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时间:2019-05-14 03:2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第一篇: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

C.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D.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OH=AlO2+H2O 10.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而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H4、Al、SO4、NO3B.Cu、Na、NO3、CO3 C.Na、K+、OH、MgD.H、K、HCO3、CO

311.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

1+

-2+

+

+

-2-+

3+

2--2+

+

-2---

+-

12.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C.NaOH、Na2CO

3B.Na2O2、Na2CO3 D.Na2O2、NaOH、Na2CO

3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

15.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HCO3、AlO2、Al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1:2 B.V1:V2=1:

4C.M点时生成的CO2为0mol

2-

-3+

12--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2 +H+ H2O=Al(OH)3↓

16.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

17.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4:5,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8.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C.过程③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一定条件下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D.在过程④溴元素均被氧化,过程⑤中溴元素被还原

1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Ba、CO3、SO4,现取三份各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无沉淀产生,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6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4.66g。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依据电荷守恒,推测一定存在K和NH4B.200mL溶液中含0.02mol CO3 C. Ba一定不存在,Mg可能存在D. 4.66g沉淀中含BaCO3和BaSO

420.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 mL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2+

2+

2-

2-

2-

2+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

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18分)

21.(8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是提取氧化铝的原料。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②过滤

④过滤(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铝与氧化铁混合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若有0.9mol电子发生转

移.理论上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22.(10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

(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若B与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反应③中产物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2分)

2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NaHCO3样品中Na2CO3的质

量分数。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气体吸收法: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可吸收水、酸性气体)①实验前应先▲;②D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装置(用字母表示)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方案二】沉淀法: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②已知称得样品5.7g,干燥后的沉淀质量为6.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四.计算题(10分)

24.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相同浓度的Ba(OH)2溶液,每次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记录见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少量NaHCO3和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3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3)样品中NaHCO3和K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4)原Ba(OH)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5)室温下取第3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的OH浓度为________。

1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知识竞赛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二、填空题(18分)21.(1)Al2O3 + 2OH == 2AlO2 + H2O

(2)NaAlO2+CO2+2H2O=Al(OH)3↓+NaHCO3(3)2Al+Fe2O3=====2Fe+Al2O3(4)8.1g 22.

(1)AlNa2O2

(2)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3)CO2 CO(4)Na2CO3

(5)CO2+AlO2+OH+H2O===CO3+Al(OH)3↓ 三.实验题(12分)23.

方案一:①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②C

③A装置中产生的CO2未全部被C装置吸收,有部分滞留在A装置中

方案二:①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页面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净后重复操作两到三次②55.8% 四.计算题(10分)24.

(1)HCO3+OH+Ba==BaCO3↓ +H2O(2)29.55(3)3:2

(4)0.5(mol·L)(5)0.82mol·L

-1-1

2+

2-

第二篇: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学科知识竞赛

化学试卷

(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老师:林青双审题老师:吕芳芳)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Fe-56 Cu-6

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

A.硫酸,硫酸镁B.碳酸,碳酸钠C.食盐,酒精D.碳酸氢钠,醋酸

2.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糖果香烟内包装②电线电缆③牙膏皮④氢氧化铝胶囊(作内服药)

⑤用明矾净水 ⑥用明矾和小苏打混合物作食品膨化剂 ⑦制造炊具和餐具 ⑧制防锈漆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⑤⑦⑧

+3.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4.海水中含有氯化镁,是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镁单质的过程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④Al

D.全部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②Al2O3 ③Al(OH)3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D.全部

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B.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进行洗气

C.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加热

D.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

7.实验室需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

A.NaOH溶液B.Ba(OH)2溶液C.盐酸D.氨水

8.只需用下列试剂中的1种,即可将氯化铝、偏铝酸钠、硝酸银、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这种试剂是

A.盐酸B.稀硝酸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氢氧化钠溶液D.氯化钡溶液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Al(OH)3↓ C.金属钠投入水中:2Na+2H2O=2Na+2OH+H2↑ D.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OH-=AlO2-+H2O 10.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而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H4+、Al3+、SO42-、NO3-B.Cu2+、Na +、NO3-、CO32-C.Na +、K+、OH-、Mg 2+D.H+、K+、HCO3-、CO32-

11.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

+

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

12.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C.NaOH、Na2CO

3B.Na2O2、Na2CO3 D.Na2O2、NaOH、Na2CO

3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

15.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1:

2B.V1:V2=1:

4C.M点时生成的CO2为0mol

D.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2 +H+ H2O=Al(OH)3↓ 16.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

17.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4:5,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8.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C.过程③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一定条件下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D.在过程④溴元素均被氧化,过程⑤中溴元素被还原

19.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

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无沉淀产生,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6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变为4.66g。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依据电荷守恒,推测一定存在K+和NH4+B.200mL溶液中含0.02mol CO32- C.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D. 4.66g沉淀中含BaCO3和BaSO

420.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各取60 mL同浓度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合金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

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18分)

21.(8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有少量杂质)是提取氧化铝的原料。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以上工艺流程中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金属铝与氧化铁混合在高温下,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金属铝,若有0.9mol

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能得到金属铝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

22.(10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1)A、D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D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若B与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G、H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反应③中产物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2分)

2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NaHCO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气体吸收法: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可吸收水、酸性气体)①实验前应先▲;②D装置的作用是▲。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装置(用字母表示)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③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

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

【方案二】沉淀法: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①洗涤沉淀的方法是▲

②已知称得样品5.7g,干燥后的沉淀质量为6.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四.计算题(10分)

24.用沉淀法测定NaHCO3和K2CO3混合物的组成。实验过程是每次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制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少量NaHCO3和过量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3次实验中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3)样品中NaHCO3和K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4)原Ba(OH)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5)室温下取第3组实验所得溶液中的OH浓度为________。

1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知识竞赛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

二、填空题(18分)21.(1)Al2O3 + 2OH- == 2AlO2- + H2O

(2)NaAlO2+CO2+2H2O=Al(OH)3↓+NaHCO3(3)2Al+Fe2O3=====2Fe+Al2O3(4)8.1g 22.

(1)AlNa2O2

(2)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3)CO2 CO(4)Na2CO3

-2-

(5)CO2+AlO-2+OH+H2O===CO3+Al(OH)3↓

三.实验题(12分)23.

方案一:①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②C

③A装置中产生的CO2未全部被C装置吸收,有部分滞留在A装置中

方案二:①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页面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净后重复操作两到三次②55.8% 四.计算题(10分)24.

(1)HCO3-+OH-+Ba2+ ==BaCO3↓ +H2O(2)29.55(3)3:2

(4)0.5(mol·L-1)(5)0.82mol·L-1

第三篇: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条件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B.昼夜交替周期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D.地球自转方向

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太阳辐射B.地面冷热不均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转偏向力

3.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台湾岛D.马里亚纳海沟

4.影响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C.光照D.地形

5.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因素是

A.气候B.成土母质C.地形D.生物

6.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的A.色球层B.光球层

C.日冕层D.色球层、光球层和日冕层

7.在地质历史上,第二次全球性的生物大规模灭绝发生在A.古生代早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末期 当人们把目光还停留在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时,研究人员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自1954年以来,在我国每过10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便下降约2%。目前我国大地 的光照比50年前平均减弱了10%。于是提出与温室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

应。读右图回答8~9题。

8.与“地球变黑”有关的环节是 A.①B.② C.③D.④ 9.为减缓全球变暖,人类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2012年6月16日18时,神舟九号成功发射并进入近地点高度200

公里,远地点高度330公里的预定轨道。据此完成10—11题。

10.当“神舟九号”发射时,地球绕太阳公转到图4中的A.①B.②

C.③D.④

11.下图所列太阳光照图中,与当日最吻合的是

A12--15B读右图,判断回答题:D12.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 台风登陆属于其中哪个

环节()

① ④甲 ② ③乙

A.①B.②C.③D.④ 13.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高于乙地B.甲表示的是太平洋 C.①气流表示东南季风D.②气流的性质温暖湿润

14.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比乙地高,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B.甲是赤道低压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 15.若箭头表示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大洋环流在南半球中低纬海区B.此大洋环流在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C.③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D.④洋流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 16.下列有关自然资源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分类是绝对的B.若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其再生周期会延长C.森林是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D.在任何利用方式下,可再生资源都可以再生

2012年6月,因连降暴雨,我国东南某地发生了如图下所示的灾害。读图完成17~18题。

17.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图示的灾害属于

A.地质地貌灾害B.生物灾害C.气象灾害D.海洋灾害 18.导致此次灾害发生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溶蚀作用B.流水侵蚀、搬运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搬运作用 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19.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B.东南信风带C.东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 20.该日,南半球正处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1.此时,地中海地区

A.受甲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B.受乙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C.受丙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D.受丁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22.关于右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地理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甲——银河系、乙——太阳系、丙——河外星系 甲

丙 B.甲——岩石圈、乙——硅镁层、丙——地幔 C.甲——自然资源、乙——矿产资源、丙——能源

D.甲——自然灾害、乙——气象灾害、丙——地质地貌灾害

读“太平洋洋流模式分布示意图(右图)”,据图完成23—24题。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甲洋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D.乙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24.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60°0° 30°

A.甲B.乙C.丙D.丁

25.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南 南 北 北 变化 雪线 雪线

读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右图),据

此回答26—27题。26.甲山地位于

A.北半球暖温带B.北半球亚热带

落叶阔叶林带 针阔混交林 C.南半球亚热带D.南半球暖温带

甲 乙 27.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向右偏转

B.地球自转角速度甲地大于乙地

亚热带

C.地球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季风气候 D.夏至日甲地昼长比乙地长

读右图“我国某地区各自然要素关系图”,完成28~30题。

河流众多,亚热带

28.该地区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有夏汛,水能丰富

P A.温州(约28°N)B.西安(约34°N)

C.北京(约40°N)D.哈尔滨(约45°N)29.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低山 红壤

A.整体性特征丘陵 贫瘠

B.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

30.下列叙述中,与P作用相符合的是

A.植被遭破坏——气候恶化B.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有夏汛 C.山区坡陡——河流水力资源丰富D

31.从地形上看,世界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A、山区没有城市分布C、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高原上

B、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的热带平原和盆地

D、多分布于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

读右图,回答32~33题。32.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政策C.气候33.关于甲、乙两聚落,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聚落的规模小②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③甲为城市聚落④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

A.① ②B.② ③C.② ④D.③ ④

34.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森林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35.关于我国南北方村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聚落较分散,南方聚落多呈团聚型

B.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南方丘陵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C.乡村聚落的住宅形式“北尖南平”

D.北方平原村落人口较少,南方丘陵山区村落人口较多 36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B.地震C.台风D.寒潮 37.我国东部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水流湍急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不同 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D.台风的影响所致 38.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慢→快→慢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小→大→小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短→长→短

9月23日北京时间12:40,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地太阳与头顶的夹角达到该日的最小值(右图),回答39—40题。

39.该校所在地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38°B.52°C.90°D.0°

40.该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是

A.(120°E,38°N)B.(110°E,52°N)C.(120°E,52°N)D.(110°E,38°N)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41.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分析:(12分)(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

(3)针对这种现象,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2.读“我国冬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左下图)和甲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右下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从气流状况看A是(天气系统),受锋面天气影响北京将出现大

风、、的天气状况。(3分)

(2)C处此时吹风向,与B处相比风力较(大或小),原因是。(3分)

(3)甲区域图中的交通线从整体看呈状,城市主要分布在地貌上(2分)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学年第一学期学科知识竞赛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选、铁路 公路 山脉 河流

湖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20分。)41.(12分,每一空格1分)

(1)_____(波动)上升________。

(2)_______大量燃烧化石燃料_____;_______大量破坏植被_________。(3)__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_;_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节约使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42.(8分)

(1)反气旋;降温;降水(雨雪)

(2)西北风(偏北风);大;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3)环状(1分);冲积扇(洪积扇)。

第四篇: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简介(推荐)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简介

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是温州市人民政府打造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温州十大名校”之一,是一所按省重点(示范)中学标准建设的隶属于温州市教育局直管的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制的公办学校。

学校坐落于温州市瓯海区南白象街道南湖村及梧田街道梧田村,东北两面为温瑞塘河及老殿后河,西临规划中的龙霞路,南靠南湖村大道。一期用地279.5亩,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一所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学校,同时还将成为全省一流的网球特色学校。

按照建设一流学校,培育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的要求,市教育局将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委托给温州市实验中学、温州市实验小学办学。学校办学目标为创办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全国外语示范学校;突出外语教学特色,开设小语种教学,实行小班化教学,为培养高级外语人才以及通晓外语的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专门人才打基础。初中部由市实验中学选派优秀干部、教师管理和授课,做到与市实验中学“教师统一调配,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今年秋季,学校初中部将面向全市招收身心健康、独立生活能力较强、有语言天赋、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并自愿要求到学校就读的学生,经选拔择优录取。

学校将有六.三和五.四两种分段教学模式。有招收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的六.三(初中三年)学段班级,又有招收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五.四”(初中四年)学段班级。学校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五.四”学段的改革实验,是借鉴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有专家认为,初中延长为四年,能有效解决初中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校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安排进行全面的规划、整合。

树教育品牌,展瓯越风采。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将让你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让你获得求知的满足,体验成长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五篇:浙江省衢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无答案

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N-14O-16Na-23 S-32K-39Cl-35.5Ca-40Fe-56Co-59Ag-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我国自行研制出的闪烁晶体材料BGO,其化学式为BixGe3O12,被应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其中铋(Bi)、锗(Ge)元素化合价分别为+

3、+4价,则x值为()

A.4B.3C.2D.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丝球洗涮铝锅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C.室内烤火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D.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

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1)浓硫酸(2)浓盐酸(3)纯碱(4)烧碱(5)生石灰.

A.(1)(4)(5)B.(1)(3)(4)(5)C.(1)(2)(5)D.(1)(3)(5)

4、下列物质按照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盐酸、纯碱、硫酸亚铁、生石灰B.硫酸、熟石灰、硝酸钾、五氧化二磷

C.氢硫酸、消石灰、干冰、硫酸铜D.硝酸、苛性纳、碱式碳酸铜、熟石灰

5、常见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3AgNO3==3Ag+R(NO3)3,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增加B.该金属可能是铁

C.R的活泼性比Ag弱D.R表面有固体析出

6、你认为下列实验数据不合理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某河水的pH值为6.24B.用托盘天平称得氧化铜粉末的质量为11.5g

C.用10ml量筒取8.5ml的溶液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7、最近某科研小组证实了117号元素的存在,其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和17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 59B.117C.176D.2938、“五水共治,治污为先”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不任意排放工业污水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D.牲畜粪便集中处理后再施用

9、金属钴(Co)与铁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与稀盐酸反应,在化合物中钴元素常显+

2、+3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Cl3读作“氯化亚钴”B.CoCl3中钴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金属铜不能与CoCl2溶液发生反应D.CoCl2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10、对某物质进行试验:(1)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2)该物质的水溶液能与铁反应生成氢气;(3)该物质的水溶液中阳离子只有H+,据你学过的酸的概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3)均能说明该物质是酸B.(1)(2)(3)均不能说明该物质是酸

C.只有(3)能说明该物质是酸D.(2)(3)能说明该物质是酸

11、某电镀厂的电镀液中含有金盐,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元素,技术

人员制作了如图的“吸金球”,“吸金球”是装入一些“吸

金”物质的纱袋,把“吸金球”浸入电镀液,能“吸”出盐溶液中的金,据上所述,“吸金球”中的“吸金”物质可能是()

A.活性炭(C)B.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

C.铁屑(Fe)D.胆矾(CuSO4•5H2O)

12、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采源之一。2012年起我市所有

机动车必须取得“环保合格标志”后

方能安检。“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部分有毒气

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

图。则()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丁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C.乙和丙由相同的元素组成D.反应前后共有三种分子

1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

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5、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近期地质学家在浙江西北部发现了巨型稀土矿。其中 含有一种元素钪,钪呈银白色,质软,易溶于酸。一般在空气中迅速氧化而失去光泽。主要存在于极稀少的钪钇石中。可用于制特种玻璃及轻质耐高温合金等。以下关于钪的说法中错误的()

A.钪是一种金属元素,产量较少B.钪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银白色和质软是钪的物理性质D.稀土矿是一种混合物

16、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含H2O3.12%,K2CO36%,其余为KOH。取此样品m g溶于100g 98%的硫酸里,残酸需加 n g KOH才刚好中和完全。由此可知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多少克固体?()

A.14.2mgB.174gC.174(m+n)/56gD.无法计算

17、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

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

化关系)。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8、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 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A.将KMnO4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离子无色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D.在KMnO4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静置后见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离子为紫红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9、(4分)、现有下列四组溶液:

①KNO3、NaCl、NaOH、H2SO4;②Na2CO3、HCl、石蕊试液、KOH;

③NaOH、H2SO4、NaCl、酚酞试液;④K2CO3、H2SO4、Cu(NO3)

2、BaCl2。--(1)上述四组溶液中都含有Cl,实验室鉴定Cl用▲(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2)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组内四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哪几组?▲(用序号表示)。

20、(4分)进行固体熔化实验时常用的药品是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该物质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硫代硫酸根的化合价是▲价。

21、(4分)由Na2S,Na2SO3,Na2S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2、(6分)现实生活中,氨气多用作致冷剂及农用化肥,其实它还是一种清洁能源,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最近,科学家用一种含钼的化合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完成氨的合成,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1)N2+3H2=====2NH3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请你根据下表信息分析用NH3取代H2的优点:

①由于NH3比H2沸点高,所以更易▲,便于储存和运输。

② NH3泄漏时易发现是因为▲,同时它易溶于水,便于处理。

23、(8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II.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①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②若观察到▲(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③若观察到▲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

24、(10

分)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老师拿出在“配制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回收的氯化钠溶液,请同学们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并给试剂瓶贴上标签.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利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1)蒸发结晶法:取一定量得氯化钠溶液,将其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如图一),得到食盐晶体,多次测量计算所需的各个物理量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计算用该方法测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化学沉淀法:取20克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用胶头滴管向其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7%的硝酸银溶液,边滴边搅拌(如图二),反应完全时,共消耗硝酸银溶液34.2克,计算该方法测得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通过上述测量,请你在标签上填上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并写出你选填这一数据的理由.

25、(10分).资料显示:碳还原氧化铁的过程如下: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32克和1.2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28.8克黑色固体B。

(1)求白色沉淀的质量;(2)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下载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