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消防性能设计的探讨

时间:2019-05-14 03:5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消防性能设计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消防性能设计的探讨》。

第一篇: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消防性能设计的探讨

大空间建筑通常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内净空高度大于8米,仓库建筑物内净空高度大于12米的建筑。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体育馆、展览馆、礼堂、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如雨后春笋,四处可见。而人员密集的大空间建筑,材料使用更加复杂,同时由于人流量大以及由于人员的不确定性从而带来到人员疏散的不确定性,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危害性

更高,使得此类建筑比普通的大空间建筑提出类更高的防火要求。

由于大空间建筑空间跨度大,功能针对性强,传统的消防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已经很难满足建筑本身的防火设计需要,同时消防新技术、防火新材料、建筑新构件的出现也为消防性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条件。

消防性能化设计是基于火灾学(firesafetyscience)和消防安全工程学(firesafetyengineering)成立的。它通过运用安全工程学的原理方法,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对火灾过程及其影响进行科学决策,并验证预定的消防安全目标能否达到,最后再视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它强调从系统安全的高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火灾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建筑物的总体安全,得出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其评估分析流程主要为:确定评估对象—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性能化判定标准—确定火灾场景—火灾性状预测及结果分析—改进消防安全措施以达到目标。消防性能化设计在我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国内也成立了部分防火研究所,专门从事大空间建筑的防火性能化研究,并得到了大量的实践和应用。

针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的消防特点,其性能化设计主要应包括人员安全疏散、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和有效的防火灭火措施三个方面:

1、人员安全疏散:人员疏散的安全评判标准是在综合考虑人员疏散速度、火灾烟气流动速度、火势蔓延时间、建筑物安全牢固的基础上,人员疏散的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其中rset涉及的参数主要包括人流密度、行走速度、出口流动系数等;aset涉及的参数主要包括火灾增长系数、火灾热释放系数、烟气蔓延速率、排烟系数、建筑强度衰减系数、烟气能见度、空气温度、co浓度等。火灾中,在保证建筑物基本强度的基础上,对人员疏散影响最大的是烟气能见度、烟气浓度和空气温度。依据资料,允许逃生的空气温度不应高于60℃,允许逃生的co浓度不应高于500ppm,允许逃生烟气能见度不应小于13米。烟气浓度可以通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防排烟系统进行控制,同时,由于大空间建筑空间高、体积大的特性,本身具有较强的蓄烟功能,而应用排烟系统可能会破坏火灾中已经稳定的热烟层。因此,最好是对此类大空间建筑的烟气流动模式建立一个基于实验室或实际数据的数据库,通过对烟气蔓延的模拟,建立一个可性能化设计的平台,为排烟设计提供指导性依据。

2、建筑物的防火能力:鉴于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的功能特点,其承重构件主要为钢梁和钢柱。因此,在对大空间建筑的性能化设计中,主要应将防止钢结构强度失效作为设计的一个重点。钢结构失效时的临界温度与钢结构的材质、结构的几何形状、截面系数、负载情况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钢结构的模拟试验,建立数据库模型,确定不同情况下钢结构的临界温度。从消防工程的观点看,如果火灾中钢结构在要求的耐火时间内没有达到临界温度,则不需要额外的防火保护;如果达到临界温度,则需要计算等效时间来确定钢结构的保护时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柱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2.5h,梁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1.0h,屋面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1h。目前,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分为薄型、超薄型、厚型三种,而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因其美观及易施工、易装修等特点,使用频次最高,钢结构管材网架的内循环水冷却保护法还停留在研究探讨阶段。优良的钢结构防火涂料可以将钢结构的耐火时间提高至3h以上。具体的耐火时间可以根据建筑物的设计等级来确定。

3、有效的防火灭火措施:在传统的探测报警设备中,感温探测器只能探测8m及以下高度的空间,感烟探测器为12m及以下,火焰探测器及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为20m及以下。鉴于大空间建筑的构造特性,功能区等固定房间可采用普通感温(烟)探测器,而展览区等大空间部位在实际施工中多采用双波段火焰探测器、线型光束图像感烟探测器、扫描式火灾探测器、主动时气体探测器等配合自动水炮系统等先进技术。其中以图像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应用最为广泛。一般认为,在大空间建筑内水系统灭火方式仍然是最适宜的灭火方式。对于快速响应早期抑制喷头(esfr),喷头具有反应快,水滴大,流量大,压力高等特点,可适用于9-13m的大空间建筑,但作用效果受安装结构规整度、建筑高度的影响较大,消防用水量偏高

第二篇: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违法行为的调研报告

所谓的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是指那些在人的身边经常发生,习以为常而又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行为。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平时不足以引发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群死群伤。1990至2005年全国发生的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统计分析,发现人员密集场所造成群死群伤的占火灾总数的30%,死人数占总人数的60%左右。如2000年3月29日

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特大火灾、2002年6月16日北京市 “蓝极速网络”特大火灾、2003年2月2日**天潭酒店特大火灾、2004年2月15日吉林省中百商厦特大火灾事故,相当一部分火灾是由于安全出口锁闭、疏散通道堵塞等常见消防违法行为导致的,其危害性非常大。在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刻不容缓,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及社会各界应该加以重视。

一、人员密集场所常见消防违法行为以及火灾危险性

全国各地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表明,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安全疏散不畅、消防设施存在习惯性违章。人员密集场所在安全疏散方面存在的常闭式防火敞开、防火卷帘下堆放杂物、通道堵塞、占用和出口上锁等违章行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严重阻碍了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第二安全出口锁闭。安全出口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但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只有一个安全出口或虽设置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但营业时均上锁,可利用的只有一个。许多的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都与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第二安全出口锁闭有关。

(二)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或防火卷帘下堆放杂物。常闭式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作用是在火灾时关闭或降下来,有效阻止火势、烟气蔓延。在日常工作中,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或者将常闭式防火门推开忘记关门,或者在防火卷常门下堆放杂物,自然而然地失去其应有的保护作用,导致火灾迅速扩大、蔓延。

(三)内部装修违章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人员密集场所为追求美观,舒适及环境档次,大部分采用可燃、易燃材料装修,增加火灾荷载,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并极易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顺着窗户、门缝、楼梯间迅速蔓延,扩散到整个空间,使人不到几分钟就会中毒窒息死亡。

(四)疏散通道封堵或设置金属护栏。如2000年3月29日,焦作市天堂音像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该建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严重不足且被堵塞;2003年2月2日,**天潭酒店发生特大火灾事故,其二层包房的窗户设铁栅栏,人员无法逃生。

(五)建筑内消防设施器材缺少、损坏、停用等现象较突出。建筑消防设施对有效预防和扑救火灾至关重要。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时,常发现许多人员密集场所灭火器材数量不足或选型不符合要求,甚至已超过使用年限仍然继续使用;有的场所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不明显,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不合格;有的经营者为了整体效果、美观,将室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遮挡、堵堵起来,擅自挪用、拆除;有的场所室内消火栓、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等建筑消防设施虽已配置,但因员工不会操作使用,维护管理不好,不能正常运行,形同虚设。

(六)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违章用火用电现象较多。有些人员密集场所在建筑装修装潢过程中,只注重环境优雅,品位高档,往往忽视对电气设备和电器线路的规范安装使用,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用电量大,容易发热漏电打火。有的场所因使用伪劣电气线路设备,电气故障时有发生。还有的歌舞娱乐场所反复更换业主,经营者对电气线路设备情况不熟悉,往往私拉乱接造成线路和设备过载、老化、接触不良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等,还有的临时线路环境复杂,受外力损坏,而漏电打火成灾。

二、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成因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不高。单位领导重视不够,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对占用消防通道经营等问题是视而不问,问而不管,管而不改,甚至片面强调经营重要性,改了又犯。有时因经营和利益驱动,主动要求员工临时占用。由于消防管理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单位领导关心程度相对不足,职能部门和人员主动开展消防管理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不能主动研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作措施,消防工作整体处于应付状态,对习惯性违章行为整治力度不大。二是日常管理确有难度。从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情况看,因受经营成本制约,单位不可能派员把守每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上锁的现象在超市行业尤其突出。随着产权形式多样化,一幢公共建筑的产权往往分楼层分区域分属数家单位所有,各家产权单位在功能上有公共娱乐场所、商场、办公等,对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疏散设施等在整体上缺乏统一的管理,消防管理工作各自为阵,出于防范工作需要,各单位在出入口处加装铁栅栏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三、习惯性违章查处的尴尬和法律空白

上述列举的一些安全疏散方面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实际上都属于现场能够立即整改的行为。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十九条规定,该行为应当责令当场改正,虽然检查多次发现多次整改,也无法依据《消防法》实施行政处罚。但是,根据《消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上述行为又属于责令限期改正的行为。从实际操作情况

看,由于限期改正的行为属于当场改正,按照法定程序必须要到期复查,被查单位往往千方百计应付复查,有时碍于情面,小题难以大做,查处力度大大削弱,习惯性违章行为仍然普遍存在。

四、预防对策

(一)进一步提高消防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消防监督人员要熟练掌握消防法律、法规和建筑、电气防火的消防知识技能,及时了解掌握新型工艺、材料和设备的各种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参与人员密集场所灭火预案的制度,定期组织实际演练,不断提高日常监督水平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隐患认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抓住“安全月”、“119消防日”消防宣传和法定消防培训的契机,对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的重要性、必要性开展针对性消防宣传,通过开通举报电话,动员全社会参与疏散通道的整治工作。同时,要落实和发动单位开展以疏散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单位职工自防自救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发动全体员工参与疏散通道的维护管理工作。

(三)进一步落实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通过组织开展领导带队的检查活动,将易产生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场所和地点纳入重点检查对象,定期消除习惯性违章行为。职能部门要通过电子巡更系统等有效形式,切实将防火巡查落到实处。同时,通过明确落实疏散设施、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人制度,发动全体职工参与消防管理,奖优罚劣。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等有关规定,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明确并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开展对员工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训练,使场所全体人员都应该熟知必要的消防知识,做到“三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疏散群众和扑灭初期火灾。同时,时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四)严格把好审批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公安消防机构要严格实行逐级审批制度和审验分离制度,确保审核、验收的严格性和权威性。对人员密集场所的设计、审核、验收,要严格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关,不留隐患。对没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验收时还应同时提供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测试报告,对消防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不得交工,建筑的所有者不得接收使用,对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

(五)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针对各时期、各阶段火灾形势和消防安全形势,结合各类专项治理工作,突出重点,加大现场监督检查频率,特别对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的宽度不符合消防规定的坚决不能营业;其次,必须强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灯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第三,严禁占用疏散通道,严禁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铁栅栏、堆放物品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严禁在营业、生产、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对于影院的座位摆放、商场的柜台、摊位必须留出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在实施处罚的同时,对于同一场所因发生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被查处两次以上时,应在报刊等新闻媒体上曝光,实行处罚和舆论纠正并重的根治机制。同时,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存在的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构成重大火灾隐患,不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在实施处罚的同时,还应当撤销原同意其使用或者开业的《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并将《撤销批准决定书》抄送工商、文化、卫生、教育等行政主管部门。

(六)要大力推广运用消防实用技术。在人员密集场所推广应用先进的消防实用技术,能够有效预防和遏制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的发生。首先,区分不同类型的人员密集场所,贴上外观美观、实用、醒自的提示性、警示性和禁止性消防安全标志。这些消防安全标志的制作要精美,语言一律采用人性化的,这样易于被人们接收和记住,从而自觉抵制习惯性消防违法行为;其次,在商场、宾馆、饭店、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推广运用紧急情况下通过手动释放、断电释放或消防控制室集中控制等方式可以及时关闭的电磁(锁)门禁系统;第三,在超市、歌舞娱乐游艺放映等场所重点推广消防安全推栓和防火型报警逃生门锁系统。在娱乐场所的包厢按要求安装图像报警装置和事故广播,以致火灾时能消除娱乐音像,发生警报,引导人员疏散;第四,设计制造嵌入式微型电子感应语音报警器,分别安装在防火卷帘门两边、安全出口门锁上、常闭式防火门上和安全疏散通道内。

总之,在奥运会迫在眉睫之际,各项措施都是尽可能的为确保奥运会的圆满完成。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运动省会,更是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会,它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礼程碑,各机关执能部门要依据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保障人员要熟悉业务技能。面对突发性事故时,沉着冷静,巧用对策,尽可能降低损失,恪尽职守,保持高昂的热情,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消防的风采。

第三篇:人员密集场合的消防安全措施

近10年来,在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近百起特大火灾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存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堵或锁闭的问题。2003年2月2日,哈尔滨市天潭酒店发生特大火灾,造成33人死亡,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是导致严重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经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求在今年7月1日至10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活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疏散条件专项治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了《黑龙江省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我省开展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人员密集场所对存在的安全疏散火灾隐患问题首先进行自检自查,直至彻底整改。

为了帮助和指导人员密集场所做好安全疏散火灾隐患自查整改工作,黑龙江省公安厅消防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黑龙江省消防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令)、《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9号)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对人员密集场所应具备的安全疏散条件进行了归纳,以供参考。

一、人员密集场所应按现行消防技术标准要求,设置必要的安全疏散设施,并保证其功能完备、完好有效人员密集场所主要包括五类场所:一是容纳50人以上,或使用面积100m2以上的影剧院、礼堂、夜总会、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游乐厅、网吧、保龄球馆、桑拿浴室等公共娱乐场所(室内溜冰馆的冰场、游泳馆的游泳池、射击馆的靶道区、保龄球馆的球道区可不计算在内);二是容纳50人以上,或50个床(餐)位以上的就餐、住宿的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三是容纳50人以上,或营业厅使用面积100m2以上的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办公、仓储所占面积可不计算在内);四是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的集体宿舍,医院的病房楼;五是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的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安全疏散设施主要指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和直通室外地平面的疏散门)、疏散走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等。下面,首先介绍对所有人员密集场所适用的通用性要求,再分类介绍现行消防技术标准对不同场所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

(一)通用性要求

1、商住楼中住宅的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托儿所、幼儿园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当设置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二、三层时,应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应”为强制性要求,“宜”为推荐性要求,下同。

2、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安全出口处不应设置门窗、门槛、台阶,不应设置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疏散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4、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5、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常闭防火门的闭门装置应完好、有效。

6、禁止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处设置铁栅栏。禁止在公共区域,包括集体住宿的学生、幼儿、老人、住院患者和员工休息的房间外窗安装金属护栏。

(二)公共娱乐场所

1、安全出口的数量:列入本次治理范围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场所:设有公共娱乐场所且超过3层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或设有公共娱乐场所的地下建筑,地下层数为一层或二层且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大于10m时(设置在地下人防工程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当建筑面积大于1000m2时,需设封闭楼梯间);或设置在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或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内的公共娱乐场所。

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2)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场所:设有公共娱乐场所的地下建筑,当其地下层数为三层及三层以上,以及地下层数为一层或二层且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或设置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

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阳台或凹廊;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公共建筑的合用前室不应小于10m2;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的含义见本文最后的说明。

3、疏散宽度要求

疏散出口的总宽度不少于通过人数与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的乘积。通过人数为人员密度指标(人/m2)与公共娱乐场所建筑面积(m2)的乘积,其中,录像厅的人员密度指标为1.0人/m2,其它场所为0.5人/m2。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不宜大于250人。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确定,一般为(0.65-1)m/100人。

疏散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且不应小于相关消防技术标准中对于最小净宽的有关规定,其中:位于地下人防工程内的公共娱乐场所,楼梯不应小于1.4m、走道不应小于1.5m(走道单面布房)和1.6m(双面布房);位于高层民用建筑内时,楼梯不应小于1.2m、走道不应小于1.3m(走道单面布房)和1.4m(双面布房);位于单层、多层建筑内时不应小于1.1m。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对疏散宽度的要求,均以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为例,下同。

4、疏散距离要求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不宜超过30m(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中的公共娱乐场所,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可为40m)。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宜大于15m(设置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娱乐场所,不宜大于22m)。

对疏散距离的要求,均以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为例,下同。

5、火灾应急照明设置要求

公共娱乐场所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楼梯间、防烟前室、观众厅以及每个公共活动的场所内;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火灾应急照明灯宜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其照度地上公共娱乐场所不应低于0.5Lx,地下公共娱乐场所不应低于5Lx;(2)应急照明灯间距不应大于20m;(3)火灾应急照明灯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火灾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应另有一路电源供电,或者由独立于正常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或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设置在高度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建筑内,不应少于30min);或选用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具。

6、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

公共娱乐场所应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疏散走道部位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公共娱乐场所应在疏散走道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以及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

(2)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人防工程不大于15m);设置在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标志中心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m(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

(3)发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置在墙上时,间距不应大于5m;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连续设置,当间断设置时,蓄光自发光型标志间距不应大于1.5m,电光源型标志不应大于3m;

(4)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5)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且在工作电源断电后,应能自动接合备用电源。

(6)公共娱乐场所不能采用蓄光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代替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发光疏散指示标志、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蓄光自光发型疏散指示标志的定义见本文最后的说明

(二)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

1、安全出口的数量

(1)列入本次治理范围内的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如果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为单层建筑,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可设一部疏散楼梯的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饮:层数为二层或三层,当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且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或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2、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旅馆、宾馆、饭店、营业性餐馆: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宾馆、饭店);或设置在超过5层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或设置在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建筑内,且建筑面积500m2的旅馆、宾馆、饭店和建筑面积1000m2的餐厅;或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及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

(2)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旅馆、宾馆、饭店、营业性餐馆:设置在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建筑内,建筑面积500m2的旅馆、宾馆、饭店和建筑面积1000m2的餐厅;设置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同公共娱乐场所。但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封闭楼梯间可采用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3)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3、疏散宽度要求

疏散出口的总宽度不少于通过人数与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的乘积。通过人数为人员密度指标(人/m2)与建筑面积(m2)的乘积,人员密度指标宜为0.75—1人/m2。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一般为(0.65-1)m/100人。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不宜大于250人。

疏散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且不应小于相关消防技术标准中对于最小净宽的有关规定,其中:位于地下人防工程内的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楼梯不应小于1m、走道不应小于1.2m(走道单面布房)和1.3m(双面布房);位于高层民用建筑内时,楼梯不应小于1.2m、走道不应小于1.3m(走道单面布房)和1.4m(双面布房);位于单层、多层建筑内时不应小于1.1m。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4、疏散距离要求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不宜超过30m(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房间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时,可为40m)。

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宜大于15m(设置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不宜大于22m)。

5、火灾应急照明设置要求

旅馆、宾馆、饭店、营业性餐馆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2)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的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

(3)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

(4)单层、多层建筑每层建筑面积1500m2的营业厅,或设在地下建筑面积300m2的营业厅,或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营业厅;

(5)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与公共娱乐场所相同。

6、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 旅馆、宾馆、饭店、营业性餐馆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疏散走道部位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

(2)设置在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标志中心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m(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走道疏散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20m(设置在地下人防工程内,不宜大于15m);

(3)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设置在高度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建筑内,不应少于30 min),且在工作电源断电后,应能自动接合备用电源。

(三)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

1、安全出口的数量:

(1)列入本次治理范围内的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为单层建筑,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可设一部疏散楼梯的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层数为二层或三层,当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不超过500m2,且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或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2、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场所:设置在超过5层的多层民用建筑内;设置在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建筑内,且建筑面积1000m2;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及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2)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场所:设置在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建筑内,且建筑面积1000m2;设置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同公共娱乐场所。设置在地下的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其它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封闭楼梯间可采用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3)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3、疏散宽度要求

疏散出口的总宽度不少于通过人数与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的乘积。地下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营业部门疏散人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之和乘以人员密度指标来计算,其人员密度指标地下第一层为0.85人/m,地下第二层为0.8m人/m。其他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的疏散人数可参照此规定执行。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不宜大于250人。

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一般为(0.65-1)m/100人。

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内疏散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且不应小于相关消防技术标准中对于最小净宽的有关规定,其中:位于地下人防工程内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楼梯不应小于1.4m、走道不应小于1.5m(走道单面布房)和1.6m(双面布房);位于高层民用建筑内时,楼梯不应小于1.2m、走道不应小于1.3m(走道单面布房)和1.4m(双面布房);位于单层、多层建筑内时不应小于1.1m。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4、疏散距离要求

商场营业厅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办公等其它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宜大于15m(单层、多层商场不宜大于22m),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宜为30m。

5、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

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2)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

(3)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

(4)每层建筑面积1500m2的营业厅,或设在地下建筑面积300m2的营业厅,或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营业厅;

(5)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与公共娱乐场所相同。

6、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

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应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和疏散走道部位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地下商场应在疏散走道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以及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或靠近地面的墙上设置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发光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同公共娱乐场所。

(四)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的集体宿舍,医院的病房楼

1、安全出口的数量

(1)托儿所、幼儿园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

(2)学校、养老院、医院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但当其为单层建筑且建筑面积不超过200m2、人数不超过50人时,可设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设有不少于2个疏散楼梯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医院,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如顶层局部升高时,其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两层,每层面积不超过200m2,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时,可设一个楼梯,但应另设一个直通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2、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应设置封闭楼梯间的场所:单层、多层医院的病房楼;或设置在超过5层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或设置在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建筑内,且建筑面积500m2的医院;或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及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2)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场所:设置在底层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m的地下建筑内,建筑面积500m2的医院;或设置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或设置在应设置防烟楼梯间的高层民用建筑等其它建筑内。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同公共娱乐场所。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封闭楼梯间可采用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

(3)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3、疏散宽度要求

疏散出口的总宽度不少于通过人数与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的乘积。通过人数为人员密度指标(人/m2)与建筑面积(m2)的乘积,人员密度指标宜为0.75—1人/m2。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一般为(0.65-1)m/100人。每个疏散出口的疏散人数不宜大于250人。

疏散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其中,医院病房楼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内时,每个外门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3 m,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4 m(单面布房)和1.5 m(双面布房);单层、多层医院的病房楼疏散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m。

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时,每个外门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m,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3 m(单面布房)和1.4 m(双面布房);设在地下人防工程内时,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单面布房)和1.4 m(双面布房);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时,疏散楼梯、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m。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4、疏散距离要求

房间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托儿所、幼儿园不应大于25m,医院、养老院、学校不应大于35m;设在高层医院病房楼和设在地下人防工程中的医院病房不应大于24m;其他设在地下人防工程的场所不应大于40m。

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距离,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托儿所、幼儿园、医院、养老院不应大于20m,学校不应大于22m;高层医院病房楼和设在地下人防工程中的场所不应大于15m。

5、火灾应急照明设置要求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医院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2)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的建筑物的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

(3)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要求,与公共娱乐场所相同。

6、疏散指示标志设置要求

单层、多层医院的病房楼,其疏散走道和疏散门,宜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内的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养老院、医院,其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要求与旅馆相同。

(五)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的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按照其生产的火灾危险性,一般为丙、丁类厂房。其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有关规定。

员工集体宿舍疏散设施的设置要求可参照消防技术规范对民用建筑宿舍楼的相关规定。

1、安全出口的数量

厂房的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2个。但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时,丁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

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但使用面积不超过50m2,且人数不超过15人时,可设1个安全出口。

2、疏散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高度超过32m的且每层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同旅馆。

3、疏散宽度要求 厂房的每层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宽度,按照通过人数与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的乘积确定。百人疏散宽度指标一般为(0.6-1)m/100人。但,楼梯最小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门的最小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4m。

4、安全疏散距离

厂房内最远工作地点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距离,高层丙类厂房不应超过40m、高层丁类厂房不应超过50m、多层丙类厂房(一、二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60m、多层丁类厂房(一、二级耐火等级)不限、单层丙类厂房(一、二级耐火等级)不应超过80m、单层丁类厂房(一、二级耐火等级)不限。

5、火灾应急照明设置要求

丙类高层厂房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应设置火灾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或顶棚上。疏散用的火灾应急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二、安全疏散部位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严格控制火灾荷载,防止产生火灾烟气和有毒气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疏散走道等部位,是火灾时人员疏散、逃生的通道。如果在疏散通道的顶棚、墙面、地面等部位采用易燃、可燃装修材料,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导致火灾在疏散通道的蔓延,并会释放出烟气和有毒气体,直接威胁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所有人员密集场所都要严格控制下列安全疏散部位的内部装修材料,不得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一)安全出口的门厅

地上建筑的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应采用A级(即不燃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即难燃性)的装修材料。

地下建筑的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二)疏散楼梯间

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三)疏散走道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其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地下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四)其他要求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设计所需的净宽度和数量。

建筑内部装修不应遮挡疏散指示标志及出口,并且不应妨碍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的使用。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应悬挂、摆放、张贴燃烧速度快、火灾时释放有毒气体或产生大量烟气的易燃、可燃物品。

三、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一)对安全疏散设施要加强管理

人员密集场所应将安全疏散设施列入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保持疏散畅通。

1、在营业、生产、工作期间或集体住宿的老人、幼儿、住院患者、学生、员工休息时间,不得将疏散通道、疏散楼梯或安全出口锁闭、封堵或占用。

2、应保持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灯完好、有效,不得遮挡、覆盖。

3、不得在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处设置铁栅栏。

4、不得在公共区域的外窗以及集体住宿的学生、幼儿、老人、住院患者和员工休息的房间外窗上安装金属护栏。

(二)加强防火巡查和夜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人员密集场所应严格依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常闭式防火门等消防设施状况进行巡查。其中,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二小时一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

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范围见本文最后的说明。

(三)设置必要的疏散图示,制定紧急疏散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人员密集场所常闭防火门上,应当张贴常闭防火门应随时处于关闭状态的警示用语。公众聚集场所应当设置疏散图示。

2、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公众聚集场所应当制定紧急疏散方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紧急疏散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3、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制定落实火灾发生时保护学生、幼儿、老人、残疾人、病人、旅客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措施。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组织、引导在场群众及时疏散。

(四)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广泛宣传安全疏散常识

1、人员密集场所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全体员工应熟练掌握安全疏散引导常识。

2、学校、幼儿园应当采取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3、营业性人员密集场所应采用多媒体、广播、书面等宣传方式,告诉顾客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位置和安全疏散路线及逃生方法,并形成制度。

四、与安全疏散功能相关的其他要求

(一)充分利用消防电梯等辅助疏散设施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都应设置消防电梯。消防电梯是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辅助设施,即利于消防队员扑救火灾,又可疏散受伤人员及其他需要救援的人员。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有关规定。

(二)利用火灾应急广播,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设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设有集中报警系统的人员密集场所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火灾应急广播的设置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消防控制室对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二层及以上的楼房发生火灾,应先接通着火层及其相邻的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应先接通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3、地下室发生火灾,应先接通地下各层及首层;

4、含多个防火分区的单层建筑,应先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相邻的防火分区。

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们安全疏散。

(三)加强对防、排烟设施的维护保养

火灾烟气及火灾中释放出的有毒气体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对人员的安全疏散造成极大的障碍。人员密集场所应按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防、排烟设施,将火灾产生的烟气排除,并及时阻止烟气向楼梯间等安全疏散部位扩散。高层、地下人员密集场所尤其要保障防、排烟设施的功能,确保火灾时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说明

(一)术语和定义

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重大伤亡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单位。本文所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按照《黑龙江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确定的下列人员密集场所:

(1)建筑面积≥200m2的公共娱乐场所(含具有娱乐功能的营业性餐饮场所);

(2)客房数在50间以上的旅馆、宾馆、饭店和营业性餐馆;

(3)建筑面积≥1000m2且经营可燃商品的商场、商店、市场;

(4)学生住宿床位100个以上的学校、幼儿住宿床位50个以上的托儿所和幼儿园、老人住宿床位50个以上的养老院、住院床位50个以上的医院;

(5)生产车间员工在100人以上的服装、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2、公众聚集场所

指本文适用范围所列前3项人员密集场所。

3、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9层及9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民用建筑。

4、高层民用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5、地下民用建筑

建筑底层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层房间净高一半的建筑。包括单层、多层、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部分,单独建造在地下的民用建筑及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

6、地下人防工程

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人防工程分为单建掘开式工程、坑道工程、地道工程和人民防空地下室等。

7、发光疏散指示标志

由疏散出口标志图形或疏散通道标志图形或由两种标志图形组合而成的一种起到疏散指示作用的消防安全标志。

包括电致发光型(如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电子显示型疏散指示标志等)和光致发光型(如蓄光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8、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用不燃材料制作,通过电源发光方式发出疏散指示信号的疏散指示标志。

9、蓄光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

用蓄光自发光型材料制成,当其外界照度消失或降低时仍能自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

10、安全出口

凡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法规规定的疏散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都是安全出口。

(二)主要依据的消防技术标准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防火规范

(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1日施行)《黑龙江省消防条例》(2000年8月1日施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2002年5月1日施行)

《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39号)(1999年5月25日施行)

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03年5月12日下发)

本文所提出的安全疏散条件,仅供人员密集场所参考。如与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抵触,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四篇:居住建筑空间设计

居民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现代住宅不再是简单的栖身之所,它已成为在工作之余能够满足精神生活,发展个人专长和爱好,从事学习、社交、娱乐等活动的多功能场所。因此,住宅的室内设计除充分重视现代化条件的物质需要外,还应充分满足住户的不同职业、文化、年龄、个性特点所呈现出的千差万别的要求,营造出艺术与舒适相辅相成的空间环境。

因此,对居住环境的室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渉及到室内的空间大小可以灵活多变的可能性,空间布局上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与明确性,多功能家具分割,室内空间装饰的整体性,墙面、顶棚、灯具等人工光影效果以及色彩调子和气氛情调的追求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五种因素:家庭人口构成;民族和地区的传统、特点和宗教信仰;职业特点、工作性质;业余爱好、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和消费投向的分配情况。关键词:室内设计要求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室内设计基本原则:

一、使用功能布局合理。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它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需要以住宅内部的方便合理作为依据。需要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睡眠、休息、饮食、会客、视听、娱乐、家庭团聚、学习、工作等。

二、风格造型统盘构思。住宅室内的设计风格和造型特征是需要从整体考虑的,考虑其形式和风格,考虑文化背景,家庭人口构成等。考虑其家庭的职业特点,艺术爱好,人口组成,经济条件和业余活动等;考虑设计的风格,如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风格,显示文化内涵的传统风格,返璞归真的自然风格,不拘一格融中西于一体的艺术风格。

三、家庭装修设计流程。室内设计程序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目口:设计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实施(施工)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准备。

①接受委托任务书,或根据标书要求参加投标;

②明确设计期限编定设计计划进度表,考虑各工种的配合;

③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如室内的使用性质、功能要求、造价等;

④收集分析有关的资料信息,熟悉设计的有关规范,现场勘测等;

⑤签订合同,设计进度安排,与业主商议确定设计费率。2.方案设计。进一步收集、分析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

确定初步方案,提供设计文件,包括:平面图、天花图、立面展开图、色彩效果图、装饰材料实样、设计说明与造价概算; 初步设计方案的修改与确定。

四、居住建筑空间的组成。住宅空间从使用性质上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空间: 1.公共活动空间。

公共活动区域主要是全家团聚、文娱、休息、进餐、户外活动以接待客人、对外进行社交的综合活动场所,是一个极富凝聚力的核心空间。它不仅使家庭成员共想天伦之乐,使亲友联谊情感,而且可以调剂身心,陶冶性情。根据家庭结构和活动特点的差异性,公共活动空间又常常划分出门厅、起居室、餐厅、游戏室、家庭影院以及活动平台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公共活动区域应有较好的环境和景观。2.私密性空间。

私密性空间足专门为家庭成员进行私密性行为(如睡眠、休息、个人卫生、梳妆等)提供的空间,包括卧室、卫生间、浴室、衣物贮藏等私密什极强的空间和书房、工作间等特定要求的静谧空间。此类空间的设置能充分满足家庭成员的个体需要和不同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能在亲密之外保持适度的距离,同时避免使用其他空间造成的干扰。私密性空间不但要针对多数人的共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趋向进行考虑,更要针对居住者个体性别、年龄、性格和爱好及其他特别因素而设计,因此它更能体现出空间使用者的个性。一个完备的私密性空间应具有安全性、休闲性和创造性,应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环境。3.家庭服务空间。

家庭服务空间足家庭为进行膳食准备、洗涤餐具和衣物、清洁环境、修理设备等家务活动而提供的空间,在设计时应重视其功能性。如空间的大小能够满足设备尺寸和人的使用活动尺寸要求,空间的流线符合操作流程的要求,同时尽可能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消除疲劳,使家务活动者真正享受到劳动的乐趣。

五、居住建筑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建筑空间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亦情亦理”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家庭人口构成、职业性质、文化生活、业余爱好和个人牛活情趣等特点,设计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居家环境。具体设计时应遵循“安全、健康、适用、美观”的原则。1.安全

是指任何装修和装饰绝不能给居住人留有隐患。如对承重结构的损坏致使结构坍塌,没有分隔防范的开敞式煤气厨房导致煤气中毒;电气线路的不规范连接引发火灾,硬质光滑地、外凸锐角装饰使人摔伤、碰伤等等,我们应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以确保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2.健康

是指所有装修都应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装饰材料的污染、刺眼的照明、过多的色彩、杂乱的陈设,造成人们视觉超负荷,通风不畅、缺少日照等都将不利于身心健康。3.适用

是指空间的使用使居住者感到舒适,确切地讲,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功能布局的合理。如公共活动区域和私密空间在位置上做到 动与静分区、内与外关系明确。

(2)装饰用材恰当。应充分了解不同装饰材料的性能,解决好保温、隔热、隔声等问题。(3)设施配置适用、合理,尽量做到科学化、现代化。4.美观 是指室内设计元素在设计风格、文化内涵、品位气质等方面引起的视觉愉悦。.从总体上讲,家庭装饰应创造一个具有体闲、宁静的环境氛围。其风格的定位应有别于公共娱乐场所及宾馆、公共餐饮等场所。在装饰造型的浓重与淡雅、光照和色彩配置和适用以及装饰材料、家具陈设等方面,其设计手法、设计语言都应有较大的差异。当今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交通噪声烦杂,因此,家居设计更宜于营造清新、明快、简洁、淡雅的室内氛围。

发布时间: 2009年05月20日《居住建筑室内设计》课程理论电子教案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摘 要: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在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一、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二、住区的建筑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市中心区、郊区、山区、河畔、风景区„„的住区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能借景建住区则更为理想。

三、努力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五、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六、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这里着重研究住区的绿化和景观环境的优化问题: 1.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各具特色

不少高品位小区都在山水园林景观上做文章,创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广州二沙岛以绿、静、美为主题,点、线、面相结合,突出江景,展现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地方风情。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建筑错位布置,前低后高,增加观赏江景户数。有创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2.住区山水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

一是空间层次: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各类主题花园都应做到层次分明,各有特色。

二是植物品种层次:草地、花卉、灌木、乔木,喜阳植物、喜阴植物,不同季季的植物,都应合理布局。

3.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应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4.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

未经开发改造的山岭、荒林、湖水、山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是:有景用景,用景改景,无景造景,天然与人工结合。

5.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立体绿化通常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可以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在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必然更为显著。

6.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还可兴建一些草地运动场,如微型高尔夫球场、草地滚球场。这种既增大绿化面积,又增加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做法是一举两得的,值得积极提倡。

7.住区园林应力求美、静、净、洁

住区各类景观布置和小品、雕塑等,都应由专家设计,使之具有高品位构思和艺术水平。住区的景观要美,环境要静,噪音要小,水面要净,空气要洁。机动车辆的噪音、废气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8.住宅绿化应合理控制成本,减轻居民负担

住区应对过大规模的、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加以控制。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设计过宽的草坪,种植名贵的树种和百年老树,建造过大的会所及超豪华的装修,都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费开支,应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出发,合理设计景观和设施。

9.居住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丰富社区文化支撑

一是住区各种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显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二是住区应为居民组织各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体育、娱乐活动,使他们不但能观赏、享受优美园林景观,而且能参与吟诗、作画、歌唱、健身、表演、娱乐„„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

三是住宅环境的优化,必须有高水平的物业管理相配合,在住区管理、服务中,在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中,培养、提高居民及其子女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艺术素质。

2010-1-20 14:50

住宅小区的环境规划设计

第五篇:建筑消防设计论文

建筑消防系统课程设计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电气化15-1 姓名: 刘路路 学号: 153842 专业: 电气自动化 题目: 科研楼建筑消防系统

2017 年 5月 11 日

科研楼建筑消防系统设计

1.工程概况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及早监测到火灾发生情况,及时报警。同时控制器根据事先设定执行相应的联动灭火功能。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系统由设在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彩色CRT显示系统及相关软件组成,负责整个大楼的火灾预警、火警及消防指挥调度工作。现场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监视模块、控制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显示盘等。

2.系统设计要求

2.1先进性

系统采用总线制传输方式,分布式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及消防联动控制的可靠性。分布式智能系统是主机智能与探测器智能两者的结合,通过总线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完善的智能化分析既考察火灾中参数的变化规律,又考虑火灾中相关探测器的信号间相互关系,从而使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到非常理想的水平。具有先进水平的分布式智能报警系统将成为火灾报警技术发展的主流。

2.2开放性

系统遵循软件、接口标准化原则。系统配有标准RS-232串行接口和标准RS-485串行接口,完全符合相关电气规程的要求,可方便的与其它相关系统连接。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开放的通信接口协议。通用的操作系统、规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使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2.3实用性

系统具备完成本工程中所要求功能的水准。系统符合本工程实际需要的国家有关规范和功能要求,并且系统容易实现、操作简捷、界面友好、维护和扩容方便。

2.4可靠性

火灾报警产品在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了冗余技术,从器件的选用、参数的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产品应用的可靠性;软件方面采用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充分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技术,在软件测试方面引入“白盒”测试方法,充分保障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可靠性;“看门狗”设计的采用,可以保障系统能够从软件故障导致的程序紊乱的状态下恢复正常运行。本系统各组成部分均具有完备的自诊断功能,能够定期对系统内的重要部件及数据存储区进行故障诊断。强大的数据备份能力,可实现系统内重要数据的备份,使得系统对于某些种类的故障(如数据丢失、程序运行故障等)进行自动修复,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提供图形、文本的编辑能力,并设计有多种配置功能,保障用户能够按照需求灵活设置系统功能,并对显示及记录进行编辑整理。用户可在线修改,也可离线编辑,方式灵活,手法简单,界面友好,易于使用。

2.5抗干扰

系统具备长期和稳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产品的电路设计采用线路仿真技术,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符合EMC标准的结构设计,对强电磁场及静电具有良好的屏蔽和隔离作用。所有产品包括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在外界电磁场和静电的干扰下,均不会出现任何画面跳动和扰动。提供的所有消防电子产品均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标准。

2.6 扩展性

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适用于大中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控制器与探测器之间采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连接,控制器与各类编码模块采用四总线连接(无极性信号二总线、无极性DC24电源线)。本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各信号总线回路板采用拔插式设计,系统容量扩充简单、方便。

3.产品选择及厂家介绍

教学科研楼对消防各系统要求科技含量较高。我公司接到该工程图纸后,组织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地审阅和研究,建议选用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海湾”牌产品。我们做出以下系统技术方案。GST5000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实现了真正分布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运作能力,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所有现场设备均采用智能化技术,分布智能大大提高了火灾探测及消防联动控制的可靠性。智能型光电感烟探测器采用先进的后向散射技术,克服了光电探测器对黑烟不敏感的缺陷,内置的温度补偿元件对传感器及运算放大器等器件的温度漂移具有补偿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探测器的可靠性,降低了误报。此项产品的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采用优质电子测温传感器以及专用的控制芯片及数字化总线通讯技术,工作性能稳定、可靠。

探测器根据应用环境可以分别设定为差温或定温探测器,并且可以设定差温探测器的灵敏度以及定温探测器的报警温度,以适用不同场所的应用。

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消防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1994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997年产品被中国质量协会评为行业内唯一“全国用户满意产品”,JB-QG-GST5000型火灾报警控制器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并列入2000年国家级新产品试产计划;GST5000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被列入2000年国家级火炬项目。

4.产品认证及检验情况

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主要产品(包括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均具有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颁发的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及中国沈阳消防电子产品检验中心出具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并经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备案登记。对于河北省消防局管理的产品均具有生产许可证。海湾公司所有的认证产品在明显位置均粘贴有中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委员会印制的安全认证标志。海湾公司负责提供为本项目设计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所采用的所有产品,其中主要产品组件均由本厂制造,并采用国际标准设备生产。为本项目提供的具有产品质量认证证书的产品有:JB-QG-GST50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JTY-GD-G3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JTW-ZCD-G3N智能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为本项目提供的尚未实行质量认证管理但具有型式检验报告或生产许可证的产品有:J-SAP-8402智能编码手动报警按钮、JTY-HS-G2智能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系列监视及控制模块等。

5.JB-QG-GST5000消防火灾报警功能

5.1系统组成根据秦皇岛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JB-QG-GST5000特点,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时,遵循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经济性的原则。

首先,消防控制室设在教学科研楼A段一层,火灾报警控制柜采用JB-QG-GST5000/3630L大容量柜式机,广播通讯柜及电源等设备。在D段一层设置一台火灾显示盘,教学楼D段和C段所有报警信号直接接入该报警器,该报警器与消防控制中心通过通讯线联动,其它终端设备根据其功能及教学科研楼现场要求依照规范安装于各层。现场设备包括火灾探测器、监视模块、控制模块、手动报警按钮、吸顶喇叭、消防对讲电话、隔离模块等。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将现场设备联系起来。本工程探测器大部分采用智能感烟探测器,教学楼D段和C段地下一层部分都安装智能感温探测器。CRT图形显示部分能通过RS-232口(网络通讯卡)与报警主机通讯可将现各层的报警点、故障点通过计算机采用彩色平面图的形式显示出来,避免了传统的报警对照图纸带来的不便与延迟。

模块部分,对于地下层的压力开关及每层的水流指示器、信号阀、消火栓按钮均采用监视模块(单输入模块LD-8300)。对于防火调节阀、排烟阀、排烟口、照明配电箱(火灾时强制切断)及教学楼D段一层、三层、四层的防火卷帘控制箱、电梯均采用控制模块(单输入/输出模块LD-8301)。对于大型设备的控制,如消火栓泵、喷淋泵、排烟机、正压送风机、送风机、电梯都采用多线联动控制以保证系统灭火功能可靠实现。消防中心设置消防电话总机,在高低压配电值班室、消防水泵房等重要机房各设固定消防电话一套。在教学楼各段各层设置带电话插孔的手动报警按钮,供消防或巡更保安人员与消防中心联络用。

6.2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可靠性保证

6.2.1 冗余技术、“白盒”测试、抗干扰措施

火灾报警产品在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了冗余技术,从器件的选用、参数的设置方面充分考虑了产品应用的可靠性;软件方面采用软件工程技术方法,在过程控制方面充分保障软件开发的质量,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技术,在软件测试方面引入“白盒”测试方法,充分保障了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可靠性;控制器内设有watchdog功能,由外界强电磁干扰造成的系统程序混乱,可自动恢复正常运行。各种探测器本身采用了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多方面降低了误报率。系统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当总线发生故障时,将发生故障的总线部分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以保证系统的其它部分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便于确定出发生故障的总线部位。当故障部分的总线修复后,被隔离出去的部分重新纳入系统。

6.2.2 线路仿真、模块化设计、数据备份

电路设计采用线路仿真技术,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符合EMC标准的结构设计,对强电磁场及静电具有良好的屏蔽和隔离作用。本公司提供的所有

消防电子产品均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在软硬件结构设计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系统各组成部分均具有完备的自诊断功能,能够定期对系统内的重要部件及数据存储区进行故障诊断。强大的数据备份能力,可实现系统内重要数据的备份,使得系统对于某些种类的故障如数据丢失、程序运行故障等进行自动修复,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提供图形、文本的编辑能力,并设计有多种配置功能,保障用户能够按照需求灵活设置系统功能,并对显示及记录进行编辑整理。用户可在线修改,也可离线编辑,方式灵活,手法简单,界面友好,易于使用。

6.3系统运作模式

6.3.1监视模式

在正常情况下,火灾报警控制器及现场设备(各类火灾探测器及监控模块)均处于监视状态。现场设备的状态指示灯闪烁,指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每一次通讯。显示方式可设置为自动循环显示,也可设置为手动查询方式。现场设备的状态采用图形及颜色在图形显示终端上表示,可直观地了解所观察分区中各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

6.3.2报警模式

本系统所使用的火灾探测器均为智能型火灾探测器,探测器内置MCU,可完成对现场环境参数的采集和处理,并对环境的状态进行判定。当判定现场发生火灾时,探测器将火警信息上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收到火警信号后,有两种确认模式,一种是自动确认模式,另一种是手动确认模式。控制器在收到火警信号后,根据设定做出相应的反映。

a.自动确认模式 在控制器中预设定的火灾报警区域中,如果存在一个火灾探测器报警,并有一个手动报警按钮按下;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火灾探测器报警,则火灾报警控制器自动确认火警。火警确认后,火灾报警控制器将发出信号,并按照设定的联动逻辑控制相应的联动设备。

b.人工确认模式 当控制区域有一个火灾探测器报警时,值班人员通过人工的方式(通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或通过消防电话系统)对现场的火灾进行确认后,可按下控制器或图形显示上的“确认”键对现场火灾进行确认。控制器将发出信号并按照设定的联动逻辑控制相应的联动设备。

6.3.3 消防联动模式

JB-QG-GST5000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是一种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一体化系统。正常情况下,系统可完成对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电梯状态、消火栓泵运行状态等信号的监测工作。当监控区域发生火灾时,本系统可通过自动模式或利用手动消防控制盘通过手动模式,控制消火栓泵启动,并接收各种联动设备的动作反馈信号,监视它们的运行状态。系统采用LD-8301智能编码单

输入/单输出模块控制电源控制箱的切断,在火灾报警后立即切断有关部位空调风机和送风机电源,并且可以接收反馈信号在显示层上显示。风机是防排烟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设备,因此,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的控制均采用总线加多线制控制方式。控制中心的多线制控制器可以直接控制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的启动及停止,不会受到总线故障的影响。同时,控制器也可以在确认火警发生时,发出自动联动控制命令,无须人为操作即可控制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的启动。LD-KZ08多线制控制器与风机之间采用专用的接口模块LD-8302B连接,不但起到交直流转换控制接口的作用,而且起到对控制器与LD-8302B型模块间的线路实施断路及短路检测报警的作用。多线制控制器可以发出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的启动命令,同时可以监视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的工作状态,并将动作、故障等信息反馈至控制器及显示层显示。主控制器采用多线制控制盘实现对消火栓泵、喷淋泵的启动、停动控制,同时多线制控制器可以接受主控制器的自动启动请求,自动控制水泵的启动。消火栓泵、喷淋泵的控制符合GB16806-97的标准,具备手动直接启动方式,显示层可以显示消火栓泵、喷淋泵的工作状态。消火栓报警按钮具备直接启动消火栓泵的功能,并带编码可显示其所在位置。

7.JB-QG-GST5000消防火灾报警系统优点

7.1 电子编码技术

海湾公司采用了美国MOTOROLA公司成熟的三态地址编码技术,三态地址编码的主要特点:

(1)编码容量大:三态编码容量每回路最多可达242个编码地址,而其他公司采用二态编码容量最多为127个编码地址。

(2)抗EMI能力强:三态编码将0,1,2数字信息采用脉宽调制方式,比简单调幅方式抗电磁干扰性强,误码率低,容错性好。

(3)传输可靠:三态编码技术采用了编码信息连续发两次,接收两次确认的通信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编码偶然受到干扰而误接收的概率,提高了接收编码的可靠性。

(4)编码简单容易:美国MOTOROLA三态编码芯片,虽然三态地址编码技术有优势,但编码较难。海湾公司在保留三态地址编码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电子编码器,将编码工作变得简单、直观、容易。编码时,只需输入需编码的地址,再按编码键,就可完成编码。同时,利用电子编码器可查阅现场编码设备的出厂信息:批次、生产日期、出厂参数设定值等重要信息,可维护性强。

7.2探测器采用智能算法

海湾公司在参照国际先进火灾探测智能算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产品的硬件,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火灾探测算法。

(1)环境适应性强:通过电子编码器,可将报警阈值在0.2%~4.5%范围内设定,可满足对探测灵敏度要求不同的任何环境。报警阈值设定灵活容易,根据

特殊环境,通过现场模式设定,可使探测器适应特殊的场合或特殊环境的需要,赋予探测智能与时间或环境相关联;根据环境造成的缓慢飘移,灵敏度可自动补偿,在任何环境影响下,保证灵敏度处在最佳状态。

(2)抗各种非火灾干扰:探测器采用可变长窗口特定趋势算法。在正常环境下,采样趋势窗口较短,对烟雾变化趋势敏感,使探测灵敏。当有烟雾或其他异常时,采样趋势窗口自动加长,对烟雾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确认。既保证在正常状态下有较高探测灵敏度,又剔除虚假误报因素。同时,在硬件采用屏蔽技术、滤波技术的基础上,软件算法采用了常用的数字滤波,延时确认等算法,大大减低了误报因素。

(3)完善的缺省参数设置:探测器具有完善的缺省参数设置,当探测器部分器件失效,影响探测参数但又能够工作时,探测器可采用缺省参数继续运行,保证在此种状态下,探测器的火灾报警特性。

(4)自诊断:探测器对关键器件如:红外发射管、接收管、运算放大器、A/D模数转换实时监测,当上述器件失效不能报警时,立即报出故障信息。保证探测器的报警功能处在有效状态。同时对温度、灰尘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补偿,尤其对灰尘的补偿,当灰尘积累到需清洗时,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处理,在此期间,探测器可继续工作,保证报警功能处在有效状态,当超过补偿限度时,报探测器故障。杜绝由于灰尘影响引起的误报。

(5)多级判断:探测器智能算法对一般火灾信号既可以进行独立判断,也可以将信号加工处理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更高级的火灾探测专家算法和相邻位置的探测器信号综合判断处理,提高报警的准确率。

(6)可维护性强:探测器具有EEPROM,可查阅现场编码设备的出厂信息:批次、生产日期、出厂参数设定值等重要信息以及报警、故障信息,可维护性强。

7.3控制器的优点

设在控制中心的JB-QG-GST5000分布智能火灾报警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器,各种报警状态信息均可以直观的以汉字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便于用户操作使用。

(2)控制器设计高度智能化,与智能探测器一起可组成分布智能式火灾报警系统,极大降低误报,提高系统可靠性。

(3)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可按多机分体、分总线回路设计,也可以单机共总线回路设计,同时控制器设计了具有短线、断线检测报警功能的多线制控制输出点,专门用于控制风机、水泵等重要设备,可以满足各种设计要求。

(4)控制器可完成自动及手动控制外接消防被控设备,其中手动控制方式具备直接手动操作键控制输出及编码组合键手动控制输出二种方式,系统内的任一地址编码点既可由各种编码探测器占用,也可由各类编码模块占用,设计灵活方便。

(5)控制器具有极强的现场编程能力,各回路设备间的交叉联动、各种汉字信息注释、总线制控制设备与多线制控制设备之间的相互联动等均可以现场编程设定。

(6)控制器可外接火灾报警显示盘,满足各种系统配置要求。

(7)控制器具有强大的面板控制及操作功能,可以观察探测器动态工作曲线,各种功能设置全面、简单、方便。

(8)各信号总线回路板采用拔插式设计,系统容量扩充简单、方便。

7.4消防通信设备

(1)消防电话系统是一种消防专用的通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迅速实现对火灾的人工确认,并可及时掌握火灾现场情况并进行必要的通讯联络,便于指挥灭火及恢复工作。

(2)电话主机选用海湾公司自行研制生产的TS-Z01A型总线制消防电话主机,系统具有设计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TS-100A主机具有录音功能,采用数字语音存储芯片最多可录制30分钟通话,以便于火灾事故后的调查工作,加配LD-8304消防专用电话模块、LD-8312电话插孔及TS-100A消防电话分机。消防电话系统的电话分机可呼叫主机,无需拨号,主机被呼叫时会振铃直到主机摘机或分机取消呼叫;同时主机也可呼叫任一固定分机(通过火灾报警控制器实现),分机被呼叫时会振铃直至分机摘机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取消呼叫;分机之间通过主机允许也可以通话。

8.设备的主要特点及技术参数

8.1 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主机

设计采用JB-QG-GST5000型汉字液晶显示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作为控制中心报警控制器,其主要特点如下:

采用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器,各种报警状态信息均可以直观的以汉字方式显示在屏幕上,便于用户操作使用;可以观察智能型探测器动态工作曲线,以便于了解现场的实际环境条件;控制器具有强大的面板控制及操作功能,各种功能设置全面、简单、方便。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特点,与智能探测器一起可组成分布智能式火灾报警系统,系统工作可靠性高,极大地降低了误报。系统内部采用并行总线数据传输,主控板与各回路板之间信息传输采用查询的工作方式,不会因为多回路而影响整机的巡检速度,信息传输快速、准确。主机采用总线制和多线制共用的方式。对重要设备为了提高控制的可靠性,采用多线制方式控制,其余全部采用总线制。总线控制系统布线灵活,既可以采用报警点与联动点共回路布线方式,布线简单;也可以采用采用报警点与联动点分回路布线方式,系统工作可靠性高。可通过控制器键盘控制或现场的手动控制。本次主机选型考虑预留10%地址编码点,并能加装模块。控制器具有极强的现场编程能力,各回路设备间的交叉联动、各种汉字信息注释、总线制控制设备与多线制控制设备之间的相互联动等均可以现场编程设定。控制器可完成自动及手动控制外接消防被控设备,其中手动控制方式具备直接手动操作键控制输出及编码组合键手动控制输出二种方式,系统内的任一地址编码点既可由各种编码探测器占用,也可由各类编码模块占用,设计灵活方便。联动控制设备采用专用24V直流电源供电,使联动设备故障不会影响到主机的正常工作。报警采用无极性二总线。系统容量可扩展到18块242个地址编码的回路,最大容量为

4356个地址编码点。总线通讯距离达1.5公里 可外接64台其他类型的控制器。具备RS-232和RS-485接口 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具有网络化功能,便于实现与其它弱电系统的集成或远程数据下载及运行监测。应用户要求,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可选装Lonworks总线网卡及RS-232/RS-485等通讯接口,以实现网络化管理的功能。

火灾报警控制器为集散智能型,内置微处理器和存储系统,系统软件等。数据和编程可通过PC机或面板上键盘直接操作的输入方式。数据输入后,当主电源及备电均断电时,所存储的软件和有关信息不会丢失。另外,能随时对软件功能进行修改,不影响整个系统正常工作,同时具有高度的诊断能力,能自动显示系统的故障所属类型及所处位置,以便实现快速修复。控制器能监控由各个区域报警控制器巡回检测到的信号并进行报警,且具有位置指示、区域显示、巡检、火灾报警音响、计时、故障报警、记录打印等,并能正确无误地接收各个区域报警控制器送来的信号,具有信号控制、程序控制、区域控制、地址控制、计时、打印控制、系统显示等功能,通过消防中心二总线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启动相关消防设备,达到可靠迅速的消防目的和手段。控制器显示屏能显示所有区域报警、控制器报警、红外报警、电缆线起火报警、故障信号;显示报警探测器详细位置(编号);显示探测器的操作情况:故障、报警及正常,当故障时能显示故障的类别;显示联动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器键盘能进行报警确认、联动控制、系统复位、信号测试、信号叫鸣终止、输入系统参数、闭锁及恢复部分设备;查阅系统资料。系统电源、报警信号、系统故障进行发光信号显示。存储整个系统之数据,并接收现场信号进行联动控制;具有设置实施控制功能,显示所有报警信号。

8.2 彩色CRT显示系统

本系统为消防控制中心管理软件系统,采用 WINDOWS98等视窗操作系统,用于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功能完备,人机界面友好,可与海湾公司生产的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组成功能完备的图形化消防中心监控系统。

(1)简单完整的图形用户界面,开机自动加载通讯程序,自动维护系统的数据通讯。

(2)分色显示报警及联动设备状态,界面汉化,清晰直观。

(3)通讯测试功能可使用户随时了解系统数据通讯的状态,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4)提供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相同的控制方式,可在上位机完成所有的系统控制功能。

(5)完备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记录系统设备状况并完成数据备份工作。

(6)提供报警处理辅助方案,在紧急情况下提示值班人员完成必要的应急操作。

(7)打印机可随时打印系统信息,并随时完成系统存储的打印工作。

(8)提供多级密码,便于系统管理。

(9)提供快捷方式,简化系统操作。

硬件配置如下:中央处理机为PⅢ-550 内存为128M 硬盘20G 显示器为17”彩色 配有CD-ROM和软驱 彩色CRT显示系统能显示火灾报警系统的状态,火灾信号的位置,联动系统工作状况等及时间、日期,并可用色彩改变闪动来显示。人机界面形象生动,操作简便清晰,能动态显示报警点和设备动作的平面位置,地址编码及设定参数,以及用菜单列表方式显示所有与消防有关的设备动作状况及数据。具有一个月的所有运行状况的历史数据存储,能随时查询。所有报警及故障信号和消防设备启/停状态能自动打印输出,整个系统之历史资料/事故资料也能打印输出作为记录;打印为A3幅面。系统主机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采用RS-232标准接口通讯,最大连接线长度不得超过15m,连接线路及连接工作由厂家完成。

8.3 备电

备电在正常使用期内不需任何维修,电池组容量可维护系统24小时正常监视状态使用,并可继续供系统在“报警”状态下连续工作1小时以上。

备电能提供消防系统所有24V/DC设备使用,正常状态时由220V/AC转向24V/DC,并对电池组充电。当220V/AC故障时,由电池组向系统供电。电池组为自动充电形式,也能转为手动充电,且能够在8小时内将电池由全放电状态充电至全充电状态。备电装于消防控制中心的控制柜上。

8.4 JTY-GD-G3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

JTY-GD-G3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采用专用的控制芯片及数字化总线通讯技术,具有很高的报警可靠性及简便的安装调试方式。可采用总线、环形或两种方式混合的拓扑结构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相连,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本探测器的传感器部分采用后向散射迷宫结构,克服了光电感烟探测器对黑烟不敏感的缺陷;探测器内温度补偿器件的设置,一方面可以矫正器件的温度漂移,另一方面对火灾的温度变化也能够提供一定的信号补偿作用,大大提高了报警的可靠性。本探测器应用智能火灾算法,通过A/D转换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进行处理,判断当前的环境状态。当环境温度、灰尘、湿度等条件变化时,探测器可自动进行调整和补偿,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误报率。探测器设有灵敏度调整功能,灵敏度的调整可通过主机也可通过编码器来实现。灵敏度的调整幅度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如昼/夜灵敏度调整,根据现场环境状况进行的灵敏度调整等。探测器还可设置预报警线,对特别重要场合提供早期预报警功能。当探测器探测到环境参数达到预报警线时,将相应信息传至控制器,提示值班人员注意现场情况,确认是否发生火警。探测器具有自诊断功能,对器件损坏、迷宫污染等情况可进行自我检查,并向控制器发出故障报警信号。当探测器迷宫灰尘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探测器将报警探测器灰尘故障。探测器的灰尘故障分为两级,一级是预故障,此时灰尘积累已达到很高的程度,但仍然能够探测现场火灾,发出火警信号;另一级是故障,即使补偿后也不能够可靠报警。探测器设有通讯监控功能,随时检测与主机的通讯状况。当发现与控制器通讯失败后,探测器自动转入独立工作模式。在独立工作模式下,探测器按照预定的算法对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当确认环境有火灾发生时,探测器将点亮报警灯,指示有火灾发生。探测器在独立工作模式下,仍随时检测通讯信号,如通讯恢复,探测器将有关信息传回主控制系统。探测器能够记录运行期间采集的环境数据,并保存最末次报警数据。探测器与控制器间采用数字化总线通讯,可根据控制器的命令要求将上述数据传至控制器,并在图形监控计算机中进行显示。在系统应用中,探测器亦可设定为主机报警方式,此时探测器完成传感器的功能,火灾判定由主控制器完成。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探测器的防水特性。整个探测器分底座与探测头两部分,底座仅有固定脚及接线端子,不含其它电路。探测器的底部采用密封方式,侧面留有溢水孔;接线端子设计有防水护套保护,确保在有溢水或渗水的情况下,探测器能够正常工作。另外,每只探测器内线路板均采用防水工艺处理,表面喷有防水胶,保障探测器内部的防潮性能。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已获专利,专利号为:ZL 99311725.2。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电压:DC24V ●监视电流≤600A ●报警确认灯:红色,巡检时闪烁,报警时常亮 编码方式:十进制电子编码 外形尺寸:直径:100mm,高:40mm(不带底座)

8.5 JTW-ZCD-G3N智能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

智能电子差定温感温探测器采用优质电子测温传感器以及专用的控制芯片及数字化总线通讯技术,工作性能稳定、可靠。探测器根据应用环境可以分别设定为差温或定温探测器,并且可以设定差温探测器的灵敏度以及定温探测器的报警温度,以适用不同场所的应用。探测器可以采用总线、环形或两种方式混合的布线方式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相连,布线灵活,安装方便。探测器的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探测器的防水特性。整个探测器分底座与探测头两部分,底座仅有固定脚及接线端子,不含其它电路。探测器的底部采用密封方式,侧面留有溢水孔;接线端子设计有防水护套保护,确保在有溢水或渗水的情况下,探测器能够正常工作。本探测器可通过手持式编码器进行电子编码及性能检查,具有良好的抗粉尘及潮湿能力。本探测器为专利产品,专利号为ZL99311722.8

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DC24V ●监视电流≤1.2mA

●报警确认灯:红色,巡检时闪烁,报警时常亮

●使用环境: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40±2℃)

●编码方式:十进制电子编码

●外形尺寸:直径:100mm,高:40mm 8.6 LD-8313总线隔离器

当总线发生故障时,总线隔离器将发生故障的总线部分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以保证系统的其它部分能够正常工作,同时可以确定出发生故障的总线部位以便于维修。LD-8313型总线隔离器可以根据实际所接探测器数量设定自身的带载能力,有100mA、200mA、300mA三种动作电流选择,使用灵活;内部采用自恢复电路设计,在总线故障消除的情况下无须关闭控制器即可恢复正常工作,维护简便。

短路隔离器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DC24V ●动作电流≤300 mA ●隔离动作确认灯:红色

8.7 LD-8300监视模块

LD-8300智能编码单输入模块可将现场各种主动型设备如:水流指示器、压

力开关、破玻按钮等接入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信号总线上,这些设备动作后,输出的开关信号将由LD—8300送入火灾报警控制器,产生报警,并通过控制器来联动其它设备动作。此模块采用电子编码,可通过编码器实现其地址设置。此模块所需信号为常开或常闭开关信号,一旦开关信号动作,LD—8300将此开关信号通过信号总线送入控制器,控制器产生报警并显示出动作设备的地址号,同时使模块动作指示灯点亮。当模块本身出现故障时,控制器也将产生报警并将模块编号显示出来。本模块外形尺寸很小,安装非常方便。模块采用全密封设计,接缝处设计了密封垫,具备防水功能。另外,线路板采用防水工艺处理,表面喷有防水胶,保障模块内部的防潮性能。

LD-8300智能编码单输入模块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电压:DC24V ●监视电流≤600µA

●线制:与控制器的信号二总线连接

●外形尺寸: 80mm * 120mm * 30mm

8.8 LD-8301 控制模块

LD-8301智能编码单输入/单输出模块用于将现场各种单个动作并有动作返回的被动型设备如排烟口、送风口、防火阀等接入到控制器的信号总线上。控制器依据预先输入的联动关系向满足启动条件的设备发出启动命令,模块接收到启动命令后,将通过相应的启动装置启动联动消防设备。联动设备动作后,设备中的常开输出触点闭合,模块将此开关信号转换成报警信号,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出设备动作回答信号,控制器将显示出动作设备的编号,并发出报警声响。该模块具有一对常开、一对常闭输出触点及一对常开输入触点(可通过电子编码器更改为常闭输入),输出触点容量为5A,DC24V。模块设有动作指示灯,正常状态时闪亮;当控制器发出启动信号时,指示灯点亮。模块输入信号应为无源信号,当现场设备无回答信号产生时,可通过电子编码器设定为自回答方式,以确认模块动作。当模块本身出现故障时,控制器也将产生报警并将模块编号显示出来。其编码的方式为电子编码,编码方式简便快捷。模块采用全密封设计,接缝处设计了密封垫,具备防水功能。另外,线路板采用防水工艺处理,表面喷有防水胶,保障模块内部的防潮性能。

LD-8301智能编码单输入/单输出模块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电压:DC24V ●监视电流≤600µA

●线制:与控制器的信号二总线及电源二总线连接

●外形尺寸:80mm*120mm*30mm 8.9 LD-8304型编码消防电话模块

LD-8304型模块是一种编码模块,可直接与控制器总线连接,为实现传送电话语音信号,另需接入二根消防电话线。模块上自带一个电话插孔,可直接与总线制电话分机连接,构成固定式电话分机,按规范要求,可安装在水泵房、电梯机房等门口。

(1)工作电压:DC24V(2)监视电流≤0.8mA

(3)与控制器的信号二总线和电源二总线连接;与总线制消防电话主机的电话二总线连接;若需接入电话插座,与其采用四根线连接。

(4)使用环境: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40±2℃)

(5)外形尺寸:

80mm×120mm×30mm 8.10 J-SAP-840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J-SAP-8401智能编码手动报警按钮(含电话插孔)的设计采用新颖的造型结构,可恢复的特性,非常适合应用。本手动报警按钮采用电子编码方式,一旦确认报警,立即将信号传至控制器,报警快捷迅速。手动报警按钮上设用电话插孔,当手持式电话插入后可与控制中心通话。手动报警按钮采用全密封设计,接缝处设计了密封垫,具备防水功能。另外,线路板采用防水工艺处理,表面喷有防水胶,保障手钮内部的防潮性能。

J-SAP-8401智能编码手动报警按钮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电压:DC24V ●监视电流≤600A

●线制:与控制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连接、与电话主机二音频线连接

● 外形尺寸:121mm*87mm*45mm

8.11 ZF-101火灾显示盘

ZF-101型火灾显示盘是用单片机设计开发的可以安装在楼层或独立防火区内的数字式火灾报警显示装置,用来显示产生报警的探测器部位编号及其相关信息并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显示内容清晰直观,便于人员确认。它通过总线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处理并显示控制器传送过来的数据。当用一台报警器同时监控数个楼层或防火分区时,可在每个楼层或防火分区设置火灾显示盘以取代区域报警控制器。

技术指标:

●显示范围:接汉字液晶显示式火灾报警控制器时,可显示000000 00-99999999中任意报警编码点

●显示容量:最多不超过126条报警信息

●线制:与火灾报警控制器间采用有极性二总线连接,另需两根DC24V电源供

电线及地线

●环境温度:-10℃~+50℃

●环境湿度≤95%(40±2℃)

●电源:采用DC24V电源集中供电

●静态功耗≤1 W ●外形尺寸:206mm×115mm×34mm

布线要求:DC24V电源线采用BV线,截面积≥2.5mm2,通讯线A、B采用RVVP屏蔽线,截面积≥1.0mm2。

8.12 声光讯响器

声光讯响器是一种安装在现场的声光报警设备,当现场发生火灾并确认后,安装在现场的声光讯响器可由消防控制中心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启动,发生强烈的声光报警信号,以达到提醒现场人员注意的目的。

●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电压:DC24V(2)监视电流≤0.8 mA

(3)线制: HX-100B编码型声光讯响器与控制器无极性信号二总线连接,还需二根DC24V电源线

(4)报警音响≥80dB

(5)使用环境:

温度:-10℃~+50℃

相对湿度≤95%(40±2℃)

(6)外形尺寸:

144mm×90mm×37mm

下载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消防性能设计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人员密集大空间建筑消防性能设计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消防设计文件

    (一)、工程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勘察设计要求及甲方下发的设计任务书。 2、经有关部门审批通过的本工程设计。 3、国家、山东省、临沂市各有关现行规范、规程和规定。 《民用......

    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

    空间感受对建筑美的影响 在过往的发展中,建筑设计在中国也有了跨越。建筑在中国由木到拱再到钢筋混凝土到现在的钢结构。建筑结构不断发展时,建筑的对美的追求不仅在于外表。......

    浅析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事故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火灾事故对策 作者:叶光荣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8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大跨度、大空间建筑越来越多。然而.......

    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

    电梯设备对建筑空间的要求 1 电梯定义 Ⅰ类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 Ⅱ类电梯:主要为运送乘客,同时亦可运送货物的而设计的电梯。 Ⅲ类电梯:为运送病床(包括病人)及医疗设备......

    光影对建筑空间塑造的影响

    专业定制各类报告 淘宝ID:华中秘书网 浅析光影对建筑空间塑造的影响 前言:光影,顾名思义就是光线与光线所产生的影子,光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光能够带给广大受众生理......

    《建筑消防设计问题答疑》

    建筑消防设计问题答疑(1) 针对建筑专业在消防设计中常见的部分问题,笔者根据个人的体会和理解,以答疑的方式提出讨论意见,抛砖引玉以供业内人士参考,望给予批评指正。 1.《建规》......

    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设计审核

    行政许可 一、建筑消防设计防火设计审核 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条规定。 申报条件: 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 例如: 在......

    大湾南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工作方案

    大湾南社区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安全 防范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赛马场片区管委会综治科通知要求,为进一步贯彻《关于赛马场片区做好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工作的》精神,做好辖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