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5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03: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

第一篇: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

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进程

先进制造业基地

“千亿军团”坚挺崛起,装备制造向“智”造嬗变,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湖北工业发展集聚能量。2011年,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2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跃居全国第4位。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布局高新技术产业,湖北将突破口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2011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7527.94亿元,同比增长26.9%。

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

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打造农产品精品名牌。“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正成为消费市场新时尚。2011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保持良好势头,总规模跨上6000亿元台阶。

现代服务业基地

围绕“两圈一带”战略,湖北重点规划建设一个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三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力争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3%。

综合交通枢纽

湖北公路、水路、铁路和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网总规模达22万公里,“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和“四纵三横”铁路路网基本形成,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湖北将主攻五大交通工程,努力构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祖国立交桥”。

第二篇:四基地一枢纽:湖北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新的战略定位

四基地一枢纽:湖北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新的战略定位

2007年第12期 ——经济建设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奋斗目标,阐明了其深刻内涵,即努力把湖北建成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笔者认为,“四基地一枢纽”确立了湖北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新的战略定位,对我省未来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重大意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种梯度演进的态势,以湖北为腹心的长江中游地区居于过渡地带,在经济的梯度演进中具有重要的传承和辐射作用,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从产业发展的进程来看,湖北大致处于工业化中期,处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过渡的关键时期,产业的优化升级是大势所趋。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湖北的实际,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战略抉择。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我省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传统工业仍处于主导地位,大量的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并存,相对先进的工业和比较落后的农业并存;产业结构呈偏重型,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资源消耗,初、粗加工产品仍居主导地位。湖北又是个能源短缺省份,缺油、少气、乏煤。必须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实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必须要有发达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依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既要大力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更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四基地一枢纽”建设,既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又能创造更多的利润和税收,从而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三是找准了湖北经济发展新的战略方位。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老工业、老农业基地因为体制机制老化、技术设备老化、产品老化,发展举步维艰。湖北需要进行重新定位,致力于发展新兴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争创新的发展优势。四是切合湖北的实际。湖北位居我国南北交汇、东西连接的战略要地,一天左右车程的高效市场半径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是生产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中心,将成为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经之地。我省科教实力雄厚,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产业体系比较完备,具有建设“四基地一枢纽” 的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二、“四基地一枢纽”的内涵和特征

建设“四基地一枢纽”,实质上就是传统的三次产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和标志。其中,“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基础。因为农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为其他产业提供生存发展的条件及原料和市场;“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支柱。全省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发动机”,也是其他产业的装备来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先导。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成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引领其他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是条件。现代物流业被称为“第三利润源”,具有减少商品周转、节约生产成本的功能,必将在服务其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而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是为其他产业输送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大动脉”。“四基地一枢纽”互相依托、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构成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机整体。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特征是生产集中和知识密集,就是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制造业,培育关联性强、集成度高、合理分工协作的制造企业群,使先进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全面提升我省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研发、聚集、增长、扩散基地。具体地讲,它是高新技术人才和创新资源聚集、创新体系健全、具有较强知识生产与供应能力的知识创新中心;是创业投资旺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高新技术成果开发和新产业孵化的重要平台;是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密集,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技术、产业辐射能力强,关联带动作用大的区域经济高地。

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基本前提是“优质”,依托农产品生产,落脚于加工转化增值。主要是通过推进科技兴农,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提高生产集约化水平和品种优质率,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格局,扩大优质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的比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逐步形成与二、三产业相融合、相协调的现代农业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关键在于将现代运输手段和调配方式融入原材料、产成品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发展依托物流基础设施和工具的水、陆、空口岸物流,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依托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物流,使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就是利用湖北在地理区位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综合性、立体型、快速化、信息化的交通体系,构筑现代“九省通衢”的新优势。

三、建设“四基地一枢纽”的构想

坚持以大开放为先导,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承接境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及交通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聚集和辐射作用,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头和现代产业高地之一。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装备制造、终端消费品制造为重点,实施质量振兴工程和精品名牌战略,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制造业,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钢铁、汽车、高新技术、纺织服装等四大制造产业带,把我省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针对我省传统产业占的比重大、结构呈偏重型等问题,必须选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确立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业,逐步实现三个转变:从初粗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为主转变;从重型制造业为主向轻重并举转变;从生产资料制造为主向生活资料(终极消费品)制造为主转变。做强做大汽车、钢铁、石化等产业,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食品、纺织、建材等产业,重视发展磷化、盐化工业,大力发展新一代家用电器、新型轻工产品、数控和机电一体化设备、光电子信息产品等,加快形成“一核四带”,即以武汉为核心,形成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产业带;武汉—十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带;武汉—荆门石油化工和盐化工深加工产业带;武汉—荆州—黄石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产业带,建立合理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制造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培育一批拥有名优产品、知识产权、先进技术的大型企业集团。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注重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企业实行产业扩散和协作配套相结合,形成专业化分工、大中小配套、上下游衔接的制造业产业链和企业群。

发展先导产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抓住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这一关键环节,加大成果产业化的前期投入力度,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加速培育湖北经济新的增长点。狠抓项目、企业、基地三个重要环节,以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要载体,以武汉·中国光谷为突破口,加快建设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组团,打造襄樊、鄂州、黄石、宜昌等武汉周边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群;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光机电一体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及产业,推进工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源头的区域创新体系。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营造一个优良的创业和投资环境,打造一批一流的创新基地,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形成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聚集若干优势与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力争在区域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出口创汇等方面居中部首位和全国前列。强基固本,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发挥湖北的农业资源优势,按照市场需求和经济区域布局进行总体规划,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和板块基地建设,重点抓好有湖北特色的双低油菜、优质大米、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果特产品等六大产业的开发,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切实做到品种优质化、生产规模化。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一批市场广、销量大、带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等科技攻关、推广应用的投入,开展对农民的务农技能培训,改善农业设施和装备条件,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整合优势资源,构筑现代物流基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行政引导和协调,充分调动中央企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企业的积极性,整合开发物流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物流企业,加强物流管理,建立和形成统一、公平、开放和一体化运作的湖北物流大市场,建设和完善全省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发展武汉、宜昌和襄樊三大物流中心,增强物流集聚和辐射能力;构筑以武汉为核心的四重物流服务时域圈,即面向武汉城市圈重要产业基地、商品集散地、城市消费功能区的2小时区域配送核心物流圈,面向省内城市的6小时区域分拨及配送物流圈,面向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24小时干线终端配送物流圈,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72小时国际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积极培育和扶持物流基础设施企业、货主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信息技术企业以及物流装备制造企业等五大现代物流产业主体;重点推进武汉、黄石、宜昌、荆州、襄樊、十堰六大物流枢纽城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尽快形成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成以武汉为核心,立足湖北、服务华中、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基地,使现代物流业成长为湖北省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共同努力,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规划和建设的衔接配合,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交通建设和营运,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和水运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等建设为重点,增强综合运输能力,加快形成更加便捷、通畅、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提升湖北的交通枢纽地位。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综合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改善薄弱环节,使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铁、水、公、空相协调。理顺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积极发展水陆空联运、江海联运,鼓励运输企业实行跨行业、跨地域联合或建立战略联盟,实行一体化运输。立体型:结合国家交通建设的重点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建设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四大枢纽。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武汉地铁实现零的突破。快速化: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使我省与周边6省(市)全部实现高速互通,武汉至各市(州)均可通达高速公路,基本建成武汉至城市圈内县(市)的高速通道;以京广等快速铁路建设为契机,主要铁路干线运输实现快速化;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为契机,加强高等级航道建设,提高水运效率。信息化:加快交通信息化进程,实现全省公路运输系统信息联网;整合交通行业信息资源,建立信息交换平台,逐步实现互联互通。

资料来源:2007年第12期 ——经济建设 郭倡民(作者单位: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

第三篇:湖北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湖北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导语:大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在28年革命斗争中,这里始终红旗不倒、组织不散、队伍不乱、活动不断。先后有16万人参加革命,7万人英勇牺牲,在册烈士8000多人。诞生了徐海东、刘华清等37位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五个第一”: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境内先后建立了三个苏维埃政权和三个抗日民主政府,为全国县级区划第一;“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境内有6座党和国家领导人题写碑名、碑文的纪念建筑,为全国县级行政区划第一。

长期以来,大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全县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强化革命文物、旧址的保护和开发,不断强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打造,不断强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后建设了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中原军区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徐海东故居及亲属烈士纪念馆、刘华清故居(陵园)等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立了湖北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为了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好、管理好,进一步发扬光大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放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综合 效益,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湖北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进一步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思想文化内涵,全面加强红色精品景区(点)建设,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的作用,不断提高红色资源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主要基地

全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主要包括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中原突围纪念馆(含中原军区旧址)、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含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徐海东故居及亲属烈士纪念馆、刘华清故居纪念园(含陵园)、杨松故居等。其中中原军区旧址、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刘华清故居、杨松故居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发展原则

1、科学发展。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持革命历史 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红色旅游产品,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坚持走政治、社会效益优先,经济、生态效益并重的科学发展之路。

2、重点发展。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体系,将近代以来各个时期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红色旅游发展范围,加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重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强化重点红色景区(点)的建设,通过重点带动,促进整体快速发展。

3、融合发展。整合区域红色资源及要素,推进红色旅游从景区(点)建设到景点圈、集聚区构建的跨越式发展。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红色旅游与文化、信息、农业等相关产业结合,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构建高效、开放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

4、创新发展。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创新发展方式,推动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现代化、科学化、多样化发展,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开展红色文化资源理论研究,形成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和推动红色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实践。

四、发展目标

1、社会效益目标:通过建设发展,成为弘扬先进文化的高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为促进“两型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产业建设目标:结合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打造,与全县的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无缝对接,逐步形成以红为主、以绿为辅、红绿结合的旅游产业,以此带动全县农副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和服务业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经济效益目标:预计十三五时期,全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200万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亿元,直接就业1万人,间接就业5万人。

五、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重点片区:根据我县的旅游资源禀赋,结合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寄情大悟山水,重走二十八年革命路”、红色旅游+都市休闲为主题和特色,重点构建宣化、芳畈两大发展片区,并依托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完善8大精品景区建设,从点、线、面三个层次推动大悟红色旅游全面协调、科学有序发展,开创我县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

精品线路:一是白果树湾(新四军五师司令部旧址群)、陈湾(新四军十三旅司令部旧址)、蒋家楼子(蒋家楼子会 议旧址)、抗战纪念线路。

二是宣化店(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八字沟(古民居)、南田(新四军五师战地医院及传统民居)、九房沟(古寨堡)。

三是阳平、双桥镇、汪洋店、悟峰山景区。

四是黎家河、四姑镇、刘家垸子、九重屋及吕王黄站将军故居群。

五是宣化店(醉仙楼)、九女潭、郑家垅、张墩古银杏景点,大革命时期线路。

精品景区:一是充分利用中共汪洋店党支部(高店乡)、中共东峰庵党支部(宣化店)、中共葫芦潭党支部(夏店)三个旧址,通过维修、布展、环境整治等措施,打造大悟县“星火燎燃”景区,展现大悟人民追求革命真理、播种革命火种,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

二是以双桥镇大捷、阳平口伏击战、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出发地旧址为载体,着力打造“双桥大捷”、“阳平口伏击战”、“红四方面军西征川陕出发地”等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再现土地革命时期波澜壮阔的武装斗争。

三是以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为载体,打造白果树湾“华中抗战指挥中心”经典景区,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华中五省人民艰苦抗战的光辉历史,展现鄂豫皖湘赣边区人民在抗战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是以中原军区旧址为载体,重点打造宣化店“打响解放 战争的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解放战争时期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重点突出解放战争的序幕从宣化店拉开的重大历史地位和贡献。

五是重点打造“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景区。

六是重点打造徐海东、刘华清等37位开国将军故居景区。七是重点打造以双桥古镇、八字沟、九房沟、九重屋、南田、曾家湾等古民居为载体的民俗风情观光景区。

八是重点打造民国总统黎元洪故居景区。

六、实施措施

(一)加强红色旅游支持和保障

1、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和协调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党史部门负责审定重大事件、基本史实;宣传部门负责宣传推广工作;发改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投资;财政部门负责规划编制、课题研究、宣传推广、教育培训、文物保护、展示等费用安排;旅游部门负责宣传促销、线路组织、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等工作;教育部门要把红色文化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交通运输部门做好与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相关配套道路建设和车次安排;规划部门负责做好景区规划、历史各镇、各村保护规划;文化部门要组织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和文学创作,并组织机关演出活动;管委会负责组织编制和落实革命文物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争取文物保护项目并组织实施,做好文物征集、展陈,加强文博单位的管理运行;

2、加强规划指导。突出我县红色文化大县、革命文物大县的地方特色,同时结合我县独特的绿色生态景观资源,明确“以红为主,以绿为辅,红绿结合”的旅游发展方向。

3、加强政策扶持。加大政府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交通、服务设施、陈列布展、资源保护、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引导社会力量,争取贷款,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院校开展帮扶共建。

4、加强队伍建设。引进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对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和讲解员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加大智力支持。

(二)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体系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型”市场格局,走集约化经营的路子,让交通、餐饮、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与红色旅游对接,形成产业链,为旅游者开辟更为广阔的消费空间。把革命特色、传统特色与地方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吃、住、行、游、娱、购一条龙旅游服务产业链,以此强化市场竞争力,增强红色旅游的“卖点”,吸引游客。县旅行社和志愿者联合会平台,负责组建“红色旅游车队”、“红色导游服务队”、“红色志愿者服务队”等,让 游客一到大悟就能得到方便快捷的红色旅游服务;在红色景区开办“红色图书馆”、“红色电影放映厅”、“红歌嘹亮KTV”,通过图书、电影、歌曲等媒介,充分展示我县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旅客了解大悟革命历史、享受大悟革命歌谣、接受大悟红色文化的熏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平台等,建设“网络红色宾馆”,使游客只需轻轻一点,足不出户就能够解决住宿问题;用我县的珍珠花、黄花菜、板栗、花生、小麻鱼、土钵泥鳅、盐豇豆、臭豆腐、小瓜子、茶油、茶叶、土布床单、织锦带等土特产品,让游客在住宿、餐饮、购物中体验老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回革命年代的遐想。建立“立体型”的红色旅游市场格局,增加旅游收入,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人数,全面带动大悟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

(三)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点)建设

有关部门要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途径、多渠道融资,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引导标识系统以及与交通干线连接公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步游道、供电线路、供排水线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消防安防防雷设施、展陈场馆和环境整治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改等部门,要通过积极申报红色旅游发展项目等,寻求中央、省财政项目资金支持;招商、旅游等部门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和鼓励企业以独资、参股、合作、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我县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与经营;交通、水利、环保等部门 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资源环境保护和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参与博物馆、纪念馆、配套服务及产业基地的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从事红色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鼓励金融部门向发展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红色旅游重点项目提供贷款支持等。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资源普查,制定保护方案,落实保护措施。加强对中原军区旧址群、白果树湾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旧址群抢救性修复,加强对37位开国将军故居、杨松故居的抢救性保护,不断完善黎元洪故居建设保护,夯实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重视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的发掘、征集、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推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和有效传承。创新宣讲展陈方式,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展陈演示活动,提高讲解水平,丰富讲解内容,规范讲解材料,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

(五)加大红色旅游宣传工作力度

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以广告、戏曲、话剧、歌舞、文学等方式宣传我县的民俗文化和革命战争事迹,给游客以享受和教育,提高大悟旅游业的质量和吸引力。同时结合“从 9 武汉坐高铁28分钟到大悟”高铁优势宣传、红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宣传,强化红色旅游文化品牌与主题产品宣传,营造健康浓郁的红色旅游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大悟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四篇: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

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

近日,我们就如何加快我县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行了一次调研,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领导参考。旨在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使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和有利条件

(一)绿色食品的概

念及现状。农产品质量档次是按一般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逐步递增的。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由农业部门推广、认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成立,专门负责组织生产、加工、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现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0多个团体加入该组织。1990年5月,农业部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科研机构一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共有1217家企业的240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A级产品2347个,AA级产品53个。据调查,目前我县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有山货、茶油、高山四季豆、板栗、部分茶叶等,但除苏仙石其鹏茶叶获有机茶认证证书外,其它都未进行申报认可认证,因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二)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首先它是农产品市场新要求的需要。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之路并不平坦,如日本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歧视性的“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检测指标已达近百项,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就地销毁。对食品添加剂除他们认可的388种之外,其余实行全部退货。2002年以来,国外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非常大。从国内市场看,2003年3月13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中,食品安全问题仍居投诉总量首位。因此,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已迫在眉睫。其二它是发展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的需要。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树样板、抓龙头,形成了以优质稻、山茶油、油菜、淮南猪、××麻鸭、鲇鱼山鳙鱼、山货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产品支柱产业。但这些产业目前为什么普遍存在生产不稳、销售不畅、效益不高、发展不快等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没有注重创品牌和提升内在质量,所以不能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农业生产只有来一场类似农村土改、联产承包的革命一一“绿色革命”,把绿色食品作为农民增收的载体来强基固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其三它是实现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当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更替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逐步重视起来。生产绿色食品,需要无公害化生产。因此,建绿色食品基地,实行无公害化生产,从而带动全县绿色食品的生产,是今后我县农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增的目标。其四它是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温饱型向健康型发展,吃上“放心菜、放心肉”,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各阶层人们最迫切的要求。因此,扩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按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已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位置。

(三)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工业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农业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农业内部的原因,一般是由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一些不安全的投入品和不安全生产造成的。所以它要求农产品产地必须是安全的,特别是土壤、灌溉用水和空气等应符合质量标准。××远离大城市,境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欠发达,森林覆盖率高,素来山青水秀,环境污染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县之一,建绿色食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境内有山有水,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山、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五种地貌类型,其中有林地10.5万公顷、耕地3.17万公顷、水域1.6万公顷、草地1.17万公顷,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同时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地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含铁、锌、硒等丰富,有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命有效物

质的积累,为全面发展农、林、牧、渔等生产出高品质农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县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已建成30万亩优质粮、20万亩优质油、28万亩板栗、8万亩茶叶、10万头大家畜、48万头生猪、26万只山羊、1000万只家禽、2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农业基础相当雄厚。这些都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绿色食品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无污染绿色食品消费期望值的提高、需求量的增大,绿色品牌的农产品含金量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绿色品牌农产品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价格30—50%。目前,全国性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制度及体系已在加速建立,京、沪、深等不少大中城市亦实行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沿海发达地区制定了消灭“餐桌污染时间表”,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无限商机。然而从目前市场看,真正有绿色食品标识的农产品生产规模还相当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就拿人们最常需的大米来说,规模生产绿色食品大米的在全国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江西省是全国稻谷生产的大省,2002年生产的50万亩绿色食品大米,以每斤1.5元的价格定销一空,我市在今年农村工作会上不失时机的提出要示范种植无污染绿色水稻3万亩,以带动全市400万亩优质水稻的生产开发,直至把信阳市变成全国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因此,××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抢抓市场,乘势而上,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二、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一)强化领导,统筹规划。根据国务院“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议我县尽快成立绿色食品生产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作重点是按标准化生产要求加强生产监管,推行市场准入及质量跟踪,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技术推广和市场信息等工作,建立起一套既符合××实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2002年4月,县政府已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县进行了广泛的生态情况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这个规划符合××县情,为我们今后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提供了保证。在突出抓好林果、桑、药、茶等支柱产业开发的同时,继续按照初步形成的“深山林、果、药、茶,浅山桑、菊、药、杂,丘陵粮油、畜禽、水产”的总布局,重点抓好优质粮油基地、蔬菜瓜果基地、茶叶生产基地、桑蚕生产基地、林果生产基地、油菜生产基地、油茶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甜叶菊生产基地、速生用材林生产基地、畜禽水产养殖基地等十大基地建设。

(二)示范引导、龙头企业拉动。县拟利用省科技扶贫开发经费,投资116万元建一个1000亩茶叶、100亩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以带动全县绿色食品的生产开发。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围绕产业进行论证、筹建和扩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把特色优势产业开发成绿色食品产业,叫响绿色食品品牌,象长竹园的高山四季豆、茶油,苏仙石的其鹏有机茶那样进行开发与探索,争取在近两年内办好2—3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走围绕基地建企业,企业带农户,滚动发展,不断扩张的良性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加强服务,落实责任。首先,必须加强宣传和普及标准化意识。使企业和农户充分认识到,建绿色食品基地,推进标准化生产是提高产品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二是要积极推进品牌战略,切实抓好绿色食品的申报和审定工作,加强对名牌产品的保护、管理、宣传和推介,通过创造和借助良好的品牌,扩大市场,发展壮大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积极申报相关产品的国家、省、市的重点基地县、乡,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形成一批集约化程度高、产品批量大、商品率高的主导产业绿色基地。四是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全面为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服务。农业部门要严格监管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对动植物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经贸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的行业指导、管理和技术改造。卫生部门要按照完善绿色食品产品卫生标准,牵头制定有关绿色食品产品卫生监管的实施意见,审核发放绿色食品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卫生许可证。质检部门要加强对绿色食品产品加工中质量卫生安全的抽查、监管和对进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查处假冒伪劣绿色食品产品,无证、无照加工和经营绿色食品产品等违法行为,逐步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和专柜,推行农产品质量标识、标志制度。环保部门会同农业部门负责制定绿色食品产品种植、养殖生产环境安全标准和监管办法,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环境及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源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绿色食品产品供水源的检测与监督管理。计划部门要加强对绿色食品产品生产、流通、检验检测、产品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财政部门要加大生产、流通投入,保证执法经费,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的监督管理。金融、财税部门要完善支持绿色食品产品生产、流通、进出口的政策措施。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争取早日把我县建成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第五篇:××县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

近日,我们就如何加快我县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行了一次调研,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领导参考。旨在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使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及现状。农产品质量档次是按一般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逐步递增的。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由农业部门推广、认证,分为 A 级和 AA 级两种,其中 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 AA 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1972 年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 IFOAM)” 成立,专门负责组织生产、加工、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现已有 100 多个国家或地区的 700 多个团体加入该组织。1990 年 5 月,农业部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科研机构一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 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截止到 2001 年底,全国共有 1217 家企业的 2400 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 A 级产品 2347 个,AA 级产品 53 个。据调查,目前我县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有山货、茶油、高山四季豆、板栗、部分茶叶等,但除苏仙石其鹏茶叶获有机茶认证证书外,其它都未进行申报认可认证,因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二)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首先它是农产品市场新要求的需要。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之路并不平坦,如日本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歧视性的 “ 绿色壁垒 ”,对中国农产品的检测指标已达近百项,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就地销毁。对食品添加剂除他们认可的 388 种之外,其余实行全部退货。2002 年以来,国外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非常大。从国内市场看,2003 年 3 月 13 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消费者投诉十大热点中,食品安全问题仍居投诉总量首位。因此,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已迫在眉睫。其二它是发展壮大我县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效益的需要。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树样板、抓龙头,形成了以优质稻、山茶油、油菜、淮南猪、×× 麻鸭、鲇鱼山鳙鱼、山货等具有相当规模的农产品支柱产业。但这些产业目前为什么普遍存在生产不稳、销售不畅、效益不高、发展不快等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行标准化生产,没有注重创品牌和提升内在质量,所以不能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农业生产只有来一场类似农村土改、联产承包的革命一一 “ 绿色革命 ”,把绿色食品作为农民增收的载体来强基固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其三它是实现我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当前,发达国家已进入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更替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全世界发展中国家逐步重视起来。生产绿色食品,需要无公害化生产。因此,建绿色食品基地,实行无公害化生产,从而带动全县绿色食品的生产,是今后我县农业发展的方向。从而实现 ×× 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同增的目标。其四它是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温饱型向健康型发展,吃上 “ 放心菜、放心肉 ”,追求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各阶层人们最迫切的要求。因此,扩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按标准化生产绿色食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已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位置。(三)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有利条件。一是 ×× 县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工业的 “ 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对农业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农业内部的原因,一般是由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等一些不安全的投入品和不安全生产造成的。所以它要求农产品产地必须是安全的,特别是土壤、灌溉用水和空气等应符合质量标准。×× 远离大城市,境内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欠发达,森林覆盖率高,素来山青水秀,环境污染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县之一,建绿色食品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 ×× 县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境内有山有水,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山、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五种地貌类型,其中有林地 10.5 万公顷、耕地 3.17 万公顷、水域 1.6 万公顷、草地 1.17 万公顷,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同时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地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含铁、锌、硒等丰富,有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生命有效物质的积累,为全面发展农、林、牧、渔等生产出高品质农产品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县特色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已建成 30 万亩优质粮、20 万亩优质油、28 万亩板栗、8 万亩茶叶、10 万头大家畜、48 万头生猪、26 万只山羊、1000 万只家禽、20 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农业基础相当雄厚。这些都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三是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无污染绿色食品消费期望值的提高、需求量的增大,绿色品牌的农产品含金量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绿色品牌农产品价格高于一般农产品价格 30—50 %。目前,全国性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制度及体系已在加速建立,京、沪、深等不少大中城市亦实行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市场准入制度,沿海发达地区制定了消灭 “ 餐桌污染时间表 ”,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下载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北加快建设“四基地一枢纽”[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思考

    关于加快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思考 ——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 杨祥禄 近年来,四川省农业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明显的差距和问题,主......

    湖北四城纳入国家重点港口建设

    湖北四城纳入国家重点港口建设 交通部150亿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将建6大工程 交通部确定了“十一五”期间长江干线港口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的重点。昨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沿江七......

    湖北拓展基地有那些?5篇范文

    湖北拓展基地有那些? 湖北明阳天下拓展公司拥有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的各种训练基地,是您远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最佳选择。我们秉承专业诚信的经营理念,求真务实的服务宗旨,为客......

    关于加快我市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我市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的建议作者:民盟眉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2009-6一、当前我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

    关于加快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基地建设的通知

    关于加快小企业产业园和创业基地建设的通知 制发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文日期:2012-12-10编号:青政办发〔2012〕30号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为完善小微......

    加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加快绿化苗木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杜华辉 奋斗林场按照林业局党委的要求部署,深入开展三创活动,围绕“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在经济转型上做文章,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大上产业项目(......

    ××县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5篇可选)

    近日,我们就如何加快我县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行了一次调研,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领导参考。旨在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使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顺......

    湖北加大中药材基地建设 拉住中药价格“过山车”

    湖北加大中药材基地建设 拉住中药价格“过山车”2月18日,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主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北省经信委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湖北中国现代中药产业发展论坛召开。论坛提出......