的事业中总是存在着恐惧,但成功的冒险家都有对付恐惧的办法。
第四篇:“演讲时如何避免怯场”演讲技巧
“演讲时如何避免怯场”演讲技巧
文章简介: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希望从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的中心愿望与基本需要都是一致的。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当人们要我站起来讲话时,我觉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所以,我想获得自信,能泰然自„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希望从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调查发现,大多数人的中心愿望与基本需要都是一致的。
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当人们要我站起来讲话时,我觉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所以,我想获得自信,能泰然自若,能随心所欲地思考,能依逻辑次序归纳自己的思想,能在公共场合侃侃而谈、让人信服。
由此可见,怯场是人们当众说话的普遍障碍,就连经常在电视上亮相的官员们真正拥有高超沟通能力和交流水平的也不多见。
怯场作为一种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呢?当人们感到自己被说话场合气氛、形势所压迫,顾虑自己讲得公务员之家http://不好或者说错话的时候,都会畏首畏尾、诚惶诚恐。《领导讲话艺术》一书,就给出了控制怯场心理的几个办法。新晨范文网
豁出去的心理。任何人都不是天生就敢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都有很艰难的“第一次”。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种过度的刺激。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时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美国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磕碰在一起;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时不敢看观众,脸孔朝天。可见,怯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只要抱着豁出去的心态,就自如了。
发言前做必要准备。在单向交流时,必要的准备是容易做到的;双向交流时,同谁谈、涉及什么内容,也可做大体的言辞预测。只要大方向上有所准备,到时候就不会出现不敢说或者说不下去的情形。
故意视而不见。“一上台,我眼中所见只有桌椅而已,这样,我就轻松自如了”,这句话是很多有演讲经验的人的共同感受,对于一个青涩的演说者来说,发言前要做到心中有听众,但在发言时候,眼中不能有听众,否则容易自乱阵脚。
第五篇:演讲克服怯场,展现自我风采
演讲克服怯场 展现自我风采
摘要:演讲中经常遇到怯场的状况,克服怯场要从实际出发。本文结合个人经历将其方法总结为增强自信心,充分准备和加强训练。目的是克服怯场,提高演讲水平,展现自我。关键词:克服怯场;自信心;加强训练
怯场指的是在人前,尤其是人多的场合,因紧张害怕而不敢说话,或者说话时显得拘谨
不自然。怯场是一种心理障碍,造成怯场的心理因素是:演讲者由于面对新的环境会产生不适应感;由于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会产生羞愧感;由于技巧不纯熟会产生紧张感;由于担心失败而产生忧虑感,从而在演讲方面畏首畏尾,诚惶诚恐。
演讲者上场后,由于怯场,往往会面红耳赤、手足无措,眼睛不是往上瞧,就是看地面,生怕和听众的目光碰在一起,两只手常常是下意识地摆弄衣角,或者摸弄什么东西;由于怯场,身体有时不能保持平衡,往往给人以懈怠、松垮之感。演讲者开始演讲后,由于怯场,本来已经记熟的观点、事例、数字、人名、地名等,突然变得模糊起来,又好像话就在嘴边,就在舌尖上,可一时说不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由于受到外界刺激,导致神经紧张,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思维障碍的“舌尖现象”;由于怯场,已经是烂熟于心的材料,表达出来竟然成了机械背诵,表述的内容与动作手势、面部表情完全脱节,更谈不上和听众的感情交流。演讲失去了情感之魂,想打动听众就是不可能的了。
我也曾因怯场而害怕在公众场合说话,因怯场而逃避任何讨论小组的活动,因怯场而不
敢表现自己。通过学习《演讲与口才》,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认为怯场是可以克服的。那怎样才能克服怯场呢?
一.增强自信心
美国罗斯福总统说过:“每一个新手,常常都有一种心慌病。心慌并不是胆小,而是一
种过度的精神刺激。”古罗马著名演讲家希斯洛第一次演讲就脸色发白,四肢颤抖;美国的雄辩家查理士初次登台时,两个膝盖抖得不停地相碰;印度前总理英·甘地首次演讲不敢看听众,脸孔朝天。所以说,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敢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的,那么这些名人是怎样克服怯场呢?我认为:克服怯场,自信是成功的必要心理素质。
记得上高中时,每当老师上课提问,我心里就开始发毛,生怕会叫到自己„„有一次轮
到我们班在升国旗仪式上向国旗献词,我写的献词很荣幸被选为正式献词,我的心情异常兴奋,然而班主任让我来演讲自己写的献词,却使我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了。我心里想满了推辞的借口,但又真心地想珍惜这次来之不易、锻炼自己的机会,于是我一咬牙,决定豁出去了,相信自己。记得在国旗献词的前一天,也是我整整紧张的一天。我一会对着镜子,一会对着窗户,练习了一遍又一遍。当我从镜子里看到自己那副窘相时,觉得又可笑又可气。在离国旗献词还有1小时的时候,学校突然停电了,我心中不禁一阵高兴,想着没有了灯光,没有了扩音设施,不管自己如何狼狈,别人也看不见„„正在高兴,学校的灯又亮了,我的心又落入惶惶不安的深渊。在最后时刻,我默默地对自己说:“加油,相信自己!”就这样,我第一次面对上千人发表了演讲。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告诉我,我的第一次演讲是成功的,它给予了我意想不到的信心和力量,我真正体会到了信心的增强对演讲是多么重要。
二.充分准备,不留遗憾
林肯曾说:“即使是有实力的人,若缺乏周全准备,也无法做有系统、有条理的演讲。”所以说除了要增加自信心以外,演讲者还应对演讲的内容心中有数,对演讲将发生的情况也
要心中有数,准备好对付演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这是对付怯场最有力的武器。在《演讲与口才》的学习过程中,余老师曾告诉我们:被评为教授的同事请他去家里吃
饭,余老师事先做了准备,所以在席间的发言获得了不同的反响;当余老师带着儿子去捐款,也事先做了准备,所以在接受随机采访时,才能一展语言风采。这两个例子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想当面感谢关心我进步、成长的老师,然而在去年的聚会上,我却因没有充分准备,许多要说的感谢话都没说出口,让我一直感到遗憾、懊悔。如果今年再聚会,我一定会充分准备,说出心里话,不留给自己任何遗憾。
三.加强训练,打好基础
想要真正做到演讲时不怯场,加强训练,打好基础是克服怯场的“良药”。在西欧被称为“历史性雄辩家”的狄里斯曾为他低沉的声音、不清的口齿和不足的胆量而忧虑,于是他每天跑到海边去对浪花拍击的岩石放声呐喊;回到家中,他又对着镜子观察自己说话的口形,做发声练习,一直坚持不辍。功夫不负有心人,狄里斯如此努力了好几年,当他再度上台演讲时,博得了热烈的喝彩与激烈的掌声,并一举成名。所以说,要想演讲不怯场并且得到提高,加强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我认为:不是任何人天生的敢在公众场合自如说话而不怯场的,只要增强自信心,充分准备演讲稿并且肯下工夫去练习、去提高,人人都可以成为演讲家、说话高手。若你想克服怯场心理,那么请横下一条心,不辞辛苦,不畏艰难地到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吧!不要放过每一次大胆尝试的机会,相信你一定能克服怯场心理,提高演讲水平。
参考文献:
[1] 云中天.《伶牙俐齿:说话的艺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2] 郑启明.《像奥巴马那样演讲》.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